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標準資源增持記

有一隻股票,是我倉中的至愛之一,我持貨很多,大約有三千萬股,持有了很久,一直沒有沽出過,在近日,反而更加注買進了一百萬股,也叫了一些友好去購進,就是「標準資源」(091)。

「標準資源」這股票,我是從它0.14元開始購進,也開始推介,然後在兩個月之內,就急升至0.66元,跟着因為碰上了「佔中」,它又急速回調至0.27元,在近月來,又慢慢回升至0.4元左右的價位。
我認為,這股票的第一波升勢完結了之後,在近幾個月進行了整固,現在也已經整固完畢了,將會在4月開始,繼續走上第二波的升勢,所以現在正是「有貨揸貨,無貨儲貨」的時候。
我正是在0.395元增持了一百萬股,由於在星期二和星期三這兩天,它從0.46元突然跌至0.38元,我判斷它是在臨大升之前的震倉,因此,上星期四和星期五,也叫一些最好的朋友繼續購進了,但由於股價突然升了上去,他們亦無法買齊貨。
然而,正是由於股價的異動,更加令我相信,這股票即將進入「爆升期」,很快便會開始第二波的上升了。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3468

愛股異動 拍檔再追

【明報專訊】故事是在上星期五發生的。

有一隻股票,我是極度看好,不停唱好的,就是標準資源(0091)了。大約是在大半年前,我開始強力推介這股票,跟着不久,它急升了4倍,然後作出了快速的調整,但在其最低位,相比起起步價,還是升了1倍有多,也算是非常亮麗的成績了。

它的股價在經過了整固之後,在近日,又再慢慢地攀升起來。我手頭持有的大約3000萬股,不管它是急升急跌,也一直沒有沽出過,是捨不得沽。然而,在它的股價位於0.28元時,忍不住買進了300萬股,在0.33元時,又沽出了,賺了一點小錢。

在日前,我覺得它的走勢看俏,忍不住又買了100萬股,作為短炒投機之用。然後,我便開始致電友好,叫他們也買一點點。誰知,這些朋友十居其九均買不到股票,而在上周五的下午,它忽然異動,急升至0.44元,這也難怪大部分人都買不到了。

在星期五的晚上,我和拍檔梅偉琛開會,討論搞新傳媒的事。開會完畢後,講了一些閒話,他說起﹕「我在0.435元時,買了300萬股標準資源。」

搶高股價 斷他人「米路」

我急問﹕「上次你明明已經沽晒,賺咗幾百萬元,點解今次又買?」

他說﹕「我見有異動吖嘛,咪追貨囉。」

我嘆了口氣﹕「你真厲害,我唔講你知,都逃不過你的眼睛。現在你搶高了價,我的所有其他朋友都買不到了。」

至於我所搞作的新傳媒,有機會再同大家講吧!保證是全新的概念,令人想也想不到的那種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31/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30日

炒road show股穩陣

【明報專訊】今天晚上,揚科集團(8140)有一個投資者推介會,很多朋友都被邀請參加了,據說是一場非常豐盛的晚飯宴會,總之是有表演、有美食、還有很多美女參加,衣香鬢影,星光熠熠的那種啦。

我打電話給我的課程經理人Phemey,問他赴不赴會,他回問說﹕「有無商機先?隻股票得唔得先?」

我笑笑說﹕「先唔講隻股票得唔得,不過投資推介會今晚舉行,如果你今朝早買貨,肯定比今晚聽到、明天入貨的股民,買早一日,佔左先機的着數。」

內地做road show效果最佳

他說﹕「咁又係。」

其實,炒投資推介會概念,是「炒road show」的一個變種。很多股票去外國去做road show,在這段期間,股價通常會做得好好睇睇,因為如果一邊做road show,股價一邊大跌,咁邊有人買,road show只會愈做愈衰,不如不做。

所以,通常一隻做緊road show的股票,都係一路做,一路慢慢咁升,以吸引人去買。其實,在香港做的road show,只是小兒科,上次我參加過一個,跟住嗰日,都係升咗一兩成之嘛,因為香港人炒股票是很保守的。如果是在大陸搞,D大陸佬係講乜都信嗰隻,台上嘉賓亂吹一通,星期一只要股價有異動(按﹕這些推介會通常安排在星期六),大陸佬就會搏命去掃貨,驚死執輸,那些升一倍兩倍的股票,就是這樣炒起的。這就是「非理性亢奮」。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30/columnist/en30_en30.htm

王征是個維穩罪人

王征這個人在今日香港人的心目中,當然是有如過街老鼠,沒有人不討厭他,他所說的話也毫無公信力可言了。有關他在內地《財新網》的訪問中,究竟有沒有講到亞視「氣數已盡」的話,我也沒有意思去深究,不過,他所提及到的一句話,倒是十分有趣,就是德勤會計師樓早前公布,有3個投資者出過價,只是王征不滿意出價而已。但據王征的所言,這事件是陰謀及騙局,因為其中兩個投資者的實力,連「小股份」都買不到。

我想,這其中的一個出價者,應該是「皓文控股」(8019),其市值不過是幾億元,當然買不起亞視。但當消息公布了之後,其股價卻狠狠的炒了一轉,大股東還乘機減持了幾百萬元股票。其實,我在很早時已聽聞過這消息,有好些朋友也購進這股票。但我心想,買亞視這檔爛攤子,應該是壞得不能再壞的內幕消息,當然更加不會去買。但世事難料,壞消息也可大炒股票,你吹得我脹咩?

我記得在十幾年前,那時有3間上市公司的蕭若元曾對我說過:「如果TVB肯賣給我,我會借貸去買,因為TVB是賺大錢的公司,借錢去買,也有數去圍。但如果買亞視,由於它虧蝕要填氹,雖然賣價便宜得多,但我反而買不起。」

一間只有幾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居然有資格去商討買進亞視,這實在是一件奇事,也不知道負責的會計師樓的評選標準是甚麼。也許,如果我假裝買家,也許有資格去商談洽購。

不過,其實,要用幾億元去買亞視,也並非全不可能的事。現時亞視最大問題並非在於賣價,而只是那條18億元的債項而已。如果王征願意放行,大幅削債,也並非不可能的事。

或許,如果把亞視注進上市公司,以股代債,如果股票大升,也說不定可以全數收回呢!當年財技高手簡志堅重組「國中控股」(202)(現稱潤中國際),便是削債九成,再以股代債,後來股價升了十倍,有的債權人因而可以全數收回債務呢!

如要蓋棺論定,王征搞亞視這場鬧劇,我只能說:「花錢維穩,是一件好事,但這一次是花巨筆款項,非但維不了穩,反而更加弄糗內地形象,而且還搞壞亞視這一件優秀維穩工具。王征這個人,曲線大力幫助香港的民主派,真正是中央在港維穩的罪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7961

老蘭蒲女的Business Model

香港有一班少女,沒有工作,每日無所事事,唯一的活動,就只是蒲蘭桂坊,問題在於,她們始終要生活,車費和中國人所謂的「脂粉錢」,也是不可少的。那麼,她們的生活費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這些「老蘭蒲女」通常睡至下午三時多之後才起床,一般來說,梳洗和化妝需要一個小時至兩個小時之間,如果要去髮型屋洗頭,時間還要多兩小時。看看手機,上上臉書,七點多便去吃飯了。

吃晚飯,當然是由仔去付鈔,如果沒有仔,拿出手機,逐個朋友去找,終於可以找到一桌子是可供搭枱,白吃一頓的。以前的我便是常常在六時多,接到電話,要求被白吃的凱子。為甚麼是凱子呢?因為這種被白吃的對象,很多時是沒有下文的。

晚飯後,看一場戲,或到朋友的家中坐坐,或遊車河兜兜風,十二點左右才去蒲,走幾個場,越飲越醉,到了五時至七時左右,便隨男人回家,或去爆房了。究竟那一條仔會雀屏中選呢?

答案是:誰有靭力陪到最後者,誰便得勝。如果條女五點鐘才疲倦,你四點鐘便已倦得要回家去,那麼,這條女將由四點鐘出現的陌生人所得到。換言之,一條女之所以由誰去得到,和信上帝一樣,只要臨死前皈依,才是最有效的。

所以,到老蘭溝女,並不是我們這等體力不支的老人家所能勝任的,而必定要是體力精壯的後生仔,兼且非常有耐性和毅力,才可以撿到。

完事之後,當然是各散東西,但一個月之間,總有幾個好心男人,丟下一萬幾千,說給她們買衣服,買化妝品,這筆錢便足夠她們的日常支出了。畢竟,這些蒲女除了車費和扮靚之外,也並沒有甚麼特別的支出。

我認識的一位老蘭蒲女,每次完事後,都跟男人說想搬出家去獨居,不用一個月之後,便有一條佬給了她幾皮嘢,她便從大西北搬到上環了。每當月頭交租時,只要她每晚都說沒錢交租,多說幾遍,總會找到一個凱子,願付房租。

以上的老蘭蒲女,當然不是妓女,只是「半人半雞」的又一種而已。

今星期的心水股票,一共有兩隻,一隻是「揚科集團」(8140),另一隻則是「標準資源」(91),都是當炒、快炒的那種。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50330/175504

2015年3月29日

《理財密碼》 序

眾所周知的,我是一個熱愛花錢的豪客,並非善於理財的人。然而,在這幾年,卻一直有著不少朋友,找我去當私人理財顧問,當然是免費的諮詢服務,而我的意見,卻是多被接納,因為有了口碑,找我諮詢理財意見的友人也就越來越多,其門如市了。
為甚麼一個揮金如土的大花筒,卻居然成為了大受歡迎的理財顧問呢?原因很簡單,我從來不以自己的理財方法,去加諸別人的身上,我也並不認為,一套既定的理財方法,可以放諸四海皆準;我也不認為有一套客觀的理財方法,可以適用於每一個人的特定情況。所以,我的理財意見,總是為個別友人度身訂造,適合他們的獨特情況,格外「合身」,毫無疑問地,這也很容易為人所接受。
然而,不管理財策略是如何的度身訂造,有一點,是切勿不能忘記的,就是它必須是可行的,而且是符合科學、符合人性的。我也在思考:究竟人類的理財策略,是不是只限於儲蓄、投資、退休、財務自由這些簡單的概念呢?是不是還有一些符合人類天性的、符合科學法則的理財概念,是我們忽略了的?
不諱言的,我對於坊間所有的理財書籍,均不滿意,認為其內容統統不夠全面、不夠科學、不夠深思熟慮,究其內容,不過都是叫人們在少年時勤加儲蓄和投資,便足夠老年後退休之用,如果投資得法,可能在中年以後,已經可以提早退休,財務自由了。以上這些,固然不能說是不對,至少也是導人向善,但是,如果把理財視為科學,這些老生常談的科學性、邏輯性卻似乎大有缺乏,並不足以成為一套完整的理論。
正因為有所不滿,所以我就動筆,不,是敲電腦鍵盤,去寫下了這本《理財密碼》。本書是以全新的角度,也企圖以全方位的角度,盡量用邏輯性的、科學性的推理,去討論甚麼是科學的理財方法。
這應該是從來沒有人想過的角度,也從來沒有人寫過的內容。讀者去閱讀本書時,有一點是必須記著的:本書講述的內容,只限於理財的部份,並不涉及投資意見,更加不會讀後憑此獲得投資知識,發揮光大,因而成為投資高手。有關投資的部份,另有《炒股密碼》、《投資密碼》、《資產密碼》等等專書,分別去作專題論述。

2015年3月28日

從揚科集團 看同學的經濟效益

李昌源、楊敏健、陳國培均是香港大學理學院的舊生,譚國華則是社會科學院的老師(相信是助教),是四人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唸的是工商管理,今年已經六十四歲了。四人在一九八七年已經相識,其中陳國培的年紀又比前兩者大上十年,其實三人是同在一九八九年電腦系畢業的,相信陳國培是以mature student入學的。

四人在一九九二年成立了「揚科集團」,這是一間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在一九九五年作出過業務重組,之後的業務有起有落,在二○○九年還終止了在中國內地的業務,專心打理好香港的業務,客戶包括了香港的好些大機構,例如政府、銀行之類,以及大公司如周大福珠寶、太平保險之類。換言之,這是一間本土公司,在本土意識高漲的今天,一間本土化的科技公司,的確是非常政治正確的一盤生意。

李昌源(左)及楊敏健(右)是港大同學,一同創辦的公司揚科集團上周上市。

同學們合夥搞科技公司,齊心合力,在二○一二年至二○一四年,利潤分別是1,612萬元、1,279萬元、630萬元。為甚麼在二○一四年的利潤會急跌呢?其實利潤並沒有下跌,只是因為它花了740萬元的費用,去搞上市,到了二○一五年,終於修成正果,成功上市了。

這故事頗有點兒蓋茨和保羅亞倫的勵志意味,後者的「微軟」當然比「揚科集團」成功得多,但不要忘記,在香港這個「hi-tech揩嘢,low-tech撈嘢」的商業社會,能夠搞科技公司而在交易所上市,已經是鳳毛麟角,非常了不起的事了。然而,少年子弟江湖老,二十多年前壯志豪情的少年人創業,在成功收割、順利上市的時日,已經是四十多歲的英年了。

揚科集團(8140)於三月十八日上市,總配售股數是2.5億元新股,配售價是0.38元,即是集資額為9,500萬元。 正如我一直反覆強調,新股上市後的炒不炒、升不升,並非因由基本因素,而是由它幹不幹、幕後人有沒有實力、有沒有意願去炒,佔了最大的因素。我之所以寫下前文的那些背景分析,只是聊表一格而已。

另一方面,我之所以留意到這股票的上市,當然也是因為線人提供和推介,並非經由自己去慢慢挑選。畢竟,長線投資必須細心去研究和計算,但短線投機,則線人的資訊比起任何的研究均更有效。

然而,我之所以在《東周刊》的「投資就是生活」專欄去寫這股票,並不全是為了推介,另外的一個原因,是企圖藉着這個故事,去說明在人們投資和理財的時候,朋友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換個說法,在金錢的世界,要想獲得金錢,有時候,並不一定單單靠自己,朋友間、同學間、親人之間的互相支援,往往也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我常常說,你的發達之路,並非單單由投身社會工作時開始,而是從讀書時,便已開始了,再者,讀書時也並不限於努力讀書,考取好成績,除此之外,認識一些有潛質的同學,也是發達的不二法門,最佳的例子當然是保羅亞倫了,據說,李澤楷公司的高層,也有不少是他在史丹福大學唸書時的同學。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1457

2015年3月27日

富譽控股連炒兩日

「富譽控股」(8269)在去年做了一宗重大交易,對頭人是「中石化」(386)旗下的「南方石化」,這是一間數百億元的大型企業。

這宗交易表面上是購進了幾艘油輪,以可換股債券來支付,通告並沒有透露交易的價格,不過單單是佣金,就有一千萬元,因此可以估計,這是一宗價值數億元的交易,再推論下去,「富譽控股」的市值也只是數億元而已,一旦全數兌換可換股債股,將會是一宗賣殼活動。
在本星期一,它公布了一宗消息,就是上述的收購已進入了最後階段,換言之,是「好事近」了。因此,它的股價也上升了三成左右,跟着在星期三收市,又回順至0.255元。
在昨天(星期四),我同一位炒家朋友傾電話:「如果它在好消息公布的當天,炒高後再回落,很可能只是炒一天的貨色,但是今天收報0.275元,即是好消息公布後,愈炒愈高,走勢便很亮麗了,看來今後幾日還會再炒。你有咁多貨,你就發達啦!」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3078

甚麼是真普選?

雨傘運動所要求的真普選,至少有點是說到了骨節眼裏:民主選舉的真普選最關鍵處,並不在選民手上的一票,而是在於提名權。換言之,市民手中的那一票,是騙人的,只是用來令到人民自我感覺良好的安慰劑,提名權才是真正的權力。

以美國在伊拉克所擺弄的「民主」政治為例子,原來的復興黨員不是坐牢,就是被通緝,統統都不能參選,因此所有參選人都是親美分子,不管伊拉克人怎去投票,結果都是選出美國的傀儡。所以,伊拉克人雖然在表面上有民主投票,但卻並不等於有真普選,皆因他們並沒有提名權。

在美國,基本上,參加總統選舉的,不是共和黨,就是民主黨,因為美國民主選舉的真正操盤者,就是那幾百個大家族,他們是金主,贊助了絕大部分選舉經費。所以,美國人民基本上的選擇權仍然只是二挑一,不過這兩位候選人,也全為大家族和大財團服務的代理人,基本上是同一種湯藥,只是招牌不同而已。

那天我接受商業電台的訪問,主持人阮子健問我,怎去看政改方案。我說:「我當然支持公民提名,因為這是真正的民主制度。但是,我支持的基本條件是門檻低至200至500人提名,已經可以參選行政長官。」主持人問我理由,我的回答是:「因為我只能夠活動到200至500人的提名,因此在我而言,只有這樣的低門檻,我本人才有真普選。如果比這門檻高,其他人也許有真普選,但我卻沒有,所以對我根本沒有分別。」
簡而言之,中央政府的方案,是只有中央政府才有真普選,即是兩個共產黨員出來,任港人選其中一個。民主派所要求的真普選,其門檻要求只是余若薇夠資格出來選,又或者是一個美國政府支持的代理人出來,和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去競逐行政長官,這便收貨了。

至於我對真普選的定義,就是:我有資格參選,就是真普選,我沒資格,就是假普選,只要幾百人聯署提名,便已越過門檻,這才是真普選嘛。但很多人所要求的真普選,其實不過是別人的真普選,而自己卻並沒有真正的提名權。

話說回來,韓國的公民提名和我理想的已經很接近,因為提名人只要幾千人,再加幾十萬元保證金,這實在不難達到。但台灣的公民連署就難度高了,2012年宋楚瑜參選,足足簽了25萬公民連署,根本就是難如登天,在我的定義而言,台灣當然是不能算是有真普選。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7723

未來兩年樓市 難大升也難大跌

【明報專訊】在投資的世界裏,房地產市場永遠比股票市場更加重要,皆因一般而言,業主的數目是比股民為多,再說,人們所持有物業的資產總值,也遠比持有股票的總值為多,也因此,不管股市的總市值是幾多,它的總價值也永遠低於房地產的總值。所以,有關樓市的評論,也往往比股評有更多的關注,有更多的讀者,這也是一個常態。

近來有關樓市的一個說法,就是樓市會不會爆煲和暴跌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十分簡單,因為縱觀所有市場的樓市歷史經驗,就是除非遇上了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樓市是絕對不會突然大跌幾成的。

料先跌一成再橫行

那麼,樓市如果遇上了下行趨勢,它會怎樣的去下跌呢?照理論上來說,它應該是在跌了10%至15%之後,橫行兩年左右,在這段時間,那些手頭有現金,但一直沒有上車的人,開始投進市場,而就是這些資金的購買力,和新增加的供應量,兩者相持不下,直至把購買力消耗盡了,樓市才會暴跌下去,但這一次的暴跌,就是最後一跌,因為貨源將會盡入強者之手,那又會開始新的一重升浪。

現在是2015年,如果由今年起計,至2017年為止,就是樓市牛市已經完結了,最多最多也只會下跌15%,就是有着很多二按三按的銀主盤出現,也只是會消磨更多的潛在購買力,而不會令到樓價暴跌。

所以,我對未來2年的樓市預測是﹕上升不會超過10%,因為上升太多,政府會插手干預,下跌多半也不超過10%,因為下跌也會激發潛在的購買力,支撐住跌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27/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26日

英雄見弘海而略同

在去年,我以每股0.73元的成本,購進了150萬股「弘海」(065),在跟著的幾天,它的股價突然急升至0.86元,但我並沒有賺錢沽出,後來它又慢慢下跌至0.6元,我也並沒有止蝕,而是一直持有。

我之所以如此信心地中線持有這股票,當然是因為對它有信心。它本來是在創業板上市,在2009年轉為主板掛牌,在去年宣布供股,只接獲合共19份有效申請,涉及參與供股股份合共逾9,744.9萬股,較公開發售可供認購之2.29億股供股股份數目為少,只有42.51%的股東付錢供股。

由於供股不足,變成了要包銷商上身,而大股東徐斌變相把持有的股權從10.63%大幅增持至34.06%。

如果看基本因素,它的市值只有3億多元,但是在供股之後,手持的現金已有一億元了,這自然是非常抵買的,所以,我很有信心手頭的150萬股可以為我帶來可觀的利潤。

記得我在幾個月前的說法是:「這卻是專業投資者出手買股,密密收集平貨的好機會,我當然也趁機買下了不少質優價低的好股票,弘海正是其中之一。」這個觀點,至今仍然有效。

有趣的是,這一隻心水股票,在近來居然得到了別人的垂青,那天看到一本財經雜誌,其封面赫然寫著:「弘海處女供大炒先兆」,馬上買來一看。

根據這篇封面文章的說法:「拉開公司股價十年八年圖,每每三兩年都大炒一次,如在2003年年頭時,股價由0.3元水平大升十幾倍,至2010年上旬的3.3元,而於2011年尾,股價由0.8元水平大升4倍,至2012年中的4.2元水平。

翻查CCASS(中央結算系統),其自供股後,貨源一直歸邊,頭十位大倉持股已佔七成股權,證明供回來手貨完全沒有散過。」

事實上,這公司的股價在近日也已在悄悄的上升,大約升回了我的成本價。

那本財經雜誌是在上周五出版的,也不知是不是其封面報道成為了該股股價的催化劑,而在前兩天,其股價忽然再度異動,令我的芳心暗喜,也不知它是否「嚟料」,但由於所贏不多,我自然暫時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當日我購進「弘海」股份,正值細價股的低潮,現在似乎低潮已過,細價股又正開始逐隻炒了,我期望,「弘海」也將會是熱炒的目標之一。

該股昨日收市報0.77元,升2.6%,成交額逾884.9萬元。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7432

搞理財課程 志在聚「同志」

【明報專訊】在3年前,我搞了一個「炒股密碼課程」,在幾個月前,又搞了一個「快樂的18條法則通識課程」,在現在,由於出版了新作《理財密碼》,又有一些新的搞作。有些朋友說:「周顯呀,你真的是很歛財啊!」又有的朋友說:「其實搞這些課程,能賺到幾多錢?相比起你的炒股收入,應該是微不足道吧,為什麼你要辛辛苦苦的,每星期都抽空一天去上課呢?」

其實,搞這些課程的真實目的,的確並不全是為了錢,而是一個很奇怪的原因:為了聚集志同道合的同志。

同理莊家股要不時炒下

以上的說法十分抽象,我常用的比喻是:建制派搞蛇宴旅行團,在群眾心理上,這是一種聚會,是gathering兼caring,是把人聚集起來的一種方法。這正如民主派搞群眾活動,除了有政治目的之外,也還有聚集支持者的因素。反之,如果建制派不去搞優惠,民主派也不去搞群眾活動,這好比一班friend不間中聚會吃飯吹水,這個群體很快便會散掉。

所以,我大搞課程,第一個原因是為了讓身邊的人賺點錢,第二個原因是為了定期把支持者聚集起來。換言之,這是一種fraternity的gathering,好比歌星搞歌迷會聚會,是有戰略性效用的。

有一次,我把這個理論說給一個很聰明的莊家,他的回應是:「唓,我哋炒股票,有時隻股票無郁好耐,都要時不時炒番一日兩日,聚集下班股民,咪一樣係咁嘅道理囉!」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26/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25日

炒半新股策略

KTL(442)是一間在兩個星期前上市的新股,當時的招股價是3元。
這個3元的價格,對很多股民造成了錯覺,以為它是很貴的股票,但實質上,如果以3元來作為標準,它的市值不過是2.4億元,幾乎算是最小市值的主板股票了。

KTL展現動力
招股價表面上很高,實質市值很低,這造成了一個矛盾,就是不少對股票的知識不深的散戶,誤以為這股票很貴,但其實它卻是抵到爛得不能再爛嗰隻。正是這個矛盾,亦構成了賺錢的商機。
這公司的上市集資額是8,400萬元,當時超額認購是40.79倍,因此作出了回撥,配售變成了70%,公開發售則是30%,令到一些申請公開認購的散戶獲得了分配,在上市當日的收市價,是4.82元,升了60.6%,算是皆大歡喜,交足功課了。
我當然是看好這股票,從炒股票的策略上看,並不宜在上市的當日即刻追入,因為這股票採用了人人有份的分配政策,申請1手1,000股至30手30,000股的股民,中籤率均是100%,因而令到大量散戶的手上均有貨,從炒股票的角度去看,這必須等到散戶手上的股票沽出了七七八八之後,才會有繼續上升的動力。
因此,我炒這股票的策略,是等它收齊了貨,再度出現了異動的時候,才去追買,這可能會買貴了一點點,但卻可以有效的縮短等待的時間成本。
而這個異動的現象,已經在本星期一的版面出現了,因它突然上升了8.7%,而且還有成交配合,顯而易見,這股票展現出其上升的動力,而其市值,卻仍只有3億多元,殼價折讓了35%以上。
我是在星期一的晚上,回家後,看股票機時才發現了它的異動,因而寫了這篇專欄,也決定了在星期二,追入這隻股票。希望大家和我一樣,都能夠憑藉購進這一隻股票,得到了可觀的回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325/19088720

富譽控股交易的最後階段

「富譽控股」(8269)是我留意很久的股票,因為我認為它很有可能已經賣了殼給「中國石化」旗下的「南方石化」,這是一間每年營業額幾百億元的巨型企業。
我的分析理據是因為它在去年8月1日,用每股0.2198元兌換價發行的可換股債券,向「南方石化」購進8艘貨船。這一宗交易極其神秘,並沒有交易作價,但佣金卻是一千萬元,可見得這是一宗重大交易。「南方石化」也並沒有打正旗號去作這筆交易,而是鬼鬼祟祟用了它的英文名「Southernpec」。
要知道,和「南方石化」做交易,是多麼光宗耀祖的一回事,理應大鑼大鼓,廣告天下才對,為甚麼要收收埋埋,如此神秘呢?其股價表現則是,在這交易通告刊出後,它的股價慢慢攀升了一倍以上,可以見得,這是一條好消息。
以我多疑的性格來看,這股票的財技和價格走勢,斷定這其中必有「陰謀」,因此,我便留意上了這股票,非但自己買了,也叫不少親友上了車。
這股票我賺得不多,後來因為「佔中」,細價股的氣候不佳,我便沽出了。然而,不少朋友仍然持有著,不時會詢問我它的近況,而我,也在一直密切留意著它的走勢。
在本星期一,即是本月23日,它登出了一段「有關可能收購事項之最新消息」,內容是:「現正對目標進行盡職審查……本公司與賣方仍在就收購事項之條款進行最後之磋商,惟尚未與賣方就收購事項訂立任何正式或具備法律約束力之協議。」
我的看法是,這段通告,是它好事近的表現,換言之,在現時買進,已經把等待的時間成本減至最低。但如果晚了買,也許等待的成本可以壓至更低,可是它也有可能已經塵埃落定,提前大升,這也會錯失了時機。
因此,我在昨天,「孖屐」掃了一百萬股「富譽控股」,反正它的現價和可換股債券的換股價也差不了多少,相比起去年的配股,價格還折讓了添。如果不是因為它的成交不大,難以買貨,我還想買進更多。
近來我的股票投資,大致上都可以贏錢,但炒炒埋埋,不夠一碟,都是贏得不多,雖然是大雞不吃細米,總算也好過無。希望這一隻「富譽控股」,能夠為我帶來突破性的理想回報吧!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7245

巴菲特稅 成不派息藉口

【明報專訊】報載,根據統計,現在換樓的人愈來愈少,反而是流行家長多買一套房子,給子女居住,所以細單位特別流行。

對於以上的現象,我並不能夠完全解釋其原因,但卻可以作出某程度上的解說,即contributing factor。這是因為政府對於買樓實施了行政措施,所以買樓的稅項增加了,因此,多買一個單位,其成本低於換樓,這至少是以上現象的其中一個成因。

辣招下多買單位 較換樓划算

這好比在美國買股票,是有資本增值稅的。當股價升了,賣出了股票之後,套回現金,交了資本增值稅之後,意即手頭的現金少了,要再買回相同數目的股票,是不足夠買回來的。

所以,在美國很多公司都傾向於不派股息,理由(藉口)之一是避免股東付出資本增值稅。香港有些政客,要求政府設立「巴菲特稅」,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內涵和後果,只是人云亦云地亂吹而已。

一旦「巴菲特稅」設立了之後,公司將會更加振振有辭地不去派息,因為股民收了股息之後,便等於要雙重付稅,計算上是吃了虧的。所以,公司的老闆一為自己的荷包,二為「股東的利益」,將會減少派息。

上個月去試了一間新餐廳——巴蜀緣。這是前不巴村,後不巴店的西環小店,但是居然出奇地好吃,那個擔擔麵應該是香港第一,沒有第二家比得上,比詠藜園好得多了。這應該是我將會常常去的餐廳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25/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24日

邱德根為港人 唔止帶來歡樂

【明報專訊】由於股票行在遠東發展大廈,所以同事們常常碰到邱德根,在美女律師翁靜晶的律師樓沒搬走前,也會碰上。話說邱德根死前的一天,同事還同他乘坐同一部電梯,想不到他去得如此之快,所以同事說:「這一定是意外,如果及時救治,他還可以多活好幾年。」

另外有一次,同事也是與他同乘電梯,有人趕不進來,邱先生一指按着了開門掣,比30多歲的同事出手還要敏捷。同事回來說:「他不可能有有老人痴呆症。」

然後,有一天,我和邱達根說起這個故事,邱達根嘆氣說:「爸爸是老了,在以前,他只會按閉掣,絕對不會按開門!」

要迪士尼唔要荔園 政府蝕底

邱德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莫過於他曾經搞過亞視,並且是唯一能在亞視賺錢的商人。人們說,當時的亞視職員,每天獲發四格廁紙,不知這是不是事實。不過,我在周梁淑怡時代,曾經在亞視做過一段很短的時間,那時,廁所也是沒有廁紙,每人在月頭獲發一卷廁紙,大家知喇,男人用得幾多廁紙啫,我又不會在家裏以外的廁所開大,所以每月還有半卷廁紙帶回家呢!至於女同事情況如何,就不知了。

我在寫社論時,還寫過好幾篇,支持邱家在大嶼山復建荔園添,理由是支持本土企業嘛!事實上,邱德根為香港人帶來過幾多歡樂?發給迪士尼,不發給他,根本就是不公平,結果港府付了錢投資,還要蝕錢,如果給邱德根去搞,港府根本不用付錢投資,還有錢收,樂園賺了錢,政府還有稅可收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24/columnist/en30_en30.htm

招股價的承接力

近來流行炒新股,很多新股的股價往往炒到飛天,甚至有些創業板股票,由於全配售上市,新股一開,乾挾升了十幾倍,升到嚇死人。

當然了,這些乾挾乾升十幾倍的新股,只有短炒價值,不用說長揸了,就是中線持有,也是非常危險的事,皆因嚴重超越殼價的新股並不可能違反地心吸力的定律,莊家們也受不了豐厚的利潤,必然要沽貨套現,即時賺取暴利,這時,股價也就難免要下跌了。
然而,近期的細價股上市,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它們不管怎去下跌,很少會跌破招股價,即是說,在招股價的範圍,必定有承接力。
我認為,原因是由於近年細價股市況暢旺,股票有價,因此,當新股上市時,多半是真實地照着配售價,去把股票批發給莊家。但如果在股市不景時,卻往往可以提供枱底下的折扣。
所以,在以前,有很多股票都在上市的當天,便跌破了招股價,正是因為枱底折扣,莊家的真實成本遠低於表面上的配售價。但是在現在,由於新股沒有折讓出售給莊家,莊家的成本高,便只有死頂住招股價了。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2623

2015年3月23日

減價折讓九成的平股票

「駿東控股」(8277)是馬年的第一隻上市新股,在剛好一個月前的2月23日掛牌,全配售5,000萬股,配售價是1.2元,在上市當日,曾經一度急升至12元,然後一直插水下去,收報5.68元,大約是靠近上市價和最高價的中位數,值得注意的是,當日的成交額只有144萬股,股票仍然全在承配人的手裏,完全沒有派過貨。
但事情急轉直下,在第二天,成交量急增至5,089萬股,股價卻急跌至1.69元,殺了一個血流成河。然後在跟著的日子,它的股價少量下跌,上周五收市價1.31元,和2月24日的收市價只輕微跌兩成,而其成交量則慢慢萎縮,從幾千萬股變幾百萬股,再逐漸變回一百萬股左右。前幾天,我去睇豪宅,那位美聯物業淺水灣分行的經紀問我:「你喜歡那個屋苑?紅山半島你喜歡嗎?」
我說:「我是專業投資者,沒有所謂喜歡哪裏不哪裏,我只喜歡一種樓,就是筍盤。如果你找到平盤,深水埗劏房也馬上付錢,如果價錢不對,縱是我最喜歡的房子,也絕對不會買。」
 股票的情況,也是一樣。藍籌股太貴,也不能買,垃圾股夠平,也可以買來短線投機。這好比女人購物,最重要的是看減了多少價。「駿東控股」的客觀狀況,是升過了十倍之後,又大跌九成,跌至接近招股價,這已經構成了足夠的吸引力。
近期的創業板新股很多都在喪炒之後,又大跌下來,但是跌破招股價的,卻是不多,所以有理由去相信,現時的「駿東控股」是upside遠遠大於downside,再加上它剛剛公布了首三季度業績,從虧轉賺,也算是像模像樣,交足了功課。
 如從炒作散貨的角度看,這股票在一個月前mark價12元,在5.68元開始沽貨,重災區應該是在3元至4元左右,而其成本價則假定是1.2元。如果由我來炒作,這一轉的波幅應該是在2元至3元之間,既有合理利潤,也避開了3元至4元之間的重貨區。我認為,這應該是最有可能的炒法。
廣告一則:我的新書《理財密碼》出版了,這是史上從沒有過用科學方法講理財策略的書,售價125元。我另有「理財密碼晚宴」,由我親自製定菜單,大伙兒大吃一頓美食,同場有我的理財講座,詳請請電郵至phemey@gmail.com詢問。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6779

理財不為錢 只為快樂

【明報專訊】我的新書《理財密碼》出版了,這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The Art of Financial Planning: A Satisfaction-Maximization Approach》,換言之,這是一本在市面上從來未曾有過的主題,以理財為中心,但目的卻是教人如何得到最大的快樂。

我看市面上的理財書籍,多半是教你如何去賺得最大的財富,但我認為,人生的最大目的,並非是在死前獲得最大的財富,不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也不是用最快速度去得到財務自由,而是要活得最開心。

那為什麼我們要賺錢、儲錢、投資呢?原因很簡單,皆因有錢和財務自由也許不能令你更快樂,可是,沒錢卻會令你生活質素大幅倒退,這可以令你陷進了極大的痛苦。

應用邏輯推理和統計學

簡而言之,本書的目的,是基於人類的基因天性,用嚴謹的邏輯推理,也引用了一些統計學,去推出人類應該用什麼的理財方法,以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快樂。

但必須要記住的是,所有的理財方式,都只是有着統計學上的意義,即是符合統計學上最大值的人類心理狀況及客觀環境,例如說,青年時努力儲錢,是最好的策略,但如果不幸遇上意外,因而早死,那這種策略便是錯誤了,他應該人在生前拚命花錢,還應借盡來花才對。可是,如果根據統計學,青年人的預期壽命應該有八十歲以上,所以,早死是統計學上的小值,因此他不能胡亂花光金錢。這又好比梁國雄議員,由於他為自己的人生選取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尋求不同的快樂,這自然也不可以適用於普通的理財方式。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23/columnist/en30_en30.htm

回憶西安行記 (港股策略王)

其實,我對生活享受的要求,十分簡單,只要簡單地給我最好的東西,我已經滿意了。正如我的一位好朋友常常說的﹕「我的生活要求很低,每日但求兩餐一督,餐餐福臨門,已經滿足了。」
按﹕我懷疑這位朋友的語音不正,總是說不清楚三餐一宿的的「宿」字音,常常錯讀為「督」字。由於他本來是個肥仔,後來減肥成功,成為了型仔,為了維持good fit的形象,所以他每天只吃兩餐。
其實,我們這伙人之去旅遊,豈非也是如此?到了我們這個年齡,莫非旅遊時還會到處遊覽名勝,瘋狂自拍,然後上載到臉書咩。我們之去旅遊,不外乎一個英文字,Stephen而已。甚麼是「Stephen」呢,它分由三個中文字組成,前面的一個是「食」,後面的一個是「瞓」,至於中間的一個「T」字音,應該譯成哪一個中文字,讀者自己去體會吧。
對於遊覽名勝,我的看法是「除卻巫山不是雲」,即是很有效率地去做這件事。例如說,當我看過了巴黎鐵塔之後,東京鐵塔便不用去看了。也即是說,只去光顧那些最有名的一流名勝,二線的,則可免則免,把時間留回給我的好朋友Stephen。
我記得,在2007年左右,有一次,我們一伙人到西安去,是蕭若元請的,因為他的「變靚D」在那裏開了新的分店,同行還有金利豐的朱太。第一天,我和一伙損友便脫隊,因為那行程的飲食全都是宴客式的,難吃極了。我們只有另外找東西吃。
這事件,金融界猛人西賓有深刻的記憶﹕「一餐飯去三處不同的地方,每間餐廳均叫了一桌子的菜,只吃幾口,便去別家再吃了。」
根據帶隊的周顯的說法﹕「大家都是第一次去西安,當然是要把最有名的名店全吃一遍,才算是不枉此行。」其實,在晚上,他們回到房間之後,我還會偷偷的去吃宵夜,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大吃貨呢!晚上,照例唱K,但女人的質素就……漂亮的早去了北京上海了,西安本土哪還有呢!

Over-sale有助溝女有礙撇女

朋友請教我溝女之道,我說:「這是切不可教的一門秘藝,因為對社會的殺傷力實在太力了,有違天道。」

他說:「正是所謂的望、追、上、撇,最難的就是撇,你不教溝女,教撇女,總可以吧?」

我皺眉說:「撇女還不容易?你減少見她,然後說財政有問題,停止出糧,跟著天天溝女,夜夜笙歌,如果她還不走,便出絕招,說生了性病,叫她去檢驗,如果她還不走,你便出絕招,娶第二個做老婆,趕絕她的後路,保證斷尾。」

他苦著臉說:「咁絕,好難做得出架喎。」

我說:「咪湊係囉,你又要撇女,又要做好人,又要對方不去麻煩你,無手尾跟,好難家嘛。」

他說:「如果係你,你會點做?」

我說:「你應該在溝女的時候,已經預備定撇女,有晒後路,咁先至可以撇得瀟洒。」

他不明問:「咁即係點解?」

我說:「你哋呢D溝女精,溝女驚死溝唔到,乜嘢大話都講晒出來,又話自己係李嘉誠個私生子,又話自己會買樓畀條女,又話自己會同佢結婚,一日打幾十個電話,幾百條信息,情話講到盡,自己D架生出晒嚟,法拉利、山頂豪宅、百呎遊艇,件件都係攞你命三千,一旦上咗,就企圖趙完鬆,先前講過D全部唔算數,條女梗係唔放過你啦。」

他說:「然則應該點做?」

我說:「簡單點說,溝女和做推銷一樣,切忌over-sale,這雖然可以加強擊中的成功率,但卻會在成功之後,引來無數的麻煩,以後想撇也撇不成,非常麻煩。」

他說:「咁阿S仔呢?他咪又係亂吹一通,溝盡天下索女兼豬扒噃。」

我說:「S仔窮到燶,唔亂吹,就無女,梗係要推到盡、吹到爆啦,如果唔係,點有女埋身呀。女上咗身之後,睇到佢個情況,條女都揾掟走啦,根本唔使考慮撇女的問題。但你是有身份家嘛,咁梗係要用唔同手法啦。」

他點頭說:「你說得對。」

我說:「所以阿邊個阿邊個,間漾日居三千呎canon house都賣咗佢,拉利都賣埋,改搬去幾百呎studio蝸居,揸架細車仔,咪就係為咗怕咗D女上身囉。」

他很不安地問:「揸車仔,住蝸居,會唔會溝唔到女架?」

我說:「自己獨居新樓,有架車仔揸下,在香港地,好威架啦,又唔係阿伯,已經好多女埋身架啦,使乜驚!」

本星期的心水股票是「中國天溢」(756),祝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50323/172102

2015年3月21日

甚麼是高風險高回報?

有一個幾乎天天見到的投資用語:「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這幾乎是家傳戶曉的名詞了,但這名詞也是大錯特錯的:只有賭場的賭博,才是高風險高回報,例如說,玩骰寶,買大小的回報,是一賠一,勝出率是48.61%,買單一個4點,是一賠五十,勝出率是1.39%,買全圍股則一賠二十四,勝出率是2.78%,買單一圍骰則是一賠一百五十,勝出率是0.46%……以上的就是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了,風險和回報是成正比的。

在這裏不妨一提,如果你買三百元全圍骰,那是愚蠢的,因為如果你買中了,只賠七千二百元。聰明的賭徒應該分開買六門單一圍骰,每門買五十元,一旦中了,那就可以贏得七千五百元。不過,如果你去外國的賭場玩骰寶,單一圍骰的賠率可以高達一百六十倍,如果不算機票和時間成本,則是更加精明的選擇。

只有在賭場賭錢才是高風險高回報,買股票如果肯做功課,可能找到風險低回報高的值博股。

直接點說,如果這個世界上,是這麼簡單的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倒不如簡單地玩擲骰子算了。然而,我們之所以在投資世界中混,其基本的概念就是風險和回報在很多時候是不成正比的,我們可以藉着努力研究,去找出哪隻股票是風險低、回報高的,因而投資進去,這就是俗稱的「值博率」了。

如果風險和回報並不一定成正比,那麼,是不是「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這句老話,其實並不成立呢?這又不盡然。皆因「風險」這兩個字,從投資學上,有着很多不同定義。嗯,我所指的,並不是普通教科書上所說的投資學,而是我,周顯大師所發明的投資學。我,周顯大師的投資學,當然比大學教授所教授的投資學高明得多。

正如我在本專欄曾經說過,所謂的投資風險,有着多個不同的意思,但大多數人常常誤會,以為只有一種風險,就是下跌風險。除了下跌風險之外,還有甚麼風險呢?其中一個是「波動風險」。如果你用十元買了一隻股票,先是跌到五元,跟着升到十三元,然後又跌回至十元。乍看上來,這好像是還原基本步,甚麼也沒有發生過,但是,它在事實上已經是從地獄到天堂,天堂又打回人間,來回了一遭了。除非大家很喜歡玩過山車,否則,這自然是很不好受的事。

波動風險高的投資品,會要求更高的回報。例如說,一隻波幅大上大落的貨幣,外匯商便會要求更高的買賣差價,以彌補這個風險。在某一隻貨幣的匯價大幅波動的時候,常常有買賣差價大幅拉闊的現象,這就是高風險高回報了。

另一個常見的風險,則是「流通性風險」。如果你買了一隻垃圾創業板股票,它的股價沒有下跌,但是卻也沒有買家,你想沽出這股票,也辦不到,這就是「流通性風險」了。如果你投資藍籌股,很容易可以把股票沽出套現,所以你只要求很低的回報。但如果你投資進一間茶餐廳,股份當然不容易隨便轉讓套現,因為根本沒有甚麼人會買這間茶餐廳的股票,在這個情形之下,你會要求茶餐廳有着更高的回報。這也是高風險高回報,但並非指的是茶餐廳是高風險投資,只是說,茶餐廳的股票有很高的流通性風險,因此你才會要求更高的回報。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1201

2015年3月20日

一年測樓市

老朋友阿鍾是《新報》的前副社長,我問他:「近來湯文亮紅到發紫,你是不是第一個找他寫稿的人呢?」他說:「不是,是”i-Money”第一個刊登,我看到了,覺得他寫得很好,便去邀稿。」

其實,我都好欣賞湯博士的寫法,不管其預測是對是錯,最少大膽敢言,而且分析獨到。近來他的「細價樓爆煲論」熱爆到了極點,但是他一邊說,樓市一邊繼續猛升,很多人都據此作出了批評。
但其實,湯博士根本沒輸,原因很簡單:預測樓市下跌,當然是在樓市猛升的時候,去作出預測,這才有價值,如果樓市仆到直一直,才去「預測」樓市爆煲,這才是廢話。
預測樓市想準確到「一出即跌」,只有政府才可做到,因為政府可以「出招」,民間評論員是不可能做到。那麼,一個預測究竟要在多久之內「完成期望」,才叫做準確呢?這得要看它的客觀情況而定。
如果是應用在樓市,一般來說,上升期持續十多年之久,那麼,如果預測它未來即將爆煲,在一年之內發生了,這預言也算是準確的。所以,湯博士以半年為限,其實算是「大贈送」了。(按:以上的客觀討論,並不代表我認同他的「爆煲論」。)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2251

樓價周期的基本理論

因為湯文亮博士近來太紅,所以要抽他的水,希望他不要見怪,但就是見怪,也要抽了,誰教他這麼有價值呢?又及他常常請我吃飯,現在我又要抽他的水,這叫做「吃飽了還要兜著走」,不亦樂乎!
近日湯博士在一篇文章寫道:「有不少人說,樓市14年為一周期。今次周期由2003年開始,應該是2017年結束,所以,樓市還有兩年上升期,甚至會是爆升……
大家都知道14年為一周期是一個假定數字,沒有人可以肯定,如果肯定,更加不會現時入市。而現在入市的人,大多數唔相信樓市14年為一周期,他們甚至認為樓市上升這個周期永遠不會完結。」
我相信他筆下的「不少人」意指地產業界的朋友,例如經紀們。業界朋友實戰經驗豐富,我遠遠不及,但是周期理論是書本上的東西,實戰派應該不大會看書,也應該不大清楚其真實的內涵。
樓市周期論是西方學者根據實際統計數據推論得出來的數字,第一個提出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Simon Kuznets,即是發明了GDP計算方法的那一位,此外,Homer Hoyt也統計了133年的芝加哥地產價格,寫出了那本著名的《One Hundred Years of Land Values in Chicago》。
樓市的周期,所謂的一「周」,應該是以上一次的高點,對今次的高點,又或是上一次的低點,對今次的低點,才是一個周期。如果用2003年計,對現時2015年,只是低點對高點,只能夠算是半個周期而已。所以,如果算周期的高點,應用1997年起計,才是起點。那些「不少人」講周期,居然連周期的定義也不知道,實在是奇怪。
根據統計,一個周期是由11年至33年,20年只是最大值,即是統計學上的最大可能,並不是實數。至於上升的時間,佔了整個周期的三分之二,下跌的時間則比較短,只佔三分之一,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才得出「樓市14年一周期」這說法。
不過,樓市的上升時間佔了三分之二,也不是一個必然數字,這是在經濟上升、人口上升、樓市需求持續,才會出現,這也是大部分地方的情況。
但是,如果在一個長期經濟低迷、人口萎縮的國家,例如日本,則會反了過來,下跌的時間遠比上升的時間為長。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6472

波幅不同 策略有異

【明報專訊】我和黃國英並不認識,但和他的合作伙伴Andrew卻是多年的朋友。那天,我看黃國英在某報的專欄,說到期指應該把買賣差價從一個點子,擴闊到5個點子,如果參照外國的經驗,這將可促進期指的成交額。
 
我對於期指並沒有研究,因此也沒有資格批評黃國英的說法是否正確。我只是想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就是最初有恒指期貨的時候,是1986年,那時的恒生指數應該是2000多點至3000多點吧,到了1987年10月,發生了黑色星期一股災,恒指跌到了1000多點。如果按照比例,那時的1點是比現在的5點的波幅更大。

30年前恒指升跌1點 等於現在5點多

如果用近年來做例子,2007年是31,958點,2008年最低是10,676點,最低時的1點相等於最高時的3點,這自然是很不對稱的事。記得有一個朋友,從2006年開始沽空期指,那時是7萬元一張按金,指數是17,000點,他一直沽空至2007年的最高點,由於恒指升到了30,000點以上,按金提高到18萬元一張,因此,他用相同的資金,所能沽空的期指張數也大為減少,結果,雖然恒指最終跌到10,676點,但他還是輸錢收場。

玩這些投資產品,每一價位所代表的百分比並不相同,如價是在1仙至2仙之間,一格的波幅是5%至10%之間,不可謂不大,但如果是紅底股,波幅就窄得多了。散戶玩這些波幅不同的股票,自然也有不同的策略。

所以,黃國英提出的差價與股價吸引力的問題,實在是很值得去討論的,也是很有趣的課題。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20/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19日

科瑞控股是好殼股

在上周五,一個好朋友生日,在他的私人會所大搞派對,brotherhood們都來齊了。其中的一位「好安答」,風流倜儻,女友無數,本來約了本屆港姐「乳豬全體」去吃晚飯,也都爽約而來這派對,可知其誠意。
在派對中,除了有大量大量的女士之外,由於這一批是低我一個generation的新晉炒家,當然還帶來很多新科技產品,例如說,無人駕駛飛機、電動滑板車之類。
酒酣耳熱之際,我聽到了他們在大談一隻股票,就是「科瑞控股」(8109)……詳細的內容不方便說了,免得誤導了公眾,只有回家翻資料,用公開資料來寫這一篇文。
「科瑞控股」是在2002年1月31日上市的,當時發行了1億股新股,每股定價為0.9元,在上市後,股價一直下跌,終於在2005年停牌,董事們辭職的辭職,失蹤的失蹤,公司資不抵債,並在2006年進入除牌階段。
在2007年,終於有白武士登場,救回了該公司,並在2010年復牌,而在復牌的當日,它的股價開市是1.8元,最高是3.6元,收市是2.4元。
在這之後,其股價一直在這個range之內波動,例如說,2011年的高位是3.75元,2012年又去過了1.69元的低位,2013年也去過了3.75元的高位,經1拆10後,最高曾經去過了0.44元,以創業板股票而言,也算不了甚麼大不了的升法。
在2014年,在萬股皆升,殼價也大升,人人賺大錢的時刻,它的股價反而徐徐下跌,在佔領中環的時刻,跌至最低的0.13元,跟著逐漸回升至現時的位置。
事實上,這公司在復牌以後,並沒有做過甚麼大規模的財技動作,只是偶爾小量配過新股,也沒有供過股,亦沒有大量發新股,它的業務相比起其市值而言,更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簡而言之,這是一隻很悶的股票,問題在於,正如劉德華在《賭俠1999》的說法:「你想悶悶地贏錢,還是很刺激地輸錢?」
對於這公司的看法,我只能夠說:1.它剛剛配售了新股,配售價是0.16元,接近史上的最低位,也和現價位距離不遠。
該股昨日收市報0.187元,升4.4%,成交額逾35.2萬元。
2.這是一隻非常好的殼股,乾乾淨淨,適宜賣殼之用。
說完了。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6223

都係為香港好 以和為貴

【明報專訊】昨天,李超人的長江和記實業(長和,0001)正式掛牌買賣,很多人相信,這股票在可見的將來,將會大放異彩,跑贏未來的長地,而一如我在這兩年來,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李嘉誠將會在退休之前,做一鋪前所未有的大茶飯,相信便是見諸這一次的長和系改組了。大家騎驢看唱本,坐巴士看《炒股密碼》,走著瞧吧。
 
說到李超人,在前些時,我和一個記者朋友聊天,他說李超人有一個以色列遊學團,給他們這些記者參加,這當然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李先生樂善好施,也已經是人所皆知的事實了,不消多提。

然而,奇怪的是,這一個遊學團,居然連向來和他不和的傳媒集團記者,也有參加,作為一個汽車維修員,不,作為一個政治評論員,我當然對政治十分敏感,對於此事,馬上撩動了神經,追問下去。

超人以色列遊學團 邀不和傳媒

那位記者朋友很不肯定地說:「他們好像是講和了吧?」說來的語氣,他的心中也沒底。

於是,近月來我開始留意該傳媒集團的報道,好像真的是沒有對李超人人身攻擊,反而是讚美居多……當然,我這樣說時,心中也是沒底的。

如果他們真的講和了,咁咪好囉,大家都是為香港好啫,萬事以和為貴嘛,電影都有得做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9/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18日

政治動盪怎辦

吾友孫柏文在一份財經雜誌的專欄寫道,由於他對香港的政治前景沒有信心,最壞的可能性甚至有機會因為香港太亂,中共索性收回香港,所以,他正在積極賣樓,以逃避可能面對的政治經濟風險。

這裏先不討論我對香港政治的看法,也許並不如孫兄般的悲觀,也不去討論我對未來樓市的看法,當然更加不會去評論是否贊同孫兄的這一個重大投資決定。本文的主旨,只是從理論上,去講講究竟當政治動盪時,資本市場和資產價格將會如何波動。

減持本地資產
孫兄說得對,如果政治不穩,樓價會下跌,這是對的。但是,這得要看政治是快速的惡化,還是緩慢的惡化。
如果政治的不穩定是緩慢的趨勢,像現在的香港,假設一切其他因素不變,即是沒有供應短缺之類的客觀因素,樓價的確是應該緩慢下跌的。但是,如果政治局勢快速惡化,由於房地產是相對價格不敏感的市場,所以並不會馬上反映出政治的變化,反而是股市,會下跌的比較快。
但是,如果政治動盪發生得更快、更激烈,那就將會連貨幣也守不住,這好比一九八三年中英談判,港元急跌,由當年六月初的6.5元,跌至九月下旬的9.6元低位,這會比樓價跌得更快。但如果政治局勢是慢慢的變壞,那就是先跌樓價,當樓價跌到了一個地步,那貨幣亦會失守……。換言之,只要政治不穩,貨幣是遲早失守的,只爭在是快是慢而已。
所以,假如孫兄看不好未來的政治局勢,賣樓固然是必然,但除了賣樓外,最好還是減少持有本地資產,更加別要持有港元,否則縱是賣樓,也枉然。當然,更高的主意是遠走高飛,像很多嚮往民主自由的人士一樣,移民台灣,由於台灣的生活水平遠比香港低,所以只要賣掉香港的資產,退休在台灣也足夠了。但如果繼續留在香港打拼,別忘了我的忠告:囤積食糧,以備不時之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318/19080140

本地科技股揚科集團

如無意外,「揚科集團」(8140)這一隻創業板新股將會在今天上市。也是如無意外,這隻新股將會一如其他創業板新股,將會大幅gap開,問題只在於,gap開的幅度究竟有多大、股價究竟有多高而已。

「揚科集團」是一隻本土科技股,由香港大學的幾個畢業生,有電腦系的,也有管理系的,在二十年前,組成了兄弟班,奮鬥打拼多年,終於修成正果,成功推上市。

在香港這個畸形地方,以他們這種學歷,兄弟班的幹勁,齊心合力,如果不用來搞科技公司,而去炒樓炒股票,也許早已經發了大財,省了很多年的奮鬥。

當然,青年人去搞科技公司,奮鬥精神是值得讚賞的,再說,在今天上市之後,他們也可以和其他的成功人士一樣,靠著炒股票來賺錢了。

在這一次,它總共配售了2.5億元新股,配售價是0.38元,即是集資額是9,500萬元,整隻股票的總市值是3.8億元,在創業板股票而言,這是中位的規模,不大也不小。

根據交易所公布的配售結果,它獲得了輕度的超額認購,一共有123名投資者承購,前10名承配者,獲分到了82.14%,前25名承配者則獲得了99.33%的股份,換言之,這又是一隻自己人圍晒,乾到龜裂,任炒任開的創業板。

我曾經在他報寫過一篇專欄,說創業板股票在上市時,股票常常極度集中,往往令到股價急升,隨時一開升幾倍,這當然是很不合理的。所以,我的意見是,創業板股票的上市,應該和主板看齊,規定要有某個比率的公開認購,這會比較合理,也會令到股價不容易爆升幾倍,因而構成了不必要的風險。

其實,創業板之所以可以有100%placing的自由,皆因在以前,創業板不受歡迎,市值很低,交易所為了避免創業板找不到足夠的投資者,才會有這一條的寬限。

但現在,創業板連殼都值2億幾元,成交額一天幾千萬至幾億元,也是平常事,根本不愁投資者不足的問題,反而因為「全配售」的寬限,令到它們在上市時,股價大起大落,投資者在一劑發達和一劑輸清、天堂與地獄之間徘徊遊走,這才是不合理呢!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5907

股票如藝人 壞消息勝無消息

【明報專訊】上星期發生的一件戲劇性事件,莫過於皓文控股(8019)因為宣布有可能收購亞視而停牌,結果復牌後股價大升,又因亞視的否認而股價急跌,從高位0.445元,至低位0.125元,兩天之間,上下波幅有兩倍之多,實在驚人。

這個消息其實我早已聽聞過,當時心想﹕「唓!買亞視這間爛公司,是壞消息,不是好消息嚟架噃!」再說,皓文控股的市值只有幾億至十幾億元,點買得起亞視呀?

但是,這股票畢竟還是大炒了,可見得壞消息也是消息,比靜悄悄沒消息為佳,好像藝人,上過了報章頭條,就是成功,就算是Coffee,也可以因此走紅。

有些錢只有「清兵」才有資格賺

然後,亞視的執行董事葉家寶卻說並無此事,令到皓文控股的股價大跌。這宗「羅生門」事件,實情是亞視有一名潛在投資者ECrent,與皓文控股在一個月前有商務上的接觸,不過並無簽署任何協議。據我所知,其實雙方也只是談過一次咁大把而已。

大家倒說說,股民有沒有可能不知道這是一場假局呢?說穿了,股民也是找個藉口炒股票,這好比男女雙方,你騙騙我,我為了好玩,也甘願被騙,如此而已。話說我有一個朋友,老早知道了這個「消息」,購進了這股票,而且賺了一些錢。我問另一個朋友﹕「如果你也知道了這個內幕消息,你敢不敢去買?」

朋友苦笑說﹕「當然不敢!」

所以,有的錢,也就只有心口掛個「勇」字的清兵,才有資格去賺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8/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17日

星美文化改橋喪炒

昨天下午,我正在和朋友喝下午茶,突然有線人來電,叫我留意「星美文化」(2366),我皺眉說:「這股票曾經令我大丟面子,你還要我去買?」

他很肯定地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一隻股票可以脫胎換骨,你今天不買,一定後悔!」
我馬上埋單回家,去看資料,以及密密打電話收風。話說這股票在去年暴跌了幾十巴仙之後,宣布一供八,卻在股東會中被小股東投票反對了。不消說的,這股票馬上陷進了僵局,在低位中徘徊,一直不動。
然而,從上星期開始,它突然日日猛升,而且是大成交地急升,於是我致電給另一位線人套料,他的說法是:「家陣內地電影股炒到癲晒,你睇隻『阿里影業』(1060),炒到幾百億市值。呢隻『星美文化』只有三億幾,老闆唔通仲向下炒咩!有咁強嘅勢,梗係乘機改橋,唔向下炒,改為向上炒啦!」
我馬上說:「係噃,炒返到十零廿億市值,都仲係『阿里影業』的幾個巴仙市值,到時先至同啲大陸Friend唱,話隻股票好平好平,散畀啲大陸Friend,咁先至係食大茶飯吖嘛!」
線人說:「咪就係囉!」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1772

收緊自由行如八萬五

【明報專訊】對於收緊自由行,我的看法是,這設想遲了三年。

在三年前,那時,自由行的數目快速上升,到了「牛市第三期」,正是用行政措施打壓的時候,因為香港的基建已經承受不了。但是,香港政府沒有這樣做。然而,現時自由行本來就在萎縮,如果還用行政措施,那只會令到本來糟糕的事變得更糟糕,這好比董建華推出「八萬五」之時,正值樓市的下行軌道,那是不可行的。

其實,自由行的萎縮,不獨於在香港,也在澳門,所以濠賭收入才會大跌,賭股也跌個不亦樂乎。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香港和澳門有寶咩,以前大陸人無地方可以去,唯有來香港澳門玩啦,但現在世界各國均對大陸人放寬了簽證安排,大陸人,尤其是有錢人,都忙着去攻陷世界的其他地方,例如日本和韓國了,那裏有空來香港鳩嗚呢!所以,現在反而是想辦法促進自由行的時間,但梁振英政府卻反過來要收緊了,不過中央政府恐怕是不允許的。

贊成港人走水貨順理成章

至於有人翻舊帳,說當年梁國雄和陳偉業是支持水貨的,我的看法則是﹕他們當年只是支持香港人走水貨到大陸,但現在則是反對大陸人到香港走水貨,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我當然知道,北區很多家庭以前都是靠走水貨維生,也有很多孩子是靠水貨吃大的。不過,贊成香港人走水貨到大陸,和反對大陸人到香港走水貨,這非但互不矛盾,反而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香港人和大陸人是競爭對手,其為私梟者,則一也!這好比男人最喜歡去滾,但最憎老婆勾佬,這也是互不矛盾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7/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16日

半人半雞和專業拍拖

很多年前,肥Andy對我說過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外國,良家婦女就是良家婦女,妓女就是妓女,兩者是分得很清楚的。但在香港,卻有很多半人半雞的物體,難以分類,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肥Andy就是「友聯建材」和「變靚D」的前老闆蕭若慈的兒子,也即是蕭若元的外甥,在加拿大唸書時,是高材生,回流後,幫助家族生意,「友聯建材」、「友暉雲石」、「修身堂」等等,都是他一手搞上市的。這位公子哥兒當年開的是保時捷,晚晚去當時最多女的夜場manhattan去蒲,自然是見盡美女百態,從社會學的觀點去作出分析,因而得出客觀的心得和結論。

這些「半人半雞的物體」,如果要作出分類,其一就是另一位肥仔朋友口中說的「專業拍拖」。

簡單點說,所謂的「專業拍拖」就是一些美女,可以既不當妓女,但也可以靠著男人供養過活,方法就是認識有錢的男友……就算她不問男友拿錢,唔通拍了一輪拖,有錢男人「唔跌」(「跌錢」的「跌」,女界專業術語)。

另一種,就是「專業一夜情」。我認識的一個女仔,如果用一個四字成語來作形容,可以說是「高大淫賤」。

她沒有工作,常到蘭桂坊找一夜情,雖然說一夜情不一定收錢,例如說,我有兩位acquintances都「上」過她,但這兩位acquintances均是金融小賊,自然也也是「趙完鬆」,不會付錢。

但如果專門找上一些身光頸靚、出手豪闊的金融才俊,一夕春風過後,十個總會有一個醒她一萬幾千,「給你買衫」之類,她的日常花費也不大,用不了多少錢。她現時住的幾百呎小房子,位於蘭桂坊附近,就是她對一個相好說無家可歸,這位恩客為她找了房子,並且付了三個月房租。

至於三個月後,房租如何解決呢?正是「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自然也會有人為她付鈔的了。

除了「專業拍拖」和「專業一夜情」之外,還有很多的「半人半雞」形式,不能盡錄,大家所熟悉的「援助交際」也是其中的一種。

近日沒有心水股票,下期再說。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50316/168457

修身堂配股後的momentum

「修身堂」(8200)是我一直留意著的股票,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它是於2000年創立,於2003年上市的,創辦人是張玉珊博士,那時她才29歲,維基百科的記載是她是「香港最年輕的上市公司主席」。但我認為,必須前面加上「當時」兩字。因為據我所知,至少有一個叫「張松橋」的第一次當上市公司主席時只有27歲。但張玉珊博士是香港最美麗的上市公司主席,卻是毫無疑問的事,而且還得在前面加上「有史以來」四字。

我手上持有幾百萬股「修身堂」,是在近幾個月來,陸陸續續,分批購入的。我當然不會這麼膚淺,因為一間上市公司的主席長得美麗,就去購進其股票。再說,張玉珊博士向來就美麗,而我購進其股票,卻只是近來的事。

「修身堂」的財技異動始於去年3月,曾配售約5,000萬股,配售價是0.45元,然後又「一供三」供股,每股供股價0.1元,供股結果表面上是超額認購5倍,但由於有86%是額外認購,故它其實是原股東認購不足,我判斷它已經供乾了。最新的公布是,它又配售3.57億新股,配售價是0.143元。

本來,我並不需要親自研究這股票,只要致電拍檔梅偉琛,問他意見就可。因他每天花逾5小時去研究股票,幾乎每隻細價股他都曾研究過,向他問意見往往比自己研究更有效。但很可惜,他當上「修身堂」董事,礙於身份,不方便向我透露詳情,我只有自己動手動腳又動眼,乖乖去研讀有關資訊了。

然後,在上周五那天,「修身堂」股價忽然發生異動,從0.16元快速升至0.175元,以全日高位收市,還有成交配合,成交金額2,372萬元。我回家後看一看交易所通告,原來在上周四那天晚上7時11分,它剛剛公布了配股集資完成,有了這個momentum,怪不得它的股價突然異動了。總括而言,「修身堂」是一間有實質而持續業務,也有賣殼概念,也供乾了的股票,現在還加上momentum。從炒作概念看,它的集資額是5,105萬元,如要把配售回來的股票賣光,最少也要3億至5億元的成交額,如要有合理利潤,最少也要炒高50%至100%。但上周五成交額只是2,372萬元,股價只比配售價高出22%,顯然還有很多水位可獲利。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5467

炒股變數多 炒上變炒落

【明報專訊】那天碰到一名莊家朋友,忍不住對他說﹕「喂!你又話會將隻嘢炒上去,點解今日會不升反跌架?」

他的回答令人哭笑不得﹕「今天炒到了中午,突然見到有人在九毫幾子連掛幾個牌,掛咗十幾球,然後又掛在1.03元、1.04元沽出。喂!咁擺明即係long住嚟沽,沽完晒之後,嗰十幾球就肯定會down晒牌,熄晒燈。咁樣抽我水法,我梗係唔制,於是咪一口氣插佢幾格,等佢接番千幾萬,然後暫時把股價放下去先,放低兩日,睇吓佢沽唔沽先至算啦!」

莊家被抽水 臨時變陣

我大笑,看來炒股票呢家嘢,真的是很多變數,話明會炒的股票,都會因一些突如其來的小事件,又拖多幾日。世事難料呀!

在去年,我做了視力矯正手術,本來是想找張叔銘,不過有熟悉醫學界的朋友說﹕「張叔銘好忙架,你不如找誰誰誰啦。」

我發現這位誰誰誰居然貴到無倫,心想,咁貴,一定無衰啦。誰知一做,右眼卻做壞了,補做一次,效果依然不好,結果還是找了張叔銘去補救。

做完手術的那天,我獨着眼去和某周刊的記者吃午飯,那名副總編輯說﹕「不如你同我做一個視頻,唱衰那位醫生啦!」

我說﹕「算吧算吧,不過有你們這班傳媒朋友,得罪我的人,真的不會有好日子過呢,得閒多點出來,我請你們吃飯!」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6/columnist/en30_en30.htm

TVB的成功策略︰為什麼男人喜歡黃臉婆 (經濟日報)

王維基的港視搞得滿城風雨,成為了政治熱話,這個故事的劇情曲折離奇,令人難以捉摸﹕港視雖然競投免費電視牌照失敗,結果轉戰網絡電視,誰知投中了免費電視牌照有線電視和now還未啟播,投失了的港視的網絡電視卻反而率先播出了。由於港視所拍的劇集《警戒線》和《選戰》在試播時獲得了極大的好評,所以很多人都對港視的收視作出了樂觀的預測。誰知又來一個反高潮,港視的收視率快速下跌,迫得港視宣佈減產節目製作,主攻網上購物平台……故事還在繼續中。
我曾經寫過好幾篇文章,評論港視的製作應以捧明星為主,製作劇集為輔,因為影視製作永達是明星先行。後來這篇文章引來了王維基的親自回應,我當然不同意他的反駁,但也無需要沒完沒有的再回應下去。當年吾師李天命博士的教誨是﹕世上辯駁的贏輸,並非是以誰說最後一句所斷定的。
我想提出的是另外的一個問題﹕我們看電視,究竟想看到的是甚麼?又或者說﹕在這個世上,已經有了很多的好電影可以看,為甚麼我們還要看電視?電視製作的平均水準,明明是遠遠的低於電影嘛!
這又衍生出另外的一個問題﹕在十多年前,人們為甚麼如此喜歡看王晶的電影?那些《最佳損友》、《精裝追女仔》,明明是爛得不能再爛的電影,就是看的人,也明明知道它們很爛,但為甚麼還要排隊買票去看?別說這個了,就是在今天,有線電視電影台不停的重播這些爛片,但居然還有大量的觀眾去收看,因此它才會不停的繼續重播下去。
如果我們看有線電視的重播率,以上的王晶爛片,比絕大多數的好片,其重播次數都高得多,由此可知它們的受歡迎程度。難道世上的人的口味都那麼壞,分不清好片和爛片嗎?
我會得出一個結論﹕爛片是有很大的市場價值,而這個市場價值比好片更要高,這好比垃圾食物和一頓盛宴,垃圾食物永遠有著更大的市場。我是個很愛美食的人,但如果要天天吃,我寧願吃垃圾食物,誰能受得了天天鮑魚魚翅呢?
或許按此思路,我們會得出另一個答案﹕如果要天天看,我們寧願看比較爛的片,都不願意去看那些緊張刺激、精密布局的劇集。原因很簡單,大家工作了一整天,回到了家中,誰還願意再動腦袋呢?大家都只想看一些不用腦的低能節目,調劑一下心情罷了,誰還願意看那些緊張刺激的《警戒線》和《選戰》呢?
我常常說的一個比喻﹕為甚麼我們可以煲劇,一煲幾十個小時,卻難以連續去看多部電影呢?這是因為劇集的節奏比較慢,可以很hea的去看,由於不大費神,才能連看很多小時,如果是看緊張的電影,連看幾十小時,那就太累了。
這好比很多人批評,TVB的節目的燈光攝影太差,這叫做「世界光」,就像王晶的爛片所打的那種光,是最容易打,也最快捷、最省功夫的。在美感方面,它當然是很爛。但從科學的角度去看,它卻是看上來最舒服,最不費力,對眼睛最好的,長期看下來,也不會累。
所以,TVB製作的劇集,用大家熟的人物,用很hea的節奏,那些不用腦的劇情,看上來不費力的燈光,其實是最適合在家中觀看的製作方式。這好比叫家中的黃臉婆去參加選美,當然是可笑,但是,黃臉婆卻是最適合男人,日日見也不會累的,男人也想天天回家看著她。當然,男人也會去滾,去找美女,這正如人們也喜歡去電影院,去看好的電影,但天天看的,還是爛戲,正如我們天天吃的,不是山珍海味,只是家常小菜,甚至是垃圾食物。

2015年3月13日

成立細價股指數

那天與一位股壇具影響力的人物去港島廳吃飯,說起滬港通,我忍不住說:「大陸人唔鍾意炒香港藍籌股,所以滬港通流行不起來。如果有一天,滬港通進一步開放,大陸人可以炒香港細價股,細價股有供股合股,可以搞到乾晒才炒,又唔使停牌,大陸佬才會炒到癲呢!」

那位人物說:「對呀,所以我們正在研究推出一個細價股指數,可能是一百隻左右,以近期的成交額為準,如果列入這些指數的成分股,滬港通便可以加入了。」
我說:「咪即係好似MSCI咁?」
那位人物說:「對!」
其實香港的莊家們利用MSCI搵食,已經不自今日始了。很多股票無端端日日大成交,就是為了打進這個指數,以吸引基金入貨。
記得在2000年,當時蕭若元的「天網」(577)加進了這個指數,同時被踢出的,卻是「華人置業」(127)。我對蕭生笑說﹕「你已經超越劉鑾雄了!」
查實當時「華人置業」市值不過是十幾億元,我很想買進,作為長期投資,可惜手頭並沒有閒錢。後來「華人置業」果然喪炒,不過已經是好幾年之後的事了。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1419

地產問題是從何來的?

大約是在1992年左右的事吧,詳細的年份不大記得了,那時,我的老闆買了一間紅山半島的獨立屋,價錢是九百萬元。當日我作為財務總監,帶了支票,走到了聯合集團的總部,付了訂金,然後,我便打算去找銀行,去商量按揭貸款了。

就在這時,突然發生了晴天霹靂的事:因為當時香港的樓價升幅太大,政府決定採用行政措施,收緊按揭成數,從八成減至七成。這頓然令到我們失去了預算,好不容易,才終於另外籌到了那一成的錢,付足了首期。

以上的故事,是企圖向大家說明,香港政府使用的行政措施,例如收緊按揭,是從港英政府時代,已經有了,並非是特區政府的首創。

事實上,從八十年代至今日,香港政府已經多次增加了按揭成數,以及上調了印花稅,作為調控樓市的行政措施。

作為一個自由經濟的信徒,同時作為一個房地產市場理論家,我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看法是這樣的:長期而言,能夠幫助到市民改善居住環境的,只有增加土地供應、增加房屋供應一途。但是,由於從增加土地供應,以至於建成房屋,所需要的時間是好幾年,因此,當樓價急升時,政府採用行政措施,作為短期的特效藥,是可以的,大前提是,當樓價回順了之後,這些行政措施便要取消,把樓市回復正常。

好了,在1997年之後,香港的經濟不景,樓市急跌七成。香港政府怎樣應付呢?答案是:它並沒有把在先前設下的行政措施取消,反而是採取了減少土地供應的法子。

換言之,香港政府在樓市上升時,採取行政措施,當樓市下滑時,卻用上了減少土地供應,作為應對法子。
結果是,樓市的行政措施愈來愈多,從來沒有取消過,例如印花稅,以前加了幾次,在樓市下跌時,也沒有相應作出調整,想來是因為政府害怕收入減少的關係。

所以,今日香港地產市場的問題,就是在董建華時代,當樓價下跌時,並沒有還原當年的行政措施,扭曲了市場機制。從原則上,我本來是贊成梁振英政府採用行政措施,去壓抑樓價,但是我又擔心,梁振英將會同董建華一樣,將來樓價調整時,不去取消行政措施,卻又去從供應著手,則這變成了一個無間的惡性循環,後人亦復哀後人也。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5305

囤積物資的重要性

人類的科技進步一日千里,在今日的社會,由於電腦科技發達,物流的技術發展,又已經大幅躍進了。但是,從另一方面去看,當存貨的數量可以減至最低時,只要一旦在短時間的需求量大增,便會令到供應鏈斷裂,現貨供應即時斷市。可見今日的日用品供應鏈是如何的脆弱!

所以,我的意見是,一個家庭如果有經濟能力,必須為他們的生存去「買保險」,囤積一定數量的日用品。在我小時候,不時看到某些同學的家中,囤積了一大堆物品,除了大米、罐頭之外,還有油、鹽、厠紙、牙膏等等。在當時,我總是暗笑這些長輩太過無知,到了現在,才恍然發覺他們的做法大有智慧,這也許是因為他們經歷過戰亂,才知道物資缺乏的可怕,才知道囤積物資的重要性。

我的建議是,一個低下階層的家中,也要囤積一個月的物資,一個中產階級的家中,就要有三個月至半年的物資,至於富有人家,則不妨有一年的日用品存貨,以策安全。其實,囤積物資,只能夠算是積蓄,不能算是浪費,因為這些東西是一直在使用着的。另外一種做法,則是把快要過期的物資,送給有需要的人,例如食物銀行,這既可以做了善事,也乘機清了存貨,自然也不能算是浪費。

除了囤積日用品外,也應該存有藥物,其中「特敏福」治療感冒有神奇的效果。

除了食物和牙膏、厠紙之類的常用物資之外,還有甚麼是有需要囤積的呢?我的另外一種存貨,是藥物。一些基本的藥物,如消毒用品,以及紗布之類的,自然是必需品。我的家裏總是藏着三顆安宮牛黃丸,這粒昂貴的藥物,其中的雄黃、硃砂都有毒性,所以美國和日本禁止進口。但是,它治療急性中風,卻有神效,可以用來急救之用。這藥物是同仁堂的鎮店之寶,在香港有售,但在北京買的功效更大,原因不方便說了。

另外有一種藥物,相信大家都聽過它的名字,叫「特敏福」,是在執筆時世上唯一能夠治療感冒的藥物。因此,當禽流感等等流感疫症發生時,它便會斷市,因為政府會買光所有的特敏福,以作防疫之用。

據藥廠所說,這藥如果在發病的二十四小時之內服食,可以有效令到流感的痊癒期縮短百分之三十至四十,還能令到不適感減低百分之二十五。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只要持續服食七天,每天兩次,就可以產生六個星期的預防免疫期,但我找不到此說的出處。如果此說屬實,當疫症蔓延時,它還有預防的功效,但政府當然不方便說,以免被人一掃而光,病人反而無藥可吃,更加重了災禍。

有次我患了感冒,吃過特敏福,覺得這真是一隻神奇的藥,比我以前吃過的所有感冒藥都要好。以前的藥只能減輕症狀,減輕痛苦,而無法治病,然而,單單從「減輕痛苦」這項功能而言,特敏福也是勝於其他所有我吃過的藥物。但此藥也不便宜,售價應該是在二百元至三百元之間。

此藥在香港是處方藥,藥房不能售賣給普通人,必須醫生紙才能出售。我不知道慫恿人們去購買處方藥是不是刑事罪行,也不知道藏有處方藥是不是一種刑事罪行,我只是把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想法告訴大家而已。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1120

炒股慢慢上 賺得好舒服

【明報專訊】大家都知道,我在近期的心水股票是中銅資源(0476),已經說了很多很多次了,也幸好它的走勢並沒有令我丟臉,在我初提及時,股價大約是0.68元,但在現時,股價則是0.84元,一步一步的走,也算是走得很穩陣。

但是,我忽然發現了一件事,就是忘記了利益申報。這隻股票我是持有的,一共有100多萬股,不過,這一次並非是在推介前買入,而是在上星期買入的。 當然了,我的大原則是,不會一邊唱好股票,一邊馬上沽出股票。所以,我在此宣布,不會在短時間沽出,至少不會在這兩個星期之內沽出,除非,它急升至3元以上,咁好利潤,就梗沽啦。但我相信,這股票的走勢,將會是一步一步的推進,不是快炒快上也快落的那一種。

非快上快落格

所以,持有它,也需要有耐性,但好處是,如果是慢慢的上,當累積了一定升幅之後,就可以「食住等」,放在一旁,袖手等賺錢,賺得好舒服也。

那天同朋友鋤弟,他也是識飲識食之輩,我們自然談得十分投契。我問他有什麼好吃的餐廳,他說浙江軒好吃,我說我去過一次,是政府新聞處的高官請我去吃的,水準很高,但不到值得推介的地步。他說,可能是新聞處的官員不懂得叫菜吧,那裏的幾道冷盤,可是真的好吃呢!

好,在這個星期,一定要去吃一頓,試一試它的冷盤。

上星期五,在中環閒逛,到了一間叫Serapian的皮具店,是來自意大利的,款式大方,皮質很不錯。我看它的手袋,售價是Hermes的一半,我想,產品品質不是問題,但要賣這個價錢,店舖裝修要再高級很多才成。又﹕那名叫「Vivian」的店員水平很高,有禮貌兼熟悉產品,值得一讚。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3/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12日

幾元一股的細價股

昨天上市的一隻新股,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KTL」(442)。

這公司是老牌珠寶製造商,產品包括了戒指、耳環、吊墜、項鏈、手鐲、臂鐲、袖扣、胸針、踝飾等等,過去3年的利潤分別為6,837萬元、3,377萬元、3,757萬元,最大的銷售地點是俄羅斯,所以近期俄羅斯的政經局勢不穩,盧布貶值,它的利潤便因匯率而跌了下去,估計當俄羅斯經濟回復正常時,這公司的利潤也會回升上去。

不過,這些小型上市公司,其實也用不著計算它的利潤,因為利潤只佔了其價值的小部分,真正重要的,是其殼價,皆因三千多萬元的利潤,但殼價卻佔了5億元以上,當然是殼價比公司業績更為重要了。

它的發售價是3元至5元,結果以發售價的下限3元出售,即是上市市值只有2.4億元,很可能是本年度最小的一隻主板股票了。它的總發售股數是2,800萬股,以每股3元計,即集資額是8,400萬元,由於超額認購是40.79倍,需要作出回撥,因此公開發售的比例是30%,其餘的70%則是配售。

我之所以對這股票大感興趣,皆因它的發售價是3元,注意,是3元,而它的市值是2.4億元,注意,是2.4億元。如果以這股價和這市值去比較,它是在股壇中股價最高、市值最低的一隻。

大家都知道,散戶對於股價很敏感,但是對於市值卻不大注意。所以,很多股票都寧願拆細,把元股變成毫股、仙股,以增加流通量。為何這隻「KTL」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呢?這就是我留意這股票的原因了:它愈是de-sale,我愈買,因為這其中很可能有「陰謀」。

前天它公布了其配售結果,雖然是40倍的超額認購,但是申請一手1,000股的股民,中籤率卻是100%。申請2,000股、3,000股,以至於30,000股的,也統統只有一手1,000股。換言之,不管申請多少,其獲配發的股票都是一樣,怪不得在討論區有人說:「又益晒啲一手黨,唉。」

抽中了這股票的股民,昨天當然是即贏幾成收場,皆大歡喜。該股昨日收市報4.82元,上升60.6%。
然而,這股票的高潮,恐怕不是昨天,而是必待它在把公開發售的股票大致上回收,收齊貨之後,才會「開工」。

所以,炒這股票的策略,應該是等它再度爆升之時,才好去追買,可以縮短等待的時間成本。至於它在甚麼時間再度爆升,那就說不準了,因為要等收齊貨,今天不定,十天後不定,兩個月後也不定,反正我也不心急:每天吃香喝辣,食住等,急甚麼?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5018

股票內線分等級 準確度留中存疑

【明報專訊】幾天前,有朋友問我﹕「為什麼在這半年來,你一直看好中油港燃(8132)這股票呢?」

我說﹕「通常我看好一隻股票,次要原因是它的基本因素一定要合格。」

朋友說﹕「那主要原因呢?」

我大笑說﹕「當然是內線啦!只是有的內線是絕密內線,不方便說,有的是普通內線,不妨大講特講,所以內線也有分不同的程度。」

朋友問﹕「那麼,中油港燃的內線呢?」

我說﹕「就是線人說,它很快便會注資,完全變身。」

朋友問﹕「說完內線,說基本因素吧。」

中油港燃財技工夫做足

我說﹕「這是一隻殼股,基本因素是零。不過財技因素則是它已經賣了殼,改了名,也找了中油燃氣(0603)和昆侖能源(0135)當合作伙伴,去年配了股,上個月剛發了認股權……財技做到十足,隨時撳掣便可以開車了。」

朋友說﹕「這麼多的優點,有沒有缺點呢?」

我說﹕「最大的缺點,是股價已經炒高了幾倍,不過這是很久以前的事,現在的價位比52周低價只高了三成。它的市值不低,有8億多,這價位有點尷尬,如果用中油燃氣和昆侖能源來作招牌,升十倍,八十億也有可能,但如果用殼價來作計算基礎,則它只值現價的30%。」

朋友說﹕「那你的看法呢?」

我說﹕「它拆細一拆十,從元股變成了仙股,一般來說,股票從幾毫子到個幾最是吸引,仙股反而壞了形象。因此,我比較傾向於相信,它會炒至2毫幾以上,20多億市值,照樣是射程範圍,可以吸引到散戶,但莊家又有足夠的利潤。不過,請記着,這並非買賣建議,因為線人的準確程度,我只能夠留中存疑!」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2/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11日

代辦二按兇殘

湯文亮早前的一句番話,一石激起千重浪,在樓市引起了廣泛而熱烈討論,可見他在樓市一言九鼎的江湖地位。這裏姑且不去討論湯博士的預言究竟命中與否,不過,湯博士作為前線炒家,一直在地產市場的前線去衝鋒陷陣,他所能夠掌握的市場資訊,應該是遠遠在其他人之上的。

收高昂介紹費及利息
至於有人用財務公司專家的身份,去挑戰湯博士對這方面的知識,對此,我只能夠說,湯博士的紀惠集團並非是他的一人公司,股東之一是他的姐姐,而其姐則是創興銀行(1111)廖家的新抱,紀惠集團在這短短十年間,快速地由幾億元的資產,急漲成幾百億元的中型地產公司,不消說的,當然是槓桿財技的高手,如果認為湯博士不懂財務公司的經營狀況,可未免太過可笑了。
如果說到那些二按、三按、四按的問題,我認為,這反倒是小事。我有一些朋友,也是專搞財務的,不過,手法可比二按、三按、四按更兇殘得多了。這一種兇殘的財務手法,叫「代辦二按」。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間財務公司,收取的二按利息,三十幾厘左右吧。不過,他所接受的轉介經紀,則又收了三十幾個巴仙的介紹費,於是呢,那位可憐的債仔問他們借一百萬元,用層樓來做二按,減去三十幾萬元的介紹費,再減去十幾萬元的利息,結果呢,實收五十幾萬元。
半年還款期過去了,債仔當然沒有錢還,只有續借,在這時候,我的財仔朋友拒絕借下去了,於是,債仔唯有再找轉介經紀,再找第二間財務公司借錢。當然了,這一筆新的貸款,經紀也是收取轉介費的。
這樣的轉借了幾次,那位債仔很快便債台高築,其房子變成了銀主盤,逼得終於要出售了。所以說,問題並不在於房子究竟按揭了幾多次,因為它可以單一個二按,就已經按爆了,業主也非得傾家蕩產不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311/19071433

確利達的來龍去脈

「確利達國際」創辦於1989年,在1999年上市的,創辦人是林孝文醫生。林醫生是商界的名人,他的太太叫「莊月華」,是李嘉誠太太莊月明的妹妹。換言之,林孝文和李嘉誠是連襟的關係。
後來,「確利達國際」被「重慶李嘉誠」張松橋所收購了,注進地產業務,改名「中渝置地」(1224)。在2012年,「確利達國際」又從「中渝置地」分拆出來,就是今日編號「1332」的公司,林孝文醫生一直是公司的主席。
在去年,這隻股票終於有財技上的異動,就是張松橋把控制性股權賣給了維他奶的後人羅琪茵,股票則一拆十,並且一送一紅股,還宣布收購LED照明業務,業務大變身。
我在去年看中這股票,但沒有買,拍檔梅偉琛卻大手買進了,至今為止,進帳已有了幾百萬元。在近日,「確利達國際」的股價有了異動,相信是因為幾隻大孖沙光伏股,如「漢能薄膜發電」(566)大幅上升的關係,所以它也乘勢跟升了。
如果以殼股標準計算,「確利達國際」是17億元市值,當然不能說是平。可是,如果以光伏股的標準來計算,這種公司由於有國策支持,隨時幾十億,甚至是幾百億元市值,也不出奇,問題只在於,幕後人的決心有多大而已。
如果論到沿途走勢,「確利達國際」雖然升了不少,但是從來沒有大手成交過,也即是說,莊家從來沒有派過貨。在這種情況之下,憑藉「LED」這個近期流行的概念,乾挾上到無雷公咁高,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我問梅偉琛:「你的股票會不會沽?」
他答:「最多沽番成本,攞番個本,再加番啲利息,其餘的,梗係同佢死守到尾啦!」我想了想笑說:「無錯,佢連名都未改,使乜驚呀!點都等佢改番過靚仔光伏名,再注入多幾件資產,乾挾高一倍,等啲散戶落晒搭,你先至好沽啦!」
廣告一則:最新一班「周顯股票課程」將於本月底開班,有意者請電郵給本人的經理人phemey@gmail.com。又及:本人新書《理財密碼》將於本月發售,英名書名是「The Art of Financial Planning: A Satisfaction-Maximization Approach」,另有「理財密碼晚宴」聚會,如欲出席,均是與Phemey聯繫,謝謝。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4760

小米爬過蘋果頭 誰說不可能?

【明報專訊】話說那天讀報,看到小米手機的創辦人雷軍指出,今年的收入超過1000億元,上升了35%,其手機總銷量是1億部,豪言將在10年內超越蘋果,成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製造商。

這一番話,很多香港人、蘋果迷,都不會相信,認為他是吹牛。我則保持中立,因為兩個客觀的事實﹕

第一,iPhone面世至今,仍然沒有十年,在智能手機的世界,發展得實在太快,十年之後的事,誰敢肯定地說呢?再說,十年之後,也有其他的可能性,例如不是因為小米的銷量高了,而只是蘋果垮了,所以小米也可以勝過蘋果。還有另外的一個可能性,就是有別的新製造商果然打敗了蘋果,不過不是小米罷了。

第二,中國的強項,素來是以廉價、大量的方式,去製造中低檔的產品。如果智能手機的科技進展慢了下來,就像電視機等電器,給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是很正常的事。中國的弱項,是製造高端的產品,更弱的地方,是在美感,所以,中國貨永遠只是量產,造不了高價貨色。所以,小米在銷量勝過蘋果,也並非出奇的事,不過,它在總營業額、總利潤方面,單看牌面,恐怕是勝不了的。

鬧強國人隨地小便 對錯焦點

說到中國,那天說起中國人隨地大小便,我說﹕「你們真的是不識國情,也不識世情,只是盲目的看新聞,記者也是盲目的報道。相對而言,中國人隨街小便的習慣,遠遠比不上外國人。中國人的問題,是他們認為,小孩子不能憋尿,所以他們放縱小孩子去隨處大小便,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小孩子是不能忍的。香港人罵強國人隨地大小便,包括記者的報道在內,是連這個根本的矛盾所在也搞不清,便來大罵了。我當然認為小孩子隨地大小便是不對,我15歲時,便在大丸被香港小孩子的尿尿到了腿子,破口大罵那母親,但是,要罵強國人,也要對準焦點來罵呀!」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1/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10日

炒細價股愛國愛港

在這兩年,細價股市場十分熱鬧,幾乎全部細價股的股價都上升了,我把其中的原因分為三個:

第一個原因,內地老闆紛紛來港買殼,推高了殼價,股價因殼價上升而上升。
第二個原因,梁振英政府努力壓抑樓價,由於買賣的成本太高,炒樓變成了無利可圖,部分炒家唯有轉戰股市。在我這等細價股炒家而言,這自然是梁振英的德政。
第三個原因,前些時間,商業罪案調查科把窩輪造市的炒鬼拉了好幾批人,結果窩輪界風聲鶴唳,無人敢於入市「點火」,炒鬼唯有轉戰細價股了。
有一天,我碰到了金融界的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我對他說:「散戶反正都是要輸錢的了,他們炒窩輪,把錢輸給外國勢力,他們炒細價股,則不論輸錢給香港人還是大陸佬,都是輸錢給唐人,始終沒有益外人呀!」
君不見在近兩年,外資行的勢力已在減退,中資大行逐漸退出市場,至少,趕絕了窩輪,等於斷了鬼佬的一條財路,這自然是有利於祖國建設,有利於驅逐外國勢力,也有利於「一國兩制」中的「一國」。所以說,炒細價股,是愛國愛港的行為!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0954

創業板政策 自欺欺人

【明報專訊】昨天說的愛特麗皮革(8093),其實想說的,並不是這隻股票暴跌的故事,而是想說交易所的政策。

根據交易所的法例,主板上市的股票,必須有着公眾認購,來維持股票的基本流通量,但是,創業板上市的股票,卻可以全配售,因為交易所認為,創業板實在太高風險了,所以不讓散戶公眾認購,以保障他們的安全。

也正是因為這個漏洞,創業板股票在上市時,往往是圍到乾晒,全部配售給自己人,上升十倍,也沒有難度,這就造成了創業板股票的暴升神話,以及暴跌慘況。

全配售給自己人 易暴升暴跌

其實,創業板上市的全配售,當然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因為散戶不能公開認購創業板新股,但是在上市後,反而要在市場購買,而且往往是買了貴貨,這當然是更加危險的事。不過,交易所要如此的自欺欺人,那自然是笨中之笨。

那天同胡漢清吃飯,碰到了張華峰,居然忘記了同他反映這件事添。當時胡大狀叫我多多支持他,我都一頭霧水,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參加了自由黨。要知道,我作為一名前社論主筆,是很少看新聞的,通常只約略看一下頭條,看一些主要的評論,便算了。我在教授通識課程的說法是﹕「我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所以只看大趨勢,不看小節,太瑣碎了。」

至於支持胡漢清,當然沒有問題,一來老友,二來他常常輸錢給我,有利益輸送,不過我已經沒有寫社論幾個月了,又邊有地盤支持他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0/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9日

協鑫新能源的第三波攻勢

我是在去年10月發掘出「協鑫新能源」(451)這股票的。
它本來叫「森泰集團」,是一隻普通的殼股,在去年2月,它被「保利協鑫」(3800)以現金代價14.4億元收購,財技方式是以每股4元去發行新股。換言之,這是一宗逆向收購。
在這宗收購之後,「森泰集團」開始變身:改名為「協鑫新能源」,然後不停收購發電項目,而其股價也隨之節節上升,在經過了一拆六的拆細之後,股價上升至3元,也即是等於舊價的18元了,相比起停牌時的7.56元,也已經上升了1.38倍。
我之所以在這時候發掘出這隻股票,皆因它宣布配股,每股作價2.55元,我認為,這一次配股為它的繼續上升,增添了動力。
結果,不出所料地,它在配股之後,又經過了一拆四,到了去年12月4日,最高股價上升至1.44元,即拆細前的5.76元,即是在一個多月之內,比起配股價升了足足一倍以上。
如果用宏觀性的看法,這股票在賣殼之後,是第一波的上升,在配股之後,也即是我發掘出這股票之時,是第二波上升。到了現時,它的股價回落至1.05元,也已經到了合理的水平,根據我的觀察,它很可能正在醞釀第三波的上升浪。
為甚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第一當然是因為光伏股當炒,別看「漢能薄膜發電」(566)近日好像有著頗大規模的跌幅,但其實,它是瘋狂地大升之後,才告下跌的,現時它的市值,仍然有接近三千億元,相比之下,「協鑫新能源」的市值,只有145億元。這自然是很容易會發生追上效應:它就是升一倍,也只及得上「漢能」的10%而已。
第二,母公司「保利協鑫」剛剛宣布盈喜,純利將不少於18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6.64億元,換言之,母公司有錢,子公司自然容易得利。
再說,母公司持續把優質資產注進「協鑫新能源」,也已經是大家看到的既成政策了。
第三,另一個趨勢是,大陸佬見到香港的股市沒有停板機制,股票上升時,可以一天進帳幾百億元市值,實在太過好玩了,所以很多大陸佬均搬錢過來香港,大炒股票,食大茶飯,至於太陽能股這些當炒的國策受惠股,自然也是首要的炒作對象。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4301

炒高即出貨 炒法低莊

【明報專訊】愛特麗皮革(8093)是在2月12日上市的,配售價是0.55元,發售1億股,即集資5,500萬元。在上市當日,股價升至3.38元,跟着的十多日,股價轉升至6.35元的高位,但在日前則在一天之內大跌,跌至0.79元,單日跌了85.89%,震驚細價股市場。

如果看其成交額,在上市後,成交額只是幾十萬股至幾百萬股,如以5,500萬股的發售量,根本沒有散過貨。但是,在大跌的那天,成交額卻忽然高達1.63億元,這分明是莊家藉着大跌,乘機把手上的大部分股票沽出了。

高手不會讓股價一跌到底

這種炒法,是因為有很多投資者,包括作者本人在內,都很喜歡投機地買入大跌的股票,因而當它大升了多天之後,突然暴跌一半以上,便很容易可以把手頭的沽票沽出了。記得在2005年左右,那時的股票還在於很難以出售的淡市,那時的「永義系」便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過這手法。

其實,如果論到做莊炒股票,這種手法是比較低莊,贏的錢也比較少的。一個高明的莊家,應該在把股票乾升至高位之後,然後打成交,股票繼續上升,一直升,一直慢慢派貨,當它的升勢慢了,不能持續下去,莊家才令股價慢慢的回落下來。在回落的過程中,仍然不斷的有波幅,人們依然可以藉着短炒獲利……這個時候,才是莊家大量出貨的好時機。

由於莊家是在高位散了貨,所以股價也會在高位有承托力,不致於暴跌,股價只會徐徐下滑,所以這也是王道的炒法,莊家也能夠賺到最多的錢。但這種炒法有什麼缺點呢?第一就是成本較高,第二就是所需的技術含量也高,反而,如果是利用一次過的暴跌,去吸引散戶入場,這好比我住在跑馬地,附近有一家時裝店,把貨價標得老高,然後假裝三折清貨,這固然也不失為一條財路商機,但手法是比較低莊,也很難賺到大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9/columnist/en30_en30.htm

洋腸食軟飯的優勢何在

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我到西貢吃海鮮,兩位友人先去拿位子,我則去泊車。

停車場很遠,我泊了半小時,回到餐廳時,友人排在首位,但還未等到位子,後面排了一條長龍。我很不耐煩,逕自去問老闆娘﹕「還要等多久呢?」

老闆娘努努嘴,瞟向門口的桌子﹕「坐了很久,看他們甚麼時候走吧。」
四人桌子坐了一男一女,男的二十來歲的西方少年,衣著簡單,看上來像個背包族,女的則大約三十歲,是典型的那種,在香港長大的西化的港女。兩人叫了一碟炒硯,一碟青菜,吃了個乾淨,正在喁喁細語,沒有留意餐廳外站滿了等候的人龍。

我對老闆娘打了個眼色,拿了一副碗筷杯子,一個茶壺,大刺刺的坐到了兩的對面,倒了一杯茶,把另一條腿擱在另一張椅子上,咳了兩聲,只差在沒有把痰吐出來。

女人側目,問﹕「你在幹甚麼?」

我大模斯樣地說﹕「The boss said I can share the table.」

那女的這才看到,外面排了長龍,沒法子,只有埋單。單子出來,一共是一百多元,這應該是這間海鮮餐廳極罕有的消費了。至於埋單的人,不消說的,自然是那位港女了。

深層次的問題在於﹕為甚麼當港女要找一個男人去吃她的軟飯,總是找洋人呢?低俗的答案當然是﹕哎呀,港女特別喜歡吃洋腸。但我並不這樣認為,這答案太過沒有深度了。

我的答案是﹕不知怎的,洋人吃軟飯,好像吃得特別自然,特別天公地道,好像老奉似的。反觀唐人吃軟飯,總有點心理不平衡,心裏永遠有不舒服,好像低人一等,又有點自卑似的。如果換了我是港女,要找人來吃軟飯,當然要找一個吃得開開心心的,大家在一起時,氣氛也會好一點。

反之,如果找港男來吃軟飯,那就麻煩了,自卑的港男一定會鬧情緒,把家庭鬧得不愉快。如果我找一條女來養,都要找個開開心心的,唔通找一個苦瓜乾,貼錢買難受咩!港女包佬,選擇條件當然也是一樣。所以,港男如果想像洋腸一般的大吃港女的老軟,必須要調節心態,才可以吃拖鞋飯而有所成,竊比我於洋腸。

本星期的心水股票是「確利達國際」(1332),目標持貨期是三個月的中線投資。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50309/164557

2015年3月7日

理財的四大目標

理財的第一目標,是必須要讓自己生存下去。因此,基本生活需要,例如吃飯,如果面臨餓死時,是不惜一切,也要找來吃的。一些可以禦寒的衣物,因為在冬天時,不穿衣服便會冷死,諸如此類,便是基本的生活需要。

理財的第二目標,是半必要性支出,例如說,一間可供容身之所,例如公屋。當然了,露宿街頭,也是不會死人的,在香港、在日本、在全世界先進地方,也有不少的露宿者。此外,電視機,手機通訊,在幾十年前是奢侈品,在現在,則是基本生活需要了。由於以上的縱是沒有了,也不致於死亡,在非洲,很多人都是沒有這些而一直生活着,因此,這些能夠算是半必要性支出。

理財的第一目標和第二目標,就是維持你的必要性支出和半必要性支出,這些都是絕大部分的香港人早已做到了的。所以,我們的真正理財目的,是為了它的第三個目標,如果用日常語言來說,就是:不能讓你的生活質素降低。

想提高生活質素,也要考慮「可持續發展性」,所以住開公屋貿然搬去豪宅,隨時把積蓄花光。

為甚麼不能令到生活質素降低呢?這是一個生物學上的基本概念,適合於所有的生物,就是中文的成語: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很多年前,我有一個朋友,養有一頭小寵物。這頭小寵物活潑可愛,整天到處跑來跳去,快活極了。後來,我的朋友不想這小寵物寂寞,便買了另一頭母的,給牠當伴侶,這頭小寵物有了「老婆」,生活更加快樂了。然而,好景不常,那頭母的,牠的「太太」生病死掉了,從此牠便鬱鬱寡歡,再不活潑了。

然而,想深一層,牠縱是死了老婆,也只是打回原形,變回原來的情況吧了。為甚麼原來牠單身時竟可以如此活潑,後來在喪偶後,卻不能夠回復原來的快樂呢?

這正是因為生物的天性,就是得到了一些東西之後,可以得到正滿足感,但當習慣了了這種生活,一旦失去,反而會帶來更大的負滿足感,而這種負滿足感和正滿足感是不能互相抵銷的,因為負滿足感的負能量實在太大了。

所以,當我們理財時,當我們作出支出控制時,必須要緊記着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質素倒退。這有甚麼方法可以做到呢?就是控制自己的支出,令到它可以「可持續發展」,也即是說,盡量要把經常性支出減至最低。也即是說,要把必要性和半必要性的支出減至最低,如果要尋求快活,則要在財政許可的情況之下,以非經常性支出的方法消費,而這些支出,必須記着,只是偶一為之的,並不是時常可以這樣浪費的,在心理上,縱是不花這些錢,也不會令你的心裏難受。

因此,把自己的生活質素「可持續發展」,就是我們理財的第三個目標。

至於理財的第四個目標,不消說的,當然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質素了,令到自己的滿足感提高一個層次。不過,也別忘記了,當我們提高自己的生活質素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可持續發展性」:如果一個住在公屋的仁兄,花光了積蓄,搬到三千呎的豪宅去居住,把積蓄住光了,再打回原形,搬回公屋居住,和以前唯一的分別,就是連積蓄也沒有了。以上的這種沒有可持續發展性的提高生活質素方式,當然是不足取的。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0931

說豪華游輪旅游 (港股策略王)

吾友古鎮煌者,文人也,投資者也,享樂主義信徒也,周顯武俠小說讀者也,相信年過四十之人,無人不識他。這位仁兄,年輕時是高級打工仔,以撰寫投資專欄而成名,1987年股災受到重創,從此不談股事,專門享樂人生。
他是吃喝玩樂的專家,諸般嗜好無不精曉,家藏美酒名筆等等無數,退休後以出售藏品過活,好不暢快。吾友馬生,亦是吃喝專家,經我介紹之下,向古兄高價購得「李鵬」(Le Pin)一瓶,這也是我生平唯一的一次有幸得以享用這名酒。
在九十年代,古兄寫作的重心,從投資轉到享樂,其中他最喜歡、介紹最多的奢侈娛樂,莫過於豪華遊輪了。不過,他從介紹豪華遊輪這份公關工作之中,也得益不少,在那十多年之間,他幾乎不花分毫,便盡情享受了所有豪華遊輪的試遊,人生如此,也算是夫復何求了。
不過,玩豪華遊輪這玩意,也得古兄這種有閒之人,才有資格去享受。像我這等逐錢之夫,整天營營役役,去追逐那蠅頭小利,又怎可以有這個閒情逸志,去登上網絡訊號所收不到的大船之上,去作七海之遨遊呢?
再說,豪華遊輪也者,「豪華」之遊輪也,一人收費動輒十多萬元,像我等俗人,寧願把這十多萬元,花在庸俗的歐洲旅遊之上,把錢花在刀鋒之口,又怎捨得去砸在大海之上、輪船之中呢?必待古兄這種風雅之士,有閒之輩,腳毛也遍佈了七個大洲,才有這個閒情雅興,轉戰大海,去遊覽佔了地球面積七成以上的海洋也。
據去過豪華遊輪的友人所言,登輪者多半是有閒之流、退休之輩,平均年齡在六十歲以上,而凡是去長途航行者,多半也會遇上一個難忘的經歷,也是人生的必經階段,正是「今日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人脫逃不了生老病死之四苦,在一艘載滿了老人家的大船之內,只要航行的時間足夠長,在機率計算之上,發生死亡之事,也是一個統計學上的必然。
歡樂旅遊之間,卻面對死亡之事,難免傷感,也會掃興。退而求其次,如果想和一大伙年輕吃喝玩樂,大事遊樂,那又甚麼可供選擇呢?
答案當然是﹕一兩千銀的泰國或印尼團,那裏充滿了年輕人,像我等人老心不老的男人,當然會把這視為首選。
結論是﹕有時候,貴的東西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東西,計我話,千幾蚊一團的東南亞團最好玩,十幾萬元的豪華遊輪,請我都唔好,這就是錢要花在刀口上。更絕的方法,就是參加千幾蚊一團的旅行團,然後用十幾萬來溝團中的美女,應該會帶來更有效率的樂趣。

2015年3月6日

醫生的「確利達」

確利達國際(1332)是一隻分拆上市的股票,我在去年看中了它,但沒有買,結果給一位拍檔買了不少,賺了好幾百萬。

這公司的主席是林孝文醫生,他和李嘉誠是「老襟」,分別娶了兩姊妹,都是中南鐘錶莊家的太子女,股壇人稱「林醫生」。我和他的弟弟林孝武醫生的太太相識多年,但卻不識「林醫生」本人。
至於「確利達國際」的大股東,近日則從千億富豪張松橋,轉到了維他奶家族後人羅琪茵的手裏。換言之,這是賣了殼。

同時,它也一拆十,拆細兼一送一紅股,又宣布收購LED照明業務,預備來個全面大變身。正因這個變身,其股價也節節上升,拍檔贏得笑逐顏開。不過,他持有大量股票,至今依然未沽,原因如下:「車,靜英英咁升,都未大成交,證明散戶還未入場,使乜驚呀?」我笑對他說:「你手頭咁多貨,是因為沒有大成交,沽不出吧?」

不過,近日漢能(566)和君陽太陽能(397)急升,確利達也有了異動,這位拍檔又有七位數字的進帳了。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0605

房地產政策的三大概念

關於政府的打壓樓價,很多人都作出過評論,有的贊成,有的反對,但我發現這些人,也包括了政府官員在內,根本對房地產政策的基本因素,完全沒有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因此,其評論內容也就荒腔走板,不知所云了。
房地產政策的原理,是由3個不同的概念的組合,很多人在分析時,都會把這3個基本概念混淆了,因而思路不清。
第一個基本概念,是為市民提供居住的地方,以及改善居住環境。這個指標,是人均居住面積,也只有增加人均居住面積,才能夠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但我翻來覆去地把這概念講了好幾年,照樣是無人注意。香港人著重的是單位數目,但其實,單位數目只是分配平均的問題,如大單位很多,中單位沒有,小單位也很多,就是分布不平衡了,如單位數目和家庭數目比較,是太多,還是太少,這也是分配平均的問題。但要「把餅做大」,只有增加人均居住面積一途。
不過,政府、政客和市民等等,從來不會要求政府提高人均居住面積,這可知道有關人等的愚妄。
第二個基本概念,是財富分配問題。在一個社會中,業主和無殼蝸牛的比例,大約是在一半一半之間,可能是三七,也可能是六四,總之,一定是很多人有樓,很多人沒樓。如果樓價急速上升,樓宇的總數目、市民的平均居住面積,並沒有任何的改變,所以其實也影響不了市民的居住環境,但是,樓價上升卻可以快速的拉闊了業主和無殼蝸牛的財富距離。由於因樓價上升而得到的財富,是不勞而獲的,所以,這也會令到社會的矛盾加劇。
換言之,政府之所以要打擊樓價,目的並不是要令市民的居住環境改善,因為它根本做不到,但是,打擊樓價的唯一作用,就是令到貧富懸殊不那麼的嚴重,窮人不那麼的仇富,也可以減輕了社會矛盾。
第三個基本概念,是金融安全。按揭是一個社會之中,最大的金融槓桿,當按揭過高,樓價又大幅下跌,世上沒有一個金融體系會抵受得住,但從另一方面看,如果按揭愈低,市民既難以上車,貨幣的流通也會減慢,影響了整個經濟。不過,大家也知道,樓價升得多時,跌幅也會大。所以,金管局的打壓樓價措施也是要從金融安全著眼,以此來防止樓價下行時,所造成的金融危機。這當然,也與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無關。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3977

「內傷」股翻炒 難返家鄉

【明報專訊】一隻曾經急跌過的股票,通常會被市場人士稱為「已受內傷」,縱使能夠反彈,也很難彈回當日最高的價位。有的奇股曾經做到過,例如中國天然氣(0931)在2013年7月曾經在兩天之內,從0.47元急跌至0.31元,跟着輾轉跌至0.26元,後來花了半年,才回復原價,跟着瘋狂地上升,最高升至3.02元,後來又跌回今天個幾的原價。然而,這是萬中無一的奇葩,不足為訓。

多人揸平貨 反彈後沽壓重

然而,如果從股票的原理上,為什麼會有「內傷」的情況發生呢?其實,股民的心態,不外乎是「輸完又來賭過」,大跌過的股票,固然形象很差,但是也吸引到不少投機者去購進。照道理說,這應該不會對股票的整體吸引力有任何的影響才對。炒過後大跌及重組過的股票特別當炒,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了。

不過,我的看法是:這反而是因為太多人在低位買到了平貨,所以,當它企圖要上升時,便會遭遇到沽售壓力,這會令到它難以回復原狀。

至於炒過後大跌的股票特別當炒,其實指的是10元跌至1元,然後再從1元炒至3元,這種炒法特別容易,這正是因為人們曾經輸過的股票,特別有感情,特別喜歡翻炒,但因為跌得太深,那些撈底買了「平貨」的人,所持有的也統統變成了貴貨,所以也沒有沽售壓力了。

「鐵帽子王」指世襲 呂新華用錯比喻

那天讀報讀到,政協發言人呂新華在記者會中說,稱中共反腐「絕不封頂」,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我看到了,覺得好笑。清朝所謂的「鐵帽子王」,指的並非是不受懲處的人,而是「世襲罔替」。所以,鐵帽子王照樣是可以被砍頭的。如果是用中國的現狀來作比喻,薄熙來坐牢,其哥哥薄熙永,弟弟薄熙成、薄熙寧,小妹薄小瑩,照樣是紅二代,這就是「鐵帽子王」了。

這麼多的香港報紙,都看不出「鐵帽子王」比喻的錯處,香港人真的要多點讀書才成!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6/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5日

中油港燃有財技異動

「中油港燃」(8132)是一隻我關注了半年之久的股票,至於關注它的真正原因,當然是因為有線人報料。
我常常說的:「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如果單單靠著線人報料而炒股,結果一定輸清光收場,因為線人的貼士,只是一個靈機,但是要作出買股票的決定,最終還是得靠研究。
所以,炒股票的秘方,不外就是靠著研究加貼士,缺一不可。如果單靠研究,沒有貼士,最終是一定可以發達的,但是因為太慢,要到40歲以後,才可以見到功效。如果只有貼士,而沒有任何的股票知識,也許可以在短期中贏到一隻半隻股票,但結果,終於都會輸光收場。
「中油港燃」本名為「鉦皓控股」,在2011年上市,在去年已經賣了殼,而且做出了一連串的財技舉動,其中包括了改名,注資,跟著和「中油燃氣」(603)和「昆侖能源」(135)這兩間油業巨子去搞合營企業,都可算是非常巴閉之事了。
與此同時,它還有股價配合,最高曾經升到過2.28元。不過,後來因為整個細價股的大市氣候不佳,它的股價開始回調,經過一拆十之後,現時的股價已經跌穿了0.1元。但是,也是正因它的股價已經開始回調,因此,也變得更加抵買,值博率也更加高了。
無論如何,現時這公司已經賣殼成功,但是新的大股東還未出現,製造出了一個懸念。我當然還未知道將會由誰來進駐這間公司,但是,這個「真空期」,應該是買股票的好時機了。
如果從「印股票」的財技去看,在去年,它配股集資1.4億元,按照線人的「供詞」,這是炒作股票的先兆,只可惜「大市唔就」,所以且時「停一停,等一等」。
但是,現時大市又已經回復了動力,因此這股票又再蠢蠢欲動了,在2月16日,它授出了8,174萬股購股權,行使價是0.082元。我經過分析後,認同線人的說法:「這一手股票是發給炒家,用來炒作股票之用的。」
如果要我總括這股票的優勢,我會歸納為一個:找到了「中油燃氣」和「昆侖能源」做拍檔,已經有如中了獎,無理由捉到鹿唔識脫角,梗係要大大力炒番一鋪,先至對得住列祖列宗啦!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3712

華人策略 「合伙」的玄機

【明報專訊】在星期二,由於新濠國際(0200)發出了聲明,說「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以及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何猷龍與華人策略(8089)現時及在可見的將來均無任何業務合作關係」,很多朋友都致電來慰問本人,擔心的是﹕「喂!人哋咁樣澄清法,你有沒有法律責任架?」

當時的我在鋤大D,笑笑說﹕「唓!我是根據公開資料,去作出客觀的分析,又不是亂作假消息,我手頭的股票,又一股也沒有沽出過,一直坐到今日,咁又有乜事呢?」

手持華策股票 一股也沒沽

根據交易所官方網站的通告﹕華人策略「已與一間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就位於北馬利安納群島聯邦的酒店管理及投資有可能合作進行磋商。華人策略又指出,在所獲得的資料顯示,納斯達克公司旗下一家公司為僅有的6間獲澳門政府授予在澳門經營娛樂場的牌照或轉批牌照的公司之一。」

而這一家擁有牌照的公司,是「活躍於亞太區」的,要知道,6個牌之中,賭王和呂志和的公司,主要在澳門經營,其餘的三間美國公司,則是全世界的,by elimination,我只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是官方資料出問題?

所以,如果有問題,這不是我的問題,而是官方資料的問題,如果要發表澄清聲明,也責不在我。至於這其中有何玄機,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對不對,所以也別說了,費事再惹麻煩。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5/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4日

拍檔大贏特贏

我的日常生活是炒股、寫作、應酬、玩樂,每天均是繁忙到了極點,而我又是一個懶到絕的人,從來都不做瑣事,姐姐甚至揶揄過我,縱是打破了汽水瓶子,也不會抹地。正因如此,我必須找一些夥伴,去為我打理瑣事,免得壞了我辦正事的興致。
很幸運也很不幸,這兩年來,我們這一夥人在炒股方面的手風很順利,夥伴們都賺到盤滿缽滿,有人買法拉利,有買了部開篷保時捷,亦有人買咗平治,一個一個都「轉了大人聲」,當然,不屑再去繼續為我幹些濕碎小事了。

小伙子有好推介
我只有不停的去找新的夥伴,依照一位在去年賺了幾百萬元的小伙子說法:「你是在找肉食鏈的最低層。」該小伙子在去年才剛剛畢業,在社運界頗有聲名,網名叫「渾水」。
現時肉食鏈最低層的小子代號叫「小明」,是在一間左報工作。由於他聽教聽話,我也很想幫他贏點錢,作為獎勵。日前他買了一隻股票動感集團(1096),並詢問我的意見。我聽了他的描述,初時對這股票的反應並不積極,然而,當我細心研究它的資料時,卻越挖越多嘢,覺得它是一隻沙中礫金的股票,因此,就在上星期,我在0.90元的價位,買了兩百萬股。
這股票在二○一一年上市,本來做的是男裝休閒鞋及服飾生意,在二○一三年十一月,大股東把股份抵押,為期兩年,在跟着的日子,它連續多次發債,也開始轉營業務,大搞網上營銷平台和手機遊戲,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時間:「該項目將於二○一五年第四季前全面營運。」
長話短說,股份抵押的到期日,就是它的網上平台開始營運的日子。這當然不是巧合。以我的判斷是,這股票在玩「借錢不還,變相賣殼」橋,所以,我馬上、立刻、即時投機性買入,作為中線持有。這一次,我沒有為小明賺錢,反過來,是他給我貼士!

惠陶集團初現動力

我曾經多次提起過,2015年開始的前後,我正在密密的入貨,買進大量股票,企圖或意圖趁低吸納。還幸好,託天父的庇佑,近日不少股票均錄得了可觀的升幅,我的投資組合也有了很不俗的回報。

然而,由於買了的股票實在不少,我也難免有著混淆,甚至差點發生了「落錯盤」,幸好後來及時糾正了。這事件就是發生在「迪臣建設」(8268)和「惠陶集團」(8238)的身上,因為兩者的號碼只相差了一個,很容易會搞錯。

其中「迪臣建設」的走勢很好,升幅與成交均是配合,應該可以再戰一城,我持有大約五百萬股,所以基本策略是先讓它放紙鳶,再飛一會才說。至於另一隻「惠陶集團」,我也持有了188萬股,也是一直在金睛火眼的密切留意著。

「惠陶集團」是在馬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上市的,當日曾經上升過15.49倍,成為了馬年的新股王,相信也很可能成為2015年的新股王。不消說的,它的升幅之所以如此之勁,皆因這股票已經乾到龜裂,一滴也沒有漏出,才能夠如此的爆升。

我在它上市之後,在本報本欄中,曾經預測過:「在可見的將來,只要市況回順,細價股回復炒作氣氛,這股票必定會增加成交,吸引炒鬼和散戶入場,大上大落,大炒波幅,將會是一隻十分刺激好玩的股票。」

毫無疑問的,現在就正是「市況回順」了的時刻,不少細價股均已在大炒特炒,前述的「迪臣建設」就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惠陶集團」在創了高位之後,股價也逐漸回順了,其值博率也因而大幅提升了。

如果從股價走勢來看,它在上市之後,一直沒有大成交,證明貨源仍然全在強者之手,從來未曾派散過。它在上星期創下了上市後低位,突然一棍抽了上去,從圖表走勢去看,這代表了股票有了初步的動力。

當然了,這並非一隻投資性的股票,而是充滿了投機潛質的股票,適合那些喜歡大上大落、擒高擒低的炒鬼們,一旦開車,波幅將會十分驚人。畢竟,在這個股票的世界,百樣貨供百樣人,有人喜歡長線投資,有人喜歡短線獲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投資風格,可不是嗎?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3389

旅行上床和徒手格鬥

話說在情人節之前,旅遊網站Expedia訪問二六百名香港人,其中大約四成人認同,拍拖旅行等同認可發生性行為,有一成一人指要婚後才能與伴侶同床,亦有五成半人不能接受另一半單獨與異性旅遊,明言「冇得傾,除非分手」。

關於這個調查,我的一個朋友說:「拍拖旅行搞嘢,止唔止得四成人咁少呀?」

我說:「視乎已經訂了情沒有啦,如果連溝緊都包括埋,這個數字就有可能了。」

記得我的一個溝女高手朋友,綽號為「光頭星」的仁兄,同過無數女友旅行的經驗之談:「如果女友不大願意,就會發生徒手博擊,究竟會不會發生性行為,就要看大家的持久力,如果能夠堅持,直至女友的體力耗盡,我就從來未失敗過。」

但光頭星兄的女友,全都是國內佳麗,絕大部份是在網上認識的網友,從來未有過「港女sample」,所以不一定可以應用在港女的身上。

光頭星兄是同我們一起出道炒股票的師兄弟,不過在我們如火如荼地狂炒股票之際,他卻已經轉戰國內,以溝大陸妹為正職,每次見到他,都是在國內的不同地方,而他的手頭,永遠有一個拉篋,因為他走遍天下,為的就是與身在各地的女網友會面打炮,事業繁忙之極。

一年之中,總有十天半月,股市大跌,他便回到香港,大手買進股票,待得股市好轉,他便把手頭的股票沽出。就這樣,他已賺夠了茶煙飯炮,足夠他吃香喂辣,坐擁美眉了。

那時,我買進了兩件背心,一件有一顆大星星,是王小虎的常穿服飾,另一件則是蝎子,是石黑龍的標誌,我送了給朋友「阿牛」,從此我便叫他「黑龍」了。黑龍也是個妙人,當他喝醉酒時,會胡亂說說,對著不認識的人,問候對方的老母。每逢遇到了這個情況,我們只能裝作不認識他,任由他被人扁個半死。

在夏天時,我們不時穿著王小虎和石黑龍的背心去遊玩,正是因為有了王小虎,也因而有了光頭星、黑仔傑、四眼明等等渾號。

一位朋友聽了光頭星的偉論,插口說﹕「我都好想效法你,但可惜我和女友徒手格鬥,體力先耗盡的,是我不是她。」

另一位朋友的回應則是﹕「縱是我在體力上戰勝了,但我的其他部份的血液也用光了,她躺在床上不動,也沒有用了。」

這當然得歸因於光頭星天賦異稟的這一個客觀事實,最少冠絕了我們的這一伙人。

但有關「拍拖旅行等同認可發生性行為」這個想法,才子王貽興在一篇文章中的說法最有代表性﹕「『怪不得,我女友覺得一起旅行要男友畀晒是常識……』某八十後男生抱頭嘆氣。他覺得很無力,只因直到今天,以他所欠的Grant Loan與他的薪水,他連自己那一部分的機票酒店也無法負擔,更遑論是出埋另一半果份……」

所以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女友自已付房錢,講明不准同床,你們還敢不敢進行徒手格鬥?」

大家搶著回答:「如果是這樣,我們根本不會去旅行,免得浪費時間!」

本周的心水股票是「迪臣建設」(8268),祝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50304/162289

橫刀奪愛股 唔該都無聲

【明報專訊】我曾經說過很多遍,我這一派研究股票的工夫,是有進化性的,所以,年輕一代的炒股能力,通常都比我強,在去年,多名小伙子的投資成績,也遠比我為佳。

不過,炒股是沒有必然性的,我偶然也有令人驚喜的研究,例如說,在去年,我發掘出了一隻股票確利達國際(1332),並且向少年炒股有成的梅偉琛提供了,希望得到他的認同。誰知,他的答覆是﹕「我不喜歡這股票。」說了一大輪的分析。

我一直佩服梅偉琛在研究股票方面的能力,所以也就作罷,沒有買這股票。誰知有一天,這股票突然上升,升了好幾天,我忍不住致電給「梅董」(按﹕現在的他是兩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喂,隻嘢依家上緊噃,咁點算好先?」

說不愛股票 居然頻頻買入

令人氣結的事發生了,他居然回答說﹕「我已經買了,現在還一直在購入中。」

我怪叫說﹕「你又話這股票唔得嘅?」

他說﹕「先前我係咁講,不過我愈睇它的走勢愈得,所以我改變了看法。」

我說﹕「你又唔同我講?」

他說﹕「太忙,唔記得咗講啫。」

大家想想,我的反應會是怎樣?好像遭人橫刀奪愛了,心像撕裂一般的痛苦。我的總結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縱使我研究的股票在他之下,但是,我也是偶有佳作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4/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3日

行為出賣了階級 (港股策略王)

張大春在《小說稗類》中,寫過一段有趣的故事﹕
近十年前,我從朋友作家雷驤處過一段小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雷驤先生的伯父(或表叔)。我們就姑且稱他為表叔罷。這位表叔是安徽省五河縣人,經營從蚌埠到臨淮關的火輪發家。雖說是鄉巴佬,卻也頗有資財,且廣交際,算得上是見過世面的。一日表叔乘火車到上海公幹,行前刻意打扮一番──長袍、呢帽、掛鏈懷錶,外帶著金質絲盒;可以稱得上是派頭兒十足了,應當不會誤會成尋常鄉下人才是。孰料甫一下車,表叔才掏出煙盒,點上枝煙,吞吐了不到三五口,就突然發現﹕煙盒、懷錶、皮夾子全都不翼而飛──他老人家知道,這是著了道兒了。於是立刻透過相熟的商會人士找上了巡捕房。表叔的話撂得漂亮﹕久聞上海地頭兒上的扒手有所謂的青白眼,倘若要下手行竊,必然是看出對方『不夠稱頭』。兄弟自詡格調不算卑下,卻不知如何仍然入不了此間道上人物的法眼。是以丟錢事小,丟臉事大。好不好煩請閣下作主,替兄弟打聽打聽,兄弟初來乍到,究竟做了甚麼上不了台盤的事體?居然教人瞧不起。下手的人物自凡說得上一個道理,丟掉的東西兄弟可以不要了。」捕房的包打聽概然允諾。不出一個時辰,人贓俱至。表叔既嘆服海市裏黑白道綰結之嚴密,仍疑惑那手何以有眼無珠,膽敢魯莽冒犯。於是趨前再把剛才那番話表過一遍。那扒手應聲唯唯,支吾了半天,才壯起膽子說﹕您老一下火車就露相了。」表叔自然不服,連聲趨問﹕「我怎麼露的相?」「您老掏出把支煙在那煙盒蓋子上打了三下。」「那又如何?」「您老吸的是『三炮台』,『三炮台』是上好的煙,煙絲密實,易著耐吸,不須敲打。可是您老打了那三下,足見您老平時吸的不是這種好煙兒,恐怕都是些絲鬆質劣的土煙,手底才轉不過來。表叔當下大慚失色,當然不不好意思討回賊贓,只好認栽作罷。
以上故事,可以總結為一句話﹕他的行為出賣了他的階級。
好幾年前的事了,一位內地佳麗朋友來港自由行,我略盡地主之誼,請了她和她的女性朋友,到灣仔福臨門吃飯。當待應端來熱茶碗筷,她們連忙把杯子碗子滿載了熱水,洗起碗筷來。我為之側目,好心勸說﹕「這裏的碗筷很乾淨,不用洗了罷?」
她們白了我一眼,說﹕「怎能不洗?很髒的!我們到每一間餐廳都要先洗再吃。」目光責怪,彷彿我是天外怪客。
我當然也去過內地的高級酒樓,也沒見過在那些地方的食客有洗碗筷的慣例。那時候,福臨門旁邊的龍門大酒樓還沒關掉,我心想,也許應該把她們帶去龍門大酒樓,更為恰當。
香港人去中式餐廳,堂倌多半會奉上一壺茶、一壺水,好讓客人自我調校茶的濃度。當茶喝了一半,很多香港人會把水沖到茶壺。這習慣實在奇怪﹕茶已經涼了,再混上水,這樣子豈不是越沖越淡了嗎?最低限度,也得先把一整壺茶喝光了,再澆上開水,方能再度泡開茶葉,這應該是簡單的常識吧?
這也是行為出賣了階級的另一個表現。
說回張大春說的小說故事。為甚麼當時上海的小偷,要盜亦有道,只去向「不夠稱頭」的人家下手呢?盜賊不是應該只看錢,不看其他的嗎?或許我們應該這樣問﹕盜賊的挑人來劫,對他有甚麼好處?
我想出來的答案是﹕挑「不夠稱頭」的人來劫,可以得到社會上部份的人的同情,不但可以舒緩了部份社會人士的反感,也可以自我感覺良好。換言之,這是形象工程的一種。這好比盜賊專門劫殺貪官污吏、為富不仁之輩,再加上一點點的劫富濟貧,也可以有效的減低社會上的反感和反抗。

低吸動感集團

「動感集團」(1096)是在2011年上市,招股價1.83元,由於上市後業績不佳,所以股價慢慢下跌,跌至0.7元左右。去年底,它的股價和成交出現異動,一個月之內急升至1.38元,後來它停牌宣布內幕消息,原來是收購手遊業務,還發了4.9%新股。好消息宣布了之後,加上它的業績不好,股價又再慢慢的回下來了。

我是在上星期四購進這股票的,買入價是0.9元。我認為它已經賣了殼,在這個月來的股價調整只是震倉,所以,我必須乘着這次震倉機會,趁低買進這股票,期望在一年左右,可以有一倍的升幅。
為甚麼期望的時間是在年底之前呢?皆因從種種財技活動所顯示,這一宗賣殼交易,將會在年底前交收,所以我也期望在交收的前後,將會是股價的最高點。那為甚麼期望升一倍呢?原因很簡單,今時今日,股票不升一倍兩倍,莊家邊有利潤呀?而我向來是個食大茶飯的人,如果股價的期望值沒有一倍以上,我都不會花錢去買啦,須知我的資金有很多的用途,機會成本是很高的,一滴都不能浪費!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0103

超人遲早賣港燈

【明報專訊】日前,我和一名財技高手在談生意,談完了正事之後,便開始聊天,講起了「長和系」的財技安排。

我說﹕「李超人在香港改變土地用途,廉價買地的模式,已經不可能再下去了,因為梁振英政府再不會容許他繼續下去了。他在香港的地產王國,將來只會像太古和置地,變成了收租佬,地產發展只會佔極小的份額。」

朋友說﹕「別說是地產了,我認為,他很可能會出售港燈(2638),據市場人士說,他已經談過好幾次,只是價錢談不攏罷了。」

我笑說﹕「超人的數口太精,縱是要出售,也不容易賣出,因為買家只有一個,就是大陸佬,大陸佬心想,時間在我的一方,自然不會出太高的價,但超人也不會急着賣,這自然變成拉鋸了。」

朋友說﹕「港紙強,歐元弱,他一直收着港紙,自然不急着賣。」我說﹕「但是大陸佬遲早行電力聯網,港燈如不趁着形勢好時賣,情況可能更壞。」

為政治目標 兩電勢被收編

朋友說﹕「在政治上,港燈的電費比中電(0002)貴約18%,單單這一點,已經有足夠理由,梁振英政府乘機用這一點,壓榨港燈的專利權啦。」

我說﹕「總之,處理港燈,是政府的政治目標,這個大方向是跑不掉的。如果同大陸電力聯網,就可以連中電也一起處理掉,反正一旦聯網,電費可以大減,香港市民為了自己的荷包,一定肯應承的。」

最後,朋友問了一個問題﹕「如果賣掉了港燈,超人在香港,還剩下什麼?百佳?」

我說﹕「百佳一直在放盤,如果啱價,已經賣了。但超人家族在香港還有最重要的資產,就是長江集團中心,和他在深水灣的風水祖屋,相信這些是絕對不會賣的!」

周顯

■澄清﹕就近日傳媒有文章指何猷龍旗下公司與華人策略(8089)有關,新濠國際(0200)澄清、其附屬公司,以及何猷龍與華人策略現時及於可見的將來均無任何關係。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3/columnist/en30_en30.htm

2015年3月2日

爭相搶買「迪臣建設」

「迪臣建設」(8268)是「迪臣發展」(262)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在1月8日掛牌,在跟著的幾天,我慢慢的買進了一百多萬股,作為中線投資,但只是約略的提起過,並沒有大鑼大鼓的去作出推介。

這股票,我是極度看好的,但為甚麼沒有大力推介呢?這得先從它的股份結構說起。
話說「迪臣控股」分拆「迪臣建設」的形式,是以「每五股派一股」的比例,這佔了後者的發行股份比例的27.66%。

除此之外,在上市之時,「迪臣建設」還配售了5,000萬新股,令到母公司的持股量降至51.18%。換句話說,它的街貨足有48.82%之多。

在上市之日,它的股價先是開高至1.01元,再而下跌至0.51元收市,在跟著的日子,它的股價浮浮沉沉,沒有大升,也沒有大跌。

一般來說,這種分拆上市的股票,由於街貨太多,是很難即時炒上的。這得要等到母公司的原股東手上的股票,沽得七七八八,它才有上升的動力。但是,這種分拆上市的股票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一旦爆升,將會升到阿媽都唔認得,動力驚人。

至於為甚麼分拆上市的股票的上升動力特別大,請參看拙作《炒股密碼》和《財技密碼》,這裏沒有空間去詳述了。

總之,我就是看中了「迪臣建設」這間分拆上市的子公司的炒作價值,才會慢慢的購進了它,作為中線投資。然而,也是因為這種股票的等待時間太久,一兩個月說不定,一年半載也說不定,所以我並無意太早向讀者作出推介,以免讀者持貨太久,不但套牢了資金,而且,正如林子祥的一句歌詞:「無止境的等,不禁心動搖。」

然而,在上星期的最後兩個交易日,它忽然出現了異動,成交大了,股價也上升了,我不再猶豫,馬上出手買貨,在上星期四和星期五這兩天,各日買了一百多萬股。

我的目標是不多於一千萬股,現在遠遠還未達標。但是,我發現在市場上,竟然還有人在搶貨,把股價搶高了,究竟我可不可以買齊心目中的數量,實在不存樂觀。但也正因為有人在搶高股價,我認為,股價的上升有了動力,而且,看來這股票的潛在價值也已經被其他人發掘了出來,所以,也不妨在這個專欄之中,向讀者推介了。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52947

怕無份贏錢 同門師兄高追炒股

【明報專訊】大家都知道,我是華人策略(8089)的擁躉,在幾個月之前,當它的股價在0.65元之間徘徊時,已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N地多次強力推介它了。

至於我本人,當然亦都是身體力行,大手買進。而在我的推介之下,以及我的摯友,亦一同買進了很多,個個都贏到笑,不在話下。

朋友買華人策略贏到笑

在上星期五,「華人策略」剛剛復牌,我的經紀J君,和我在三湘大廈的富聲吃午飯,說剛剛用1.4元,買進了這股票。

我奇怪地說﹕「喂,我第一日買進這股票,買了幾百萬股,就是在你的戶口,你好像也跟買了幾十萬噃,為什麼現在還要再買呢?」

他說﹕「那幾十萬股,早在八毫幾時,已經沽清啦,點會等到今日呀。現在它復牌了,為免自己沒份,唯有追買啦。」

我皺眉說﹕「現在價位咁高,可能回到1.2元,都唔出奇喎,你受唔受得住風險先?」

他說﹕「你好似講過,這股票睇10蚊架噃。」

我說﹕「是呀,10元都只是66億市值,華人策略在2007年,市值都過百億啦,再加何猷龍個名,我唔講20元,已經好保守了!」

J君說﹕「咪係囉,如果睇10元,我又點會在乎1.4元調整在1.2元?如果跌到去1.2元、1.1元,我仲會乘機買多啲,加注添呀!」

睇10元已算保守

這一位J君,是我的同門師兄,我們在1999年,同時間在Tony的座前學藝,學習同一派的功夫,J君點撥了我很多的炒股技巧,我當然支持他的做法,說﹕「贏錢記得請食飯!」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2/columnist/en30_en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