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1日

人吃人的歷史(上)

1. 這是五年前寫的一篇文章,當時已寫明了是初稿,徵求讀者的意見。後來加入了不少讀者的寶貴意見,再加上這兩年來不停的搜集資料,終於完成了這篇偉大的研究報告。
2. 本文極度變態的文章,如果閣下是心智正常,請馬上放棄閱讀,否則可能令你嘔心、瀝血、反胃、腦溢血、眼火爆、大小便失禁,一切後果,本人概不負責。因為別人是「趙完鬆」,而我則是「寫完鬆」,絕對不會為筆下文章而負責,這叫做「文責你付」。
不必額外聲明,作者自問是一個心理變態的人,才能寫得出以下研究報告。

3. 我認識一位美女,很愛做飯,而且常常創作菜式,很可惜,她的創作力實在令人倒胃,新創的菜式通常都吃得令人哭笑不得。我希望她的做愛功夫遠比做飯高明,否則可能永遠也嫁不出去。唯一肯定的是,直至作者下筆這一秒,她還未嫁出去。
我的高見是,創作新菜式並非亂創或亂作一通,而是先在腦中思考,想一想這種配搭是否可行,才去嘗試。這正如一個科學家做實驗之前,先得搞好理論,證明這件事在實際上是有能存在或發生的,才去做實驗去證實理論,如果亂踫亂撞去做實驗,希望撞出一個結果來,九成九的結果是徒勞無功,空幹一場。

基本上,一個廚藝高手只須在腦中思考,已可把味道想像出八九成,而不需真正的下鑊,例如說,菜遠只能炒牛肉,臘肉也不妨,如果是炒豬肉或炒羊肉,則單是想像,也知不好吃了。

因此,人肉應該用甚麼方法來烹調,從腦中思考便已足夠,不用真正的殺人下鑊。這就是食腦。

4. 最後,人吃人其實歷史悠久,也有著極多的記載,主要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飢荒類。不說別國,中國幾乎在每個朝代,都出現過大規模的飢荒,而凡是大飢荒,都有「人相食」,或「易子而食」的記載,漢代的黃巢的軍隊曾經把俘虜放進石臼,連骨帶肉磨成肉醬,分給將士而吃之,但以上的都是為填飽肚子而幹,並非烹飪為本,因此對本文沒有參考價值。

第二類是習俗類。不少原始民族都有著吃人的習慣,人類學家見到了,便會記載下來。例如說,斐濟群島的原居民會把人肉放進爐裏烤,又或是切成小塊,放進罐裏炖,也會加入草藥一起煮,又有菜又有肉,以確保營養均衡。但這些由人類學家作出的記載只簡單地描述了事實,並無烹飪食譜或美食學上的價值。

第三類是偶爾出現一個兩個吃人變態狂魔給警方抓住了的新聞報導。通常,這也不列食譜,所以也沒有參考價值。

雖然如此,但我已盡量把可以參考的資料都記了下來。

5.首先說的是屠宰。

殺的過程首先是要快,悶死或一刀切斷喉嚨都是不錯的方法,但是一刀砍斷脖子則會令到鮮血四濺,不易收拾殘局。新界圍村的村民殺狗時,喜歡亂棍扑死,但這太不人道,而且沒有證據說明這種殘忍的殺法會令到肉質更鮮美。一般而言,殺生都是以快速為上,殺的時間長久了,肉質就會變壞,也許是因為恐懼分泌出來的化學物質的緣故。

可以想像得到,凌遲處死的倒霉鬼的肉一定不會好吃,砍頭的會好上一點,如果是坐電椅,則可能會因電解的過程令到人肉產生了質變,打毒針自然更壞,生病而死的人更是吃也吃不得,意外死者還可以,但得快速處理屍體,否則會肉質也會變化。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4%BA%BA%E5%90%83%E4%BA%BA%E7%9A%84%E6%AD%B7%E5%8F%B2%EF%BC%88%E4%B8%8A%EF%BC%89%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10/

2017年1月28日

航空公司的尅星

航空公司不時會在網上發售一些廉價機票,就我所知,可以低至22元一張去釜山,63元一張去東京,問題在於,這麼便宜的機票,別說是燃油成本,連行政費都拿不回來,航空公司是怎樣憑此賺錢的呢?張五常大教授曾經提過,航空公司的定價政策複雜,其原理足可以寫一本經濟學專著,但可惜,張教授並沒有把這高深的原理去詳細解釋過。

客觀的事實是,航空公司的收費方法十分複雜,除了分為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之外,近年又多出了一個premium economy,根據我的travel agent對我說,用面積/價格比來計算,premium economy是性價比最高的。

就是在同一個級數,也有不同的價格,以經濟艙為例子,可以在一年內任改時間的,價格最高,旅行團票不能更改時間,價格便宜很多,如果是航空公司職員及指定家屬,可以用一折來買,不過要等到機位有空缺時,才可以上機。前述的網上廉價機票,價格比員工價更低上一截。

這還不計算在商務或頭等有空位時,可以upgrade上高一級的艙位,長期旅客作為會員,又有優惠,使用某些信用卡的客人,可以使用其executive lounge等等……總之是五花八門,數也數不盡。

簡單點說,一個人乘坐飛機,有很多不同的需要,因這需要而去購買機票。航空公司的策略,除了用艙位的舒適程度分等級,來區分價格之外,還會用乘客所需的時間彈性,來作價格分歧。即是說越希望機票的時間有彈性的客人,就是待宰的羊,這就是本人。記得有一天,我投訴travel agent:「為甚麼人們旅遊總是這樣便宜,我永遠比別人貴一倍?」他的回答是:「梗係啦,通常你訂機票,今日訂,明天或後天便要飛,有時逗留一天便回來,有時又要奇怪的航班時間,A城市去、B城市返,咁梗係乜都貴過人啦。」

反過來說,如果規定了機票時間,如跟團的機票,便可以便宜得多。有時候,航空公司有連酒店的promotion package,也比正價便宜,但這機會不是屬於我的。

總括而言,航空公司的策略,是要把乘客的所有可能性一網打盡,所以才會有不同的價格歧視。這好比炒股票的莊家,有的散戶喜歡高追,有的散戶喜歡低撈,有的散戶喜歡大波幅大成交,一隻股票最好是符合所有的條件,才能夠沽出最多的股票。

說回網上的廉價機票,航空公司的算盤是,先用廉價把客戶勾住了,再作打算。客戶買到了廉價去程,一旦買不到廉價回程,便可能要買貴價回程,而廉價回程往往是在十天之後,打工仔又怎能有這個長假呢?縱是客戶同時訂到了來回機票,航空公司臨時託說沒有機位,要改期,這時客戶已經向公司請了假,也訂了酒店,難道可以不加錢,照舊時間起飛嗎?

不過,我也認識有人,一年飛五七次,沒一次花的機票超過一百元,他當然是沒有正職,整天在家上網,酒店可以住百來元的賓館的那種。他正是航空公司的尅星!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2956

2017年1月27日

甚麼是房屋質素?

說起房屋市場,我便心裏有氣,因環顧整個香港,無論是政府官員、政客、評論員和市民,對於這課題有全面而正確的認知的,就我所見,幾乎一個也沒有,這難怪我們的房屋政策在這20年來左搖右擺,總是走不上正路了。舉例,昨天所說房屋質素也沒有人講過的話題。

你每天吃一磅糧食,這一磅究竟是營養豐富的肉,還是粗糧,這其中的分別是很大的。據發展經濟學計算方式,評估一個國家富有程度客觀指標之一是蛋白質攝取量,不是每天吃幾多千克糧食。

我說過很多次,香港政府公布的房屋指標是一年興建幾多伙,但這些伙數究竟是劏房還是1,000方呎左右正常面積,這其中分別是很大很大的。請注意一點,一家四口的中產階級,住1,000方呎面積左右住宅是先進社會基本要求,不是像那些要求土地正義的人口中所說甚麼豪宅。

土地正義是中國農民心態,從小窮得太久,思想被綁架,認為天天吃粗糧是正常的,故土地不該用來飼養牲畜,太浪費了,但卻不知在外國,吃肉是基本人權,人人住400方呎公屋才是不正常的。連反對派對政府的譴責、提出的要求也是對房屋市場一無所知,這才是香港人最大的悲哀。

房屋質素的計算,除單位大小外,還有很多如樓宇新舊。一般來說,新當然比舊好,但活化後的舊城區或整幢翻新的大廈,也可算是新的。以香港而言,共有大約170萬至180萬伙私人住宅單位,如按50年折舊至零計算,每年大約要興建、翻新、活化3.5萬伙私樓單位,才叫做維持現有平均質素,用80年折舊至零去計算,也要2萬伙新單位……但在整個香港,我還未見過有人提出過「折舊」這概念。

一般來說,公屋的建築質素比私樓為差,因此,公屋所佔比例愈大,平均樓宇質素愈差。我當然不是否定公屋的價值,因要想大幅提高人均居住面積而不重創樓價,公屋是唯一的選擇。反過來說,如果新建的房屋大部分是公屋,但是又沒有大幅增加到人均居住面積,即是吃了缺點而享受不到好處,平均居住質素反而是愈來愈差了。但這些基本常識,也是沒有人去講的。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94%9A%E9%BA%BC%E6%98%AF%E6%88%BF%E5%B1%8B%E8%B3%AA%E7%B4%A0%EF%BC%9F-15841

中巴大股東持股少 折讓大惹基金垂涎

【明報專訊】金融猛人葉維義的基金公司Argyle Street Management Limited(ASML)以持有3%中華汽車(0026,即俗稱「中巴」)股東的身分,直指管理層不濟,令其股價被長期低估,逼它賣盤或派高息。

根據其計算,中巴手持26億元現金和物業,總值超過74億元,公司每股資產值應至少值233.7元,但股價只有95元,資產淨值折讓為59.3%。

論到資產淨值折讓超過六成的上市公司,並不只中巴,比它折讓更多的,比比皆是,只是因為中巴的大股東,顏氏三姐弟,分別只持有10.71%、15.3%和15.81%,加起來只有41.82%,而且三人年事已高,因此才會引來基金的垂涎。

記得第一份請我的工作,就是中巴,薪水還很不錯,比廣告公司當撰稿員高出一倍,比當公關高出三成,負責面試的,就是其今日的主席顏潔齡。她是個律師,考我默書,說我的英文好,很多法律字眼都懂得,因而很高興,決定請我當私人助理。

老實說,我覺得自己的英文很爛,只是碰巧認識那幾個法律專門名詞而已。結果我也沒有應聘,唯一覺得可惜的是,做這份工乘巴士是免費的。

書只有寫得好不好之分

話說中國流亡到日本的漫畫家「變態辣椒」近日於日本推出漫畫書,日文直譯為《中國共產黨撒謊》,已登上多個暢銷排行榜。

我看過這本書的一部分,只能說,寫得實在很爛。為了撇清這是客觀評論,不是親共的政治判斷,我會補充一句:我是小林善紀(小林よしのり)的忠實讀者,對,就是那位寫《台灣論》、《戰爭論》的大右派,他否認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非常仇視中國,我完全不同意他大部分觀點,但他寫得真的好,所以我連他的日文版也買了好幾本,甚至存有他出版的大右派雜誌,他當封面人物,出版幾期就執笠了。

在我看書的眼中,沒有立場這回事,只有寫得好,和寫得不好,這是判斷的唯一原則。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5454614034&issue=20170127

2017年1月26日

「人頭」有批發 莊家防「標松柴」

【明報專訊】話說在莊家的世界,人頭是非常重要的配套,建立大量的人頭戶口,是莊家重要的「基建」,莊家花錢把基建造得愈完善,才可以做更大的生意,例如說,新股上市,要把股價炒高幾十倍,需要大量非常值得信任的人頭,因為一個人頭把股票沽出,便可以賺上十幾萬元,甚至是幾千萬元,這非得是長期合作伙伴,才能夠得到這種信任。

窮鄉村婦 戶口隨時幾千萬

因此,炒高幾十倍的基建,其實是在近年才開始成熟,在以前,並不具備這個客觀條件。

其中有一些鐵桿的人頭,就是內地人頭,住在農村,十世不來香港,證監無法傳召他們來問話,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戶口贏了幾千萬元,提款的銀行卡也給扣下了。這些人頭,居然也有批發商,如果你做莊家,可以買上十個八個……在這一行,真的是每一門都有專業分工。

中港證監合作後 大陸人頭不再吃香

據說,真的有好幾個偷偷的來了香港,一下子提走了過千萬元,莊家欲哭無淚。不過,戶口有過千萬元的機會率,實在並不多,一來因為人頭戶口通常還是輸錢居多,二來縱是戶口有錢,其時間也不會太長,很快便會被想辦法分批提走,所以,這些人頭必須日日留意着自己的戶口,一見有錢,便馬上來港提款,才有機會成功「標松柴」。

然而,在深港通之後,中港證監可以互相幫忙執法,從此之後,大陸人頭又不再吃香了,現在大家又流行用回香港的鐵桿人頭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5372498548&issue=20170126

樓價升跌並不影響居住環境

前天談到了房屋政策和地產霸權,現時正好也是行政長官選舉期間,幾位參選人當中,論到今日土地問題之嚴重、地產霸權之猖獗,其中的曾俊華從2001年即任規劃地政局長,2003年至2007上半年不在其位,2007下半年後又任財政司長,一直至日前辭職為止,房屋政策的崩壞,他責無旁貸。

林鄭月娥在2007年至2012年任發展局長,責任次之,葉劉淑儀本來責任不大,但是身為議員多年,討論有關房屋政策時,言不及義,其無知和笨蛋,盡露無遺,research不足,顯然也算是嚴重失責。

至於胡國興,則可撇清,與今日的房屋問題全無關係,然而,他也應與以上眾人一樣,在選舉之時,也應接受周顯大師的lecture,惡補一下房屋政策的基本知識,以治其笨。

房屋政策的第一原理,就是居住問題和樓價問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把這兩點混淆了。正是因為這混淆,才會出現了今日房屋之亂局。

居住問題的決定因素,是樓宇質素、例如平均樓齡,基建配套,例如附近的綠化和文娛設施,以及居住面積。政府的責任,就是盡量去提高這些居住要素,這是提升市民住屋質素的硬指標。

至於樓價,則是市場問題,記著一點,不管樓價升至多高,或跌至多殘,都不能夠影響到市民的居住質素。樓價下跌,可能可以令到你、我、或他上到樓,但卻不能令到總樓面呎數增加,也不能提高人均居住面積,換言之,當你、我、或他改善了居住環境的同時,肯定也有人惡化了居住環境。

很多城市都曾經有過樓價泡沫,紐約有、悉尼有、台北有,但它們的人均居住面積比香港高得多,因此,其市民只有樓價問題,沒有居住問題,他們買不起樓,意思是買不起一千方呎的樓,因為他們的平均房屋面積是一千方呎以上,但是要買幾百方呎的樓,其人民收入卻是綽綽有餘的。

以2003年為例子,當時比1997年的樓價下跌了七成,但如果論到居住環境、人均居住面積等客觀指標,香港人仍然是低於國際的平均數字。不過,當時的香港政府卻因為挽救樓價,因而減少起樓,不惜犧牲了居住環境,換言之,香港市民的居住環境就此陪葬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A8%93%E5%83%B9%E5%8D%87%E8%B7%8C%E4%B8%A6%E4%B8%8D%E5%BD%B1%E9%9F%BF%E5%B1%85%E4%BD%8F%E7%92%B0%E5%A2%83-15494

《壽星仔》拉雜談

我好像沒有買過《壽星仔》漫畫,但小時候卻天天買《生報》,和後期的《金報》,記得其中的角色包括了壽星仔本人,強記,火麻仁,大寸友等等,壽星仔本人從來都是同一造型,換衫後也是穿同樣的衣服,強記就是上官小強本人,曾經出現過一個叫「司空摘瓜」的角色,結果一摘就瓜,很快死掉了……

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期的漫畫世界兩分天下,黃玉郎佔了大半壁江山,其餘的三成市場分由上官小寶、上官小龍、上官小威三兄弟,以及像《老夫子》之類的獨立漫畫製作人,上官小強筆名的來由,皆因他出自上官兄弟陣營,後來紅了,跳槽到黃玉郎旗下,但筆名不改。

有趣的是,黃玉郎雖然佔了大半市場,但是培養出來的主筆並不多,只有邱福龍、甘小文,畫《街頭霸王》的許景琛,張萬有是天才級的漫畫家,但只紅在當黃玉郎的槍手,掛名出版的漫畫卻不暢銷,這其中邱福龍和甘小文都是在上官小強主編的《小強漫畫集》中冒出頭來。

上官小強出自「上官家族」,還有馬榮成、畫《古惑仔》的牛佬和邱瑞新,畫《刀劍笑》的馮志明,畫《海虎》的温日良,統統是上官小寶的門生,從弱勢中打出了強壘打。我把這現象歸因於上官家的人才不多,新出道主筆反而有更多的機會發展,十四、五歲時,便有機會嘗試當主筆,操練腦筋,這好比青年人要想創業,進入小公司工作,往往能學到更多的業內知識,大公司的待遇更佳,但發展機會就不大了。

《壽星仔》的銷量大約是三萬本左右,足夠養到家肥屋潤,直至八十年代中期,同公司的黃玉郎大弟子祁文傑出版了《玉郎漫畫》,搶奪笑話市場,結果《壽星仔》的銷量一落千丈。同一招數,祁文傑也出版了《猛鬼冤魂》,打得同系寫鬼故事的漢民的《怪異集》七零八落,漢民憤而出走,自資出版《漢民夜話》,誰知黃玉郎剪貼漢民的舊作頭像,另找主筆起稿和駁身,繼續出版《怪異集》,銷量居然勝過了《漢民夜話》,漢民唯有改行算命,後來成為了鐵板神算大師。

據我的觀察,笑話書是有一定的銷量,就像笑片一樣,都是純本土的,他國的製作搶不了其生意,近年漫畫業沒落,但甘小文仍然有一定的市場,甚至名氣不大的獨立漫畫家梁偉家,仍然可以持續出版多年。

我和上官小強不熟,但他的人緣很好,屬於「潮」的那一派人,喜歡西洋音樂、日本流行文化。《壽星仔》停刊後,他出版《小強漫畫集》,但在市場學上,《小強漫畫集》是cult的作品,沒有長期持續出版的能力,況且,業餘主筆的產量不多,支撐不了一本長期出版的漫畫集。

後來上官小強沒畫漫畫,自開店舖,我也沒見過他了,只在邱福龍的《鐵將縱橫》的專欄中,看到他的消息。

如果要我總結一句,我會說,香港漫畫的高峰時期,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上官小強的高峰期,則在八十年代初期,那時代的創作人,早出道、早慧、早退休,回看起來,有點唏噓,但這是不同時代的自然現象,也是沒法子的事。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2017年1月25日

新股莊家壟斷市場

證監會在上周五發出指引,針對創業板新股股權集中,股價炒到飛天,但沒有提出具體的措施。照我的認知,它將會加強抽查問話,用大眾語言是:捉多幾個蠱惑仔去「差館」問話,尤其是那些可疑的承配者,更加是問到反艇,但這當然不能明言,不過從業員相信可以聽出弦外之音,心領神會了。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的意見是,把創業板新股承配人數下限提高到200人至300人,並公開承配數目,以提升透明度。

先說公開承配數目,我同意,只因提高透明度有利於散戶,但不得不坦白說,這對於新股的「挾乾炒高」並沒有任何幫助。至於把創業板新股的承配人數下限提高,我提出的問題是:你以為真有這麼多的創業板投資者?要找到200個至300個承配者,只有一種人可以做到,就是「基建良好」的莊家,這些「大財團」,別說是300個人頭,就是500個,也是綽綽有餘。事實上,如果手頭的人頭不夠多,綁得不夠硬,根本不可能把股價炒高幾十倍。
在這幾年來,新股上市已經被幾個大集團壟斷了,張華峰議員意圖提高新股上市的門檻,是不切實際,皆因幾個大莊的競爭力太強,這做法整不死他們,反先弄死了只能正派做生意的證券商。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phemey@gmail.com
本欄逢周三刊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5/19907490

董梁曾唐 對策迥異

話說特首梁振英在其人生的最後一次《施政報告》指出,在未來3年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的潛在供應量是9.4萬伙,並且發出免責聲明:「如果有一日,樓市重現1997年、1998年的情況,大家不要說當時的梁振英特首做得太多。」

這裏首先評論的是房屋供應的基本原理:開發土地,需時經年,香港的土地從2002年至2012年,大幅減少開發了10年,在2012年,梁振英上任時,我已經講過,在他第一個5年任期,時間太短,不可能解決土地供應問題。

土地供應,永遠是前人栽種,後人收成。九七之前,中英有每年限售土地50公頃的限制,港英政府開發了大量土地而未能賣出,因而董建華才有本錢,去推出「八萬五」。2002年土地供應開始減少,2007年惡果才開始浮現。

簡單點說,在這個香港,是由一些短視的政客、短視的評論員,用短期的目光,搞長期的房屋政策,只看幾個月的升跌和供應量,便在呱呱叫,實不知房屋問題是今天做事,5年後才開始見功,七、八年才有小成,你不可能因為今天樓價,去罵今天的政府,因為政府根本無法控制短期的樓價波動。

就是太多智障的評論,左右了二十多年來香港的房屋政策,所以才造就了今日的地產霸權,才產生了大量的籠屋和劏房,這當然也是香港市民輕信了無知的政策所自釀的惡果。

回到2002年,房屋政策由董建華和梁振英負責,當樓價下跌了,他們應該做的,是撤銷港英政府在1997年所推出的幾項壓抑樓市措施,而不是減少開發土地。這好比如果幾年後,樓價下跌了,撤的應是辣招,而不是減少供應量。但董梁集團卻連這關於樓價的基本知識也不曉得。

董梁集團同級的笨蛋也有大把,只要攤開報紙,便可見到一大幫白癡評論員:他們分不清樓價問題和居住問題,以為樓價跌了,居住問題便可以解決,卻不知不管樓價高低,只要人均居住面積不變,居住問題也是無法改善的。

在2005年之後,董建華腳痛下台,輪到曾蔭權、唐英年、曾俊華這3個地產霸權的代理人上場,七、八年來甚麼都不幹,把土地供應減少至不可思議的地步,今天慘不忍睹的局面就是這3個甚麼都不做的活寶所造成的。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AB%87%E6%88%BF%E5%B1%8B%EF%BC%9A%E8%91%A3%E6%A2%81%E6%9B%BE%E5%94%90-%E5%B0%8D%E7%AD%96%E8%BF%A5%E7%95%B0-15256

各地樓市負擔 難直接比較

【明報專訊】話說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每年都會公布多個大城市的供樓負擔能力報告,香港2016年的供樓負擔比例18.1倍,世界第一,比第二名的澳洲悉尼的12.2倍高出一半,但比較2015年的19倍歷史高位則輕微好轉。

這報告結果十分誤導,記者的水平低,寫不出要點,很多評論員的水平也低,寫不出重點。因為此報告的計算方式,是城市的樓價中位數,再與家庭的每年收入中位數比較,計算需要多少年時間全家總收入才買得起層樓。

香港的平均樓宇面積是幾百呎,但在別的城市是千幾呎,怎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呢?這有如比較兩個城市的人花在食物上佔薪金的比例,大家都是用20%的薪水,但我吃的是麵包,你吃的是牛扒,點放在一起比呀?

不敢黃大仙求籤 因為太靈

香港講樓市的人,就是這樣的笨蛋遍地。

那天同朋友講起,將會由誰人做特首,我脫口而出﹕「我的個人分析當然是林鄭啦!但是我相信黃大仙多過我自己噃,黃大仙就貼咗曾俊華,我都係睇報紙講架咋!」

所以,我是信科學的,也寫科普作品,完全不信怪力亂神、風水相學、術數玄學,統統不信,但是,對於黃大仙,卻是信到十足的。

話說好多年前,我的哥哥求中了第一籤,那年果然發到巴巴聲,連續買了幾間屋。也是在好多年前,我還在念書,求學業,求中了第100籤,果然馬上給逐了出校,學業即時完結。在這之後,無聊求過幾支籤,都是靈驗到啪啪聲,其中一支是在幾年前,籤文說我會受到好多人賞識,結果我忽然多寫了好多個專欄,書本又暢銷,變得薄有名氣了。

正是因為它太靈,所以現在不敢求,反正求了雖準,也改變不了命運,沒有用。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5286135876&issue=20170125

2017年1月24日

香港人教授貪腐 西方人發明共產

很多年前,有一個內地朋友向我訴苦﹕「香港人說內地人貪腐,真的是不要臉!我們以前哪有貪腐呢?人們送一條香煙,已經千恩萬謝,說多高興有多高興了!這都是香港人硬把錢塞到我們的手上,教我們受賄,所以他們才是貪腐的祖師爺呢!」

那天我同朋友吃飯說笑,講起了這件事,我補充說﹕「現在西方人都聲討共產主義,查實共產主義是猶太裔德國人在英國發明出來的,當時是時髦的思想,中國只是在一百年前崇拜西方文化,照搬過來的,罵中國信奉共產主義,真的是冤枉呀!」

查實海洛英也是西方發明的,可卡因也是,幾乎所有的毒品都是從西方傳來的。資本主義也是西方的發明……只有妓女一項,才是古今中外均獨立地發明了,據我的生物學知識,幾乎所有的靈長類生物,均被觀察過有嫖妓的行為,所以這應該不是人類的專利。

我作為一個崇日的日本通,也要同大家講一講,當年的日本,也有相同的悲嘆﹕大日本帝國只是照辦煮碗地抄襲西方的帝國主義罷了,在1945年之前,侵略他國向來是光榮和合法的,為甚麼在1945年以後,西方反而指責日本的所作所為呢?

(按﹕中國人作為苦主,當然有權譴責日本。但是,美國人對付印第安人,英國和法國對付非洲的殖民地,殺的人之多,遠遠的超過了南京大屠殺,似乎他們真的沒有指責日本人的資格。)

在以前,大原則是不干涉別國的內政,中國今日都是奉行這原則,到了二千年前後,又說因為民主自由人權,大國可以侵入別國,所以,中國奉行舊原則,便是「錯」了。在以前,自由貿易是大原則,中國剛剛才學會不久,現在又改了遊戲規則,開始玩另一套花款了……

所以,簡單點說,西方的做法,就是先教曉你遊戲規則,當你學懂了玩法之後,他們便把遊戲規則改變了,等到你「犯規」之後,才去指責你。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制定遊戲規則者才是制高點。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1/24/010049361.shtml

回憶2008年的西安行記

本刊有一位高層,耳聞本人十多年前在西安行的故事,津津樂,我為了應他之所好,姑且找出塵封多年的筆記,復刻舊文。

我對生活享受的要求,十分簡單,只要簡單地給我最好的東西,我已經滿意了。正如我的一位好朋友常常說的:「我的生活要求很低,每日但求兩餐一督,餐餐福臨門,已經滿足了。」

按:我懷疑這位朋友的語音不正,總是說不清楚三餐一宿的的「宿」字音,常常錯讀為「督」字。由於他本來是個肥仔,後來減肥成功,成為了型仔,還找城中著名髮型師剪了一個帥哥髮型,為了維持good fit的形象,所以他每天只吃兩餐。

其實,我們這伙人之去旅遊,豈非也是如此?到了我們這個年齡,莫非旅遊時還會遊覽名勝,瘋狂自拍,然後上載到臉書咩。我們之去旅遊,不外乎一個英文字,Stephen而已。甚麼是「Stephen」呢,它分由三個中文字組成,前面的一個是「食」,後面的一個是「瞓」,至於中間的一個「T」字音,應該譯成哪一個中文字,讀者自己去體會吧。

對於遊覽名勝,我的看法是「除卻巫山不是雲」,即是很有效率地去做這件事。例如說,當我看過了巴黎鐵塔之後,東京鐵塔便不用去看了。也即是說,只去光顧那些最有名的一流名勝,二線的,則可免則免,把時間留回給我的好朋友Stephen。

我記得,在2007年左右,有一次,我們一伙人到西安去,是蕭若元請的,因為他的「變靚D」在那裏開了新的分店,同行還有金利豐的朱太。第一天,我和一伙損友便脫隊,因為那行程的飲食全都是宴客式的,難吃極了。我們只有另外找東西吃。

這事件,金融界猛人西賓有深刻的記憶﹕「一餐飯去三處不同的地方,每間餐廳均叫了一桌子的菜,只吃幾口,便去別家再吃了。」

根據帶隊的周顯的說法﹕「大家都是第一次去西安,當然是要把最有名的名店全吃一遍,才算是不枉此行。」其實,在晚上,他們回到房間之後,我還會偷偷的去吃宵夜,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大吃貨呢!

第一間值得提的是秦豫肉夾膜。來西安,不能不吃夾膜,這裏就是吃夾膜的最好地方。幾乎每家餐廳都有夾膜,再貴的都有,不過是吃完主菜後才來幾個,像廣東人的「粥粉麵飯」。夾膜是小吃,味道不可能第一流,但來西安,如果只准挑一家店來吃,我就選它,因為它最夠特色。

同行有位公子哥兒,來到這裏就大皺眉頭,但以內地小吃店的標準來看,已算「企理」,比上海的小揚生煎的全盛時期更勝上一籌。如果每星期的早餐有一次吃這裏的夾膜,我會很高興。地址是﹕東木頭市19號

第二間也是老店,叫春發生飯店,我去的是南院門店。店是一般國營店的格局,生意頗不錯。是很有名的老店,我叫了有名的葫蘆頭,最好吃的是大腸,差不多是我吃過質料最高的大腸了。待應還介紹吃五行菜,那是炒五種內臟,味道OK,屬於可吃可不吃之類。介紹說它的服務一般,上菜也慢,可能是我們一行幾人一臉大款相,而且講明趕時間,所以居然喜出望外。南院門25號,另一間店在自強西路22號。

第三間是樓北樓飯莊,資料對它的評價只屬中上,但因為一位為食的西安人強力推介,我就去試了。店是國營店格局,生意不怎麼樣,去到已打了個突。這是家清真店,為食西安人介紹了牛尾和小炒黑山羊,我叫店員介紹,來了個烤羊排。我一個人來,店員以為我發了神經,因為菜的份量很大。菜來得超快,味道是意想不到的好,小黑羊完全不羶,烤羊排羶而香,我是不怎麼吃羊的人,也吃得津津有味。我懷疑是點對了菜,其他菜式的水準沒那麼高。

晚上,照例唱K,但女人的質素就……漂亮的早去了北京上海了,西安本土哪還有呢!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5%9B%9E%E6%86%B62008%E5%B9%B4%E7%9A%84%E8%A5%BF%E5%AE%89%E8%A1%8C%E8%A8%98%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108/

拍電影要識計界外效益

【明報專訊】我當編劇的電影,名叫《私人會所》,現在已經在拍攝之中,如無意外,應該在農曆新年後拍完,打算在5月上映。找我寫劇本主題當然和炒股票有關,我可以肯定,這是香港所有上映過的電影之中,描述股票世界最真實的一面,講出了大量炒細價股的莊家秘密……

這幾年,有不少作家投身拍電影,九把刀是其中一個,陶傑也是其中一個,之後據說還有王迪詩,好像快要成事了。

很多人以為,陶傑的《愛.尋.迷》不算成功,但說這些話的人,應該不懂得電影的市場學。

捧紅新人 羊毛出在豬身上

我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監製,Sell一位娛樂大亨拍了一部電影,娛樂大亨願意投資,但指定要他旗下一位新星當男主角。結果電影上畫,虧了幾百萬元,但娛樂大亨千多謝萬多謝那位監製,馬上要投資拍另一部,為什麼呢?

皆因這部電影令到那名新人受到了注意,後來這新人一步一步的上位,現時片酬近千萬元,正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區區蝕幾百萬元算什麼呢?

對,電影就是一門必須要把界外效益也計算上的生意。像《愛.尋.迷》,票房不算成功,但紅了一個羅霖,還有Mandy Lieu也受到了注目,羅霖因此增值而增加了的收入,又何止幾百萬元?問題只在於,投資拍戲的老闆並非羅霖的經理人,因此羅霖增加了的收入和他無關,如果這是羅霖本人或其經理人投資,則這部片已經是一本數利的生意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5196792538&issue=20170124

2017年1月23日

黎亮的朋友和萬嘉集團

我曾經同某位股壇老手說過,某創業板公司打算把其部分業務分拆上市,拆出來的還是上主板。股壇老手質疑說:「創仔分拆主板,有無可能呀?交易所會叫他索性轉主板!」

我也懶得和這位前輩討論,皆因這並非沒有先例,在2013年,由創業板「華夏醫療」(8143)分拆出來的主板「萬嘉集團」(401),便是一例。

「萬嘉集團」的主要業務是透過「惠好」這品牌,在內地和香港經營藥品和保健品的批發零售,總共有120個店面。

這股票的史上最高點,是在2015年6月16日,股價爆升至2.38元,觸發點相信是在此前兩星期的6月1日,蔡朝暉申報了入股18.82%。如果你不知蔡朝暉是誰人,相信你是好打有限,皆因他便是馬雲的雲峰基金的發起人之一,也是德州撲克的高手,在2012年贏得了5,014.9萬元的獎金,這紀錄一直保持至去年,才被Elton所打破,不過,Elton暫時還不算股壇中人,不提。

    我之所以留意這股票,皆因在股票的世界,向來炒仔唔炒乸,分拆出來的股票,通常是炒子公司,不炒母公司,「華夏醫療」是創仔,市值是8億元,是殼價的一倍以上,「萬嘉集團」是主板,殼價是6億元,殼價折讓了20%以上,當然是很吸引的基本因素。

在2015年一役,這股票短炒了一個月,便遇上了股災,成交也不大,幾乎是完全沒有炒過,再看中央結算紀錄,只有22.6%,減去「自己人」聯合證券持有的3.2%,只有19.4%,可以算是乾到龜裂。

我之所以留意上這股票,一來是因為這幾天它的成交和股價均有異動,二來是根據披露易,本月12日蔡朝暉退場,陳光賢進場,這又令我引起了遐想。

陳光賢是低調富豪,大家可能對他的認識不深,但其實他有一間很低調的主板公司,但這只是「面嗰浸」,真正的財富全在水底之下,看不到。

眾所周知的是,他和很多實力雄厚的大孖沙均是好朋友,例如說,C.K.啦,黎亮啦等等,都是buddy buddy,和黎亮更是business partner,當我想及到黎亮入股的上市公司,股價炒高幾倍,對「萬嘉集團」的憧憬正是由此而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BB%8E%E4%BA%AE%E7%9A%84%E6%9C%8B%E5%8F%8B%E5%92%8C%E8%90%AC%E5%98%89%E9%9B%86%E5%9C%98-14895

贏錢不貪賺口彩

【明報專訊】年關將近,細價股市場仍然是drifting,即是陰乾,完全沒有散戶參與,好多隻股票都冧咗落嚟,莊家都爆埋煲。大家無心戀戰,炒鬼們痴痴呆呆,坐埋一枱,講的都是政治,林鄭同薯片邊個會當選,都沒有人談股票了。

前兩天,同朋友講起梁游事件,我笑說,他們犯的錯誤,是不懂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句老話,叫作「光棍打九九,不打加一」,簡單點說,就是當你同一個惡棍打麻將,你贏了好多錢,他正在開支票的時候,你還在開聲潤他:「乜你打得咁渣架,如果我係你,輸咁多,就無地自容嘞!」

輸家先至要罵人

惡棍已經輸到一肚火,又肉赤,聽見這句話,就梗係乘機唔畀錢,仲打你一身啦。所以,出嚟行嘅人,一定要畀輸家一條路去行,以免他發火發爛咋!

這個故事教訓我們,做贏家嘅,一定要謙虛,唔好貪賺埋口彩,否則一定會出事。如果你同惡棍打麻將,就算要潤佢,都要等收到支票,過埋數先好出口,否則自己會好蝕底。

所以呢,我永遠會話,loser先至要罵人,贏家有乜必要出口啫!悶聲發大財好過啦!所以我常常說:「被罵的人是有福的。」這也正如當年阿黃坤鋤大弟常常輸錢,口頭禪是:「施比受更有福。」

靠特首 不如靠自己

人們問我,最希望誰當特首,我回答說:「當然是希望我自己當!」其實,邊個當特首關我鬼事,我小時候,香港經濟欣欣向榮,父親卻生意失敗,王小二拜年,一年不如一年,這也令我得到了一個教訓,就是香港經濟好唔好,唔關我事,自己贏錢最緊要!我又唔會攞綜援,無住過公屋,又唔要全民退保,又唔想爭做地產霸權,有無民主都無關係(我甚至想過搬番大陸住𠻹!)與其靠特首,不如靠自己!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5111670785&issue=20170123

溝女跌錢與跌錯

有很多男人,以為只要肯「跌錢」,即是願意花錢在女人的身上,便可以得到女人的芳心,但這是錯誤的想法。

所謂的「跌錢」,也要跌在刀鋒之上,才能夠得到最大的效果,一旦「跌錯」,往往會適得其反,非但花了冤枉錢,還很可能令到口的肥肉白白給跑掉,肥肉給狗(公)叼去了,白佔便宜,也輪不到你的身上。

假如有一條女,一萬元可以上床,你給她一萬元,但沒有任何要求,她會怎樣想呢?

你以為她會感激,那就錯了。她的想法將會是﹕吓,唔使上床,都有一萬元,咁大條水魚,唔劏就笨了。

簡單點說,對女人太好的時候,她會把價碼一直提高,到了一個地步,就是她不敢同你上床,因為她害怕一旦上床之後,便會失去了這個大戶口。這叫做﹕跌錯比不跌更糟。

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就是任何人均有期望,開心與否,是期望值與實際的落差,所以,如果女人的期望值提高了,但實際預期與期望值不符合,便會得到反效果。

我常常說的一個故事﹕一位靚仔朋友,本來溝女無往而不利,但在買了一台開蓬波子之後,戰鬥力反而大減。

這是因為女人見到靚仔,已經暈了大浪,再見到開蓬波子,更加是全身也軟了,可是,她對這男人的期望也隨之提高,如果發現男人帶她去茶餐廳,又或者是買件三千元的禮物給她,她會認為這個男人太cheap,心裏有點不舒服,反而是一位普通的靚仔,送一件三千元的禮物,她卻會十分感動。

所以,溝女的訣竅之一,就是把對方的期望壓低,再付出高於期望的實際。當然了,如果你把對方的期望提高,再給予與期望相配合的回報,效果會更加好,但這成本也實在太高了。

所以,跌錢是正確的,問題是必須要跌對,決不能跌錯。

本周的心水股票是「萬嘉集團」(401),祝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latest/20170123/472117

2017年1月20日

金庸小說的版權 和流芳百世的創作

小時候,小說很流行,有很多的小說名家,紅遍兩岸三地,愛情小說有瓊瑤,科幻小說有倪匡,歷史小說有高陽,但是最暢銷的,當然是寫武俠小說的金庸了,然而,和金庸同級的,還有比他稍早出道的梁羽生,以及晚期的古龍。然而,在幾十年後的今日,金庸小說的成就,已經遠遠的超出了其餘各位,這在經濟學上的原理,叫「贏家通吃」,這在投資世界的智慧,是為必買龍頭股。

金庸小說的成功因素,第一當然是他真的寫得很好,我便是他的忠實讀者;第二是他的態度最認真,不停地把作品修改成完美;第三是武俠小說這種小說形式,是中國人的獨有發明,發揚於民國時期,到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後,已經逐漸衰退。武俠小說恰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在七十年代之後,已經是影像文化的天下,武俠小說就像電台和電視台,雖然仍有一定的市場,但已過時了。第四是金庸本人的財力,是中國史上最富有的作家,不遺餘力地推廣其作品,例如說,有專門的經理去負責洽談版權事宜,這自然有利於銷路和形象設計。

所以,現在金庸武俠小說的影視版權,已經漲價到五百萬元一部,不管拍與不拍,有效期只有兩年,而且,最快的一部,排期已經排到了2018年,由此可知他的作品的市場需求是何等之巨大。

除此之外,要把金庸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也有苛刻的限制,例如說,作品內容只能刪減,不能增加,這自然是影響了改編和創作。畢竟,小說不同影視,要把兩者轉換,改動實在很難避免,因此,要拍金庸作品,實在是很考導演的功力。我作為金庸專家,自然知道,金庸很不喜歡人們改編他的作品,尤其是在往時,很多時把其作品改頭換面,改得面目全非,這也很難怪金庸的會不高興。


金庸對其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有苛刻的限制,內容只能刪減不可增加,若果改得面目全非,會很不高興。

很多偉大作品,都曾經被人改得面目全非,例如說,《西遊記》分別有周星馳和劉鎮偉的多個版本,又如,莎士比亞的作品,拍成現代故事也有,變成了怪雞的舞台劇也有……有時候,經典名著改頭換面的次數越多,反而代表它越受歡迎。我的看法是,金庸小說像這種市場手法,由於限制太緊,很容易便會把產品做死,這好比美國麥當勞規定在海外開分店時,只能照美國本店的餐單去做,不能自我創作新菜式,令前線管理平添不少麻煩。

究竟金庸對於其小說版權的基本目標,是要把利潤極大化,還是要保證其作品的純潔無瑕,抑或是要把其作品流傳開去,千秋萬世呢?畢竟,他的身家少說也有幾十億元,每年八位數字的版權收入,作為一位九十老人,相信也不會十分重視吧?

本文想要說的主題是,一個人如果活得太過執着,往往反而會事與願違,這是我想同讀者分享,並引以為鑑。我想,幾乎所有最經典的作品,都是沒有版權的,香港人最喜歡的周星馳電影,雖然有版權,但已被賣至七零八落,如果不是在這二十年來,翻來覆去地被不停重播,相信也不會成為今日香港人的經典。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2766

說欽點是陷中央於不義

許楨,時事評論員,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博士,智明研究所創辦人,他對於分析中央政策的代表性,是不容置疑的。根據某份網媒對他的訪問,他說,在現階段,中央並未認定誰人是真命天子,否則等於告訴世人,選委盡是花瓶。上屆2012年的特首選舉,選委們各有取態,全因中央沒有欽點,顯出唐英年、梁振英俱可接受,反之,如果說現在中央已經屬意誰是,乃「陷中央於不義」。

所謂的「有代表性」,換言之,即是在某程度上可以代表官方的話,而官方的官腔,是必須解讀,才可以得出弦外之音。

我們當然知道,第一,中央當然有欽點,否則也不用控制選委的選舉了。第二,在上屆,中央是欽點了梁振英,否則梁振英也不會當選。然而,最重要的是第三點,正如許楨所言,中央不能公開作出欽點,否則等於是公然撕毀了「一國兩制」。

所以,欽點的政治藝術在於,既不能公開指明,但卻要實質做到。

某日某位忠貞愛國的人士對我說,其實要曾俊華退選好容易啫,張德江親口對他說咪得囉。但張作為中央領導人,不可能親口勸退。在法律上,政府也不可能不讓任何人選特首,因此,讓曾俊華和林鄭月娥兩人同時辭職,已經是最大的阻礙了。

民主派很多人現在的說法,也即是引用某報說法,是習近平支持曾俊華,張德江則支持林鄭月娥,大家當然質疑,究竟以今日中央政府的政治氛圍,究竟有沒有出現兩個司令部的可能性。

不消說的,這種說法,是給曾俊華的建制派支持者壯膽:習近平也支持曾俊華,所以投票給曾俊華不妨,張德江和中聯辦不可信,因為他們和習近平的意見不合。

這一招的精妙之處正是在於,正如文首所引的許楨所言,說中央欽點,是「陷中央於不義」,以習近平的身份,不可能公開支持某位候選人,一旦公開發言,就是破壞了「一國兩制」。因此,某報也不妨大說特說,因為中央政府有如啞子吃黃連,根本不可能公開否認。

更有趣的是香港作為一個地方政府,中聯辦和中央的地位差上十七八級,正是天威難測,中央內部的爭鬥,他們識條鐵咩。因此,某報的說法究竟是真是假,中聯辦內部也摸不著底……其他的香港市民當然也摸不著底。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AA%AA%E6%AC%BD%E9%BB%9E%E6%98%AF%E9%99%B7%E4%B8%AD%E5%A4%AE%E6%96%BC%E4%B8%8D%E7%BE%A9-14277

歲晚收爐 盼過年後脫貧

【明報專訊】年近歲晚,大部分「股票佬」都收爐,所以個市靜英英,同人傾刁,單單都係傾到「㷫合合」時,就話具體啲嘢過年後先至講啦,唯一的希望是,如果大家都無老點,過年後好多人會做嘢,希望係咁啦,畢竟,大家都窮咗好耐了!

我是有線電視的擁躉,常常看到Trivago網站的廣告,據說是比較了全球酒店價格的旅遊網站,會向網民推薦出最廉宜的酒店價格。我對這網站應感到十分興趣,皆因我想知道它的business model,究竟是不是收廣告來作收入,如果是,我是付錢的廣告商,可不可以把自己的產品排在前面呢?

原來花錢可令惡名在搜索引擎消失

據說,只要付錢給搜索引擎,不但可以令到其程式把你的資訊排在前方,這是人人皆知的做法,但原來,你也可以付錢,令到引擎搜不出你的資訊,如果你是一個惡名昭彰的騙子,要到另一個地方去騙人,這筆錢就花得有價值了。怪不得我要找很多人的黑材料,都找不到了。

本文寫於星期三的深夜,寫完之後,就要去電影的拍攝現場,巡視業務。我作為這部電影的編劇,自然也要操刀它的股票炒作設計,我相信,在所有講關於股票的電影之中,沒有一套的炒股票部分,比這一部更加專業,更逼真的了。我只怕,在電影出街之後,我會被人劈,因為說我影射他。

不過話時話,我作為一個作家,肆無忌憚地講過這麼多敏感的話,有人話要劈我,也是毫不出奇的事;但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燈,要劈我的人,很可能也會被劈返轉頭,這叫做MAD,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4854055400&issue=20170120

2017年1月19日

解決僭建問題的一見

特首選戰又已迫近,令我不期然想到了僭建問題。
記得在5年前,兩位建制派的候選人梁振英和唐英年不約而同地牽涉僭建風波,由此可以見得,僭建之風在香港是如此的盛行。看數據,香港有80萬件僭建物,其中有10萬件涉及面積的增加。這個數字不可謂不驚人了。

我們當然知道,僭建是違法的,非但是掠奪了公共資源,也會造成危險,況且,有的人奉公守法,沒有僭建,有的人則大僭特僭,卻並沒有受到懲罰,這是非常不公平和不公義的事。

原則上,所有的僭建,都要罰款兼清拆,這才符合公義。然而,大家都知道,僭建太多,負責清拆的官員人數太少,根本拆不勝拆。如果清拆像抄牌,政府有錢賺,這還可以用多聘人手來解決,但是從法庭程序到正式清拆成功,成本甚高,根本是蝕本生意,自然無法「擴充營業」。

其實,近年政府已經採用了新的策略,用外判公司來檢查僭建物,政府不用付錢給外判公司,只是在發出清拆令的同時,附上一份外判公司的宣傳單張,這的確是不花錢而有效率的妙著。然而,這雖然解決了檢出僭建物的問題,但卻仍然解決不了清拆人手不足的問題。

在此,周顯大師提出另一個沒有人提及過的大問題,就是10萬件涉及增加室內面積的僭建物,如果以每件300方呎來估計,這涉及3,000萬方呎的總面積。現時每年大約有1萬間新樓供應,以平均600方呎一間去計算,即是600萬方呎。

換言之, 僭建物的總面積,約莫相等於5年新樓供應的總面積,如果在短時間全部清拆,相信樓價將會暴升到不能想像的地步。

按照理想的狀況,大舉清拆僭建物,應該是在2002年至2003年,樓價大跌的時間,這是變相的收緊供應,也有救市的功效。但舊夢不須記,放馬後炮也沒作用,現時要等到下一個樓市熊市,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日。

我的意見是,倒不如索性立法,把僭建刑事化,尤其是增加室內面積,必然要監禁判決,但在某指定日子前申報,則仍可按照舊例處理。另一個豁免是,增加室內面積的僭建,如果不涉及危險,則可以補地價,再加上一筆罰款,令到它變成合法的室內面積。這雖然不算公道,也總算是沒有法子的法子。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A7%A3%E6%B1%BA%E5%83%AD%E5%BB%BA%E5%95%8F%E9%A1%8C%E7%9A%84%E4%B8%80%E8%A6%8B-14065

熊市按樓最快套現

【明報專訊】那天同朋友講到,什麼資產可以最快地套現?首先當然是藍籌股,但像我們這種股民,手上已經有一大堆股票,最需要現金的時候,肯定是股票大跌,遭到套牢的時候,我們又習慣做孖展,在種種大前提之下,藍籌股恐怕是無法套回現金的。

於是,我脫口而出:「樓!」

朋友笑了,的確樓是出名套現困難的資產,又怎能套現呢?我的說法是:「按樓,便是熊市中最快套現的方式。」

當然,按樓是有局限條件。在一般的打工仔而言,按樓(加按)是自殺的財技,但像我們這些三更窮五更富的炒鬼,手上沒現金,只是短期的周轉不靈,最多一兩年後,牛市回來,便又日進斗金,什麼債也可以還清了。

特首選舉沒暗票是共識

這兩個星期,講到特首選舉,分別有三位朋友同我說,其中有建制派的,也有民主派的,不約而同地認為,在現代高科技之下,張張票都已經落了汗,絕對可以知道哪位選委投了誰人的票,因此沒有暗票這回事。

一位朋友說:「立法會幾百萬張票,就話難數啫,行政長官得千二張票,張張數到清楚都得呀!」

(按:這三位朋友,一位曾任多年立法會議員,一位是政界名人,另一位則是非常專業的選戰專家,如果大家都覺得行政長官沒有暗票,這很可能已經是政界默認的共識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4768448752&issue=20170119

2017年1月18日

鬍鬚曾當選利股市

星期一跟朋友討論行政長官選舉,他問我:「林鄭月娥和曾俊華當選,哪一個有利於經濟和股市?」我不假思索地答:「曾俊華。」
朋友奇怪地問:「咦,你不是不喜歡曾俊華的嗎?」我說:「對呀,我是不喜歡他,甚至寫過好多篇文章去罵他,也不認為他是更好的行政長官,但你的問題是,誰人當選更有利於經濟和股市,答案咪係曾俊華囉,這叫以事論事嘛。」
朋友說:「那你為何不想他當選?」我說:「曾俊華當選,地產霸權就重來了,林鄭月娥當選,紅色資本就更加快速地入侵了,曾俊華是曾蔭權二世,林鄭月娥是梁振英二世,曾蔭權時代的經濟狀況當然比梁振英時代好得多。」朋友說:「莫非你喜歡梁振英?」我說:「我只是不喜歡地產霸權而已。」
朋友說:「紅色資本入侵,豈不是也成為了新的地產霸權?這好比港資地產霸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取代了英資的置地、太古,香港人比英國人衰得多,大陸地產商取代香港地產商,也隨時衰得多呀!」我說:「不是隨時衰過,是一定衰過,但我只是希望在青黃交接,兩個霸權交替之際,喘息幾年啫。」朋友說:「乜你咁悲觀?」我說:「好悲!近期細價股隻隻陰乾,仲唔夠悲咩!」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8/19900235

特首選舉與立法會補選

上周同一位民主派大佬吃午飯,我說:「立法會補選梁頌恆和游蕙禎的空缺,假如劉小麗、姚松炎、羅冠聰及梁國雄等至少一人被DQ,建制派不難搶回至少一席。」

民主派大佬薑是老的辣,冷笑說:「劉小麗、姚松炎、羅冠聰及梁國雄的案件,縱然有人輸了,也一定會上訴又上訴,拖得就拖,令到非得分開補選不可,建制派一席也拿不到。」

然後,在周一又同一些建制派的人在飯後吹水,兩人均是精通法律的高手。我懶叻地講起此事,兩人搶著你一句、我一句:「你話拖就拖呀?政府可以話,由於上訴未完,為了補選公平,因此一定要等到官司有結果為止,才可以補選。」「補選的最後期限,是在下一屆立法會的選舉前四個月,無理由三年幾都未上訴完呀嘛?」

由於本人並未就此事件作出過研究,因此不予置評,表過就算。

林鄭月娥和曾俊華同時辭職,相信也會同時競選行政長官,這是梁振英的傳人對唐英年的傳人,唐梁再次對決。不過,如果葉劉淑儀也入閘,則林鄭輸梗,另一方面,如果梁國雄入閘,則曾俊華便輸梗了。

民主派的327票和上屆唐營的285票加起來,一共有612票,足以令到曾俊華當選。我說:「這一次是唐營的決死一戰,一旦戰敗,曾蔭權案判決後,可能會牽連開去,地產霸權可能會被炒格屎,所以曾俊華是繫了所有本地權貴的期望,不戰不成。」

至於中央控制的鐵票,除了左派陣營之外,商界人士也有部分已經投了誠,加起來是584票。

如果中央不祝福林鄭月娥,任由建制派自由投票,最多只有400至500票之間,我指的是「最多」,說不準,只有200票至300票,她根本就沒戲唱。所以,必須要假定她是中央所支持的候選人,中央控制的584票全都投在她的身上,才有獲勝的可能。

所以,林鄭的取勝關鍵,是能否從唐營的手上,搶到17票,又或者是從民主派的手上,拉到一些票。據知,唐營的票倉自由黨,一共有二十多票,已經決定了不去捆綁,任由黨員自由投票,這會對林鄭稍為有利……

一位朋友說:「如果林鄭得票少過689,都好肉酸噃。」我說:「佢有601,已經要開香檳啦,何況689?」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9%B9%E9%A6%96%E9%81%B8%E8%88%89%E8%88%87%E7%AB%8B%E6%B3%95%E6%9C%83%E8%A3%9C%E9%81%B8-13283

Harbour View豪宅 世界最貴

【明報專訊】有人問我,深灣9號好不好?我回答說:「我不會買surroundings咁差的豪宅,住宅再豪都無用。不過,有朋友用成副月薪6萬元去租住深灣9號,只是因為有高人說這裏的風水最好,所以貴貴都要租,博發達。不過暫時為止,他仲未發。」

我補充說:「我寧願用同等呎價,買更好的地區,但更舊的樓,最多使多點錢做裝修啫。好多山頂豪宅,表面上都好舊,怕乜,山頂就係山頂嘛。」

山頂豪宅得半年景觀

不過,如果講到好住,山頂就差幾班,又多霧,又多賊,一年之中得半年望到景觀,而且還好多遊客白撞;淺水灣也多遊客,搞到成個區雜晒;只有深水灣和渣甸山,沒有白撞,所以李嘉誠、吳光正、郭家兄弟,都住深水灣。

我有一個很聰明的朋友,說了一句名言:「好似淺水灣呢啲海景,在外國要幾多有幾多,要幾平有幾平,只有Harbour View,才是在全世界都最貴。」(按:這位朋友是賣掉了紅山半島house,搬了去住跑馬地,看馬場景。)

如果從這角度看,最高明的就是劉鑾雄,住望Harbour View的渣甸山。

那天看到一些香港人的評論,說英軍在對日戰爭中,究竟打得有多勇敢,尤其是加拿大軍人,更加非常勇猛。我相信,這些人看的是英文的歷史紀錄。

因為,根據日本人的史評,英國人是打得十分之差,而且怕死,如果英國人打得勇敢一點,東南亞很多地方都可以守得住,不致於淪陷,所以日本軍人很看不起英軍。

這是因為日本人和英國人的戰鬥標準是不同的,英國人和美國人一樣,打不過就投降,但日本人和德國人的作戰標準,是戰死至最後一人,軍人手冊沒有投降的指引,如果英軍按照這標準來戰鬥,東南亞最少可以保存一部分。其實,前蘇聯和共產黨的作戰標準也是作戰至死,國民黨本應也是,不過遵守的人並不多。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4678942410&issue=20170118

2017年1月17日

旅遊關公比較香港和日本

有一個叫「旅遊關公」的網絡作者,列出了「港人發夢都想移民?香港VS日本/六個生活上的差異」﹕

第一是服務,評分絕對係A+++,只係經過無入去都會同你鞠躬講早晨,如果係買野就直頭送到出門口,鞠躬鞠到你消失於眼前。

第二是餐廳食物總類,日本嘅專門餐廳多數都獨沽一味賣最招牌菜式,呢種堅持嘅心係香港真係唔係咁容易揾到。

第三是清潔度,日本係街嘅垃圾桶真係少之又少,小編試過拎住件垃圾由街頭行到街尾咁滯先搵到一千零一個垃圾桶,雖然係咁,但街上絕少垃圾,好多人都會帶返屋企,而且好好分類,環保意識好高。

第四是一路行一路食,生活忙碌嘅香港人好多時候都會為咗爭取時間而一路行一路係街食早餐,不過日本人寧願早啲起身係屋企食埋先出門口,因為佢哋覺得一路行一路食嘢係一件冇禮貌嘅事。

第五是公共交通工具,日本人公民意識好強,佢哋覺得讓座呢個行為會令對方尷尬,所以有時就算座位無人座,都會寧願企,等有需要嘅人士坐。而係香港呢,就算明明嗰個係關愛座,都會有啲人死都唔肯讓座。

第六是大時大節,香港放假或者繁忙時間去親公眾場合,就算係個地鐵站都好,都會逼到爆,過年去年宵呢啲就更加唔使講。日本同樣都好多大型活動,好多祭禮都勁多人,但每個人都好受規矩,唔會推撞,又唔會左穿右插,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

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兼且還是一個日本通,覺得這位旅遊關公只係見識少啫,講的嘢都不著實際。

我在九十年代移民加拿大,那時有很多香港移民,烈治文簡直是香港殖民地。香港人無論移民到了哪裏,都是做返香港人,用不著顧及對方的差異文化架噃。

第一講到服務,這些九十度躹躬的服務是違反人權,如果放在香港,老闆如此要求,賤格老闆被人放在網上公審似。

第二講到食物種類,香港人去到日本,常常要求日本餐廳提供乜都有的食物,所以磯丸水產這些大店,也特別受到香港人的歡迎。(按﹕近幾年的確少了,但以前有太多太多。)

第三講到清潔度,香港的厠所比內地也好不了多少,厠所「辣撻」似乎是香港的特色噃。

第四講到一路行一路食,香港人去到日本,都係咁架噃,日本間百果園,咪專賣串串生果給香港人一路行一路食囉,如果唔畀香港人咁做,香港人可能會大罵廿四噃。

第五講到公共交通工具,日本人乘車時連手機都唔講,以免搔擾到別人啦,唔通我哋又學他們咩!

第六講到大時大節,嗱,我講講本人的立場,就是最憎人左穿右插,但係自己就最鍾意左穿右插。所以真係無得講,我最鍾意日本,因為人人都不左穿右插,只有我一個人咁做,真爽!如果踫到另一人同我爭插,這個人一定是香港人,要不就是來自內地了。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1/17/010048858.shtml

689不連任 害苦兩個人

【明報專訊】在兩年前,由於中國電影票房猛升,馬雲和馬化騰等把電影項目注進上市公司之後,股價大炒特炒,很多細價股莊家不甘寂寞,也來搞電影,誰知搞了一半,股市已崩潰下來,當然是放棄不搞了。

查實內地的電影市場,和香港的完全不同,現在已經是非常先進,例如說,香港票房最多是篤數罷了,但內地票房又有包銷,又有對賭,簡直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換言之,香港電影是marketing的世界,但內地則是財技的世界了。

事實上,現在一套大片隨時拍幾億元,當年向華勝自己一個出晒錢,包起成部電影,但現在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一部電影隨時十幾個投資者,人人夾番啲,能夠找到資金投資,才能拍得成。所以,一個監製,最重要是識得夠多富豪,只要關係好,能找到投資者,懂不懂拍片,反而是其次。

內地電影投資 如同玩財技

那天見到黃毓民,我對他說﹕「我作為《梁振英當上行政長官的前因後果》的作者(按﹕本書在被幾間大書局禁售之後,後來改名為《2017普選行政長官的前因後果》,我絕對是研究梁振英的第一專家,對他的家世和崛起經過瞭如指掌,很多人還把我列為梁粉之列,現在梁振英下台了,我這本書也作廢了,我的研究心得也變得過氣了,我實際是梁振英不連任的苦主!)

黃毓民說﹕「我比你更苦呀!我初時以為梁可以連任,搞了一場以他為主題的楝篤笑,在3月選舉前開show,誰知現在他不連任,我的楝篤笑最少不見了幾十萬票房!」我嘆氣說﹕「其實你都是梁振英的專家,689這個渾號就是你發明的。」

黃說﹕「不過你放心,我的楝篤笑內容,也會加進你的研究結果,梁振英的生平,絕對不會遺漏,也會加credit,說明quote from你。」

我連忙說﹕「記着,我是一個歷史學家,只是中性地指出史實,不存在政治立場。」

黃說﹕「你是又要威,又要戴頭盔!」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4593091153&issue=20170117

2017年1月16日

中日戰爭究竟打了幾年?

究竟中日戰爭打了幾年?這問題從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在1月3日發布的《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之後,成為熱論的議題。

以前講的8年抗戰,是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開始計算,如果是14年抗戰,則是從九一八事變,日本的關東軍入侵東三省開始計算。

有人認為,這是中共為了領取抗戰的部分功勞,才要把8年改成14年,然而,歷史學家周顯大師指出這說法的盲點是:在九一八之後、七七之前,儘管有不少游擊隊參與抗日,但這些游擊隊並非中共的所屬,因此,就算把8年抗戰變成14年,最多只能小量削減了國軍抗日的功勞,但並不能提升中共在抗戰中的形象。

有網民惡搞,把抗戰的時間提早至1894年的甲午戰爭,變成了51年抗戰,由萬曆年間的朝鮮戰爭起計,則是353年抗戰,由正德年間的寧波之亂起計,是422年抗戰,由唐高宗年代的白江口之戰起計,則有1,282年抗戰……

撇開惡搞的部分不計,日本侵略大陸的確是由1894年開始,但清日戰爭爭奪的是朝鮮的宗主權。
再說,在清末民初期間,中日雙方已經修好了,只是在1918年之後,因為戰利分贓不均,再加上日本覬覦中國領土,才又變成了對頭。

九一八事變的確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第一戰,七七事變後,則由國民黨執政下的中華民國和日本全面抗戰,主力作戰部隊是國軍。至於共軍,則是中華民國之下的另一支軍隊,主力在敵後打游擊,並且乘機壯大實力。

然而,日本侵華的理由,是反共,聲稱蔣介石勾結中共,當汪精衛投靠日本之後,「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已和日本和好,另一部分則繼續「勾結中共」,與日本戰鬥。

吾友陳凱文最心水清,他指出,中華民國是在1941年12月9日,偷襲珍珠港之後,才正式向日本宣戰,如果從這日開始計算,則抗戰只有3年9個月。

在此,我又補上一筆,在1945年9月9日,日本向盟軍中國戰區(而不是中國)代表何應欽受降,但是,其後中國並沒有簽署《舊金山和約》,因此,理論上,中日仍然是處於戰爭狀態,只是暫時停戰而已……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AD%E6%97%A5%E6%88%B0%E7%88%AD%E7%A9%B6%E7%AB%9F%E6%89%93%E4%BA%86%E5%B9%BE%E5%B9%B4%EF%BC%9F-12248

港股維持上落市 小陽春後或暴跌

【明報專訊】在所有的壞消息盡出之後,股市一片愁雲慘霧,market完全沒有momentum,股市卻在沒有散戶參與之時,升了1000多點,這正正應了我在這幾年一直所說的:「股市在2009年後,大部分的時間是在21,000點至24,000點之間的波幅上落,只有很短的時間,是往上突破、或往下突破,但很快又變回原狀。」

在此岔開一筆:有一名聰明絕頂的莊家講起market momentum,評語是:「唓,咪係啲人用英文名詞拋啫,有momentum,咪即係有魚囉;無,就係無魚囉。」我湊趣補了一句:「好多名詞都係咁,例如有人講做liquidity provider,咪即係打成交囉,賭場術語叫做『點火』。」

不瞓身買賣 上落市基本原則

不過,在香港的學者寫文章,其實都是用同一招,不外乎是抄抄那位外國人有過什麼理論,寫過一篇文章,講講讀後感,又是一篇文章。簡單點說,絕大部分香港學者寫的東西,都沒有腦,東抄西抄,引些英文又一篇了,香港當學者真容易呢!

在不久前,我在本欄預測,估計港股最多再跌幾百點,就要回升了,結果它並沒有跌幾百點,馬上就升。在今天,我也預測,它再升幾百點,好消息就會大出特出,市場回復小陽春,3個月左右,在歌舞昇平、大家覺得無事之時,它又會暴跌兩三千點,嚇死股民。

有人會說,喂!你這明明是「羅素的雞」,所有的纜路,都一定會斷,如果今次斷纜,又點計數先?

我會回答:「條單跳路行咗七八年,如果斷咗,咪怨自己唔好彩囉。再者,炒上落市基本原則,是絕對不能瞓身去買或賣,所以,縱是斷纜,都唔會輸得幾多啫。」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4508939723&issue=20170116

與友人洪斌談吃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洪斌」,十年前去了內地發展飲食事業,現在已是擁有幾百間餐廳的餐飲業巨子了,不時在內地的雜誌見到有關他的報導。

他也是有名的美食家,常常帶著香港和內地的超級富豪到處去吃,我指的是真正的超級富豪,以千億計的那幾十個。想當年,他的美食知識是由我啟蒙的,今天已遠遠的在我之上了。

那天同他聚舊吹水,十幾年前我介紹他去的幾間餐廳,如東京的,他仍然每月去探訪一次,如巴塞隆那的Passadeis Del Pep,每年也去三至四次,勤力得有如朝聖,我當然是自愧不如了。

不過,最開心的,不是去談那間好吃,而是那些浪得虛名,遊客必至,但難吃得要命的餐廳,例如說,號稱「壽司之神」的次郎,洪斌說﹕「我吃了一半,便頂不順,中途離場了。」

我忍不住大笑:「很多香港人還把他捧到上了天呢!這證明了,香港人都是吃名氣,同港女拍照沒有分別!」

以前,他去東京,必定也去樂亭吃天婦羅,樂亭也是我介紹給他。不過,樂亭的老闆在去年已仙遊了,所以這一次,他改了去深町。我說我最喜歡的還是近藤,因為近藤有很多蔬菜,不那麼飽肚,他則覺得近藤太過商業了。我心想,嫖妓太過商業當然不好,但吃東西可不妨吧?

我問他,上海有甚麼好吃的啊,現在到新光吃蟹宴都不好吃了。他說,去成隆行吧,我有份投資的,我半信半疑,成隆行是老字號,不過近來的確也很多人去成隆行了,下次不妨去試吃吧。

還有甚麼介紹呢?我問。他答,如果去巴黎,就去飲茶吧,是很好的中菜,吓,去巴黎吃中菜?不過話時話,去日本也已經吃了很多西餐,去台灣也吃了不少日本菜。

多年不見的好友,一頓下午餐,盡歡而散,他邀約春天時去京都一趟,暫定了。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8%88%87%E5%8F%8B%E4%BA%BA%E6%B4%AA%E6%96%8C%E8%AB%87%E5%90%83%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107%E6%9C%9F/

2017年1月13日

黎亮和恒寶企業

我好像在本欄推介過「恒寶企業」(1367),近日也有很多朋友買進了這股票,賺了不少錢。它在一四年七月十一日上市,招股價是0.52元,後來炒過、也跌過,然而,朋友們買入的觸發點,卻是因為在去年十月十七日,黎亮以五點一三億買進了75%股權,跟着,黎亮再以每股1.4271元提出強制性現金要約。

對,這些朋友不問價買進「恒寶企業」的原因,只是因為兩個字:黎亮。問題又來了:黎亮何許人也?

黎亮是位低調大亨,在二十多年前,已經來香港發展了,坐一台勞斯萊斯,好不威風。一些傳媒報道說,黎是因為在西元二千年後,同電力女王李小琳成為了合作夥伴,才發迹的,這不對,早在很多年前,兩人還未有合作關係時,黎已經是大佬中的大佬,在股壇是大有聲名的角色了。

又有報道說,黎亮是廣州市前市長黎子流的兒子,這也是錯的。話說黎子流的兒子也在香港,看到了幾則錯誤報道,忍不住問其律師朋友,可不可以登報澄清呢?他的律師朋友答得妙:「只有你的父親,才有法律資格澄清某人不是他的兒子,你可不能這樣做呢!」

黎亮本人高大英俊,如果Cap一Cap牙,周潤發也給比下去,可以當明星。而且,為人豪爽大方,永遠是Party的中心人物,縱是在環境不順時,也是中心人物,就是Party中有比他更富有的人,他也是中心,皆因他的江湖地位和「缸」湖地位,在細價股的世界,均是罕有其匹。

由於黎亮甚為低調,網上他的照片並不多,有一張是他和林學華在一起,林學華是新亞書院前院長林聰標的女兒,算得上是書香世代。此外,當年他資助海都的前經理Elaine創業,就是名為「飯堂」的富豪飯堂,不過現在黎已退股了,Elaine也另在摩頓台開了名廚。

至於香港傳媒有關黎亮的報道,最有名的,當然是2012年的大篇報道,說他的遊艇派對,除了有百位美女參加之外,還有中國富豪榜排名三十八的景百孚。幾年前,黎亮買下了「麗盛集團」(1004),後來改名為「中國智慧」。當時,一位同他相熟的朋友說:「這股票一定要買,黎亮沾手的股票,一定大升特升。」結果,因為當時太多股票可買,我們都沒有買「中國智慧」,結果這股票升了幾十倍,大家均是十分後悔。

所以,這一次,很多朋友看到了黎亮買下了「恒寶企業」,便也跟風飛身買入,因為大家都不想再次後悔了。而果然,他們買下至今,也已經賺到了以倍數計的利潤,至今仍未沽出,皆因按照往績,黎亮系的市值以幾十億元來作單位,現時是「尚未到價」。

最後是廣告一則:本人的歷史研究著作《古史密碼》出版了,這是一本劃時代的關於上古史的作品,從燧人氏講到大禹創立夏朝,希望各位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光顧購買。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2508

故宮精品在台北還是在北京?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之事,首先評論的是林鄭月娥的託辭:「事涉中央,實難諮詢公眾。諮詢而有異議,情況會很尷尬。」

這說法的第一點錯誤在於,和她商談的是故宮博物院長單霽翔,故宮博物院是文化部屬下機構,地位是副部級,雖然尊貴,但怎也說不上是可以代表中央政府,怎也不能說是「事涉中央」。

第二點錯誤是,故宮文化博物館並不是中央下達的硬任務,成功固好,不成功也沒所謂,何必要這樣子力推呢?

第三點錯誤是,香港市民令到中央政府尷尬的事,那還少了?2003年的50萬人大遊行兼廿三條被收回,年年有人叫平反六四,否決政改方案、雨傘運動……數也數不盡,如果林鄭想當特首,最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應付中央尷尬的事情。

第四點錯誤是,醜婦終須見家翁,商談時不去諮詢,現在咪又係要諮詢?唔通可以避免咩?查實在政治上,好多事件都是行政部門決定了,被否決啦,美國總統簽了國際協議,也要國會通過,當年威爾遜總統提出成立國際聯盟,結果反而因為國會否決,他作為提出者而無法加入,都係咁啦。如果連這都不能接受,點做行政長官呀?

至於反對者提出的許多論點,則都是錯的,第一是北京故宮所藏的精品,究竟是不是全到了台灣呢?

答案是:否。因為蔣介石政府只是吃了二圍,頭圍的最精品是被溥儀兄弟,以及太監們,早在1912年的後幾年,曱甴一掃光了。後來,共產黨執政,千方百計把民間的所有珍品搜括回到故宮,大家應該相信,共產黨在這方面的能力。因此,台灣故宮的精品不如北京的故宮,數量更不待提了。

第二點是運送和保險的問題,其實,現時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是互相運來運去,大玩cross-over,這是必然的支出,提出這一點的人,一定很少去博物館。另一個事實是,香港根本乜文化都無,西九的原意,也是從外國借貨回來展覽,所以,問題只是向西方還是向北京借而已。

至於我的立場,當然是贊成建故宮博物館,但反對設在西九,第一,改來改去不符公共管理之道,第二,我不想A改成B,而是AB兼有,第三,這不是硬任務,又唔急嘅,咪等下囉!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5%85%E5%AE%AE%E7%B2%BE%E5%93%81%E5%9C%A8%E5%8F%B0%E5%8C%97%E9%82%84%E6%98%AF%E5%9C%A8%E5%8C%97%E4%BA%AC%EF%BC%9F-11153

值博率由機會成本決定

【明報專訊】星期二,上政治課,下課後,學生乘機問我股票問題,其中一個問我對於恒寶企業(1367)的看法,這自然是由於我在日前曾經寫過這股票,而我寫這股票的原因,是它剛剛賣殼給大孖沙黎亮,而黎亮擁有過的股票有極亮麗的爆升往績,因而引來無窮遐想。

這股票在賣殼後,急升了3倍,但在星期一和星期二兩天,卻急跌了21%,因而同學們才有此問。查實這股票在12月22日宣布過配售20%新股,作價2.05元,但在星期二那天,卻取消了配股,相信是因為這消息,導致股價下跌。

爆升股調整三成屬正常

當時我這樣回答同學們:「一口氣升了幾倍,沒停過的股票,調整三成(按:它的股價最多跌了三成,收市時才稍為回順),也是很正常的走勢。」

至於問到它的走勢,我的回答是:「正常來看,目標價是5元,但股價已升了不少,究竟有沒有值博率,就要自己去衡量了。」回家之後,忽然發現,原來自己少講了一句話,就是:「買這股票的原因,是因為黎亮的名字,而不是為了2.04元配股,因此,配股取消,並不影響到它的基本因素。」所以特別在本欄寫出來,希望學生們可以看到。

本文寫於周三晚上,其實,周三此股已反彈了十多個巴仙,究竟在這個價位,有沒有值博率,那又要牽涉到另一個問題。

有沒有值博率,其實並不由絕對數值決定,而是由機會成本決定。理論上,只要超過51%,就有值博率,但如果你有很多很好的投資機會,可能要70%以上的值博率才會去買。像我,如果手頭有好多現金,55%機會率已經去博,如果已經好高孖展,沒九成都不會落注!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4248271598&issue=20170113

2017年1月12日

原子筆與原子彈、周恩來與屠呦呦

在上周五,即1月6日,山西衞視報道,太原鋼鐵集團在去年9月,終於能生產出第一批切割性良好的鋼材,可以製成原子筆筆尖鋼。

這是因為原子筆的圓珠頭,必須在鋼材用上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把鋼材調整到最佳品質,才能使用。事實上,原子筆的技術早在1888年已經被發明了,但直至在1945年的二戰後,才開始在商業上大量銷售,中間也經過了五十多年的科研。

至於中國,每年要生產380億支筆,有三千多家製筆企業、二十多萬名製從業員用上一千多噸筆尖鋼,但由於材料技術掌握在日本、瑞士等國的手上,進口筆尖鋼的價格是12萬元一噸。太原鋼鐵集團經過5年實驗、十多次大煉鋼,才研發成功,把成本減至8萬美元一噸,但相信要及上日本和瑞士的質素,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有關這段新聞,我的第一點是補充﹕原子筆在戰後傳入中國,騙中國人說是用製造原子彈的原料去製造,作為銷售噱頭,因此才叫做「原子筆」。

第二點是感嘆﹕科研之路真是漫長,他國在1945年已經研製出來的基本技術,中國竟然花了幾十年才研發出來,但其實,每年也只是省回幾千萬元人民幣而已。我們炒股票的,細價股莊家一日都唔止賺這個數啦!不過話時話,美國在1945年已經造出了原子彈,但朝鮮到現在也未研發得出來啦。

第三點是講一個故事﹕

話說很多年前,周恩來總理去某城市巡視,住的賓館的厠所水箱有問題,總是滴滴的在漏水,晚上響個不停。原來厠所水箱漏水,是當時內地常常發生的事,周總理概嘆說﹕「為甚麼我們可以製造出飛上太空的火箭,但卻造不出不漏水的水箱呢?」

就這個問題,周顯大師的答案是﹕共產制度的特點正是優於科研,拙於消費應用,所以,非但造得出兩彈一星,甚至可以造出抗瘧疾的藥,相對於今日物質條件的豐裕,其相對成就反而比不上幾十年前的共產時代。

說到抗瘧疾藥,這裏要補記一筆,實則上,是當年中國支援越南打美國,為了方便打叢林戰,因而周恩來下令在這方面攻堅,集合了全國菁英,一共有幾千人,研究抗瘧疾藥,其中一招,就是翻遍了古書,找出所有偏方,逐隻草藥去試,其中當然幾乎全部是沒有效,只有屠呦呦的那team人,給分派了青蒿素來研究,結果成功中了。

在當時中國的心目中,屠呦呦的研發出青蒿素,是運氣,功勞應是所有人的,包括那些沒被分派中青蒿素的研究團隊,所以,中國並沒有頒任何奬給她,直至日前,習近平主席才親手頒發了國家最高科技奬。另一個事實是,當年中國仍然相信共產世界的brotherhood,連青蒿素的專利權也放棄了,所以今日青蒿素抗瘧疾賺大錢的藥物,都不是中國製造的。

很多人批評屠呦呦為何沒有得到她發明青蒿素的榮耀,這固然有其道理,但批評者最少要深究出其原因,才好發言,這叫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過,根據周顯大師的另一項調查結果,就是據說當年屠呦呦的人緣不太好,這才是她沒有獲得榮耀的最大原因。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1/12/010048585.shtml

今日台灣 明日香港

話說日前蔡英文往洪都拉斯訪問時,過境美國侯斯頓,有一種說法,是她被「高規格接待」了。相信很多人會對外交規格不甚了了,自然也不清楚「高規格」的定義,在此不妨略說一說。

根據報道,接待蔡英文的美方官員,包括了德州參議員Ted Cruz、德州州長Greg Abbott等多名政要和聯邦參眾兩院議員,美國傳統基金會創辦人Edwin Feulner及前亞太副助理國務卿Randall Schriver等等。
看這份名單,德州政府的最高層全部出動,也有民間巨頭、前度政要,但聯邦政府的現任和就任高層卻一個不見,這即是說,美國是以地方政府首腦的最高規格去接見蔡英文,但卻完全沒有把台灣視為主權國家。

換言之,美國的做法,完全是符合外交禮節:北京怎也不能不承認蔡英文是「台灣地區」的地方政府的最高首長吧?不過,北京政府也循例要抗議一番,發言人說,反對台灣地區領導人和美國官方人士接觸,破壞中美關係。

說到台灣,很多台灣人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但說老實話,究竟香港爛一點,還是台灣爛一點,也真是難說得很。

事實上,今日的反對派把台灣視為天堂,正在努力中的做法,就是把香港變成台灣:繼續維持「一個中國」的招牌,但政治盡量獨立,經濟則盡量分離,人民的交往愈少愈好,民主、人權、自由則是愈多愈好。簡單點說,目標就是「今日台灣,明日香港」……

順帶一提的是,至少有一點香港是台灣化了的,就是這幾年來,夜總會出現了大量台灣女生,皆因經濟不景,女人就要出口,這是經濟學上不二的真理。

說到台灣,還有一點要提的,就是郭台銘的人氣高企,有說國民黨想找他參選下屆總統。那天在政治課堂講到此事,我說:「以蔡英文的民望崩盤速度,3年後,郭台銘如果披著國民黨的招牌,則依然輸硬,反之,他學柯P以獨立候選人競選,國民黨在背後操盤支持,則有很大的勝算。」

台灣的問題,就是不肯接受現實:選蔡英文不能說錯,但必須接受她的缺點。這正如香港人拒絕中共也不能說錯,但必須忍受其嚴重的副作用。世上沒有免費的骨氣!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B%8A%E6%97%A5%E5%8F%B0%E7%81%A3-%E6%98%8E%E6%97%A5%E9%A6%99%E6%B8%AF-10442

蓋茨轉搞投資 絕頂總明

【明報專訊】那天同朋友講起蓋茨,我說,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相信,他今日的財富,已經頂到了飛邊,有錢到你不能置信的地步,我指的是,他比《福布斯》所報道的,還要有錢幾倍。話說他賣掉了一部分微軟的股票,成立了慈善基金,但錢當然不是馬上全部花掉,而是用來做投資,資本增值,用來做慈善的,只是利潤的一部分,如此而已。問題在於,他會投資在什麼地方呢?答案仲使問,梗係他熟悉的IT公司啦!大家又不妨想一想,蓋茨要投資IT公司,會不會像我們這些小股民,在公開市場market掃,又或者是IPO認購新股呢?

有蓋茨做基礎投資者 成功機會大

總而言之,你打死我都會認為,所有最筍的IT新股,早在pre-listing時,已經奉獻給蓋茨做股東,而且還是第一個round,我有一個朋友說﹕「那些IT公司,送都要送畀蓋茨啦,有他做corner stone(基礎投資者),介紹關係人脈,成功機會點止大十倍呀!」

所以我永遠認為,facebook他可能揸了幾個巴仙,騰訊(0700)和阿里巴巴無理由他會看漏無買啩?因此說,他退出微軟,全力搞基金,絕對是最明智的抉擇,所以我永遠話,蓋茨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究竟蟑螂應該寫成「曱甴」還是「甴曱」?正寫當然是後者,不過周顯大師會告訴大家另一個例子,就是「事有蹊蹺」,是不是應該照正讀音,寫回「事有蹺蹊」呢?

周顯大師在這裏告訴大家,廣東話和書面語很多都是倒轉來讀的,「甴曱」和「蹊蹺」只是其中兩個例子,其他數出來的,最少有幾百個。教育局的人本來就是不讀書的文盲,十年不看一本書,偶爾在字書看到一則例證,便大喜若狂,來扮識字,實則不知廣東話的基本原則,也不知書面語和口語的分別……還是那一句,得閒讀多啲書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4160077701&issue=20170112

2017年1月11日

炒股最重要炒幻想

兩個月前,我在他報的專欄,推介了鎮科集團(859),「股價1.15元,實際價值是3元,大股東揸到乾晒,風聞很多內地大鱷,垂涎着這隻股票……」不過真正的理由,我當時賣了個關子,查實是其創辦人吳鎮科今年已78歲,變化可期,引來無數遐想。想不到在兩星期前,居然誤中了,它宣佈正在洽談賣殼中。
這公司傳賣盤已久,賣來賣去亦賣不成,皆因手頭持有大量物業。買家要買,必須連物業一併買下,這牽涉到物業估值,不易談成。因此,買家必然是大疊水的大牌子、大企業,才有能力啃下這塊肥肉。

交易所公佈了消息後,鎮科股價急升,我飛身撲入,以1.62元買進了幾十萬股後,股價即時升了上去。擁有大量此股票的朋友來電,說他在1.72元試沽了10萬股,馬上被人吃掉,於是我試圖買多點,但一掛牌買入,股價即時升了幾格,我唯有高追,在1.78元至1.82元之間,又買進了幾十萬股。
這股票如果出售失敗,股價有可能打回原形,下跌30%;如果洽談成功,以它的物業估值,全購價最少要2.5元,利潤是40%,但我當然志不在此,而是憧憬於其潛在買家的身份,究竟是哪一個大孖沙?畢竟,買股票最大的利潤,不在實質,而在幻想!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1/19892719

投資外國有利本港嗎?

周一分析李嘉誠先生投資外國究竟有沒有利於香港經濟,未講完,今天再續。

有些國家如非洲的窮國,又例如1949年前的中國,只有外國的投資,卻沒有本國的國際企業,去投資外國,賺外國人的錢。通常,這些國家都是很窮很窮的國家,很多國民會視投資的外國人是吸血鬼,剝削本國的資源和勞力。

事實上,在1949年前的中國及現時非洲窮國,其普羅大眾皆有這種想法。西方大企業自然是眾矢之的,現在中國也成為了箭靶之一。

又有一些國家如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中國及現時北韓,是完全沒有外國投資本國,也沒有本國投資外國的,通常是一窮二白,連開飯也成問題。

當然了,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本地資本家只投資外國,不投資本國的個案,因為這根本不可能。但是,投資外國的數目很多,而且份額愈來愈大,卻有一個國家,就是美國。

雖然特朗普的政綱,是企圖要把企業拉回本國,增加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但是,照看美國現在的情況,也不壞,至少比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國民都過得好。

所以,我們得出第一個結論:本地資本家投資外國,並非太壞的事,因為更壞的是:1.全部本地投資都是本地資本家,沒有外人,只有塘水滾塘魚。2.市場由本地企業和外國企業包辦,但本地資本家跑不出去。

這正如我在前天本欄所得出的結論:企業有來有往,本地資本家投資外地,外國資本家也來投資本地,平衡投資,好比平衡貿易,才是最佳的狀況。

如果看中國內地,明明外資來得太多,投資外國的數目相對仍小,明明應該多走出去,為甚麼它需要限制資本流出呢?

這又牽涉到另一個概念,就是長期而言,雖然是走出去比較有利,可是短期資金流出太快,這也是不平衡,這好比一個肥人要多運動,可是短時間太多太激烈的運動,可以死人。

說回投資外國,另一個問題是:究竟誰是股東?像「長和系」,大部分股東都是香港人,正如李先生所言:「外國賺錢,香港派息,唔好咩?」反過來說,如果股東大部分都是外國資金,走出去所賺到的錢,本地人沒份分享,又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8A%95%E8%B3%87%E5%A4%96%E5%9C%8B%E6%9C%89%E5%88%A9%E6%9C%AC%E6%B8%AF%E5%97%8E%EF%BC%9F-9831

湯文亮的「剛性需求」

【明報專訊】什麼是買樓的「剛性需求」?有人說,年輕人要結婚,買樓搬出家住,這就是剛性需求了。

問題在於,你看看今日的年輕人,有幾個可以負擔得到買樓結婚?如果沒錢,根本談不上有剛性需求可言。我忽然想起一個朋友,很多年前,他說了一句很精警的話﹕「你話人窮幾慘,窮人連人都做不了,要被人叫做窮鬼!」那時我們都很窮,相視苦笑。

說回正題。話說我有一個中產階級朋友,都唔係好有錢,十億八億身家咁,就是Mr鍾,作家筆華棋的父親。話說他的長子,也即是筆華棋的哥哥結婚,也沒有為此而買樓,只是在其名下,挑了一間1700呎的梅道apartment畀對新婚夫婦住啫。

買樓剛性需求前提是有錢

呢間屋,其實都好普通,我就不大鍾意嘞,因為沒有車位,兩口子只有每日司機車出車入,如果司機放假,就很不方便了。我計過,司機每年大約要放130日假,一個人要9點上班,晚上可能應酬到12點才回家,所以要3個司機或以上來輪班,才足夠使用,這當然不是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所願意負擔的。

所以呢,你說他們結婚買樓,究竟有沒有剛性需求呢?沒有。這正如許晉亨結婚,老竇咪送佢一間曉廬住囉!又何來剛性需求呢?

真正買樓的剛性需求,是湯文亮。有一天,我碰到他,他說又買了幾個單位,我問他﹕「乜你好睇好未來樓價咩,成日買樓。」

他的回答是﹕「我一個月收幾千萬租,啲現金唔通擺住唔用咩,樓價升,樓價跌,都要買樓架啦!」

嗱!呢啲就叫做「剛性需求」啦!簡直是剛到唔剛𠻹呀!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4074646288&issue=20170111

2017年1月10日

知識產權可以促進人民福祉嗎?

上星期說起知識產權,今天再寫一篇。

我作為一位創作人,卻並不甚麼擁護知識產權,這真的是很奇怪的事。我的文章,一向任由轉載,對於侵犯版權者,講明不會提出控告,但是補了一句﹕「不過我寫字從來是收錢的,大多都不擁有版權,如果版權持有者控告你,可不關我的事呀!不過,如果你肯定我本人就是版權擁有者,咪任用囉。」

原因很簡單,我寫文章,稿費好低,出書簡直是吃力不討好,勞心勞力,版稅可能只有三幾萬元,寫《古史密碼》和《易經密碼》,更加不知有沒有讀者,絕對是努力和回報不成正比的活動,之所以去寫,只是為覓知音啫,只要人們肯看,我又何惜那區區的版稅呢?

所以,人們要盜版,我歡迎之至……不過問題在於,我無所謂啫,出版商有所謂嘛,大家合作了這麼久,他是世上最好的出版人,任由我任性地寫作自己喜歡而不暢銷的題目,我都要保障他的利益,想他多賺點錢吧。

我雖然不注重版權,但是卻完全不會侵犯版權,我連facebook轉載自己的文章,都是只登link,不登全文,以免損害了付錢給我的人的利益。

我作為歷史學家,發現絕大部份最好的創作,根本不是為了賺錢,唔通李白為了錢寫詩咩!司馬遷也不是為了錢而寫《史記》,甚至以前的科學家,也不是為了錢而去作研究,愛因斯坦寫《相對論》時,只是專利局的小職員,寫作科學論文完全無關他的仕途。

所以我認為,知識產權對於促進創作,只幫助了很少的部份,但對於傳播思想和文化,卻造成了很大的障礙。當然了,一些知識產權的製作成本很高,那就需要保護,例如說,拍電影,如果沒有知識產權的保護,根本不可能拍成,又例如做新聞,也是成本很高,需要某程度的保護。

但是,像寫作、作曲、填詞這些工作,成本很低,根本不收錢也有很多人去做,不是不應該去保護產權,而是用不著保護得這麼好。本來,法例規定,著作版權保障到死後五十年,已經太長了,現在的人把版權注到公司,更加是永不開放,無了期地擁有下去。試想想,如果李白的詩,《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現在仍然由版權人持有版權,對於文化和思想的傳播,影響有多大?

事實上,因為知識產權的保障,令很多創作人早年已經發了大財,終其餘生,都是渾渾噩噩,不用工作,成為了一個廢人,數數根本數不盡那麼多!如果從人民的福祉的角度來看,取消知識產權,讓他們勞碌地去繼續努力創作,才對社會更加有利!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1/10/010048472.shtml

農場餐廳雜談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吃貨,很喜歡到處吃好西。有一次,哥哥對我說,他有一個朋友,在東莞有一間自設農場,專門特供最優質的農產品,以及自養的牲口,農場還有一個廚房,可以即摘即宰即烹即吃,好吃到不得了。

我說,好呀好呀,內地富豪有農場特供,我聽聞已久,但從來沒去吃過,一直很想去吃,你可不可以介紹我去吃?

哥哥說,我的朋友最是好客,你喜歡甚麼時候去都可以。

我說,那就下星期日吧。

哥哥說,他一定會準備很多好吃的食物,十幾道菜,油膩到不得了,你會吃得肚子也撐不下。

我說,難得去東莞吃農場特供,我當然預備了肚子。

哥哥說,他還會預備美女,曾經有朋友去過,飯後推了一個美女給他睡,明天早上,他付了兩萬元,美女驚說,乜咁少?我收開五萬!

我想了一想,說,那還是不去吃了。

我忘記了問哥哥,以上事件究竟發生在何時何日?要知道,在這幾年,內地佳麗的價格飛升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如果是在幾年前的五萬元,在今日,豈非要十幾廿萬?我想,以上的那位內地佳麗,只是因為她看那位仁兄是土豪的朋友,因而把價格mark高了幾倍而已。

無論如何,那個農場特供,我始終無緣去吃。不過,我在歐洲,也吃過好幾間自設農場的餐廳,水準都很不錯,其中在米蘭周邊的Dal Pescatore,更加是我的至愛,只是它in the middle of no where,必須特別地找一天,乘車去吃午飯,上次去米蘭,由於一大幫人,逗留時間也不久,沒空去吃。

在澳門也有一間,在路環,農場不大,地方簡陋,還有狗,菜是好吃的,但味精也不少,最深刻印象是那碗自家磨製的合桃露,是人間美味,只可惜近年沒空去了。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8%BE%B2%E5%A0%B4%E9%A4%90%E5%BB%B3%E9%9B%9C%E8%AB%87%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106%E6%9C%9F%EF%BC%89/

老闆輸到賣殼 股票梗係走樣

【明報專訊】前兩天,經理人Phemey來電,問我一個財技上的問題:「嗰隻股票點解供股後的走勢咁樣嘅?好奇怪噃,乜佢唔係想供乾㗎咩,點解會行成咁㗎?」

我說:「因為老細輸到連殼都賣埋,咁隻嘢梗係走樣啦,呢隻嘢,我都以為供乾咗,買了幾百萬股,都暗啞底輸咗幾十萬,痛到出唔到聲啦。」

Phemey說:「咁你又唔寫出來?」

我說:「朋友的慘事,費事講啦,好hurt家嘛,而家你問到,就無辦法,唯有照講啦。」

所以,這次講股票,都無開名同冧巴,請讀者見諒。

以為供乾 暗啞底輸幾十萬

說回當日和Phemey的聚會,是吃韓牛宴。其實講到食牛肉,水煮牛、炒肉片,當然是中國黃牛;日本shabu shabu就是和牛;牛扒,是西方牛;但是燒牛肉,就是韓牛最好吃。以前在香港吃不到韓牛,只有到韓國去吃,還要規定點韓牛,皆因韓牛在韓國,也是高檔貨色,一般的烤肉店,吃的是美國牛。

香港吃韓式燒牛肉,也是美國牛,這一次引入的韓牛,是第一次,價格當然不廉宜,一天入一隻牛,來貨價要六位數字,散賣出去,一年的銷售額就是七八千萬元了。這筆大生意,是「易還財務」(8079)的最新投資之一,順帶一提,應該也有不少年輕的讀者有興趣,負責這項目的,是它的operation manager蕭瑤瑤小姐。

我吃了一頓,最懷念的,是其韓式生牛肉。Yuke是我的至愛之一,去食韓式燒烤,必定會叫,因為沒有Yuke的,一定不是高級韓牛店,而這味菜是韓式燒烤試金石,一吃就知此店正不正宗,新不新鮮。如果你問我,這一次的味道怎樣,我會回答:「我已book了再去,就是為了它的Yuke!」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3990276145&issue=20170110

2017年1月9日

外國賺錢香港派息 唔好咩?

日前,李嘉誠先生在長江集團周年晚宴時,接受傳媒訪問,一如既往地,他回答了不少智慧之言,這裏不一一詳述,只挑其中的一點,來作解說。這一點就是「長和」(001)在海外有大量投資,李先生說了一句很有深度的話:「外面賺錢,香港派息,有咩唔好?」

這句話牽涉很多人不明白的經濟理論:在中國內地,以前鼓勵企業「走出去」,投資外國,但日前「玻璃大王」曹德旺的「福耀集團」在美國投資10億美元設廠,則被不少人責備;美國的投資遍及全世界,但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則要把工作機會帶回美國……
究竟企業是「走出去」,還是投資本國,是哪一種更有利於國民呢?

我們都知道,貿易有利於經濟,皆因各國可以專業化,擴大生產規模,從而得到互利。貿易發達的地方,經濟也繁榮,這是不易的道理,被貿易制裁的國家,經濟也疲弱,這也是必然的後果。

可是,貿易是雙邊的,如出口遠大於入口或入口遠大於出口,都不好。前者如南韓,你會發現那裡生活水平遠比不上人均收入,後者如美國,結果是貿易逆差,人民得不到工作機會,造成貧富懸殊。

投資外國的原理,也是一樣。李先生說得好,零售生意在香港做到八百間已經「不得了」,但現時「長和」在全球零售店已經有1.3萬間,如果要類比,麥當勞和星巴克如果單靠美國市場,能開多少間?不往外發展,成嗎?

其實,投資外國就像國際貿易,你在我的地方開星巴克,我在你的地方開屈臣氏,這樣才能得到國際投資極大化。反過來說,這種狀況也最忌投資失衡,像美國,國外投資太多,影響國民就業,這就是特朗普經濟的根據。

但在香港,看看其他大機構如「新鴻基」(016)、「恒基」(012)、「新世界」(017)及「信和」(083)等,究竟有多少外國投資?像「利豐」(494)和「思捷」(330)等本來是國際企業,則已衰退了。正因香港企業太土豪,走不出去,「長和」的國際化才彌足珍貴,也平衡香港的投資失衡。我不知其他人的想法,我本人在外國看到「3」、屈臣氏這些本港品牌也與有榮焉,相信美國人在外國見到星巴克和麥當勞,也是一樣。

題目實在太大,一篇寫不完,後天再續。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4%96%E5%9C%8B%E8%B3%BA%E9%8C%A2%E9%A6%99%E6%B8%AF%E6%B4%BE%E6%81%AF-%E5%94%94%E5%A5%BD%E5%92%A9%EF%BC%9F-9382

人幣挾倉 如股市做莊

話說上星期,國家外匯管理局勒令國民購買外匯必須詳細申報用途,不得用來購買境外物業、證券投資,以及購買保險等等金融產品,違規者將被列入關注名單,罰款可能達總金額之30%。有趣的是,人民幣馬上作出急速的反彈,由於上升力道太強,不可能單靠市場力量做到,這很明顯是中國政府挾倉的所為。

中國政府這一着,當然是高明做法,就是先把部分對手封殺掉,自己再往上炒,阻力便會少很多。事實上,中國政府的人民幣炒法,向來有突然一天,急升到沽家跳樓,在前年也已經試用過一次了。

其實,這一招並非是中國的獨家炒法,在匯市中,很多趨勢看跌的貨幣,都有突然大升的一天,皆因一隻大跌的貨幣,長期而言,政府是頂無可頂的,唯一最省錢的做法,是突然急炒,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空軍便不敢那麼猖獗,說不定自己還可以小賺一筆𠻹!

突然急炒 阻截空軍猖獗

其實,很多股票,也有使用這種炒法。有一個以供股和向下炒著名的莊家,是老一輩的天王級人物,他的股票永遠是突然無厘頭地大炒幾日,跟着又沉寂不炒了。

這其實有幾個好處,第一是試試市場的反應,如果試出market force有力,咪大炒一輪囉!市場無反應,唔通死撐咩!第二是一隻股票長期不動,散戶會漸漸忘記,因此必須時不時炒一轉,當為股票做宣傳。第三是間中炒一炒,只要上到十大升幅,對股票的宣傳效力,遠比天天打小量成交為高,這叫做「集中火力」。第四,其實大跌的股票,死守也守不住,但又不能完全不頂,因為完全不頂,很快便會跌到市值好低,自己更不划算,所以不是要它不跌,只是不想它跌得那麼快而已。

說回人民幣的做法,其實匯價是無得死頂的,現在中國也知道,保存外匯就是保生存能力,比死撐人民幣匯價更重要,但是,面臨匯價下跌,又不能不頂,所以唯有出這一招。其實炒股票同炒外匯做莊,都是同一原理啫!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3904094345&issue=20170109

2017年1月8日

如何採陰補陽和性交轉運

我作為一位歷史學家,非但研究古史,還寫《古史密碼》,更研究出很多古人的智慧,都是大有道理,反而是,今人按照現代科學的詮釋,卻是大大的謬誤,這裏姑且列出幾個明顯的例子。

第一個,十碗飯,一滴血,十滴血一,一滴精。今人認為,血液可以很快補充,所以我們不怕捐血,精液也很快補充,所以手淫不損健康。

但是,在古時,人們的營養缺乏,甚至連平均身高也比今日矮小幾寸,可知他們的是營養不良到影響了發育。因此,在古人而言,一旦大量失血,如果只吃粗糧,難以補充不了失去的血液,同樣道理,如果失去了精液,單憑吃粗糧,也是很難補回的。

第二個,採陰補陽,採陽補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是無稽之談,實則有著科學根據。

一個老年人,如果和老人家交往得多,會越活越快老,反之,如果和年輕人多加來往,心境也會年輕起來,自然也會影響到身體的活力。所以,我常常說,老人院應和青年旅舍建在一起,以增加老人的身心平衡,年輕人也可以照顧老人。當然,年輕人可能不想和老人家住在附近,但如果租金比較便宜,則他們會就不介意了。所以,我認為單身公屋應該是青年人和老人家夾雜居住,才對社會更加有利。

如果老人和青年來往,有助於身心健康,那麼,兩者拍拖,成為情人,這豈非更令老人變得青春嗎?我認為,這就是採陰補陽和採陽補陰的原理。

第三個,是性交轉運。我記得,在年前,有過幾宗性交轉運的案件,並且叫了玄學專家上庭作證,以證出有沒有性交轉運這回事。這些玄學家在庭上的證供,都是說沒有此事,我周顯大師,以歷史學家兼知識巨人的身分,告訴大家,這些玄學家都是浪得虛名,騙人之類,皆因而玄學之中,向來有性交轉運這回事。

在玄學中,並不用「性交轉運」這名詞,但這並不代表沒有這回事,因為,這是用另一個專業名詞來代替﹕尅夫、尅妻、旺夫、旺妻,這豈不就是性交轉運嗎?如果你說,這是夫妻關係,那麼,我會說,桃花運之中,也有爛桃花,亦有「邪色」,那是經由非婚性行為,因而引起的惡運。理論上,如果有這種邪色,不排除和一個超好運的女人發生非婚性行為,因而帶來好運,雖然機會率不高,但這也是「性交轉運」。

當然了,你可以不信玄學,那就不用相信有「性交轉運」這回事,但玄學家不可能不信玄學。你也可以懷疑,那位聲稱擁有「性交轉運」能力的人,究竟擁不擁有這能力,因為擁有這種神奇能力的人,應該已發了大財,不會開貨車、做工人,但是,上庭作證的玄學家的作為專家證人,供證只包括玄學究竟有沒有「性交轉運」這回事,而並非去驗證疑犯究竟有沒有這能力,所以,周顯大師才會說,這些玄學家都是騙人的。

另一個課題,是究竟要搞「性交轉運」,需不需要做出那些法事儀式,這就牽涉到我所不懂得的專業知識,但是,這些法事儀式應該不會影響到「性交轉運」的有效性。

然後,有一天,我和朋友講到「性交轉運」,他的答案最為到題﹕「梗係有啦,同阿大L性交過的女人,咪都轉晒運囉!」

我忍不住補充一句﹕「咁阿陳振聰,同好多個陳X聰,都在性交後轉了運添!」

但至於轉運後是禍是福,就有待稽考了。

本星期的心水股票是「鎮科集團」(859),祝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E6%99%82%E4%BA%8B%E8%A6%81%E8%81%9E/20170108/467750

2017年1月6日

炒股密碼的時機

我剛剛完成了一本新書,名為《古史密碼》,是上古史的研究史著,講的是從有巢氏、燧人氏,以至黃帝,終於大禹治水,以及啟建立夏朝的真實歷史。此書剛剛發行,到了我手之後,重讀一遍,發現可以把內容寫得再淺白一點,不用那麼的專業,也有一些史料是應該補加上去的,然而,書已經出版了,我也有信心,儘管它並不完全,也是同類歷史書中,寫得最好的一本。

很多年前,我已經走上了專業作家之路,後來投筆從股,改行投資,○七年重出文壇,第一本作品便是《炒股密碼》。如今重看《炒股密碼》的初版本,發覺內容稚亂,簡直羞愧得無地自容。

然而,在當時,這本書卻是劃時代的巨著,可以算是「財技投資法」的鼻祖,影響了整整一代的股壇青年人,我可以敢說,新一代的股票前線從業員,大部分都看過這本書,也受到了它的影響,其中當然也有不少憑此書的知識,掘到了第一桶金,改變了一生的命運。有一些品性淳厚的門生,發財之後,至今仍然對我必恭必敬,兼且常加孝敬,牛馬奔走,不在話下,正是本書積下的陰德。

原因是,那時投資者的知識水平,實在太差,初版的《炒股密碼》,對於盲毛的投資者而言,有着啟蒙的作用,因為它所述的,是當時投資者聞所未聞的世界,學識了「財技投資法」,投資成績也會大有長進,第一代的讀者,正是乘着○九年的那一個浪,賺到了第一桶金。

不消說的,在十年後的今天,股民的知識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如果把初版的《炒股密碼》拿在今日再版,肯定會遭到恥笑。因此,這些年來我不斷的把此書進化、改寫、加進新的領悟、新的知識、新的內容,與時並進。

很多讀者質疑,為甚麼我要不斷的把《炒股密碼》新版發行,正因為現時一個普通物理學大學生的水平,也已經遠遠的在當年的牛頓之上,如果牛頓在世,他還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夠追上新的水平,這就像《愛麗絲夢遊世界》,必須要努力奔跑,才能維持原地不動。

我之所以要講出以上的故事,第一固然是要說明,炒股作為一種科學,也是一種專門技術,它是不停的進化,我本人在理論層次上,經過十年來的不停讀書、思考、寫作、實習,已經到達了前無古人的地步,但是,在實務計算和炒作技巧,很多學生和讀者,水平已遠遠的超越了我,所以我常常說,我是最成功的炒股教師,最少也做到「一」世師表。

第二是廣告一則:明年是《炒股密碼》十周年,將會加上最新的研究結果,應該比原版多出了一倍的篇幅,成為一本五十萬言的巨著。估計會在明年底出版。

第三是企圖說明,時機比作品的水準更重要,初版的《炒股密碼》雖然爛,但在當時,卻已經是最好的了。如果我在當時沒有出版此書,而是不停的去修改,把它改成最完美,才去出版,那麼,它直到今天,還未面世,讀者固然晚看了十年,我也是損失了十年。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2309

新華通訊如何打反收購戰?

我在兩個多月前推介「鎮科集團」(859),說它「股價現價1.15元,實際價值是3元」。結果呢?

是我自己並沒有買,皆因倉中已有不少股票,資金也有涯,股票也無涯,縱是看好,也買不光所有看好的股票。誰知在星期三,它宣布被潛在收購賣殼,股價從1.3元彈升至1.77元收市,我是在1.62元買入,再在1.77元加注,皆因計算這這股票的全購價不會低於2.5元……它這一次可能賣殼不成,但既已在洽談中,證明已有賣殼之心,這便構成了值博率了。

另一隻我留意了很久的股票,是「新華通訊頻媒」(309)。

我看中這股票的最大理由,當然是因為它的市值低、價格平,而且背景雄厚,然而,始料不及的是,背景愈厚、愈不懂炒股票,因此它的股價一直停滯不前,雖然沒有大跌,但也耗費了青春和機會成本。但原來,也相中了這股票的,並非我一個,只是有人密密趁低位收集,不作聲、也不炒作而已。直至上個月,他們終於收齊了貨,宣布收購「新華通訊頻媒」。由於「新華通訊頻媒」的大股東並不擁有控制性股權,市值又低,因而引來了敵意收購的覬覦。

一致行動人士包括了「中國華仁醫療」(648),總共持有「新華通訊頻媒」4.94%,要約條件是每4股前者換1股後者。在停牌公布消息時,「中國華仁醫療」的股價是0.046元,「新華通訊頻媒」的股價是0.184元,計上來,這宗收購不會成功。如果相比兩公司的價值,前者的市值更低,但是財務狀況也較差,負債比率也較高,要我換股,我也是不會換的。

縱然如此,「新華通訊頻媒」的股價,也已因此宗收購作出了反映,急升了兩成以上。再說,也難保對方在今後會作出甚麼進一步的突襲,促成收購行動。

我預期,「新華通訊頻媒」不會束手就擒,必定會作出「自衛還擊戰」,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把市值提高,也即是炒高股價,對方的收購便難以得逞了。我和朋友說起此事,我笑說:「反正對方的股價比自己更低,也沒有大股東,如果是我,就不如倒打一棍,把自己的股價炒高,也是用換股方式,反向對方提出敵意收購,就算收購不成,自己手上拿著大量對方的股票,大家攬住一齊玩,看看邊個夠長命!」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6%B0%E8%8F%AF%E9%80%9A%E8%A8%8A%E5%A6%82%E4%BD%95%E6%89%93%E5%8F%8D%E6%94%B6%E8%B3%BC%E6%88%B0%EF%BC%9F-8777

匯豐叫大笨象的因由

【明報專訊】那天講起「匯豐」(0005)名叫「大笨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由來,以為只是因為它的市值夠大。那時,我還在唸書,完全未有涉足股票,但因八卦,常常看財經新聞,因此也知道這典故。

話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匯豐的市值是全港最大,但是股價卻很多年沒有動過,別的股票大升特升,它的股價依然不動,因此才被稱為「大笨象」。

所以,很多人都說過,長揸匯豐贏梗,我會回答﹕「睇你幾時開始揸啦,如果你由七十年代揸到八十年代,揸足15年,你就睇住股市升幾倍,個個贏大錢,自己就喊得一句句嘞。」

九十年代變成「小飛象」

不過,到了九十年代,匯豐的股價便開始飛天了,記得當時看曹仁超的專欄,常說大笨象不再笨了,應該叫為「小飛象」才對。記得在小時候,很多「識嘢」的叔伯輩,常常說,其實渣打銀行(2888)大過匯豐好多,只是匯豐在香港比較大而已。但到了九十年代,匯豐已經超過渣打了。

那天同朋友聊天,提起「國師」,哦,不是香港的國師陳雲,而是中國的國師王林。朋友說:「乜你唔知咩,王林已經被抓了!」回家一看資料,原來王林2013年逃到香港,2015年因在深圳涉嫌綁架殺人,被萍鄉警方帶走,同年8月20日被正式因非法拘禁被控告。

王林大師是向華勝介紹我認識的,我應該在本欄說過,他很客氣,但我對於神棍一向沒有好感,所以也沒有理會他。那時應是2013年,他「着草」來香港的時候。向生對於氣功之說,一向深信不疑,我不明白為何他這樣的聰明人,會犯上這種思想上的大錯,因此,當他生病時,往往先求氣功治療,這當然是很不好的事,但我做細嘅,也不方便同他明言。

台灣雖然大部分人都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但有很多地方,都和大陸相似,其中之一就是神棍滿街,而且很多政壇大士都篤信神棍,記得在以前,很多台灣通朋友都說:「其實台灣同大陸最似,根本就是一家人,賴也賴不掉;不過,香港和大陸,反倒是完全不像,因為香港人已經西化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3641051814&issue=20170106

2017年1月5日

我們對豪宅的標準愈來愈低

究竟甚麼是豪宅呢?

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定義,超過一千萬元的房子,就是豪宅了,因為以普通打工仔的收入,根本買不起,但如果是這樣,太古城也是豪宅了。然而,太古城當初建造的形象,不過是附近太安樓的高一級版本,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給中產階級住的房子,怎也沾不上豪宅的邊兒。

當然,如按照政府印花稅的定義,則要超過21,739,120元,或21,739,130元,才算是豪宅,因為要繳納最高的稅額。這個價錢,大約可以買一間賽西湖大廈,這在三十多年前,可算豪宅,但在今日,雖然也豪,但始終是殘舊了。

記得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初,我作為一個打工仔,差點便買了加州花園,那時的售價是三百多萬元,發行商勤力德的老闆岑德強還說,要供錢給我付首期。所以,在那時,加州花園應該怎也算不上是豪宅吧?
後來發展商把房子升級,變成了加州豪園,但是遠在和生圍,怎算也應該是比較高級的中產階級住宅,很難說成是豪宅吧?

為甚麼我會大說豪宅的定義呢?皆因現時很多民粹的政客或評論員,很反對政府把珍貴的土地拿來建造豪宅。就這一點而言,我是和他們的觀點是相同的,但是,對於「豪宅」的定義,我恐怕和他們卻有很大的分歧了。
我並不會說,你們對豪宅的定義低,我高人一等,對生活的要求高、對豪宅的要求高……我只是想說,為甚麼過了二、三十年,我們對豪宅的定義愈來愈低呢?

是的,在一個正常的社會,對於房子的質素要求,應該不停的在提高,對於豪宅的定義,也應該不停的在提高才對。記得在1992年,藍田的匯景花園剛建成,已經用雲石大堂了,我有3個下屬,合租了一個單位,送她們回家時,我還心想,這些在公屋附近的房子,還建得蠻豪華呢!
但是,在這十年來,房子的面積愈來愈小,價格愈來愈貴,大家對於豪宅的要求,卻被壓縮得愈來愈低,尚匯幾百方呎,也被當作是豪宅包裝,比華利山別墅遠在山旯旮,也被視為豪宅。

簡單點說,香港人統統已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被政府騎劫還不自知……我清醒的告訴大家,大部分豪宅都不是豪宅,只是因為房價太貴,是價格豪而不是房子豪!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88%91%E5%80%91%E5%B0%8D%E8%B1%AA%E5%AE%85%E7%9A%84%E6%A8%99%E6%BA%96%E6%84%88%E4%BE%86%E6%84%88%E4%BD%8E-8176

7字年股災 需先創新高?

【明報專訊】很多人說,香港逢「七」都股災,例如1987年、1997年、2007年,如果再往上溯,1977是起飛期,1967則是最低位,不過,如果只算最近的3個「7」字年份,則的確是非常倒霉,因此,很多人都預測,今年很可能也會發生股災。

我當然不去排除2017也發生股災的可能性,但是1987年、1997年、2007年這三「7」,均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先是大升,破了新高,才去來個股災。我當然沒法子預測今年的股市波幅,只是想問一句﹕那些預測今年股災的人,究竟是預測今年會像過去的3個「7」字年般,先創新高、再去股災,抑或是只跟隨跌的部分,不去跟隨升的部分呢?

如果是只跟股災,不跟破新高,我會說﹕「好無辜啫!點解唔可以只跟升,不跟跌呢?」

倘上半年升破3萬點 需小心

不過,如果今年的上半年大升特升,升破了3萬點,那麼大家就要非常小心了﹕劇本的上半截已然依足了1987年、1997年、2007年,這即是說,下半截的結局,再依足劇本,來個一式一樣的四部曲,也是很有可能的事。總之,今年我對股市的願望,是在21000至24000點之間,炒3000點波幅,便是最理想的狀况,大升市,我可受不起呢!

那天看新聞,看到中國軍事管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王新建說,建議讓港人參軍,以及加入國家公務員隊伍,促進港人對國家認同,爭取人心回歸。一位立法會民選議員也曾經提出過類似的說法。

很多網民都認為,讓港人加入解放軍,好危險啫,如果讓黃絲帶學識了軍事技能,當兵也很容易偷武器出軍營,一旦將來香港發生暴亂,就不可以收拾了。不過,如果香港的菁英可以加入中央政府,例如外交部,這應該是有利於香港人的歸心……不過,按照中國的慣例,香港的青年菁英要加入中央政府,也許要先成為共產黨員才可以!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3556259098&issue=20170105

完全抄襲+事後抵賴的老夫子

我作為一個創作人,會對大家說,創作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膊之上,很多好的創作,都涉及前人的成果。金庸的《倚天屠龍記》,張翠山、殷素素和金毛獅王謝遜在海上的一幕,靈感來自Jack London的《The Sea Wolf》,《連城訣》中,丁典和凌慕華在監獄前種花的那一幕,幾乎是完全抄襲大仲馬的《黑色的鬱金香》,但是,這是藝術創作所免不了的參考。

其實,作為電影人,參考其他電影的橋段,也是難免,王晶專門抄粵語長片的橋段,馬榮成寫作漫畫時,也參考大量日本漫畫的構圖,很多時簡直是如出一轍,那天我重看徐克和泰迪羅賓的《我愛夜來香》,咦,這豈不是和《Casablanca》的翻版,連鏡頭擺位也完全一樣?

《老夫子》對朋弟的抄襲的第一個問題,並不在於老夫子,而是在於大番薯。因為老夫子的造型可能是巧合,但如果連大番薯的造型也是一樣,那就不可能是巧合,只會是抄襲了。

《老夫子》的第二個問題,是在於大家的表達方式,都是comic strip。如果我拍一部電影,是抄襲了老夫子的造型,由於這是跨媒體的創作,我的電影故事內容,和老夫子並不相同,那麼,這也只是局部上的參考。又或者說,我寫的是graphic novel,也即是連環圖,其中的一個角色造型,和老夫子、大番薯完全一樣,但這是卻是連續的漫畫創作,這在某程度上,也是參考。然而,如果兩者都是comic strip,那就是完全撞晒,沒有否認的地方。

《老夫子》的第三個問題,是作者的公開否認。老實說,在幾十年前的那個年代,知識產權並不普及,抄襲咪抄襲囉,大家都是這樣做的,又有甚麼問題呢?然而,在被拆破了之後,作者公開否認,這就牽涉到誠信的問題了。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認了當年是「參考」了對方的造型,現在把部份收益,拿出來做善事,那或者是建造一個朋弟和老夫子的記念館,便可以把形象刷清了。

簡單點說,正是因為《老夫子》是完全抄襲+事後抵賴,我只有得出結論,說這是罪無可恕的,如果只幹一樣,有鑑於其歷史背景,卻是情有可原的。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1/05/010048168.shtml

2017年1月4日

中國人錢真容易賺

中國海景(1106)收購由張藝謀和王潮歌任總導演的《印象劉三姐》,發行可換股債券9億元,如悉數兌換,或變逆向收購。照現時交易所對於逆向收購的嚴厲限制,我實在想不通這申請有沒有可能成功通過。
根據通告,廣西省陽朔縣經營的《印象劉三姐》每年表演超過500場,除稅後純利為6,775萬元人民幣。劉三姐是壯族傳說中的歌星,1961年曾經有過一套同名電影,叫好叫座,重映時爸爸帶我去看過。

由於《印象劉三姐》大受歡迎,原班人馬複製了無數同類作品,如《印象湖》、《印象麗江》、《印象海南島》等,近日還到了馬六甲。
眾多印象當中,我只看過《印象西湖》,不管別人評價怎樣,我的評語是:極差,違反了視覺藝術的常識。為甚麼粵劇、京劇,以及所有的大型歌劇,都要穿上誇張鮮艷的戲服,還要戴上面具?有的甚至背後要插幾支旗,很明顯,真實的古人並非如此穿着。背後原因是,戲台小而觀眾遠,若非如此,觀眾看不清台上形象也。
《印象西湖》裏的人物穿普通的古裝,拍文藝片咩,無close up shot㗎噃!咁大個湖,十幾丁友,如不穿誇張衣服、用飛來飛去的特技,好像2008年奧運開幕,為甚麼要親到現場去看呢?看《印象劉三姐》的戲服也好不了多少,中國人的錢真易賺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4/19885456

軍人和商人治國的後果

特朗普正在組織班底,受到關注的是,他的班底主要是軍人和商人,究竟由這兩種人去統治美國,會有甚麼後果呢?

首先,很多人認為,由軍人去當政,將會令到鷹派抬頭。這種想法只是想當然,但並不正確。
軍人雖然不是政治專業,但由於身在前線,對於國際政治的判斷,往往不在外交專家之下,對於軍事實力,更加是瞭如指掌。因此,軍人當政,並不一定是鷹,也並不一定是鴿,多半是更加專業,因為他們更加清楚甚麼是應該打,甚麼是不應打。
通常,中級軍人會比較鷹派,因為戰爭對他們的仕途有利,可是升上了將軍級別的軍人,常常要判斷政治問題,會更加看清大局,很少會做出孟浪的政治決定。因此,我只能說,軍人當政在國際政治上的縱橫捭闔上會更加專業,缺點是容易忽略經濟利益。
至於商人當政,我會問一個問題:究竟在商人的心中,是金錢重要,還是愛國重要?
   
無論在香港、在台灣、在中國、在美國,以至於所有的地方,新的政府登場,就有一班新的撈錢的人上台,這是免不了的事實。因為,這些撈錢的權貴,同時也是支持政府,出錢出力的中堅,一旦站對了邊,當然要「享受革命的成果」。
在香港,地產霸權支持九七回歸,這30年來便吃了個飽,在台灣,陳水扁的民進黨初次上台,由於未曾吃過,被譏為「吃相難看」。美國的勾結本已制度化,不論民主黨或共和黨上台,支持者都是那一幫人,但是,如今特朗普上場,在共和黨也屬於少數派,大部分也是從來沒有吃過的,所以,問題在於:這批人會不會因為愛國而不吃呢?

如果這班底是愛國分子,可能會因為國家利益,便來圍堵中國,把中國像當年的德國一般的打垮,或像當年的蘇聯一般的拖垮。
但如果班底只是為了自己的階級利益,首先亦要在經濟上圍堵中國,因為要把現有的中美財閥勾結一把拉斷,在拉斷了舊關係之後,自己人才可以和中國建立新的經濟關係,大發其財。以前每個美國總統上台,都要先和中國鬧翻一兩年,跟著又來和好,就是這個原理。
至於特朗普會不會例外呢?相信只有歷史才能回答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BB%8D%E4%BA%BA%E5%92%8C%E5%95%86%E4%BA%BA%E6%B2%BB%E5%9C%8B%E7%9A%84%E5%BE%8C%E6%9E%9C-7964

去年豪宅跑贏有因

【明報專訊】去年樓價再升,其中豪宅的升幅更是最大,我綜合原因,得出來的答案是﹕

第一,在這兩年升的是細價樓,豪宅相對落後,因而一旦回升,累積的購買力便一次過爆發出來。

第二,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豪宅買家的身家不受近兩年經濟不景的影響。

第三,政府的新辣招有一個漏洞,就是對首次置業人士不受影響,因此那些名下沒有物業的富二代紛紛出來,由父母資助買樓。窮人有公屋,富人有首次置業優惠,這叫做「一人有一個夢想」。

第四,很多豪宅早已用了公司登記,因此,買賣從來不用付樓宇印花稅,只付股票印花稅,所以根本不受到新稅制的影響。

香港富豪習慣隱藏財富

但如果你問我,新辣招有沒有用,我永遠會回答﹕這好比吃了退燒藥後無效,並非因為藥效無用,只是因為如果沒吃藥,將會燒得更勁。

那天講起誰是世界首富,我說﹕「不管你們說是誰,我永遠相信,李嘉誠先生才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香港富豪的習慣,是把大量財富隱藏了,浮出來的只是「面嗰浸」。記得當日李先生脫口而出,說自己的財富遠遠不止傳媒評估的數字,過了幾日,才輕描淡寫地解釋,是以前被低估了,但現在所報道的則是正確數字。我的想法是﹕李先生有修養啫!查實他脫口而出的,才是真話,後來回心一想,富貴在心中已足夠,何必計較呢?

以我認識的富豪,個個乜豪華享受都有,最重要的是鬥威,像李先生這樣,把財富收藏起來,不作炫耀,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3471856912&issue=20170104

大陸人喜歡看長的財經文章

很多人說大陸人喜歡看長的財經文章,因為他們比較有深度,看不起港產的短小精悍,這令我想起當年的台灣,很多年前蘋果日報進軍台灣,台灣人說台灣人的文化水平很高,不會接受香港這些沒有水平的報導方式,結果,黎智英只帶了一個葉一堅去台灣,壹週刊和蘋果日報只出了一個月,馬上成為市場領袖,由此可以見得台灣人的文化水平敵不過市場力量,所以我相信,如果有一日,香港的傳媒方式到了大陸,也會橫掃市場,所向無敵。

https://hexapost.wordpress.com/2017/01/04/%E5%A4%A7%E9%99%B8%E4%BA%BA%E5%96%9C%E6%AD%A1%E7%9C%8B%E9%95%B7%E7%9A%84%E8%B2%A1%E7%B6%93%E6%96%87%E7%AB%A0/

2017年1月3日

蓋茨和喬布斯的比較

每逢有人說蘋果手機的成功,以及佩服喬布斯,我就會說蓋茨。為甚麼呢?

巴菲特自謙說,他本人只是對股票特別有天份,對其他的事一竅不通,但他卻稱讚蓋茨,是各方面的天才,就是賣花生,也會發達的那種,我當然非常同意這種看法。

蓋茨創辦微軟的成功,誰都知道,不用多提。他在2000年,開始退出微軟,不當C.E.O.了,到了2008年,則連管理層也退出了。他正是聲稱退出微軟,全力發展慈善事業,以此為理由,去逐漸沽出微軟的股票。有趣的是,2000年科網股爆破,如果在2001年開始買入微軟,年回報率是2.74%,投資蘋果,是38.8%,投資Oracle,是30%,投資IBM,是17.37%。

我當然不知蓋芝茨的淡出,是因,還是果﹕究竟是因為他淡出,令到微軟停滯不前,還是他預見微軟的高峰期已過,才決定淡出。也許是兩者均有。

不過,如果純從炒股票的角度去看,最困難的,是大股東的減持,尤其這大股東是神級的人物。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李嘉誠先生減持「長和」,會對市場造成多大的震撼?但蓋茨聰明地以全力投身慈善為理由,再加上持續十年,每季沽出同等數目的股票,用機制來完善沽出的價位,這實在是完美的做法。

有人曾對我說﹕「但蓋茨把全副身家,都捐出去做善事喎。」

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他的慈善基金的機制是甚麼,在我這些窮光蛋的心中,捐了錢做慈善,錢便沒有了。但蓋茨在很多地方都買了豪宅,包括了北京的天際四合院,幾億元一間,出入私人飛機,在很多美麗的海域都泊有巨型私人遊艇,最重要的是,每年的富豪榜排名,他還是首富,這證明了,在定義上,他的財富仍然是私人擁有的,這究竟算不算是全部捐出了呢?」

更聰明的是,他在沽出了大部份的微軟股票之後,便停止了,因為他說要保留微軟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如果他沽清了,可能會被人罵到死,現在的做法,也至少保存了名節。

至於喬布斯,當然是天才中的天才,但當年蘋果大戰微軟,也的確是被蓋茨打到敗走麥城噃。跟著喬布斯去搞電腦動畫,又打了大勝仗,回巢蘋果,是2000年,那時已經是蓋茨開始淡出微軟之時了,iPhone在2007年初推出,明年蓋茨已經正式不幹微軟了。

簡單點說,我始終認為,喬布斯只是天下第二,他的剋星就是蓋茨,如果蓋茨沒退休,微軟可能已經開發出(或抄襲兼利用收購合併)比蘋果更受歡迎的智能手機了。

無論如何,喬布斯工作至死,蓋茨享受人生,在政商人脈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他的基金甚至連巴菲特的錢也吸收進來,而做慈善,正是增加影響力和權力的不二法門。再說,喬布斯被稱為暴君,蓋茨談笑用兵,下屬覺得他是nice person。就為人這一點,蓋茨也是贏幾班。

對呀,我是有偏見,對偶像有偏好,幫他說好話,是粉絲應做的事,不是嗎?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1/03/010048025.shtml

米芝蓮不錄的 10間美味餐廳

十多年前,我是在amazon.com買《米芝蓮指南》的,書本送到家中,如獲至寶,必恭必敬地閱讀,然後按書訂位,飛到歐洲去,逐一吃遍。那時候,香港還沒聽過誰有買《米芝蓮指南》,在友儕中,我算是最懂得到處找吃的一位了,誰要去外國,都來問我。

後來,日本版的《米芝蓮指南》出版,香港澳門版也出版了,現在上海版也出了,吃米芝蓮餐廳,已經是中產階級旅遊的指定節目,也沒有甚麼稀奇的了。因此,作為一位標奇立異的美食家,我的覓食目標,已轉為找尋米芝蓮不錄的好吃餐廳,但這任務並不容易,首先找資料已經是一大問題,除了日文和英文之外,看不明其他語言的資料。

再者,要親身去吃,又是另一難題,因為必須要去很多次,吃過很多揼心的餐廳,才能十中挑一,挑出推薦的餐廳來。因此,至今為止,我只是攻進了東京一地而已,而且還只是成功了一半,未竟全功。

但本文並非說東京,而是說香港,主題就是香港米芝蓮不錄的好餐廳。

第一是創發,這間位於九龍城的平民餐廳,提供大量不同種類的潮州美食,老闆是潮州第二代,和我是多年老朋友。記得吃它的牛肉,牛味特別新鮮。

第二是尚興,位於上環,比創發高出一個檔次。我最喜歡吃它的鹹蝦蛄,百吃不厭。有一次,老闆說賣光了,我發現鄰桌的張小嫻吃剩了半碟,馬上求她送給我吃,她爽快地答允了,感激不盡。可惜近來它的水準下跌,但跌儘管跌,仍足以列入米芝蓮。

第三是黃明記,有一些食物,我只會吃黃明記出品,不會在其他地方吃。一是方魚肉碎粥,一是豬肉丸。

第四是佐敦的隨變雞煲,生意好到不得了,只要晚了去,非要排隊不可。這是我百吃不厭的美食,雞煲是100分滿分,其他材料稍差,但是物有所值,性價比極高,我喜歡吃它的鯪魚滑。

第五是清真牛肉館,食物水平一般,但牛肉餅卻是人間美食。

第六是生記滷味,很多人打包它的鵝,但我卻堂食,叫一碟甚麼都有的大雜,也要幾百元,吃剩的,打包,回家再吃。

第七是灣仔洛克道的新光,食物水準過得去,但凍蟹卻是香港第一。

第八是高街的巴蜀緣,烤魚、擔擔麵和餃子是人間美味,一個月最少吃一遍。

第九是灣仔的生記飯店,豬潤枸杞,涼瓜蟹,鹽焗雞等,都是我的至愛。

第十是粵來順,在旺角和上環均有分店,從來沒有令我失望過,價格更加是合理到不能再合理。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7%B1%B3%E8%8A%9D%E8%93%AE%E4%B8%8D%E9%8C%84%E7%9A%84-10%E9%96%93%E7%BE%8E%E5%91%B3%E9%A4%90%E5%BB%B3%EF%BC%88%E5%91%A8%E9%A1%AF/

天若有情不算太賣座

在電視上看到《天若有情》,記得在那時候,我當過很短的一段時間的電影宣傳,剛好就做過這部電影。大家常常以為,這是一部十分賣座的電影,但其實,這電影在1990年上映,收1,289萬元,當年總票房的25位,劉德華早在1988年的《法內情》,已經收過18,831,625元,1989年的《至尊無上》,收過2,300萬元,當日加上杜琪峰監製,陳木勝導演,還有王晶聯合監製,只收一千二百多萬元,只能算是差強人意,台灣更是只收6,354,100元台幣,簡直是慘不忍睹。
這電影的後來爆紅,是在出了錄影帶之後,倪震那時做《三個寂寞的心》,特別留心青少年,對我說﹕「點解忽然間咁多少年自稱華Dee既?」所以說,當一件事過了很多年之後,大家往往連當事人的記憶也淡忘了。

https://hexapost.wordpress.com/2017/01/03/%E3%80%90%E5%91%A8%E9%A1%AF%E9%9B%9C%E8%A8%98%E3%80%91%E5%A4%A9%E8%8B%A5%E6%9C%89%E6%83%85%E4%B8%8D%E7%AE%97%E5%A4%AA%E8%B3%A3%E5%BA%A7/

港產片容易令人有錯覺

我認識的大陸人,在來香港之前,常常覺得,香港的治安很差,其實這是因為,他們在小時候,看得太多港產片,而港產片有太多的警匪和黑社會內容,因而令人有這個錯覺。
香港在八、九十年代,治安雖然不錯,可是黑社會的勢力依然很大,由於廉署成立了,不少黑社會因而「從良」,投資拍電影,也有的當幕後製作。於是,大量黑社會電影由此而生,香港人也由此成為了專門拍警匪片的專家,如果論到片種的比例,相信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比得上香港的警匪片和會片之多。

https://hexapost.wordpress.com/2017/01/02/%E3%80%90%E5%91%A8%E9%A1%AF%E9%9B%9C%E8%A8%98%E3%80%91%E6%B8%AF%E7%94%A2%E7%89%87%E5%AE%B9%E6%98%93%E4%BB%A4%E4%BA%BA%E6%9C%89%E9%8C%AF%E8%A6%BA/

全配售無人圍飛 唯有劏朋友

【明報專訊】話說在這幾年,全配售的創業板股票隻隻炒高十幾倍,拿到了配售,幾乎已經是贏梗的。不久前,我的一名朋友為另一位仁兄做了很多好事,終於得到這位仁兄的賞識,致電問他:「喂!我有一隻新股,你要唔要啲『披繩』(placing,配售)呀?」

這名朋友近期都窄窄地,於是只申請了100萬元,電話錄音,居然全中,收足100萬,他心想:「真夠朋友呀,拿幾多有幾多。」

結果不消說,對!就是開市大跌幾成的那隻創業板新股,少少地,輸廿幾萬埋單啦!一個電話咋。這證明了,現時就是創業板新股全配售,根本就無人圍飛包銷,唯有找friend來埋單,劏得幾多friend就幾多friend,都咪話唔慘情。

沒有緘默權 證監最大武器

那天在有線看到《黑金帝國》,講到廉署的成立,我問了一個問題:「點解廉署可以不打疑犯,都可以破案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廉署可以長期扣留一個人問話,根據科學,一個人只要長期不睡,是會發瘋的。蘇聯做過一個實驗,找犯人來試,結果一個星期之後,這些人開始吃自己的肉,到了後來,科學家發現不對頭,停止實驗,但這些人的心理已經救不回了,長期在精神病院。所以,長期問話是比打犯人更有效的武器。

至於證監,其最大武器則是規定要回答問題,沒有保持緘默權,因為一定要答,所以可以拿到很多的資訊。不過也有優待的地方,就是可以隨時回家,改天約定再答都可以。

不過,無論警察、廉記、證監,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晨早五、六點就來拉人,所以,我常常說:「如果一覺睡到9點鐘,就已經是成功過了當天的危險期。」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3385735229&issue=20170103

2017年1月2日

花88888元兩人遊東京

那天看到杜如風的香港史上最貴、88,888元的日本本州5天農曆新年團,賣點是旅遊達人杜如風處女下海首度帶團,「成個行程都同杜如風一齊設計」,乘坐商務機位,入住日本最頂級、位於三重縣伊勢志摩國立公園內的伊勢AMANEMU溫泉酒酒,以及主打米芝連餐廳。

我當然沒有帶團旅遊的資格,日前安排8個friends去東京玩,已經踢晒腳,因為日本很多好餐廳,都只有幾個位子,8個人只能訂到次級的餐廳,雖然團友都很滿意,但以我的標準,卻只是差強人意。如果是20人的團,我肯定沒這個能力去組織。

不過,如果我用88,888元去東京旅行,會怎樣安排呢?

我會選擇香港航空的商務位,兩個人,估計萬五元左右已經足夠,對,是兩個人,唔通一支公去咩,梗係約人一齊sweet sweet啦。

去旅行,當然不能坐電車,全程的士車出車入,大約是10,000元。住3天丸之內的Palace,或銀座半島,5,000元一晚,合共15,000元。還有一晚温泉酒店,我會選擇箱根的強羅花壇一泊二食,連同乘坐Romance Car,大約是15,000元。

暫時已經花了55,000元,還有33,000元,當然是花在吃的方面。

五日四夜團,會吃8頓飯,減去強羅花壇一泊二食的兩餐,還剩下6餐。一定要去而最貴的,是さわ田(Sawada),兩個人吃6萬円。由於壽司太過好吃,所以很可能要吃兩餐,我會推介なかむら(Nakamura),應該是東京的best buy,兩個人是3.5萬円。

懷石在強羅花壇吃了,不用再吃,如果去築地吃早餐,我勸排長龍吃大和壽司或壽司大,如果你吃過了Sawada或Nakamura,根本看不上專給遊客吃的築地壽司。我會推薦在場外市場的瀨川,其醃漬吞拿飯雖然比不上入船,但700円一碗是best buy in Tokyo。

近藤天婦羅是一定要去的,那是連奧巴馬也不給面子、不讓他訂位的超級大師。如果你不怕油膩,兩個人到歌利歐,那是全世界最貴的餐廳麤皮的副線,只有三張桌子,也是全世界除麤皮以外最好的和牛steak,但性價比遠高於麤皮,兩人合吃一客最平的steak,不是為了貪平,而是最貴的太油膩了,普通人吃不下。兩人合吃一塊最平的,剛剛合胃口。

如果想吃宵夜,我介紹去蟻月,吃大腸鍋,炸吞拿魚也很好吃,十一時前去都可以。十時左右,可以去スタミナ苑,早了去可不成,因為太多人排隊,又沒有訂位,所以十點去剛剛好,吃的是韓式燒肉,和牛尾湯熬了二三十年,天天加料再熬,是天下美味,不過遠在鹿浜,來回的士要接近一萬円,不過worth a trip。附注﹕老闆娘是台灣人,說國語。

我還強烈推介去尾花吃鰻魚飯,更加可以去San Pau去吃西班牙菜,它和其在西班牙的三星級總店的水準相差不遠,中午也可以去家傳七福飲茶,試一試在日本吃高級中國菜,有的食物比在香港還要好吃,因為用的是日本食材,但當然不要吃鮑參翅肚,因為日本人不會比香港人做得更好,這些也沒有日本食材。

照我的計算,這樣下來,應該還有幾千元剩下,shopping肯定是不夠的了,不過可以打打機,買一些手信,帶回香港,卻是綽綽有餘。不過,花88,888元,兩個人去玩,仲有温泉浸,都算係咁啦。

今星期的心水股票是「恆寶企業」(1367),原因很簡單,大孖黎亮買了殼囉,應該會吃大茶飯吧?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latest/20170102/46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