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等待的成本 食住等和硬住等

大家都知道,投資需要耐性,一個正常智力的人,按照保守的方法投資,讓資本慢慢的增值,到他六十歲時,不難累積到一筆巨款,不但足夠退休而且還有大筆盈餘,可做想做的事,花想花的錢,像投資寫作界老行尊曹仁超,便是憑着慳儉和穩陣投資,至退休時已經身家豐厚,還有餘力作很多慈善捐款,令人羡慕和值得尊敬。

大家也知道,在投資的世界,欲速則不達,如果急躁地投資,亂來買那些垃圾股票,很多時會輸光收場,這叫做「財不入急門」。所以,很多的財經書,都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地諄諄教誨,凡是富豪,均是富有耐性,像李嘉誠、巴菲特,均是極度有耐性的人,可以等待到最佳的投資機會,才會入市投資,賺取巨利,成為一代巨富。

股神巴菲特已極之富有,自然有耐性食住等,等待最佳的機會才入市。

以上的投資常識,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了,但為甚麼,年輕人總是那麼的沒耐性、總是那麼的急躁,希望一朝發達,便鋌而走險,不惜進行危險的投資呢?這究竟是他們愚笨,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呢?

如果我約了朋友,在福臨門吃飯,他遲到沒來,我便不等他了,先點菜,大吃大喝,鮑魚燕窩魚翅,甚麼都吃,那麼,他來不來,對我都沒有甚麼關係。在香港的俗語,叫做「食住等」。

但是,如果我是睡在一張硬板牀,肚子餓着,等待着朋友的救濟,給錢給飯,以度過難關。這種等待法,當然是度日如年,難過得很,等一小時也嫌長。如果照香港的俗語,這叫做「硬住等」。

換成投資的世界,李嘉誠和巴菲特如果要做投資,不管成功與否,他們都是過着最好的生活,人人奉承,坐的是私人飛機,想要甚麼,就有甚麼,所以他們根本不急着投資,也不急着賺錢,因為他們天天在賺錢,多一宗生意,少一宗生意,一根毛也影響不到日常的生活。這就是「食住等」,自然也可以很有耐性,等待到最適合的時機,才去下注投資。

但是,一個普通的二十來歲年輕人,住在公屋的硬板牀,收入每月萬幾,每年只能夠積蓄到幾萬元,由於太過慳儉儲錢,不去消費,難以交到女朋友,又或是雖然交到女朋友,但是沒有錢買樓,也就無法結婚,成家立室。像這種「硬住等」的等待方式,他們又怎能不心焦呢?這好像我在先前說的「美中女理財學」,美中女的年華快逝,賺錢的黃金年齡即將過去,但她們還未賺夠錢上岸,這個樣子,她們又怎能不去心急,要想賺上一筆快錢呢?

以上的,不單是理財心理學,而且還是一種計算,就是人類的生命有限,時間有成本,等待也需要成本:當你愈窮、愈需要錢的時候,等待的成本愈高,因為你「硬住等」多一天,你在人生上所能享受的快樂日子便又少了一天,正如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同樣道理,發達也要趁早呀,發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因為你到了六七十歲才發達,恐怕也沒有氣力去花錢,只能夠把錢留給子孫,讓他們做不成氣候的二世祖,又或者是要把錢用來做善事了。不過話說回來,因為沒有耐性去等,因而急躁投資,把錢輸光的人,也比比皆是,不必多贅了。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0040

2015年1月30日

細價股資金流向

日前,香港股市創了金融海嘯後的新高,但是細價股市場依然是死吓死吓,不少還創下了52周新低,我和一夥拍檔當然也是死得有如雷州狗肉。

然而在上星期,恒指並不怎樣,細價股卻已回復生機,好幾隻都喪炒,而我手上的一些股票,如長期持有的「國藝控股」(8228),也已經悄悄回升,返回了家鄉。我也正乘着這個難得的大市轉角位,在慢慢的吸入某些優質股票,如「三三傳媒」(8087)之類。

我的一名炒家友人對此現象的意見是:「其實炒細價股來來去去是那一批人,用的是同一批資金,當先前滬港通新屎坑三日香時,又兼A股喪炒,大家蜂擁去炒A股,港股便淡靜了。現在中央出手打擊A股孖展,滬通不炒了,那些炒鬼唯有回頭再炒細價股啦!」

這種現象其實屢次出現,只是用不同形式表達而已。在以前,窩輪盛行,人們沉迷於炒輪,往往便忽略了細價股。但在三年前,港府檢控了一些窩輪莊家,打殘了窩輪,細價股便開始喪炒起來了,一直炒至去年中,才稍為收斂。這一轉,細價股會不會再起風雲呢?希望在人間啦!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5593

三三傳媒應已賣殼

在執筆的這一刻,即是昨午,我逐步買進了「中國三三傳媒」(8087),一直在收集中,希望能夠買齊心目中的數字。

這公司創立於2002年,業務是「內地高鐵網路發展管道媒體業務,其運營及發行的平面媒體業務」,客戶包括了汽車、金融服務、房地產、旅遊、娛樂、資訊科技、零售、珠寶與手錶、家庭用品、建材、餐飲、醫療及製藥、教育及電信等等,範圍遍及北京、上海、福州、廣州、成都和天津等等。

如果你沒耐性逐點去察看以上的一連串業務範圍,不要緊,因為我購買這股票的原因,也是醉翁之意,並不在於其業務。事實上,它在最新公布去年第三季的業績,營業額是2,822萬元人民幣,虧損580萬元人民幣,相比起它的市值兩億多元、市場殼價也是兩億多元,它所佔的營業額和盈虧比重未免過於小型,並不足以成為考慮的主要因素。

簡而言之,這是一隻殼,如要分析它的價值和未來走勢,應從一隻殼的角度去分析。

在本星期二,這公司發布了一則消息:「大股東力眾於本月22、23及26日,已於市場售出合共6,675.6萬股股份;及於本月21日,就定期業務貸款協議以1.92億股持股抵押向貸款人作擔保。」

同時出售股票和把股份抵押,表面上看來,是一件不好的事,但在我這些財技人的眼中,卻看出了其潛在的大升潛力,只是市場的一般散戶看不出來而已。簡單點說,這多數是賣殼的行為,因為在這麼短的時間,在市場出售大量的股份,但又沒有大量散戶和大成交配合,這不可能是市場散貨,而必然是有大戶承接了。有哪個大戶,會無端端的承接了幾千萬股呢?

賣殼是其中一個可能性,但要確定還看另一條線索,就是按揭股份。現在很流行一種財技做法,就是用按揭來代替出售。這種做法好處是,原股東既可馬上收錢,但新股東卻可避免了很多麻煩,例如說,避免了全面收購。

以我的經驗判斷,這公司有八成以上的機會,是賣了殼。在一般情況下,如果賣殼是找到了一主好人家,可以炒到飛天,賺好幾倍利潤,如果是普通的賣,最少也會炒一浸,也可以有幾成的利潤。但萬一,我的判斷錯誤,它不是賣殼呢?現時它的市值是2.3億元,連殼價也不到,上市價是1.8元,股價已跌約八成(昨收報0.37元),這種股票,差不多已經是無得輸了,就是長揸博反彈,又有何妨呢?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8260

創仔轉主板才做賊

【明報專訊】在同一天的報紙,看到了有兩座樓盤,分別以加價3%和減價20%推售,當然了,這並不代表了樓價是升了還是跌了,因為那個加價的樓盤,也許只不過是第一期推出時,為了先聲奪人,故意開低了售價,那個減價20%的樓盤,則很明顯是當初取價是太過勇猛,又或者是先要把摸頂的「傻魚」吃掉,才去減價,食埋其餘的,這即是說,只是原來的定價太高,並不是真的「減價」了。

新盤「減價」 只不過最初定價過高

姑不論以上的兩宗例子,又有另一宗新樓的個案,卻是真人真事。話說有一間豪宅,是新樓,原價4000萬元,代理竟然可以收到15%的佣金!

那代理問我有沒有朋友去買,我對她說﹕「不如你介紹個美女給我認識,我假裝對她暈晒大浪,幫她付一成首期,我們還有5%的差價可以落袋!」

據說,在很多年前,有一名超級大美人的老公,就是用這一招來奪得美人歸,兼且財色兼收。只可惜,在豪宅五成按揭的今日,這一招妙計,恐怕不能成立了。

炒高股價再急插 股民以為「便宜」就買

本文的主旨,也並非是要討論樓價是升是跌,而是提出另一個技術性的問題﹕如果你要賣樓,究竟是要把樓價降低,還是提高經紀佣金,那一種更為有效?又或者是,先把第一期的樓價托至無人會買的昂貴水平,然後以大劈價的形式,招人購買?其實,炒股票也是同一種手法,把股票炒到老高,然後急插來來,股民覺得廉宜,便會購買了。

其實,某隻創業板股票,便很喜歡用這一招,第一個後果是,證監派人來查,這當然是沒有什麼相干,可是,後來證監把它打進了黑名單,結果令到這隻創仔轉主板失敗,這才叫做慘痛損失!這故事教訓我們﹕創仔應該在成功轉了做主板之後,才去做賊,否則隨時因小失大!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30/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29日

記坤哥的二三事

前天忽然有友人來電,問我知不知道坤哥在台灣受傷了,我吃了一驚,忙問詳情,原來他因為躲避車輛而跌傷,碰巧傷在以前開刀的尾龍骨舊患,所以頗為嚴重,現時在中興醫院養傷,怪不得不能回港應訊了。

我認識坤哥十多年了,一伙朋友常常聚在一起,打牌吃飯,聊聊圈中的軼聞趣事,每次均是盡興而返。坤哥的牌章不好,牌品卻是舉世無雙,打牌時總是笑著說:「施比受更有福。」打牌後開開心心地掏錢出來,分給眾位贏家,怪不得他call腳時,人們總是樂於應約,很少托他的手踭。

以上只是說笑罷了,其實人們尊重坤哥,全因他德高望重,我從來沒有聽過他說過別人的一句壞話,總是說別人的好,因此,大家都尊重他,聽他的話,以他的決定為首。像胡漢清資深大狀,為人又本事、又自負、又能言會道,朋友聚會時,只有聽他的指揮,但只有坤哥在場時,才「鎮壓」得住他。像孖田.李家誠,算是富可敵國了吧,但和坤哥在一起時,也總是奉坤哥為首,這當然也是因為孖田的家教甚佳,人品又好,但也是因為坤哥的江湖地位,值得尊敬之所致。

論到坤哥的勤力,真的是無與倫比,有一天,我約了他有點事談,他只能給我早餐的時間,誰知一頓文華酒店的早餐,他居然約了三撥人,吃三次早餐,談三宗生意,這種驚人的魄力,真的是沒有甚麼人能夠及得上。我和坤哥並沒有甚麼生意可談,不過在2004年初,他買下了「大華國際」(600,現改為「中國基建投資」),說要在一年內,把股價升高5倍,從0.2元升至1元。我買了這股票,小賺而沽出,後來見到了11月,股價還沒有異動,心裏正自嘀咕,誰知在12月一個月之內,股價突漲至1元以上,應驗了坤哥的預言,當時我真的很後悔沒聽他的話。

坤哥家住山頂,是兩幢連在一起的獨立屋,屋前有一大花園,他的太太種了多株果樹,即採即吃。他家中還養了一頭大雪橇狗,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狗兒,據說連那獸醫,也捨不得把牠閹掉,迫使坤哥回家再想幾天,才回來再做手術。其實,坤哥這個人,向來有動物運,他的愛馬「風雲小子」,是罕有的三冠馬王,為坤哥贏得數百萬元的獎金。養馬不用花錢,反而贏錢,坤哥也算是異數了。現時「風雲小子」正在澳洲,以配種維生,生活過得風流快活之至,還能繼續為主人賺取金錢,真的是一匹絕世好馬。

因為這事件,引起了一些回憶,隨手寫下了這一些點滴。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7918

大耳窿走法律罅

【明報專訊】報載有人向財務公司借款,借了20萬元,還款230萬,結果賣樓還債,真的是死都唔掂。這宗新聞的背後,有着兩個技術性問題﹕

第一個問題﹕香港政府的法例規定,年息不能超過60厘,否則即被視為高利貸。債主究竟用什麼方法,去「克服」這個技術上的困難?

答案是﹕使用中介公司,專門去為債仔申請借款。財務公司的利息的確是40厘左右,但是中介公司也可以收取借款額40厘左右的中介費用,兩者加起來,就是8厘了。

借100萬 3個月「利息」55萬

這即是說,如果你向這些財務公司借錢,3個月的利息大約是55厘,即是說,借100萬元,單單是利息,便要55萬元了。為什麼要用3個月來做單位呢?因為一般來說,這些貸款的期限是3個月,3個月一過,便要續期,當續期時,中介公司又要再次收取申請費用,即是說,又是利疊利的55厘了。當利疊利計算上去,它的真正年息,是577厘,所以,借一還十,利錢十倍,只要一年半,就可以做到了。

第二個問題﹕中介公司的流程,是怎樣運作的呢?

中介公司當然是和財務公司夾定的啦,簡單點說,財務公司的借款,必定要經過中介公司的轉介,才會接受,申請人自己去借,是借不到的。有時候,中介公司和財務公司是一伙的,但有時候,它們的確只是老友,而不是互通「荷包」,在這個情況之下,中介公司對於轉介過來的債仔,是有擔保協議,擔保還錢,所以財務公司才會放心去借出……梗係啦,利潤咁高,點擔保都無問題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9/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28日

牛市總有新丁

在之前的日子,A股的成交創了新高,中國人民如癡如醉地炒股票,這種瘋狂法,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有很多的新股民入市,他們既沒有知識,也沒有輸過大錢,所以才會如此瘋狂。
基本上在所有的牛市,都會有一些新股民進場,這些新股民包括了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剛賺到第一桶金的成年人,諸如此類。新股民由於沒有輸過錢,所以投資起來,有如心口鑲了個「勇」字的清兵,往往是一貫牛市的中堅。但是,新股民的數字是一個常數,每次牛市,相差不了太遠。如果一次牛市,忽然有太大量的新股民參加,這其中一定有一個特別的原因。

特別無知 特別勇猛
一般來說,一個地方從窮變富,產生了大量的中產階級,便會產生大量的新股民,像香港上世紀的七十年代,中國在九十年代試過了一次,在二○○七年也試過了一次,但是,看中國在過去幾年的經濟表現,雖不壞,也不太好,應該不足以催生這麼大批的新股民。
我的看法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策是生效了,豪強遭到打擊,但窮人的生活水平則提升。在這兩年間,窮人們賺到了生平的第一筆錢,開始有了投資能力,便開始買股票來了。
問題在於這些忽然富起來的窮人們,非但是從來沒有投資過的新股民,而且還很普遍的是,那些沒有受過甚麼教育,知識水平不高的,很多還是農民,於是,當他們買起股票來,也就特別無知,也特別勇猛,這就是今日的A股市場為何如此瘋狂,新開戶人數為何如此之多的原因。
順帶一提,中產階級賺到第一桶金,多半要用來買自住房子,但是農民住在農村,房子是在農地之內,隨便蓋起來的,也不用補地價之類,所以根本不用買房子,所以農民並沒有買自住樓的必要性。此外,農民不買樓而炒股的原因,當然也是因為內地樓價呆滯,梗係炒股不炒樓啦!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128/19019091

韓國娛樂事業為何蓬勃

韓國娛樂事業很發達,我們很喜歡追韓劇、看韓星,但為甚麼有這個現象呢?
其實,要娛樂事業發達,方程式十分簡單,就是經濟學上的投入與產出:投入愈大、產出也愈大,這是脫逃不了的經濟定律。論到投入,除政府政策支持和金錢資助外,還有民間的投資。但是,在全世界,娛樂事業的回報都不如其他行業,為甚麼人們會投資這一門回報低的行業呢?
因為這是一門快樂的行業,人們賺了錢,便投資娛樂,這好比以前的歐洲富豪家族,資助樂團,原理是一樣的,故凡是經濟快速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娛樂事業也會快速發展,這是不易的真理。
除了錢之外,人們投資娛樂事業,還可以另外得到一個回報,就是潛規則,無論投資電視台、電影、經理人公司,均可以獲得潛規則,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韓國演藝人士要拍劇,為經理人和客戶提供「特別服務」,幾乎是必然的事了。然而,從經濟學的眼光看來,這些「特別服務」,在理論上,是可以轉換為金錢的……大量演藝人士不停服務,以獲得客戶的金錢支持,來作出虧本性的製造MV和拍劇拍電影的經費,而這些潛規則的總付出是天文數字。
所以,如果把潛規則的成本也計算在內,韓國的影視製作之所以雄霸東亞,也就是毫不出奇的事了:他們的投資這麼大,自然也應該得到了更佳的後果。
潛規則是一種投資,是業界藝人為這行業所作出的投資。除此之外,也有另外的一些投資,均是有利於娛樂事業的,例如說,整容也是一種投資,韓國人普遍整容,令到整體的樣貌改進了,也是有利於娛樂事業。
我常常說,美國的學生們在唸書時,花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來學習唱歌跳舞,亞洲年輕人在K房唱K,美國年輕人則在車房夾band,他們的學校十分流行劇社,注重戲劇訓練,這些全都是培養未來娛樂人才的投入成本。
簡單點說,要想娛樂事業發達,唯一的秘法就是:錢!錢!錢!但這「錢」並不止於事業的投資者,而是包括了所有的投入,包括了時間、身體、學習等等等等。韓國人願意為娛樂事業作出更大的投資,所以它們的事業發達,就是這麼的一回事。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7737

金融界「呃撈」普遍

【明報專訊】昨天說了朋友的親戚假裝有辦法向基金借錢,因而賺取幾萬元勞務費,其實,這種情況在金融界十分普遍,我叫「呃撈」。

其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corp fin佬」去同客講搞上市,說一定搞得掂,結果每年收兩三百萬元,搞三五年都搞唔掂,其實工作是照做的,只不過交易所硬是有問題不肯通過,那又有什麼辦法呢?

我有一個acquaintance,是美容業大亨,搞上市搞了六、七年,花了近千萬元,也搞不到,就是這個原因。這仁兄聰明絕頂,白手興家,但遇上金融界的人,只能被騙多年而不自知,我當然不能揭穿,皆因這名仁兄並沒有向我付顧問費,我自然也不方便去斷行家的財路。

呃呃騙騙 養起一個行業

事實上,金融界的收入,尤其是幫人上市的部分,很大程度上都是靠這種呃呃騙騙而收到的。因為,有資格上市的公司數目多極有個譜,但上不到的公司,就多如牛毛,只要找到三幾條傻魚,就足夠養起整個企業融資部了。至於傻魚何來?一來利令智昏,人人都想上市賺大茶飯,就想不到上不到市的損失;二來當然由於老闆無知,只知上市的大概,不知上市所要求的細節;三來老闆們白手創業,人人自信心十足,不會認為自己上不到市。

再說,這筆大錢也不是一次過付出的,找會計師樓睇睇數,找律師看看文件,收少少顧問費,十零萬,二三十萬咁付出,跟着是公司改組,執靚盤數,全都收費。整下整下,便整出幾百萬元來了……客戶付了幾百萬元,其實,行騙者只是賺他幾皮嘢人工咋,不過好在兄弟人人有工開。至於客戶,則賺到了一個幻想,早上和員工講着上市大夢,收工和友人亂吹發達大計,晚上也可以有好夢可發,這幾百萬元,可花得太值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8/columnist/en30_en30.htm

韓國和日本之比 (經濟日報)

我是一個哈日族,很喜歡日本文化,但這並不阻止我意圖寫一本《日本密碼》,或叫《裕仁密碼》,這本書的內容之爆,堪和以前寫過的那本關於梁振英的書相比,很可能令我以後不能再去日本遊樂。但是,作為一個寫作人,我的寫作風格以寫實為宗旨,我對日本的沉迷,和日本做過很多很多壞事的這一現實,並不矛盾……也許正是因為它做過太多的壞事,我才會對這國家如此的喜愛。
在近年,很多人沉迷於韓國文化,但我一直不為所動,並且嗤之以鼻,認為今日的韓國水平,和日本相差仍然甚遠。所以,我寫這一篇文章出來,就是以作為一個哈日族的身份,對比日韓兩國,以證明韓不如日。
大家都知道,這幾十年來,韓國的經濟增速十分高,但是在近二十年來,日本的經濟卻是裹足不前,但是其實現時韓國的經濟增長也並非太高,只有4%,比起香港的3.5%好不了太多,自然更加是遠遠比不上中國的7.4%,不過,日本的增長率是零。如果計算平均國民收入,韓國是28,739元,日本是37,125美元,香港則是38,797美元,韓國比起香港和日本,還差上了一大截,有何值得令人羡慕之處呢?
計算國民收入,很多人會忽略了一點,就是這些國民收入究竟是從何而來。像韓國,一個很重要的部份,是從出口而來。如果我們到過韓國,我們會發現,它的基建狀況並不太佳,人民一般的生活水平,和香港日本等地相比,無論在衣、食、住、行方面,均是相差太遠,像我,根本不想去韓國,正是因為食物水平實在太差了。我曾經講過,這些年來,日本努力建造房屋,令到日本人的居住環境大為提升,而近年日本的經濟,正是由國內建設所帶動的,這令到日本人的生活質素大為改善。
所以,如果論到生活水平,韓國人和我們相差得太遠了,根本沒有值得令人羡慕之處。
此外,也是另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日本是一個均富的社會,但是,韓國則是極度貧富懸殊,由幾個大財閥,控制了韓國的社會。不但在錢方面,是貧富懸殊,在階級觀念方面,也是階級分明,如果論到封建,韓國隨時和中國不遑多讓,所以才會出現航空公司太子女強行要把飛機駛回出發地的荒唐事。
如果論到文化水平,可以分為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兩方面。
今日的韓文是在十五世紀時,由世宗大王所定下來的「訓民正音」,但是直至現代之前,韓國高層文化所使用的,仍然是漢字。二戰之後,韓國民間才基本上完全不用漢字了,全都改用韓文。在這方面,它和日本十分相似。
然而,由於日本仍然採用部份的漢字,所以,日本人和古代的文化,仍然是可以接軌,但是韓國人雖然在學校中,也有學過漢字,但由於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也就很難以認識漢字了。
一個地方的文化高低,很仗賴它和古代文化的接軌,例如說,西方人沒有古代文化,所以便要和希臘、羅馬等文化認親認戚,以吸引養分。皆因沒有古代的東西,文化就會變得十分之淺薄,俗不可耐,這好比寫中文不用四字成語,根本不能寫成有深度的文字。韓國人一旦把漢字從現代韓文中割裂,韓國文化的水平,也就難以受到影響……因為現代韓國人都讀不懂古代的東西了,除了看電視劇。
當然了,不學古代文化,可學西方文化。但是,學文化,是要花很多錢的。日本人學了一百多年,花了無數的金錢,去買西方的好東西,所以沐猴而冠,裝得似模似樣,可是,韓國人富起來沒多久,要想把西方文化學得很好,以取代傳統文化,還要花很多很多年的時間,才可以。
至於韓國引以為傲的影視歌唱文化事業,則要另文再談。總之,人們從向歐而變成崇美,由崇比而變作哈日,再由哈日變成韓風,是一蟹不如一蟹,每況愈下。或曰﹕你周顯大師作為哈日者,只比韓風者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答曰,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也總比百步勝上一籌!

2015年1月27日

看好的股票正在停牌

在這幾個月來,恒生指數的走勢並不差,可是,細價股卻一直炒不起來,反而是愈炒愈低,我和一夥友好自然也輸了不少錢。可是,在上星期,卻好像出現了轉機,好些細價股都開始蠢蠢欲動了,我們的看法(當然也是個人的主觀意願)是,這很大可能是細價股回復炒作氣氛了。

有趣的是,在上星期五,升幅榜首位的是「恒寶企業」(1367),升了52.73%,這股票我在很久以前多次提起過,勁炒過之後,又跌回原位。但在星期五之前,我並沒有評論過這股票,所以它的這次上升,與我無關,但是討論區之中,居然有人把它溢美在我的身上,實在是太令人振奮了。但更有愧的還是,在當天,「日成控股」(3708)升了22.8%,我的讀者卻在我的臉書留言,大說一通,我想﹕「吓,關我乜事?」

由於我被讀者罵得太多了,難得有無端端中獎的事,當然要大事掠美,照單全收。其實,在現在這一秒為止,我最有信心的股票,是「華人策略控股」(8089),不過而家停緊牌,惟有等它復牌之後,再作分析吧。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5027

食大茶飯 4萬都殺

【明報專訊】有一名朋友,想當金融中間人,賺大錢,食大茶飯,於是,她找到了一宗生意,就是有一家上市公司想借幾億元,當然了,這其中有着很大的難度,因為抵押的資產不夠「秤」,否則這名債仔去找匯豐銀行就可以了,何必去找中間人呢?

這名朋友找到一名親戚,這人據說和外國的基金十分熟悉,說很有把握可以問基金借到這筆大錢。但是,要找外國的大基金去借錢,必須依正手續去辦,幸好這個親戚懂得寫計劃書,以向外國基金申請這筆借款。世上並沒有免費午餐這回事,要請這個親戚寫計劃書,自然要花錢啦,收費只是8萬元,先付一半4萬元。相比起借6億元這筆大錢,這當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錢啦。

就在這時,那名朋友同我談起了這件事,我的回應是﹕「我可以寫擔保,這宗所謂的deal,結果就是你的親戚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取4萬元。」

她驚說﹕「吓!這可不是騙人嗎?」

我說﹕「這不算是騙呀,你親戚的確認識那些基金,也的確是寫了貸款計劃書,亦的確是把計劃書交到基金的手上,但是那些基金不批准,又有什麼法子呢?」

她說﹕「那我應該怎麼辦?」

我說﹕「這很簡單,若那個親戚把2萬元分給你,你便繼續把這場戲演下去,若他不付錢,那就要告吹。」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7/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26日

迪臣建設的價值和炒作

我第一次聽到「迪臣發展」(262)這股票是在1999年,那時,我在蕭若元旗下的「天網」當執行董事,他的秘書Brenda常常炒這股票,因而被我留意到。那時,我認識的股票冧巴不多,很容易留下印象。
後來,我才知道,這公司是在1997年上市的,那時剛上市不久,做的是建築業務。在打後的十多年,一直有穩定的業務,在今年,是史上營業額最高一年,半年利潤是3,200萬元,相比起去年,盈利增長16%,這在一間已經過了快速增長期,進入穩定期的公司來說,算是非常超凡的成績了,增長的動力主要是來自物業發展,但是它的本業建築業務,始終還是最大的一塊。
從財技方面看,太遠期的,我並沒有去翻查,但在近年,它並沒有大規模的財技活動,也沒有發過新股集資,股價也並沒有大炒過,只是平穩發展。
事實上,它既有穩定業務和盈利,也沒有集資需要。反而是在近來,忽然動作多多,先是把子公司分拆上市,在日前又宣布配售新股,價格小折讓5.26%,集資總額是7,200萬元。
先算分拆上市,子公司「迪臣建設」(8268)在上市後,股價大升,令到公司賺到了以億計的帳面盈利。這雖然為它帶來了一千多萬元的非經常性支出,令到它宣布了盈警,但計起上來,一千多萬元的支出,換來一億「創仔」新殼,是一本十利的生意,而其原股東們,單單收了「迪臣建設」的分派股票,便好過收股息啦。
這一點姑且不論,單單只計多了一隻創業板殼,都值2億元啦。再計埋5.5億元的主板殼,就是7.5億元,如果以市盈率計算它的業務,也值5億元,加起來就是12.5億元了,但現時它的市值,不過是4.5億元而已,這即是說,股價和真實價值折讓了64%。
如果單單從炒股票的角度去看,這股票的炒作動力,還是在於日前它的批股:它的業務維持穩定,子公司又上市了,資產值因而急速增大了,地產發展業務又進入了收成期,是賣樓的高峰,完全不缺資金,但炒股票的大原則是:強勢時正好炒作,業績好時正好乘勝追擊,那麼,配售新股的原因,很大的可能性,就是用來炒股票了。
正因為以上的原因,我對於「迪臣發展」這隻股票,都好有興趣,其實,我也早已經購進了它的子公司「迪臣建設」的股票,來作中線投資了。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7253

停板機制 令市場更恐慌

【明報專訊】交易所準備推出停板機制,小朋友「渾水」馬上說,經濟學的實證研究早證明了,停板非但不會令到人們「冷靜」,反而會令到市場的升幅和跌幅擴大。如果照我的詮釋,這個原理,是因為停板會令人更加恐慌,因此當一旦恢復買賣時,人們因為怕第二次停板,害怕自己的股票沽不出去,所以反會更兇狠地沽,因此,停板制會加劇升幅和跌幅。

87年停市4天 港跌「冠」全球

這令我想起1987年的世界級股災,李福兆宣布停市4天,結果令到香港的股市成為全球跌市之冠,也令到李被香港政府「革扯」兼「搣柴」,最終鋃鐺入獄,出獄後離港赴泰,近日仙遊,也不埋骨於香港,不亦哀哉!

這也令我想到了在許多年前,看到了一篇研究文章,說容許沽空,反而會令到股票價格的波幅加劇,因為這會發生「夾倉」的現象。這個研究的進行方式,是由一批金融系的學生作為模擬買賣的投資者,在電腦上虛擬買賣,只可惜我一直不能把那本書從家裏繁多的書中再找出來。

晚上,我和某名大莊家吃飯,這名大莊家居然支持新的停板制度,說﹕「唓!停幾分鐘啫哂,這是為了防止電腦操盤,一沽就是很多格,不要讓人有心快速質低某隻股價,我覺得反而是優化制度噃。」

吓!居然有莊家同意停板,真的是好少見噃!不過,呢名莊家朋友是叻到無倫之輩,近兩年搵到風生水起,他所作的分析,應該是有一定的道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6/columnist/en30_en30.htm

娶大陸妹有助事業

有一天,和一個溝女無數的朋友吃午飯,一如慣例地,他攜同了一名美女,是一名台灣妹,這個故事,從「台灣妹」三個字說起。

在案發的當時,我在言談中無意提起了「台灣妹」三個字。那美女馬上反應:「『台妹』在台灣人的口中,可是一個貶詞呢!」

我奇怪說:「有甚麼不對的地方?」

「那是代表了很土氣的女孩,才叫『台妹』。」她說。

「我明白了,這好比英文的『country pussy』。」我說:「這好比『港女』一詞,在香港人的口中,也是貶義。」

朋友湊趣說:「那『大陸妹』呢?」

我於是大發了一番偉論,相信本欄的讀者都是耳熟能詳了:「港女都是名牌手袋,售價扯到貴一貴,明明不值那個價,但你要買,就要付出天價,因為她寧願賣剩蔗,都不會割價出售。台妹就像一個又美觀又好手工皮質又靚的手袋,甚麼都好,就是價格太低,用起來沒身份。」

那位台妹居然格格笑了起來,看來她都不介意我這麼說,因為我說的是中肯的分析嘛。

「但如果你要發達,一定要娶大陸妹,因為她們的辦事能力特強,女人能擋半邊天,不,是擋到一整邊天。」我繼續說下去:「大陸妹能夠做到和薄熙來睡覺,條件就是要薄熙來支持她的老公做生意,這是港女和台妹所做不到的。」

所以,在金融界,娶大陸妹的男人,發達的機會率特別高,這是我觀察到客觀現象。

今星期的推介股票是「迪臣發展」(262),希望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50126/143694

2015年1月24日

大學該唸甚麼科目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過,增加大學學位並不能夠促進G.D.P.,這是因為邊際效用遞減定律,大學學位對於經濟的幫助,會隨着它的數量增加而減少邊際效用,畢竟,社會上需要大學學位的工作職位,永遠只在少數,例如的士司機、茶餐廳侍應、體力勞動工人等等,大學學歷對於他們的工作能力,並無幫助。然而,根據實證研究所得,有大學學位的人的平均收入,的確是高於沒有唸過大學的人,我的看法是,這是因為「塘水滾塘魚」效應:增加大學學位雖然不能夠促進G.D.P.,但卻並不排除在一個封閉環境之下,唸過大學的人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

無論如何,我永遠支持人們去讀大學,除了可以獲更高平均收入,大學生活於人生而言,也是一段難忘的快樂經歷,這是以後用更多的錢也補償不了。在很多人一生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唸大學的時間。換言之,如果不是從收入方面,而單單是從快樂方面去看,唸大學也是「回報」極大的投資。只要能力允許,那是必定要去唸的,就是蓋茨和朱克伯格,雖然沒有大學畢業,最少也是唸過了大學,爽過了。

現時大學生多愛讀賺錢的科目,但如果唸傳統的學科,更能促進思考能力。

至於大學唸甚麼科目,是挑喜歡的來唸,還是挑熱門能賺錢的來唸。如果你是對某科目極度有天份,像李敖,放棄了司法組而唸歷史,果然得到了大成就,這自然是絲毫不用猶豫的。又或者是,你極度喜歡這個科目,志願工作就是當這科目的老師,這也是不用考慮的。但如果,你只是無可無不可,唸大學只是為了過大學生活,那我就會勸告你,去唸市場更佳的科目,將來你更不會後悔。

我,唸的是新聞系,在中文大學而言,是高材生才能進的學系。當然了,工商管理也是很難進的學院,和新聞系的水平差不多。但是,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我眼見的,工管畢業的同學們,其平均收入是遠遠高於新聞系的畢業生。當然了,如果你從快樂和滿足感的角度去着眼,很喜歡當新聞記者,那又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有的人會說,有的科目,在你進校時,可能很熱門,但在你畢業之後,卻可能變得冷門了,所以他們會用這理由來勸服你挑喜歡的科目,否則花了幾年讀了不喜歡的科目之後,它又忽然變得不流行了,豈非是輸了兩重?但我告訢大家,這種可能性雖然並不排除,但發生的機率是很低的。

在我唸大學時,電腦科學很吃香,但現在豈非也在繼續流行?工商管理雖然有點濫了,但求職的能力、平均的薪酬,始終是高於其他學科。醫科、法律、會計等專科,永遠是高人一等,而新聞系的出路,這幾十年來依然是差不多。

在這裏,我必須聲明,我並非瞧不起那些學術的學科。反而,我認為,讀大學唸哲學、數學、物理、化學、歷史、經濟等等的傳統學科,才能夠真正的促進思考能力,提高學問,反而是工商管理、新聞,甚至是現時被譽為「神級」的Global Business,我都覺得是枝節末學,只有助於工作,對於知識世界沒有幫助。如果我有子女,我反而不支持他們去唸這些賺錢的科目,而去支持他們去唸那些啟發思考的傳統學科。然而,如果純從將來的收入的角度去看,我只能夠實話實說。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9815

2015年1月23日

過咗年先炒股

其實如果論到恒指,現時股市情況不算差,甚至算是近年高位,只是大家都在放假,氣氛未能回來。這種「放假心態」相信要等到農曆新年後,才有可能扭轉。

不過,話說回來,在過去兩年,殼股實在炒得太過瘋狂,現時停一停、歇一歇,也是很正常。不過,我的好幾個朋友,均是正在摩拳擦掌,準備在過年之後,大炒一趟,其中的一隻,據說就是我的愛股標準資源(091);不過,距離過年之後還有一個月,但在股票的世界,一天也嫌長,這些信誓旦旦說過年後會炒的故事,還是水過鴨背,聽過就算,到時先算吧。

我有一個「周顯炒股密碼」股票課程班,至今為止,已經舉辦了兩年,反應一直不錯,令我的課程經理人Phemey賺了過千萬元,發過豬頭。此外,我還有一個教授科學哲學的通識教育班,由於這是為社會服務、教育大眾,所以收費廉宜,第一班一百人迅速爆滿,現在要開第二班了。由於在《都市日報》並沒有做過課程廣告,現在特別「播出」一次,有意請電郵至phemey@gmail.com。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4461

口是心非 公關必殺技

【明報專訊】有些人的腦袋,真的是草造的,不知道為什麼可以上到高位,可是因為貪他們無知和夠勇吧,但單單憑着無知和勇,有時候,反而會把事情弄巧反拙,非但幫不上忙,甚至是幫了倒忙。他如說,「廿蚊張」的「廿蚊」事件,被引為笑柄,對也完全沒有作用,我真的懷疑這個人是憑什麼當上立法會議員的。

另外,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也是一絕,根據他的說法﹕「每一年樓市有一個增長,一個健康的增長,百分之五至十是相當健康。」當然了,他不會去想,每年經濟增長不到5%,為什麼樓價增長5%至10%是健康。

作為一個地產商代表,我完全明白地產商賺到盡的心態,但是,要想賺錢,悶聲大發財,不就可以了嗎?你如果要影響政府的政策,暗中去游說高官,也沒有問題,何必要公開發言,非但討人厭,而且還沒有作用,只有反作用。

「唔出聲無人話你啞」

所以,我每次看到梁志堅發言,都忍不住笑,笑這個人如此之愚笨,為什麼還有地產商會用他呢?簡而言之一句﹕唔出聲無人話你啞!

說到這方面,我覺得最專業的,莫過於立法會的黃毓民議員。記得有一次,講到議員應該減薪,他立即表示贊成。這當然是聰明絕頂的做法﹕唔通贊成立法會議員減薪,講吓啫,真的會成功減到自己那份咩!在同一事件,劉慧卿立刻好似刀割咁嘈,一比之下,高下立判!

相比之下,鄭家純常常公開表示贊成復建居屋,咁就係為之高明的公關技巧啦!我贊成政府打擊樓價,你哋就去反對,大家咪一樣起樓賺大錢,不過咁講吓,輿論就會讚我有良心,就會覺得你是無良地產商,幾爽呀!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2/columnist/en30_en30.htm

天水圍的前車之鑑

昨天說到政府興建居屋和公屋,其實是沒有法子的法子。因為,當住宅供應的缺口是如此之大,如果靠著大量私樓,來試圖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這未免對樓價的影響太大,不是社會所能夠承受的。
如果製造出一個次級樓宇的市場,這樣子,既可以做到大規模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也盡量減少私樓樓價的下跌。這就是居屋和公屋的基本原理,雖然居屋和公屋會造成某程度的土地資源浪費,但是在兩害取其輕之下,也只有採用這策略了。這就是當年的港英政府大量興建居屋和公屋的原因。
可是,大量的興建居屋和公屋,也會衍生出其他的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是,在天水圍,由於公屋和居屋的比例太多,所以導致了當地的居民平均太過貧困,令到天水圍變成了一個「悲情城市」,因而有了「天水圍城」的稱號。
 正是由於天水圍的引鑑,人們因而明白了,在一個社區之中,不能單單興建居屋和公屋,而必須輔以某比例的私人樓宇,甚至是一定程度的豪宅,才可以作為一個均衡的社區,才可以打造成一個宜人居住的大型社區。
這是香港人有了慘痛的教訓,才得出來的心得。可是,在梁振英政府盲搶地之時,那些反對的人,究竟常常在作出甚麼批評呢?
答案是:批評政府不把絕大部分的土地,用來興建居屋和公屋,把部分土地用來興建豪宅。莫非大家忘記了,天水圍的前車之鑑嗎?把窮人聚在一起,這就是製造出變相的貧民區,顯然更加不利於低下階層的生活。我可不明白,為甚麼這麼簡單明確、擺在眼前的事實,大家可以視而不見。
事實上,房屋政策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梁振英在上任之時,馬上進行盲搶地,但是其發展出來的土地,現在還未見到樓宇的蹤影。
董建華所鋪下的路,由曾蔭權所承受,曾蔭權所種下的惡果,則由梁振英所承受,如果香港人、香港的政客、香港的輿論界,永遠只看眼前,受到表象所蒙蔽,不以長遠的目光,去看長遠的樓宇政策,那麼,後果必將是後人亦復哀後人,大家生生世世地居住在又狹小、又昂貴的房子裏頭,怨天怨地,也沒有其他可做的了。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7020

投資移民 輸光換身分證

【明報專訊】港府叫停投資移民當天,大家紛紛入紙,其中有一個投資移民的最大供應者,手頭居然有130張飛,可知其誇張。

其實,投資移民的性質,就是大陸人買香港的股票,7年不沽,然後把這筆巨款輸光給香港人。我看報道說,這些投資股票的錢,可以折扣找數,但這些報道,應該只是二三手的消息,不知道實數。

據我所知,折扣之後,大陸人可以選擇「輸梗」300萬,可馬上拿回700萬。但究竟是1000萬「責」死7年着數(可能會輸光收場),還是即輸300萬更「抵」?這實在是見仁見智。

強花1000萬零售消費 更能助港人

另一方面,究竟大陸人花了300萬元,香港政府便去給他全家的身分證,香港人是賺了,還是蝕了?這也是難說得很的。不過,如果叫我說,我會說不如讓大陸人零售消費滿1000萬元,便給他們身分證,這對於香港的經濟,應該比買股票更有效,更能幫助到香港市民,當然這消費額只能光顧香港品牌,如雞仔嘜,不能光顧路易威登之類的國際品牌,花在吃飯方面,當然也可以。

我近來在搞一宗生意,每把這故事講出來,個個朋友都很喜歡,個個都要入股支持,本來這是發達之路。但是,大家都希望買進原始股,低價入貨,咁我賺乜?然後,A君不希望和B君同場,C君又要獨家合作,所以我最多只能挑一個合作伙伴,但單單一個又怕他不夠力,真的是煩死了。至於我搞的是什麼生意?當然是好好玩,賺錢兼賺玩的生意啦,唔通我咁大個人,仲希望創業發達咩,只不過是想嘩啦嘩啦的,大家開開心心,有個藉口聚在一齊,順便支持吓啲年輕人,就咁之嘛。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3/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22日

香港的居住缺口

如果從土地使用的角度來看,把這珍貴的資源,去建造次級質素的住宅,是不符合經濟原則的。所以,在我唸大學的時候,以當時的經濟知識水平,我是很反對建造公屋和居屋的。
因為,這政策明明是違反了最簡單的經濟學理論:只要多建造樓宇,就算建造的不是居屋和公屋,而是私樓,照樣可以拉高市民的平均居住水平。因為,問題的癥結在於,用多少的土地,建造多少總居住面積,合共有多少個單位,這令到市民的平均居住面積增加了多少,至於這些是私樓、居屋、公屋,則是無關宏旨。反而,當居屋和公屋大量興建,這只會令到收入較高的夾心階層,其生活水平及不上收入較低、但卻居住在居屋或公屋的市民,造成了另外的不公平,這也是現時香港的現實情況。
但是,當我年紀大了,思想成熟了,經濟學的水平也長進了,我這才知道,居屋和公屋是非常聰明的做法。因為,當市民的居住環境極差,樓宇供應缺口極大的時候,如果要快速兼有效地改善大量市民的居住環境,便要在短時間建造大量的樓宇。如果以現時香港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積來計算,要追上別的先進城市,那要增加一倍,不是增加一倍的供應量,是增加一倍的總面積,這對於樓價而言,那是災難性的大禍。
簡而言之,現時香港的狀況,要麼是大家忍耐蝸居的情況下去,否則要想在不大影響到樓價的情況之下,慢慢的去改善,那麼,可能需要三、五十年的時間,才能夠做得到。
這不是說笑,因為要把人均居住面積增加一倍,即是要把現時的樓宇總量增加一倍,以現時大約有240萬個單位、平均每個500方呎來計算,這個缺口可以說是天文數字,沒有幾十年,也不可能達到。只有用「日本式起樓」的方式,才可以做到,不過,後果也將會是「日本式下跌」,像這二十多年來,日本樓價的漫長跌勢。再說,在這三、五十年之內,別的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也將會在增長,香港人要想追上去,恐怕還得再加兩把勁。
以上的分析,是企圖指出,香港房地產供應的缺口有多大,以及我們面對的困難又有多大,政府當然不敢同市民提出這個問題,因為怕嚇死了公眾,設法反對政府找地的民主派人士,當然更加是不會提了。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6782

2015年1月21日

樓市喪吹淡風

今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如何,我雖然是《炒樓密碼》的作者,但強項只限於宏觀性的理論鋪陳,對於微觀的供求關係數據分析,卻是弱項。事實上,我對樓市的預測,不時出錯,也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然而,看全港最大的兩個孖沙的言論,both李嘉誠和李兆基(按:四大家族中的鄭家純和郭氏兄弟,由於是富二代,比起「雙李」是低了一個輩份),均對未來的走勢不看好,就是地產代理的霸主施永青,資產三百億元的大炒家湯文亮,也均公開看淡樓市了,尤其是湯文亮,從來是大好友,押中了許多次寶,也掉轉槍頭,變成淡友了。

引外勞起關鍵作用
如果看地產商的具體做法,是紛紛把大型單位分割成小型單位出售。要知道,大單位的呎價是比小單位為高,如果把大單位分割成小單位,發展商所實收的錢是少了。換言之,他們是只求現金回籠快,是變相割價出售,相比起以前的惜價如金,是改變了政策。
有一個說法,是建築成本太高,所以樓價不會跌。可是,看梁振英的《施政報告》,香港引入外勞,相信是未來的必然政策。外勞這事兒,就和最低工資一樣,當引進了後,便只會逐步增加,不會隨便消失的。這正如我在兩年前,討論到樓價時已經特別提到,樓價的下跌幅度,得看外勞究竟會不會引入,才能決定。我對於樓價的預測也許並不怎樣,但對於政治風向的預測,卻是十有七八中的。
除了引入外勞外,我的另一項有關政治的預測,是預言當樓價繼續上升,梁振英政府必然會再度出招,果然,在星期一的晚上,金管局宣佈,收緊有出租物業人士的按揭申請要求,這顯然是因應去年樓市的上升,所作出的決策。
不過,話說回來,去年的香港樓市,也是全無利好消息,豈不也是照樣猛升?所以,有時候,在資本市場,壞消息和市場升跌,有時是沒有必然關係的。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121/19009869

我們需要甚麼投資移民?

特首梁振英突然宣布取消投資移民,而且是翌日生效,搞到我的好幾個投資移民朋友,在當日死做至深夜,皆因蘇州過後無艇搭,在當日之後,便再沒有投資移民呢支歌仔唱了。

據消息人士說,這一次的「突然熄燈」,是因為中央政府發現了以此為藉口的外流資金實在太勁,一怒之下,因而作出的政策。我在這裏姑不論其發生原因,而是專門去討論「投資移民」這種吸納移民的方式,是否有效。

很多地方都有移民政策,因為在先進社會,人民普遍拒絕生育,人口減少是常見現象,所以只有吸納移民,去填補人口的缺口。只有日本這種民族主義強烈的國家,才會寧願經濟萎縮,也不去吸納移民。

然而,移民的質素有好有壞,其中「家庭團聚」一項,是基於人道理由,沒法拒絕的,但是其移民的質素則難料了。專業移民多半是歡迎的,可是這會造成對本地專業人才的競爭,再其次,就是投資移民了。

投資移民的最大好處,是為本地帶來資金,不過,其實香港並不缺乏資金,所以就這一點而言,並不奏效。當年香港曾經有過可以藉著在港置業而得到身份證,其實在很多國家,均有這種政策,不過,這只適用於樓價大跌,有大量空置房子的地方,用意是挽救樓市,如十多年前的澳門、現時的歐洲,並不適用於今日樓價高企的香港,因此在年前也取消了。

至於買股票可以移民,其實是最不可取的,因為這只會把金錢輸送到某部分人的身上,形成不公平。外國行之有年的,則是投資移民要有創業經驗,並且要在當地成立公司,聘請若干人手。這當然是比較合理的做法,但只適合於失業率高企的地方,如加拿大,但香港的失業率只有3.3%,所以也不希罕移民來創業。

那麼,如果香港要有投資移民,甚麼是比較適合呢?我的看法是,本地經濟缺乏了創新的活力,希望多點創新,所以,如果移民創業,創的是資訊科技、高端時裝、或是科學研究有關的,並且聘請人手,這是歡迎的。

此外,政府也不妨明買明賣,把申請移民的錢直接進入庫房,這總比買樓買股票入私人口袋為佳,只是有點無恥罷了。不過,究竟收費多少,才算足夠,得要精算社會和福利支出,才可以作出「定價」。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6469

財經新聞山埃 毒過股評人貼士

【明報專訊】不久之前,有大量的財經新聞報道,說中國為了拯救國企,以及大量的地方債務,又有銀行危機,所以一定要用政策把股市炒高,以集資還債,以挽救經濟危機云云之類的說法,言之鑿鑿,於是,這令到很多人信以為真,瞓身買股票,誰知,日前又說中央政府要整頓孖展,令到A股和港股齊齊大跌了。

究竟以上的說法,哪一種是真,哪一種是假?中央政府究竟有沒有決心炒高股市?究竟有誰可以告訴我呢?有說,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現在,連經濟新聞,也要呃你了,那麼,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哪種事是可靠的呢?莫非中央政府有心發放假新聞,以去欺騙傳媒?抑或是傳媒老作,把幻想出來的事,也當作是新聞了?

很多人都說,周顯大師的股票貼士,常常老點散戶,讓散戶中招。實質上,真正令到散戶中招的,很多時是新聞報道,而不是股評人的股票貼士。

戳力新搞作 牽涉大量人力

近來在談一個新project,是一個傳媒的搞作,事關的錢不多,但卻牽涉到大量的人力資源,所以,我連籌備中的飲食網站,也不親手去搞了,而是由拍檔負責,但這反而會令速度加快,相信在年中之前,已經可以試開了。

至於我的新搞作是什麼?暫時唔講得,只能夠說,當然是成本低,效益高,幾乎是賺梗的項目啦。現在還努力在寫新書《理財密碼》,已經寫了5萬字,進度都好快,希望在農曆年後完成,再加上《炒股密碼》的最新版,也將在年中推出。這一年,可真夠忙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1/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20日

牛二要炒Momentum

拍檔梅偉琛的炒股方式,是找出超值超低價的股票,慢慢收集,然後靜靜等待它的股價爆上,去年的第一升幅股票「英發」(439),便是給他這樣子發掘出來的,讓他賺了過千萬元,等待的時間雖然長,但由於回報高,所以也是值得的投資。

但是,這種投資方式,只適用於牛市第一期,因為那時的平價股票多,而且可供等待的時間又長。但是,現時已經是牛市第二期,距離終點的時間已經過了一半,也絕少優質而平價的股票,因此,我的看法是,應該是找尋一些有Momentum的股票,當炒才買才炒,這其中的利潤雖然沒有「等待上升」的高,但卻省回了等待的時間,換言之,在牛市一期,是等得長,贏得多;在牛市二期,則要等得短,贏少點。
例如說,現時我正在留意的「中國粗糧王」(904),2年來股價跌了七成多,在去年供股一次,供乾了,日前宣布業績大幅改善,轉虧為盈,這幾天股價走俏,成交也大幅上升,Momentum出現了,而且還是剛出現了幾天,是「新發之刀刃」,應該算是在這個細價股低迷的市況之下,僅餘的少數當炒股票吧。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3808

投資移民煞停 葬送一批股份

【明報專訊】梁振英突然宣布取消投資移民的那天,約了做投資公司的朋友見面,要到深夜才有空,因為他要把所有的單都在那天做完。過了兩天,約了某名專責相關交易的上市高層吃飯(名字不能說,費事影響股價),他說﹕「預計損失了2000萬元。」

香港有一些股票,是專門設計給投資移民買的,股價炒到天咁高,究竟這些股票的價格,會不會受到這項政策所影響呢?過兩天,我將和一個專搞這種股票的專家吃飯收風,之後才和大家作出報道。

其實,我都不明白,梁振英這項措施,究竟在搞邊科?那些憎恨內地人的香港人,不管梁振英點做,都不會改而支持他的啦。他這樣做,反而會令到一些支持他的人,轉而去憤恨他。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亞視keeper 冇得輸

先前發生的另一宗新聞,則是查懋聲被指為亞視的最大兼唯一得益者。其實這件事一字咁淺,亞視的持有人,必須是香港人,蔡衍明是台灣人,沒資格擁有亞視,王征是大陸人,也沒資格擁有亞視,換言之,查懋聲是keeper,他幫誰,誰便勝出。這麼關鍵的人物,唔通做生意仲使蝕本咩!

這好比當年的澳門娛樂,好多份人擁有,除了何生之外,又霍英東、又葉漢,又葉得利,又新馬仔,結果呢,最後誰人可以獲得了整件架生呢?咪係持牌人何鴻燊囉!點解呢啲機會,從來都無降臨到我的身上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0/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19日

看佐力小貸的盤路

上周提起過那位炒股高手朋友用頂頭搥飛去買「佐力小貸」(6866)的故事,有另一位朋友看到了這一篇,問起我這隻股票:「這股票得唔得?」原來他買了這股票。同枱食飯,仲係佢請,唔通我唔答佢咩。我皺眉說:「它已經上咗市幾日,有了幾天成交,咁你即係考我睇盤路啲功夫啫,我的門派是corporate finance approach,又唔係成日捕住部股票機,呢啲係traders的做法,我好少做架噃。」

他說:「你周顯大師都有教股票課程,你唔好話你唔識睇盤呀,我唱衰你架,你唔講,今日張單我仲唔埋,等你俾錢!」

講到咁,我唯有勉為其難,當場看他的手機,看那些基本盤路。(按:我是沒有智能手機,所以不能即場看股價。我其實不是抗拒智能手機,只是手指笨拙,按不了touch screen。)「佐力小貸」上市4天,成交額分別是:1.04億、0.82億、0.577億、0.348億元,加起來,4天總成交是2.785億元,至於它的集資額則是3.38億元。簡單點說,4天下來,它的總成交額,只是集資額的82.4%而已。

以上的2.785億元成交額,如果根據慣例,有一半以上是由同一伙人所買買賣賣,炒來炒去,互相抵消了,剩下的,如果能夠有兩成派到散戶手上,已是很了不起了。別忘記,它的公開認購,只有0.29倍超購,在上市的當日,本來就是乾身十足,縱是派了兩成,仍然是有八成乾。

換言之,如果從成交額去看,這股票仍然是非常乾身,80%以上的股票,都是仍在強者之手,未能沽出的。
如果從股價方面去看,招股價是1.3元,上市當日升了兩成幾,但只在1.55元和1.75元窄幅上落,收報1.65元。第二日突然升上2.3元,但高位成交不大,收1.75元。第三日也有波幅,在158元至193元之間,收1.64元。上星期五的波幅收窄,最高1.75元,最低1.55元,也是收1.65元。

換句話說,上市4天,收市價都是維持穩定。

朋友問:「咁即係點?」

我說:「咁即係未散過貨,股票依然乾身。我不敢寫包單股價會不會升,但可以肯定的說一句,直至這一刻為止,個老闆並沒有贏去你的錢。」

朋友說:「超,個老闆梗係無贏我錢啦,我1.6元買的,依家仍然贏緊,不過嫌贏得少,問下你啫,睇下好唔好沽之嘛!」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6078

佳兆業債券 當埋底褲都要買

【明報專訊】不久前,我在福臨門喝茶,碰到一名上市公司主席,是一家老牌飲食業公司,因為已上市多年,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他十分疊水。不過我和他並不相熟,只是有共同好友,也互相留有手機號碼,如此而已。

我們打了招呼,我到他的桌子,寒暄了幾句,插番幾張飛先。他則叫我去查一下佳兆業(1638)的狀況﹕「D債券十幾厘yield,好吸引!」不過他有點害怕這公司不穩陣,所以才叫我去查。

叫我去查一家公司,即係有位入,可能有生意噃。只可惜,當時正值聖誕期間,拍檔梅偉琛去了新西蘭享受人生,我當然也懶得研究股票,因為研究垃圾股需時甚短,但研究佳兆業這種中型公司就得花些時間。拍檔不在,我自然不會親手去做這些煩瑣工作。

與湯文亮食飯 又食又拎

梅偉琛度假回來後,我還未來得及和他見面,佳兆業已經出事。我們自然也已經沒有研究它的必要了。

但在上星期,我和湯文亮博士也是在福臨門吃午飯,又說起了佳兆業這家公司,現時它的債券回報率已經去到了60幾厘。根據湯博士的意見﹕「這公司的資產都是在優質地區,估計資產是負債的130%。」

我馬上說﹕「如果係咁,當埋底褲都要去買它的債券呀!」

同湯博士食飯,永遠由他埋單,兼有嘢學,真是又食又拎,非常之爽的事。只是我現在又要想辦法找回那名上市公司主席,看看能不能廉價買到這債券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9/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17日

美中女要戒急用忍

如果要進一步研究美中女理財學,得先去瞭解一些基本資料,就是美中女究竟有甚麼特質,而這些特質與別不同,令美中女理財學可以作為一個特別的研究課題。

美中女是由美少女漸變而成的,美少女通常收入不菲,一個月通常能夠賺到數萬元或以上,在漸變成為美中女的期間,一般來說,會累積到七位數字級的存款。問題在於,在這時,她們的賺錢能力正在、或已過了高峰期,正在面臨下滑期當中。

一旦退休,轉職其他工作,非但收入會大幅減少,而且工作的辛苦程度,也會大幅增加,即是多勞少得。更有甚者,由於美少女的工作時間並不穩定,大部分都會晚睡早起,喜愛夜蒲,很難以去當正常的上班族。

美中女理財第一要條,是「戒急用忍」,千萬不要亂來投資。

簡而言之,美中女的特徵是:手頭有現金,空閒時間很多,但因為收入現金流正在減少,因而感到前路茫茫的人。她們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食慣歎慣,沒有正常上班的工作能力,也即是一條大懶蛇。

在這個情況之下,她們很容易會傾向於「搵快錢」。

我所說的搵快錢,是她們會很容易墮進投資陷阱……亂炒股票。

作為一個亂炒股票的人,美中女有着所有的缺點:手頭現金多,股票知識少,心急賺快錢,而且,她還有很多的空閒時間,可以整天不停的炒。這好比一個住在賭場旁邊的賭徒,輸錢的機會當然比其他人高得多。還有一點,是很多人所忽略了的,就是一個普通人,並不相信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這回事,所以並不會輕易相信股票貼士,但是,在一個美女的人生之中,的確是會不停的遇上有人「無故」地對她很好、給她機會的個案,因此,當美中女也遇到股票貼士時,她會比常人更加輕易地相信這些山埃貼士。

大家可以從而看出,從輸錢的角度去看,沒有比美中女更完美的對象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有很多的股票,正是專門針對美中女的這些弱點,特意向她們重點推銷,從而可以高價出售的。例如說,在二○一四年,有一隻轟轟烈烈地炒作,也轟轟烈烈地下跌的股票,正是經用臉書群組和「人傳人」的口述方式,瘋狂的把股票高價賣給了大批大批的美中女。有一天,我和幾個朋友吃飯,席中有三位美中女,她們都買了這股票,合共輸了一千萬元。碰巧在翌日,我又遇上了另一名美中女,她則輸了一百多萬元。觀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由此可知此股票在「美中女社群」的殺戮之深。

簡而言之,美中女理財的第一要條,是台灣的李登輝所說的「戒急用忍」,千萬不要亂來投資亂買股票。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9646

2015年1月16日

莊家入行的契機

那天和一個市場上數一數二的莊家吹水,他講起他的入行經過,簡直令人笑爆嘴。話說在09年,金融海嘯之後,這條友的身上無「蚊」(money的「蚊」),手上持有一些垃圾股票,於是想沽貨套現,弄點錢來花啦。

大家都知道,在09年,股市有如死水一潭、死狗一隻,「左手邊」的買盤空空如也,他只有掛在「右手邊」的沽盤之上,等待運到、等待有魚來購買他的股票。
不消說的,等了又等,等了很多天,都等不到有買家,沽盤照樣掛。但是,在這時,股票行又在call孖展了,怎麼辦呢?於是,他只有用另外一個倉,來take這手股票,轉一轉倉再說,而且藉着轉倉之時,還可以在另一個倉做更大的孖展,乘機套點現金來花㖭。
就在這時,奇迹出現了!他剛開始買了不久自己的股票,忽然出現買家,漸漸把他的股票全買光了,買光了之後,股價還自動跑了上去㖭。
「原來做莊咁易嘅,有商機噃!」因為這宗事件,他便跑上莊家的不歸發達路了。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3293

改名、供股、轉虧為盈

股民初學corporate finance approach炒股時,往往傾向於把問題簡單化,希望得到凡A則B的簡易答案,例如說,凡是供乾,必定會炒,諸如此類的「公式」,但實際上,正如我在股票課程班不停向學生灌輸一個基本的概念:在股票的世界,並沒有凡A則B的機械工程公式,而供乾本身,用邏輯的方法去表達,只是一個contributing factor,而不是一個必勝的秘方。

根據我的粗略統計,供乾之後的股票,大約可以令到勝算增加了10%左右,這當然是很好很好的contributing factor了,但要令到我們購買一隻股票,卻顯然並不夠分,不足以成為充分條件。「中國粗糧王飲品」(904)是一間在2004年上市的公司,以「中綠」為品牌名字,專門賣五穀飲品和食品的公司。去年9月,二供一供股完畢,供股價是0.25元,和宣布供股時的股價0.49元,折讓了49%,結果供股不足,包銷商上身了18.13%。

這當然很明顯是供乾,但是,正如我在前文所言,單單供乾,只能加分,並不足以吸引我們購買一隻股票。
轉機在於它在上星期公布的業績:在截至2014年10月底的半年帳目,它轉虧為盈,從去年的虧蝕6,330萬元人民幣,至今年有1,06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供股不足以成為購進股票的充分條件,但在轉虧為盈之前,突然宣布供乾,這就很明顯藏著一個很大的「陰謀」了。
如果論到股價,它從兩年前的兩元多,跌至今日的四毫多,市值是7億元左右,以殼價5.5億元計,再加上這一盤半年10.6億元人民幣營業額的生意,基本上這已經是低過股價成本了。

其實它本來的名字就叫「中國綠色食品」,在供股前,才改了現時的名字。改名對於股價的影響力,只有1%至5%之間,2000年科網股時則例外,一改「.com」,即升價幾倍。可是,改名(後沒炒股票)、供股、轉虧為盈,這一連串的事件先後發生,這卻可以有效的令到這股票的值博率大增。

根據我的經驗,這大概有80%的機會是會導致股價上升的,關鍵只是在於升勢可以維持多久,以及升幅究竟是多少而已。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5888

深圳樓價何時爬過香港?

【明報專訊】居屋貴過一些私人樓,已經不是新聞了。如果作事後孔明,這其實是不難理解的,因為不少居屋的質素,的確是比一些私樓更佳,所以居屋貴過私樓,又有何出奇呢?

這好比深圳樓貴過香港樓,在十幾年前,也是不可思議的,但現在大家已經接受了深圳一線樓比香港的二線樓更貴。問題在於,會不會有一天,深圳的樓價普遍地比港樓更貴呢?我的看法是,如果從供應量去計算,相信深圳的人均收入,要比香港高上一倍,深圳樓才有可能普遍地貴過港樓,畢竟,香港人的居住環境實在太狹窄了,這是短期間不可以改變的事實。

深圳一線樓已比香港二線樓貴

近日有一名港女,因為手提行李超重2KG,所以在日本不能上機,因而大事投訴,說該航空公司和日本人幾衰幾衰,結果當然是反被網民恥笑。記得在十幾年前,我搭乘日本航空(JAL),check-in時,地勤人員也是說我的行李超重,問題在於,我的手提行李是空的,內裏只有一件T恤,什麼也沒有,一提起來,輕飄飄的,根本不可能超重。我把手提行李打開給他們看,他們就是不放行。敏感的我當然也稍微感覺到他們有點Racism。

後來不久,日本航空便因經營不善,大幅虧蝕,欠下巨債,宣布破產了。我當然是額手稱慶。我想,我作為哈日了很久的人,還研究日本,準備寫《日本密碼》,對於日本人管理作風,應該是比普通人更了解的。這就是﹕港女雖寸,日本妹也好不了多少!

按﹕那些地勤,我相信是日本妹。又有一次,我認識的女性友人的弟弟上機,這位弟弟十分靚仔,也是行李超重,一味扮cute地死搖頭,日本妹格格大笑,便任他上機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6/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15日

朋友炒佐力小貸普渡眾生

我的好朋友PK君,是個大炒家,周一那天,我們約了短敍,卻原來,他看到我在本欄寫了新股「高鵬礦業」(2212),而他又申請頂頭槌飛,所以便約我會面了。
這位仁兄是個有名炒家,是炒股發達的,家住山頂獨立屋,但為人低調,出入只坐地鐵,但常請我吃飯。按:PK真的是他的名字縮寫,和廣東俗語無關。那天他說:「你又唔早講你會寫呢隻股票,搞到我在星期五已經沽出了,賺得不多呢!」

但悲劇並不在此,而是在周二發生。原來,由於近期市況不好,於是,他的炒作注意力,集中在抽新股,當然了,他是研究過,是好嘢,先至會買。他不單申請了「高鵬礦業」,還申請在周二上市的「佐力小貸」(6866),而且也是頂頭槌飛添!
這位仁兄咁疊水,當然要申請頂頭槌飛,先至啱身份,在這兩次,他還叫埋老婆和至親好友去一齊去申請,次次申請幾張飛,實行大包圍,我說:「這兩隻新股的頂頭槌飛都無幾多,給你這一幫人申請晒了!」

由於本欄在周二不出,所以,我只能在他報提過這股票。但很可惜,在星期一會面的那天,我也並沒有向他提起過這件事,結果,在星期二的那天,他很快便沽出了「佐力小貸」,後來眼光光的看到它猛升,少賺一大截。
不過,他作為成名多年的股壇高手,當然不是浪得虛名的,後來他來來回回的買買賣賣,也補回了不少利潤。查「佐力小貸」是一間小額貸款公司,也即是香港的「財仔」,這是一門利潤豐厚的生意。它的大本營在浙江省德清縣,即是我一直好想去的莫干山附近,註冊資本8.8億元,浙江省排名第一,以總貸款額計,則排名第二。

這一次上市,它的集資額是3.38億元,雖不算是好細粒,但都幾容易食。公開發售僅只有0.29倍超額認購,每手2,000股的中籤率是100%,如此冷門的股票,PK君都能相中,怪不得他常常贏大錢,也怪不得我常常找他,同他收風套料了。

對於PK君這次少賺錢的「悲劇」,我的評語正是:「你是第一號大散戶,揸咁多貨,正是因為你沽光了股票,股價才會猛升。如果你揸咁大手,死抱不放,這股票就不會升了。所以,你是犧牲自己,成全大眾,是普渡眾生的偉大做法呢!」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5580

股票榨太乾 日後派貨難

【明報專訊】和一名上市公司老闆聊天,說起了炒股票,他說﹕「我們的朋友R君,有一次,把一隻股票榨到乾晒,一股不漏出街,從兩毫幾子炒到三個幾,都無人留意這股票,都唔知點算好。由此可以見得,榨得太乾都是無用,不如放點貨出街,雖然比較難炒上去,但是讓市場的人贏點錢,反而更易派貨。」

我說﹕「乾夾十幾倍雖然無人買,但是大跌七成之後,就會有好多魚游過來,好似隻乜乜咁,都散到好多貨呀。」

他說﹕「隻乜乜係派到貨,不過畀證監查到飛起,想轉主板都唔批,這叫做得不償失!」

釋出小餌 水魚自然游來

我說﹕「其實香港班賊只要做得不太過分,證監同交易所都將就算了,不過呢班人殺得咁狼,又係扺畀人查。」

R君說﹕「以前交易所的電話沒有來電顯示,現在都有了,因為那些嚴打中的上市公司,交易所連他們的電話都不接,等他們什麼都搞不成。我有個friend,試過連續不停打三天電話,都無人聽!」

日前去上環生記滷味食飯,老闆娘叫我畀股票貼士,老闆則叫我在專欄寫他們,為他們宣傳。我說,畀股票貼士就不用了,我怕你輸了錢,會落毒毒死我,不過專欄提一提,卻無問題,因為我的確是你們的常客,你們的食物又的確好食,我只是講老實話而已。

不過,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我之所以寫它,皆因我知道,生記最好吃的,還是老闆家裏的私房菜,免費奉客,叫招待朋友,據說麥玲玲常常有口福去吃,我就沒吃過了,所以必須要拍老闆的馬屁,希望他請我吃一趟!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5/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14日

從寫作進入炒股之路

在上周六,和老上司馮兆榮飯聚,忽然想起了很多的往事。那時,我剛從加拿大回流到香港,搞一些小生意,失敗了,身上已無分文,正準備訂機票,打包回温哥華,在老巢再作打算。
由於當年我在某大報寫過稿,因此認識了其高層張仲堅。他對我的寫作能力很是欣賞,於是,把我介紹了給他的老朋友尹志偉。當時尹志偉在《新報》當總編輯,另外還有一門經營十幾年的生意,就是香港史上最暢銷雜誌——《龍虎豹》。
尹志偉問我懂寫些甚麼,我說甚麼都懂得寫,於是他叫我寫一個國際版專欄,叫「國際內窺鏡」,稿費好像是一萬元一個月左右。這當然不夠生活,故機票我也訂了,預備「撇s」。在等待期間,尹志偉忽然找我﹕「寫社評的那位告假,你可否代他寫兩個星期?」
這個故事對我的啟示是:永遠不要放假,故後來我寫社評,365天全寫,沒放過一天假。當然可以!我馬上把機票推遲了,準備先賺這筆外快,才再回家。誰知寫了兩周後,尹志偉說:「你寫得比原來的那個還要好,我決定不用他,你繼續寫吧。」
忽然找到一份長工,於是我把機票退了,決定留在香港發展了。但不久之後,尹志偉因為家有要事,回到澳洲的老家了,總編輯的工作自然也要辭去了,不過,《龍虎豹》的生意還繼續做下去。在離開前,尹志偉特別介紹社長馮兆榮給我認識,馮兆榮也覺得我寫得很不錯,繼續任用我,相安無事。直至有一天,馮兆榮忽然召我進社長室,對我說:「我的朋友蕭若元很喜歡看你寫的社論,過兩天出來吃飯,介紹你們認識。」
原來當時蕭若元做新城電台節目《平息你的風波》,每天被迫看完所有社論,故才會留意我寫的東西。在我認識蕭若元後,我們時有聚會,當他後來搞「天網」時,便找我當執行董事,我是這公司第一個員工,手下有幾百人,好不威風。
在這段期間,我不但學了炒股票,也經蕭若元的介紹,認識了大凌‧張志誠。張志誠對我很不錯,三天五天找我打牌,就是在牌桌上,我認識了很多金融界的猛人,從此走進了炒股票的不歸路。 最後一提的是:尹志偉的《龍虎豹》至今仍有出版,應該是香港史上最長壽的鹹書。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5412

老馮死追長實訂

對於李嘉誠的長和系在日前宣佈的財技活動,其中我覺得最有智慧的回應是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他認為這並非「變相遷冊」。
這一點,我是絕對同意的,因為這明明白白就是遷冊,又怎會是「變相遷冊」?馬時亨的這個說法既能護主,又沒有說謊,的確是妙絕的答案。

雍澄軒事件未解決
說到李嘉誠,難免想到在上星期六,我和前上司馮兆榮、鍾錦等人在三湘大廈富聲吃飯聚舊。這兩個人是報界老前輩,有大把物業收租,身家以十億元計。早前,兩人均買下了雍澄軒的單位,但卻堅決不肯投降,至今仍然和長實(001)繼續拉鋸。
無他,這兩個人,又有錢,又有閒,兼且都是受軟不受硬之輩,自然不會輕易就範。
在席間,馮兆榮怒着說﹕「過幾天,我便在身上掛紙牌,到長江中心的大門前示威,要求退款賠償,我會大爆……」下刪幾千字。他是一份報紙的前社長,當然掌握不少秘辛故事。
原來在十多年前,他買了幾個海逸豪園單位,結果因為樓價大跌,被長實殺訂兼追尾數,要攞佢命。後來他親自寫信給李嘉誠,結果只是殺訂了事,否則他已經破產了。如今風水輪流轉,所以他一定要長實雙倍賠訂,以報當年一戰之仇。
一位好事之徒說︰「你係唔係去先,係我即刻幫你寫紙牌!」馮兆榮說:「唔去正契弟,唔爆料都正契弟。」我企圖息事寧人,打圓場說:「老細暫且別去住,呢個咁好題材,等我寫番篇稿,劏一劏先,如果寫稿佢都無反應,你先至去示威都未遲吖。」
馮兆榮追問︰「你係咪真寫先?」「唔寫正契弟!」我回應:「除非突然有隻贏梗嘅股票出現,咁我就梗係先寫貼士,把這一篇順延至下個星期,總之有遲到,無甩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114/19001779

超人大決定 必有錢賺

【明報專訊】我在先前說過,李嘉誠所做的重大決策,必定是有著百般的算計,所以,他的這個財技行動,必然也是理由多多,不會是單一的理由。但是,儘管他有100萬個理由,去作出這個財技行動,但有一個基本的目的,是肯定有的,這一個目的,就是……他一定有錢賺。

對的,誰都知道,李嘉誠是一個多麼精明的商人,他所做的每一個財技決策,可以為着政治理由,可以為着鞏固控股權的理由,總之是理由多多,100萬個都可以,但是,有一個基本條件、必要條件,是必須達到的,就是他必然是要有錢賺,因為,就算是為了政治理由,為了100個理由都也可以,他是不可能做蝕本生意的。

這一單刁,是系內的股份轉移,沒有涉及任何的資產轉換,也許,「長地」的上市,將會涉及發新股集資,但這暫且不提。單單用這一單刁來作計算,李嘉誠其實是減持了長江實業(0001),增持了和記黃埔(0013),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因此,我也可以推論出,以消息公布前的股價計算,和黃的股價是比長實抵買得多。事實上,我早在三年前,初寫此專欄時,已經一直看好和黃,不過好彩沒有買(其實是買後賺少少沽出了),因為它的升幅太慢,比不上別的股票。我也實在想不到,這一隻比較平的股票,給超人用這一個絕妙方法來作出增持。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4/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13日

國策撐小額貸款

中國的小額貸款公司好比香港的財務公司,其銀行系統專門服務大集團,不借錢給小公司,早就為人詬病,因此,支持小額貸款公司去填補這個漏洞,是近年中國政府主力的金融國策之一。今日上市的「佐力小貸」(6866),正是一間小額貸款公司,也即是說,它是有國策支持、行業前景處於黃金時期的一間公司。

佐力的大本營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大家都知道,浙江省是小額貸款之都,當年溫州市的民間高利貸,早已經聞名全國,不過,它卻是合法、持牌的小額貸款經營,但其規模,如果以註冊資本8.8億元計,在整個浙江省排名第一,如果以總貸款額計,在整個浙江省排名第二,毫無疑問是極有實力的公司了。
其招股定價1.3元,接近下限,集資剩額約3.38億元,市值並不算大,從炒作的角度去看,它是十分好炒。但由於每手2,000股的中籤率是100%,即是參與的散戶眾多,它究竟是會在上市當日就炒,抑或是玩近期流行的,上市後靜幾天,才來玩「回馬槍」,那卻是不敢肯定的。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2676

TVB節目 不用太優質

【明報專訊】其實我同杜惠東杜sir都幾熟,間中都有約出來飯局,但我不認識杜如風,不過我都看過她的一些電視節目,至少她在日本的部分表現得很不錯,因為她實在是個日本通,連我也遠遠的比她不上,因為,她是在日本的貴族女子大學御茶之水女子大學畢業的。

她在TVB的節目被大喝倒采,引來了二十多萬人的反對,成為了一時的新聞,但收視卻並不太差。對於這事件,很多人都作出過分析,其中的一些分析,我也是同意的,例如說,現時她的年紀太大,已經不能繼續扮天真下去了。不過,我認為,輿論的描述雖然很多都是正確的,但卻只是contributing factors,卻並非充分條件,不足以解釋事件的全部。

我認為,這是和電視廣播(0511)的本質有關。

一台獨大 更須迎合大眾口味

大家都知道,由於亞視積弱,所以,TVB已經是香港免費電視觀眾的全部,而這些免費電視觀眾,代表了社會上的一個大階層……像我,其實不看電視,就是看,也是多看收費電視,很少看免費的。簡而言之,免費電視的很多觀眾,其實都是沒有轉台權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收費電視。

杜如風的節目在收費電視播,沒問題,因為不喜歡她,最多轉台罷了,反正收費電視大把台可以轉。但是,當這種個人風格強烈的節目,在TVB播出,這些觀眾無台可轉,唔通你叫師奶改睇J2咩!

換言之,TVB的節目,必須是社會上的最大公因數:它用不着太好,但卻絕對不能太過有爭議性,也不能太過前衛。而那些有識之士在罵它的節目沒有水準時,也許應該先認清這個基本的事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3/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12日

派錢出街之後再炒

聖誕節加上新年是香港的最長假期,在這段長假之前,股市市況例必淡靜,我的很多朋友和拍檔,均去了遊埠,連拍檔梅偉琛也飛到了新西蘭,我則留在香港,靜靜的寫作新書《理財密碼》。
新年過後,大家遊魂完畢,股市也漸漸回復了一點生氣,也接連有一些新股上市。「高鵬礦業」(2212)在上星期五新上市,是2015年的第一隻主板新股。
它是一隻礦業股,做的不是熱門的煤礦或油礦,而是大理石礦,礦場位於湖北省。換言之,它的業績好壞,和能源需求無關,近日的石油價格大跌,也不關它的事,反而是樓宇的供應量,包括了商業和住宅樓宇在內,以及人們對於裝修舊居的需求,才會影響到其業務的盛衰。
這公司的招股價是0.88元,集資額只有5,610萬元,是一隻小型的礦業股。申請時超額認購23.2倍,因此啟動了回撥機制,令到它的公開發售數目,增加至30%,也即是說,配售只有70%,而申請一手的散戶,中韱率是100%。
在上市當日的表現,它死守著招股價0.88元,最高是0.94元,最後以0.89元收市。至於成交量,則只有4,325萬股,只是總發售股份的一半而已。
對於這種走勢,我的看法是,它是在收貨。原因很簡單,它的總發售股數是8,800萬股,上星期五的成交額只有這數字的一半,而且是在窄幅上落,沒有高低波幅,無法吸引散戶入市,所以肯定不是在散貨。
既然不是散貨,那就很可能是在收貨了。前面說過,它是採用了人人有份的中籤率,所以等待那些只中一手的散戶,都沽清了貨之後,它便會有上升的動力。這個時間,幾天說不定,一頭半個月也說不定,視乎收貨的速度而定。
如果論到炒股技巧,給一些散戶拿到了股票,讓他們贏少少錢,雖然是派錢出街,但不失為一個很有效的股票宣傳。所以,當它們玩「回馬槍」,重新拾起鑊鏟去炒作時,往往有著更凌厲的升幅,所以,我認為,「高鵬礦業」是一隻值得注意的股票。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4910

超人大重組 不會為單一原因

【明報專訊】有關李嘉誠先生日前的財技活動,社會上有着不少評論,我當然也有我的想法,其中有一些是肯定想對了的,也有一些是不敢肯定對不對的,當然也有一些是想來想去想不通的。

一石二鳥 決不蝕本

不過,對於這一番財技的內裏原因,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第一就是以李嘉誠先生的高明,這個大舉動不會是因為一個單一原因,也不會是因為一個單一的好處,而是一石幾鳥,好處多多的決定(即multi-factor),否則不可能作出這麼大舉動。所以,那些說「因為乜乜原因,所以他才這樣做」的說法,只會是猜對一部分,想正確地猜中,只有列出一系列的原因,才是right approach(這個英文我譯不了)。

第二點則是,這個財技活動也肯定有利於他的荷包,因為以他的精明,決計不會做蝕本生意。

至於李先生的財技何在,我是不會在本專欄說的。因為長和系好歹也是《明報》的大型廣告客戶,我當然不可能倒報館(也即是我的老闆)飯碗,因為在我的立場而言,金錢是至上的,錢是皇帝,錢也是上帝。畢竟,我甚至可能自己搞報紙呢,當然也會同情報館的處境。

對於這事件,一名叫DaC的網民寫了一句令我激賞的話﹕「變相公投,變相佔領,變相購物,變相民主,變相選舉,變相辭職,變相遷冊。」今日的香港,為什麼這麼多人搞「變相」什麼的,為什麼沒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出來,明刀明槍做一些光明正大的事呢?唉!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2/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11日

借古說今一篇︰秋瑾是革命黨嗎? (經濟日報)

很多人都知道,我很愛看歷史,不但愛看,而且還會努力的去鑽研、發掘歷史的真相,為甚麼歷史的真相要去發掘,才能得知呢?因為在政治掛帥的歷史撰寫者的筆下,大部份歷史真相都是遭到歪曲了、埋沒了,而必須經過一番的努力,才能夠把事實還原出來。
我寫的有關歷史的文章,一共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歷史的考據,發前人之所未發的,講前人所未講過的,第二種,則雖有不少人知道,但卻只限於專家所公認了的事實,一般的民眾卻是誤解了的。就這第二種,又必須符合兩個大原則,才值得一寫,第一是這必須是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知道的重要史實,而不是雞毛蒜皮的小故事,至於第二點,則是它必須是借古諷今,以古事來喻今況,才值得去寫。
以下的故事,就是鑒湖女俠秋瑾的故事。由於篇幅所限,所以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史實,將會略去,只保留我所要說的要點,至於我所要借古說今的部份,則不去畫公仔畫出腸子了,請讀者自行領略。這是因為在政治掛帥的今天,不管站在那一方的角度去寫文章,都會招來50%的人的反對,為了明哲保身,個人的立場還是留中不發的好。
秋瑾之所以被清廷所捕殺,是因為徐錫麟案。徐錫麟是革命黨光復會的人,1905年進入了朝廷工作,1906年成為了安徽巡撫恩銘的親信,1907年開槍殺掉了恩銘,因而被捕。
大通學堂是徐錫麟等人所創辦的,目的是藉教育為名,宣傳革命。秋瑾在1905年加入了同盟會,1907年成為了大通學堂的督辦,負責管理校政。在革命成功之後的所有信息看來,我們當然已經知道了,秋瑾是個可敬的革命黨,為革命做了很多的工作,最後壯烈犧牲了。但是,在1907年,在她被殺害時,當時的人究竟是怎麼想、怎麼說的呢?
當日徐錫麟案事泄,清政府馬上命令紹興知府貴福處理此案,由山陰知縣李鍾岳率領三百名清兵,到大通學堂捉拿秋瑾。李鍾岳和秋瑾有私交,因此不但拖延了緝捕的時間,抓到了秋瑾之後,也沒有用酷刑迫供,結果秋瑾只寫了「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後來繼續審問,秋瑾也沒有承認自己是革命黨。
貴福大怒,親自審問秋瑾,不單用刑,而且自制出了一份口供,強迫秋瑾按了手印,終於把秋瑾判了死刑。李鍾岳說﹕「證供兩無,安能殺人?」
在1907年的7月15日,秋瑾被就地正法,死時是32歲。李鍾岳則因「庇護女罪犯」而被革職,10月29日懸樑自盡,史載說是為了內疚於秋瑾之死。
秋瑾之死,引起了輿論對清政府的大力攻擊,指這是冤獄……慢著,如果以今日的政治正確標準,清政府殺害革命黨,當然是罪大惡極,但在當時,仍然是清朝,謀反自然是死罪,有何冤獄,又有何值得攻擊之處呢?
問題在於秋瑾並沒有寫下供詞,雖然清政府公開了其他的實質物證,但仍然按不住幕天席地的筆伐,例如說,上海《申報》的說法是﹕「故今日之爭,不在於秋女士之革命,真與不真,但當問官吏之殺我同胞,當與不當,女士當殺,殺之宜矣,乃殺之於法律術當,是不啻殺我無罪之同胞矣。」
其實,大家均是心知肚明,秋瑾的確是一位革命黨,亦已經人證物證俱全,只是欠一份認罪口供而已。不過,報章輿論硬要拉上法律程序,還是清政府還未有而西方政府才有的程序公正,還要拉上種族問題,把「同胞」也扯了上來,清政府只有認輸罷了。
簡而言之,在今日,秋瑾是被視為偉大的革命黨,但在她死的當時,民意卻是認為這是一場冤獄,至少在法律上,她不是革命黨,卻被枉殺了。

2015年1月10日

甚麼是美中女理財學

前些時,我在本欄寫了一篇關於「美少女理財學」的文章,在該文中,其中的一個論點,是說美少女沒有甚麼太過值得理財的地方,皆因美少女雖然收入不少,但卻由於年紀太小,積蓄的時間不長,本金不會太大,因此也沒有太大的理財餘地。

簡而言之,美少女需要的是斂財,而不是理財,即是要趁着青春年少,努力工作,多賺點錢,而不是忙着湊仔玩樂,荒廢了賺錢的黃金時間。

其實,有關「美少女理財」的部分,只是一段開場白,我想說的,本來是「美中女理財學」,只是篇幅有限,說完了美少女的開場部分,便沒有字數去講主題的「美中女」了。

美中女通常歎慣食慣,收入比較高,但未必有持續性,所以懂得理財十分重要。

所謂「美中女」,是介乎美少女和美魔女之間的年齡,那是大約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之間。很多讀者一定會罵我:「周顯你這王八蛋,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之間,正是女性最美麗的年齡,你怎能說是『中女』,這豈不是侮辱女人了嗎?」

且聽我詳細道來。沒錯,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之間,的確是女人最美麗的年齡,這一點我不否認。如果從賺錢的角度去看,美少女在十五歲左右,便能夠開始作為模特兒而賺錢。當一個模特兒,不用腦袋,也不用很辛苦工作,輕輕鬆鬆的,便能夠賺到了幾萬元一個月,遠遠勝於普通的一個打工仔,或打工妹。

當模特兒,或用新興的名詞:「o靚模」,用這門工作而去賺錢,將會隨着年齡的增加,收入也會陸續增加。

原因一來是,普通女孩是「十八無醜婦」,但是真正的美女,則會因年紀的增長,會「愈大愈靚」。二來是,年紀太小,眼光也小,不曉得美女的市價,因而會被壓價。長大了之後,才懂得叫價還價。三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人際關係也會改進,認識的朋友網也會改善,認識多了有錢的朋友和關係,自然也有利於工作和叫價。

但是,到了二十五歲以上,以上的三點均已到達了高峰,在這個年齡之後,市場的叫座力只會減少。更何況,在自己的後面,還有比自己年輕得多、肯搏得多的o靚模在追趕上來,搶奪自己的市場。換言之,二十五歲以下的美少女,可以憑着天賦的美貌,很輕鬆地賺到比常人更多的收入。但是,在這之後,如果企圖賺到更多的錢,那就非要有着其他value-added的知識不可,例如說,年前流行的那些專門推銷認股證的「美女輪后」,諸如此類,反之,單憑「美」這一個字,是不足夠推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所以,我才會狠心地把二十五歲定為「美少女」和「美中女」的分界線,而不瞞大家說,當我劃出這一條分界線時,也自覺很殘忍、很心疼,但這的確是一個事實,一個血淋淋的現實。

美中女所面臨的理財困境是:歎慣食慣,從來沒有吃過苦,收入比常人高,但這收入卻沒有可持續性,不能夠長期地維持下去,自己手頭有七位數字左右的積蓄,說少不少,至少不愁三餐,說多又不多,至少不夠退休吃過世……因此,這些美中女通常很為自己的未來發愁,也就特別關心於理財之事,因此,美中女理財學便應運而生了。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9428

2015年1月9日

炒股太叻的莊家

幾天前,我的研究團隊向我提出了一隻股票,他們的結論是:這隻股票的基本條件很不錯,按照基本分析,它可以炒高一倍以上。

我聽了他們的簡述報告,說出了我的意見:「這股票甚麼都好,就是莊家太叻了。」

他們並不明白,莊家太叻,對於股價有何不利,我解釋說:「這隻股票要散成億銀的貨,如果是普通的莊家,最少要挾高一倍股價,才可以一直派貨下去,愈派愈低,也有利潤可收。不過,這位莊家如此之叻,係咁意炒高三成股價,都可以出晒成億銀貨。所以,他的股票好難賭!」

炒高一倍散貨,和炒高三成散貨,兩者有甚麼分別呢?

對於散戶而言,前者贏得比較多,值博率很高,後者的值博率就比不上了。對於莊家而言,炒高一倍才派下去,表面上,利潤更高,但是成本也高得多,而且炒作的時間也長得多,反而炒高三成,快快手派光,薄利多銷,密食當三番,這才是做生意之道。

所以呢,分析股票和炒股票之道,其實是千變萬化,有時候,並不能夠一本通書睇到老,莊家的技術太高,往往也是一個炒股的障礙!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2241

經濟增長和貧富懸殊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了,不過,其實所謂的「增長放緩」,去年也有7.4%,今年的預測,也有7%,這也算是不弱的了。對比起香港,去年只增長2.2%,相差一大截,印度是中國的常見對比對象,也只有5.3%,菲律賓號稱是快速增長國家,總統阿基諾三世常常牙斬斬,但去年的經濟增長率也只有6.5%而已。
但是,本篇專欄的主題,並非吹噓中國的經濟並不如想像中差,而是想解釋一下,經濟增長的構成的一個理論。
當習近平執政以來,中國的經濟的重心開始傾斜到窮人的身上、到農民的身上,反而是貪官、富豪,甚至是部分的中產階級,也不好過,因為樓價下跌了。
換言之,在這個時代,貧富懸殊的狀況,是減輕了。這一點,從某些數據可以旁敲側擊而得知,例如說,新成立的公司多了,澳門貴賓廳的客戶減少了,但中場客卻增多了……
有一個經濟發展的理論,是很少人知道的,這個理論就是,當經濟發展是比較平均發展,有利於窮人時,社會可以接受比較低的經濟增長數字。反過來說,如果經濟政策向富人傾斜,貧富懸殊加劇,在這時,社會便會要求有更高的經濟增長數字,才能夠達到相同的社會效果。
所以,以今日的中國經濟政策,有7%的經濟增長率,是很奇蹟的了。或者我可以這樣說:如果政府的政策目的是為了減輕貧富懸殊,我可從來沒有見過有今日中國的這個增長數字。
但是,如果看香港在這幾年的經濟增長率,好像也不大差,至少財政司長曾經為之沾沾自喜過,但是,由於香港的貧富懸殊在加劇,其實,需要有更高的經濟增長率,才能夠滿足到社會的需求,才能夠令到社會保持穩定。我想,如果曾俊華連這一個簡單的原理也不明白,他的理論水平未免太低,這個司長位置是沒有資格坐的。
一天,同一群財經記者吃午飯,說起了這個理論,我解釋說:「把錢分到窮人的手上,減輕貧富懸殊,是讓池塘有更多的小魚,雖然短期內收成不高,但卻可以做到可持續發展了。但貧富懸殊一旦加劇,池塘全是大魚,但大魚並無小魚可吃,最終大魚還是會死光,這叫做竭澤而漁。」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4659

邵逸夫鄒文懷後 就是李國興

【明報專訊】不久前,我在A報寫了一篇文章,去評論某個很有名的上市公司老闆的經營方針,有蒙他在B報的專欄回應,故事的發展是,居然是沒有關係的C報作出了半版的「盛大」報道,然後,我在《明報》,也即是D報,寫出了這一篇後續的文章。

話說當日C報的記者來電,問我對此事有甚麼感想,我說:「有什麼感想不感想,這是很平常的事,我的想法已經在文章中說得很清楚了,別人有理由不同意,我可不想駁來駁去,細路仔玩泥沙,爭講最後一句嗰個先至係贏咩?」

(按:講最後一句的人才是勝出者,這種坊間常見的爭辯方式,是李天命教我的,他說千萬不要犯上這種錯誤。)

美亞娛樂長賺錢 只此一家

其實,我說做電視台要捧明星,對方則說簽長約捧明星的方法很不公道,很不道德,當講到道德問題,他已經贏了,我已經輸得一敗塗地了,這又有什麼好說下去呢?

在當天,美亞娛樂(0391)的李國興打電話給我,談起了這件事。我忽然想起,在影視娛樂製作,能夠長期賺錢的,好像只有此君一人而已。中國星(0326)和寰宇國際(1046),以及黃百鳴先後的兩間上市電影公司,長期下來,都做得並不太好,所以,在我的心目中,在邵逸夫和鄒文懷之後,最成功的一位影視大亨,暫時應該是李國興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9/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8日

開課程年賺八百萬

昨天說到在2年前,我和5個友人,一起搞了一個股票課程,由我講授。
其實,在這個時期,我在這個課程中所得不多,只佔了收入的三成。我當然不忘把其中的部分利潤,撥入公款,好讓我們一伙人的吃吃喝喝,均不用自己掏荷包。其中有一頓,是去了天香樓,吃了差不多一萬元,因為他們說:「如果不是有阿公出錢,自己是永遠不會捨得來吃。」
從這個故事,大家可看出我的辦事作風:做正事和賺錢是其次,最重要是朋友聚會和吃喝玩樂。原因很簡單:如要賺錢,我單單靠炒股票就夠生活,何必搞這麼多事,又何必搞甚麼課程?
誰知道這個課程搞了兩班,大伙兒便鬧翻了。我和大家繼續是好朋友,但課程方面只有潘啟才願意續辦下去,我對他說:「鬧得這麼不愉快,我也不想處理這些麻煩事了,總之在今後,你是老闆,我是打工仔,我收錢教書,就此而已。」推銷員由3個變1個,潘啟才的難處不說也明。誰知他不愧「通天經紀」,居然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把「周顯股票課程」變成一個長銷生意,至今為止,一共搞了十多班,上一班,是在上周才完結的。據我的朋友、股票課程大王Thomas說法:「你們搞這個班,收一萬三千八,只教5堂,讀完後又不能向政府收回一萬元的補助,居然能夠辦到今時今日,真的是奇蹟!」
真正奇蹟還在背後。經過兩年多股票課程洗禮後,潘啟才開始開班教授股票課程了,由最初的五百元入場費,一直加價上去,最高加至九千八百元。由於他的收費較平,故學生也比我多,開的課程也頻密得多,況且他是老闆,100%收入都是全歸自己所有,故他的收入也比我多得多。
此外,他還培養其他講師,講授別的投資課程,這當然也為他帶來額外收入。我們約略估計過,他在去年的收入沒有800萬元,也有500萬元,而且是經常性收入,相比潘啟才以前或憑藉「通天經紀」,一宗掮客生意佣金是七位數字,但這是好久才有一單的非經常性收入,這好比我在股票上贏錢,也是非經常性收入,相比起潘啟才現時「出糧咁出」的經常性收入,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這個故事好比余華在《兄弟》所說的:「這和人生一模一樣,從一條寬廣大路出發的人常常走投無路,從一條羊腸小道出發的人卻能夠走到遙遠的天邊。」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4416

投資高手 永遠持大量現金

【明報專訊】我有一個牙醫朋友,是人見人愛的萬人迷,我為他操盤買股票,去年增長率大約有三成左右吧!

由於牙醫朋友的收入不菲,所以,在去年的11月,他又把大量現金存進了戶口,不過,我並沒有亂動用這筆錢,而是按兵不動。在這個市況風雨飄搖的2014年至2015年之交,他雖然沒有贏錢,但也至少沒有輸錢,逃過了一劫。

耐心伺機而噬

不過,根據經紀的通風報訊,牙醫朋友見到大量現金「leave idle」,好像有點不耐煩了,企圖要把戶口的現金拿走。

我的心想﹕「輸唔切咩!」於是,考慮在這幾天之內,為他買進一些股票,免得他投訴我不努力辦事。

很多人投資,都有一個盲點,就是很不耐煩持有現金。他們認為,把現金放在戶口,不去動用,不去投資,這便是浪費了。但其實,真正的投資高手,永遠是持有大量現金,在等待機會,擇肥而噬。他們不怕持有現金是浪費,皆因機會無價,只要能夠抓住一個機會,持有現金所遭到的少許損失,馬上便收回來了。

巴菲特成大贏家皆因有耐性

所以,我常常說,巴菲特確是一個出色的投資者,但卻並非世界上最好的那一個,不過,他卻是所有投資者之中,最有耐性的一個,也是最能持有現金的那一個。所以,當股市大跌,滿地平貨,卻沒有人有錢去買貨時,巴菲特是唯一有現金去入貨的人,所以,他才是笑到最後的大贏家。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8/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7日

買殼一味靠勇

那天看雜誌,看到了中國首富王健林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時所說的一句話:「甚麼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甚麼哈佛耶魯不如自己敢闖,機會是闖出來的,哪有算出來的!」
這令我想起黎智英的創業,從佐丹奴(709)到壹傳媒(282),從來都是初時像盲頭烏蠅,亂衝亂撞,終於從失敗當中,找到了適合的經營模式。根據黎智英的說法,在創業初期所蝕了的錢,可以當成是投資的一部份,因為試錯時試到了哪條路走不通,也不失為一條有效的資訊。所以我常常說:「會計師是很少發達的。」

想得太多難發達
這正是因為會計師的計算太精,但是創業,在很多時候,是無法計算的。我喜歡舉的例子是,買樓投資,會計師會講求租金回報率,可是一個創業家,卻往往能夠看出房子的內在價值,看出它的升值潛質,看出它的未來價值,這些都是會計師所看不出來的。
我的朋友J君,在幾年前,借錢買了一隻殼,跟着利用這隻殼來搞注資,玩財技,先是把股價炒高,沽出了大量股票,再不斷向下炒,又沽出了更多的股票,從此不但擁有了一間上市公司,這間上市公司還擁有不少資產,算是掘得了第一桶金。
那天一夥人吃飯,我問他:「當日你借了巨債,去買了那隻殼,是不是早計算了,在買後如何操作、如何還錢呢?」
他的回答是:「買之時,哪有想這麼多?只看到這是一隻筍殼,以我在這行打混多年的經驗,覺得十分抵買,膽粗粗便借錢買了。買了之後,才去想法子,如何注資,如何炒作,如何散貨,一味死衝,不成功,便成仁了。」
他補充了一句:「想這麼多,哪有可能發達!」正是因為這句話,在席間的一位青年朋友,在幾個月之後,終於買了一隻殼,大炒特炒。貼士是,這隻殼的股價,大約是10元左右。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107/18993740

股票課程的緣起

我大約是在三年多前認識Phemey(潘啟才)的。那是一場演講會,是我一個朋友主辦,在荃灣一間酒店舉行,收費好像是700元,我則不收錢,因那個朋友常常義務為我辦事,我不好意思,想為他賺點錢。誰知那間宴會廳是按人頭收費,而我的朋友則因叫了太多友人進場免費旁聽,這筆生意終還是平手離場,沒賺也沒蝕。這位朋友的沒有商業頭腦,可見一斑。
據潘啟才憶述,我在那場演講會的表現實在不敢恭維,簡直是一團混帳。他為了不甘虧本,於是主動結識我,希望從我身上可收回付出的700元成本。結果,他沒算錯,最後果然是以萬倍利潤本利收回。
在我們初結交時,他常常義務為我辦事,令我也有點不好意思。那時,他常和兩位年輕人談論股票,直至竟夜,也經常邀我參加,我則間中走訪,參與一陣子的討論,聊以應酬。那時,我還有另外兩個朋友,均是超級推銷員,能把死的說活,並且以高價出售。不消說的,他們也常常義務為我辦事,其中一個還是黑客級的電腦高手,其「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以我的老練人際經驗,當然深知道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人情債畢竟是要還的。但也不消說的,如要用金錢來償還人情債,那是很划不來的。那時股市又不好景,我亦無法以股票貼士,去作補償。
我當然也深知道,在朋友之間,只談風月,不談金錢,關係會很牢固。但我的格言是,有金錢交往的朋友交情,用鈔票來縛住關係,有時候會更有效。因為這是一個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嘛。我打的比喻是:「在古時,有時候一伙朋友搞一個義會(按:即是標尾會、供死會的那種『會』,也不一定是為了錢,只是為了一個藉口,讓一伙朋友定期聚集而已。」
於是,我思前想後,便想出一個主意,就是舉辦一個「周顯股票課程」,由我作主講,兩位年輕人作助教,拉攏潘啟才和那兩位朋友,作為推銷員。以上安排既可為大家賺到一點收入,至少聚會飲茶吃飯時,也可「入公數」,不用net cash out,吃也吃得暢快一點,聚會也聚得密一點。所以,搞這個課程,本意其實並非為了錢,而是為了用一個理由,去縛住這些一直為我免費辦事的人,好讓他們繼續為我免費辦事,如此而已。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4096

一手樓真正銷情 非只看單位數目

【明報專訊】近幾個月來,開售的新樓盤常常賣個滿堂紅,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不容否認了。可是,有一些數據,卻是我很有興趣的,但卻一直沒看到有關的報道,這對於我對於樓價的分析,實在是有了一重的障礙。

假設樓價每呎2萬元,發展商推出一個1000呎的單位,和推出一個500呎的單位,在單位數目上,雖然同是一個,但是在「吸金」能力方面,卻顯然是不等價的。假設一切數據不變(注意:這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小單位和大單位的呎價並不相同,但只是假設兩者相等),一個1000呎單位的吸金能力,應和2個500呎單位相同。

但是,在香港政府和香港傳媒的統計,是以單位的數目來作為計算的準則,所以,1000呎單位和500呎單位,在政府和傳媒的計算上是等價的。所以,我們在看樓市的表現時,只看出幾多個單位被一掃而空,卻看不到究竟被一掃而空的總呎數,究竟是多少。

銷售單位大小不同 吸金量有別

如果是在以前,由於每年推出的大單位和小單位的比例,大致上是差不多,所以是一個常數,因此並不需要額外地去計算。可是,在今日的市況,單位呎數已被劏成了大量的小單位,變成了由細單位主導市場。換言之,在去年市場出售了1000個單位,和在今年出售了1000個單位,在單位數目方面,雖然是相同,但是,其吸金的數目卻是不同的。

所以,我們當然知道了,在今年單位出售的數目比去年多,我們也知道,在今年單位的呎價也比去年高,但是,整個一手樓房地產市場的總銷售額究竟是多少呢,比對去年,其變化究竟是多少呢?我認為,這數據關係到對房地產市場的總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7/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6日

新年期間無風收

在本專欄刊登之前,我和編輯討論過寫作的方向,皆因我雖然要寫不少專欄,但每個專欄均有不同的風格,盡量做到不要千篇一律。那麼,這個新專欄應該採用甚麼筆法才好呢?

我對編輯先生說:「字數用不着太多,四百字左右便夠了。內容要精簡,一是推介股票,一是說說金融界的八卦新聞,總之是純商業的東西,不講理論。」
事實是,四百字的短文,也不夠說清楚一個理論,只有短打,說一些精要而精采的題材,啖啖肉,也不用講究起承轉合了。當時我的心想,有時候找不到股票來推介,也可以講八卦新聞,總不會找不到題材。
誰知在這兩個星期聖誕兼新年,股市水盡鵝飛,我則輸到飛起,完全沒有股票可炒,別說收風拿股票貼士了,就是想寫寫股壇小道消息,中午喝茶本來正是吹水收料的大好時候,茶樓卻冷清清的,一個friend也見不到,當然也是無風可收,沒卦可八了。
正是因為市場無料到,因此我也只能寫出這一篇無料到的文章,濫竽充數,填補空格,請各位讀者見諒呀!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61575

加息不代表升市即完

【明報專訊】我對於宏觀經濟大勢,一向不甚研究,因為這會涉及太多的數據研讀,太花時間了,為了多快好省地賺錢,所以唯有炒股不炒市。所以,我對於美國今年會不會開始加息,實在不甚了了,但很多人的分析都認為,美國將會在今年開始加息,那就姑妄聽之,相信他們吧。

問題在於,加息會不會影響到樓價,又會不會影響到股市呢?根據傳統智慧,在加息的初期,即是頭兩次的加息,可能會在幾天之間的短期之內,推跌股市,但是股市很快便能夠恢復元氣,更有可能會創下新高。

換言之,頭兩次加息效力不大,反而往往是股市創新高的機會。不過,當政府一直加息下去,股市就難逃一跌了。所以呢,加息並不代表股市的音樂椅遊戲完結,不過,也是電影看到了八十幾分鐘,雖然未完,而且正在高潮當中,但已離完結不遠了。

飛機接連失事 非純屬巧合

亞洲航空的飛機失事了,記得當日馬航連續兩次出事,我寫了一篇社論,說如果是巧合,這機會率未免太低了。如果把這一次也算上去,連續三次的飛機失事,時間相距只是幾個月,而且均有同一地區的航空公司所發生,兼且在先前,航空公司的飛行紀錄也是頗佳的,卻突然遭逢了連番意外。以上的機會率又有多大呢?

我有一個參考數字,就是飛機失事的機會率,是三千多萬分之一。假設航空公司一天飛幾十個航班,在這段日子之間,大約飛了幾千次,居然會丟了三次飛機,如果從數學上來說,這個機會率,比宇宙的年齡還要低(參考值:宇宙的年齡是150億歲左右)。所以,我只能相信,這三次空難之中,必然有一個內在原因,而不純是巧合,只是我們暫時想不出原因何在而已。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6/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5日

普京應怎樣頂住盧布匯價?

所有的資產價格炒作,都是基於同一原理,好比同是哺乳類動物,大同小異,股票如是,外匯也如是,因為這兩者均是一文不值的紙張,所以更加相似,同比同是靈長類動物,反之,像炒樓,由於樓房有建築費和地價,製作成本比較高,其本質上也和炒股票炒外匯有著一定程度的分別。
我在《財技密碼》中講述了,財技是一種「seller’s side」的操作方式,當然了,無論是印股票或印鈔票,都是seller’s side角度,是由莊家、政府去進行操作,和我們這些小人物,掏出血汗本金去炒作,火中取栗,這其中的思維方式是有很大的分別的。
近來俄羅斯出現貨幣危機,盧布急瀉,但亦偶有急劇反彈。但有一個有趣問題:俄國外匯儲備在2008年是高峰,有5,980億美元,現時則剛跌破4,000億美元,但仍是全球第6大外匯儲備國。不消說,近日它所花掉部分外匯儲備是用來支持盧布匯價,令其不致於跌得那麼快。其實,以俄羅斯儲備狀況,如要頂住匯價,長期不敢包,但根據專家計算,它大約可支持半年至一年左右,在這之後,就不敢包了。或許我們可以問,今日的俄羅斯,應該怎去應付這場外匯危機呢?
一個國家瀕臨破產,好像是彈盡糧絕,但是,它永遠還有很多資產,是還沒有用來出售還債的。這好比當年歐豬國家,遇上金融危機,但它們其實還有著大量黃金儲備,並沒有動過的。這又好比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的地皮,可以賣到幾百億元,但香港政府最窮的時候也不會想過出售,這好比英國再窮,也不會出售大英博物館的藏品。
這其中的理由好比股票莊家,當股票價格大跌時,也並不一定花光所有現金去頂住股價。因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資產價格要跌,是誰也控制不了的事,你如要頂住其價格,當然可以,但卻損耗自己力量。如因頂住價格而動用自己最後一番力,那麼,當風暴過去後,自己反而無力恢復局勢。故當年蔣介石最後寧願把黃金儲備挾帶到台灣,也不願意用來頂住金元券價格。
換言之,俄羅斯要頂住盧布匯價,不但要看能否頂得住,而且還要看值不值得這樣做,如這做法將花掉太多外匯儲備,最終影響俄羅斯國力,反而是不划算的,寧願任由盧布下跌,保留實力算了。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3683

政治分析樓市 比技術面更有效

【明報專訊】我和湯文亮是朋友,我們不常見面,但卻有互相看對方的文章。他對樓市的認識極度精闢,我每次和他吃飯聊天,都學懂了很多新的知識,獲益良多。

這幾年來,湯文亮一直看好樓市,即使在政府出招、大家看淡的時候;事實勝於雄辯,市場證明他是正確的。他的紀惠集團,已經是幾百億元的中型地產公司。以他的能力和眼光,若再給他打拚20年一個地產盛衰循環,隨時變成幾千億的巨無霸,也未可知。

取消SSD 政府風險大

我之所以把他寫出來(又一次出賣朋友?)皆因上星期看到了他的一篇訪問,看到他看淡明年下半年的樓市,心裏吃了一驚﹕「吓!大好友都看淡?」

要知道,我只是一個投資理論家,弱於宏觀的數據分析,在地產方面,更加因為很少接觸市場中人,沒有市場觸覺,因此很倚賴opinion leader去作為照明燈,湯文亮就是其中一名主要的神燈了。如果連他都轉軑了,我應該怎辦才好呢?

我詳細地看了湯文亮的訪問,對於他的分析,十分同意,唯一不同意的是,他認為明年政府會取消SSD,我則認為不會。他說,連政府中人也認為SSD沒有用,這個我是同意的,但是,湯兄着重的是技術因素和經濟因素,不過,我看的卻是政治因素﹕在政治上,如果取消SSD,將會冒上太大的風險,也會遇上很大的輿論壓力,這應該是梁振英政府所承受不了的,當然也不可能實現。

我認為,現時分析樓市的人,太過注重經濟面和實際操作,然而這些年來,香港的樓市,已經嚴重政治化了,用政治的角度去推估政府的政策,應該比從經濟的角度去作分析,前者更為有效。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5/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4日

同情心和助養女生

許仕仁的養女沈安琪為他寫信向法官求情,照沈的說法,許對她的恩情,不在於金錢資助,而在於付出時間和關懷。以上的故事只是本文的一個引子,和本文完全無關,實則本期專欄的主題,是「助養」。

我所認識的人當中,對於「助養」,不少人的興趣均是十分之大,但有如當年著名的網站「大中華救國聯盟」的宗旨:全中國有12億人,其中有一半是男的,另一半是女的,在女的6億人當中,其中一半是老的或醜的,他們只去救助另一半不老不醜的3億人。

例如說,有一位炒股令人「民豐」膽喪的富豪,便有一項慈善項目,專門資助內地的大學生唸書,每年學額50名,但只限於女學生,而且,在申請表上,當然還得附上照片。

我還有一個朋友,代號叫「Michael C」,其實都幾靚仔,女友不少,自己在ibank工作,爸爸是上市公司主席,都曾經助養過一位內地女學生,供她唸會計學位,根據這位朋友仔的說法:「她拿到了會計學位,對我的事業都有幫助。」由於我有好幾年沒見這位Michael C,所以不知他究竟有沒有助養到對方唸完大學,不過,我的老闆之一的確是供了一位內地女生,唸完了會計學位,卻是如假包換的。不算這些,幫女生代交一期兩期學費的個案,更加是不知凡幾。

不過,本文不是記敍文,更加不是小說故事,而是心理學論文:究竟為甚麼男人會這麼喜歡助養女生呢?

大家要知道,男人在年輕時,血氣方剛,豬乸都會當貂蟬,但是,到了某一個年紀,對女人的興趣和能力均已大減,對於女人,其實是可有可無的事,對方反而是要sell,我的朋友們才會落疊。在這個時候,男人的同情心便發揮作用了。

一件真人真事是,有一天,一個龜婆打電話給我,說某位女星窮到無飯開,要求資助,價錢是6萬元。

我說:「我知佢以前好索,不過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她有沒有四十歲?」

龜婆說:「無四十,三十幾啫,佢好慘架,幫吓佢啦。」

我嘆了口氣說:「大拿拿6皮嘢,我有都拿來幫補家計啦,邊有咁闊佬用來叫雞。」

這宗交易雖然不成,但這也證明了,同情心是sell女的不二法門,所以才有不絕如縷的助養故事。

本星期市況仍然淡靜,所以也無股票貼士,下星期一定有數返!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50104/130156

2015年1月2日

英發的故事

日前看查金庸專欄,看到有關唐端儀的故事,我也想說一筆。當年我的朋友D君,介紹我認識「英發」(439)創辦人馮廣發,以及他的女兒Joan。後來馮廣發和他的侄子馮建源爭奪「英發」控股權,唐端儀作為馮建源紅顏知己,兩人合力下奪得公司,馮廣發則得回了現金,如果我沒記錯,好像是7千萬元左右。

馮廣發拿了這筆錢,在東莞開了另一間叫「意志高」的印刷廠,我也曾經和D君聯袂遠赴東莞,去他的廠房探訪過他。他十分慳家,吃的菜十分便宜,他的女兒Joan也只是住匯景花園,當時我心想﹕「哎呀!富豪的生活如此樸素,怪不得會發達。」後來「意志高」經營不善,馮老先生也和女兒鬧不和。至於「英發」,後來因經營不佳而重組,停牌多年後復牌,最近落到了蔡東豪前老闆高振順手上。我曾經買過這股票,贏了好幾十萬沽出了,拍檔梅偉琛一直持有,直至它大升十倍才沽出,贏了超過一千萬元,是他近期的得意傑作。

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261113

石油儲備的陰謀論

我並沒有跟進油價的走勢,當然也不知道它究竟在搞甚麼鬼東東,因為我的興趣和專業只在於三件事:
第一,是直接可以賺錢的股票,所以我連很多藍籌股都不看,因為我不會買,也和我的賺錢沒有關係。
第二,很搞笑的故事,包括了八卦故事,所以大家看本欄,有點像看《世說新語》。這也是和設身有關,因為這是我的朋友有興趣的話題,如果沒有這些搞笑故事,和朋友吹水聊天時,便無話可說了。
第三,理論性、抽象性的學術題目,這是寫專書時用的。
所以我不關心石油走勢,因為要研究它,必然要研讀很多資料,這太麻煩了。
我雖然沒有研究石油走勢,但有一個傳聞卻是聽說已久:美國其實蘊藏大量石油,只是它不去發掘,而是專門用別人的石油。這種做法就是把自己的拿來做儲備,別人的則先用,當別人的石油都花光後,自己還有最後儲備可用,這才是最聰明做法。
我當然不知道以上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但美國曾是最大石油生產國,後來突然變成石油消耗國,原來很充沛供應的油田好像在很短時間統統枯竭了。在這幾年則說頁岩氣的開採技術有突破性發展,故美國忽然可大量生產了,還可大量出口。
我當然更不可能知道頁岩氣的技術有何突破,只是看到一個客觀事實,就是美國的確可在短時間生產出大量石油出來,把油價一下子打了下來。這個事實很難避免地令我想到,那個一直流傳的傳聞,說美國向來有油,只是不去開採,至少從客觀的事實去看,是有一定的可信性。
另一個有關石油的事實是,美國的石油除了自己有生產一部分之外,大部分是來自加拿大和委內瑞拉等美洲國家,而俄羅斯和中東的石油,則主要是輸出給歐洲和日本的所用。所以,如油價急升,最大影響不是美國,而是歐洲和日本(當然還有中國)。而美國要控制中東,主要目的並非要維持自己的石油用量,而是要控制歐洲和日本,因為只要運油路線握在美國海軍手上,歐洲和日本是不可能逃出美國掌握的。
最後要說一句,如我是中國政府,趁現時油價便宜,自己手頭又有錢,我會乘機加快增購戰略石油儲備……其實中國一直在增購中,預算2020年可有100天儲備,現在則只有可憐兮兮的22天左右。但要增購石油儲備,除了付錢外,也還得有儲藏的設備,這恐怕還是用很長時間來興建的。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3544

買賣殼潮快玩完?

【明報專訊】大約一個月前,有一名朋友說有客戶意欲買殼,我其實都不大想做這個中間人,於是開了個天價,誰知那朋友爽快地答允了。

我唯有死死氣地去開會,以為出得起這個天價的,一定是個傻蛋,豈料竟然是圈中的老手、高手,當然不是老闆親自出席,而是其CEO。他的說法是﹕他們本來有6隻殼,但在這一年多,已經被甴曱一掃光了,因為手頭沒貨,又有客急買,所以必須假以外求。

他坦言說﹕「現時一隻殼賣5億幾,但上市費不到5000萬元,無可能有咁便宜的事,我們認為,這個遊戲很快玩完,所以有貨速速賣。」

我當然不反對他的這個看法,不過,A股殼價十幾億,這便製造出港股殼的需求,香港交易所每年啤殼十幾隻,再加上市場現有幾十隻殼的潛在供應,不過這些殼主都大把錢,不急於賣,究竟是供應方強,還是需求方強,殼價將會續升、還是轉跌,真是God knows了。

擇優不擇立場 不喜歡的亦支持

近來我最愛看的網站,就是《墳場新聞》,雖然我的政治立場和它完全迥異,不過我和其他的香港人不同,他們是立場先行,我則向來是擇優不擇立場,好的東西,就算是來自我最不喜歡的,我都會支持。

《墳場新聞》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以歷史為本。大家都知道,我很喜歡讀歷史,看《墳場新聞》,我甚至學到好多嘢添,我認為,青年人多看,也能學到很多知識,是有益的。我甚至致電給某位激進派的朋友,說不但願意付錢支持,如果這個臉書網頁公司化了,我甚至想付錢投資添,可見得我是多麼的看好這門事業。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2/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1月1日

變動社會的理財方式

一個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因此理財方式亦不可能脫離他的社會背景。對,理財雖然是個人的行為,但卻並非單單由個人的主觀意志所能操控,而必須放在時代的、個別社會的背景之中,才能夠定出方向,這正如一個船夫,除了掌舵之外,還必須受到水的流向、風的吹向和強弱,甚至是身處的經緯度……這些這些的影響,非但統統影響到船的去向,也影響到船夫掌舵的方式。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有幸生在福利制度優越的北歐,理財的角度可能會比較進取,因為縱然投資失敗,也有公共福利,可以維生。但如果不幸地生在社會福利保障不全的非洲大陸,年輕力壯時不去努力工作、積極儲蓄,老來便很可能生活不繼。生在北歐的人,也有可能會用很保守的理財態度,因為國家的福利制度雖然完善,但稅率也高,根本難以儲蓄累積個人財富,想進取投資也很難。

北歐的人民,可能不會太着重理財,因為他們更着重生活的質素。

當然了,北歐的人民甚至可能不會太過着重理財,因為他們着重生活質素,並不汲汲於賺取金錢,他們也比較着重個人的修養,對社會的貢獻方式也比較多元化,社會地位之高低,並不單單於取決於金錢財富的多寡,在這種客觀的社會環境之下,人們根本沒有賺取太多金錢的必要性。

反觀在香港這個社會,萬事以金錢掛帥,愈是富有的人社會地位愈高,正是萬般皆下品,唯有從商高,窮人則幾乎沒有地位可言,領取社會福利往往成為被冷嘲熱諷的對象,自然傾向於採用進取的理財方式,不發達,便成仁,這也是社會風氣所然。

一個人的理財方式,依照社會的客觀環境而塑造出來,這也是很簡單的事,表面上,也只是照辦煮碗,沒有甚麼困難的地方。問題在於,世界並非一成不變,社會環境也在不停的轉變,所以,我們的理財方式,也得依循着社會的改變,因應而作出變動,這才是難點。

如果你生在一個福利社會,例如說,日本吧。你在年輕時沒有好好的儲蓄,因為倚賴着老年時,可以有着完善的社會福利,可以保障到老年後的生活,這當然並不會活得很富裕,但至少可以做到三餐不愁吧。然而,當你到達了老年時,赫然發現了,政府已經因前人的不善理財,因而債台高築,儘管你以前付出了很多稅金,但由於政府沒錢,很可能再無法繼續支付老人福利下去。於是,作為老年的你,也很為未來的生活而發愁。

換了在中國,你在八十年代的初期,進入了國營機構工作,收入穩定,做又三十六,不做也是三十六,根本不愁將來,當然更加沒有想過,國營公司居然也有倒閉的一天。可是,在三十年後的今天,國營企業因經營不善而倒閉是比比皆是,假設你「上崗」工作時是二十歲,現在是五十四歲,還是頗為精壯的年齡,但卻下崗了,沒有工作了,縱是有一點點的積蓄,在百物騰貴的今天,當年累積下來的積蓄實在不算是甚麼。

所以,我常常說,由於社會不停的在變動,理財方式也在不停的轉變,而理財方式,也不能一本通書看到老,而要不停的在隨着社會而轉變。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