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西方偽史有幾偽?

現時中國人挑戰西方文化,有幾個主戰場,撇開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資本主義這些制度是優是劣的大爭論先不說,餘下的其中一個流行的是「美國登月騙局」,我已講過好幾次,另外一個流行的則是「西方偽史」。

「西方偽史」的概念,其實還包括了近東如猶太、埃及等,應該在很多年前已有,也有很多人說過,這其中最有「創意」的是俄羅斯數學家Anatoly Fomenko寫的《History: Fiction or Science? Dating methods as offered b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clipses and zodiacs. Chronology》,在這套六手冊的巨著中,他指出整個希臘、羅馬、埃及歷史都是偽造的,是為「new chronology」。

在中文世界,這說法相信是由何新在2013年出版的《希臘偽史考》開始。

根據《百度百科》的「希臘偽史考」條的說法:「中史學家都知道,研究歷史,講述歷史,首先應當考訂和證信史料。而關於希臘史,令人震驚的事實就是,所有描述希臘歷史的西方史料,既不是來自希臘,也不是第一手的直接史料,甚至也不是用希臘文寫成的。」

何新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當了好幾屆全國政協委員,寫過很多本書,正如《希臘偽史考》一樣,都是創作作品,論證粗疏,如以現代學術標準而言,不值一看。

可是,不值一看還不值一看,論證粗疏並不一定代表結論錯誤,直覺往往比精密分析更能得出結論。無論如何,在中國的網上世界,對於希臘、羅馬、埃及是偽史的說法,已經汗牛充楝,多得數也數不清。

總括而言,「西方偽史」的論點大約是:第一,文字太多,例如阿里士多德的作品有300萬字,這超出了人類所能企及的能力。再說,以前的文字保存能力例如莎草紙,不可能留下這麼多記錄。還有,作品太過成熟,用同時間中國的《詩經》對比西方的戲劇,複雜度相差太遠。

第二,文物太多,例如埃及,相比起中國,其聲稱的歷史長得更多,不可能有偌多的文物。第三,西方「文藝復興」的說法,所謂的希臘、羅馬文獻本來是失傳了,但有阿拉伯文獻,它們是從阿拉伯文翻譯過來的。問題是到現在為止,沒有看見任何阿拉伯的文本。「西方偽史」信徒甚至認為,這是當時西方首富美第奇家族一手泡制出來,這有點像中國以前的「託古改制」的意味。

我當然沒這資格去就此作出詳細分析,皆因不懂阿拉伯文、希臘文、拉丁文,要想深入研究完全是扯淡。可是,我作為一位「常識分子」,卻可從常識和歷史規律中,推論出應該八九不離十的結論。

第一點是,要作出這麼大規模的偽作,技術上是不可能。尤其是,西方和近東現時還不停的有新出的考古發掘,以現代資訊的發達,應騙不了人。

第二點是,小規模的零星騙徒當然有,而且無法避免,這在中國,也是一樣。

第三點是,中國古代的著作,往往有「成書」的時間,即是先是由更古的人口述,再經由後代的人寫成文字,然後重覆抄寫,再把古代文字改寫成現代文字,可能過了幾百年,甚至一、二千年,才有最後的定本,像《尚書》、《山海經》等等,都是逐漸成書。

像歐幾里德寫的《幾何原本》,是一本教科書,相信會隨著時間,代代人對幾何學發掘出來的新知識,不斷作出改寫。至於希臘的悲劇,根本就是演出的劇本,這就像今日電影的劇本,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第四稿,每稿都有改變,過千年下來,這改變就很大了。反而,教科書和劇本,不變才是不可能。

第四點,中國從來都有弟子續寫老師著作的習慣,例如《莊子》只有內篇才是由莊子所寫,外篇和雜篇都是由其門人所撰。阿里士多德寫不了300萬字,有(不止一人)寫出了其大部分的內容,這並不代表這是「偽史」,這和正如莊子的外篇和雜篇縱非莊子所寫,但總算也是戰國時的作品,而非一千多年後的宋朝、明朝作品。

總結,我從常識得出來的結論是:西方偽史肯定有少少偽,不可能全真,但是大規模作偽,應不可能。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65252/%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8%A5%BF%E6%96%B9%E5%81%BD%E5%8F%B2%E6%9C%89%E5%B9%BE%E5%81%BD%EF%BC%9F.jhtml

移民潮完結了嗎?

討論區有人問:「移民潮係咪已經完咗?」

根據統計處8月11日公布的數字,今年年中的人口為729.16萬人,連續第三年下跌。而在去年,淨移出人口大升至11.3萬人,是1997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在過去3年則有24.5萬人淨移出,這其中,以青年人佔多,令到20至24歲人口在過去3年減少超過兩成。

在2019年,我說過,這次「戰爭」無論是誰勝誰負,必然有人口的10%至20%移民跑掉,問題只是黃絲戰敗後逃到西方,抑或是藍絲戰敗後跑到內地,兩者必居其一,這是我歸納歷史上的類似事件而得出的結論。

2020年《港區國安法》通過後,香港「二次回歸」,實質效果和政權更迭差不多,因此也必然有大量移民,這是符合科學。

究竟有幾多人移民,也受到客觀環境所限制。在以前,窮人太多,流動性不強,跑掉的人主要是住在首都或大城市的上流或中產階級,1967年時,也只有最有錢的香港人,才有能力移民去別的地方。但到了1982年,由於香港已成為了富裕社會,移民數字便急速上升了。

在今日的香港,有外國護照的人估計有90萬人,如果連英國的BNO也加上,則有400萬人左右,孑然一身的年輕人走得最快,相信會走的已走掉了大半。可是,有家庭或有財產的,有需要用上一段時間去處理財產,因此也會走得比較慢。

無論如何,今天世界融合的狀況遠高於三十年前,相信移民潮從開始到完結的時間也會比較短。

但反過來看,1982年至1997年的15年間,經濟正處於高峰期,人們在此很容易賺錢、發達,但現時卻正值經濟衰退、百業不景,卻會加速了人們移民的決心。

有意思的是,在上一次經濟衰退,2003年前後,卻偏偏是人們移民後回歸香港的高峰期,所以今次的狀況應是史上最壞。

無論如何,我相信,移民潮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但要說移民潮完結,相信還要等上2年至3年。

至於如何引入內地移民,填補人口空缺,則並非本文討論範圍。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A7%BB%E6%B0%91%E6%BD%AE%E5%AE%8C%E7%B5%90%E4%BA%86%E5%97%8E-/350384

2022年11月29日

最希望世界大戰的是烏克蘭、朝鮮、也門

11月15日,一枚俄製導彈落入波蘭邊一座穀倉,造成兩名年約六十歲的農夫死亡。

初時有人以為是俄羅斯的所為,後來美國總統拜登第一個出來說:「有初步消息顯示並非如此……從彈道軌迹看,這枚導彈不大可能從俄羅斯發射。」

由於當時烏克蘭遭受俄軍大規模空襲,約有一百枚導彈攻擊烏國基礎設施,大肆破壞烏國電力設施。該枚導彈其實是由烏克蘭軍方發射,以攔截來自俄羅斯的導彈。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的說法是:「這不是烏克蘭的錯,發動這場非法戰事的俄羅斯必須負上全部責任。」

根據導彈專家的說法,所有的攔截導彈均有安全裝置,當擊不中對方導彈,跌地時,不會因而爆炸,以避免「攔截不成反炸到了自己」。不過,這攔截導彈是幾十年前的俄國產品,失靈也不出奇。

然而,另一個重點是,戰事發生在烏克蘭東部,波蘭則在烏克蘭西部,俄羅斯要炸烏克蘭、烏克蘭要攔截,應不可能打到另一方,所以美國幾乎是馬上撇除了是俄羅斯的所為。

再說,俄羅斯縱要打波蘭,也不會打波蘭的邊境無人地方,這也完全是無厘頭,不合情理。

因此,現時西方也有不少人懷疑,認為是烏克蘭故意栽贓。皆因波蘭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締約國,而根據公約的第五條:「對於歐洲或北美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

換言之,這攻擊假如令到北約以為是俄羅斯對波蘭的直接攻擊,的確有可能令到北約加入戰團,向俄羅斯宣戰,這將對烏克蘭獨自作戰的局勢大大有利,因此,烏克蘭有誘因作出此栽贓行為。

如果這做法是配合西方利益,他們當然很樂意配合烏克蘭的所為,美國便是虛構東京灣來打越南、洗衣粉來打伊拉克,可是,正如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在22日接受CNN的訪問時說,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並不想介入此戰,既然戰爭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也就只好「玩踢爆」了。

事實上,現時最希望打世界大戰、打世界大戰對它們最有利的國家,就是烏克蘭、朝鮮、也門,這正如1937年最希望打世界大戰的國家,是中國。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C%80%E5%B8%8C%E6%9C%9B%E4%B8%96%E7%95%8C%E5%A4%A7%E6%88%B0%E7%9A%84%E6%98%AF%E7%83%8F%E5%85%8B%E8%98%AD-%E6%9C%9D%E9%AE%AE-%E4%B9%9F%E9%96%80/350186

2022年11月25日

9億殺不死福臨門太子爺 100萬卻可以

這幾年,有名的「富豪飯堂」福臨門創辦人的後人徐德強被多間財務公司入稟追債,欠債總額高達9.04億元,這數字當然是有財技成分,皆因內裡大部分債項都是由他家人在近年所借出,變成了他的最大債主,這可使到他在債務重組/破產過程中,佔了有利的位置。

以上這筆9億元的巨額欠債,並不能令到徐德強破產,可是,日前一宗數目只有107.4萬元的「小額」債務,卻成功令到高院法官鄭蕙心頒下判辭,頒令徐德強即時破產。

根據報道,2019年中,徐德強向「名人財務」借貸100萬元,每月利息4.95萬元,從這息率去推算,他的財政狀況已很嚴重。

可是大家看到,他被告到破產時,欠債亦只有107.4萬元,從此推斷,他已付出了比本金更多的利息。

事實上,從他十幾年的欠債史中,有不少人曾經賺過不菲的利潤,而這些利潤則已被轉嫁到另一些債主的身上。當這個音樂椅遊戲結束時,剩下的債主就變成了苦主,而賺錢的人已袋袋平安了。

報道又說,徐向「名人財務」的另一張姓創辦人借貸600萬元。據我所知,這事件有一個極度juicy的故事:

話說徐德強當時借貸之後,沒錢償還利息,於是,他答允任由張在福臨門任飲任食,簽單免找數,以作為償還利息。

大約兩年後,福臨門易手,由於張的簽單是由自己所簽,而不是由徐所簽,於是,新買家竟然向張追收簽單的數目!

不幸中之大幸是,這幾年,張的身體抱恙,吃得不多,簽帳額只是「少少地」一百多萬元而已。然而,張對此的憤怒,可想而知。

那為甚麼徐欠債數億元,竟然沒有人告他破產,只有「名人財務」一間「動手」呢?

皆因告他破產,已花了三十多萬元,而且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再說,破產後,4年又是一條好漢,再也奈他不何。反而留他「一命」,以後還不排除可以慢慢追回一小部分。

但從徐的角度而言,如果只是「區區」107.4萬元,倒不如想辦法還清了,皆因保住「清白身」,也許未來可找到投資者,助己翻身呢?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9%E5%84%84%E6%AE%BA%E4%B8%8D%E6%AD%BB%E7%A6%8F%E8%87%A8%E9%96%80%E5%A4%AA%E5%AD%90%E7%88%BA-100%E8%90%AC%E5%8D%BB%E5%8F%AF%E4%BB%A5/349641

2022年11月24日

馬照跑、舞照跳的特別行政區

 澳門向來是「罪惡城市」,最大產業支柱就是賭業。凡是賭業,離不開色情,從回歸前,到回歸後,皆是如此,就算沒去過,也總該不會不聽人說過,以前的泰式浴室,以及那些豪華到令人難以置信,兼且美女如雲的夜總會。

黃、賭產業當然是罪惡,但由於真能賺到錢,賺到外匯,鄰近地方因而見獵心喜。韓國除了一直以來的華克山莊,釜山也來搞;台灣想在金門搞,如果不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日本賭場早在奧運時已開張了。還有柬埔寨、菲律賓,到處都是賭場,馬來西亞向來有雲頂高原,至於賭船,更加是一直在走法律罅。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賭場是邪惡,只是為了錢,不得不企圖去參與這產業。這就是為何澳門是「特別行政區」,皆因在共產主義的中國,只有「特別行政區」,方才可以經營這些邪惡的產業。

香港是內地最大的特別行政區,這地位體現於鄧小平所說的「馬照跑,舞照跳」,然而,有關跑馬和跳舞,有一點是必須緊記的:

跳舞合法,妓院和「倚賴妓女為生」卻不合法,政府默許的只是男女之間的個人互動,如「一樓一鳳」。

跑馬雖然賭博,但它並非商業機構,而是慈善機構,政府非但課了重稅,它的利潤也是用作慈善用途,而且,它也有一個體育的包裝。現在它也加上了體育博彩,然而,足球也是體育運動,並非純粹賭博。

六合彩並非體育,可是,對於賭博和娛樂博彩的分別,有一個簡單的定義,就是如果抽稅太高,就不能算是賭博。

當年陳水扁在台南搞柏青哥,正是以此為理由,把柏青哥當作是娛樂。六合彩的派彩率只有54%,賽馬也只有76%用作派彩,所以也只算是「娛樂」,不是賭博。

當然六合彩之所以出現,目的是用來打擊字花。果然,由於六合彩比字花更加簡單易買,而且有政府的支持,很快便打垮了字花,也取代了馬票,成為了香港最受歡迎的娛樂博彩工具。 

總括而言,香港作為存在的目的就是以搵錢為上,這些賺錢方式,有的可能有點邪惡,因而要把它們規範化,這就是「特別行政區」的「特別」之處。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6%AC%E7%85%A7%E8%B7%91-%E8%88%9E%E7%85%A7%E8%B7%B3%E7%9A%84%E7%89%B9%E5%88%A5%E8%A1%8C%E6%94%BF%E5%8D%80/349410

加密貨幣或再有跌浪

  近來看文章,聽朋友講,大家都認為,加密貨幣市場再有一跌,皆因在FTX倒閉之後,應該會有連鎖反應,現在才是開始,而甚至會波及世界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也會有麻煩。

 事實上,現時美國的聯邦調查局已介入調查,理由是很多美國投資者在FTX身上輸了錢,他們為了保障這些美國投資者,必須調查,而一旦拉人封艇就麻煩了,所以加密貨幣必然再有一個跌浪。

 然而,幣界的共識是,根據往績,大跌之後,必然有大升,因此,大家也在磨拳擦掌,打算在幾個月後,大手購入,到時又是升幾十倍的發達機會了。不過,人人這樣想的事,幾乎必然不會發生,這也是定律。我想,加密貨幣市場也許會衰3年,方才有可能牛市重臨。

https://www.hkcd.com/hkcdweb/content/2022/11/24/content_1374976.html

頂級廚師的責任 是要提升本地烹飪質素

香港最好的壽司吧,毫無疑問是在尖沙咀1881的「Araki」,皆因其大將荒木水都弘在日本時,已是前幾名的壽司師傅,相比之下,香港其他幾間頂級的壽司吧,不過是日本最高級的壽司吧的大將的徒弟,肯定是差了一個等級或以上。

不過不少人,有的我認識,有的我不認識,認為「Araki」名大於實,不值其價。究其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指出他用的不是日本食材,而是用上了部分香港食材,認為這是欺客。

這裏首先去解釋,魚就是魚,都是在大海撈的,甚至可以說,香港食材比日本空運過來的更加新鮮,為甚麼前者會比不上後者呢?

皆因日本的魚生/壽司源遠流長,兩者已經配合了幾千年,吃起來當然是如魚得水,份外好食。可是,這是不是永遠,可不可以扭轉呢?

答案是可以的:只要不停試錯,終於可以找出最適合配答。這當然需要時間,但卻不用幾千年,皆因今日的人流比以前多出太多,有更多的「試錯」機會,基本知識也比以往高出太多,所以只需要更少的試錯,已可找出最配合日本壽司的香港食材。

事實上,當年日本人把法國菜、意大利菜引入本土,現時日本的高級西餐水平已不在西方之下,正是有賴多年來日本廚師的不停移植,甚至在日本大量種植西方農產品,經過多年試錯,方才有今天的成果。

換言之,把料理從外地移植到本土,以及不停試錯、創新,正是站在頂端的一流廚師對其工作地點的基本責任,原因很簡單,他就是創立標準的哪一位。我絕對討厭太多的創新,皆因不想被廚師當實驗品,可是有一至兩成的創新,卻是一流廚師的基本功架。荒木水都弘從在倫敦開始,已在嘗試當地的食材來料理日本菜,來到香港,也是如此。這並非省錢,要知道,要找出新食材所花的時間和心力,其真正成本絕對在空運名貴食材之下。

反而是,那幾間同級的貴價壽司吧,正因師傅的功架不夠,才只有蕭規曹隨,不得不用上空運過來的最名貴食材,但這就沒有進步了。反觀「Araki」,因在尖沙咀不就腳,我大約一年光顧一次,每次去都感覺到明顯的進步,這才是一代宗師的表現。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64779/%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9%A0%82%E7%B4%9A%E5%BB%9A%E5%B8%AB%E7%9A%84%E8%B2%AC%E4%BB%BB-%E6%98%AF%E8%A6%81%E6%8F%90%E5%8D%87%E6%9C%AC%E5%9C%B0%E7%83%B9%E9%A3%AA%E8%B3%AA%E7%B4%A0.jhtml

2022年11月23日

你不割別人韭菜 別人就割你的

我在唸中學時,由於選修了經濟學,這是一門洗腦學科,讀了之後,就會滿腦子的供求關係、深信資本主義。進了大學後,常到圖書館看書,開始接觸到共產主義的理論。

一言以蔽之,共產主義是人類最高的理想烏托邦,然而,它的最大缺點是:

如果全世界都實行共產主義,齊齊理想,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一點問題也沒有。

可是,如果世界上有的地方實行資本主義,有的地方實行共產主義,這會令到勤力賺錢的人移居到資本主義社會,吃大鑊飯的懶惰鬼則留在共產主義社會,這將令到共產主義失卻了競爭力。

有這想法的人顯然不止我一個,因而鄧小平在1979年引入了部分資本主義元素,改良了共產主義。當然了,資本主義元素太多,理想就會少了,不公平也會增加了,因此,在近年,又再重新加添了某些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元素,副作用是令到經濟發展稍為放緩。

以上的原理,也適用於金融市場,以至於虛擬貨幣市場。

金融市場的一個特質,就是大戶割散戶的韭菜,細價股市場如此,藍籌股市場如此,貨幣市場如此,期貨市場也是如此。因此,當它上升時,由於窮人沒錢投資,遂令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然後,每隔十零廿年,便會發生一次金融危機,危機過後,結果必然是資本更加集中,最富有的人帳面上輸了錢,但由於洗走了沒甚麼富的富人,以及中產階級,他們輸得更慘。因此,最富有的人相對身家其實繼續上升。這就是金融風暴後和金融海嘯後香港地產富豪的情況。

金融業既然製造出嚴重的貧富不均,為甚麼我們仍然要經營呢?

這就是先前的理論:如果整個地球都沒有人做金融,那就天下太平。可是,如果有的人/城市搞金融炒賣,別人不幹,搞金融的就佔了極大便宜。這好比賭場有害,但如果別人搞,自己不搞,自己人到別的地方輸錢,自己也就吃大虧了。

虛擬貨幣也是相同原理:理論上,禁絕它是正確的,可是,你去禁絕,而人家如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卻某程度卻開放,香港人就被割韭菜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D%A0%E4%B8%8D%E5%89%B2%E5%88%A5%E4%BA%BA%E9%9F%AD%E8%8F%9C-%E5%88%A5%E4%BA%BA%E5%B0%B1%E5%89%B2%E4%BD%A0%E7%9A%84/349193

2022年11月22日

俄羅斯目的是把烏炸回石器時代

戰爭的程度,可以分為幾種:

第一種是局部戰爭,小規模的像當年美國打格林納達,國民完全感受不到。大一點規模的像美國打伊拉克,有一點點的感受。再大規模的,像俄羅斯打俄烏戰爭,國民開始感受到戰爭的壓力了。

這最明顯的感受,是徵兵的規模。像美國打越戰,慘烈到整個美國都感受到。我們會發現,局部戰爭和全面戰爭,這兩者的界線是很模糊的,不過有極端的例子,例如二千多年前秦國滅楚之戰,動用了12歲至60歲的所有男子,這當然算是全面戰爭了。

至於最嚴重的,是本土戰爭,即是戰事發生在本國之內,摧毀的,是本國的基建。在古時,基建不多,而且沒有火炮,戰爭對基建的破壞不大,可是到了近一百多年,戰爭對於城市的破壞,可以幾十年也回復不來。

以日本為例子,他們對於二戰時的被破壞呼天搶地,說到好像慘絕人寰,其實真正本土(沖繩)被襲是在1944年8月,11月開始轟炸東京,1945年3月才開始沖繩之戰,沖繩在6月淪陷,整個日本在8月就投降了。

計算下來,沖繩的受苦期是10個月,日本本島的受苦期只有9個月。換了在烏克蘭,戰事在本年2月開始,打了9個月,但受苦的主要是戰事地區,即是現時俄羅斯奪取了的4個州,真正令到整個烏克蘭受到無法忍受的大痛苦的,還是在10月8日,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後,俄羅斯所作出的全面性報復行動。

正如前面所言,以前的東京主要是木製建築,炸完了、燒完了,很快可以重建。可是,烏克蘭是個現代化國家,基建毀壞了,烏克蘭在7月4日時說要用7,500億美元來重建,但經過了這一個多月來,俄羅斯對其全國基建的狂轟猛炸,就算沒多一個零,最少也要乘5吧。這數字應沒有哪個國家支付得起。

究其原因,俄羅斯似乎想通了:這場戰爭的關鍵,不在於戰爭前線的局部勝負,而在於忍痛能力,俄羅斯、烏克蘭、美國、歐洲,誰先受不了,誰就會輸掉。因此,俄國現時的戰略已不是在前線,而是把整個烏克蘭炸回石器時代,這樣子,烏克蘭就不可能加入北約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F%84%E7%BE%85%E6%96%AF%E7%9B%AE%E7%9A%84%E6%98%AF%E6%8A%8A%E7%83%8F%E7%82%B8%E5%9B%9E%E7%9F%B3%E5%99%A8%E6%99%82%E4%BB%A3/348968

2022年11月21日

投資者要的是賭場 不是要去中心化

FTX爆破事件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它有著其必然性,換言之,是遲或早,但肯定會發生。

第一,加密貨幣表面上是「代幣」(token),但實際上真的是貨幣,有著貨幣的絕大部分特質,至少,它和黃金一樣,可以作為貨幣的儲備。注意:現在全世界也沒有任何地方用黃金來作貨幣,但黃金是所有貨幣的特質,也是貨幣的流行儲備之一。

第二,加密貨幣交易所等於是銀行:既然可以存款、收息,那就和銀行沒有分別了。

第三,不正規的交易所比正規的更能吸引到投資者,因為可以挪用客戶資金來炒作,以及提供高息。這正如不正規的倫敦金公司,即「bucket shop」可完全擊敗正規的,因為在惡性競爭下,正規經營根本無利可圖,也正如在小型上市公司,老千股對散戶的吸引力必然大過正常賺幾千萬元一年的公司。

總括地說,加密貨幣必須予以監管,就像銀監會監察銀行、證監會監察上市公司和券商。可是,由於各國政府均不鼓勵加密貨幣,因此也就斬腳趾避沙蟲,要不是只有最低限度的監管,又或者是索性不承認其合法性。

問題在於,政府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它的確是客觀地存在。政府不去監管,它照樣會屠宰自己的人民,這正如我常常說香港的財金官員比豬還蠢,你加印花稅,把細價股監管得像防賊一般的嚴,結果就是香港人的錢都貢獻了美股,一樣是被屠宰,而且宰了的肉還給美國人吃了。

正因如此,與其企圖禁絕根本無法禁絕的加密貨幣,倒不如把它合法化、規範化,並處以嚴密監管,讓市民公平地賭、公平地輸,而且政府還可以乘機抽稅,增加收入。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8A%95%E8%B3%87%E8%80%85%E8%A6%81%E7%9A%84%E6%98%AF%E8%B3%AD%E5%A0%B4-%E4%B8%8D%E6%98%AF%E8%A6%81%E5%8E%BB%E4%B8%AD%E5%BF%83%E5%8C%96/348787

2022年11月18日

美國不停換人對中國最有利

美國中期選舉,結果是共和黨大熱倒灶,參眾兩院每黨各控制一院,問題在於,這對中國,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害?

乍看上來,好像是由共和黨取得大勝,把拜登變成跛腳鴨政府,最有利於中國。畢竟,現時圍堵中國、把中國視為主要敵人,已是美國政壇的主調,不管由誰當總統,由誰來控制國會,都脫離不了這個大戰略,所以,與其幻想美國選出一個親中的總統,倒不如腳踏實地,希望美國除了兩黨惡鬥,還加上總統和立法機關互相制衡,對中國更加有利。

然而,如果共和黨奪得了國會,假如兩年後的總統大選也選出了共和黨人,到時白宮和國會聯成一氣,就更糟榚了。

所以,與其短視地希望共和黨掌握兩院,倒不如像現在般,兩黨分別各掌一院,更符合中國的長期利益。

至於總統大選方面,拜登和特朗普都不足慮,前者太老了,後者非但太老,也有太多缺點,對中國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由這2人對陣,如果換上了年輕力壯的,如當年的克林頓或奧巴馬,反而對中國更不利。

換言之,不管是川粉還是拜粉,都是中國的好朋友。

更理想的情況,是拜登應了每20年一次的魔咒,做不完4年,便魂歸天國。不過注意,這魔咒由1840年的哈里遜總統開始,到了1980年的列根和2000年的小布殊,已破了咒,所以拜登也不一定會「中途崩殂」。

賀錦麗在當副總統的成績差劣,縱然接任總統,也不一定幹得比拜登差。不過,新總統上任的初期,必然有過渡期,過渡期還未完,她便要面對下屆總統選舉了,因此,她必然甚麼也做不了。

說穿了,下屆總統最好還是由共和黨人去做,而且還是由特朗普來做,這並不是共和黨比民主黨更有利於中國,而是因為國家需要長期政策,如果新政府上任,就把上一任的政策完全推翻,也把人事完全換掉,這政府的施政沒有連續性,不可能好到哪裡去。

總括而言,最有利中國的,是一,老人政治,二,政權不停更迭。不幸的是,隨著共和黨的小敗,特朗普代表共和黨參選的機會也大幅降低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BE%8E%E5%9C%8B%E4%B8%8D%E5%81%9C%E6%8F%9B%E4%BA%BA%E5%B0%8D%E4%B8%AD%E5%9C%8B%E6%9C%80%E6%9C%89%E5%88%A9/348467

2022年11月17日

加密貨幣的先天缺陷

    因代幣FTT的價格崩圍,導致FTX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破產,當中有其必然性。這必然性就是:凡是加密貨幣和加密貨幣交易所,都有先天性的缺陷,這缺陷就是它們都是人為的,凡是人為就會作怪,因此也必然會倒閉,除非在以後得到政府的監管。

 暫時來說,只有兩種加密貨幣是「藍籌」,最為安全,一是比特幣,另一是以太幣。前者倚仗其發明人中本聰並不會沽出其手頭的100萬枚比特幣,而這筆價值160億美元的巨款,從來沒有動過。至於後者,則要人們繼續使用以太坊,雖然,暫時來看,這狀況暫時可以維持。

 不過,有危亦有機,很多人已經乘着這次熊市,囤積比特幣,希望下次牛市,可以贏到幾十倍,一朝發達!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 周顯

https://www.hkcd.com/newsTopic_content.php?id=1372305

Omakase是飲食業的最理想形式

對於omakase,第一個要知道的小常識是,它的意思是「廚師發辦」,並不限於是壽司吧,而是在很多家庭式的私房菜,都是採用這種形式,例如說,最有名幾間天婦羅料理,又或者是全世界最貴的餐廳「かわむら」(河川,Kawamura),吃的是牛肉、鮑魚、松露,都是omakase。

Omakase當然也不是像蔡瀾所說的,為了省錢,像「かわむら」,人均消費50萬円,一間六座位的店子消耗了整個日本的六成白松露,自然也不可能存在省錢這回事。倒過來看,縱是為了省錢,也是好事,因為多少客人,預備多少食物,精確使用食材,沒有浪費,符合惜食文化。

反而比那些大酒樓,每天不知有幾多客人來,也不知客人將會點些甚麼食物,準備了的食物必然有大量浪費扔掉,莫非這才是好事嗎?

事實上,在這世上,有著無數的「事實廚師發辦」,例如朋友搞家宴,邀請親友來吃中吃飯,這是「主人發辦」,豈不也是「廚師發辦」的一種嗎?這更不消說,現時大量存在的私房菜,也等於是「廚師發辦」,只是專業的,會在事前問問客人,究竟有甚麼忌吃、不吃之類。

稍為對飲食有點知識的人都應知道,像日本的小餐廳,比較容易控制質素。中國菜可能要大鑊飯,不能小小一碟,但是一桌十幾人,也儘足夠了。

像中式的大規模高級餐廳,就算是福臨門、富臨、家傳七福、灣悅這些,究竟是大廚、二廚、三廚去煮,出來的水準也有參差。反而是崩牙成,日日同一個廚師,煮相同的十幾樣菜式,水準永遠可以保持。

簡單點說,omakase作為一盤生意,正如日本的未來學家大前研一所講,競爭力比不上麥當勞這種大型餐廳,我順理推論下去,賺錢能力也比不上火鍋連鎖店,大型高級粵菜如福臨門,可是,從烹飪藝術的角度看,一個有志的廚師,用最低的成本,開一間8至12個客人的餐廳,用當天在街市買到最佳的食材,煮他最拿手的菜式,在小小的吧枱面前,可快速地、熱騰騰地,把剛弄好的食物第一時間送到客人的面前,還可以同客人聊天溝通、介紹食物和烹煮過程,這豈不是飲食業的最理想形式嗎?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64175/%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Omakase%E6%98%AF%E9%A3%B2%E9%A3%9F%E6%A5%AD%E7%9A%84%E6%9C%80%E7%90%86%E6%83%B3%E5%BD%A2%E5%BC%8F.jhtml

虛擬貨幣交易所 銀行不能不監管

虛擬貨幣交易所「FTX」在本月11日申請破產保護,翌日又遭到黑客攻擊,外流了6.62億美元資金,據稱此名黑客是一位經驗不足的公司內部人士,並且已被追蹤到身份。

問題正是在此:如果偷掉資金的是一位電影角色般的超級黑客,倒還罷了,原來居然是一位經驗不足人士,居然也可以黑到偌大資金,這公司的保安系統之粗疏,可見一斑。

一般來說,任何金融機構只要出事,政府應該馬上派人進駐,以保護資產,也即是保護存戶,根本不會有在出事後,還有被偷錢的機會。也許只有在虛擬貨幣的世界,才會有如此荒謬的事情發生。

事實上,「FTX」的離譜,非始於破產後,據報道,有文件顯示,早已有10億至20億美元去向不明,而早在更前的階段,它的帳目中的所謂「資產」,有很多都是完全不值錢的垃圾代幣。好比股市中被炒高了幾十倍的細價股,如要真計起來,早已資不抵債,也正因如此,它才會變成一戳即破的紙老虎,幾百億美元的涉資,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了。

我雖然不懂虛擬貨幣,可是對於貨幣、對於資產市場、對於莊家炒作,還算是有點認識。

話說「FTX」成立於2019年,3年之內,迅速成為全球第二的虛擬貨幣交易所,這固然是它們的基本因素特別勁,勁冠全球。可是,論到炒作資產價格,基本因素幾勁都無用,始終要資金推動,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把集回來的資金以循環方式,不停疊加炒上去。換言之,只有空殼才能夠炒得這麼高,這麼快,老闆不挪用資金,不可能做到。

當然,這就是我專門炒這種「循環資金」資產的原因,皆因贏得快,而我也熟知風險。然而,如果風險評估不足,以為老千是老實,那就遲早滅亡了。

說穿了,虛擬貨幣交易所和銀行、賭場、證券行一樣,本質上都是「存款公司」,應該受到相同的監管。而虛擬貨幣同賭場發行的籌碼,甚至是超市現金券一樣,也是變相的貨幣,政府任由它牽涉到以百億美元計的資金,不去監管,已是掩耳盜鈴、大錯特錯,而哪隻貓兒不貪腥,它的出事,也是必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99%9B%E6%93%AC%E8%B2%A8%E5%B9%A3%E4%BA%A4%E6%98%93%E6%89%80-%E9%8A%80%E8%A1%8C%E4%B8%8D%E8%83%BD%E4%B8%8D%E7%9B%A3%E7%AE%A1/348272

2022年11月16日

特斯拉已過高峰期 馬斯克轉戰推特

日前,「特斯拉」(Tesla)大減價,在內地國產的Model 3和Model Y的零售價分別調低至 26.59萬元和28.89萬元人民幣,有車主表示,過去一個半月減了兩次價,差額達到3.6萬元人民幣。

車主們都覺得被割了韭菜,有車主組成了群組,登門維權,要求官方解釋,甚至有店員表示有剛收車的車主非常憤怒,他因此而被打。

在美國,我認為最聰明的兩個人是蓋茨(Bill Gates)和馬斯克(Elon Musk),前者比較學者和大路,後者則有「古惑仔」的風格,而且自他2019年財困又獲救之後,應該已受到了幾個大孖沙的控制,因而常常放風,估計幕後藏鏡人受惠不少。

對於「特斯拉」的突然大減價,我的評語是:「從現在打後2至3年,將會面臨電動車的殺戮戰場,因此馬斯克先發制人,減價迎戰,是聰明到了極點的策略。」

有一位很熟悉科技的朋友,一直觀察著馬斯克和「特斯拉」,他的說法是:「其實『特斯拉』的科技還未成熟,然而馬斯克急著出車,正是為了先走一步,搶奪市場,穩佔了市場一哥的先手。如果等到產品完美,那就慢了一步,吃不到頭啖湯了。」

總之,到了今日,「特斯拉」應過了銷售和利潤的高峰期,因此,蓋茨的作出沽空,時機準確到了極點,而馬斯克也是在這時間,以股價高位乘機沽出部分「特斯拉」股票,用來買下「推特」(Twitter)。相信在今後可見的日子,他將會全力去打「推特」這場仗,而淡出「特斯拉」這門「夕陽工業」,這兩人可說是英雄所見略同。

誠然,「推特」的市值遠遠不如「特斯拉」,可是馬斯克在最高時持有21%的「特斯拉」股票,現時則只有15%,相信未來也會陸續減持。

至於「推特」,當馬斯克把它私有化之後,他將全資持有100%。

全盛時期,馬斯克的身家是3,000億美元,現在則「只」剩下逾1,000億美元。他用了440億美元來私有化「推特」。

市場估計,他將會把「推特」效法「微信」,將其變成多功能的社交媒體,增加收入。假如他可把「推特」轉虧為盈,股價推高10倍,則他的身家將可更上一層樓。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9%B9%E6%96%AF%E6%8B%89%E5%B7%B2%E9%81%8E%E9%AB%98%E5%B3%B0%E6%9C%9F-%E9%A6%AC%E6%96%AF%E5%85%8B%E8%BD%89%E6%88%B0%E6%8E%A8%E7%89%B9/348056

2022年11月15日

Omakase泡沬對飲食業是好事,蔡瀾為劉一手做宣傳又罵火鍋

這幾年來,香港飲食業委糜不振,唯一蓬勃發展的,只有一種,就是omakase,即是「廚師發辦」。當然,凡是發展得很快的產業,都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這不止是omakase,在其他發展快速的產業,也很常見,永遠是到得汰弱留強,用上幾年時間,產業作出了重整,整體水平也會大幅提高,世界就是這樣進步的。

這好比當年,香港最有名的西餐廳是Amigo,後來在2007年,在置地廣場開了L'Atelier de Robuchon,把fine-dining的標準提高了幾個層次,其後也開了好些fine-dining的法國餐廳,跟著香港也開了不少「仿fine-dining」的法國餐廳,也是良莠不齊,漸漸地,整個城市的法國菜水平都提升了起來,現在也有了不少價不貴而物美的小菜館。

換言之,這幾年的「omakase泡沬」是好事,令到香港人對omakase的知識和要求大幅提升。我實在不明白當日蔡瀾為何要出惡言侮辱這門產業,畢竟,他也是靠飲食這行飯,如果是批評單一不良餐廳,這倒還是老實的善意批評,可是他把整個omakase產業也一刀切地全抺煞了,這令我想起當日他收了劉一手火鍋的宣傳費,拍了一條短片,在餐廳不停播出他大讚劉一手火鍋的片子,然後過不多久,他居然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公開說火鍋最沒文化,這樣子的自打嘴巴,令人大惑不解。也許是劉一手突然倒閉,欠了他薪水,所作出的牢騷吧。

查實,由於現時世界重新開關,大量香港人已飛往日本,吃當地的omakase,也加上本港開得太多,競爭愈來愈激烈,這門新興產業也已愈來愈難做,給蔡瀾多踩一腳,更加是百上加斤,所以我們更加要多點去吃omakase,支持本地飲食業。

那天去了灣仔囍匯的卓鮨,店長是我的拍擋Miyuki的朋友。在這風高浪急的市況,而且還是周三,居然坐無虛席,坐滿了人,也算是經營得很成功了。這應該有賴於師傅和客人的溝通:

我記得十年前左右,一位香港很有名的文化人去了東京最有名的那間すきやばし次郎,寫了一篇食評,說店主小野二郎握壽司時一絲不苟,專心不言,我忍不住心裏暗笑。皆因在米芝連出版之前,香港人對於日本餐廳的了解不深,很少人吃過當地的高級omakase。

我在很久很久之前去すきやばし次郎,那時此店只做日本人生意,小野二郎可是和日本人談笑風生。不過後來當米芝連出版後,這店子變成了專做遊客生意,小野也用不著和客人多話了。上一代文化人對於飲食知識之貧乏,可見一斑。

總之,搞好氣氛,也是壽司師傅的重要「工作」之一,我看日本人寫的飲食著作,也是這樣說的。卓師傅在這方面,算是做得很不錯,客人常常向他敬酒,他喝酒之餘,也可多賣點酒,生意好是沒有僥倖的。至於食物方面,店主認為牡丹蝦壽司加蝦膏作醬是招牌,我卻認為梭子魚刺身最好。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63994/%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Omakase%E6%B3%A1%E6%B2%AC%E5%B0%8D%E9%A3%B2%E9%A3%9F%E6%A5%AD%E6%98%AF%E5%A5%BD%E4%BA%8B%EF%BC%8C%E8%94%A1%E7%80%BE%E7%82%BA%E5%8A%89%E4%B8%80%E6%89%8B%E5%81%9A%E5%AE%A3%E5%82%B3%E5%8F%88%E7%BD%B5%E7%81%AB%E9%8D%8B.jhtml

蔣萬安將是未來台灣的總統

美國的「中期選舉」剛完結,又輪到台灣的「九合一選舉」,全名是「直轄市長選舉及縣市長選舉」,將在11月26日舉行,被視為2024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

由於民進黨的執政口碑太差,而且根據民調,它已失掉了其基本盤,即年輕人的支持。一般認為,它將會大敗,6個市長可能只能拿到2個,甚至連發家之地台南市,也受到國民黨的謝龍介的極大威脅。

反觀國民黨,可說是氣勢如虹,新北市的侯友宜和台中市的盧秀燕可說是穩勝,其他縣市也是佔了優勢,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的統計,國民黨可拿到15席,民進黨只能拿到5席,柯文哲的民眾黨一席,無黨派一席。

 然而,國民黨也別太開心,因為人民並非對它認同,而只是對民進黨極為不滿而已。再說,如果對比美國的民調與「中期選舉」的結果,證明了民調也未必準確,一日不選舉,一日不知真正的結果。

還有,對比上次的選舉,國民黨也是在「九合一」中獲得壓倒性的大勝,豈不也是在2年後的選舉中敗得一敗塗地,連褲子也輸掉,由此見得,縣市長選舉和總統選舉是兩碼子事,這正如前哨戰的結果也絲毫不能反映正式戰爭的結果。

這其中我最留意的,是台北市長的選舉,一來由於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前任總統,都曾經當過台北市長,二來我特別留意國民黨候選人蔣萬安。

1978年出生的蔣萬安,是蔣經國的私生子章孝嚴的兒子。他的表現固然很出色,但相比之下,我仍然覺得民眾黨的黃珊珊的表現稍佳。不過,根據我觀察民主選舉許多年的經驗,一個帥哥如果中規中矩,幾乎是必勝,這是定律。

這從當年新人甘迺迪贏過政壇老將尼克遜開始,克林頓贏了老布殊,馬英九贏陳水扁……原因很簡單,帥哥可通吃女人的票,也不會失了男人票,因此佔了極大便宜。

說穿了,蔣萬安根本是一個美國人,在美國讀書、工作了十多年,忽然回到台灣搞政治,當然是得到美國的支持,也是美國布在國民黨的一著棋。如無意外,他將會是未來的總統……如果國民黨在2年後拿不到總統大位,6年後他就會出選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94%A3%E8%90%AC%E5%AE%89%E5%B0%87%E6%98%AF%E6%9C%AA%E4%BE%86%E5%8F%B0%E7%81%A3%E7%9A%84%E7%B8%BD%E7%B5%B1/347838

2022年11月14日

唱高股價、一致行動、虛假市場

 由於這兩年來,證監會聯合廉政公署的一系列行動,「唱高散貨」成為了熱門名詞,然而,這名詞其實並不精確,甚至有很大的誤導成分,唯一的好處,就是比較容易被對股票和法律全無認識的普羅大眾所理解……也許可以這樣說:凡是宣傳術語,要想成功譁眾,難免有誤導成份。


「唱高散貨」應該是來自英文的「pump and dump」,即「吹脹(股價)與掟貨(股票)」,相比之,英文的形容更為鮮活,雖然仍然不算精確,但準確度已比中文高出很多。


「吹脹股價」的方法有很多,不止於「唱高」,也可以是其他的方法,例如「炒高」,所以「吹脹」這個名詞的涵蓋面比較闊,而且也包含了「吹成泡沬」的意思。


在此也順便一提,其實「泡沬」這個名詞也是譯錯了,「bubble」應是「泡泡」,「foam」才是「泡沬」,前者可以「爆破」,後者只能慢慢消失。由此可以見得,金融界的英文程度也許不錯,但翻譯真的差勁。


至於「dump」,雖然用「掟貨」來譯,比較生動,但是如果純用港式中文來看,我們有「散貨場」,即是「以大折扣價大幅傾銷商品」的意思,和「掟貨」也沒有多大分別。


然而,「唱高散貨」這個名詞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做法究竟有甚麼不對的呢?在證券的世界,每天都有人、甚至是有國際大行做這種事,後者甚至是一邊出正式的研究報告,待得股價炒高時,便沽貨賺錢。


反過來說,像索羅斯這種對沖基金,也往往反向操作:在大手沽空後,在公開場合大力唱淡,到得市場相信了他的這番話,跟隨沽空時,他便可乘機平倉獲利了。


我當然是看好一隻股票,才會買入,既然看好,自然也會同朋友分享,大事「唱好」。然後,股價升了,既然有錢賺,我當然會沽出圖利,莫非這就是「散貨」?


說穿了,真正有罪的,不是「唱高散貨」,而是這是有計劃的行動,這些「一致行動(acting in concert)人士」假裝互不相識,甚至可能會有我買你沽、我沽你買,以及現金回扣等等,這些就是「虛假市場」(false market),才是真正的犯法。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94%B1%E9%AB%98%E8%82%A1%E5%83%B9-%E4%B8%80%E8%87%B4%E8%A1%8C%E5%8B%95-%E8%99%9B%E5%81%87%E5%B8%82%E5%A0%B4/347650

2022年11月11日

以細價股比喻民主選舉

昨天講到美國選舉在經費方面的惡性競爭,愈花愈多,但花這些錢顯然對國家完全沒有好處。這令我想起莊家炒細價股。

股票教科書告訴我們,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場集資,發行股票、換回了現金之後,用這些現金來發展公司業務,只要公司的盈利增加了,股價就會上升,對不對?

這本來是無比的美事,但卻有兩大缺點:

第一,公司賺錢還是蝕本,是誰也料不到的事。萬一發行股票集了資,但公司卻又虧本,其股價也會下跌,豈不是大損失?

第二,在公司集資後,到投資發展、業務改善、盈利反映在股價上,少則一年半載,3年、5年也說不定。

那麼,有甚麼方法可以保證股價一定升,而且還要很快就可上升呢?

答案是:你把集資回來的錢,不用來投資做生意,而是用來買回自己的股票,這樣子,非但肯定可以令到股價上升,而且見效也快,所有股東都會很開心。

這就是細價股最「迷人」的地方:真的業務不敢肯定盈利,只有假貨,才可以做到股價肯定升、而且升得多,這就是細價股,也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寫照之一。

政治的情況也差不多:施政極度困難,要想經濟起飛、國家安全、人民滿意,是難乎其難的行為,根本不肯定可以做到。

所以,與其把精力花在施政方面,倒不如把相同的力量花在選舉、遊說,總之是在如何令到你可以成為領導人,負責「分餅仔」給金主們,而金主也將會繼續以金錢支持你,而且還會擔起你退休後的生活,這才是有效的生態系統。

這即是說,如果你想當美國總統,懂得如何選舉,遠比懂得施政更加重要。而這衍生的內捲,就是政客們花在施政上的時間精力愈來愈少,而花在選舉上的精力愈來愈大,皆因後者才是勝負的關鍵。

這還不止,既然選舉是如此的重要,因此政客們的精力也放在選舉之上,而且在之前,爭鬥還只是集中於4年1次的總統大選,現在寸土必爭,連中期選舉也變得重要了,而國家的財富與精力,就花在2年1次的選舉當中,已無暇應付選舉以外的其他事件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B%A5%E7%B4%B0%E5%83%B9%E8%82%A1%E6%AF%94%E5%96%BB%E6%B0%91%E4%B8%BB%E9%81%B8%E8%88%89/347380

2022年11月10日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也沒有無端發達

我的基本思想是: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也沒有不勞而獲;只可能有付了錢,而沒有午餐吃,也有勞而不獲……當然,在某些個體與個案,這是有可能的,例如許晋亨就比其他大部分人幸運,但在大尺度來看,則不可能一個政府可以脫離大數定律。

這好比說,一個國家的好政策,必然有部分人吃虧,不過,如果是壞的政策,則非但有很多人吃虧,而且沒有人可獲得好處。這好比當年董建華的「八萬五」,令到很多中產階級受了苦,卻奠定了2003年後的一段長時間的繁榮基礎,然而,得利的人對於老董並沒有一點點的支持,而其反對者則把他推倒下台。這當然是忘恩負義的一種。

同樣地,我也認為,民主和自由可以令到人民更加快樂:有誰不喜歡自己有投票的權力?又有誰不喜歡有更大的自由?可是,我並不相信世上有免費午餐,凡是令人開心的東西,必然要付出代價。

這好比在一間公司,如果所有員工都可享有決策權和很大的自由度,絕大部分的分司都不可能承受,必然會倒閉,皆因有自律的人很少,尋租的人太多。只有一種公司是例外,就是新經濟、利潤很高的公司,其員工方可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很高的薪水,但其成功是踩在眾多失敗了的舊經濟公司的屍體之上。

這正如一個國家,只有一種情況,才可以既民主,又自由,還可享有經濟上的高增長,就是帝國主義,即是不停從別的弱小國家的手上,去搶掠資源回來,歐洲、美國、日本等都是憑這種方法站起來的。

如果不打別人、不去搶掠,那又有甚麼方法去致富呢?第一種,就是人民過得辛苦點,省吃儉用,工作時間長點,九九六之類,正如西諺所云的:「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也許應譯作「棒下出孝兒」。

但還有另一種,就是「韓國模式」。韓國表面上有民主和自由,可是實際上是由財閥控制,這些年來從來沒做過社會改革,只不過是披上新外衣的封建制度,骨子裏沒有改變過,而且工作時間和中國也不相伯仲。換言之,它有民主也等於沒民主,有自由等於沒自由。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客觀因素,例如慳儉的人比較易發達,儲蓄率高的國家也更易富有,有關這一點,20多年前經濟學家克魯門已經有專書討論過,舉的例子就是東亞諸國。

有老闆「照住」的打工仔也容易發達,在戰後,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是靠美國的支持而發達,韓國則先是得到美國支持,2000年後則有中國「射住」,先後食正兩條水,再加上自己的瘋狂努力,「上流寄生族」,才有今天的成就。

總括而言,我的哲學就是,發達必然是辛苦的,沒有舒服之路,歐洲就是因為舒服的時間太久了,才會弄到今日的田地。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63559/%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4%B8%96%E4%B8%8A%E6%B2%92%E6%9C%89%E5%85%8D%E8%B2%BB%E5%8D%88%E9%A4%90%EF%BC%8C%E4%B9%9F%E6%B2%92%E6%9C%89%E7%84%A1%E7%AB%AF%E7%99%BC%E9%81%94.jhtml

選舉經費造成內捲好比辟邪劍法

本屆美國中期選舉估計花了17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貴的一次。相比起4年前的中期選舉,「只」花了137億美元,很明顯,縱然是把通脹因素也計了上去,增長速度也遠在通脹之上。

查實,美國法律並無限制選舉經費的上限,而每屆的選舉經費不合比例地上升,也已成為慣例。

以2年前的總統大選為例,拜登花的錢超過了10.6億美元,若以得票數81,271,129張計算,計起來每張選票的成本超過了13美元。

拜登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募集到超過10億美元競選經費的總統,在這之前,特朗普也用了7億美元,希拉莉用了5.8億美元,奧巴馬用了7.3億美元,小布殊則用了3.45億美元。

注意:這一次的中期選舉包括了眾議院的435個議席,參議院的35個議席,以及50個州中的36個州長,由於人數足有506人,所花的錢的總數也遠多於總統。但其實,平均每人只花3千萬美元而已。

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金主花了偌多的錢,當然要收回成本,這是政客選上後所必須給予的回報,這種政經分贓是免不了的惡,不在話下。

然而,選舉往往並非最有錢的勝出,例如前紐約市長彭博擁有520億美元身家,也照樣無法當上總統。

不過,也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錢,絕對選不到。因此可以說,錢是選舉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這原因決非金錢沒有用,而是你有這麼多錢,別人也有,你能花,別人也能花,這是惡性競爭、惡性循環的無底洞,也可算是一種內捲。

這好比內地流行的內捲故事:

林平之從梅莊地牢逃了出來,決定把《辟邪劍譜》以一両銀子一本出售。由於辟邪劍法是世上最厲害的武功,卻需要閹割才能練成,所以,如果你不閹割,便打不過別人。可是,縱然你閹割了,練成了辟邪劍法,但由於人人都練了,你也沒有任何優勢,只是白白的閹割了。

增加選舉經費所衍生的內捲,正是這樣的一回事。這也是無法避免的大趨勢,相信2年之後的總統大選,其經費又會再創新高,如此沒完沒了,如同無間地獄般輪迴下去。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81%B8%E8%88%89%E7%B6%93%E8%B2%BB%E9%80%A0%E6%88%90%E5%85%A7%E6%8D%B2%E5%A5%BD%E6%AF%94%E8%BE%9F%E9%82%AA%E5%8A%8D%E6%B3%95/347151

2022年11月9日

明年強積金怎可能賺回損失?

 強積金研究機構「積金評級」早前發表了一份名為「港股跌至13年新低,影響不容忽視」的調查報告,指出今年首9個月,每名強積金計劃供款人平均帳面虧損超過5.6萬元。於是在上周,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向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提出書面質詢,問到當局會否考慮調整強積金機制,以增加其抗衡市場波動的能力。


孫玉菡的回答是:強積金由私營管理,加上現時有眾多投資選項,因此當局未有計劃成立保證回報,或與通脹掛鈎的強積金基金。然後他說:「2008年的強積金淨回報率錄得負30.2%,但2009年的淨回報率已大幅增至26.6%,2010年亦錄得7.8%的淨回報率。」


在這裡,我不得不善意地提醒孫玉菡,就是2009年之所以在投資市場有一個強勁的V型反彈,皆因美國在次按危機、金融崩潰之後,為了挽救市場,來了一個量化寬鬆,而內地則花了4萬億元人民幣來救市。正是中美兩國史無前例的大手筆投入市場,才令到香港的強積金在2年之間,已收回失地、兼且有賺。


或者我們反問一句:如果當年中美兩國沒有救市,強積金將在何年何月何日,能夠歸本兼有賺呢?


這一次的全球性經濟衰退,中美兩國縱然要想救市,恐怕也有心無力,皆因在這些年來的長期低息環境,已耗盡了全球的財政力量,再加上兩國還在大打新冷戰,只怕也無心於合力救市。


所以我們也不得不再追問孫玉菡下去:你真的有把握在明年將會是2008年/2009年的翻版,將會再來一個V型反彈,令到強積金回報收回失地,抑或這只是緩兵之計,解決了當前的質詢,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反正,這位出身工聯會的立法會議員,只怕也不會對金融經濟有著太高深的認識,這質疑相信只是人云亦云,虛應故事,問完就算。


要知道,立法會議員作為香港人的一分子,必然有著香港人的共同習慣,就是金魚記憶,只要孫玉菡這次忽悠了他,過咗海就係神仙。相信在明年今日,兩人也必相忘於江湖,既然忘記了今日有此問、今日有此答,那就算明年無法對辦,也沒相干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8%8E%E5%B9%B4%E5%BC%B7%E7%A9%8D%E9%87%91%E6%80%8E%E5%8F%AF%E8%83%BD%E8%B3%BA%E5%9B%9E%E6%90%8D%E5%A4%B1-/346956

2022年11月8日

沙特王儲為保政權必然親中疏美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連任共產黨總書記和軍委主席之後,即進行大外交出訪各國,雖然直至執筆這一刻為止,外交部還未正式宣佈,然而估計他將會訪問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是中東大國,世界第一產油國,地位舉足輕重,非但和美國的仇敵伊朗不和,也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可是,這局勢似乎已在逆轉。

話說在以前,美國是沙特石油的最大買家,可是,自從美國開發頁岩油,還大量出口,從此反了過來,成為了沙特的最大商業競爭對手,而它現時的最大買家,則是中國,佔了總出口的26%。

另一方面,本來沙特也是美國武器的最大買家。可是,以色列是沙特的世仇而美國卻是以色列的「保家」,因此,美國拒絕出售先進武器給沙特,後者因而轉投向中國,購買了大量武器。

此外,近年沙特銳意發展基建和石油以外的經濟,在這些方面,中國是專家,尤其是那個容納500萬人的超級巨大建築群,這個野心勃勃的項目,全世界只有中國方能做到。

但最關鍵的是,現時沙特由其王儲實質掌權,2018年,美籍沙特裔記者卡舒吉被王儲殺掉,特朗普當總統時還不怎樣,可是,意識形態掛帥的民主黨卻向來極度仇視王儲,拜登甚至直斥對方為「賤民」。

這樣子,兩國的關係當然不會好。王儲自不可能直接和美國翻臉,拜登今年7月來訪時,兩人還碰拳致意。然而,當牽涉到實質利益,美國要求沙特增產石油,王儲只是意思意思地增產200萬桶,不肯遵從美國的要求。

最致命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沙特很可能會把部分石油出口,不用美元,改用人民幣來定價,這更加會影響到美元霸權。有說照美國的往績,很可能會想辦法去暗殺王儲,就像當年它在越南和韓國玩的把戲,不過這一次,很可能會利用沙特諸王子,搞宮廷政變。

以上說的是老生常談,照我看,最大的原因是,美國幹掉了太多它認為是「獨裁」的國家,也肯定一直瞧沙特這個王權國家不順眼,只是為了利益,不得不暫時利用而已。王儲不可能不認識這點,與其被美國推翻政權,倒不如和中國合作,脫離美國,更為上算。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2%99%E7%89%B9%E7%8E%8B%E5%84%B2%E7%82%BA%E4%BF%9D%E6%94%BF%E6%AC%8A%E5%BF%85%E7%84%B6%E8%A6%AA%E4%B8%AD%E7%96%8F%E7%BE%8E/346763

美國失去制度自信等於認輸了

 甚麼是「制度自信」?


就是我自信我國家所採取的政治經濟制度,比你的國家優勝,因此,長期下來,我的綜合國力,即是軍事力量、財富、生產力、科研、人民對國家的信任、國家的對外影響力等等,將會比你優勝,所以只要兩國保持平衡發展,我國必定會勝過你國,根本用不著訴諸戰爭。


在六十世紀的蘇聯,其領導人赫魯曉夫有這樣的自信,因此敢於脫下鞋子叫囂,說要埋蒞美國。可是,到了戈巴卓夫的年代,蘇聯比不上美國已成為了國內共識,因此,戈巴卓夫和葉利欽的改革,其實是整個蘇聯的眾望所歸,結果變成了集體自殺,這已經是歷史了。


在九十年代初期,蘇聯崩潰了之後,如果美國本著對共產主義趕盡殺絕的基本原則,理應馬上向中國開刀,這時中國和美國的國力相差甚遠,只要美國肯下決心、肯付出巨大的代價,沒有可能打不倒中國。


然而,這時候的美國,也正是抱有「制度自信」,認為只要和平競爭,中國比不上美國,就會自然倒下。2000年,它之所以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正是因為它認為可在開放競爭的「自由博擊」中,完勝中國。


當然,在這段期間,中國的經濟增長快過美國,但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基數低的關係。只要中國的共產制度比不上美國的民主制度,到時中國的經濟增長到達了某一個瓶頸關口,自然會停頓下來,這就是有名的「中等收入陷阱」。


那為甚麼這幾年來,美國要對中國打貿易戰、科技戰、新冷戰,甚至幾乎要全面圍堵中國呢?


簡單點說,這正是因為美國已沒有了「制度自信」﹕認為以現在的趨勢,假如任何兩國自由發展,最終中國會勝過美國。換言之,新冷戰一開打,等於美國已經認輸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63356/%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7%BE%8E%E5%9C%8B%E5%A4%B1%E5%8E%BB%E5%88%B6%E5%BA%A6%E8%87%AA%E4%BF%A1%E7%AD%89%E6%96%BC%E8%AA%8D%E8%BC%B8%E4%BA%86.jhtml

2022年11月7日

發展商還有生機因此不肯劈價

日前,本報老闆施永青撰文建議,由於樓市面臨熊市危機,發展商有需要劈價,也要接受以蝕本價去賣樓。

他很老實地指出:「發展商可能會覺得,我是代理商當然想他們減價減多一點,那代理商就可以賣得暢順一些,佣金可以收多一些;但發展商是有成本的,減價減得多的話,利潤就減少,甚至會蝕本……我當然明白,發展商與代理商的利益並非完全一致,但做生意總要面對現實,市況變了,那就蝕本的價錢也得賣,否則拖下去,只會愈蝕愈深。這可是發展商的利益所在,不能因為怕益了代理,就連自己的利益也不顧。」

這令我想起在十年前左右,我有幸和施老闆同場演講,他說他賣樓時,售價永遠以低市價一點點,以圖快點賣出。到了我上台時,我忍不住說:「他是地產代理公司的老闆,當然希望賣家把售價壓下,買家則提高出價,好快點成交嘛。」

事實上,我買賣股票,也永遠用市價,即買即沽,不會慢慢排隊,皆因也不會志在少少差價。

從這角度看,我是個「壞孩子」,因為破壞了秩序,往往一沽便是跌多幾個價位,老闆們均非常討厭我這種做法,甚至試過打電話來痛罵。但我不為所動,皆因我深知,股票是你死我活的遊戲,沽貨時,我可不管老闆的死活了。

未來地產發展市道如何,我可沒有水晶球,我只喜歡研究土地和房屋政策,地產發展我可不在行。不過,在可見的將來,經濟絕對好不到哪裏去,很自然地,相信地產市道也好不到哪裏去。

不過,芸芸地產發展商當中,有割價傾銷、貨如輪轉的領悟的人,實在太少,這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長和」的李嘉誠家族。20年前的熊市,便是由他們帶頭劈價,相信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相對而言,李嘉誠出名預言準確,還準過印度神童。然李氏家族還未劈價,樓市似乎還有一絲生機。

如果看基本因素,現時只是經濟衰退,以及有大量居民移民,把樓價推低了,而不是有太多的供應去推翻樓價,因此,供求失衡這基本因素並無改變。再者,樓市一旦跌了兩成以上,政府必然會撤去辣招,以救樓市,也許正因如此,發展商並未劈價。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99%BC%E5%B1%95%E5%95%86%E9%82%84%E6%9C%89%E7%94%9F%E6%A9%9F%E5%9B%A0%E6%AD%A4%E4%B8%8D%E8%82%AF%E5%8A%88%E5%83%B9/346600

2022年11月4日

面子工程沒用 外資更看重賺錢裏子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是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主辦,主題是「駕馭市場的不確定性」,可是誰都知道,傳媒也已廣泛報道了,這是代表「香港回來了」的一場公關活動。

這場峰會本來預計有約200名來自120家機構的金融界巨頭出席,當中有40人是行政總裁或主席級數,但到了最後,仍然有1/8的巨頭因不同原因缺席。

在這之前,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聯席主席、眾議員Jim McGovern和參議員Jeff Merkley發表聲明,點名批評參加者粉飾特區政府侵犯人權的行為,但是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一名不願具名的財政部前官員的說法,指與受制裁者交流和聆聽他們講話,不算是違反制裁。

換言之,對這些人,面子沒有用,重要的是裏子,峰會沒有「派糖」,即提供一些優惠外商的政策,已令他們失望,而讓他們聆聽被對美國制裁的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演講,更徒令這些「愛(美)國人士」尷尬。       

儘管缺席者包括了花旗集團、黑石集團、巴克萊、東方匯理、資本集團的總裁等重量級人物,無論如何,出席者包括摩根士丹利、瑞銀集團、高盛、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董事長,以及摩根大通、滙豐控股(005)的行政總裁等等,這場公關活動已算是獲得了表面上的成功。

在評論峰會的得失之前,首先得先搞清一個問題:這些金融猛人參與這場俾面派對,以及投資香港,目的究竟是為了甚麼?

說老實話,在中美鬥爭的大框架下,他們絕對不會對香港有任何好感,估計也不會同香港的財金官員有密切的私交,更加不可能支持《港區國安法》和中國政府,之所以來投資、來峰會,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這裡可以賺錢而已。

簡單點說,這些峰會之類的粉飾活動,再搞一百次,也沒有任何作用,更加不會扭轉他們對香港、對中國的惡感。然而,香港只要繼續有賺錢的機會,用不著邀請參加甚麼峰會,他們照樣會來香港投資。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9D%A2%E5%AD%90%E5%B7%A5%E7%A8%8B%E6%B2%92%E7%94%A8-%E5%A4%96%E8%B3%87%E6%9B%B4%E7%9C%8B%E9%87%8D%E8%B3%BA%E9%8C%A2%E8%A3%8F%E5%AD%90/346271

2022年11月3日

劏房不可滅絕 唯獨租金太高!

油管有一條點擊率七百多萬的視頻:一名25歲少女Alaina Randazzo,住在紐約市中心一個7.43方米的劏房,月租650美元。

這劏房是開放式廚房,沒有獨立廁所和浴室,得和其他住客共用公共浴室,有一閣仔,爬上去睡覺……這對於香港人來說,是見怪不怪,問題只是在於,連美國這種富裕國家,而且人均居住面積遠高於香港,居然也有劏房!

其實,正如我一直所言,劏房是全世界所有繁榮城市的共同現象,無法避免、也不應趕絕,皆因在繁榮城市的中心,租金必然昂貴,普通升斗市民必然無法負擔租金。因此,他們只能犧牲空間和居住的舒適度,去換取減少上下班及去玩樂的交通消耗,這既省了時間,也省了交通費。

月租650美元,即是約5,070港元。如果月租850美元,即是6,630美元,則可租到附有浴室的較大劏房。比起香港灣仔或銅鑼灣的劏房,大約便宜了30%左右。

此外,就我目測視頻中「紐約劏房」的客觀環境,其樓宇和裝修的新舊程度,也比

香港市區的劏房稍勝一籌,更不待說那廚房,有爐頭、鋅盤和廚櫃等設備。再說,打造一個閣仔,也要成本,香港的樓宇高度很難以弄一個閣仔來睡覺,還能讓成年人舒適地站立。

如果比較兩地的收入,香港平均是49,700美元,紐約州是57,423美元,紐約市更加高達69,211美元,比香港足足高出了39%之多。

簡單點說,一個紐約人負擔一間75方呎的市區劏房,遠比一個香港人負擔一間同呎數的劏房輕鬆得多。

事實上,Alaina Randazzo之所以租住這間劏房,只是因為她需要每月儲蓄2,600美元,即20,280港元而已。

換言之,她的月收入不少於3萬港元,完全可以負擔更大的房間,只是不願意付出更貴的租金而已。換了在香港,假如市區有5千元月租的劏房,相信也有不少月入3萬元以上的單身男女,為了省錢,甘心搬進來。

所以,香港的劏房不可滅絕,它的真正罪惡,並非因為它的存在,而是因為它的租金實在太高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A%8F%E6%88%BF%E4%B8%8D%E5%8F%AF%E6%BB%85%E7%B5%95-%E5%94%AF%E7%8D%A8%E7%A7%9F%E9%87%91%E5%A4%AA%E9%AB%98-/346053

今日世界正為新冷戰付出成本

今日世界經濟的困局,其實並不始於俄烏戰爭。

隨著中國加入WTO,全球化的板塊已併合了最後的一大塊,已不再可能有以往般的大規模增長,當動力減緩後,發生了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後的復甦,是靠著新經濟,但新經濟的短期爆發力不夠大,因此以美國為首的金融世界輔以財技,利用大量資金、大量虧蝕,加快了新經濟取代舊經濟的速度,這造成了近十多年的經濟蓬勃,也加劇了貧富懸殊,淘空了未來的增長潛力,因為可遭到富人「劏」的「客戶」也愈來愈少了。

簡單點說,泡沬經濟走到今天,增長潛力已用光了,跟著,又遇上了中美的新冷戰。

任何戰爭,不管是冷戰、軍事戰、貿易戰、科技戰、貨幣戰爭等等,都需要成本,甚至是宣傳戰,也要成本,例如製造假新聞,也會減少自己的觀眾群,以及公信力。這些年來,西方傳媒正是因為宣傳政治的假新聞做得太多,也已損害了其公信力,其力量遠不如六七十年代了。

中美冷戰對全球的經濟損害,現時還不太顯現,但在未來幾年,將會一一浮現,例如半導體公司的銷售減少,通脹的加劇,都是為此「埋單」的結果。

或許你會問,不是啊,有的時候,國家可以藉著戰爭,大發戰爭財,例如日本當年打甲午戰爭後,藉著滿清政府的戰後賠款,作出了現代化的第一筆資金。美國在打贏了與蘇聯的冷戰後,也狠狠的收割了蘇聯:產業進入了整個東歐,市場擴大了,金融戰又割了一筆。但這得在戰爭取勝了之後,才能獲得的戰利品,這顯然並非美國今日能夠得到的。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62948/%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4%BB%8A%E6%97%A5%E4%B8%96%E7%95%8C%E6%AD%A3%E7%82%BA%E6%96%B0%E5%86%B7%E6%88%B0%E4%BB%98%E5%87%BA%E6%88%90%E6%9C%AC.jhtml

2022年11月2日

日圓如加息會造成金融危機

美元可能升值到11月就已到達高峰,12月美國聯儲局可能停止加息,這消息令到各大主要貨幣均止跌回升。然而,日圓卻跌個不休,先前一度跌破了兌一美元151.8的驚人數字,是所有主要貨幣中最差的一個。

日本政府出手,把日圓托至147。這是近年流行的「頂價」方法,不論是頂股票、頂匯價,以至於任何下跌中的資產價格,都會用這一招。就是任由它下跌,跌到某一個階段,好像暫時沒有沽售壓力了,就出手大炒一轉,「熱情」過後,又任由它繼續下跌。

這是由於完全不頂價,情況就會愈來愈壞,可能跌到深不見底。可是,如果要頂價,成本太高,擔沙填海,划不來。因此,這做法是最便宜、成本最低的頂價方式。

也正因如此,從政府的中央銀行到股票莊家,都會採用這種招式來頂價,就是當日內地政府頂當時下跌中的人民幣,也是用這方式。

不過,內地政府比較聰明,在頂人民幣匯價時,會配合消息公布,以減輕沽售壓力,以及吸引購買力,從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日本則做得比較笨拙,硬買硬挺,成本就高很多了。

日圓之所以猛跌不休,是因它不肯加息,令到日圓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可是,話說回來,日本為甚麼不肯加息呢? 

如果要減低匯價來增加出口,現在的日圓已超低了,再減也沒多大效應,再說,日本作為島國,沒有天然資源,也需要大量入口,匯價低卻對它並沒好處。

最大的原因,是日本是最大的欠債國,政府債務總額為1,241.3萬億日圓,佔GDP的231%,連續6年創歷史新高,相當於人均承擔990萬日圓的政府債務,主要買家是各大企業。

由於有企業買債支持,令到日本30年來雖然經濟衰退,但卻並沒通脹。然而,日本政府一旦效法美國加息,直接後果就是令到舊的債券價格猛跌,日本仔私人用槓桿買的債會因此而大量破產。日本企業很少借貸,然而價跌也可造成企業的帳面數字虧蝕,因而需要撇帳,形成了帳目上的虧蝕,無疑地,股價會暴跌,銀行、券商也會波及……這連鎖反應的結果如何,神仙也料不到,日本人自然也不敢博。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7%A5%E5%9C%93%E5%A6%82%E5%8A%A0%E6%81%AF%E6%9C%83%E9%80%A0%E6%88%90%E9%87%91%E8%9E%8D%E5%8D%B1%E6%A9%9F/345866

2022年11月1日

烏克蘭人是否俄羅斯人?

我在9月20日本欄的文章《普京打不倒烏克蘭,只能與歐洲打能源戰》說到烏克蘭的是「小俄羅斯人」,本質上和俄羅斯並無分別。不少讀者因此留言,指出烏克蘭人並非俄羅斯人,他們自己並不如此認為云云。

一個地方的人民究竟算是哪個地方的國民,多半是由教育和宣傳製造出來的,換言之,這是政治建構的結果。

這其中最有名的是傳說中的一位在1917年出生、並在1992年死的人:他在奧匈帝國出生,捷克上學,匈牙利結婚,孩子在德國出生,孫子在蘇聯出生,死在烏克蘭。但其實他這一生從沒離開過穆卡切沃。

烏克蘭作為一個國家,只是1917年至1921年之間的事,在十九世紀以前,在這地方居住的主體居民也許會更多地認同自己是羅塞尼亞人,再之前,則是加利西亞人,在帝俄時代的官方記錄,正如我在上文中說,他們則是「小俄羅斯」。

如果你搞不清楚以上亂七八糟的關係,不要緊,只要記清一個基本理論,就是民族本來不過是「想像中的共同體」,甚至可以隨意發明。

這正如當日港獨猖獗時,我對他們說,如果港獨成立,香港島也應該獨立,皆因香港島並不同於九龍人和新界人,你只要問問的士司機,就可知道,港島居民斯文得多。

再說下去,港島不過是從上環到銅鑼灣,以及山頂、南區的淺水灣、深水灣,跑馬地以至大坑道,還有西區沙宣道等等。至於從北角到柴灣,以及南區的其他部分,西營盤以西等等,都和港島不同。因此,前者是不是應該鬧獨立了。像我這種從小在港島長大,可不願意和你這種搞港獨的新界人活在同一國家呢!

要把民族定義清楚,就像以上說法一般的荒唐。真正的現實是,只有國民才有明確的定義,民族則只是認同,甚至可以藉著教育和宣傳去「發明」。

我在上文說的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本質上沒有分別」,只是說他們的某些相似之處,就是「拙於打攻擊戰、侵略戰,只有在接近亡國的防守戰中,方可表現出其潛力之可怕」,而不是說民族認同。當然,俄烏人民還有一點相同,我在該文沒寫,就是他們都不怕冷。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3%8F%E5%85%8B%E8%98%AD%E4%BA%BA%E6%98%AF%E5%90%A6%E4%BF%84%E7%BE%85%E6%96%AF%E4%BA%BA-/345681

台灣問題的本質改變

在以前,台灣問題在中國看來,是收復領土、雪百年國恥的最後一步,在美國而言,是捍衛其附庸,是國家利益的一部分。換言之,在中國而言,是鐵了心、拼盡一切,也必須要做到的,可是,在美國而言,卻只是一塊不捨得放棄的肥肉,然而,這正如越南,縱然不捨得,但假設是形勢比人強,真要放棄,也沒甚麼。你總不會為了吃一塊肉,而丟了自己大腿的一塊肉吧。

可是,現時的台灣問題的本質已經改變。你喜歡叫作「修昔底斯陷阱」也好,叫作甚麼別的也好,總之,中國的GDP已達到了美國七成,如以購買力平價去算,更加早已是遠遠超過美國。

在此一提,就是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GDP也是美國七成,然而,這數字是由於日本的物價太貴,如以購買力平價而論,日本是遠遠及不上美國。這一次中美的GDP比較,情況恰好是調轉過來。或者說,當年日本是虛火,靠泡沬經濟來令到自己的人均GDP超越美國,今日中國卻是實際,虛火的則是美國。

在軍事方面,至少在第一島鏈的攻擊力,已超過了美國,而它在亞洲、非洲的政治影響力,亦和美國分庭抗禮,甚至已殺到大洋洲、南美洲,這毫無疑問,令到美國如芒刺背,極其不安。一個已經有超過一百年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當然不會甘心即將屈居第二,因此,它對中國的打擊,從貿易戰到科技戰,以至於利用香港、台灣作為戰爭場地,也是史無前例的全方位打擊。

相比當年的力戰蘇聯,一來由於蘇聯只是在軍事上和美國對抗,而非中國般用經濟手段來崛起,二來美蘇沒有來往,蘇聯也沒有和美國的附庸打交道,事情簡單得多,中美則有大量交往,中國也是世界大部分國家的貿易國,正因交往太多,其「戰場」也是全方位,複雜得多。

而在軍事對抗方面,前線正是台灣。這即是說,今日的台灣,是中美鬥爭的前線,這已經不存在中國要統一台灣,會不會武統的問題,更加不存在美國要保護民主的台灣這些意識形態口號的問題,而是赤裸裸的前線戰爭。

就算中國突然說放棄台灣了,不要統一了,美國也不會放棄對中國的戰鬥,而只是把前線推進,去到香港,又或者是加強在朝鮮半島的施壓吧了。反過來說,萬一台灣居然和中國和平統一了,我說的是假設,這鬥爭也不可能停,繼續在東海的其他部分繼續,直至中美分出最後的勝負為止。

這其中的本質性分別,就是野獸不會為吃肉而丟一塊肉,但卻會為爭地盤而拼命﹕美國願意為台灣付出比以往高得多的代價。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62746/%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5%8F%B0%E7%81%A3%E5%95%8F%E9%A1%8C%E7%9A%84%E6%9C%AC%E8%B3%AA%E6%94%B9%E8%AE%8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