【明報專訊】在投資學,一般把無風險投資回報定義為美國債券的利率,但我認為,這並不完全正確。沒錯,周顯大師又一次企圖挑戰傳統智慧,推翻現時被視為金科玉律的金融定律。
為什麼會把美國債券的利率視為無風險投資回報,我假設大家已經知道,在此不贅。因為縱是要簡述出來,也需要寫一篇文章,那就沒篇幅去講我的理論了。
美債只為教科書定義 港人少買
以上的定義,是教科書的定義,也是理論上的定義。可是,理論上的定義不一定要符合實際情况,因為實際上很多人都會很笨。例如說,一個標準好男人,和一個浪子,女人往往更喜歡後者。
究竟什麼是無風險投資回報,不是由教科書去決定,也不是由學者無懈可擊的推理作決定,而是由市場、由人去決定。因此,不管美國債券在理論上有多麼的完美,如果市場不相信它是無風險投資,它就不會是。
以香港為例子,大家認為無風險的投資回報是買樓,反正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輸過,就是1997年高峰買入,揸到現時的豪宅和細價樓,也已經賺凸,至於什麼是美國債券?唓,香港有得幾多人買呀?
買樓如買政府債券 回報低但穩陣
所以,香港人計算投資回報的比率,永遠是用買樓來作比較:吓!股票的回報可能好高,但不夠買樓穩陣噃!投資做生意?不如買樓回報仲高啦……簡單點說,房地產就是香港人的政府債券:回報很低,只有2厘至3厘,但勝在最夠穩陣。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10512956011&issue=2017111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