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

派息不影響價值 起安穩人心作用

【明報專訊】根據維基百科,著名的MM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的定義是這樣的﹕在不考慮稅、破產成本、信息不對稱,並且假設在有效市場裏面,企業價值不會因為企業融資的方式而改變。這也即是說,不論公司選擇發行股票,或者賣債券,或者採用不同的紅利政策,都不會影響企業的價值。

但在真正的股票世界,這當然不會發生。一家欠債很高的公司,與一家沒有欠債的公司,假設兩者的資產值是相等的,我作為一名股票理論家,我會這樣教學生﹕兩者的價值是相等,但前者股價的波動會較大。

欠債率較高公司 股價較波動

簡單點說,如果你揸住十間屋,間間借九成,同揸住一間屋,完全沒有按揭,兩者在價值上雖然相等,但十間屋的那位可能一朝發達,更可能一朝破產。當然了,理論上,如果在一個有效的市場,利息會完全反映風險和回報,它和股票價值也永遠符合其風險和回報的比例,不過這是經濟學,不是股票知識。

至於派息政策,在美國由於派息要另外交稅,所以它在實質上和不派息有分別。但是在香港,卻並無股息稅,所以派息和不派息,所得是相同的。當然我寫初版的《炒股密碼》,也有如此的觀點。

不過,在近年出版的《炒股密碼》和《財技密碼》,我的想法改變了﹕派息的最大好處,是告訴股東,管理層在賺錢之後,是會和股東分享利潤的。換言之,這是一個公關政策,可以令到股民安心。所以,雖然派息和不派息在數學上沒有分別,但在股民的觀感上,卻是有很大的分別。所以,它其實也會影響到企業的價值,MM定理在這方面是錯的,因為它只顧到數學,卻沒有顧及人類的心理。

開車時腦中不停的思考無聊事情,想到這一點,記了下來,留下以後寫書時備用。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64636045238&issue=20160531

發行1,000億元的ibond

在2011年初,我和涂謹申議員在福臨門聊天,交換一下政經市場的資訊和觀點。當時,民主黨正和特區政府處於罕有的蜜月期,也正值財政司司長打算為一年一度的財政報告作出諮詢,涂謹申問我有沒有甚麼好的建議。

我提出了好幾個,涂謹申buy了通脹掛鈎債券這點子,便在民主黨的黨內會議中討論,結果通過了,由民主黨正式向財爺曾俊華提出,曾接納了,這就是ibond的推出始末。

所以我常常笑說﹕「我就是ibond之父。」隔不多時,便拿出來提一提,可說是抽水抽到了極點。當然了,年年身體力行,自己抽也叫人抽,讓人人賺回幾百元,也是指定動作。很多人不大認同ibond的政策,我當然也是永遠支持,而有關ibond的評論,我也是盡量去看的。

其中,日前同行黃國英指出,ibond的市場買賣不夠活躍,建議把它的發行量擴大,也好加大香港的債券市場。在原則上,我當然是非常同意黃先生的說法。但這做法,也有幾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香港政府非但不缺錢,甚至是大把錢,如果把ibond的發行量增加至1,000億元,錢進庫房,又有何用?

ibond是蝕本貨,是政府派錢給市民的,發行量越大,政府的虧蝕越多,如果要發1,000億元,單單付出利息,也是政府所難以負擔的。

所以,如果要把ibond的發行量提升至1,000億元,它必須是有一個特定的用途,而且這個用途還是投資性的,而不是支出性的,方能夠支付ibond的利息和償還本金。

香港的基建也已經九九十十,縱是發展大型的基建,也只是公共使用,不可能有大錢可賺,當然,政府也可以收回兩條海底隧道,回購領展和地鐡,不過經濟效益也不高,肯定會買貴貨。

我想來想去,只想到一個可能、一本萬利的投資,就是用來收購所有的村屋,再用來發展高樓大廈,全新的社區。由於村屋只有三層,而且公共設施不足,是土地資源的浪費,所以,如果用溢價把它們通通買下來,再重新發展四十層至五十層高的高樓大廈,縱使要另外發展道路、社區建設,以及興建公屋,也是有鉅利可圖的,這當然也足夠支付ibond的利息和償還本金。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31/010034515.shtml

2016年5月30日

找尋吞拿魚醃漬飯

很多很多年前,我開始常常去日本旅遊,同時找尋日本美食,發現日本人很喜歡去築地的大和壽司,因而吸引到我也去了。一試之下,覺得美味極了,3,500円的價錢,簡直是best buy in the world,自此之後,我每次去東京,都會晨早七時起床,到大和壽司吃一頓飽飽的,充足了電源,才繼續一天的快樂行程。

作為一位日本美食專家,我當然也光顧遍了築地的每一間壽司店,例如黎智英很喜歡去的壽司文,以及蔡瀾的至愛壽司大,但我仍然判定,築地最好的壽司店,還是大和壽司,怪不得日本人對它推崇備至,日本旅遊指南總是介紹它。後來發生了三件事,令到我放棄了大和壽司,從此沒有去過。

第一件事當然是因為我吃的高級壽司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和壽司的大眾化水平已經滿足不了我。但直至當時,我還是認為大和是性價比最高的壽司店。

第二件事,就是大和壽司從一間日本旅客專門要去的地方,逐漸變成了香港和台灣旅客的必到之地,這時,它要排的隊伍更長,從以前的半小時左右,排到接近兩小時,也是在這時,我的妹妹,作為一個旅行只到東京,不到他地的港女,也加進了大和排隊的行列。再後來,內地人也加入了,成為了主力,大和的壽司為了切合強國的口味,水準也每況愈下,變得比香港的普通壽司店還要差,我自然更不會去光顧了。

第三件事,是我在築地的場外市場,發現了另一間店,比大和壽司更加吸引,就是瀨川。

瀨川賣的是吞拿魚醃漬飯,700円一碗,好吃到不得了,從此之後,我每到日本,也必然早上爬起床,到瀨川吃一碗,方才甘心。它只有五張坐位,但生意遠遠不如大和壽司,等位不難,但它的老闆十分懶惰,常常休息不開門,令我摸了個空。

我把這個新發現告訴了我的港女妹妹,她吃過後,也從此不去大和壽司了。但我吃多了瀨川的吞拿魚醃漬飯,也有心晋級,終於有一天,發現了另一間,也以吞拿魚醃漬飯著名日本,就是入船。

我曾經去過入船,是因為一位四眼仔食家,名叫「來棲」,曾經出版過兩本食評專著,也上過多個美食節目,對於入船推崇備至,我因此去過一次,不外是老舖一間,開業一百多年,老闆是個相撲迷,如此而已,食物沒有甚麼特別的。

後來發現它的吞拿魚醃漬飯特別有名,特意又去了一次,除了吞拿魚醃漬飯之外,還叫了雜錦魚生飯、醃漬拖羅飯、燒拖羅飯等等,一萬多円一碗飯,簡直是搶錢,不過招牌吞拿魚醃漬飯,反而只是五千多円,最「便宜」,也最好吃。

不過,價錢貴了七、八倍,只好吃一點點,究竟值不值得,那就見仁見智了。論到性價比,還是瀨川最高,這是殆無疑問的。然而,我也會再去入船,原因是,它的營業時間是11:00至22:00,如果下午四時有空,去吃「下午飯」,還是不錯的選擇。

入船地址﹕東京都世田谷區奥沢3-31-7,電話﹕03-3720-1212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6%89%BE%E5%B0%8B%E5%90%9E%E6%8B%BF%E9%AD%9A%E9%86%83%E6%BC%AC%E9%A3%AF%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74%E6%9C%9F/

醜聞宣傳的力量

陸家嘴的四季酒店是我在上海最喜歡的一間酒店,近日有一段性愛影片在網絡廣傳,有網民聲稱「起底」出女主角為一名已婚證券分析師,有丈夫有兒子,這些也是司空見慣的事了,但最奇怪的是,片中該對男女親熱時所使用的梳化椅,是A股「曲美家居」(內地股市編號:603818)的產品,而在當日,「曲美家居」的股價竟急升至漲停,收市上漲了9.98%。
有分析人士指,「曲美家居」股價當日的漲停其實是因為市場資金近日追捧新股,而不是因為這宗性愛短片事件。但我並不這樣認為,這牽涉到宣傳股票的基本原理。
這好比有些明星故意弄出緋聞,還叫記者來拍攝,作為雜誌封面。這些緋聞明明是醜聞,但如是半紅不黑的小星卻反而有宣傳之效,像Coffee,如果不是殘廁事件,有誰會認識她呢?
因為一個明星最重要的是有人認識,認識後才有觀眾喜歡不喜歡,紅與不紅的問題。像當年的葉玉卿因一輯性感照而被人注意,才有成為性感明星的後續故事。
但是,這種宣傳手法,卻並不適用於大明星,因為大明星誰都認識,用不著用醜聞去宣傳自己的名字,如果劉德華鬧出了醜聞,只會令他的星途大挫。

在股票的世界,也是一樣。股票首先是要有人認識,有人在股票機上按這號碼,第二才是這股票的本質是好是壞。如果一隻股票根本沒有人聽過過名字,不管多麼抵買,多麼有升值潛質,也沒有作用。
因此,在去年,「皓文控股」(8019)宣布正在商談收購亞視,馬上股價大升,初段曾升超過44%,收市時升幅也超逾20%。注意的是,亞視明明是垃圾公司,宣布收購應該是壞消息,但也有這個效果。
「聯旺控股」(8217) 因翠如BB而大紅,「立基控股」(8369)大升又暴跌,成為了當天新聞的市場焦點,大部分報紙財經版的頭條,也收了宣傳之效,所以當日可以做到幾億元的成交,「霸王」(1338)打贏官司的當日股價不升,翌日才開始連升,我認為,這也是因為在翌日其新聞才到處被見到之故。
所以我認為,「曲美家居」的股價大升,正是因為性愛影片之故:人們看到了新聞,順手按按股票機,只要有0.1%至1%的股民去買,股價已經足以飛天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5502

中國難學美發展私人飛機市場

【明報專訊】由中國銀行分拆出來的中銀航空租賃(2588)是為航空公司提供租賃服務,上市已有一段時間的中國飛機租賃(1848),則是在中國內地和全球經營各種類型租賃、拆售、處分、回租飛機等行業,連李嘉誠也要投資買60架飛機來作租賃,可見出租飛機,已經成為了流行的生意。

說到私人飛機的出租業務,甚至很多上市公司都有沾手,記憶所及,例如珀麗酒店(1189)、蒙古能源(0276)等,都有出租飛機,不過這也不排除是燒香看和尚,一事兩勾當,其大股東也可以使用,一舉兩得。

成本高難排期 不如坐頭等機位

不過,日前跟一名大陸人談起私人飛機,他說﹕「好多朋友租了幾次,覺得太貴,都唔租啦!其實坐頭等又平又舒服,座位寬落得多,識坐梗係唔坐私人機啦!係啲坐得少嘅窮人,先至咁恨坐之嘛!」

我說﹕「我剩係睇報道,家陣私人飛機好難排到起飛時間,好唔方便,不如買張機票,還更快捷。」

大陸人說﹕「如果買,仲笨,一年經常出租給別人用,都要唔見千幾萬,如果租咁多出去,假期多人租,自己又無得用,不如唔買,租人哋嘅仲好。」

查實,香港和內地,暫時都不是私人飛機friendly的地方,成本實在太過高,根本划不來。美國現時連小型飛機在內,一共有20多萬架私人飛機,據說中國正打算在20年之內追上美國,製造出20多萬架私人飛機,不過如果維持成本咁貴,邊有20多萬個潛在買家?我看網上轉載,尊特拉華達家中可以泊三架飛機,其中一個位還可泊737咁大的中型機,中國有無咁多地去起咁多私人機場呀?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64549831297&issue=20160530

2016年5月28日

究竟什麼是成就?

話說港姐麥明詩當主持的《星星探親團》,介紹她唸預科的威靈頓公學,以及她畢業的劍橋大學,其中多次吹噓她在會考中拿到了十優狀元,以及她從女拔萃升讀到這兩間世界頂級學府的資優生經歷,因而被大量網民批為晒命和堅離地。

或許,我應該在這裏去解說一下,究竟甚麼是「成就」。我的外婆是個大家閨秀,嫁了給一個世家子弟,後來中國政經動蕩,一家由富變窮,外公又早死,外婆去工廠打工,一手把三女三子撫養長大。她在幾年前死去,在喪禮時,舅父的悼詞便是感謝她把自己撫養成人。

是的,如果從其他人的眼光來看,外婆作為一位貧窮的工廠女工,當然是一事無成之輩,但是,在她的子女的眼中看來,她卻是最偉大的女人,因為沒有她,便沒有他們。我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成就,並不是看他本身的修為,或者是他本身有多高的學歷、多高的思想、多厚的身家,而是在於你能夠影響到多少人。

我常常說一個故事,在很多年前,雍景台發售,一位身家以數十億元計的富婆,居然親自排隊買樓。為甚麼呢?我說,像我這樣的一個混蛋,因為有秘書,也可以叫秘書代為排隊,但是一個富婆,不管有多少物業、股票、現金,她沒有自己的生意,沒有發薪水給員工,便沒有人代她去辦事,甚麼事都要親力親為。

港姐麥明詩在電視節目中多次提及她是十優狀元,及在頂級學府畢業,被網民批評晒命及離地。

蕭若元最喜歡說的其中一句話:「你有錢啫,你又唔係送晒畀我,我做乜要奉承你,擦你的鞋啫。」所以,一個很有學問的人,要教育下一代,又或者是著書立說;一個很有錢的人,要做生意,製造出人類有用的產品,聘請員工,才能夠算是成功,因為可以影響到別人。反過來說,如果把學問收在心裏,不同人分享,把錢藏在戶口裏,只給自己花用,這種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夠算是成功。

所以,一個十優狀元,考最好的成績,唸最好的學校,當然也不能夠算是成功,因為,這個人根本甚麼也沒有做過,也對社會完全沒有影響力,沒有「影響因子」。當然了,一個十優狀元,也並非完全沒有用途,這只是因為一個人有好的學歷,將來的potential會比較高,如此而已。我真的認識一個人,一生事業的最高成就,就是嬰兒爬行比賽冠軍。我也真的看到過一個人,到了三十多歲,自我介紹還說自己曾經是傑出學生,十五歲便進大學……

很明顯,一個人越是吹噓這些,越是表現出現在的自己沒有成就。這好比一個人在說自己在乘坐頭等艙時,吃的是甚麼美食,但蓋茨卻偏偏說最喜歡坐經濟艙,因為可以睡在並排的四張坐椅,朱克伯格很滿意他的Honda Jazz小房車,李嘉誠一隻電子錶戴了幾十年。最絕的是愛因斯坦,連諾貝爾獎也用不著提,因為獎是頒給他早期關於光電效應的小成就,和相對論無關。

麥明詩今天還在提十優、劍橋,不算甚麼,因為她還剛出道,如果她在幾年之後,還把這些提在口裏,那就只證明了這幾年她實在混得不好。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53917

2016年5月27日

數香港的莊家們

那天說起香港的莊家們,要知道,在今日的香港,莊家已經是嚴重歸邊,因為擁有很多隻殼,可以互相持有,互相控股,發揮規模效應,因此,很多莊家,都已經身擁十幾隻殼,甚至以上,又有幾個莊家組成合縱連橫,幾十隻殼的大集團都有,相對之下,只有幾隻殼的老牌莊家,在資源調動方面,未免吃虧了。
朋友笑說:「有一次,我對一位美女說,這個party有十幾間上市公司的老闆來臨,其實只是一個人來而已。」
我說:「可能100間上市公司的老闆,也可能只有六、七個人而已。」
如果數到最有實力的系列,當然是「金管局」啦,不過,大家也知道,金管局並不直接擁有銀行,只是管理而已。所以,股票界上的金管局,其主業也不過是大金主,然而在這個現實的資本主義社會,出錢的人就是最後話事人,這也是自然的事。

但是近年崛起最快的,莫過於「醫管局」,數埋有二十幾間公司。大家也知道,醫管局有很多間直系的醫院,由自己去管理。其實,醫管局系列之所以興起,皆因它有一個很完善的印刷機制度,香港印刷股票最快的集團,就是它了。在股票的世界,時間就是金錢,你的公司6個月印一次股票,他就3個月便印一次,他便是贏家了。
當年「英皇駿景酒店」的301號房,由亮哥當host,賓客如雲,其中名聲最大,地位最高的,當然是小琳妹和豬哥啦,不過,小琳姐已經不復當年紅了,而阿豬哥又身在北京,不能回港,但是「301部隊」仍然是香港股壇的中堅分子,不過當打的已經是第二梯隊,甚至是第三梯隊了,這兩年最大的幾宗案件,幾百億市值的垃圾股,除了「雙馬」馬雲和馬化騰之外,便數到他們了。
這一伙人的最大特點,便是無所不為,次次都要做到報紙頭條,好似唔怕拉咁,查實,他們上證監被查,甚至被通緝著草,都當食生菜啦。然而,風險大,回報也大,所以他們也崛起快,發過豬頭。所以,行內人個個都好佩服,因為,我們的膽小好細,好多事都不敢做出來呢!(所以才會咁窮。)
其實,香港的莊家還有很多,例如說,令人「民豐」喪膽的北角那一邊啦,不過,由於篇幅所限,也就不說下去了,有機會再同大家吹過吧!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5411

加息初期 股巿續升

【明報專訊】香港股市當人人看好的時候,就會下跌,當人人看淡的時候,就會上升,這幾乎已經成為慣例了。不過,不管指數如何,成交始終不振,則是不可爭的事實。

我曾經下過一個比喻: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但是,最冷的一天卻是大寒。這是因為冬天有兩個不同的現象或定義,一是計算白天和黑夜的長短,另一是計算温度。同樣道理,熊市也有兩個計算方式,一個是計算指數的最低點,另一是計算成交量。

通常,股市在最低點的時候,成交量不一定也是最低,這好比黑夜之中,最冷的時間並非子夜十二時,而是臨黎明之前。所以,在指數到了低點之後,往往還有一段很少成交的日子,我稱之為「禁室培欲」。

今年內股市應未死

對於未來的股市,我只能夠說,根據傳統智慧,在加息周期的初期,在頭兩至三次加息時,股市反而會上升,甚至是創新高,但要再加上去,股市便會開始崩盤了。因此,我估計,在今年之內,股市應該未死,明年就唔敢包嘞。

這幾天因為電腦被駭客入侵,付了「贖款」之後,終於回復,但其中部分已經不能修復,而且整個電腦的格式也已經不同了,找起資料上來,有點不方便,寫稿也有點心神恍惚,還好就是那個駭客遵守信約,如果他撕票,我其實也是奈他不何的。但據說,他正是因為守諾言,才可以先後拿到了1億美元,我所中的病毒,也已經是第4代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64288352997&issue=20160527

2016年5月26日

產業多元化的不可能

日前講了香港經濟多元化的一半,就是經濟伙伴多元化的不可能,現在講另一半,就是產業多元化的不可能。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經濟活動來自分工和交換,如果沒有分工和交換,就根本沒有經濟活動可言。換言之,今日的經濟在於專業分工,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城市、每一間公司、每一個個人,都是分工的一部份。

不過,在這個世界上,當然也有絕大部份自給自足的國家,例如朝鮮,又或者是不丹,都是大致上自給自足,沒有甚麼外貿,但這些不參與國際分工的國家,都是窮國,自不待言。

然而,在分工的世界,絕不公平,有的工種的收入較高,例如律師,有的工種的收入較低,例如掃地阿嬸。同樣地,在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專業也有不同的收入,像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像美國,則輸出鈔票和金融業,因此,美國人的收入遠比中國人高得多,皆因他們的分工是利潤最高的部份。

分析到了這裏,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城市如果要G.D.P.高,必須要站在制高點,其人民在國際間的專業分工之中,做的是收入高的工作,如金融業,旅遊業,售賣的是貴價的高級產品,諸如此類,反過來說,如果這地方全都是工業,恐怕國民收入高極有限了。

所以,如果要搞經濟多元化,就要犧牲某程度的專業分工,這就會令到國民收入減低。如果是一個大國,如中國、印度、美國等等,由於人口有很多億人,所以也必須有著某程度的多元化,否則不可能令到全民充份就業,可是,以香港只有720萬人口去計算,如果還要搞經濟多元化,那麼,規模效應又何來呢?

所以說,香港要搞經濟多元化,不過是胡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就是金融業,如果要放棄金融專業不搞,去搞其他的工業,這好比一個律師只做6小時律師,再做6小時洗碗工人,這固然可以分擔了失業的風險,也必然會導致收入大減。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26/010034179.shtml

駭客入侵付款解密

日前,電腦遭到駭客入侵,把所有的資料都加密了,舊的文件夾無法打開,急得我要死,甚麼心情也沒有了。
我惟有找電腦專家朋友阿Ken幫忙,不過Ken已經發了財,但是老友始終還是老友,他說,你千萬不要付錢,我問點解,他說駭客最沒良心,我付了錢,他還是會撕票,不會幫我解密。他說,所有的加密文件都可以打開,不過打開每個,需要個幾至幾個小時。吓,我幾千個文件夾,豈不是要搞一年?
於是,Ken找了另外一位朋友,也是叫Ken的,來幫我的忙。這位Ken說,這是一個很有名的病毒,現在已經發展到第四代,賺了過億美元,在網上的聲名很好,收了錢,必定會幫我解密,他做過幾個客人,均是如此。結果,對方開價一千美元,用bitcoin付賬,Ken說,大部份人都不會付款,但我肉隨砧板上,有甚麼法子?很多寫了一半的稿子在電腦裏面呀!

https://hexapost.wordpress.com/2016/05/26/%E3%80%90%E5%91%A8%E9%A1%AF%E9%9B%9C%E8%A8%98%E3%80%91%E9%A7%AD%E5%AE%A2%E5%85%A5%E4%BE%B5%E4%BB%98%E6%AC%BE%E8%A7%A3%E5%AF%86/

監管股份的新法規

看近來報道及聽來的消息,據說監管當局正在努力根除在前幾年的炒股歪風,例如頻密集資、低價大量發新股、啤殼上市等等,當然不少得的,是大舉搜捕在近年犯案纍纍的慣匪,據說證監會也增加了不少人手,不停的出動工作,不在話下。
針對頻密集資,聽說將會規定了一年之內的集資次數。有一系的股票,專長是以最快的速度虧蝕,花光公司的現金,再發動印刷機,但監管機構的這一新招,是不是可以禁止到呢?有一招常用的招數,就是公司蝕到周身債,快要執笠了,莫非監管機構可以照樣狠心不讓它集資,任由它清盤嗎?但我也並非說這一招沒有用,畢竟狠心地常常把公司搞到快執笠的並不多,我常常炒的「意科控股」(943)也許可以算是其中一間。
低價大量發新股,現在好像連馬雲和馬化騰也不准了,不過,大比例、大折讓供股還是可以的,而遠遠低於資產淨值的配股還常常發生,我當然也不相信,後者會被禁止,雖然,我認為是應該禁止的。
至於啤殼上市,我曾經說過很多次,當創業板上市時市值只有1.5億元,但殼價卻是3.5億元,主板上市時的市值可以低達2.5億元,但殼價卻是高達6.5億元,這個利潤是無法可以抵抗的。據說,新例將會加強對創業板的現金流入要求,以及主板市值將要超過6.5億元。
我當然同意,以上的做法,可以有效的解決大部分啤殼上市的問題,只是,由於上市愈加困難,我估計,在未來的兩年,殼價還會繼續上升,可能會再升一倍,也說不定,反正香港的殼價再升一倍,比起內地的A股殼價,三十幾億元一個,還是低水一半也不到,相信也不乏內地富豪去搶買。
說到最最為人詬病的創業板新股乾挾而上百幾倍,再高空擲物一日跌幾十個巴仙的做法,則也正如我一直以來的說法,只要要求創業板和主板一樣,也要規定必須10%的公開認購,便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也只是大部分而已,像「集成傘業」(現稱「中國集成」)(1027)這種股份,還不是有公開認購的新股,照樣升到500億元市值嗎?
無論如何,水清無魚,但水濁則也會把魚殺光,美國、香港、中國及新加坡等等市場,各有缺點,如何在水的清濁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實在不是一件易事,不過,大賊必定要捉,監管制度也必須改善,這卻是肯定的事。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5105

人事與法治

【明報專訊】霸王集團(1338)控告《壹週刊》,索償超過5.1億元,這宗官司,當然也令到很多壹傳媒(0282)的員工擔心啦,結果,法官卻判決《壹週刊》只需付一般性賠償300萬元,以及霸王集團在本港發公告所花的4652.5萬元。

最絕的解釋,是《壹週刊》在內地是禁書,所以霸王在內地的生意損失,只是因為第三者轉載,《壹週刊》毋須就此負責。至於霸王在港的1900萬元人民幣收入損失,因為子公司不是原告,所以不能追討。

這個說法,不合情但合理,所以有一句老話,在內地,如果惹上了法律問題,就要找人事關係,在香港,又或者是西方,如果惹上了法律問題,便要花很多的錢,去找很多個律師,就算連O. J. Simpson斷正,都打得甩官司。所以說,我認識的法律界人士愈多,愈對司法公正沒信心。

涉政治案件 幾多錢都無用

不過,如果是與政治有關的案件,那就算花幾多錢,請幾多好律師都無用,又要講回人事關係了,例如說,那些被控的超級富豪啦,咁多錢,但同內地高層關係不好,平時又孤寒又不燒香,又無進貢上面,咪好容易出事囉。

前幾天,我的電腦被黑客入侵了,封鎖了所有的舊文件,馬上致電電腦專家阿Ken。他不慌不忙,叫我去google search這個黑客,發現了原來這病毒已經導致了過億美元的損失。

我問:「是不是用bitcoin付錢了事?」

Ken笑說:「你都付了錢,他們難道還會花時間為你解鎖嗎?當然是撕票了事。你還是要自己解決。幸好我為你安裝電腦時,已設置雲端備份,你唔使驚!」

其實這位Ken好有腦,已經發了財,剛剛買了一隻遊艇,天天請friend出海遊玩,唔係呢啲重要關頭,我都唔敢找到呢位有錢佬同我解決電腦問題。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6/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25日

慢火煎魚看偉祿

我持有的偉祿集團(1196),剛在本周一晚上公佈了一個消息:它的全資附屬公司偉祿美林證券投資了3.5億元人幣,與廣東粵財、深圳泓景、保利物業、恒明珠及凱富能源(007)旗下的高信證券等大型企業,共同在廣州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成立合資證券公司,經營證券業務。
這公司我三年前開始留意,當時它剛賣殼給深圳地產商林曉輝,派息、供股,我猶豫不決,沒有買,結果股價從0.7元升至4.5元。錯過了這機會,去年發生股災,它的股價稍作調整,幾個月前我乘機買入。

一連串收購帶挈股價
在這期間,它開始了一連串收購,除了偉祿美林證券之外,還有一間物流公司,香港的豪宅物業,福田區的地產項目,寶安區的工業大廈,汽車零件公司及電子商務平台,在廣西梧州的一間再生物資公司,從事回修、拆除、銷售廢料業務,以及前述的合資證券公司。
不消說的,在這些收購的同時,它的股價也節節上升。有趣的是,相對於其40多億元的市值,以上均屬於小規模收購,從幾百萬元、幾千萬元,以至於幾億元不等,因此它的股價就有如慢火煎魚,緩慢、但穩定地上升,看這走勢,估計在不久將來,便可以挑戰、突破上一次的高位4.5元了。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5/19625969

台灣可以市場多元化嗎?

蔡英文在其就職演說中,表示:「新政府……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強化經濟的活力與自主性,加強和全球及區域的連結,積極參與多邊及雙邊經濟合作及自由貿易談判,包括TPP、RCEP等,並且,推動新南向政策,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 」
簡單點說,就是加強台灣和其他國家的合作,減少對大陸的依賴吧。TPP就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主要是美國、澳洲、加拿大、日本、新西蘭、新加坡、秘魯、越南、馬來西亞、智利、汶萊和墨西哥等國,而RCEP則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框架協定」,有16個成員,除了東盟10國之外,還包括了中國大陸、南韓和印度。
台灣第一大貿易伙伴當然是中國大陸,也是第一大順差來源,不過,日本也佔了兩個第一名,就是第一大進口來源及第一大逆差國。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幾乎全部國家,對台灣都是順差國,包括了美國、南韓,甚至是東盟國家,如越南在內,只有中國大陸是唯一很願意去買台灣產品的客戶。看看美國的經濟結構,它是最排外的,除了賣廉價產品給它,從來沒有外國能夠打入其市場,縱使打入了,也會像日本和德國的汽車,被控規格不符,又或者是英國的滙豐銀行,或南韓的三星手機,一場官司,輸掉大部分利潤。
再看日本,則從來排斥外國進口,連宗主美國要打入市場,也實在不易,說到旅遊業,台灣人去日本的數目是日本人去台灣的一倍以上,這觀光逆差還在擴大當中。至於南韓,則是台灣的競爭對手,大家搶奪同一市場,況且,台灣產品的競爭力也遠遠不如南韓產品,早已給打下來了。說到台韓觀光逆差,擴大的速度還在台日之上。
說到越南的台企,已因剝削太甚,被憤怒的越南人打砸搶了。我的朋友朱濤在印尼買了一個礦,根本無法擺平貪官,慘蝕而走,以印尼之貪腐,根本不容外人投入市場。至於說到經濟狀況,中國大陸固然是壞,但大部分國家比中國大陸更差,也不待言。
所以,台灣要擴大他國的貿易,唯一之途,便是貼錢買其貨,擴大逆差,而要有本錢去擴大他國的逆差,唯一的方法,也只有向中國大陸開刀,多跟中國大陸做生意,賺其順差,否則,錢從何來呢?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4895

樓市成交先行 股市股價行先

【明報專訊】有一篇文章寫﹕香港市場實在太開放了,所以當任何人缺錢時,便去沽港股,套現回家,因此,A股跌,港股跌,美股跌,港股跌,歐股跌,港股跌,到最後,是港股自己跌,跌完之後繼續跌……

因此,現時的港股已經幾乎是全世界最抵買的股票了。在投資的世界,最難計算的,不是基本因素,而是股票的價格。因為,世上有很好很好的公司,不過如果股價太高,都是會下跌的,同樣地,很壞很壞的公司,如果股價太低,都是很有上升價值的。

這好比即將倒塌的危樓,只要價格夠低,我都會買,因為地價都值錢,可以重建,再不濟,也可以用來做停車場,用作空地,堆放雜物都是好的。幾年前,朋友陳清白買了十幾間柴灣居屋山翠苑,成本價是120萬元,現在雖然細價樓大跌,它們都值300萬元以上一間,這就是廉價的威力。

經濟縱差 股市超跌可買

所以,今日的香港經濟固然是很差很差,可是股市究竟有沒有充分反映,甚至是已經超賣了,這卻是難以計算的。因為,反正股市不會說話,它的升或跌,只是一個數字,任由專家在事後作出孔明式的分析啫,因此,在人人看好的大升市時,突然暴跌,在沒人買的最低潮時,卻節節上升,都是周時有吖。

另一方面,現時股市的成交很低,尤其是適逢五窮六絕,人人看跌。我只能說,根據周顯大師的理論,在樓市下跌時,是先跌成交,即是市場冰封,再跌價格,在股市下跌時,是先跌價格,再跌成交,但當股市上升時,則是先升價格,即乾升,再升成交。

周顯大師作為理論家,理論是硬真理,錯不了的。不過,在實戰中實踐時,卻不免遇上了麻煩﹕究竟現在的低成交,是熊市中的「先跌價格,再跌成交」,抑或是牛市一期中的「先升價格,再升成交」,則大師只負責理論部分,實戰事務不作深究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5/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24日

經濟伙伴多元化的不可能

很多香港人都希望把香港的經濟多元化,如果能夠成功,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問題在於,這可能嗎?

說到經濟多元化,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伙伴的多元化,不要單一依靠中國內地,另一個則是產業的多元化,不要依靠金融、旅遊等等少數產業。

先說伙伴多元化,這受到地理環境所限制,例如說瑞士,被西歐各國所包圍,個個咁高咁大,所以客源也會多樣化。又如新加坡,鄰近有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多國中型國家,以及印度這個尚是相當落後的大國,以一個富裕小國,夾在其中,自然是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但是,在香港,靠近中國,這是一個超級大國,幾乎相等於周邊的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加起來,香港根本不可能離開中國的影響力。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比較墨西哥和加拿大對美國經濟的倚賴程度,同香港對內地也相差無幾,所以,香港之倚賴內地,也是一個地理上的必然。

另一個論點,則是參考加拿大和美國的貿易額,在地理上,加拿大東岸和美國東岸,比加拿大的東岸和西岸,前者更為接近。這即是說,由多倫多去紐約,比從多倫多去温哥華還要近得多。當然我們也知道,1992年成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這兩國的貿易是互相流通、減免關稅,十分便利的。但是,大家不妨猜猜,這如果比較兩者的貿易額,究竟是誰多誰少呢?

答案是﹕加拿大東部和西部的貿易額,遠比加拿大東部去美國東部的貿易額為高。

這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一國的內部之間,畢竟有著很多人事上和制度上的便利,永遠比在兩國之間,交流更為方便。所以,這也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就是香港和內地發展經貿合作,是事半功倍的,而香港和其他國家去發展經貿,則是事倍功半。

當然了,香港和內地是「一國兩制」,兩地之間還有一個關卡,內地各大城市之間的經貿發展,也比香港更方便,這好比香港本土之間的經貿,例如飲食業開分店,物流公司搞貨運周轉,也會比中港交流更加方便。

所以,如果從經濟效益來看,應該是本土第一,中港第二,香港和其他國家第三,才可以發揮到最大的效益。但反過來說,本土經濟雖然佔了大多數,但對外經貿才是「真錢」和街外錢,雖然只是佔了經濟份額的小部份,卻是打動引擎的鑰匙。

更重要的產業多元化,過兩天再說。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24/010034043.shtml

經濟變差 股市未必跌

【明報專訊】什麼是最壞的情况呢?答案不是最壞最差的時期,而是剛剛開始壞的時期,因為還有排捱也。這好比一個人坐牢,最壞的並不是坐了一半的日子,也不是臨出獄的那一晚、吃盡了苦頭的日子,而是還未吃任何苦頭,剛剛進獄的那一刻。

今日香港的經濟狀况,正是剛剛開始衰退,大家還未正式吃到苦頭的時刻。這好比你要我回到舊日,我會寧願回到2003年,也不願意回到2001年,因為2003年已經是否極泰來了,但2001年還有2年的困難日子要捱。相對來說,現時的港股並不算太差,原因很簡單,在近幾年來,(除了去年大時代短短兩個月)港股從來沒有好過,長期處於低估值的狀况,因此自然差不到什麼地方去。第二個原因,則是港股的大部分市值來自中國業務,因此香港衰退對它的影響也大打了折扣。

中港經濟非完全融合 股市卻加快合併

不過,如果香港樓市大跌,相信沒有誰會好過,因為整個社會的大部分財產都是來自房地產市場,只要地產一死,香港人沒有誰會好過。我看未來的地產市場,恐怕還有好幾年的下跌趨勢。

但有一個可能的情况就是香港人愈來愈窮,市况愈來愈差,但股市居然不跌反升,原因很簡單,只要交易所一直收緊上市要求,減少新上市公司的數目,減少供應量,中國的經濟又不太差,股市是可以和經濟現狀脫節的。總之,中港經濟沒有完全融合,兩地又使用不同的貨幣,但是股市卻在加快合併,深港通又快來了,這種自相矛盾的金融結構,是什麼奇怪的事都會發生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4/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23日

光頭Ken和天才Ken, 先有頭髮還是先有女

前幾天,網上Po了好幾個外國光頭明星的照片,發現他們光頭比有頭髮更加好看,於是便討論頭髮與媾女的問題,這又令到我想起了老同學光頭Ken。

光頭Ken是我的中學同學,那時風度翩翩,學校辦聖誕舞會,由他和倪震負責親身去女校送信,以吸引女生參加,可知他的英俊程度。

在外國名牌大學畢業以後,他進入了匯豐銀行工作,二十多歲便創業,年少有為,前途無可限量。這位翩翩年少的唯一問題,便是和《少林足球》的二師兄旋風地堂腿一樣:「點解我生得咁靚仔,但係要甩頭髮,你哋兩個咁肉酸,但係無甩頭髮。」

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光頭型男這回事,沒頭髮便是死罪。其實,當時光頭Ken還未完全光頭,頭髮還剩下少量殘餘部隊,但已經媾不到女了。

要知道,男人媾不到女,比死更難受,於是,他千方百計,想盡辦法去把頭髮弄回來,當然絕大部份,是騙人的,完全沒有功效,但其中最有誠意的,是一隻生髮水,用了之後,胸口長出大量的毛髮,這證明了生髮水的確含有足夠的荷爾蒙,只是出了一點點技術上的問題,才生錯了地方,但至少證明生產商並沒有打算去騙人。

後來,光頭Ken實在沒有辦法,唯有去光顧一個肯定有效的方法,就是去織髮。結果,織髮果然是最有效的媾女方式,因為,日子有功,他泡上了織髮公司的女職員,從此解決了媾唔到女的問題,也正因媾到了女,自此之後,他索性把頭髮刮光,成功了一個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光頭Ken,快樂地生活下去了。

其實,光頭Ken的煩惱,在於他並沒有認識到我的另外一個朋友,天才Ken。天才Ken是黑客,是職業賭徒,是超級推銷員,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奇才,他也是青年掉髮,但因掉髮,而自行生產了一個生髮機,用紅外線每天照射半小時,過了兩年之後,我親眼目睹,他的頭髮居然長回來了!

他的說法很簡單﹕「這其實是美國早已發明的技術,用紅外線來照射皮膚。本來這是用來研究癌症,把白老鼠的毛剃光一部份,用紅外線照射,看看會不會生癌,誰知竟然發現這可以刺激毛囊。不過,這得要毛囊未完全死去,才有效,適合初期掉髮的人士,如果已經光頭到滑嘟嘟,便沒有用了。」

問題在於,這要持續地每天照射半小時,慢慢才有效,初期的功效並不明顯,所以大部份人都中途放棄了。天才Ken的建議是﹕你坐在椅子玩手機,或看電視,由你條女去照這半小時,因為女人的耐心比較好。

但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未有頭髮,又怎會媾到女去為你照射呢?先有頭髮還是先有女,這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亙古哲學難題,等到哲人其萎也解決不了!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5%85%89%E9%A0%ADken%E5%92%8C%E5%A4%A9%E6%89%8Dken%EF%BC%8C-%E5%85%88%E6%9C%89%E9%A0%AD%E9%AB%AE%E9%82%84%E6%98%AF%E5%85%88%E6%9C%89/

劏豬櫈戰勝不了統計學

金融行業和娛樂事業一樣,都是半個偏門,其人生大起大落,所以也十分迷信。我雖相信科學,但也同時不敢不去學懂一點點的迷信,以作傍身。簡單點說,我就是那種從來不看風水,但風水師傅的說話從來不敢不聽的人,也是從來不做迷信的事,但也不會故意找麻煩、也不是專觸忌諱的人。

正是賭仔姓賴,假如你有一個女朋友,好黑,你次次同她去賭錢,一定輸錢,你會怎辦呢?如果是我,我會把她帶去賭更多的錢,因為,只要我的技術夠高,不管女人有多黑,她都不能夠黑到戰勝數學,只要長賭下去,根據大數定律,我的勝算永遠是不會變的。

同樣地,假如一個女人很旺夫,但她陪老公去賭場去,可能第一次兩次三次,她都會幫助夫運,贏錢而歸。但是,不管女人有多旺夫,她都不可能戰勝科學,長賭下去,旺夫的女人也不可能戰勝賭場,必然輸光收場。

我鋤大弟,常常說,只要打錯一手牌,牌風往往由旺變弱,一晚不能回復。但是,哥哥又下了一個注腳﹕那些打得很差的人,整晚都在打錯牌,但是由於錯得太多,打錯便影響不到牌風了。
所以,第一個結論是,一個人的黑與旺,不能戰勝統計學和科學。但是,有很多的事件,卻是單一的事件,那卻要小心了。

但假如有一個女人很黑很黑,例如說,真人真事,同男人搞上了一晚,那男的便生血癌,更黑的,是連續三個男人,都要著草,又連續三個男人,都要坐牢,不要緊,只要她們不停的交男友下去,統計學始終會戰勝她們的黑氣,到這個時候,再同她們交往,也就沒有傷害性了。

簡單點說,任何的劏豬櫈,只要足夠長的時間和足夠多的男人,去吸光她們的黑氣,最終也是可以把問題解決的。願天下黑人共勉之。

本周的心水股票是「弘海高新資源」(65),希望大家可以短炒贏錢!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60523/397147

市值1.7億元的弘海

在細價股方面,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以殼價6.5億元來作為合理市值,很多細價股的市值已經遠遠低於殼價,甚至有折讓高達70%至80%。
但偏偏,殼價還在上升當中,皆因中港兩地均收緊了上市要求,這會令到啤殼上市的難度大增,內地殼價已經爆升至三十多億元,是港殼的5倍,單單這個「AH殼差價」的因素,便足以推動港殼的繼續上升了。
其中的一隻高折讓的細價股,是我講過、也炒過的「弘海高新資源」(065),市值只有約1.7億元,是市場上最廉價的主板殼之一。
它的本業是在中國內地生產及銷售塑膠編織袋,2006年在創業板上市,業務做得很不錯,在2009年轉為主板。在2012年,它開始投資煤業,玩資源概念,不消說的,轉型也正是開始炒股票的先兆,而不諱言的,這也是我開始寫和炒這股票的時期。
說到如何炒作,都是那些慣常的招數啦:先把股票炒高、賣出,在2014年供股,1供1,作價0.5元,然後再炒再派,去年6月,股市高位時,配股一次,作價0.82元,跟著遇上了股災,股價一直下跌,跌至最低0.26元,上星期五收市股價是0.345元,接近52周低位。
簡單點說,這股票自從配股之後,根本沒有炒過,參考它的供股價0.5元和配股價0.82元,以及其市值,現價可以算是十分的吸引。
說了優點,再說缺點吧。第一是它雖然夠低,但卻不夠乾,有可能會再供一次股。短期看來,供股當然不利股價,但長期而言,供股能令貨源歸邊,反而有利於向上炒。所以我們也常常會說,希望某些股票供一次股,集中貨源才去炒。因此,如果供股條款是好的,我也很可能會買來跟供。
第二個缺點是它的業務實在太不濟,2015年虧蝕了1.71億元,借貸總額1.18億元,現金也有5,568萬元,以細價股這個功能組別而言,它的狀況也算是不過不失了。
但炒得細價股的人,都應該不大會細究這些業務吧?最重要的,第一是價格是否抵買,第二就是有否炒作的momentum罷了,反正我們追求的是十天半月,甚至只是一天半天的升跌,不在乎長升長有,只在乎曾經爆升,可不是嗎?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4593

天仙局 時常有

【明報專訊】大家都聽說過,有一種很有名的騙局,就是找你去談生意,但是生意對手還未到,於是大家先玩一下撲克牌先啦!結果,那名生意對手從來沒有出現過,但是當事人玩撲克牌卻輸了幾百萬,這種騙案,時常有發生。

其實,同類的「騙案」也常常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在我的朋友圈子中,有很多人喜歡玩這一招,其中包括了供股天王C,資深W大狀等等,他們最喜歡用的其中一招,就是找你談事情,當去到了,發現其實是一場鋤弟局,又或者是說約一場弟局,目的是談事情,結果弟是鋤了,但是事情(約腳時通常說十分重大)卻常常完全沒談過,就算談,也會在3分鐘之內完事,而且還是瑣碎不堪的小事。

閒閒地輸一幢商業大廈

這種「騙局」和坊間不同之處在於,通常我都是贏家,所以也就算了。不過,我有一個朋友,20年前曾經試過有一次,被一名姓「葉」的內地富豪約在深圳等,說有大量模特兒在那裏。

去到現場,葉姓富豪還未到,也沒有模特兒,只有一名朋友在,兩人等着無奈,唯有玩二人三公,玩了一個通宵,也玩不到一個人來,結果他們從1萬元一把,玩到100萬元一把,八點賠雙,九點賠三,三公賠五,一晚下來,其中一人輸掉了一幢商業大廈。

如果大家認為這名仁兄有很多身家,那就錯了。這名仁兄的大部分身家,就只是那一幢商業大廈。換言之,一晚的模特兒甩底,這名仁兄居然輸掉了成副身家咁滯。

如果大家認為,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就錯了。我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是因為我的朋友,是一間地產代理的董事,不是輸家,而是贏家,但輸家當然沒有還錢,過了幾年後,我的朋友人窮思舊債,問我有沒有辦法去收數,我笑說﹕「這是debt of honour,沒有法律效力!」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3/columnist/en30_en30.htm

這個世界真荒謬

有些事情,其實十分矛盾,例如說,毛記電視的存在和笑位,很大程度上是來自TVB,像我,完全不看TVB,對毛記電視的很多笑位,便掌握不到,笑不出來。但是,無記電視偏偏好像專門取笑TVB,但是,如果TVB死了,恐怕無記電視也難以獨存。
這又好比賊人和警察,表面上是對立,但是,如果沒有賊人,又要警察來幹甚麼?警察之所以有工開,正是因為有賊人。現時警察和黃絲帶誓不兩立,但正因黃絲帶的示威越來越多,政府對於警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也越需要招聘更多的人手,現有的警察便有着更多的升職機會了。
更諷刺的一個例子,是當年的劉錫明,因「毒瘤明」的外號,被累到雞毛鴨血,後來遠走台灣,可說是慘到了極點。可是,今天他被傳媒訪問,出YES CARD,永遠都是圍繞着以前的事,彷彿他的最大新聞價值,不是他拍過多少電影,出過多少唱片,都沒有人問過,反而是當年的那一段不愉快經歷,卻是被人說了又說。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荒謬。

https://hexapost.wordpress.com/2016/05/23/%E3%80%90%E5%91%A8%E9%A1%AF%E9%9B%9C%E8%A8%98%E3%80%91%E9%80%99%E5%80%8B%E4%B8%96%E7%95%8C%E7%9C%9F%E8%8D%92%E8%AC%AC/

2016年5月22日

你的生命幾多錢?

如果從理想的角度去看,生命當然是無價的,但是這個理想是不大可能達到的。例如說,現時公立醫院就有數以千計的病人正等候做手術,而這等候可能會以月,甚至是以年來計算,但大家都知道,每一天的延誤,都會令到他們的病情惡化,從而令到手術成功、挽救生命的機會率減低。然而,如果要把這些病人統統給予最好的治療,非但醫療費用要增加幾倍也不夠,而且還要大量引進外地醫生,打破香港醫學會的壟斷,才可以做得到。

換言之,從宏觀的角度去看,生命是有價的,但如果從微觀的層次去看呢?的確,別人的生命是有價的,一個很可憐的陌生小妹妹在你的面前垂死,要你花一千元、一萬元去救她一命,你可能會同意,但要你把自住的房子賣掉,相信很少人會有這個善心。

你可能認為別人的生命有價,但你自己的生命,是否是無價的呢?

如果我說,給你一百億元,而且是美金,要你自殺,你當然不會同意,因為失去了生命,別說是一百億元,便是給你全世界的財富,又有何意義呢?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老人家,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把財富留給下一代,但這只是極少數的個案,不論。

然而,撇除這種極端的方法,還是有別的方式,去計算出生命的價格。

生命價值人人不同,有些人的生命會比較寶貴。

行為心理學家設計了很多實驗調查,旁敲側擊地去計算出生命價格,例如說:一個50歲的人,在當年的平均死亡率是0.4%左右,如果你是50歲,你願意花多少錢,去令到自己的死亡率降低某個百分比呢?

假如有一種傳染病,一旦染上,便死定了,但這種疾病的患病率只有0.1%。幸好,這傳染病也有特效藥可以醫治,你會花多少錢,去買這特效藥呢?

又或者說,有一個很危險的任務,比方是電影特技吧,死亡率是1%,要付給你多少錢,你才願意去拍這個鏡頭呢?當然了,我們也知道,有些人的生命比較寶貴,例如說,李嘉誠先生,他會願意、也捨得花數以億計的金錢,去減低自己的一點點的機會率。

至於我,相信一年三幾十萬元,如果可以有效的提高生存率,也很願意付出。我們當然不會冒險去做特技演員,一千億元都不肯。

不過,如果是一個朝不保夕的流浪漢,很可能只是為了區區的幾千元,便會去冒0.1%的死亡率。事實上,一個黑社會拿刀去劈友,很可能也只有拿到幾萬元的酬勞而已。

所以,生命的價值,只能夠計算出一個平均數,因為人人的價格有不同。幸好在美國,已經做過很多相關的研究,經過精算之下,一個美國人的生命,大約是七百萬美元,我估計,香港人的生命大約是在三千五百萬港元左右。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53760

2016年5月20日

把廣東省分成四塊的布局

昨天講了一部分有關深港珠澳的經濟未來,今天再講。
現時中國城市當中,以北京、上海及深圳三大城市排名前3位,在2015年,深圳的經濟總量已經超越了香港,雖然在人均方面,還只有香港的六成左右,但是,整個廣東省有廣州、深圳、香港和澳門4個大城市,已經有點兒尾大不掉,因此,中央的布局,是把這4個大城市截然劃分,各司其職,好比當年四川省的實力太強,便在1997年把重慶市「挖」出來,成為直轄市。
中央的另一個布局,是要發展「珠西經濟帶」,因為珠江口西岸的經濟發展遠遠比不上東岸,所以,它要把珠江口西岸的經濟打上去,其中的一個部署,便是把東岸和西岸連結起來。
順帶一提,在去年4月,有一個「千人宴聚江門,共商珠西發展」的大會,有朋友笑到碌地,但筆者愚魯,抱歉不知他究竟笑點何在,希望讀者能自行體會。
2020年建成的深中大橋,便是把深圳和中山連結起來,用深圳來帶起中山的經濟。如果深圳加上東莞,成為直轄市,再和中山連結起來,將會是一頭龐大的經濟怪物,在專門創新經濟發展,以及航運貿易樞紐。
記得之前在本欄說過,深圳作為直轄市,本來是想把惠州也一併吃掉的,但據知情人士說,因為惠州有很多軍事基地,是戰略重點,核電廠也在那裏,因此必須要由廣東軍區負責,不能割給深圳。
昨天說過,港珠澳大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利用香港來帶起珠海的經濟,香港當然不致於和600萬人口的大珠海合併,但是把珠海挖一塊大土地出來,成為行香港法律的自貿區,相信是將會實行的。
至於澳門,則用橫琴來擴大它的面積,橫琴島的面積是澳門的3倍,足夠澳門的未來發展有餘了。澳門的特色,當然是賭業和娛樂事業了。
大家看看以上的布局,深圳對中山,再加一個前海新區,香港對珠海,澳門對橫琴,全都是橫向的。至於深圳和香港之間的直向聯繫,則用前海深港合作區來作打通。
換言之,中央並不打算直向發展,把這三地一體化,反而是企圖利用這三大城市的各自特色,去作策略性的發展,去各司其職,至於廣州,則繼續留在廣東省內,當其首府。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4328

玩「專一」也有好處

【明報專訊】同老友R君吹水,這條友早已經賺夠上岸,不炒細價股了,改為做實業,近來還準備用十幾廿億,成立一個對冲基金𠻹!

記得在幾年前,我搞股票公司,要他開戶口,誰知多年老友兼黃紙兄弟,他居然say no,搞到我好唔高興。所以這幾年我都吹他淡風,不過近日破冰,又出來食飯吹水。他說﹕「其實我只有一個股票戶口,在金利豐,從來無在其他行開過戶口。」

我說﹕「搞股票的,只有一個戶口,好少可噃!」

他說﹕「在金融海嘯時,我的股票跌得好慘,但是朱太都無cut過我的倉,連電話都無來一個,所以我好感激她。」我心想,金融海嘯時,朱太好像call咗好多人倉噃,居然無call你,看來同她玩「專一」呢一招,可能有用噃!不如我都將所有的都cut掉,剩係幫襯金利豐一間,看看可不可以有同樣的效果?

搞政治最少可出風頭

話說香港民進黨的幹事長楊繼昌說,主張香港自決,自決的選項可以是港獨、加入中華民國成為一縣或加入美國成為海外屬地,與兩廣合組聯盟等選項,重點都是要香港市民一人一票來決定。

這主張最有趣的一點是,我居然和這個民進黨,有共通的立場。我想說的是,其實我都好想香港成為美國的屬地,這叫做西瓜靠大邊,邊個大、邊個有着數,加入邊個,是我向來的立場,我現實嘛!

不過,問題在於,你想公投加入美國,美國可不會接受我們呢!唔通你同個香港小姐冠軍求婚,她又會嫁給你咩!所以說,這個主張,真的令人笑爆了嘴,不過,這種笑爆嘴的主張,又有傳媒會報道喎!又有我這種傻佬,會當真地去評論喎!看來搞政治,對於出風頭,真的是大有好處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0/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19日

香港人知不知道甚麼是折舊?

有一個很簡單問題,但卻很少人能夠回答﹕究竟甚麼是改善居住環境呢?

在香港政府的眼中,當然是,有樓住,就是改善了居住環境了。所以,在香港政府的眼中,最重要的是「上樓」,只要沒有人居住在籠屋、沒有人居住在劏房,便叫做成功了,雖然,政府連這一點,也暫時做不到,這是貪腐的曾蔭權政府惹下來的禍根,暫且不論。

所以,在官員們的心目中,想了很多年,也想不明白,究竟為甚麼在現時的香港,有230萬個家庭,卻有270萬個住宅單位,為甚麼會有居住問題呢?這一點,也當然是因為他們太笨,和對房屋政策一無所知,才會不明所以,但今天也暫且不論。

我在前兩天說了,市民的居住環境,有一個指標,是人均居住面積,但政府卻從來忽視。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前些時,新樓的面積越割越小,三百呎一間、二百呎一間,只要再分割下去,一年推出十萬個單位,也不無可能,但如果是這樣,相信就是香港有五百萬個住宅單位,也是照樣不解決居住問題。不過,政府官員喜歡用這種統計數字,社會上也接受這種統計數字,地產評論員也接受這種騙人的統計數字,大家愚蠢鬥愚蠢,也沒有相干了。

除了面積之外,另一個指標,則是樓宇的質素。這又分幾方面,例如說,公屋的建築質素,通常比私人樓差,如果全港有270萬個私樓單位,又或者是有270萬個公屋單位,前者的總體居住環境,是比後者為優。

所以,很多人以為,公屋應該越多越好,這觀念並不全對。我們之所以要求更多的公屋,只是因為如果用相同的土地去發展的私樓,雖然樓宇質素較高,但是窮人卻難以負擔,而且,也會對私樓價格造成太大的波動。所以,大量興建公屋只是沒法子中的次佳選擇,但在土地使用而言,卻是浪費了資源。

至於樓宇質素的另一個指標,則是新樓和舊樓。大家知道,新樓的質素比較高,房子折舊了,價值便低了,不過,如果把全幢樓宇完全翻新,也可有著改善樓宇質素的同樣效果。

如果香港有270萬個住宅單位,以新樓價值50年折舊至0去計算,每年需要興建5.4萬個單位,才能夠維持現有的總房地產價值不變,如果以100年折舊至0去作計算,也要每年興建2.7萬個單位,但是在曾蔭權年代,每年新建單位不到1萬,在可見的將來,也不到2萬,所以,我也可以說,純用數學去計算,現時香港人的居住質素是越來越差,皆因新建單位數目連折舊也抵不上。

從香港的官員和從業員連房子折舊這個簡單概念也不曉得,可知他們是多麼的愚笨和多麼的無知了。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19/010033808.shtml

中美待人方法各有高低

話說外號「民主阿婆」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公民黨資深大律師李志喜等人創辦的議政平台「香港2020」,成立了三年,但由於政治能量大幅萎縮,所以被cut budget,搬到了小一半的辦公室,收取高薪的研究總監李永達也已經離任了。
在今天的政治氛圍,陳太的被邊緣化,是肯定的事,但對於這事件,我有兩項小小的注腳。
第一,其實陳太都好有錢,幾億身家一定有,但全職從政是一件事,付錢從政又是另一件事,像李柱銘,都有幾億身家,只要一年捐幾百萬給民主黨,都好好使了。民主派雖然窮,但也有一些富裕的黨員,但是講到捐錢去搞民主,好像只有黎智英一個。因此,他們的民主事業,其實只能夠算是業餘的。
第二,講到大國政治,美國,以前的蘇聯,現在的中國,都是幕後大玩家。不過,美國和中國的策略,有着明顯的不同,美國是典型的美式管理,講求效益,好像美資行一樣,一旦沒有價值,便會cut人,無情講也無面畀,以前南越和南韓的領導人,畀美國玩到殘。中國的則是講求人情和歷史,像基辛格,可以一直吃老本至今天,施漢諾也養了好多年,好多老共諜的子女,也一樣去妥善照顧,這當然花了很多冤枉錢,但「千金市骨」,長期來說,可以留住人才。
如果問我,邊套制度比較好,我會說,美式短期比較有效,但中式則長期作用較佳,大家都係成功人士,無謂分高低啦。

https://hexapost.wordpress.com/2016/05/19/%E3%80%90%E5%91%A8%E9%A1%AF%E9%9B%9C%E8%A8%98%E3%80%91%E4%B8%AD%E7%BE%8E%E5%BE%85%E4%BA%BA%E6%96%B9%E6%B3%95%E5%90%84%E6%9C%89%E9%AB%98%E4%BD%8E/

港珠澳大橋的未來用途

港珠澳大橋成為了一個惡名昭彰的基建項目,但這個惡名昭彰,必須定義清楚:人謀不臧,香港政府的管理惡劣,方才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超支和延誤,這是罪證確鑿,無可抵賴也罪無可恕,但是,如果單單論項目的計劃本身,究竟值不值得去做,那又是另一個爭拗點了。
說到港珠澳大橋這計劃,起於1983年,首先提出的是合和的胡應湘,稱為「香港珠海跨海大橋」,在1989年,則由珠海提出了「伶仃洋大橋」的計劃。
初時香港的興趣不大,回歸後,由中央政府力推而成,本來想過加入深圳和澳門,是為連接四地的「雙Y方案」,後來在2006年,深圳決定退出,另建連結中山的深中大橋,因此連接港珠澳的「單Y方案」成為了定案。
如果說到地理狀況,香港和深圳毗鄰,澳門和珠海毗鄰,根本不需要興建大橋來作連接,至於澳門,由於面積太小,道路網也太少,根本不可以容許大量車輛進入,車子只能夠泊在邊境的大型停車場,我作為一位司機,也不會開車到澳門去。不過,乘坐巴士畢竟是比噴射船方便得多,貨運也簡單快捷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效益。

簡單點說,這條港珠澳大橋的真正大作用,只是連結香港和珠海。不過,珠海人口只有161萬人,大珠海則有600萬人,中港牌汽車只有2.5萬台,究竟在這條造價762億元的大白象工程,究竟有沒有足夠的用量,構成足夠的經濟效益,我之前也寫過文章,質疑過。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很有名的建制派議員,居然認為只有兩千台中港牌,因為在他的心目中,只有人大、政協等特殊人物,才可擁有。議員可以不食人間煙火至此,也屬離譜。
根據小道消息透露,中央政府深知這問題的所在,因此,它可能在珠海另設一個類似深圳的前海、澳門的橫琴之類的自貿區,交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去作管理,行的當然是英式的普通法。
如果這消息屬實,真的是天才的設計:縮小香港特別行政區就話唔俾啫,送一部分出來給香港人管理,應該沒有問題啩?
搞下搞下,中國可能會挖出五至七個地區,都行英式的普通法,變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普通法」,你又吹得我脹咩!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4035

新人買莊家股 被當做「人頭」

【明報專訊】那天,有某人在買某隻細價股,她慢慢的買,買了幾萬元,突然停了下來。

當我和她吃午飯時,她提起了這件事,我奇怪地問:「這隻股票的消息都好確實,為甚麼妳會停下來,不繼續買下去呢?」

她說:「我排低幾格,打算慢慢的買,它突然down晒牌,前面的買盤無哂,然後一下插晒比我,好似有心散貨咁,我好驚驚,咪唔敢買落去囉。」

我說:「妳買幾多先?」

她說:「咪幾十萬股,幾萬元囉。」

我問:「咁而家啲股價點吖,有沒有跌十幾個巴仙吖?」

她說:「無喎,反而升咗幾個巴仙添。」

我說:「我不排除莊家真的是想派貨給妳,但妳只買幾萬股,誘因似乎不大。妳知不知道莊家的運作情况?」

她說:「願聞其詳。」

我說:「通常,在大炒大鬧的大日子,莊家梗係親自出馬,自己動手揸鑊剷,但是在平常的日子,又沒有成交,又沒有升跌,則多半只是找手下出馬,日日打下乒乓球,至於隻股票幾時炒,點做法,條𡃁係唔會知既,他只是做日常工作,打份工而已。」

她說:「咁又點?」

我說:「妳知啦,成日做成交,左手交右手,都係嗰幾十個人頭轉來轉去,好敏感家嘛,難得有個新人加入,咪畀妳買下,當妳係人頭,至於妳是贏是輸,個打工仔根本不在乎,反正都係交數,就算畀妳贏了,又唔係自己付錢既。」

她說:「唉,股票這行業,真的很多學問!」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9/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18日

拭目以待奧瑪仕

奧瑪仕國際(959)是一隻令我非常印象深刻的股票。那時濠賭股剛起步,碰巧街市偉的希臘神話賭場項目出讓,一眾莊家去澳門「傾刁」,嘩,開價5,000萬元,太嗱脷,當時沙士才過,濠賭概念只有一單個案,都唔知得唔得,誰敢這麼大手筆?在場人人縮沙,改去揼骨,只有一位仁兄超勇猛,留在夜總會繼續傾,皆因他當時窮過蒙正,惡向膽邊生,本來打算老點街市偉,萬一炒不成功,便要着草了。
這一役,奧瑪仕升了幾百倍,成為當時史上升幅最勁的股票,那位仁兄贏了十億元。
四年前,街市偉和太太陳美歡鬧翻,兩人勢成水火,希臘神話內部打大交,人跑光,錢偷光,客人也走光,奧瑪仕當然沒運行,股價低迷,現時市值只有2億元左右,是市場上最抵買的股票之一。
今年奧瑪仕宣佈2供1,供0.2元,消息人士說,這是供乾,以便未來賣殼或炒作。4月它剛供股完畢,只有22份供股,佔了75%。
供股後,佔34.19%的新老闆已出現,而只佔17.09%的街市偉no longer是大股東了。
簡單說,奧瑪仕已藉供股而成功賣殼,至於新老闆將會把一隻2億市值的股票如何玩,拭目以待。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phemey@gmail.com
本欄逢周三刊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8/19616510

新華通訊賣殼5年未變身

我當然知道,現時香港的經濟正在衰退當中,更糟糕的是,這還是衰退的初期,不知往後的路有多漫長,不過,香港股市早就被「赤化」,港股的未來走勢看中國經濟,多於看香港經濟,中國經濟則走L形,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刻,雖不算好,但也比香港好得太多,因此,港股也不無可能穩住陣腳。
然而,中港兩地股市有一個共同的趨勢,就是收緊上市要求,因此,公司上市愈來愈困難,這造成了一個現象,就是在股價不振的同時,殼價還在上升,內地殼升至逾20億元,而港殼也升至6.3億至6.5億元。
奇怪的是,當殼價上升時,很多細價股的股價卻屢創新低,遠遠低於殼價,如果從壞的方面去看,這當然是因為市場氣氛不好,沒有散戶參與,而且細價股對股民的屠殺太慘,因而造成的現象。
但如果從好的方面去看,這卻有點像2006年,或者是2009年的情況,很可能在幾個月後,股民會發現細價股的偏低估值,再出現一次炒作熱潮。所以,我們也正在尋找抵買的細價股,作為中期投資。
其中的一隻,就是我一直在追蹤著的「新華通訊頻媒」(309)。

先說這股票的優點:3億元市值,殼價折讓了一半以上,2011年被新華社買殼之後,從來沒有大炒過,如果對比「中國新華電視」(8356),後者只是創業板,也維持著10億元的市值,這隻股票無論如何,也是嚴重偏低了。
再說這股票的缺點:據說這股票的嚴重低水,是因為「遇人不淑」,用了一個有心無力的莊家。另一個問題,在於它的貨源分散,股東太多,因而難以炒起。
三說這股票的奇怪地方:通常賣殼之後,新舊大股東拍拖兩年,舊的便要走佬,由新人完全執政。
但這股票賣殼5年,舊的大股東勞永康已經沒有股份了,但環保生意還在公司裏,他和新華社亞太總分社社長俱孟軍則同任聯席主席。也許正是因為勞永康未走,所以這公司還未能成功變身,是以其股價還未能展翅高飛。
分析結果是:這股票的upside很大,downside很少,但缺點是,不知何時變身,開車炒作,因為資金有機會成本,所以等待也是付出代價的一種。不過,這個牌面,3億元的市值,也未免太吸引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3842

衰過SARS唔出奇 脫鈎助穩競爭力

【明報專訊】香港日前公布的首季GDP數據,按年實質增長率只有0.8%,比預期的1.5%還要低,事實上,在這之前,已經有人認為,今日香港的經濟比SARS時還要差。

我雖然並不同意,但也認為現時只是衰退的開始,情况已經這麼壞了,當經濟進入最低潮時,比SARS還要差,是一點也不出奇的事。大和證券甚至認為,明年香港經濟將會倒退1%。

萬一蚊請洗碗 爭住做

日前同朋友Jeremy吃飯打牌吹水,Jeremy是個富二代,擁有幾間餐廳,他說現在飲食業非常容易請人,他有一間餐廳,不是在屯門,而是在香港的大坑,以前請洗碗女工,一萬五千元也請不到,剛剛請了一個,一萬一千元也搶着做,而且還不要求有風扇。

我問﹕「那你有沒有安排風扇?」

他說﹕「當然有!洗碗如果沒風扇,熱到女工暈低都似!」

觀一葉而知秋,今日的經濟之差,可見一斑。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2016年也不同於2003年,由於今日香港的股市,上市公司業務大部分已經不涉香港經濟,因此,港股照炒而經濟照差,也是很有可能的事。如果你問我,有沒有方法可以挽救香港經濟,我會說,聯繫匯率脫鈎啦!莫非大家以為,以今天香港的經濟底子之差,還可以匹配7.8港元兌1美元這個價位嗎?人民幣在這兩年跌了多少,港元也應該貶值多少,這才可以維持香港經濟的競爭力。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8/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17日

樓價下跌對誰有利對誰不利?

樓市至今下跌了大約15%,或許我們應該問一個問題﹕在樓市下跌的趨勢,哪一個階級的人比較有利,哪一個階級的人比較吃虧?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雖然,這個原理經濟學的教科書是不教的,但卻是一個顯淺的事實。

我如果問,你有幾有錢?這個答案其實有兩方面﹕第一,你有幾多資產?第二,你的月薪加花紅是多少?

對,一個人可能有一千萬身家,但沒有收入。另一個人則月入十萬,但卻沒有分文。但前者可能是省著用,因為怕坐吃山崩,一個月最多敢花五萬元,後者則一個月花了八萬元,還有兩萬可作積蓄。

如果你問,這兩個人誰有錢,這根本不可以作出比較,因為資產和收入,兩者是不同的財富表達形式,並不可以完全兌換。

在一個樓價下跌的市場,由於大部份的old rich都持有物業,因此,他們的身家會貶值得比較快。但是,在賺錢能力很高的新貴而言,他們也許也持有一定數量的地產項目,但是他們的賺錢能力,強於他們的持有資產,因此,當資產價格下跌時,他們不但可以購入更多的資產,而且,先前比他們更有錢的old rich的財富也下跌了,這令到損失較少的他們,反而在財富排名榜上,得到更高的位階。

有人認為,在樓價下跌的趨勢,中產階級的損失最大,這想法有對有錯。如果按照絕對數值,樓價下跌,地產富豪的損失比中產階級更多,但是,這叫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富豪的身家跌去了八成,生活方式還和以前沒有分別,但中產階級的身家跌了八成,則上吊也嫌死得慢了。

至於新發財和新興的中產階級,通常槓桿比例過高,這些人會是樓價下跌的最大犧牲者。但別忘記,在樓價上升期,高槓桿的人也比沒槓桿的人贏得更快更多,相對來說,像許晋亨這些old rich家族,由於收租物業不做按揭,所以樓價上升時,財富增長也不快,不過無論樓價跌到甚麼地步,他們也影響不大。

至於我本人,由於現時仍然處於賺錢高峰期,因此雖然手上持有物業,但是樓價下跌,對我仍然是利大於弊,除非我不幸地突然喪失了工作能力,又當別論。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17/010033537.shtml

股市破底 反可安心買

【明報專訊】近日股市不振,有人問我,對於未來市况有何看法?我說﹕「如果從好的方面看,股市從18000點升上21000點,升了3000點,回返1000幾點,都係好正常啫!好健康,再講中國人有五窮六絕,西方人有sell in May and walk away,都係正常的調整吖!」

他問﹕「咁如果從壞的方向去看呢?」

我回答﹕「我講過好多次,在先前8個熊市當中,有6個是恰好在見高位後的整整一年,不多也不少,見到最低位的。所以,如果按照統計學推論,在今個月很可能會破了2月12日的18278點的低位,死未!」

他說﹕「咁咪好驚?」

友稱寧鋤D不赴委員長晚宴

我說﹕「我哋見慣大風浪,成日都輸到渣都無,有乜好驚?從好的方向去想,如果在這個月真的破新低,見了底,以後咪會一日比一日好,瞓身去買股票都唔怕囉!」

他嘆氣說﹕「但我已輸到沒身可瞓。」

我馬上說﹕「你就算肯瞓,都沒有人要。」

跟着,又有一名朋友打電話來要鋤D,他說,如果下星期三你肯打,我連張德江都唔去見。

我不敢置信地說﹕「唔係化,咁畀面?聽講話何秀蘭都會去喎!」

他說﹕「如果張德江淨係請我一個,撐枱腳二人晚餐,我仆倒去啦!可惜他是約了一大棚人,多我一個唔多,少我一個唔少,咁就梗係鋤D緊要啦!」

我大笑,但當然不會相信他星期三不去。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7/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16日

賭鬼的五度再版

作為著作等身的作家,《賭鬼》是我寫的第一部小說,也是我第一本出版的書。

那時,倪震有一本雜誌,叫《鬼世界》,由於作者不足,便迫我交稿,倪震知我爛賭,出了一個大題目,就是賭鬼故事,要我每期寫一個短篇故事。寫了十多個故事,我找了好朋友麥成輝,為我結集出版。麥成輝是皇冠出版社香港區總經理。皇冠出版社大大有名,就是出版瓊瑤小說的那一間,在台灣是數一數二的大型文化機構。

賭鬼故事結集出版,名為《賭神傳說》,同時在香港和台灣出版。台灣和香港一樣,作者的版稅是10%,如果銷量超過了5,000本,版稅則可加至15%。《賭神傳說》賣了6,000本,我常常說,我是台灣的暢銷作家,雖然是暢銷作家當中,最不暢銷的那一位,但始終是暢銷作家。但我心知肚明,這不是我寫得好,而是皇冠的大名氣,出版甚麼都是暢銷書。

《賭神傳說》之後,我又出版了續集《賭聖傳奇》,銷量差不多。第三本《賭俠》寫了,但並沒有出版,可能是因為寫得太爛的關係。可惜原稿也遺失了,我自己也想看看,因為內容自己也忘記了,只記得有一段是講炒外匯的。

後來,我轉寫武俠小說和科幻小說,再後來,開始炒股票,索性不寫了。直至2006年,又找了麥成輝吹水,當時股票書盛行,他知我也有炒股票,便叫我也寫一本,我說﹕「我寫也成,但作為回報,你要為我出版小說。」 於是,我把《賭神傳說》修改了一遍,改名《賭鬼》,重新出版。這本《賭鬼》,麥成輝很喜歡看,常常說這是一本好書,但卻非常滯銷,後來把書統統送回來,家中沒地方放,放在蕭若元的公司,任人取閱,好幾年之後,全沒了,也不知是不是當廢紙賣掉了。

世事出人意表,《賭鬼》賣不出去,《炒股密碼》卻大賣,後來又出了一本《周顯發達指南》,我意外地成為了暢銷作家,再加上《碳六十之劍》也賣得很不錯,於是,出版人Oliver又看上了這本書,決定出版,又作了小程度的修改,易名為《賭王賭鬼賭上帝》。

《賭王賭鬼賭上帝》頗為滯銷,但總算回了本,以為本書從此該被湮沒了吧?但是,Oliver偏偏不信邪,決定再版一次,書名改回叫《賭鬼》。

誰知有一天,《港股策略王》的出版人無意看到了這一本新的《賭鬼》,居然大為喜歡,決意向Oliver買下版權,為此書作出五度出版,並且大手投資,務求令本書一出而紅。

好看的書、暢銷的書,再版並不出奇,但一本銷量不怎麼樣的小說,內容是pulp fiction中的pulp fiction,居然可以不斷的再版又再版,這真的可算是古今中外皆無的奇蹟了。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8%B3%AD%E9%AC%BC%E7%9A%84%E4%BA%94%E5%BA%A6%E5%86%8D%E7%89%88%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72%E6%9C%9F/

樓價跌不代表居住改善

很多人都希望,樓價快點下跌,縱使現時樓價已比高位下跌15%左右,但大家仍然認為跌得不夠,應該還要多跌一點,因為只要樓價繼續下跌,自己才有機會上車、買樓,又或者是換樓。當然,這也不排除有一些人根本是窮得不管樓價跌至多低,也無力上車的,不過,他們也希望樓價下跌,亦希望股價下跌,甚至是大量店舖結業,皆因別人窮了,自己也會覺得開心,因為這相對上顯得自己是富有了。

利益申報,我也是希望樓價下跌的那種人。我雖然手持物業,但是現時我仍有著賺錢能力,故樓價下跌,雖然我擁有的物業是貶值了,但我可以買更多的房子,總括而計,這也是對我有利的。總之,樓價下跌,可以令很多人買得起樓,改善很多人的生活環境,而政府只要把樓價打壓下來,就是成功了。

以上說法,很多人都是這麼想,包括政府官員在內,也包括很多業界人士在內,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而且還是愚蠢的,普通人這樣愚蠢,還是情有可原,但是大批大批的專業人士也如此想,包括政策制定者也如此想,那就是蠢無可逭,罪無可恕了。

這種想法的問題在於,如是微觀層次的角度看,這是對的:你手頭有一百萬元現金,本來是不足夠付首期上車的,現在樓價下跌了,你的一百萬元可以付首貸上車了,這改善了你的生活環境,有甚麼不對的?問題在於在宏觀的層次,你買的房子,是從別人的手上買下來的,不管你買下了多少間房子,這是你個人的問題,但是,在整個社會上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數據,卻是整個社會的房子、人均居住面積有沒有增加了。

假設樓價跌七成,但人均居住面積不變,這只是有些人變得窮了而已。但有些人趁樓價平而上了車,有些人因樓價跌而破了產,睡在劏房或籠屋,但總體數字則是不變的。

香港最大罪惡不是人均居住面積太低,先進城市中排行第尾,而是在這多年中從沒有改善過,以北京為例,2002年是15.4方米,2009年是29.26方米,去年則是31.69方米,14年間升一倍,但北京照樣有樓價泡沫。香港呢,在這十多年之內,大約仍然是維持15方米左右,原地踏步。所以,認為居住問題就是樓價問題的人,實在是很愚蠢的。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3522

內地大款 不明港供合遊戲

【明報專訊】話說在上星期五,某周刊的記者來電,問我關於永義國際(0616)被兩名投資者,龍松之和胡榮買入超過18%的股份,問我知不知道其中的內情。

我說,我都是看報紙才知道這個故事,你們可能知得比我更多呢!

我看報道,看到這位龍松之除了持有永義國際,還持有首都創投(2324)14.14%,是最大股東,也持有智易控股(8100)6.18%,可算是突然興起的細價股大玩家。

A股不准低過資產淨值發新股

照說,永義國際、首都創投、智易控股的幕後玩家不同,你一家,我一主,應該不會撈埋來玩噃!不過,我都無料扮四條,講了一些大家都知的公開資料出來,費事畀記者話我不合作啦!(按﹕我向來對傳媒朋友的立場,是坦白從寬,因為同記者做朋友,總比同他們做敵人為佳。)

在晚飯後,我也循例四出收風,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說﹕「喂!呢位龍松之,好像真的是街客來㗎喎!大家都唔知他的來龍去脈,不過應該是大陸佬。」

我當然不知道,這位線人所收之風,究竟準不準確,更不可能知道,這位龍松之究竟是不是來自內地的散戶。不過,在細價股的世界,的確有很多內地投資者,無緣無故地突然大手買入,據說,這是因為內地股票不能用低過資產淨值的價格去發新股,所以內地資深股民往往看到港股資產折讓七、八成,便撲進買入……直至他們遇上港股獨有的供供合合,才後悔不已。

總之,在細價股莊家而言,有大陸股民的加入戰團,就好玩得多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6/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14日

學習(投資)的不二法門

大家都知道,當年的高級程度會考是多麼坑人的一個考試,多少優秀的學子,把前途斷送在這個喪盡天良的考試之上。這些學生,其中有一部分,雖然在這個殘酷的公開試中失敗了,但卻幸運地得以負笈外國,最終學業有成,成為大學者的也不計其數,也由此可知,這個高級程度會考是多麼險惡的一道關口。

不消說的,有很多優秀的學生,考這個試,考一次、考兩次、考三次,也考不到合格,或者只是考個DDEE的,也是不計其數。這當然是很不出奇的事。

一個考試很難,沒有人能夠及格,從邏輯上來看,是毫不出奇的事。打個比方,有一些物理難題,又或者是數學難題,經過幾千年來,無數才智之士的研究,也無法解得通,這也是常有的事。

奇怪在於,有一些學生,可能在物理,又或者是數學,在高級程度會考之中,只考到了DDEE的成績,自然也說不上是甚通這些科目的內容,但是,只要他們能夠在當年還未升格為大學的浸會學院,又或者是嶺南學院,又或者是去外國留學,唸一個物理主修,又或者是數學主修回來,那就肯定可以精通這一門學科,而且還可以任教中學預科,甚至是指導最優秀的學生,教他們考AABB,也是毫無困難,也毫無懸念的事。

股神巴菲特當年的師傅,股神巴菲特當年的師傅,Benjamin Graham,於是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這個矛盾在於:為甚麼一個人唸三年預科,很可能毫無寸進,但他跳高一層,去唸三年大學,便肯定能夠脫胎換骨,把本來讀不通的內容,忽然可以恍然大悟呢?很明顯,課程的不同,學習目標的不同,得出來的結果也會不同。

另一個令人費解的學習問題,就是有很多的事情,我們是學來學去學不懂的,但是只要身在其中,便往往會事半功倍,事一功十。例如說,我們玩遊戲,如果看文字說明,很多時不知所云。但只要親身去玩一次,就會馬上明白如何玩法。一些研究貧窮的經濟學家指出,一個兒童學來學去學不懂數學,但是看看在街市賣菜的小孩子,心算快如閃電。

這又正如我們學來學去學不懂英文,但是只要去外國唸書,最笨的學生也能夠練成一口流利英語;而一個中學生只要到律師樓當文員,很快也會精通難如登天(我便常常搞不懂)的法律英語。

如果把以上的兩套理論,放在投資的身上,便可以得出結論:如果要投資有成,必然要學懂正確的方法,而且是跟正確的人去學。如果你跳高一層,去搵一個高手當師傅,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好比當年巴菲特的師傅,便是寫《證券分析》的Benjamin Graham。

如果要投資有成,便要不斷的親身體驗,學習投資。像梅偉琛,每天吃飯、坐車、聊天,總是機不離手,不停的看着股票資料。他甚至每天專門去炒一些風險甚高的莊家股,只是為了親身體驗莊家如何和他這種散戶對賭。當然,他買的注碼並不大,只是幾萬元而已,但是學習的精神卻是可嘉。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53488

2016年5月13日

澳門人做荷官,香港人做RO

古語有云:「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蝕本的生意無人做」,不過,有一門生意雖然蝕本,卻有很多人投身進來……喔,我指的不是搞演藝事業,而是證券行。
大家都知道,小型證券行經營困難,絕大部分都是蝕本收場,不過,近年來,卻不斷的有人去搞小型證券行。究其原因,是因為買一隻殼,已經要幾億元,而搞一間證券行,卻不過是一千多萬元,假如一位仁兄有一間上市公司,自然不介意多搞一間證券行,「做嘢」都方便啲吖。
這些證券行的新血,除了內地富豪的買殼之外,本地的莊家擁有三幾間上市公司或以上的,也都要搞證券行,而且一搞便是幾間,一來,不想次次都出現同樣的陣容,有幾間替換,也不容易給人捉到「手影」,二來,很多工作,例如新股上市的包銷商,有幾間去包銷才比較像樣,甚至是打成交,也最少要有兩間行,才可以成事。
正是因為太多人想搞證券行,令到某一個「工種」大為吃香,就是證券行的持牌人,Responsible Officer(RO)。現時一個「RO」的薪金,幾萬元起跳,視乎他持有幾多個牌而定。

所謂的「1,4,6,9」牌,其中的1號牌是買賣證券,4號牌是為股票提供意見,即是分析員,6號是corporate finance,9號則是基金。由於一間證券行至少要有兩位RO,如果某位RO持有1號牌,甚至用不著上班,只掛牌做做樣子,也可以有兩三萬元的收入。
如果是「四牌齊」,那就十萬八萬人工都有可能了。再說,Corporate Finance牌也有分等級,普通的只可以做Financial Adviser之類的粗活,最高級的Principal,要經過(記得好像是)三次當新股上市的聯合保薦人,才有資格去申請。這個Principal,就算是不用上班,也有十萬八萬薪水,但只有Principal的資格,才可以當新股上市的保薦人。
寫以上的流水帳,目的是說,現在的證券市場,已經不是香港人的世界,而是由內地玩家玩晒。不過,香港人還可以做Keeper,例如RO,賺番啲收入嘅。這好比在澳門,6個賭牌的大部分都不是由澳門人所擁有,連疊碼仔和高層職員都不是澳門人,澳門人,咪做荷官囉。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3441

幫莊家接貨 最緊要「老實」

【明報專訊】話說我們做股票這一行的,很多時都有團結互助的精神,也很講口齒。有時候,一位行家來電叫你接一接貨,通常都會答允。有一次,某位莊家甚至同我說﹕「我同阿邊個接咗4000萬貨,點知佢玩失蹤,遲咗兩天交收,嬲到我震。」

我奇怪地說﹕「喂,你同阿邊個唔多啱㗎噃!」

他說﹕「有個friend做介紹人,算啦,當幫吓人啦。」

我們守望相助的精神,可見一斑。

又話說有另外的一位著名莊家,打電話給某人,買了一些股票,事後居然不認數,這位某人當然是㷫過火屎,四圍唱這位無良莊家,講嘢不認數,輸了他100多萬元。

我作為知道內情的人,當朋友問起時(其實好多人都問過,因為兩位當事人都非常活躍),我的回答是﹕「這位莊家當然不是好人,常常楝人當食生菜,不過他叫某人買股票,當日收市無報數,T+2又無報數,到隻股票跌了下來,才去呱呱嘈,說要補回差價,咁阿莊家梗係話你輸打贏要,不肯賠錢啦!」

朋友想了一想,說﹕「咁阿某人又確係蠢了點,也可能是貪心所致。」

我說﹕「所以做呢行,一定要有規有矩,我同呢位莊家做嘢,次次都交收清楚,無吃過虧,重次次都有幾個巴仙利潤𠻹!無他,我夠均真,從來唔偷跳,也從來無落格,夠老實吖嘛!」

朋友說﹕「吓,你都叫老實?」

我說﹕「睇對邊個啦,我是偷跳的老祖宗,有得偷跳就梗偷,有得落格就梗係落。但對呢位莊家,邊個想出蠱惑死邊個,係我知佢手法,死都唔畀佢有位入。」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3/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12日

評君臨天下

上星期有一間九龍站君臨天下高層A座的7按盤,實用面積1,061方呎,2012年12月以5,800萬元連車位買入,近日以4,700萬元易手,連釐印費和佣金等開支,慘蝕約1,450萬元,還不計利息支出,這是九龍站史上最慘烈的一宗蝕讓,比2008年的金融海嘯更傷。
如果我沒有記錯,君臨天下的前面將會起樓,應該是在四十幾樓以上,才可以享有永久海景,相信這一間如此高價,也是屬於永久海景的層數。在整個香港,公認最美的海景,正是君臨天下,皆因九龍望回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是最璀璨的,不過,君臨天下也有幾個公認的缺點。
第一,是它的入住率很低,當年我的朋友Anna住在這裏的高層,一個女人獨居,整層只有她一伙居住,真的是少少怕鬼怕賊,也不能住在這裏,而她,很快便搬到禮頓山了。
第二,它的間隔以一千多方呎的居多,人稱「炮哥」的資深投資者陳清白的評語是:「有錢的嫌你細,沒錢的嫌你貴。」所以,這真的適合內地人在香港偶居,不合富豪長期居住。它也有二千方呎或以上的單位,何超瓊便擁有一間,不過這種大單位並不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金融圈,有人認為君臨天下的風水大有問題,我有兩個朋友住過,一個是Anna,另一個則是上市公司老闆Vincent Wong,大家都是住過不久,便快速搬走了。
第四,當初恒隆地產(101)惜貨如金,定價太過進取,所以這些年來,它的升幅跑輸大市,在跌市時,它也特別容易揩嘢。
不過,君臨天下也並非完全沒有好處,除了它的無敵海景之外,如果逆向思考來看,它的內園景單位,反而是best buy in九龍站。像在4月16日承接了的3座47樓E室,建築面積1,034方呎,實用面積755方呎,只賣了1,550萬元,差不多是漾日居的價格,喂,話晒都講俾人知住君臨天下吖,人哋點知你係唔係住海景啫。
本來這一篇想寫生存權,發覺太悶,改寫樓價走勢,誰知一寫下來,居然變成了評君臨天下,可見得寫作如人生,有時候的確難以在事前預測一切。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3159

樓價真正考驗在減辣後

【明報專訊】究竟樓價將會跌到什麼時候方見底,恒基地產(0012)主席李兆基說,香港樓價最多跌到明年底,累跌三成便不會再跌,由於現時距離高位已經跌了15%,因此最多只會多跌15%。

這是因為每呎建築費成本約5000元,地價連利息等投地成本又約5000元,所以地產商的成本是10000元。若樓價跌三成,由於建築費難以下跌,即地價便需要跌六成。因此,他估計只要樓價繼續超過三成,政府自然會「減辣」。

對於樓價跌超過三成,政府便會減辣,這個意見,我在這一年多來,也是不停的在講,從來沒有變過,所以,就這一點,我和四叔的意見相同。問題在於減辣之後,樓價又當如何去走呢?

減供應造成泡沫 政府不重蹈覆轍

或者應該問,在減辣後,樓價會不會繼續下跌呢?

我的答案是﹕這個問題沒有人可以解答。當然了,在減辣之後的一年半載,樓價是會有反彈的,但是,當這個反彈的力道過了之後,如果特區政府繼續(像現在一般)去增加供應,那麼,樓價會不會繼續彈完再散呢?

話說當年的董建華和曾蔭權政府,面對樓價下跌時,便減少了供應量,結果樓價的確是止跌回升了,但也造成了後來樓市的泡沫。因此,今後政府再也不會重蹈覆轍,縱是在樓價下跌,也不會減少供應。

所以,我認為,樓價真正的考驗,不是在減辣之前,而是在減辣之後……所以我才會認為,這一次的樓價下跌時間,也許會比1997年至2003年的那一次更長,雖然不會跌七成那麼多。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2/columnist/en30_en30.htm

富豪永不遲到

有一位朋友,是新晋崛起的莊家,有一天,他去大埔找另一位擁有十幾隻殼的新晋殼王吹水,準時到達。殼王笑說﹕「你咁準時,越來越像富豪噃。」

是的,照我們的所見,富豪們通常都很準時,不但準時,甚至一定早到,如果你有幸約了李嘉誠、楊受成,你準時到達,那就大鑊了,因為他們定必早到15分鐘至30分鐘,換言之,他們已經等了準時的你最少15分鐘了。

當然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窮人、廢青、美女等等,才會遲到,富豪們之所以是富豪,正是因為他們有準時的習慣,才能夠飛黃騰達,成為巨富。

但是,以上的答案,恐怕並不令人完全滿意。這些富豪在未發跡時,真的是如此準時嗎?他們之所以發達,是不是因為天縱英才,很早已經是脫穎而出,不同於常人呢?抑或是,他們只是發財立品,在發達之後,才逐漸養成準時的好習慣呢?

有一個晚上,我和新晋莊家吹水,講起了這事,我說﹕「我認為,這是因為有錢佬不想欠人,生怕要還,才會準時,因為一旦遲到,便會覺得不好意思,這就要有點補償了。」

查實,我認識的幾乎全部富豪,都是很孤寒之輩,但是他們全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永遠不會欠人情,正是皇帝不差餓兵,如果為他們做了事,必定會有所打賞,或有所補償。

其中最有名的,是某位富豪,專門炒蝦擦蟹,痛罵待應的老母,但罵後例必一千一千的打賞。我和這位富豪也算是相識,但他對我客客氣氣,永不發脾氣,因為他也知道,罵我之後,就要付款了。

據說,在好多年前,他和一位美女在跑車兜風,踫上了臭飛在路上撩美女,結果富豪下車,痛扁了那臭飛一頓,事後把手錶脫下,拋給臭飛,作為湯藥費。

新晋莊家想了一想,點頭承認說﹕「對對對,那年畢業前,有大公司來做campus interview,面試者遲到了,我乾等了兩小時,結果那面試者甚麼都剔,隨口問兩句,便請了我。」

我笑說﹕「如果有一日,我有幸見到李嘉誠,他也遲到兩小時,我便發達了。不過,要李嘉誠遲到兩小時,比他給我一億元更困難!」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12/010033172.shtml

2016年5月11日

清華大學買殼

如果我沒有記錯,我是在2013年第一次在本欄提到錦恒汽車安全(872)這股票,不過它現在已改名為啟迪國際了。
說老實話,當時我寫了很多理由,去填滿本欄的篇幅,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貪它的市值低,夠抵買,另外的一個理由,就是它實在太不成氣候了,因此反而有賣殼的概念。
這股票其後,算是有聲有色地炒了好幾次,而我,也在其他的報紙提過它。我看網民寫它,也有罵它的賣殼概念,賣來賣去賣不成。不過,由於它總是大漲小回,因此,如果是常常捕捉住其走勢的,應該可以持續地贏點小錢。

投資紀錄有成有敗
近來,我也沒有特別留意這股票,但得一位仁兄提醒,我看看資料,發現它已經在去年賣殼成功,網民們看來也不用罵它賣殼不成了。而它的股價最高點,是在去年6月26日的1.87元,接近3倍於殼價,其後因為股市回落,它的現價維持在殼價水平上下。
但是,其中吸引我注目的,並不是賣殼,而是新買家居然是……清華大學!
對,它的新買家,就是北京百駿投資和清華大學合組的公司,而前者,也是專門為清華大學搞投資的老拍檔,「全面承擔整個清華科技園的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清華科技園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大學科技園領域的知名品牌」。
清華大學搞科技生意,有的成功,有的失敗,這一次究竟是成是敗,我不能知道。不過,如果純從炒股票的角度去看,大學搞上市公司,由教授去sell股票,很容易可以sell到大量的政府官員、校友、基金經理等等落疊去買,皆因presentation夠正派,大家有信心吖嘛。不過,如果主事人自己也可以從中賺一筆,相信會sell得更加落力!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1/19606131

長和買不成O2何足道哉?

如無意外,歐盟委員會應該會在今日否決長江和記實業「長和」(001)以92.5億英鎊收購英國移動營運商O2的計劃。
首先引述一下摩根大通對此的報告:
現時「長和」的股價其實已經反映了收購失敗,因此今日的宣布應該不會對「長和」構成股價壓力。再說,由於英國有著脫歐的不明朗因素,這一次的收購不成,也許不是壞事。
對於摩根大通的報告,在微觀層次上,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是,寫這些報告的分析員,可能計算很精到,但對於炒股票,恐怕仍然是不夠班的門外漢。
簡單點說,「長和」是一間市值三千多億元的大公司,一宗一百多億元的收購,好比一間市值3億元的創業板公司,買下一間1千萬元的小公司,會對股價有甚麼影響呢?
如果這宗收購是買了空氣,一百多億元全泡了湯,又或者是買了像10年前的Facebook那樣的寶物,賺幾千倍,又另當別論,但很明顯,O2是成熟的企業,「長和」出的是合理價格,如果成功了,對於「長和」整合、甚至是壟斷英國電訊的大目標,自然是作用很大,但也不見得是一本萬利。買到固然是好,但買不成,又有甚麼相干呢?
事實上,「長和」的買賣做刁,是經常性的行為,不久之後,又有其意大利電訊業務和VimpelCom的合併計劃,有待通過。一個生意人,收購一個項目不成,是常有的事,但縱是失敗了,現金照樣留在手上,可以拿來收購別的項目,說不定會賺到更多的錢,只有沒做過生意的門外漢,才會大驚小怪。
幾年前,李嘉誠先生賣掉了部分在內地的資產,門外漢也在呱呱嘈,說他要撤資了,但其實,「長地」(1113)仍然有1,380萬方米土地儲備在內地,是香港的20倍。在去年初,「長和」宣布收購O2。但是,在去年中後,中國市場暴跌,人民幣也跌了不少,然而在去年底,「長和」佔股的ARA資產管理公司,又斥資60億元,在新天地和陸家嘴買下了兩幢商廈。
總括而言,在去年初,也許收購O2是最好的決定,但在今天,平貨滿街,也許市場有更多更好的待購項目。對於「長和」這股票,我們只要記住,這是由李嘉誠先生繼續在掌舵,在2017年它的估值,是10倍市盈率,而買賣股票,看的是大方向,執著於小規模的波動,那只會是loser的所為。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2986

「賣槍」脫不了關係

【明報專訊】某明星爸爸的新股上市,結果被炒到飛天,最高炒到百幾億元市值,現在也有接近100億元,但也累到不少股民輸錢。當然了,明星也大為不快,好像要把其責任賴到莊家的身上。

其實股票之所以被炒到飛天,最大的原因,正是因為明星爸爸把股票賣了給莊家。這其中有3.12億股,當中1.04億股是舊股,即是進入了原股東的口袋。以0.26元計,即是集資8000萬元,其中的2700萬元是進入了原股東的口袋。

賊人「作案」不關己事?

簡單點說,這是他賣槍給賊人,收了錢,這可不能撇清關係,說賣槍卻不知對方是用來作案的。因為,對方如果不去炒高,利潤何來呢?莫非明星爸爸真的以為自己的上市公司的價值,是值幾億元嗎?

如果一間乜乜工程公司的價值是幾億元,他又何須上市呢?正是因為上市可以把不值錢的公司變成值錢,才有上市必要,如果上市後,集了資,收了錢,也就請不要譴責那班賊人,因為,自己本人正是其中的一個受益人。

至於說到這股票的前景,哈哈,其幕後人經過近日傳媒的揭秘,相信大家都已有所知曉了。我對這集團所炒的股票,不予置評,不過,皆因這個集團的做法實在太過高危,炒這一系列的股票,縱是萬一能夠賺錢,但畀證監捉上去,問一大輪,都無謂吖!

要知道,某些被證監「高度關注」的股票,就算是散戶買賣,都可能被查一番,像我寫這樣的一篇文章,就算是有彈無讚,也可能會被證監揪去問話,這也冒着受無妄之災的風險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1/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10日

一而再、再而三地注資的偉祿集團

近幾個月,股市復蘇,但我擇肥而噬,買進的股票並不多,其中的一隻是「偉祿集團」(01196)。

「偉祿集團」是在兩年前賣了給深圳地產發展商林曉輝,派過了0.5元的息,再4供1,供股價是1元,星期一的收市價則是3.67元,穩穩的守在高位。

至於我,則是在3.25元買進的,大約有一百萬股左右,持有了3個月左右,算是中線投資了。暫時來說,賺得不太多,但是勝在夠穩定,只是窄幅上落,始終守在高位,「坐」得十分舒服。由於我相信,這股票會繼續上升,所以暫時並未沽出此股。

我曾經寫過幾篇分析,討論這間公司,但說穿了,我之所以買入這隻股票,只是因為一個因素,就是看人﹕其主席林曉輝,和我有一些共同朋友,我知道他是一個很有實力的內地商人,現時「偉祿集團」的市值是四十多億元,以他的身家,應該志不在此,相信至少要把其市值操至一百億元以上,方才是「最低消費」。

在買殼兩年之後,「偉祿集團」開始一連串的收購,先是買下了一間證券公司,即是今日的偉祿美林證券,一間物流公司,香港的豪宅物業,福田區的地產項目,寶安區的工業大廈,汽車零件公司及電子商務平台,至於它在昨天新鮮熱辣公佈的,則是收購了在廣西梧州的一間再生物資公司,從事回修、拆除、銷售廢料業務。

從以上的安排看來,「偉祿集團」的收購行動方興未艾,似乎還有一段時間,才會完結。從短線的角度去看來,把一間上市公司注進太多不同的業務,可能會令投資者分心,但從長線的角度去看,這恰好是代表了大股東好像要把所有的生意,集中在這一間旗艦公司之內,這反過來證明了他的決心。

如果這間公司集中去做深圳地產,將可趁著深圳地產熱,快炒一轉,但如今它變成了一間以地產為主的綜合企業,則其上升速度比較慢,也是比較悶的股票,但悶還悶,基礎卻打得穩健得多,有如矮仔上樓梯,一步一步的去往上走,而我相信,它的注資行動將會陸續有來。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10/010033005.shtml

街外客遭斬倉 莊家不硬接貨

【明報專訊】有一隻股票叫普匯中金(0997),我留意了很久,認為它很不錯,也曾經用真金白銀買過,短線投機。如果要我對這股票作出一個評語,就是它的優點有很多,只有一個缺點,就是股價稍高,有十幾億市值,比起6.5億元的殼價而言,有一倍溢價,但是高股價也並非沒有優點,就是大孖沙做世界,往往喜歡找高股價的公司,來作逆向收購,以便吃大茶飯。

不過很不幸地,普匯中金在上個月突然急跌,先是陰跌了幾日,從0.6元的股價,跌至0.45元,然後再在一天之內,從0.45元跌至0.28元,最低跌至0.24元,近日逐漸喘息回氣,升回0.3元左右。

待跌散才慢慢收貨

股價大跌,在這股市,是很平常的事。不過,普匯中金的跌法卻有點不尋常。第一,它的股價雖然稍高,但也不過是十幾億元市值而已,一次的暴跌,已經跌回殼價,這同那些百億市值,如把遮,又或者是千億市值,如太陽能,並不相同,幾百億、幾千億市值的股票,跌極都跌不完,但十幾億市值的股票,不可能暴跌多日,很快便能止住跌勢了。

第二,它是在成交不大的情况之下,陰陰的跌,下跌了35%的當日,成交只是3500萬股,折合成交額不到2000萬元,由此可以見得,這是一隻乾透了的股票,完全沒有莊家散貨地乾跌下去。

根據線人的說法﹕這是因為一條街外散戶,手頭有幾千萬股,按了倉,因被斬倉,致股價暴跌。線人說﹕「莊家梗係唔會硬接啦,咪壓低佢,慢慢接番先講囉!低位接齊貨,咪會做番好囉!」這故事告訴我們,一隻股價高過殼價的股票,多少有點風險。雖然我也常常買這種股票,因為,炒股票本來就是有風險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0/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9日

摩納哥和St.Tropez

某位朋友約我去法國玩,他說:「我在意大利的新船下水,打算去尼斯和康城,不如你也一齊來吧。」
我說:「這種遊船河,一花便是十幾日,我都怕怕了,如果是去尼斯和康城,我就不去了。這些是中產階級去的地方,沒有代表性,我可不願意浪費時間在它們的身上。」
朋友說:「那你想去那裏?」我說﹕「如果去摩納哥和St Tropez,那還可以考慮。」
朋友說:「摩納哥即是蒙地卡羅啦,去無問題。St Tropez又是甚麼地方呢?」
我說:「去Google Search啦,如果連St Tropez也沒有聽過,你肯定是新發財的新貴,這是全世界最多有錢人去的渡假勝地呢!」

其實,去St Tropez對我來說,也有壓力,因為去那裏渡假的人,最窮的一個,肯定是我。我去到了那裏,一定會感到自卑,不過無法啦,自己貪慕虛榮吖嘛,正如住屯門公屋的,都喜歡去中環high tea,再去LV Shopping啦。
不過,如果講我真的想去的地方,其實是尼斯……的一間餐廳,叫Merenda。這一間被旅遊家評為「legendary」的餐廳,最刁鑽的地方,在於它不設訂座電話,如果你要去吃,一定要walk in,但walk in多數無位,那就白去了,但如果你一定要吃到,就要去兩次,第一次是親身去訂位,第二次是去吃。要知道,我的時間寶貴,去尼斯,最多咪去一日半,有乜可能去到吖,除非……

除非在當地,有一個船夫,船夫可以為你走去訂位。我認識的人當中,只有曾文豪去過,正是因為他在歐洲有船。如果前述的那位朋友真的去得成trip,最大的收獲就是可能訂得到去Merenda吃飯!

然而,現在的我,最大的心願,還是隻「文化傳信」(343)快點復牌,因為要等到它復牌了,其被「新英體育」逆向收購的消息在股價上反映了,我才有「畢直」去法國大玩特玩!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60509/393446

富家美女 從筍盤變fat cunt

兩個星期前講了一個富家女當娼的故事,那是幾十年前的老故事了,但是,在這個世界上,老調總是重彈,老故事也總是在新世界中重覆發生,在這一代,也有大量富家女下海的悲壯故事。

首先出場的,是一個富家美女,曾經入過娛樂圈,但她沒心機去做,也紅不了的。這位美女,在外國名牌大學畢業回來,無論身裁、樣貌、談吐等等,都是第一流的,我的朋友得聞她也有「價目」,馬上付錢去嫖,嫖完之後,又再嫖一次,由此可以見得,幾皮嘢是完全物超所值的。

這位朋友百思不得其解,不知為何這位美女居然也要當娼,娛樂報章不是常常報導她的全家,說是非常富貴的嗎?難得執到一件好貨,他簡直想私有化,但一問之下,原來這位美女當娼已有好幾年,由於價廉物美,性價比高,上過她的不計其數,股東眾多,私有化之事,只有作罷。

後來據我調查所得,原來這位美女的第一宗當娼事件,是在馬交之地,她攜帶毒品,斷正,又沒錢打官司,只有陪人睡覺,以求籌錢脫身。一睡之下,發現這門營生也不錯呀,既可爽,又有錢收,反正自己在加拿大,在香港,take嘢之後,都是同不同的男人啪啪啪的啦,與其免費去做,不如收錢去做吧。

紙包不住火,她的家人知悉此事,大為光火,但也拿她沒法子,因為她要付錢買名牌,又要付錢吸毒,如果要斷絕女兒的娼途,自己便要付錢,可划不來。

沒多久,她家裏經濟支柱的兩個家人,分別出了事,大家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家裏只是一個空殼,怪不得她要走入風塵了。

在這之後,她的價格也暴跌了。要知道,幾皮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是去嫖一個富家美女,當然是物超所值,但如果是用來嫖一個家道破落的美女,那就大打折扣了。再說,在這時,市場上每一個付得起幾萬元的嫖客,也都嫖過了她,再要在市場撈到新客人,並不容易。

沒多久,她的身形也開始暴脹,作為一塊肥西,還變成中女,她的marketability也頓然降至接近零,近年也沒有聽到她的消息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某天我和某位莊家講起了這件事,這位莊家的反應是:「吓,有啲咁嘅事?點解你唔早講畀我聽?」

我說:「她的全盛時期應該是在2007年至2009年,家陣講畀你聽,貼錢你都唔會制啦!」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5%AF%8C%E5%AE%B6%E7%BE%8E%E5%A5%B3-%E5%BE%9E%E7%AD%8D%E7%9B%A4%E8%AE%8Afat-cunt-%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7/

現時新聞記者毫不專業

在很多大學,新聞系都屬於最難入的一科之一,入學要求十分高,例如說,中文大學啦,樹仁大學啦,浸會大學的傳理系也是如此。如果說,新聞系同時也是薪高糧準,那就一點也不出奇,但是,新聞卻是有名的薪水低,入行前途不好,很多記者到得老來,生活坎呵,也是常見的事。
所以,在理論上,記者應該要很有理想,很有風骨才對。因為一個有才能的人,如果還甘於貧困,唯一的可能性,便是為了理想,為了風骨。可是,今日的記者,其品格之低,也是有目共睹,有口皆「悲」。
大家可以看到,香港的所謂新聞報導,根本是毫不專業,非但不客觀,佷多時更加是憑着想像去舖寫,亂作一通,新聞記者淪為編劇,因此,記者的被看不起,那就是必然的事了。
我唸新聞系,在新聞界工作了許多年,算是老行尊了,但我常常說,如果我有子女,他們要唸新聞系,我一定不會付學費。事實上,新聞只是一種專業,不是一種學術,把一天發生的事情,放成天大來看,長期下來,這會變成很短視的。
不過,新人出道,以新聞記者作為第一份工,也不是沒有好處。因為新聞記者的exposure比較高,在一個新人而言,這是難得的經驗。但是,在這一行,大部份的人,在做了3年之後,便應該轉業,多看這個世界。當然了,那些在這一行做得特別有成就,也特別有天份的人,又當例外,但這只是少數而已。
我的看法是,一個新聞記者必須要多唸歷史,正如一個商業管理人,應該要多唸會計和經濟,因為這些才是宏觀的角度,有益於長期提升他們的眼界。

https://hexapost.wordpress.com/2016/05/09/%E3%80%90%E5%91%A8%E9%A1%AF%E9%9B%9C%E8%A8%98%E3%80%91%E7%8F%BE%E6%99%82%E6%96%B0%E8%81%9E%E8%A8%98%E8%80%85%E6%AF%AB%E4%B8%8D%E5%B0%88%E6%A5%AD/

揚宇科技的嚴玉麟家族

「揚宇科技」(8113)是由一位朋友提供的,在這之前,坦白說,我沒有為意過這股票。這位朋友曾經是專業莊家,賺到了很多錢之後,退下火線,變成為職業炒家,整天研究股票,高沽低揸,供股照跟,自然也是我的一位非常重要的線人。
「揚宇科技」是從主板的「時捷集團」(1184)分拆出來的。「時捷集團」的大股東是嚴玉麟,是一位發跡多年的社會賢達,自己是太平紳士,多項公職,如電子業商會司庫和上海市政協等等,家族先後擁有彩虹世家、運動世家、彩虹鑽石、電子精英、電子福星、電子群英、電子福音、電子精伶和電子福將等等馬匹。
他的女兒嚴紀雯在社交場合非常活躍,和文詠珊、何猷君及何超蓮等都相熟,也是前匯豐大班柯清輝的契女,男朋友是顧紀筠兒子陳浚霆,即是參加過超級巨聲的那一位。
至於嚴玉麟,關係網更加是非同小可,「鴻海精密工業」是「時捷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佔了19.86%,也即是間接持有了「揚宇科技」。嚴玉麟反過來也是「鴻海」的獨立非執董,由此可以見得,他與郭台銘的關係不淺。
說回「揚宇科技」,它是專業代理半導體元器件及顯示幕,為客戶作出產品設計,包括多媒體播放機、車載多媒體播放系統、機頂盒、電視盒、3G平板電腦、學習機、數碼相機、運動相機、行車紀錄儀、航拍相機及穿戴式設備等。至於這股票,則是在本年初在「時捷集團」分拆出來,雖然是分拆出來,但也有集資,配售了1.5億股,價格是0.31元,即是集資4,650萬元。
一般來說,分拆上市的股票,比其他的新股特別當炒,不過,此股並非介紹上市,而是有集資,因此,它就難逃創業板上市新股的宿命:高高的炒上,上市當日最高見3.35元,在它跌至0.31元的招股價,便又彈升上去,在上周五的收市價是0.47元,已經顯著回升了,但距離最高位,也已經下跌了86%。
炒子公司不炒母公司,或者是分拆上市的公司必有一炒,又或者是賣殼,這是85%準確率的股市真理,不過,問題在於時間值:這動作究竟是半年後、一年後,抑或是3年後、5年後才去做,那就要看其他的配合條件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2619

文傳有BAT關係 復牌可爆升

【明報專訊】在這兩個月,我開始購進了一些股票,作為中期投資,其中的一隻是我買進賣出了好幾次的文化傳信(0343)。

這隻股票,在大約一個月前停牌,宣報被新英體育借殼上市,由於新英體育的董事長李建光「此馬來頭大」,和中國最大的三家科網公司,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即俗稱的「BAT」,均是好朋友,有着業務往來,因此市場估計,文化傳信復牌之後,股價應該是十分利好,而我本人也有着相同的期望。

高風險行為 需高命中率支持

本來,我以為以現時的制度,股票停牌不會太久,停幾天便可以復牌了。再看清楚,這其實是一宗逆向收購,涉及大量發新股和控股權轉讓,怪不得會停了1個月牌。不過我估計,以幕後人的實力,涉及金額之大,應該有「畢直」去找到最佳的財技團隊,去回答交易所的問題,因此,停1個月左右也差不多了,想來它的復牌的日子也不遠了。

為什麼我會如此關心它何時復牌呢?原因很簡單,如果持倉的其中一隻股票暴升了,這也即是說,我可以借到更多的孖展,去買別的心水股票。所謂的炒股票,就是這樣子,一萬變兩萬,兩萬變四萬的,憑着孖展夾疊上去,這好比炒樓,永遠是把一間加按,付首期變成兩間,樓價升了之後,再加按,變三間四間……

不過,這種高風險的做法,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我必須常常買中贏錢的股票,因為只有高命中率才能夠支持高風險的行為,但這又是另一個課題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9/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7日

身體檢查可保障你的capital

本欄在上星期,講出了一個統計結果:窮人大多數捨不得花錢去做身體檢查,去防止大病的發生,反而往往等到大病發作之後,才花很多很多倍的錢,去作出醫病,因此,因病致貧的情況,常常發生,尤其是,在公共醫療制度不完善的中國內地,醫病醫到傾家蕩產者,時有所聞。

統計數字,只要來源正確,是客觀的證據,錯不了的。然而,引致這些數字的原因,以及兩個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卻只有靠着人們去作出主觀性的詮釋了。

以上的個案,究竟是:

窮人不肯去做身體檢查,即是不會未雨綢繆,而不作預防未來的人,很難發達,自然也多半是窮人。反之,那些懂得為未來打算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富有。因此,身體檢查和人的窮富有着這如此的相互關係。

抑或是:

一個人在貧窮時,不會想及太多未來的事,也不會為未來打算,但當他發財之後,自然會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因為也更主動地去做身體檢查。

一般人認為有錢人條命矜貴,所以勤於做身體檢查,而且還常常去嘗試各種不同的養命新科技。

換言之,前者的解釋,是由性格決定究竟會不會做身體檢查,一個懂得未雨綢繆的人,不管是富是窮,都會去做身體檢查。至於後者的解釋,則是一個人,不管是甚麼性格,只要他發了財,都會很照顧自己的身體,會定期去作身體檢查。

有一種說法,正是「有錢人條命矜貴」,就我所認識的有錢人當中,幾乎全都定期去做身體檢查,還常常去嘗試各種不同的養命新科技,例如打羊胎素、幹細胞等等。

以我自己為例子,在月薪只有幾萬元時,雖然負擔得起,但也絕對不會去做身體檢查,想法是免得自尋煩惱,大病來了才算,但當賺到了一點點錢,馬上勤做身體檢查,也幸好如此,好些大病都及時向淺中醫了。

如果照我的經驗,則第二條是正確的:做不做身體檢查,和個人性格無關,「人越有錢條命越矜貴」,才是事實。但我當然不知道,這究竟是因為我的個人問題,還是可以引申到其他人的身上,因為我並不知我自身的個案究竟有沒有代表性。

我只知道,一個人的最大財產,就是他的生命,即是英文的「capital」。所謂的「投資就是生命」,我常常說,近幾十年醫學的最大發明,就是身體檢查,因為發明了內窺鏡、超聲波等等的技術,令到體檢的有效性大增,從而可以做到病向淺中醫。也正因如此,每年去做身體檢查,正是最有效保障你的「capital」的法子。這才是最有效率的投資。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53278

2016年5月6日

比特幣能成為貨幣嗎?

澳洲商人Craig Wright公開自己就是發明比特幣的「中本聰」,雖然大家對於這一個「公開」,仍然有著一定的懷疑,不能確定這究竟是事實,還是「老吹」,再說,縱然這是事實,Craig Wright為甚麼要伙同一班團隊,研發出比特幣出來,仍然是一個謎。
但無論如何,這消息已經令到比特幣的價格,在宣布的當天,下跌了3%。這原因很簡單,因為比特幣之所以大炒特炒,和股票及其他的資產一樣,都是炒神秘,大家沉迷於比特幣,正是因為大家有無數的忖測,又是電腦天才,又是中情局,又是國際陰謀,比特幣才會炒個不亦樂乎,但如今謎底已經揭開,真相居然還是一個完全沒有幻想的商人,而商人也者,逐利之夫也,其身份還有誘因去在比特幣上出千賺錢,這樣子,比特幣很難不應聲下跌的。
對於比特幣的前途,我在《貨幣密碼》中已經分析過。《貨幣密碼》其實只是一系列貨幣專著的第一本,講的是成為貨幣的條件。當然了,這些條件全都有前人說過,但是,我的創見,前人沒有說過的是,我把這些條件分成為必要條件、重要條件、有利條件三項。
因此,這本書陳列出大量的貨幣史,以證明很多的個案在缺乏某些條件之下,仍然可以成為貨幣,皆因某些條件並非必要條件,所以並不一定需要存在。但是,如果有符合更多條件的事物出現、或被發明了,那麼,它便會取代原來的貨幣,成為了新的貨幣了。
人們常常以為,貨幣的其中一個必要條件,是它的稀少性。這是對的,可是,人們常常忽略了,貨幣的另一個必要條件,是必須有充裕的供應量,否則不足以應付愈來愈多的貨幣需求。如果以世界平均經濟增長量3%來計算,貨幣增長必須有3%至5%,才算是足夠。
由於比特幣的全球開採量只有2,100萬枚,而它的開採量也愈來愈少,到2140年便會開採完畢。所以,它根本不可能成為貨幣,不過,如果用來洗黑錢,又或者是用來炒作,則這與貨幣無關,我不作評論。這正如我在《貨幣密碼》也說過,值錢的東西有很多,例如鑽石,但誰都知道,鑽石不是貨幣。
總括而言,比特幣可能值錢,但不可能是未來的貨幣。不過,現在它的身份暴露了,則其價值也受到挑戰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2349

早應該限發紅股數量

【明報專訊】那天看新聞,看到港交所(0388)決定限制發行大量紅股,以遏止炒風,新的指引是不能發行紅股數目超過現有的兩倍以上。

看這段新聞,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有無咁遲呀?晨早已經應該咁做啦!」查炒發紅股,是二三十年前已經有的事,記得當年隻「美亞娛樂」(0391),就是用這一招炒高了幾十倍,我實在不明白為甚麼港交所現在才出指引。

如果從技術上來看,送紅股根本完全沒有作用,不過,我也不能不承認,有的股民收到一張紅股,的確是十分開心的,因為家裏多出了一張紙嘛。

不限次數 新指引技術上無效

對於港交所的新指引,我只有一點說:其實送多兩倍也不用,只准送一倍或以下的紅股就可以了,反正,如果要送兩倍或以上,送多幾次就可以了。

有人po了共和黨3位候選人的教子心得,我沒心機去聽,只集中看照片,一看,點解咁多女既?特朗普有3子5女,其他兩個候選人都生了兩個女,一家四口有3條女。再回想一下,奧巴馬的是女兒,克林頓和希拉莉的是女兒,喬治布殊也生了兩個女,當年的彭定康有3個女,哎呀,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女兒是習明澤,是誰都知道的事,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是有1個女,馬英九有兩個女,梁振英總算生了1個仔,不過也有兩個女,是二比一,女人也佔了大比數……

這個世界,真的是女人大晒呢!

(按:其實香港的富豪,近年也是生女居多,如果見到生男的,兼且是孖胎,那就多半是高科技產品,因為人工受孕,一入就是3粒,好容易中雙胞胎。)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6/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5日

思博系統的管理層收購

通常,我在寫一篇文章之前,會大量搜集資料,手頭的資料越多,寫作便越容易,論點會越多,內容也更加紥實。但如果從反向來思考,資料越多,就會越花時間,像我這種每天大量寫作的人,兼且晚上還有很多兄弟腳等著我去「劏」,每一秒的時間都很寶貴,花時間找了很多資料而不寫,則又是一種浪費。

因此,有時候,同一個題目,我會寫上兩篇,甚至更多的文章,但保證內容和論點都有所不同,這正是因為資料太多,但又不想丟了,唯有割成幾塊,在不同的地方刊登,以物盡其用。

像不久前,我曾經寫過「思博系統」(08319)這股票,手頭還剩下了很多的資料,所以在本欄要把這些資料「燃燒套票」,把資料花光了。

這一間公司的股東很多,其中朱兆深佔28.3%,劉偉國佔12.1%,莫柱良佔11.5%,張立基(不是唱歌的那個,我在谷歌搜尋他的背景時,出來的資訊全都是當年葉玉卿男友的那位「未來偶像」)佔11.2%,黃主琦佔6.4%。

有趣的是,以上的主要股東,只有劉偉國一人,才是執行董事,其他的全是非執行董事。此外,主席黃主琦的持股量只有6.4%,是5人中最低。至於大股東朱兆深,我在谷歌搜尋他時,找出他在1994年已經加入了Dell當市場總監,之前則當過AST Research亞洲區董事總經理,「曾領導AST在香港及中國大陸個人電腦供應商市場上獨佔鰲頭。」

「思博系統」成立於1985年,兩個主要股東是「聯想」(00992)和2000年至2012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North 22。後來經歷了兩次收購,先是North22收購了聯想的持股,其後North 22再把其手頭上的股份轉讓到了以上的人的手上,這其中張立基曾經是聯想的員工,黃主琦曾經是North 22的非執行董事,朱兆深、黃主琦、莫柱良都曾經是North 22的股東,因此,這算是「管理層收購」。

這一班管理階層之所以向North 22收購了「思博系統」,自然是看好其前景。結果,「思博系統」也不負眾望,成功地上市。不過,究竟當日North 22為何把這個筍盤賣給這些股東,明益他們,暫時就稽考不到了。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05/010032692.shtml

日本經濟又走回老路

因為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訪問中國,先後與外交部長王毅和李克強總理會面,所以日本又成為了新聞焦點。所以我在這裏,也順便update一下對日本的看法。

其實,當初安倍晉三的「三支箭」政策一出,我已在本欄寫了多篇文章,判定不會成功。理由很簡單,日本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經濟開始衰敗,它應該在那時便開始貨幣貶值,好讓經濟安全著陸。但在日本政府扭曲操作及順從的日本國民配合,持續不斷買國債,結果是日圓不跌反升,整個經濟也逐步掏空了。

但這種扭曲操作也不是沒有好處,就是國民生活水準可保持不變,但國家債務愈來愈高,而國家的產品也愈來愈沒有競爭力而已。所以我們也會發現,在日本泡沫經濟爆破的二十多年,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多大倒退,消費物價也能保持穩定,這正是「圓高」的正面影響,但後遺症就是經濟愈來愈是一潭死水。

如要我說一個評語,那就是安倍晉三的政策在理論上是正確的,但是低日圓政策要維持的時間,是要在十年或更長,才能奏效,因為日本經濟的內傷是太過嚴重,單單三幾年的低日圓政策,是救不回這絕症的。

在一個貨幣貶值的環境,首先動的,不是實質經濟,而是股市,因為股市的反應遠比實質經濟更加快。所以,首先出現的是股市泡沫及資產價格泡沫,如房地產市場,而這些,在日本是已經出現了。但由於實質經濟未能跟上去,所以,股市只是虛火,並不會有業績的支持,當牛市過後就會爆破,股民死得好慘好慘。

更慘十倍的是,緊接著股市爆破的,是通貨膨脹,因為日本同時也是入口大國,當貨幣貶值時,一定會出現輸入性通脹,而通脹的發生是即時的,也遠比實質經濟改善,其作用力會快得多。所以,我們這些哈日族會覺得,日本貨很平很平,很想常常去日本玩,但是日本人卻覺得貨物愈來愈貴,連去旅行也漸漸去不起了。

理論上,當股市爆破,通貨膨脹,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實質經濟開始有起色,空洞化了的產業也逐漸回到日本之時。
而現時,日圓的快速反彈,正是因為由官僚把持的日本政府根本沒有這個決心,去咬牙挺過這一關,因此,又不得不走回老路去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2049

遊艇掮客 買REITs坐艇

【明報專訊】前幾天,一位資深大狀朋友約我到機場富豪酒店的中餐廳紅軒吃飯吹水,一到,便知中伏了﹕在場全是「西人」,我最討厭就是英文台了,要知道,本人說廣東話時,談笑風生,天下無敵,但自從20幾年前打過一年西人工,當公關,日日又要寫又要講,辭職之後,從此便沒講過英吉利語了,真的是生疏到極點,講起上來好羞家。

不過,既已來到,也就硬着頭皮了。這伙人原是高級遊艇的掮客,我說﹕「我本來想同Thomas買一艘Navetta 58,不過後來碰上股災,就不了了之了。」

一位西人說﹕「Navetta是Fiat車的檔次……」好像好看不起我。

另一位西人則說﹕「Thomas是唐人,手頭好多唐人大客,我們西人好難同他競爭。」

第三位西人說﹕「在香港,如果你唔識阿Thomas,證明你有錢極有限,他幾乎壟斷了大部分的遊艇生意。」

資產價格折讓股 必然搵笨

然後,第一位西人問我﹕「我以前也是炒股票的,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REITs常常會有價格折讓?」

我回答說﹕「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你擁有一個太古城單位,另一個是有一家公司,控有10個太古城單位,但你卻擁有10%的公司股份。以上兩個,你會選哪一個?」

大家當然都選了第一個,我笑說﹕「這就是原因了!因為人人都想直接控有資產,所以凡是間接控有的資產,都要有折讓價。」

記得當年我教「周顯股票課程」,一位叫「Rex」的學生,用概念化的言語去作解釋﹕「因為一家公司的管理權是值錢的,這些價格折讓,便是到了管理權的身上。」

我對那些西人說﹕「所以,千萬別相信資產價格折讓的股票,必然搵笨。」

西人苦笑說﹕「可惜我已經買了,還坐緊艇!」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5/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4日

思博隨時炒起

「翠如爸爸」那隻股票聯旺(8217),在上市後的3日,升了53.6倍,市值一度高過TVB(511),這當然是因為創業板新股上市的「全配售」,令到貨源歸邊之故。由於有好幾隻股票實在升得太過誇張,也跌得太過凶殘,相比之下,像同期上市的HYPEBEAST(8359)在上市後的翌日,最高見1.37元,只升了區區的10.53倍。
另一隻思博系統(8319),上市第二日見4.2元,對比起招股價,也只是升了16.8倍,相比之下,它們已算是十分克己的乖寶寶了。查實,這兩隻暴升新股在後來雖然也是暴跌了,不過,相比起其招股價,仍然有着不俗的進賬。HYPEBEAST的現價比招股價高出了五成,「思博系統」則高出了兩倍以上,如果從這一點去看,它們的成績也算是不錯了。

不過,話說回來,以上這兩隻股票,其質地也算是不錯,HYPEBEAST是潮人聖網,有很多基本擁躉盲目買其股票,思博系統則以低價上市,當時的市值只有2億元,距離基本殼價3.5億元折讓了一大截。
看後者的基本資料:它成立於1985年,是資訊科技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供應商,私營客戶主要包括各行業的中型至大型跨國及本地商企,公營客戶包括政府、教育機構及非政府組織,自2006年成為政府認可承建商。這個牌面,我相信它的上市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啤殼,這種股票的最大憧憬,是上市一年後賣殼,至於現時炒一轉,則不過是賣殼前的bonus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思博系統在上市後,一直沒有多大的表現,直到4月27日開始,才有過千萬股的成交量,而股價也下調了不少,看狀況,現在應該是它炒作的高峯期了。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4/19596729

6億殼價是回歸平均值

我的研究團隊推介了一隻股票,名叫「集一家居」(1495),理由是:半新股,上市半年,現時市值只有逾3億元,殼價折讓一半,因此極有值博率。
通常,我和研究團隊的小朋友合作模式,是他們作出瑣碎的研究分析,以及市場收風,交給我作最後的判斷。也是通常,他們的微觀分析比較在行,而我則經驗比較豐富,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遠比他們多得多,再者,我能夠把事件抽象出來,成為理論,但講到研究股票的耐心和成績,則年輕力壯的徒弟往往可以打死老師傅也。

為甚麼半新股比較當炒呢?這有幾個原因:
第一,在新股上市時,必定有鋪天蓋地的宣傳,而這宣傳效應在短時間是可以維持的。
第二,新股上市時,通常發行25%的股票,這大量的股票多半不能在上市後的幾天賣光,因此,它便有再炒高再賣掉的誘因。
第三,新股上市後,半年內不能增發新股,這令到半新股有「保鮮期」,不致於被大量濫印廉價新股,攤薄了股權。
第四,這只限於殼股,由於上市後一年大股東可以賣殼,尤其是市值在殼價以下的股票,往往是「啤殼上市」,一年後,很可能便會賣殼,這也會引起股民對半新股的「賣殼憧憬」。

「集一家居」這股票,最少中了第一點和第四點,至於第三點,它的招股價是1.28元,發行9千萬股,去年11月6日首日掛牌,當時正值股市的低潮。
看其走勢,上市當天的成交量是5,280萬股,收1.51元,第二天是8,081萬股,曾經一度創出史上最高的1.76元,收1.31元,第三天一度跌破招股價,20日後,成交萎縮至一百多萬,在今年1月21日跌至最低的0.74元,現時又慢慢的升回1元左右,但仍然低於招股價兩成多。
如果看中央結算持股量,這股票的街貨只有二千萬股上下,即是說,還有六千萬股至七千萬股,是「待沽股票」,從此看來,它也有很大的誘因,會升回招股價以上,以把這幾千萬股逐步的沽出。
我對小朋友們的說法是:「當日因股災而跌至三億多元市值的半新股,當市況回復正常時,如無意外,應該可以升回六億多元市值的殼價,在數學上,這叫做『回歸平均值』。」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1848

中價股最難搞

【明報專訊】近來有好幾隻股票的老闆,都在同我談,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搞好他們的股價呢?這些上市公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二三十億元的市值,經營狀况良好,財政穩健,年賺數億元,看上來根本是十分美好。可是,我本人也問過很多行內朋友的意見,大家都認為,這些好公司是沒有得搞的。

一名朋友說得坦白﹕「咁大隻嘢,要把股價打上去,最少要幾億元,如果有人拿出幾億元,不如自己買隻殼,亂炒一通,好過炒別人的股票,為他人作嫁衣裳啦!」

實業股無人肯投資

至於這些股票,有沒有基金買呢?答案是﹕「10年前還有一些基金,是長線投資,專買這些實業股,現在香港活躍的,全都是對冲基金,大上大落,輸晒就走人,邊得閒慢慢去炒一隻實業股,炒足兩年才有回報呀?」

散戶呢?有沒有散戶買?答案是﹕「這些股票,市值不夠大,買幾百萬,都唔知沽幾耐至沽得出,如果要長期投資,不如去買藍籌股啦,駛鬼買呢啲咩。」

如果條條路都唔通,市盈率咁低,可唔可以私有化佢呀?答案是﹕幾百億市值就話值得私有化啫,二十億市值,隻殼都值6億,一私有化,即刻無咗隻殼,大拿拿唔見咗6億元,點有得搞呀?所以話,衣家個市場,只剩下幾百億市值或以上的,又或是全無價值的垃圾股,即最大的和最小的,才會有人肯去投資。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4/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3日

為甚麼要和日本和好?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中國的3天訪問終於結束了,在這一程之中,他見了外交部長王毅,也見了李克強總理,算是完成了任務,跟著去了泰國,將會去緬甸,以及越南,根據岸田的說法,這次去東南亞,要談的是「對海上安全的關注」,這真的是這邊廂說和中國和好,那邊廂又要惹惱中國了。

歸根結柢,中日的不和,是因為中國惱了日本,參拜靖國神社、釣魚島爭拗等等,在這幾年來,日本一直想訪華破冰,只是中國不答允而已。事實上,在這些年來,日本的經濟大是不妙,中國貿易在2011年達到高峰,3,499億美元,然後因中日不和而年年減少,2015年跌至3,032億美元,但中國仍然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但因安倍晋三的「三支箭」改革敗象越來越是明顯,所以日本去和中國破冰的心情,也越是熱切。所以,這一次的岸田訪華,問題並不在於他為甚麼要來,反而是在於,中方為何要接受他。

當中日開始交惡時,我已寫過文章,說中國和日本在經濟上是競爭對手,可以互補的越來越少,在市場上競爭的則越來越多,因此,中日交惡,貿易減少,反而有利於中國,皆因中國的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最大的市場競爭對手,正是日本和韓國。不過,中國和韓國交好,合力去搶奪日本的市場,也是在所必然。

中國今天之所以願意和日本破冰,我的看法是,一來日本所求已久,二來和日本冷戰太久,不想太過「小氣」,也適宜在某些時候「鬆一鬆」,三來日本的經濟固然是死症,但自己的經濟也不見得太好,想來想去,自己也有需要日本人的地方,雙方在經貿上的合作基礎仍然是存在的。不過,大家在政治上的矛盾,當然是永遠也不能解決的。

不過,如果論到香港人最關心的,相信是﹕日圓已經強勢反彈了,彈至18個月的新高,會不會繼續反彈,抑或是彈完之後,繼續下跌呢?香港很多人都要「唱」日本紙,去日本血拼呢,高日圓可對香港人是不利的!

我的答案是﹕日圓的大幅反彈,恰好證明了安倍經濟學已經完全失敗。現時的反彈,只是因為日本政府發現,「三支箭」沒有作用,只是徒令到資本市場泡沬,根本刺激不到實質經濟,所以便要暫時去鬆一鬆。然而,不管日圓的反彈有多久,反彈有多高,以它的財務狀況,欠下巨債的狀況,終究還是要還的。今次安倍失敗了,但下一次,另一個安倍還是會來,另一次更嚴重的貶值潮終究還會發生,只是不知是何時何日而已。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03/010032486.shtml

優惠劵、炒股票、郭美美

優惠劵、炒股票、郭美美(周顯)

  如果論到優惠券市場,香港可算是非常之落後,同美加諸國相差遠了。以前我住在加拿大,幾乎每個居民都剪下了大量優惠券,計算著使用,甚至有很多報紙,全份都是優惠券。

        後來,看研究報告,原來幾間大型超級市場曾經嘗試過,直接減價,不發優惠券了,結果銷售大跌,嚇得超市馬上改回原狀。明明,直接減價非但價錢一樣,還省卻了剪優惠券的時間,但消費者偏偏不肯接受,奇怪奇怪。

        那些喪炒的創業板半新股,也是同樣的原理。誰都知道,一隻股票炒高了幾十倍,根本不會有人去買,所以,它炒高幾十倍的目的,也根本不是為了在高位派貨。不過,如果在它炒高了幾十倍,但又跌了八、九成,那時,散戶便會很高興地入市了。

        所以,一隻股票炒高十倍,再跌了一半,和它炒高一倍,這兩者的價格雖然一樣,但對於市場的吸引力,是不同的。換言之,正如我在課堂上反覆地向學生解說,財技就是法律、會計和消費者心理的三者融合。

        這種炒股形式,我稱之為「郭美美炒股法」。

        郭美美作為一位高價妓女,她的經營模式,是做出一個形象,讓人人都以為她是一個被超級富豪包養的二奶,年花幾千萬。她開出來的盤口,是說因為她太爛賭了,一時輸光了錢,流落在澳門,唯有大減價,只收三十萬元,這是可一不可再的機會。

        嫖客的心理,在全世界都是一樣,就是別人花了幾千萬元去包的女人,如果自己只花幾十萬元,便能讓他戴綠帽,這實在太划算了。因此,郭美美也就客似雲來,應接不暇了。

        所以,無論是優惠券,炒股票,抑或是當嫖客,其消費者心理是一樣的,就是大減價政策非常有效,就是把價格炒高十倍、一百倍,都要大折讓,那就一定可以出貨成功。

科學家多是宅男

Satoshi Kanazawa 和 Norman Li 的一項研究指出,透過分析 15,000 名 18 至 28 歲受訪者的數據,當人與好友的社交互動愈多,就愈覺快樂,但是高智商的人,則是相反,愈與好友頻繁互動,對生活就愈不滿意。

根據他們的說法,智商較高的人擁有較大能力應付新挑戰,可能更具條件拋棄祖先那種狩獵採集式的社會網絡,不靠朋友間互相幫忙求存,亦能安心闖天下。至於研究快樂經濟學的 Carol Graham 就認為,聰明人目光遠大,覺得社交活動耽誤時間,有礙達成理想,所以不愛花時間 social。所以有假期的話,還是自閉更為快樂。

我同意研究結果,但是對於研究員的詮釋,就不敢苟同了。因為這個研究,是同智商有關,而智商和社交能力往往非但互不相涉,有時還會自相矛盾的。這根本是一個常識﹕高智商的人往往是個自閉,因為溝通能力需要語言,但高智商則和數學大相關聯,這兩者是不同的能力。所以,我們心目中的科學家,多半是個宅男,而不是一個超級推銷員。一個宅男之所以宅,也並不是目光遠大,而是因為他不喜歡溝通而已。

大家有空時,請再閱讀周顯大師寫的《讀書能令人發達嗎?》,已經很通透地分析了,讀書不能令人發達。同樣地,IQ高也不能令人發達,霍金的智商肯定高過李嘉誠,但李嘉誠則肯定比霍金富有,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是Christopher Langan,但他連溝通也有問題,所以前半生生活坎坷。

https://hexapost.wordpress.com/2016/05/03/%E3%80%90%E5%91%A8%E9%A1%AF%E9%9B%9C%E8%A8%98%E3%80%91%E7%A7%91%E5%AD%B8%E5%AE%B6%E5%A4%9A%E6%98%AF%E5%AE%85%E7%94%B7/

棄文理從商 港學生知識沒落

【明報專訊】剛畢業出來工作的幾年,工作沒日沒夜,和普通人的生活完全脫了節,連電視也沒看過。後來,移民到了加拿大,24小時全力寫作,更加是成為了「加燦」。回流香港後,彷彿和香港脫節了20年,其中有兩點,特別覺得有明顯的改變:

第一點,是我在移民前,手機還是奢侈品,那時我手中拿着一台手機,駕着開篷車,是多麼的威風!短短幾年間,手機居然成為了連中學生也有的必需品。

第二點,在我少年時,只有讀書不成的學生才會去讀商科,但是,我忽然發覺,讀商科變成了最好的選擇,入U率最高的,就是「恒生商學書院」,在我念中學時,它本來是一家專上學院,不知怎的,後來居然變成了一間預科書院(編按:該校現已停辦預科課程並改名為恒生管理學院)。

香港學生知識水平之低落,應該是從大量優秀的中學生棄文理而就商科開始吧?我常常說,如果我的子女要念商科,我一定不付學費,如果他們真的對商業有興趣,欲棄不能,我會勸他們去讀經濟學,或者是讀會計學,而不是讀沒有什麼用的工商管理。

對商業有興趣 毋須讀工商管理

其實,我覺得,股票經紀所考的1,7,8課程,也沒有什麼用,事實上,大部分的股票經紀,都是什麼都不懂,交收、credit control等等,都不甚了了,搞到我火都滾埋。

我想,也許是連設計這些課程的,也不懂得如何做一個經紀吧?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3/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6年5月2日

甘小文漫畫的成與敗

那天看甘小文的《大神們的武林》,笑到碌地,尤其是那段講一個港女和男仔從拍拖到結婚,跟着強迫老公實現夢想,卻原來老公的夢想是當和尚寺的住持,真是精采絕倫。

我在《太公報》時代, 已經是甘小文的擁躉,我認為他是天才級的創作人,好多日本仔都比不上。不過,日本漫畫縱是相同畫風,也有很強的助理團,以作襯托,把漫畫包裝得更高檔,此外,我也認為小文漫畫的粗口太多,根本沒有這個需要,因為沒有粗口,也一樣好好笑,有粗口,反而趕走了很多讀者。事實上,甘小文最多讀者時,是在《玉郎漫畫》時,那時也是沒有粗口的。

記得當時我很喜歡看邱瑞新的江湖漫畫,後來在2003年,他出版了一本《董先生》,很暢銷,不過又出了一本續集,主角是拿着鐵鈎的阿松,但他感到很奇怪的是,續集卻非常滯銷,這落差是從未有過的,他在專欄也說不明白。但查實,《董先生》的讀者很多是不看漫畫,但很不喜歡董建華的人,他們不肯接受邱瑞新滿是粗口淫穢的筆風,只以為是一本一級的諷刺漫畫,後來發現原來不是這樣的一回事,便不買續集了。所以我常常說,粗口反而是趕客的。

不過,甘小文寫長篇漫畫也有很敗筆的地方,就是他的故事太過分散,沒有一條主角線去跟着,讀者很難投入。因為,一本長篇笑話,也是要由主角帶動故事的,如今他的寫法,故事是主,人物是副,讀者找不到一個投入的立足點,便難以投入故事了。

https://hexapost.wordpress.com/2016/05/02/%E3%80%90%E5%91%A8%E9%A1%AF%E9%9B%9C%E8%A8%98%E3%80%91%E7%94%98%E5%B0%8F%E6%96%87%E6%BC%AB%E7%95%AB%E7%9A%84%E6%88%90%E8%88%87%E6%95%97/

屎尿故事

本文嚴重不雅,可能看後令人嘔吐,或發生不適狀況,如對屎尿屁有著敏感者,請勿閱讀。

記得在少年時,常常在一位富二代朋友的豪宅,打牌,通宵聊天。他住在二樓,房間有一個露台,地上有一棵樹,長到二樓露台那麼高。深夜時,尿急去尿尿,他走出露台便撒,口中大唱:「水長流,流在你個頭……」我們有樣學樣,也排隊來一個「水長流」,後來竟成為慣例。

他樓下的樹有好幾株,但以此樹最為茂盛,不知和我們勤勞的灌溉滋潤有沒有關係。現在我的家裏有個小花園,也有種些果樹,想過用尿來灌溉,希望長得更繁盛,果子可能更好吃。

不過也有人說,新鮮的屎尿不宜用來灌溉,植物受不了,要儲存一段日子,像以前的人,把糞拉在糞坑裏,間中才挑一桶出來,用來灌溉。這位專家的勸告是﹕「如果你想果物營養足夠,鮮甜多汁,最好是在家裏弄一個糞坑,每天在馬桶裏拉屎撒尿,儲存在糞坑裏頭,隔幾天便去澆一次糞水,長出來的果物便好吃了。」

我想,這主意倒也不錯,不過沒有量產的規模,不大划算。也許要把果園擴大,也一併收集鄰居的米田共,擴大生產,才最合算。也許有一天,我會在業主大會,向各位鄰居提出。

說到屎尿這回事,很多香港人都會罵內地人,指責他們隨地大小便,弄污了香港。不過,照我的個人經驗,第一次被尿到小腿,是在銅鑼灣的大丸門口,一個母親抱兒子在撒,當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當然沒有自由行。

記得那時,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人很喜歡隨街小便,但我沒目睹過。不過,西方人在酒後隨街小便,也是常有發生的事件。種種說明,指的是隨街小便,的確不是中國內地人的專利,相對於西方人和以前的日本人,內地中國人的毛病還是算是輕微的。

不說,話說回來,隨街小便雖然不是內地人的專利,但隨街大便的確是,無論西方和日本,抑或是非洲,也沒有大規模的隨街大便。據說,這習慣是因為中國人認為,大人能忍便急,小孩子不能,因此,隨街大便的,也主要是集中在小童。

話說我們有一位共同朋友,叫Ben Cheung,他娶了一個內地老婆,在珠海有一間萬呎大屋,住了他一家人,和他老婆的兄弟,及其家庭,總其有幾家人口。不消說的,他的兒子在這房子之內,也相等於萬星拱月的王子。至於這位王子有沒有隨地大小便,則不得而知,不過很多人都同我說,內地小孩子在家裏隨地大小便,是一種慣例,要不也沒有開襠褲這種衣物了。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70%E6%9C%9F%EF%BC%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