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

鮑毓明和李小龍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

鮑毓明,1972年出生,天津大學碩士,2001年再獲美國橋港大學電腦碩士,具有中國與美國律師資格,曾獲全國十佳總法律顧問,跟著在美國的思科、新聞集團等任資深法律顧問,中興通訊獨立非執行董事、傑瑞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

本年4月,一名女孩自述和「養父」鮑毓明一起生活,3年時間裡遭到多次性侵,第一次被性侵時,才剛滿14周歲。本來,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中國有14億人口,統計學告訴我們,人口愈多,即N夠大,發生駭人刑事案件的機會率也會隨著增高。事實是,中國和世上其他所有國家一樣,每年、每天有發生罪案。

問題在於,《紐約時報》對此案的報道,雖然內容同中國的報道大同小異,但它在介紹「鮑毓明」時,卻只說他「是一名律師,曾在美國留學,為中國一些最著名的公司提供過法律服務,其中包括電信巨頭中興。」

鮑毓明是美籍華人,一般慣例,傳媒當報道本國公民在外國發生的任何事件,必然會標明他的國民身分,皆因讀者對於國民更為關心,也更有新聞價值。這好比報道飛機失事,必然也會報道有多少本國國民在內。

既然傳媒慣例不會這樣做,很明顯,這是《紐約時報》的刻意隱暪。我們不可能知道這刻意隱暪的真因,但從常識來看,這多半是乘機用來抺黑華人的形象。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中國人當然群起而攻。我絕對同意,《紐約時報》這報道頗為下流。

大學時,我唸新聞系,老師常教我們這班學生《紐約時報》是優秀報道的表率,大家常然是信之不疑。後來,我進了新聞界,讀書和閱歷都多了,當然明白了世上沒有完全公正不倚的報道,《紐約時報》和其他所有的傳媒一樣,也是宣傳工具。然而,作為宣傳工具而享有如此威名,也的確是「專業」的表表者,值得學習。

不消說的,唸新聞系學生如果沒有讀太多的刺激思考的書,也沒有甚麼智力,十居其九會被洗腦了。因此在這些年來,我漸漸認為大學的新聞系應該廢掉,尤其是在這一年來,新聞系師生們居然會同意那些穿著一件寫著「PRESS」字樣的背心,就可當合資格的新聞記者。如果當記者是這樣簡單的事,那麼,年輕人還為有必要花時間去唸新聞系嗎?

這就是我在這一年來常常說的,新聞系師生出賣了自己的階級利益,這好比醫生同意任何人穿上醫生袍就可行醫,律師同意任何人戴上假髮就可上法庭,這種「出賣」的行為是愚蠢得不可思議,既然這麼愚蠢,那就只有接受自己的階級下降的必然後果。就算大學不取消新聞系,新聞系師生們也已因這愚蠢的行為而淪落到不可自拔的水平。

本文的主題並非以上,扯遠了。

有一個人,叫「李小龍」,是空前絕後的功夫巨星,拍的電影常常以中國人的身份,打外國人,令人拍手稱快。《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四部電影,以及只拍了小部分的《死亡遊戲》,便猝斃了。其實,李小龍從成名至死亡,不過是2年的時間。

問題在於,李小龍這位令到全球華人津津樂道的功夫巨星,究竟是甚麼國籍的人呢?
答案是:他在美國出生,20歲時去了美國唸書,前後在美國住了10年,擁有美國國籍,依照法律,是不折不扣的美國人。說到血統,他的母親何愛瑜是中歐混血兒,他也有四份之一的西方血統,因此樣子也有點混血。2010年,由李治廷主演的電影《李小龍》,正是找了中越混血兒鍾麗緹飾演何愛瑜。

如果把李小龍和鮑毓明相比,顯然,李小龍「更美國」。那麼,我們應不應該把李小龍繼續視為中國人?泰倫天奴的電影《從前有個荷李活》,戲中的李小龍活像小丑,這究竟算不算辱華,還是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國人醜化另一個美國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世界華人總數有1,200萬至1,300萬人之間,九成在東南亞。這其中,荷屬印尼超過350萬人,泰國約300萬人,英屬新加坡和馬來亞共約 310萬人,越南約100萬人,菲律賓和緬甸各約35萬人,柬埔寨約42萬人,老撾約5萬人,汶萊約1萬人。

最重要的是,在1909年3月18日,清朝的宣統元年,中國頒布了第一部中國國籍法,即《大清國籍條例》,以血統主義為原則:「本條例施行以前,中國人有因生長久居外國者,如其人仍願屬中國國籍,一體視為仍屬中國國籍。」中國的立法目的,是為了對抗荷蘭政府於1907年修訂並頒佈了的《荷蘭國國籍及居住條例》。

這條例的第13條規定:「稱帝國之居民者,謂在帝國或其殖民地領地,連續居住18個月以上,現在繼續居住該地之人。」並且就在當年,荷蘭殖民地政府勒令荷屬印尼華僑全體改入殖民地籍。換言之,荷蘭殖民者奉行的是「出生地原則」,中國則採用了「血統原則」,互相搶奪海外華人的國籍。這兩者顯然有著互相矛盾。

技術上,一個人可以有雙重國籍,但在實際操作上,應該那一個先行呢?例如在加拿大,又或者是中國香港,均承認雙重國籍,但在美國,則不管擁有多少國籍,都算是美國人。後來中華民國取代清朝,也承繼了其國籍法。

由於華人的經濟實力強,幾乎控制了東南亞,愛(中)國的意志也強,其中也有大量人口信奉了共產主義,甚至加入了共產黨。由於他們仍然擁有中國國籍,因此不少東南亞國家都擔心,被華人奪取了政權,國家變成了華人國家,甚至和中國合併,尤其是二次戰後,中國成為了戰勝國的「五強」之一。

1946年,印尼政府頒布《公民法和居住法》,沿襲了荷蘭的原則。1949年成功獨立後,又規定了,2年內不聲明脫離中國籍的華僑,即成為印尼公民。後來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採用了這原則。無疑地,大家都在害怕在1949年強大地立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心它和當地的華人結合,成為推翻本地脆弱政權的力量。

然而,新中國立國之後,採取了「以國為本」的大原則,並沒打算利用華人的實力去入侵別的國家。1951年8月24日,周恩來在主持政務院第99次政務會議中,討論廖承志作的《僑委第一次僑務擴大會議的情況報告》時,指出華僑在所在國「一方面應為保護本身的權益而鬥爭,另一方面,不介入當地革命運動。」10月,他在接見印度尼西亞訪華代表團和婦女代表團時說:「中國政府鼓勵華僑遵守所在國的法律,不參加當地的政治活動。」

中國首先解決的,是與中國已建立外交關係的印尼華僑的雙重國籍問題。1953年,周恩來已公開表示,不反對(或贊成)華僑取得所在國國籍。

1954年9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周恩來說﹕「華僑的國籍問題是中國過去反動政府始終不加解決的問題,這就使華僑處於困難的境地,並且常常引起中國同有關國家之間的不和,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們準備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準備首先同已建立外交關係的東南亞國家解決這個問題。……解決華僑雙重國籍問題,重點應鼓勵華僑自願選擇所在國國籍……凡已經或自願取得當地國籍的華僑,就當然喪失中國國籍,他們和中國的關係是親戚關係。華人成為所在國公民以後,應當效忠入籍的國家,應當同當地人民一道為所在國政治、經濟獨立和文化繁榮作出貢獻。同時也希望海外華人為促進所在國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為兩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起積極作用,以利於促進我國同華人眾多的國家的友好關係。」

1955年亞非會議期間,周總理以外長身份,與印尼外長在萬隆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尼共和國關於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中國政府放棄以血統確定國籍的原則,海外華僑可以放棄中國國籍,加人所在國國籍。周恩來說:「如果他們願意回到祖國,他們將受到歡迎。如果他們加入所在國的國籍,就應該得到公正的待遇,但將不再是中國公民。如果他們仍想保留中國國籍並繼續呆在國外,他們不得參加所在國的任何政治活動。」後來中國對其他國家的華僑,也採取了這個基本方針,直到今日。

海外華人得到榮耀,中國人為他們鼓掌,正如在中國求學的西方人如能得到很高的成就,也應為他們高興,可是,這些人並不是中國人,也用不著叨他們的光,硬把他們當作是中國人。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包括了56個民族,其中有朝鮮、哈薩克、烏孜別克、俄羅斯等等,這些少數民族都是中國人。我們不能臉上貼光時就用一原則去定義中國人,當丟臉時就改用別的原則。或許可以這樣說:我們已經足夠強大了,現有的軟實力也已足夠了,用不著貪圖非分的利益,別人有很好的軟實力,也不用搶過來貼在自己的臉上。當然了,如果是把髒水潑過來,則肯定要擋回去的。

最後一提,我是加拿大人,但加拿大容許雙重國籍,因此法律上絕對可以彈出彈入,作為「蝙蝠」。加國國籍是容許用non-resident的身份,在長期出國時dormant的。不過,如果有人認為,取得了加國公民身分,便算不得是中國人,我也不反對這說法。反正我向來標明,寫作的身份是「外星人」,只是外星人研究地球人這種生物而已,有關政治經濟評論,也只屬於「社會生物學」的一部分。

然而,美國國籍法的大原則是:你首先,也全部是美國人。你持有幾多重國籍,是你的個人自由,但你永遠被美國視為國民,除非經過十分麻煩的手續,方能取消國籍。美國沒有non-resident這回事。所以,鮑毓明和李小龍絕對是美國人。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4/29/010147692.shtml

原油寶有對沖更危險

前兩天,有人問我一個問題:中國銀行(3988)有沒有就原油寶和客戶對賭?他說,這是現在網上流傳很廣的說法。

我的回答是:我真的不知中行有沒有對賭,但我卻反過來認為,如果中行有足夠的聰明,坐盤同客戶對賭,反而是好事,反而它老實地把資金統統打到市場,非但太蠢,而且事情更加無法解決。

此話怎說呢?如果是對賭,客戶輸了錢,即是自己贏了,錢在手裏,有很多辦法,可以解決現時的群眾憤怒。美國賭場有客戶輸了大錢,往往八折收數,中國千門術語的所謂「光棍打九九,不打加一」,給一條路客戶走,日後好相見,以後再來輸過,何必翻臉呢?

真正問題在於,沒有對賭時,打出到市場的錢必須要付,客戶over lost的錢又收不回來,才最要命。

倫敦金老闆都知道,客戶買賣,公司只能對賭,不可對沖,皆因一旦對沖,客戶可能不找孖展數,市場行家也會輸了賴賬,風險更高。因此,搞倫敦金,死活都要把錢和盤都掌握在手裏……不過中行應該沒這智慧。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https://hk.appledaily.com/finance/art/20200429/20909052

中國能否憑新冠肺炎彎道超車和入關?

中國向來有「彎道超車」的理論:賽車時,如在直路,則領先者勝、馬力大者勝,沒有取巧的餘地。劣勢者只有在彎道,方有超車的機會。

開過車的人都知道,高速入彎已經是危險動作,更遑論彎道超車,更容易的是車毀人亡。但無可否認,有危方有機,要想超車,唯一的機會是在彎道。

世界遇上的上一個彎道,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中國在這之後,發生了急速發展的十年,2010年追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強國,更加追貼美國,對美國構成了威脅,否則美國也不會發動貿易戰,要狠狠的教訓中國一頓。

現在來了個新冠肺炎,更妙的是,中國是最快復元的一個,因此,乘此機會,再來一次彎道超車,一下子超越美國,現在中國也有不少人在談論了。

中國人又把這稱為「入關」,意即清兵入關,皆因在西方社會,現在依然視中國為蠻夷,好比當時的中、日、韓視滿洲人為蠻夷,但當滿清入關後,取代了明朝,便成為了文化的正統。

要分析這可能性,第一是12年前的金融海嘯之前,中國是個克勤克儉的小廠佬,國雖不算太富,但卻穩陣。當年之所以「高速超車」,說穿了,是花了巨額儲備,再借下巨額美元,方才有今天的成果。至於今天的狀況,是國雖富,但欠下巨額貸款,有點危如纍卵。

另一方面,當年面對的日本,是衰退了20年的老人,現在要想對付的美國,如日方中,顯然難對付得多。

然而,中國是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趁此彎道超車呢?

這也不是,問題在於,彎道太短了。

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便玩過一次彎道超車。在這次戰鬥中,全國本來有1.8億人,死了2,680萬人,紅軍死了880萬人,慘痛的代價,換來了它和美國抗衡的老二地位,而在這之前,美、德、英都比它強,法國和日本也不會弱於它。

簡單點說,如果中國要憑新冠肺炎彎道超車,變成世界經濟一哥,唯一的可能性,是這場戰疫打上三五年,全世界一起玩完,美國死幾千萬人,中國死過億甚至幾億人,血戰後慘勝。要想無痛地超越美國,1%的可能也沒有。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ad%e5%9c%8b%e8%83%bd%e5%90%a6%e6%86%91%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5%bd%8e%e9%81%93%e8%b6%85%e8%bb%8a%e5%92%8c%e5%85%a5%e9%97%9c%ef%bc%9f-216930

拆碎股白吃兼賺錢

【明報專訊】朋友不講都不知,原來𠵱家有一種股票玩法,不是發達賺錢的那種,而只是純粹求生。要知道,股東會通常會有不錯的伙食,於是,一千幾百元買一手股票,每年去吃它一頓,也不失為一條收回成本的招數,但這成本畢竟太慢才收回來,不划算。

買來碎股拆細賣 除笨有精
更低的成本是購入碎股,碎股不但比較平,而且股數更少,但不論你持有多少股,白食的效益是不變的。因此,當然是購入碎股,比一手股票更有利。

然而,單單白食,也不是商機呀!於是,就有「聰明人」,在市場買來碎股,再把它拆細,一張一股,100股就可賣給99個人,剩下一張,留回自用。要知道,一股的成本可以是幾毫子,甚至是幾個仙,但卻可換來一個白吃白喝的機會,一年兩次,如果一張賣上幾十元,也不過分吧?

當然了,一張股票賣到幾十元,算不了什麼,但香港的上市公司這麼多,一百間的股票就是幾千元了。買家花了幾千元,一年可有一兩百次的任吃機會,無論如何,都可歸本有餘。這當然是at the expense of上市公司,但這些碎股黨會想,上市公司賺這麼多錢,也不在乎吧,這不妨算作是社會成本的一種。

這是辛苦錢,因為找客人也不容易,不過香港的失業率愈來愈高,也許也會有愈來愈多有時間去白食的人。而且,牽豬哥賺暢,賣股票之餘,自己也可白食,收入也不用交稅,吃窮萬惡的上市公司,多妙!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8100768815&issue=20200429

2020年4月28日

羅志祥定陳冠希勁啲?

小豬羅志祥被他的女友爆料,指他不但劈腿,每個城市都有女人,和旗下藝人有染,也和化妝師有染,更加和朋友一起玩多人遊戲……這算是毀了小豬的一生,他在中國大陸年入1.2億元,應該是泡湯了。

至於香港的討論區,則有這個post:「萬人斬嚟講,羅志祥定陳冠希勁啲?」

有的人以兩人的「社會貢獻」來做對比﹕「豬哥咁獨食,陳冠希影完都會流出畀大家睇下,雖然都係條整機佬私自放出嚟有片有真相。未有流出前,希哥領先。」

有人從戰利品質素去品評:「Edison全盛時期靚仔啲,同埋佢好識揀女,啲女好正,小豬整容雞樣都啱。」

但我認為,評論一個溝女大王,有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不少溝女大王都曾經璀璨過一時,但通常只維持一段不長的時間。我也有朋友,在三五年間溝女無數,其後由於金錢和名氣都大大遜色,雖然也有溝女,可是質素和數量均都大不如前了。

所以,評價一個溝女大王,除了評論其女的質素、數量、名氣、社會地位之外,還要數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其溝女的黃金期究竟有多長。像陳冠希,在其溝女的黃金期,無論質素和數量,都應勝過羅志祥,原因是他的半唐番、富二代身份,擺出來格調比較高級,比起草根得多的小豬,勝過不止一籌。

可是,自從艷照門事件發生,這十年來,他的溝女事業受到了重挫,只能溝到二三流水平的女,但是小豬卻如日中天,換言之,這十年來,小豬是完勝了。

所以,我永遠覺得,在香港,真正的溝女大王,只有三個,一個是大鼻明星,一個是肥仔富豪,一個是肥仔導演,因為他們廿幾歲成名,溝到六、七十歲,四十幾年的累積,絕對不是溝女黃金期得十年八年的後生仔可比。

本週心水股票,「景業名邦集團」(2231),利申,我手頭持有接近一百萬股。

國際政治大原則就是強者迫弱者硬食

話說美國控訴中國散播肺炎,要求後者賠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反問:「H1N1流感 愛滋病和金融危機向美國索賠了嗎?」

上星期本欄也講到美國企圖向中國索償,有讀者也和中國統一口徑地留言:

「2009年,H1N1流感在美國大面積暴發並蔓延到214個國家和地區,導致近20萬人死亡,有誰讓美國賠償了嗎?上個世紀80年代,愛滋病首先在美國發現並蔓延至全世界,不知道給世界上多少人造成痛苦,有誰找美國追責了嗎?另外,我剛剛看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馬凱碩接受採訪時表示,2008年發生在美國的金融動盪,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最終演變成全球的金融危機,有誰要求美國為此承擔後果了嗎?」

另一位頭腦清醒的讀者如此回應:「全部沒有, 因為不夠美國打。還有沒有其他問題?」

我很欣賞第一位留言讀者的回答,這也是我把這些留言寫出來的原因:「咁……冇啦(今次又食硬~)……」(我猜他是想說「硬食」。)畢竟,網上留言討論,死不認輸,嗌交者多,如此理性討論的,就很少了。

現時公認國際秩序,是1648年的《西伐利亞和約》時訂下來的。一百多年前日本明治維新時學的是這一套,今日的中國也是企圖學這一套。

可是,現實上,這一套法則在一戰後已破壞了一次,蘇聯和德國這兩個新興國家便不守這套規矩,後者簽約不認帳,前者專門干涉別內政,後來兩國開戰,也有其必然性。

日本是唯一守規矩的新興國家,除了偷襲珍珠港那次,一邊宣戰一邊戰機在起飛,鑽法律漏洞之外。在當時,侵略司空見慣,完全遵守國際法,反而是中華民國常常企圖推翻不平等條約,七七事變的真因是它試圖推翻何梅協定。

後來美國這新興國家戰勝了二戰,日本雖輸而心裏不服:八格也魯,我做的事,在以前完全合法,我們大和民族是最善良的帝國主義者,英國鬼子可更殘忍十倍呢!不過,贏家有著改寫遊戲規則的權力和權利,所以日本只能硬食。

所以,國際主義的大原則,就是強者可迫弱者硬食,就是這麼簡單。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9c%8b%e9%9a%9b%e6%94%bf%e6%b2%bb%e5%a4%a7%e5%8e%9f%e5%89%87%e5%b0%b1%e6%98%af%e5%bc%b7%e8%80%85%e8%bf%ab%e5%bc%b1%e8%80%85%e7%a1%ac%e9%a3%9f-216779

炒燶期貨 凱恩斯拉布反勝

【明報專訊】上周,油價變成了負數,不少有識之士已經講過,因為有儲存費用,又要符合環保條例,因此油公司寧願倒貼,也要把油沽出。

我當時馬上想到,如果我是亡命之徒,一桶收幾十美元,一千桶就有幾萬美元,收錢後,把油全部倒進大海,政府,你來拉我吧!讓我坐幾年牢吧,吹得我脹嗎?

但轉念便想到,要想搞這個,首先要付合約金,要成本,就不划算了。

話說大經濟學家凱恩斯是個大炒家,也炒過期貨,在輸錢後,不肯結算,結果要付錢收貨。然而,付錢收貨,又哪裏有貨倉呢?

凱恩斯的方法,是不斷同對方交涉細節,例如規格之類,堅持解決不了這些小問題,就不會收貨。換言之,是玩拉布。

結果是,在拉布的過程中,價格漲了上去,他沽貨走人,成功脫身。

1986年中大新聞系 專出藍絲成就高
對政府的大調動,最受矚目的是入境處長曾國衞空降去當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話說曾國衞是中大新聞系1986年畢業的,大家都知道,新聞界向來是黃絲帶的天下,但曾國衞的那一屆,卻專出藍絲,某藍營傳媒的高層,清一色都是1986年畢業,現在再加一個曾國衞……話時話,在眾多年份之中,社會成就最高的,也是這一屆噃!好多人攞埋荷蘭水蓋𠻹!

但如果說到學習,他那一屆是有名的「4年4制」,每年都改學制,令到學生無所適從。這可能也證明了,工作同讀書是全無關係!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8014984060&issue=20200428

2020年4月27日

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生態位

日前同朋友講起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生態位。

我在本欄說過不止一次,金融中心只有三種,一是世界性的霸權,也即是二千年前的羅馬帝國,接近一千年前的蒙古帝國,二百年前的英國,今日的美國。

二是地方性的強權,它不用做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因為國家夠大夠富有,只做自己國內的生意,便足夠了,例如中國、日本,都是。

三是國際金融中心,條件是它既有完善法制,又不太強,不會有膽子吃掉投資者的錢,例子是今日的倫敦、新加坡,英屬處女島,香港也是這一種。這種地方,說穿了,只是洗黑錢中心,像一百年前的瑞士,本來是窮國,靠著打了兩次世界大戰, 吃了大量黑錢,方才變成了富國。

香港本來是第三種,因此,中國一旦要吃掉它,就沒有人會把錢放在香港了。所以,《逃犯條例》一通過,香港就會完蛋了。

朋友講出了以上的一番話,我完全同意。不過,問題在於:

這些年來,香港作為金融中心,跑掉的錢,十居其九,是哪裏來的呢?

答案誰都知道:中國。

所以,理論上,香港是吸入外資的入金位,可是,當把中國經從香港跑掉了的資金也扣除了,就算不是出血位,也大打折扣。正因如此,中國才會下了秤砣鐵了心,非要通過《逃犯條例》不可,皆因不把大洞口堵住,香港吸納多少外資,用途也不大。

反之,只要堵住了中國走出來的資金,就算香港元氣大傷,但只進不出,所得到的,也是淨賺。當然了,《逃犯條例》對香港,是百害而無一利。這些年來,香港在金融界賺到的easy money,最易吃的那部分,就是內地貪官污吏的黑錢,正如倫敦作為金融城,最容易賺的,是俄羅斯逃過來的黑錢,新加坡最易賺的,是在中東跑過來的錢。

至於正派的錢,不是賺不到,但毛利率低得多,而且,正是有些不怕虧本的黑錢,拉高了本地的平均投資回報,才能作為催化劑、引力子,把正派的錢都引過來了。

如果不是玩洗黑錢遊戲,金融業的營業額應和GDP差不多,絕對不會像香港般,遠遠高過GDP。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6%99%e6%b8%af%e4%bd%9c%e7%82%ba%e9%87%91%e8%9e%8d%e4%b8%ad%e5%bf%83%e7%9a%84%e7%94%9f%e6%85%8b%e4%bd%8d-216605

中小券商應另設監管制度

【明報專訊】日前,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接受傳媒訪問,講到香港證券業,首先是宏觀角度: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沒有外匯管制,而且有大量財經、監管、仲裁方面的專才,現時最大困難是成交量低,其中400多家券商僅佔總量的7%,佣金連交租也不夠,由於國際規格監管,券商營運成本很高,加上孖展監管嚴格,在在不利於業界的生存。

愛國也不能盲目擦鞋
以上這一段,人所皆知,我唯一慶幸的,是這一次他沒有和政府和監管機構同一鼻孔出氣,講出了國際規格監管、券商營運成本高,孖展監管嚴格這些公道話。要知道,他向來是幫政府發聲,支持嚴格監管中小型券商,我之所以同他翻臉,就是因為他當年公開支持《諮詢文件》,我覺得是為了討好政府和監管機構,嚴重剝削了業界利益。今次我很驚訝他居然調轉了立場。

在該訪問中,張華峰促請政府(另外)為中小型券商訂立一套(不同的)監管制度,以減輕營運成本,引入新企業來港上市,打入大灣區發展容許港人購買更多內地股份(估計他指的是透過本地券商),設立機制,讓中小型券商參與小投資者沽空等服務。

他的建議,我基本上同意,而且,還抄了他所講的為中小型券商訂立一套成本較低的監管制度,同好些朋友講過,不敢掠美,因此在這裏還他一個版權。

最後,希望他以後記得自己的愛國和階級立場,不要繼續盲目擦鞋。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7928182326&issue=20200427

2020年4月24日

美國可以沒收中國的美債嗎?

本文繼續昨日的題目:如果美國,甚至是西方各國,以隱瞞新冠肺炎病毒的資訊為理由,要求中國賠償天文數字,單單美國現時,已有萬人索償4萬億美元,已超過了中國的外匯儲備總數目。當然,中國賠不起,也不可能賠,沙盤推演下去,會有甚麼結果呢?

昨講了兩國互相沒收對方資產的狀況,以及政府資產和個人資產的分別,但未講到假如把香港和澳門也拉下水,情況又會怎樣?

美國政府在香港和澳門的資產都不多,但是國民和私人公司的資產,可就是天文數字了。澳門的幾間賭場,香港的多間銀行和投行……正如周一所講過,這種事中國在1949年已做過一次,是「有案底」的慣匪,不排除多幹一票。

最後的殺著,當然是沒收中國的所有美債,這當然會令中國發狂,中國很可能會把香港的民主派都控以叛國罪,以及把在港的美國間諜,如新聞記者,控以間諜罪……假設美國沒事先撤僑,看誰動手較快。

問題在於,技術上,美國能否沒收中國的美債呢?

為了慎重起見,我問過金管局的高層,他說全部香港金管局的美債,都放在custodian account。我也問過幫中國財政部買過美債的投行高層,他也說中國的美債也都是存在custodian account。由於每一張債券的流通都有記錄,因此,bearer在投行既開不到戶口,也無法沽出。

因此,美國政府要沒收,沒有難度,只需要一個法庭判決,就成了。除非你天真到相信美國法院真的是司法獨立,會不按照國家利益去判決。

至於美國的損失,則是美債少了一個最大的買家,會引致通貨膨脹。但這樣一來,美國不買中國貨,便會多買別的國家的產品,別的國家因而也會有更多的錢去買美債,這效用當然對銷不了全部,但多少可對沖一部分。更大的效應是其他buyer會被震驚:乜原來你真係會咁㗎?這多少也會影響到美債的銷量,只是難以量化。

這影響可從沒收中國的美債所得的利潤去彌補,再說,要懲罰中國,美國怎也要付出一點代價,只要代價不高,這懲罰還是值得。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be%8e%e5%9c%8b%e5%8f%af%e4%bb%a5%e6%b2%92%e6%94%b6%e4%b8%ad%e5%9c%8b%e7%9a%84%e7%be%8e%e5%82%b5%e5%97%8e%ef%bc%9f-216338

企業責任優次 跟隨局勢而變

【明報專訊】昨天講到地產商應在經濟動盪時盡社會責任,減租以紓民困,話說關於上市公司的基本政策,向來有3種說法﹕

第一種是以股東利益為本;第二種是以員工為本;第三是以社會為本,問題是﹕應該哪一種先行呢?

如果是以上市公司最大利益計,肯定不應是員工最大利益,因為如果以員工最大利益管理企業,公司應很快被掏光,根本不可能賺錢。反之,公司只應公平對待員工,便已足夠有餘。

可是,假如在最危難的關頭,即是生死存亡關頭,則應首先保住自己員工,這比社會利益更為重要。因為公司和員工是一個共同體,其中的關係,應比社會更為重要,這好比你的家人是最重要的。

太平日子利益行先 危難時刻要顧員工
如果是在太平盛世,那就當然是股東利益最重要了,只要是合法的事,那就什麼都可以做。

所以總括來說,在太平日子利益排名是﹕股東>社會>員工。但在危難日子,則應是員工>社會>股東,因此,在現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應是設法保住員工的飯碗最為重要,至於股東的利益,則要排到最後。

這當然是純粹我的個人看法,大家可以不同意。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7670520807&issue=20200424

2020年4月23日

武俠小說的舊書店與租書檔

我第一本看的是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是在灣仔消防局旁邊小巷,名叫「欽記書店」,那時我住在斜對面,現時的新光凍蟹、過海小巴站,近得很。

欽記店主是個駝背的,叫「阿駝」,鄰旁還有理髮的。阿駝位子的旁邊,即放了金庸和梁羽生,古龍則放在門口最當眼處。我不喜歡這店的書用雞皮紙包裝,太難看了。

長大後,有人裝作很識貨地對我說﹕「要找舊書,得去消防局旁邊的巷仔租書,才叫地道。」

我心想,你是道聽途說,欽記的書不算多,軒尼詩小學旁邊的森記的存量多得多。中學時學校在附近,去得比較多。

三益書店位於軒尼詩道,專賣舊書,我在那裏買了全套的《二世祖手記》,作者是楊天成,六十年代最流行的小說。我久仰大名,買後看了,覺得不過爾爾,不過是色情加上娛樂八卦。我想,以它當時的出版節奏,一個月看一本,倒還可以接受,我一口氣買下全套三十冊,一口氣看完,劇情重覆又重覆,受不了。

我在三益買了很多舊書,女黑俠木蘭花全集是一集一集存齊的,特別珍貴,還有數不完的武俠小說。

有一天,看《明報》的倪匡專欄,他寫說找不到《雲海爭奇記》,這是環珠樓主的最佳作品。我打電話給他,說我有一套,問他是不是要?他馬上叫我飛的士拿給他。沒多久,我把我手頭的他的全集通通賣了給他,皆因他在台灣出版了衛斯理,突然成名,要乘勝追擊,出版全集,但他沒有存貨,只有我這位還在唸中學的武俠小說收藏家幾乎集全了。現時網上盜版的原文字檔,應全是來自這套台灣全集。

專門出售絕版的,是銅鑼灣的文泉書店,在現時的電車路電業城,是二樓書店,幾乎甚麼都有,只賣不租,而且保存優良,不過通常貴上幾倍到幾十倍。

我是文泉書店的大客,很多零用錢都花在其身上。記得《浪子高達》傳奇,初版一共出了八集,十多年後,羅斌的環球書店再版,只出了五集,我想它也不齊全了。結果我在文泉配齊了,一本30元,原價是0.8元。文泉老闆還有一套70本的《仙鶴神針》,我很想買,但售價是2,100元,買不起。

《仙鶴神針》原名《飛燕驚龍》,港版是由羅斌的環球書店出版,是盜版。因本書太受歡迎,原版有續集《風雨燕歸來》,港版盜版又找了人續寫,亂七八糟的,反而更加是絕對是買不回來的絕版。

《飛燕驚龍》是臥龍生的首部作品,也是他寫得最好的作品。近年他把此書重寫,這個年代,當然已沒有讀者了。灣仔陳湘記書店還有出售。

小四時,我唸灣仔街坊福利會小學,陳湘記的少東來代課,好像是教中文。很記得他對我說,古龍小說最好看的,是《絕代雙驕》,當時我心想,我還是喜歡《多情劍客無情劍》多一點。後來我常常光顧陳湘記,現在它搬了到軒尼詩道電車路利公民內衣的旁邊。

但我認為書種最多的,還是北角的精糧小說。不過此店的檔次頗低,書本頗髒和殘舊。精糧小說差不多在二千年左右才關掉。他關掉後我才知道,否則不排除同他買下部分絕版書。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4/23/010147066.shtml

沒收中國人資產不可行,沒收美元又如何?

周一講到,假如美國法院在判決中國因隱瞞新冠肺炎疫情,而獲得賠償天文數字巨款,中國拒付,美國沒收中國政府或其人民在美國的資產,中國也會沒收美國政府和人民在中國的資產。

相比來說,當然是美國人在中國的投資比較多,因為中國企業根本進不入美國。蓋茨在北京的天際四合院,值幾億元,還是小數目,北京二、三、四環,上海浦東那些一支支的摩天大廈,隨便都三幾百億元,大家知道,美資基金佔的比例有多少嗎?

總之,如果雙方鬥沒收對方的國民資產,吃虧的一定是美國。再說,大部分有大筆資產在美國的中國人,都是美國公民,莫非美國可以沒收其華裔公民的資產?

美國也可以要求其他國家去執行美國法院的判決,例如韓國、日本、英國等等,經過這些國家的法院判決後,可以執行中國人和企業在當地的資產。再說,這些國家也可以要求中國賠償本國的損失。

我也可以說,這些官司,中國一定打輸。除了它們是美國的附庸國之外,還有中國不會應訊上庭,皆因一上庭,即是已承認了對方的法律地位,未打已先輸了。

同樣道理,如果美國的附庸國也來搞沒收,中國也會報復,沒收其在華資產。也是那一句,中國人在外國的資產是這幾年才開始建立,遠不如外國資產在中國般多。

再說,外國沒收中國人的資產,是人民的,但中國沒收外國人的資產,卻由政府收納,這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再說,大部分香港富豪也有英國護照,英國真能沒收他們的資產嗎?

現在還不算這些國家在香港和澳門這兩個特區的資產,例如在澳門的2間賭場,價值少說也1萬億元,全泡湯了。還有半間屬於澳洲的,視乎澳洲如何靠邊了。最大塊的肉,當然是香港。美國人在香港的資產之多,少說以十萬億元計……

所以,說來說去,美國最能制裁到中國的,還是沒收它的外匯儲備,如果中國敢動香港,就連香港的也沒收掉了。這也是最多人討論的問題,問題在於技術上,它真能做到這一點嗎?

這問題在技術上就比較複雜了,得在明天另寫一篇,才能解答得到。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2%92%e6%94%b6%e4%b8%ad%e5%9c%8b%e4%ba%ba%e8%b3%87%e7%94%a2%e4%b8%8d%e5%8f%af%e8%a1%8c%ef%bc%8c%e6%b2%92%e6%94%b6%e7%be%8e%e5%85%83%e5%8f%88%e5%a6%82%e4%bd%95%ef%bc%9f-216173

時窮節乃見

【明報專訊】我一向認為,英式的商場管理比較有人情味,香港則太過數目字管理,只求賺盡,不近人情。很多人同我說過,新鴻基地產(0016)的管理質素很好,我的回應是:「我不反對你這說法,但論到管理質素,點比得上太古呀?」

這種說法,我甚至在本報也寫過好幾次。但現在,我正收回、修正這說法。

新地率先助租戶紓困
話說在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新地作為全港最大地主,當然也是最大的損失者之一。可是,港難當前,它在2月時,作出多項減輕租戶壓力的措施,包括減租,數目高達三成至五成之多。在3月時,則按個別行業及商戶的實際情况第二次減租。在本月,又宣布多項紓困措施,改善營商環境,包括:

(1)總值數千萬元的購物優惠券、會員積分優惠等,吸引人流及鼓勵消費;

(2)為22個商場及天饌101設立外賣自取熱線;

(3)在近60個商場及寫字樓物業實行8項防疫措施,以及增聘300名關懷大使……關懷大使應是那些在大堂檢測體溫的人,有意思的是,在今時今日,居然有新增聘職位,實在太難得了。

反觀太古,我查Google,最近的一次減租紓困措施,已是去年的事了。正是「時窮節乃見」。講真的,我從來不介意大公司賺大錢,前提是:第一,它的賺錢是多勞多得,而非不勞而獲;第二,當社會危難當前時,作為大持份者和大得益者,願意共渡時艱,而這一次,新鴻基做到了。因此,我也很樂意更新對它的評價,並希望它能貫徹下去,為市民和小商人繼續做多點事……經濟回復後,我們歡迎它賺更多的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7584470240&issue=20200423

2020年4月22日

邱騰華沒看過港台約章,70議員也沒看過議事規則

昨天在政治版講了冼國林拍片講政治的故事,只講了前半部,後半部未講,唯有借用「政經密碼」的版面,講埋下半部。

大約是在3個月前吧,我發現了,原來大部分的香港權貴,漸漸變成了冼國林的粉絲。有的好多年無見,平時不大來往,幾百億元、甚至是過千億元身家的人士,也主動聯絡冼,說長期追他的片子,要他多多努力云云。

到了這時,高官們也在看他的片子了,不過是偷偷地看,不會公開討論。至於特首林鄭月娥本人的態度,就不知了,也許要問邱騰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方可問個明白。

然後,在這一個月,事情又有了進展。他拍了一條片,指出香港電台違反了約章,片子一出,港府中人才赫然發現,原來在回歸23年,居然沒有人認真看過香港電台的約章!作為香港電台一把手的梁家榮(廣播處長),和作為直屬上司的邱騰華,當然也沒有看過啦。

但更重要的不是這點,因為在林鄭月娥娘娘治下,從來都是太監當道,太監除了弄權之外,甚麼也不會做的。然而,這時,央視開始轉播冼師傅講場了。中央政府醒目,曉得冼找出了約章寫明的法例,好比撿到了槍,當然不會放過。

這時,港府不能不跟著冼的片子來辦事,再也不能hea做了。

在上周,港澳辦和中聯辦的發言後翌日,冼師傅講場出了一條片,指出了郭榮鏗在內會選舉中搞拉布,令到14次流會的法律破綻。

本來,搞拉布在全世界都是不犯法,皆因議員有一百萬個理由,去拖延會議,但這理由必須表面上是光明正大,例如說,我認為我的發言是完全有point,提出的一千條修訂都是有必要的,我作為召集人,已盡力用最快的速度選出主席,但客觀情況令我做不到,諸如此類。然而,如果你開了記者招待會,講明拉布是故意的政治行為,這就是中了「越位陷阱」了。

這又中了同一個問題:吓?乜原來成個建制派,加上成個民主派,同埋成個政府,都無人睇過《議事規則》?

這一次又是證明了林鄭、梁君彥、李慧琼等人的無能,但冼師傅也是把槍交了到政府的手裏,問題在於,政府會不會廢到連扳雞也不懂呢?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82%b1%e9%a8%b0%e8%8f%af%e6%b2%92%e7%9c%8b%e9%81%8e%e6%b8%af%e5%8f%b0%e7%b4%84%e7%ab%a0%ef%bc%8c70%e8%ad%b0%e5%93%a1%e4%b9%9f%e6%b2%92%e7%9c%8b%e9%81%8e%e8%ad%b0%e4%ba%8b%e8%a6%8f%e5%89%87-216007

為何富二代多老千?

【明報專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很多富二代都是老千,比例高到難以想像。

例如說,某位同姓L女藝人拍過拖的,有一張黑卡,也不知是不是淘寶買回來的,搭的士都要拿出來碌,扮在外國回來,皆因外國的士可以碌卡。最後當然是同行友人埋單啦!

這位富二代的結局是把身邊朋友的錢都借了一遍,然後失蹤了。

無本事慣大使 呃大錢上傳媒
另一位同一位名字有個「小」字的女藝人結婚。有一次,他被另一位女藝人拍了片,交給了雜誌刊登。說穿了,這當然是女藝人拍的,為了出名嘛,至於為何拍他的片呢?也很簡單,皆因兩人已是老相好,他拒付上次的錢,這次咪做他世界,過他一棟囉!

現在講到主題了:為什麼富二代這麼多老千呢?

理由是﹕你估做老千咁易㗎?一個屋邨仔,識得什麼有錢人?呃埋呃埋,最多三幾萬元,根本沒資格見報。只有富二代,先至可以溝女明星,呃大錢,上傳媒嘛!

那為什麼富二代要做老千呢?皆因富二代都有很多級數。如果你老竇有幾百億身家,咁就梗係不用做老千啦!但是有很多人的老竇,不過有幾億銀身家,夠自己使,但不夠子女花,但又夠送他們去外國讀書,同幾百億、幾千億元身家的子女做同學。如果這些子女夠叻仔叻女,當然比別人更容易飛黃騰達,但如果無本事,又大使慣,又眼紅人哋有錢,咪只有做老千一途囉!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7497864758&issue=20200422

2020年4月21日

疫情下的囡囡市道

我有一個溝女大王朋友,對新女的需求量很大,幸好只求就手,不理好醜,而他的先天和後天條件又很不錯,因此都能夠meet target。

在疫情初開始時,他說發達了,因女人們不用上班,在家裏悶到發慌,一約便出來,簡直是食到應接不暇。

但到了疫情高峰期,囡囡都怕怕了,於是,到了食白果期。我問他,究竟點算?他無奈地說﹕「咪約返啲舊女囉。」

但是,這時又輪到某位雞蟲朋友發威了。根據他的說法,而家所有女都窮到發癲,價格跌幅遠遠超過股票和樓價,而且服務態度好到不得了,隨傳隨到,完全和一年前判若兩人。

我問﹕「乜她們不怕疫情嗎?」

他反問﹕「有乜疫情大鑊得過窮?」

我問﹕「你不怕她們有肺炎嗎?」

他說﹕「她們隔離都唔止一個月啦,點會有肺炎?」

我說﹕「無錯,我都驚個司機有肺炎,多過驚啲女有肺炎。」

本週依然無人做嘢,因此沒有股票。不過我手上持有的兩隻半新股是「華立大學」(1756)和「景業名邦」(2231)。

https://hk.nextmgz.com/article/2_736318_0?utm_campaign=hknext_social_nextmagazinefansclub&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utm_content=link_post&_branch_match_id=680700054641137681

大蕭條不會重演,小泡沫隨時再現

今日的經濟局勢,和1929年大蕭條時的最大分別是甚麼?

第一是當時使用金本位,沒有辦法用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去解決問題,到羅斯福採用「新政」救市時,已是4年後的1933年了。

第二是當時全世界的意識形態都信奉自由經濟,認為蕭條應由市場去調節,公司倒閉意即淘汰競爭力不足的部份,新的、更有競爭力的公司將會乘勢出現,長期而言,反而更有利於經濟發展。

可是,現在是凱恩斯主義當道,大家相信長期而言,你我都將死亡,因此,救市作為權宜的挽救措施,已是共識,因此才有量化寬鬆的出現。

當然,救市有很大的副作用,就是舊的、競爭力不足的企業無法淘汰,沒有騰出空位,讓新一代上位,這令到富者永遠不死,貧富懸殊將永續下去,直至戰爭出現,方可全新洗牌。

因此,我估計,實質經濟會陷入衰退,究竟有多衰,就要看中美之間的經濟博奕的結果了。但資本市場因有資金流入,最壞的時期已過去了,在未來幾個月開始,再出現一個小泡沫可能性是很高。

https://hk.appledaily.com/finance/20200421/AOP3THGGLIQN4Q7F537QCNUIIQ/

真相的全部永遠無法找出來

外貌俊朗的Sir Walter Raleigh(1552年-1618年10月29日)是英國作家、詩人、軍人、政治、間諜、探險家,去過南美洲兩次,企圖找尋傳說中的黃金國。

他首次回國後,向伊利莎白女王講出海權和貿易的重要性:「Whosoever commands the sea, commands the trade;whosoever commands the trade of the world commands the riches of the world, and consequently the world itself.」

他非但英俊,而且博覽群書,文學、歷史、航海術、數學、天文學、化學、植物等等,無所不讀。他是伊莉沙白女王的寵臣。1603年,女王逝世,詹姆士一世繼位,他因企圖推翻詹姆士一世而被控告以叛國罪,在倫敦塔坐了13年牢。

他在獄中時,參考了六種文字的資料,博引旁徵地寫出了《The Historie of the World》的第一冊,講述希臘羅馬古代史,並且在1614年出版。1944年2月4日,寫《一九八四》和《動物農莊》的英國作家奧威爾在《Tribune》刊登了一篇叫《As I Please》的文章,講述了一個故事:

當Sir Walter Raleigh寫完了《The Historie of the World》的第一冊後,正在他寫第二本時,牢房窗外有些工人混戰,一人被殺掉。他雖然親眼目擊,還盡力深入調查事件的始末,但始終無法弄清楚工人們究竟爭拗何事。因此,他把第二冊的原稿燒了,皆因他發現了,原來永遠也無法找出真相的全部。

奧威爾並不完全同意Sir Walter Raleigh的想法。前者認為,大致上、在某程度上,客觀的事實是存在的,例如1066年發生了battle of Hastings,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亨利八世有六個太太等等。

然而,在1941年至1942年間,德軍正忙於和蘇聯作戰,但在德國境內的收音機廣播,仍然在大講正在狠狠地轟炸英國。奧威爾和英國人當然知道這並非事實。可是,假如德國在未來真的侵佔了英國呢?這些本來是虛構的,會不會變成了「事實」?

記錄了猶太人意圖征服世界的《錫安長老會紀要》(Protocols of the Elders of Zion)究竟是不是真實文件?托洛斯基究竟有沒有勾結納粹黨?在1941年的不列顛戰役中,究竟有幾多架德軍戰機被擊落了?歐洲是否接受納粹黨以雅利安-北歐人種作為優等民族的新秩序?這些答案得視乎希特拉能否戰勝。歷史是由勝利者所寫。(History is written by the winners.)

奧威爾認為,極權主義最恐怖的地方,並非是它犯下的暴行,而是攻擊了客觀事實的概念,它宣稱控制了過去,就等於控制未來。( it claims to control the past as well as the future.)

本文本來只是想寫Sir Walter Raleigh,誰知卻拉上了奧威爾。奧威爾的想法在幾十年前有新意,但在今日,卻已是陳舊不堪了。反而是幾百年前的Sir Walter Raleigh的想法,倒令我耳目一新。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4/21/010146785.shtml

冼師傅講場的來龍去脈

冼師傅講場的第1集,題為《政府或警察唔夠人平亂?冼國林教你點用人!》是在去年10月10日在YouTube播出,至今剛剛超過半年。

究竟他為甚麼拍這條片呢?相信在這世上,只有幾個人知道,我恰好是其中之一,今日看到他的第50集《港澳辦為香港發聲合情合法》,忍不住寫下了本文,作為記錄,也作見證。

話說那時的香港正當動亂的高潮,政府卻束手無策,他心急如焚,很想為政府獻策出力。他都算是社會上有頭有臉人士,很多權貴高層都識了很多年,於是便託人說項,約某些政府最高層見面,講出自己的心聲與見解。

誰知回來的答覆,竟然是「你寫個report過來,等我哋參考下,遲啲先至約見啦」,即是寸過馬鼻的那種。他沒有辦法,唯有拍片上YouTube,發表自己的意見。

他是功夫高手,精通格鬥,做過輔警,熟悉警例,又讀過法律學位,還考到了律師資格,只是沒有掛牌。他拍了幾條片,向警察「教路」,前線的警察們當然「識貨」,漸漸地,不聽警務處長盧偉聰的指揮,照著冼的作法去做,很快地控制了局面。

盧偉聰作為危機處理專家,在處理這事件中,對示威者採用了息事寧人的策略,成功地解決了自己的「危機」,在11月18日退休後,飛了去美國,同家人團聚。他是唯一一個沒被警員們歡送離任的警務處長。

接任的處長鄧炳強的作風強硬,也採用了冼在先前講過的策略,終於穩住了陣腳。這時,冼的聲名和威望某程度上仍然在警隊的心中,我同一位淺黃色的傳媒高層吃飯吹水,他居然連冼的一條片也沒看過,甚至不知冼拍片之事,我很驚訝,皆因此人在傳媒界已算是消息靈通,由此可知傳媒偏聽偏看的情況是多麼的嚴重。

這時,我本來以為「冼師傅講場」已經告一段落,誰知冼國林另覓戰場,以法律角度,接連發火,既指向建制派的無能,又重轟向民主派,完全是以一人之力,橫掃千軍,到了這時,人們才赫然發現,原來全香港的所有政客,竟然都無讀過香港法例!

太多內容,完全未寫夠,明天再續。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6%bc%e5%b8%ab%e5%82%85%e8%ac%9b%e5%a0%b4%e7%9a%84%e4%be%86%e9%be%8d%e5%8e%bb%e8%84%88-215866

超級豪宅租值 反映金權勢力

【明報專訊】看報道,有些真的令小市民不知好氣還是好笑,有時候簡直想中國收回香港,再搞一次共產主義,反正最吃虧的人一定不是我。像我這種會寫字又會擦鞋更加會親共的人,可能更有好處。

事緣看Youtube片,其實是好些日子前的舊聞,我是無意中重溫看到﹕李嘉誠在深水灣道79號的住宅,差餉租值是927萬元,李兆基舊宅的差餉租值是622萬元,鄭裕彤故居,就是那間號稱全香港最大、3萬幾呎的淺水灣道12號,估值租金是474萬元,劉鑾雄高士美道2號的大宅,估值租金是798萬元。

話說李嘉誠在壽臣山道的舊居,月租都200萬元啦,3萬幾呎的淺水灣大屋,如果租400幾萬元,咪等於一間3000幾呎的單位月租3萬幾?我都想租呀!話大劉間屋的租值是800萬元,咪即係話佢間屋只值三五七億銀?會不會太睇小他們呀?

富豪大宅租值應多5倍才合理
照我話,這些屋的租值,多5倍還差不多。相比起我們這些小市民、小業主交的差餉,按比例計,他們所交的,實在太過微不足道了。差餉物業估價署究竟是點做嘢的呢?

其實,社會上不公平是預咗的,全世界都是這樣。可是,在給有錢佬賺錢的地方不公平,也就算了,現在連他們花錢的地方,也不公平,這就實在太離譜了。香港的金權實在太大勢力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7410823275&issue=20200421

2020年4月20日

假如美國因中國隱瞞疫情而判決巨額賠償

美國以隱瞞新冠肺炎病毒的資訊,要求中國賠償天文數字,很多人看完相關新聞後,和我討論到此事,都不過是照著報道,鸚鵡學舌地講出來,卻完全沒有想到後續的發展。

美國當然可以要求中國賠償任何損失,而且判決是由美國法院去審定,基本上是任由它點講都得。問題在於,我都可以隨時要求李嘉誠送給我一千億元,只是決定權在李嘉誠手上,他又會不會給我呢?

如果照美國要求中國賠償的數字,它是絕對賠不起的,所以也不存在願不願意賠的問題。你要迫他,他只有賴帳、鎖國,沒有其他的選擇。

當年美國法院判決過一些在美企業,例如「滙豐控股」(005)、「三星手機」等等,計算方程式大約是這些公司在美國歷年來賺的錢的七、八成左右,既賠得起,英國和韓國也是美國的附庸,根本無法反抗。

假如美國減少賠償金額呢,減到一個中國付得起但肉赤的數字呢?中國會不會付呢?

答案是:一樣不會。

這博弈原因很簡單:中國不是美國的附庸國,就是付了,也不可能「斷尾」,美國繼續會攻打中國下去,直至中國完全投降,自願脫下褲子,任由美國宰割為止。所以,這筆錢,付了也是白付,絕對付不得。

好了,現在輪到很多人都會講到的一點:如果美國沒收中國在美的資產呢?

很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究竟是沒收中國政府在美國的資產,還是連所有中國人的資產都一併沒收呢?

如果是前者,那根本不多,如果是後者,那麼首先要再打官司,皆因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是不同的個體,法院要再審一次,究竟中國政府犯的錯,可不可以要由中國人民來賠償。

好了,如果法院判決,要沒收所有中國人在美國的資產,那麼,中國可以報復,沒收所有美國人在中國的資產,反正,共產黨在1949年已做過了一次,算是「慣匪」不怕再做第二次,反而美國倒沒做過因政府犯錯而沒收其國民的錢,是初犯,不知程序上做不做得到。

本文未完,還有很多重點未講到,周三再續。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1%87%e5%a6%82%e7%be%8e%e5%9c%8b%e5%9b%a0%e4%b8%ad%e5%9c%8b%e9%9a%b1%e7%9e%9e%e7%96%ab%e6%83%85%e8%80%8c%e5%88%a4%e6%b1%ba%e5%b7%a8%e9%a1%8d%e8%b3%a0%e5%84%9f-215658

除淨從來不可靠

【明報專訊】匯豐控股(0005)不派息之所以引來社會如此大的反應,原因之一自然是因為它賺錢不派息,另一更大的原因,則是因為它已經宣布了派息,英國政府卻反對所有的銀行派息,因而它想派也派不了。

技術上的問題是,事情發生在它除淨之後,股價已經因而下調了。有股民說,他在除淨後,已賣出了股票,但卻收不到息,這就虧大了。不過有兩點需要注意的:

第一,一隻股票股價升跌幾巴仙,是常有的事,因此,因除淨而帶來的損失,也應該是可以承擔的;

第二,如果要訴訟,隨時要告埋英國政府,因此,股民要面對的是匯豐控股和英國政府兩大機構,似乎要好有實力先至得。

其實,在除淨後,跟着又undo還原,在證券界中匯控並非孤例。記得2001年,大凌(0211)供股,我在宣布供股後買入,由於是大比例、大折讓,因此在除淨後,股價跌了五成,但如果不計供股權,則升了幾倍。

由於大部分的價值在供股權上,我計過,如果我出售了供股權,應有一至兩倍的利潤。(按﹕如果單看當時股價,則有四至五倍,但我已預算了供股權買賣時,正股的股價會下調。)

結果是,在股東大會,大多數股東投了反對票……沒有了供股權,我變成了剩蝕五成。過了大半個月,謎底揭穿了,原來有人敵意收購大凌,股價炒高了幾倍,我的虧更大了。所以說,除淨從來不可靠,信除淨的人,是陳金城口中的年輕人,經驗太少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7324891821&issue=20200420

2020年4月17日

李嘉誠和巴菲特: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昨天說起巴菲特和李嘉誠,固然是世上兩大叻人,幾乎是言必有中,出錯率極低極低。這固然是因為他們的智慧和能力,但也有其他的原因。第一是強大的經濟信息量,例如巴菲特持有的高盛、美國銀行、旅行者集團、穆迪,以及航空股、鐵路股等等,均可提供大量有用的投資信息。

記得很多年前,大凌(張志誠)對我說過的一番話:最好的deal都是在高盛這些大行手上,都是給了李嘉誠這些大孖沙,輪到我們的,不是爛茄子,就是騙局,所以我只相信現金、磚頭、殼價,甚麼項目都不能信。

李嘉誠當然也擁有強大的信息量,多年來他的家族成員一直是「滙豐控股」(005)的董事,而且還有石油、電信、航運這些信息量很大的企業。金融界一直有個說法,就是他在高盛內部也很有影響力,甚至持有很多股份。第二是政治影響力,李嘉誠固然不用說了,從鄧小平、李光耀,到江澤民,他的長袖善舞,甚至細心到中層政客,都不會遺漏。

涂謹申說過一個故事:十幾年前有一次,他在行政會議安排的一次飯局,李嘉誠恰好坐在其鄰座,閒談間他提起過一本名字極長的英文書,李也沒持筆記下,過幾天,這本書已有人交來給他笑納了。李的體貼,可見一斑。

巴菲特也有他的辦法,你以為他真的為了投資回報,去買《華盛頓郵報》嗎?他買下很多公司,都是全球化的大公司,他雖不是控股股東,但由於大部分公司都沒有單一大股東,那他的地位和控股股東的分別就不大了。

換言之,他買下一間公司,除看增長潛力外,還看其權力含金量:有些公司,比別的公司更有權力。例如穆迪,例如香港的「壹傳媒」(282)。

李嘉誠的情況,也是差不多。看財富排名榜,李兆基有時甚至勝過他,呂志和也相差不遠,可是這是只計帳面上的equity。但在這麼有錢的人來看,財富多一個零,少一個零,物質條件也完全沒有任何分別,更重要的比較單位,是其權力和影響力。

這叫做:「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d%8e%e5%98%89%e8%aa%a0%e5%92%8c%e5%b7%b4%e8%8f%b2%e7%89%b9%ef%bc%9a%e5%a4%a7%e4%b8%88%e5%a4%ab%e4%b8%8d%e5%8f%af%e4%b8%80%e6%97%a5%e7%84%a1%e6%ac%8a-215450

中長線投資 不宜做圖表派

【明報專訊】究竟股市未來是升是跌,無人可以說定,不過,炒股票永遠有一法則,就是要在骰子還未停下來的時候,便要下注,否則永無發達機會。

技術分析確認升市才入市 往往太遲
這就是圖表派的重大缺陷:你要等到圖表確認升市時,才去入市,往往已經太遲,非但贏不了大錢,反而更有輸大錢的機會,因為在確認後,通常已在升市的中間偏後階段了。

你可能會問,在中後期下注,只要及時逃生,也可以呀!但由於吃不到頭啖湯,要追回先前的落後,常常有必要更加進取,否則便會跑輸大市。再說,用相同推理方法,要等到確認跌市後,才去沽貨,通常要多輸三成,方能脫身。

確認跌市才沽貨 要多輸三成
簡單點說,如果是中長線投資,不能依靠圖表,而要冒險,在骰子還在滾動之時,覷準形勢,先一步下注,雖然不一定準確,但也總比執輸行頭為佳。

所以,現時的投資策略,是手頭絕對不能沒有股票,否則一旦掉頭上升,便追無可追了。而且,還要隨時吼位入市……當然了,如果現在只是一個反彈市,掉頭還會因疫情惡化而再跌幾千點,那就沒法子了。

但我仍然認為,現時必須有三成左右的持倉,才算安全,這正如我一直以來的格言:人人贏錢而自己無份,比輸錢更糟榚。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7065492694&issue=20200417

2020年4月16日

能力保障的自由

自由是能力的表現

你能令人服從自己的意志,是能力,好比《哆啦A夢》中的胖虎,常常欺負大雄,小夫和靜香,這就是能力的表現。正如一個錢幣的正反面,大雄憑著他的機械貓朋友,多啦A夢的幫忙,間中得以反抗胖虎的暴力,這也是能力的一種。換言之,能力可以保障自由。

財務自由

究竟是誰發明「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這名詞,不可考了,但這名詞之所以在中文世界發揚光大,恐怕是因為一本在1997年出版,名叫《富爸爸‧窮爸爸》(Rich Dad Poor Dad)的通俗財經書。

本書由兩位開辦成人財經教育機構的商人,清崎徹(Robert Kiyosaki)和Sharon Lechter所合寫,主題是憑藉改進自己的「財商」,從而達到自身的財務自由。「財商」這名詞倒是他們的發明。這本書在全世界極度暢銷,然而,讀者們記得「財務自由」這名詞,遠遠多於「財商」。

所謂的「財務自由」,定義是「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至少或超越日常開支。所謂的「被動收入」,意即不用工作的收入,這包括了出租物業的租金(當然要扣除了銀行供款,假如有的話)、股息、基金分紅、銀行利息、創作版稅或專利費用、退休金、信託基金,以及政府發放的福利金,還有諸如前任配偶發放的生活費,甚至可以出租自己的專業資格,例如證券行、律師樓、會計師樓等等專業公司,實質的工作可由沒有專業資格的無牌人士去處理,但仍需要專業人士去掛牌,以及簽名。

這說法早在100多年前,狄更斯寫的《塊肉餘生錄》(David Copperfield)已經講過的名句:「年收入20鎊,支出19.6,得到快樂。年收入20鎊,支出20.6,結局慘淡。」(Annual income twenty pounds, annual expenditure nineteen nineteen and six , result happiness. Annual income twenty pounds, annual expenditure twenty pounds ought and six, result misery.)

但照我的看法,以上的所謂「財務自由」,也是並不安全。皆因絕大部分的被動收入,並不穩當,例如物業可能租不出去,或遭退租,公司不賺錢就沒有股息,基金不賺就沒有分紅,銀行減息利息就會減少,不再有人追捧使用就沒有創作版稅,政府財政有問題會砍福利金,專業人士的不工作掛牌可能會導致坐牢……。

總之,收入是能力,皆因金錢是能力,如果能夠得到財務上的自由,當然也是能力之一。請注意,能力不一定是努力得回來的,正如超人的超能力也是天生的,皆因他是氪星人,這星球的人天生便有遠高出地球人的能力。所以,一些完全沒有賺錢能力的人,靠著信託基金、家族物業收租,甚至是離婚後的贍養費來生活,不管甚麼理由,只管他有金錢上的收入,也可以算作是「有能力」。

中立的能力

1291年,三個神聖羅馬帝國版圖下的獨立自治州,以Schwiizer為首,組成了邦聯。其後,陸續有其他的政權加入,其版圖和人口逐漸擴大。法國在拿破崙時代佔領了瑞士,改名為「République helvétique 」(Helvetic Republic」,Helvetii這民族在西元前一世紀或更早時候已形成了,是高盧人的一支。現時瑞士聯邦的官方名稱就是用拉丁文叫作「Confoederatio Helvetica」,英語則是「Swiss Confederation」。拿破崙被打敗後,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中,被確認為永久中立國。

中立是自由的表現,沒有自由,即是有被人強迫的可能性,那就沒有中立可言。換言之,沒有能力,也就不可能中立,也就沒有自由可言。
瑞士人向來強調自己的軍事力量,無論人均軍費或人均軍人數量,均是位於世界的最高級數。

它每年的國防預算,有20%花在軍事方面,就算經濟不景時,也照付這筆錢。它有一個群組,叫「Group for a Switzerland Without an Army」,每過一段時間,便搞一個投票,看看有多少國民支持放棄軍事力量,但每次的投票,均以絕大比數反對「放棄軍隊」。距離執筆時間最近的一次,是在2013年9月22日,投票「放棄全民兵役」,結果反對的高達73.2%。

瑞士只有3,600名全職軍人,但由於採用全民兵役制,18歲至42歲男子每2年必須抽出三星期到軍隊服役,或者也可選擇一次性服役260天。因此,它的現役軍人有20萬,有需要時,可隨時在48小時內,動員超過30萬個受過訓練的民兵,參與作戰。

它的陸軍有超過500輛坦克,過萬枚火箭炮,還配備了反坦克導彈和地對空導彈,至於空軍,也有過百架戰鬥機。當然,單從軍事的角度看,空軍需要的專業成份最高,也要求長時間的訓練,單憑它的全職軍人數量,恐怕支持不了如此龐大的軍機戰隊。

不過它的軍力核心,是它的民間力量,由於它的法例容許私人保有武器,甚至是重機槍和迫擊炮,也可以保有,任何侵略它的國家,一旦深入民間,進行巷戰,必然會遭到強大的抵抗。據說,希特勒曾經計劃侵入瑞士,但其軍方計算過,要侵入並且佔領瑞士,需要100至150個師,得不償失,因而放棄了。此說不知是否屬實,但瑞士採取了和德國暗中合作的政策,恐怕才是它不被侵略的最大關鍵。

另一個傳說故事,是說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有武官問瑞士軍官,瑞士最多只有50萬軍人,如果德國派出100萬軍隊來攻擊,對方怎能應付。瑞士軍官的回答是,那我們每一打兩槍吧。這故事流傳甚廣,我認為,這很可能是瑞士人的故意宣傳,既為國內提高士氣,也嚇怕外國的試圖侵略者。

無論如何,中立是自由,能力可以保障自由,這大原則是錯不了的。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4/16/010146296.shtml

巴菲特減持股票是否看淡全球化?

近月,股神巴菲特密密沽出股票,有報道說,沽出部分只佔了他的總投資組合不到2%。然而,這報道忽略了,大笨象永遠動得慢,像巴郡偌大規模的公司,縱然在最看好或最看淡時,其買入和沽出數字不會超過一成。

巴菲特的沽貨行動,有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例如說,沽出了1,172,193股紐約梅隆銀行,持股由約10.4%,降至9.8%,總值約33億美元。有報道說,這次減持,皆因監管機構對於超過10%的股東,有更加強的監管法例。

這說法的問題在於,巴郡於3月初,才增持了這股票,巴菲特不可能糊塗到心中沒數。如果說,他是因監管限制才沽出股票,那他當日因何原因而買入呢?

分析巴菲特行動的原因在於:他被認為是全世界最精明的投資者,如果他是「聖人無錯」,那麼,他的投資行為也代表了他對市場的看法,極具啟示性。

同樣地,在香港,投資者也必定要看李嘉誠的公開說話和實際行動,也可給予股民幾乎沒錯的啟示性。

然而,有一點必須注意,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瘟疫的發生,是誰也沒料到的,因此,巴菲特在去年之前的行為,例如大手買入航空股,並非代表他看錯市,只是不可抗力而已。   

所以,我們要看的重點,應該集中於他在今年的行為。

前述的紐約梅隆銀行的重心,並非他沽出,而是他「趁低吸納」後,以蝕本價沽出。這正如他在本年2月,也趁低吸納了Delta航空,結果也是在日前,蝕本沽出。

事實是,在這次的沽貨行動中,巴郡集中沽出銀行股如美國銀行、富國銀行,金融股如高盛和旅行家集團,航空股如美國航空,還有11億美元的蘋果,至於沽出天然氣公司Phillip 66,則毫無疑問是明智決定。

以上的股票,全都是仰賴全球化的發展。巴菲特沽貨行動的「默示性」(apocalypse now?),顯示出他不看好全球化的未來,而這看法直至在本年2月,仍然不存在,然而在3月以後,突然出現,而且用行動表示出來。

如果巴菲特在未來,再沽股票,將可進一步確實此看法。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b7%b4%e8%8f%b2%e7%89%b9%e6%b8%9b%e6%8c%81%e8%82%a1%e7%a5%a8%e6%98%af%e5%90%a6%e7%9c%8b%e6%b7%a1%e5%85%a8%e7%90%83%e5%8c%96%ef%bc%9f-215230

注入上市公司須蝕讓價

【明報專訊】我有一個同炒股小朋友交流的chat group,前幾天,他們鋪出了碧桂園服務(6098)收購某間叫「文津國際」公司的股權兼債權,購入價是35,920,000元人民幣,而這間公司的資產淨值42,648,212.74元。

由於該公司的股東楊美容和周淑婷是碧桂園服務的非執行董事,以及和大股東楊惠妍是關連人士,因此,小朋友們的評語是:「奇葩,蝕錢兼關連人士。」

我對這評語的評語是:
第一,這不是奇葩,同類事件常有發生;
第二,獨立估值師的估值不一定準確,更加不一定可靠,可以視乎狀况給予「酌情」。順帶一提,就算是穆迪、標準普爾,都不一定準啦,否則點會有次按?

第三,把價格調低,以注入上市公司,是常見的做法,皆因如果是上市公司用溢價去買,交易所肯定不批准。

上市公司溢價收購 難獲交易所批准
幾年前,我搞《香港投資日報》,有上市公司投資了兩成,其實是好少錢,不過問來問去,問到煩晒,我說你老闆都應承咗,有乜問題?他說因為我和幾個創辦人的股份成本價低過他們,所以驚過不了審計。後來我說,我們在公司打工,用薪水來購買股權,計掂了條數,才可過關。所以,為了容易通過交易所,還是折讓價賣給上市公司,比較多快好省。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6978112889&issue=20200416

2020年4月15日

以股代息製造碎股

有關派息有沒有用的問題,早在十幾年前,我寫《炒股密碼》,講「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應該是香港第一個把這理論講出來的人,現在很多都是我的徒子徒孫,也沒有甚麼特別要說。

不過,就分析派發紅股的言論,例如David Webb說,一手400股滙控(005),可以沽出24股,自製以股代息,我卻有一點補充:這兩者並不等價,皆因除非你持有大量股票,否則會製造碎股出來,而碎股的市場價格比正股有折讓,因此,股民的所得是更少。

另一方面,公司派發紅股,也要花成本,例如印刷費、行政費。所以,派發紅股不利於小股東,雖然損失不大。

繼瑞幸之後,現在正被狙擊的,是愛奇藝。

瑞幸是一種商業模式,已知「無可能得」,但愛奇藝則是「理論上可能,實際不知得不得」。我不知其賬目真假,不過大陸的主流意見,居然額手稱慶,理由是:愛奇藝的大股東是百度,百度超過一半股東是美國資金,李彥宏更是手持綠卡,而且愛奇藝的政治表態並不正確。

世事真是出人意表!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mailto:phemey@gmail.com
本欄逢周三刊出

https://hk.appledaily.com/finance/20200415/HN6SHMRWBBEJ2VGBXYG7BWOI54/

現在不比1929大蕭條 戰後將如何復員?

有人把今日由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用1929年來作比喻,但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狀況。

1929年的世界性經濟大蕭條,是完美的經濟學衰退教學藍本:當經濟體系生產過剩,市場因而作出調節,用大量倒閉的殘酷方式,以去除產能過剩。

理論上,時間可以解決一切,不過,等待的時間也許太久,等待的過程也太痛苦了,因此,羅斯福總統採用了「新政」,由政府灑錢,來挽救經濟。

希特拉在德國上場,則採用了另一種方法,就是重新建軍,這就可以吸收大量過剩的產能,也是另一種解決產能過剩的有效方法。

然而,現時世界經濟的局面並非是產能過剩,而是因為瘟疫,而停止了生產。這更像是因戰爭而生產停頓,在戰爭過後,便可回復生產了。但這和戰爭有點不同的是:

第一,戰爭所造成的生產停頓,視乎其規模而定。像美國打海灣戰爭,用的是常規兵力,因此,並沒有影響到消費生活的生產線。如果是大規模的全面戰爭,也一定要維持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生產線,否則戰爭無法長期打下去。然而,這次的瘟疫封關、關閉店舖,長期下去,顯然是不可能做到,只能是短期措施。

第二,大規模戰爭有所謂的「復員」問題,也即是,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已習慣了戰爭模式,但在戰後,卻有大量人從軍人回復成為平民,這等於馬上失業,這就造成了社會問題。

如果疫情拖延下去,造成了大量公司倒閉,這就會造成了和戰後同樣的狀況,復員會有困難。但如果快速回復正常,倒閉的公司只佔上可接受的數字,那麼,這好比一次經濟衰退,熬上一年左右,便可回復正常了。

但,最重要的還是,在1929年,各國政府採用了金本位制度,無法使用貨幣政策,去挽救經濟。

可是,今日的政府對於宏觀經濟的知識,比起九十年前,不知高出多少,更加有很多手法,去維持經濟死不去,例如派錢、量化寬鬆等等,所以我認為,如果西方的疫情進度像中國一般,兩個月後逐漸平復,而由中國帶頭的復工也順利,到了明年今日,經濟就可完全恢復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f%be%e5%9c%a8%e4%b8%8d%e6%af%941929%e5%a4%a7%e8%95%ad%e6%a2%9d-%e6%88%b0%e5%be%8c%e5%b0%87%e5%a6%82%e4%bd%95%e5%be%a9%e5%93%a1%ef%bc%9f-215084

疫情下富太約雀腳不易

【明報專訊】細價股的某位王后娘娘級人馬,現在有一個煩惱,人人皆知,在疫情蔓延的今天,最多只能有4人聚集,又不能常常出街,最佳娛樂,就是打麻將了。

講到打麻將,最重要的就是有腳。在當年,她一呼百應,一聲開枱,人人奮勇報名,有約會都推掉,還有什麼比擦鞋更加重要呢?

這又要岔開一筆,當年我在某科網公司打工,太子爺打內線叫一名手下到辦公室見他,手下說,搞完手頭的工作便過來。太子爺一句話「得」了過去:「有乜嘢比我搵你更重要呢?」

「好彩不是肺炎 只是肺癌啫!」
然而,她的牌腳,到了今日,在大陸被扣留,在香港被貼街招,雖然她打得好細,都幾十萬元一場,打得起的人又有幾多個呢?打得起的人也有不少。不過,那些人有頭有臉,又不用擦鞋,約他們打牌,有空便來,沒空便推,完全沒有「封建責任」,現在要約齊腳,就難如登天了。

有位朋友,前幾日咳、發燒,去照肺,全花了,嚇到甩肺,皆因他常去澳門,和大陸人接觸,都算是高危人士。誰知驗了出來,結果,他是普通的肺炎,和武漢無關。

網上有個故事:有人去驗新冠病毒,一驗出來,當堂舒了一口氣:「好彩不是肺炎,只是肺癌啫!」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6890426548&issue=20200415

2020年4月14日

村上春樹的寫作方法

一些自以為中文很了得的人,都寫過書,教人寫中文。我最早看的一本,是初中時,胡菊人寫的《文學的視野》,高中時看了黃維樑寫的《清通與多姿》,至於近年寫得最多有關題材的,當然是有「國師」之稱的陳雲了。

以上作品所教的內容,不能說是錯,不過,教出來的只是工匠,成不了寫作大師。我常常舉的例子是,羅大佑有一首國語歌,被筆名為「卡龍」的唱片騎師葉漢良改寫成粵語版本,由張學友主唱,粵語歌名為《輕撫你的面》。它的國語原作叫《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這曲名的文法是錯得不能再錯,但韻味就是從這拗口的歌名中產生,一改,味道就全失了。

另一個我很喜歡說的故事,是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

大家都知道,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很特別,它的特別之處是,這並非翻譯皂問題,而是在日文本身,也與眾不同。所以,他寫的故事情節往往十分平淡,但看起來,卻硬是有一股說不出的吸引味兒。

問題是:村上春樹的風格體是怎樣練成的呢?答案是﹕他先用英文寫完了一整部小說,當然,不管他的英文唸得有多好,始終不是母語,遠及不上日文的地道與深入。他正是用上有限的詞彙和不很精純的語法,寫完了故事,再用日文來翻譯,於是,便得出了他的那種無人能夠仿傚的特別風格。

不消說,現在的他工多藝熟,已經可以不經過先用英文寫出來這步驟,直接用日文寫出「村上春樹體」。

從村上春樹的例子可以看出,寫一手吸引讀者的好文字,是完全可以拋開傳統的文字寫作方法。事實上,香港的武俠小說作家喬靖夫,文字也像極了日譯中的翻譯體,如果用傳統教中文寫作的方法,是完全不合格。然而,他的小說描寫戰鬥的迫力,就是用這種不倫不類的文字寫出來,方能感受到,換了另一種文字,就是完全不同的第二種感覺了。

翻譯村上春樹的作家,一共有兩個人。一個名叫「林少華」,所有的中國國內版都是由他翻譯的。他是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除了翻譯了村上春樹全集,也譯了多個著名文學家作品,例如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川端成、井上靖等,他也寫專欄散文。論到個人學養和對村上春樹作品的認識深入,他是無懈可擊。

另一個譯者是中國台灣的賴明珠,她是第一個把村上春樹作品介紹到中文世界的人,也把村上春樹全集譯了一遍。

《維基百科》對林少華和賴明珠兩人的翻譯風格的評語是:「如賴明珠在譯文中與其他譯者不同,保留了大量的日式語助詞『噢』『喲』的翻譯,而簡體中文版的譯者林少華,則偏向於精鍊的散文風格。」

論到日文和中文的水平,賴明珠遠遠不及林少華,基本上,林少華的譯作是精美的散文,反而賴明珠的譯作卻有點拗口,無論怎看,也不清通。可是,如果你要我挑一個譯本,我毫不猶疑會挑賴明珠,皆因她保留的「村上風味」比較多,看林少華的譯本,由於文字太過優美,好像苦瓜不苦、臭豆腐不臭,硬是覺得lost in translation。

老實說,倪匡的文字也不好,表達詞彙貧乏,但不知怎的,衛斯理看起來,永遠令人手不釋卷。衛斯理甚至連故事也亂來,前言不對後語,科學知識也完全顛倒,錯漏百出。但它硬是好看,吹咩!所以,要成為大作家,往往要拋開語文專家的教導,照足來做,肯定不會成功。

最後一提,對我的中文寫作幫助最大的,是一本英文書:William Strunk和E.B. White合寫的《The Elements of Style》,這是一本暢銷書,幾十年來,無數外國大學生都會看過。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4/14/010146014.shtml

女人對男人的期望值

男女關係有很多永不相容的矛盾,其中一項是﹕

男人往往在同女人上床後,到了手,態度便會變差,至少不會變得更好啦,這有一句話﹕你幾時見過上了釣的魚,還給牠吃魚餌?

但是,女人在上床前,常常對男人千依百順,但在上床後,卻大部分會對男人阿支阿左摩洛哥,要求多多,令到男人不勝其擾。這有點像是許冠傑的歌《賣身契》﹕「你咪當免費,走精面咪制。」演化生物學的解釋是﹕「女人需要對男人做壓力測試,試下對方值不值得付託終身。」

這就是我在本欄說過的﹕男女關係看能不能長久,一定要在上床後,因為上床後,真性情才會露出來。

一位溝女專家馬草泥說得更專業﹕這是對對方的期望值問題。

本週的心水股票是﹕中國天然氣(931),本人持有一百萬股。

https://hk.nextmgz.com/article/2_735774_0

誰是香港的政壇五絕?

本來,今日的專欄已寫了一半,但看連登討論區,太過好笑,忍不住寫回應,與《am730》的讀者分享。

該題目是:「東邪陶傑,西毒黃毓民,南帝蕭若元,北丐倪匡」,其實只是夾硬來,主要是食蕭若元作為一「燈」大師,居然引來不少留言,然而,大部分我不滿意,因此另寫自己的,如下:

首先,蕭若元的位置不能改,因這是中心思想。有人提出黃霑,但黃究竟是誰,卻有不同意見。查實,和一燈大師爭過女人的,只有周伯通,被公開過和蕭若元因爭女而失義的,也只有黃霑。更不待言,黃霑也是「老頑童」。

黃霑是周伯通,那麼,他的師兄就是王重陽。王重陽是比《射雕英雄傳》早一輩的人物,因此也應由一位當年天下第一的廢老去擔當。黃霑在港大文學院畢業,有師兄比他早上3年,叫「李柱銘」。

李柱銘是王重陽,全真七子就易了,在民主黨裏找就成。至於尹志平,最新版本叫「甄志丙」,那也容易,民主黨內,有人犯過嫖妓、性騷擾之類的,隨便抓一個就成了。

王重陽的愛人是林朝英,李和劉慧卿鬧過緋聞,是公開事實。劉慧卿在愛情方面,可比林朝英,但論政治地位,則還是陳方安生,可以同李柱銘咁高咁大。

用陳方安生的好處是,同出一門的葉劉淑儀可當李莫愁,是連登最一面倒的推選。推理下去,小龍女就是林鄭月娥了。可能讀者反胃,大喝倒采,不過任何人不能否認,香港這盤棋,林鄭是當然的第一女主角。有網民用情花來比中共,誰人中了情花之毒,更一目瞭然。

陶傑去當東邪,不過不失,但林作就是陳玄風了。黃毓民是西毒,有很多人提出過,跟過黃的梁天琦是楊過。至於北丐,當年的社民連有「丐幫」之稱,還有網民提出過的長毛。

有讀者把曾鈺成、曾德成兄弟稱為裘千丈和裘千仞,但這讀者不知,也沒甚麼人知道,曾家兄弟還有妹妹,叫「曾勵予」,連裘千尺也有了。

至於金輪國師,是蒙古那邊的人,中聯辦主任就可以了,這有好處:達爾巴和霍都均有西環契仔去當,人選多的是。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aa%b0%e6%98%af%e9%a6%99%e6%b8%af%e7%9a%84%e6%94%bf%e5%a3%87%e4%ba%94%e7%b5%95%ef%bc%9f-214920

災禍致通縮 美元走強理所當然

【明報專訊】為什麼美國的災情這麼嚴重,但美元卻轉強了?我看分析,很多人說是因為避險,也有人說,強美元有利於現時的美國,也有人說,現在美元轉強,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會轉弱。

這些答案,我當然都覺得不滿意,而且水平很低。在我看來,當發生災禍時,貨幣轉強,反而是正常事。大家似乎忘記了,在當年的金融海嘯,美元也是轉強,日本的「311大地震」,日圓也轉強……所以,這根本是個正常現象,一點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311大地震」日圓也轉強
如果發生災禍後,貨幣轉強是為了避險,則不能解釋當年為何日圓會在地震後轉強,皆因避險這解釋,只能落在美元的身上。日圓點避險呀?

有人會說,這是因為貨幣會回防,守住本部。例如蘋果的生意不佳,股價大跌,就要把資金調回美國。這說法當然靠譜一些,但也並不完全正確。

我的解釋很簡單:災禍必然導致資產價格大跌,說穿了,資產價格大跌,就是通貨收縮的一種,而通貨收縮的真義,就是幣值上升。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回事!

資產價格大跌 即是通縮
最後一提,近日我開了Youtube channel,拍檔兼監製卻對我說,疫情之下,普遍Youtube的觀眾少了。為什麼會有這反常現象呢?原來由於人們躲在家裏的時間太長,Youtube太短了,要煲Netflix,才足夠「殺時間」,因此,Netflix的訂閱量大增!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6805166407&issue=20200414

2020年4月9日

回國娶老婆的金山阿伯和香港阿伯

小時候,電視整天播著粵語長片,但今天粵語長片已被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取代了,因此新一代的年輕人想來沒有看過,不清楚其劇情。

當年,有很多的粵語長片劇情,講的都是男主角和女主角相愛,但女主角的父母卻強迫她嫁給一個金山阿伯,金山阿伯非常老,也非常有錢,通常是由專做皇帝和百萬富翁的張生所飾演。這些老套故事的結局,一般就是張生深明大義,放棄美女,成全男女主角,皆大歡喜結局。

十多歲時,見識長了,方才知道,原來所謂的「金山阿伯」,不過是在美加辛勞了大半生的華人勞工,辛苦攢下了一筆積蓄,在當地開設小小的洗衣店或中國餐廳,但因經濟條件不夠,在外國娶不了老婆,只有回港找女人了。這些金山阿伯當然也不是真的有錢,只是因為西方的人均收入比較高,香港則普遍貧窮,因而有了這個錯覺。

香港因為當年有抵壘政策,大量大陸男人偷渡來港,造成了男多女少的現象,好比當年華人勞工去金山,也是造成了男女失衡。二十多歲時,中國改革開放,大量香港男人回鄉娶妻,通常男的都比女的大上一截,一樹梨花壓海棠,這豈不就是活生生的金山阿伯回港娶親的翻版?只是香港人的角色調轉了而已。

跟著我移民到了加拿大,住在温哥華。

我們香港人,聚居在鄰近機場的烈治文,好比今日的九龍站。我們把最貴的房子都買下來,把樓價都炒高了,通常名貴的車子,都是香港人開,加拿大人都開爛車。我們投資移民,暢旺經濟,但也有很多是靠計分申請,亦有很多是家庭團聚,沒有甚麼競爭力,反而是搶奪加拿大人的福利資源。你要知道,加拿大的福利是多麼的好……

這十幾年來,香港的狀況……不說了,大家都應該猜到我想說些甚麼。其實,風水輪流轉,只有活得夠長,甚麼都會見識過,只是有時角色互調,久而久之,大家忘記了以前的角色扮演罷了。但記性比較好的人,見到了任何現象,只會說﹕「déjà vu,看過了。」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0-04-09/72413157

沒有人是孤島:別人成功 就是自己的失敗

英國詩人John Donne(1572-1631)其中的一首最有名的詩是:

No man is an Iland, intire of itselfe; every man
is a pe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e;
if a Clod be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e,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ie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e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e;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李敖為它作了翻譯:

沒有人是孤島,
每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要為本土應卯
那便是一塊土地,
那便是一方海角,
那便是一座莊園,
不論是你的、還是朋友的,
一旦海水沖走,
歐洲就要變小。
任何人的死亡,
都是我的減少,
作為人類的一員,
我與生靈共老。
喪鐘在為誰敲,
我本茫然不曉,
不為幽明永隔,
它正為你哀悼。

如果我沒記錯,他這翻譯應該是回應余光中的同詩翻譯,他認為余譯得不好,因一而再譯一次。

由於這首詩太過有名,常常被人引用,相信香港讀者也看過不少這詩的application。但最有名的,當然是海名威寫的《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記得當年我上「文學欣賞」,黃維樑教,引用了幾年前《TIME》的標題:「The Son Also Rises」,指的是金正日正在接班金日成的位子。黃說,這是海名威的一本小說名字,中文譯名叫《戰地春夢》。我忍不住說:「《戰地春夢》是《A Farewell to Arms》。」黃說﹕「《A Farewell to Arms》是《戰地鐘聲》。」我說:「《戰地鐘聲》是《For Whom the Bell tolls》。」黃說﹕「那麼你說《The Sun Also Rises》的中文究竟是甚麼?」我說﹕「通常譯作《太陽依舊升起》。」

近年,愛爾蘭樂隊The Script也唱了一首《No Man is an Island》,不過本文並非因此歌而寫,而是因為西方一句很有名的話:「Whenever a Friend Succeeds, a Little Something in Me Dies.」

這句話有好幾個版本,例如:「Every time a friend succeeds I die a little.」」、「When a friend succeeds, a small part of me dies.」、「Every time a friend succeeds, something in me dies.」

不同的版本,只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場合講出來,這人就是美國作家Gore Vidal(1925-2012)。直接點說,我認為他所說的,才是真理,John Donne說的,也是常被人引用的「No Man is an Island」,只是個人扮識嘢,扮偉大,騙人的話。

幾日前,有人問我,疫情之下,有誰會得益呢?

我回答說,如果你是公務員、社會工作者、教師之類的固定收入人士,只要自己不染病,疫情之下,所有事物都便宜了,尤其是樓價大跌,你當然會是得益者。反而,當經濟急速發展,人人好景時,他們的生活便相對難過了,尤其是經過尖沙咀,看到土豪的嘴臉,以及售貨員收錢的風光,心裏更難受。

其實,在沙士期間,這些人買平樓,去大陸消費,生活也很逍遙,但後來大陸富起來,去深圳從人上人變成了普通人,心裏更加難受。所以說,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敗,這句話才是真理。沿著此思路去想,很多人、很多事情,究竟為甚麼會發生,那就完全可以想通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4/09/010145605.shtml

疫情後懲罰中國現在才開始博弈

本周的首兩天,全球股市大漲,皆因西方各國新染新冠肺炎數字開始回落,參考中國經驗,疫情應可在兩個月之內,回復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股市因而作出了反應。

正如我一直所說,南半球多個國家的疫情現在才剛開始爆發,恐怕會爆個七彩,沒完沒了。然而,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屬於「蠻荒社會」,只要不影響到北方和西方文明地區,「蠻荒」的疫情不管有多嚴重,死人的數目有多大,都不會影響到西方經濟。

不消說的,大家也應接受事實,就是:疫情可以控制,但不可滅絕,人類很可能要像衛斯理中的「藍血人」方天活在火星時,長期戴著金屬頭套來防止「獲殼依毒間」入侵,我們也要長期戴口罩來防止吸到病毒。

在現時,大家已在開始討論,在瘟疫過後,各國的政治經濟部署究竟會怎樣?甚至有人質疑:要不要以中國隱瞞疫情為理由,要求它作出巨額賠償?

如果是按照道理來說,中國初期的確有隱瞞疫情,但是,縱使它已公開了疫情大爆發,武漢封城之後,各國也完全沒有放在心裡,照此推理,中國就算完全沒有隱瞞,各國也根本不會有任何的防衛措施。

當然,還有另外的指控,例如有說是中國的病毒研究所有意或無意洩漏出來的,又有說是中國人吃野味吃出來的,我也說過,把幾十種野生動物同放在一處骯髒的街市,屎尿不去清潔,不同的病毒很容易交叉變種……究竟無心之失,應不應作出賠償,這又是另一場爭拗。

一戰之後,德國被索以巨額賠償,結果出了一個希特勒,否認戰後條款,把國家變成了法西斯,掀起了二次世界大戰。二戰之後,三大戰敗國德國、日本、意大利,也不用賠償各國的戰爭損失,皆因大家從一戰的經驗所得,就是巨額索償,對於本國利益和戰後秩序,完全沒有好處,反而美國用錢來扶植德國和日本,得到了雙贏局面。

綜觀上述的簡單分析,結論是:國際關係其實是點講都得,沒有任何的規矩,甚至並不完全講求理性或利益,要視乎大國之間的博弈結果,現在這博弈才剛開始,好比一盤剛走了幾步的棋,暫時看不到終局會是怎樣。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96%ab%e6%83%85%e5%be%8c%e6%87%b2%e7%bd%b0%e4%b8%ad%e5%9c%8b%e7%8f%be%e5%9c%a8%e6%89%8d%e9%96%8b%e5%a7%8b%e5%8d%9a%e5%bc%88-214717

千規律 萬規律 假帳規律只一條

【明報專訊】瑞幸咖啡做假數,其實根本不用去計算,單單看它的商業模式,已經知道行不通了。喂,網上購買、實體店取貨……那又為甚麼要網上購買呢?這就好比我常常說的,租書店加個app,租單車店加個app,就叫新經濟,就可cap水集資了。

其實,做假帳,cap水集資,這條公式,從古以來就已有了。為甚麼在近年愈來愈流行呢?

答案是:其實做假帳是要成本的,假帳的水分愈高,成本愈高,這是不易的定律。所以,如果你一毫子生意都沒有,全盤假帳,成本就很高了,高到無論集到多少資,也無法彌補這條數。

因此,從古以來,做假帳的基本要素,就是找一家收支平衡,賺少少或者是蝕少少的公司,然後谷大個利潤,搞靚盤數,就可以集資了。更理想的是,如果有些黑錢要洗,因為黑錢要漂白,願意付出一定成本,那麼,利潤就更高了。

然而,在近年,由於生意只要有現金流,不用賺錢,就可以集資。換言之,以前假帳的目標,是做到賺大錢,現在做假帳的目標,是只要收支平衡、有現金流,就可以集資了,而且集資的數目還比以前多出不知幾多。

結果就是成本減少了,效益增加了,根據經濟定律,自然會吸引到更多人加入這「產業」。這就是張五常說的:「千規律,萬規律,經濟規律只一條。」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6372780788&issue=20200409

2020年4月8日

德國已經不是原來的德國了!

在歐洲新冠肺炎疫情當中,有一個國家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德國。(由於感染數字時時變,因此本文不引具體數字,只講大勢。)

德國固然是歐洲大國,人口超過八千萬,比起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等,大約多出了三成,如果按照人口比例,它的疫情數字也應該會是歐洲第一。雖然執筆時,它仍然未是歐洲第一,但已經直逼意大利和西班牙,愈追愈貼了。

問題在於,德國不是號稱歐洲人當中最嚴謹的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疫情嚴重,可以理解,但如果連人口比例也加上去,則德國的疫情,則早已超越了意西兩國。

再同瑞士相比,瑞士有法語區、德語區、意大利語區,在這三區當中,德語區的確診人數,只是其他語區的三成左右,這證明,在瑞士,德國文化的人民的抗疫嚴謹性,仍然遠高於其他歐洲文化的人。

或許我們再可以問下去:為甚麼現在的德國人會抗疫無力,這麼廢呢?

我會再舉一個例子:柏林新機場。

柏林有兩個機場,但由於不敷應用,因此在2006年,決定建造新機場,預算2010年完成。但是,這機場直至現在,還未建好,原來預算在本年10月31日啟用,現在當然不可能了。

遲了十年,還未完成,當然有很多醜聞,也有很多高官,包括了市長落馬,這些細節,也不用說了。總之,我的總結是一句話:今日的德國,已經不是幾十年前,人們心目中印象的德國了,反而是在瑞士的德語區,禮失求諸野,還有一點點以前德國的優良傳統。

德國的沒落,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它在給美國打敗後,迅速的西化起來。我承認,美式文化有著一定的優勢,但一來,這優勢只適用於像美國這些地大物博的國家,不適宜於德國這個需要「生存空間」的中型國家,二來「矯失以為得,則必失其所得」,德國吸收了美國文化,就連自己優良的傳統也失去了。

二來是,德國由於人口不足,近年引入了大量土耳其移民(這當也是美國化的後果之一),現在已有了600萬土耳其居民,主要是住在城市中。

一句話:德國已經不是原來的德國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be%b7%e5%9c%8b%e5%b7%b2%e7%b6%93%e4%b8%8d%e6%98%af%e5%8e%9f%e4%be%86%e7%9a%84%e5%be%b7%e5%9c%8b%e4%ba%86%ef%bc%81-214517

賭業難重拾昔日光輝

【明報專訊】在Youtube中有人問我,澳門賭股的前景如何?

我回答說,賭股的下跌,都不是今日的事啦!這幾年中國經濟收縮,日子一日比一日難過,資本家都無錢,邊有錢去賭呢?

賭廳洗錢比銀行有優勢?
但其實,所謂的賭業,相信有一半資金,不是為了賭錢,而是為了洗黑錢。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賭博事業更有效的洗黑錢工具了……嗯,在以前,最有效的洗黑錢工具是銀行,但由於現時銀行業的規管太嚴,因此轉到了賭業的身上。

在賭業的世界,你開一個戶口,24小時可以提取現金,比銀行更加方便。而且,你在賭廳提幾千萬現金,即提即付,更加可以第三者收款,又有高息收,一年12厘,樣樣都比銀行更優勝,為什麼要提款呢?

你可能會說,如果賭廳擠提,它會執笠呀!不過,如果銀行擠提,銀行都會執笠,這兩者是一樣的。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存錢在賭廳,比存錢在銀行更有優勢。

在經營方面,賭廳的利潤比銀行高得多,這代表了,賭廳執笠的機會率也許比銀行更低。事實上,在這20年來,全世界銀行的利潤,幾乎都是來自銷售有毒產品,賺利息差,咪講笑啦!家陣利息咁低,賺埋都唔夠交租啦!

不過,在今日的疫情之下,全都是歷史了。相信就算疫情過後,賭業在可見將來,都不會回復以前的光輝日子。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6286892804&issue=20200408

2020年4月7日

懂得做飯和做很好吃是兩回事

作為一個很喜歡飲食的人,我當然也常常看飲食節目。日前,看到英國名廚Jamie Oliver的餐飲集團破產收場,忍不住寫下這篇文章。

據報道,這幾年來,英國的餐飲業經營狀況並不佳,原因包括了脫歐、租金上漲、最低工資提高、食物原材料價格增加,以及網上外賣服務興起,更多人留在家中吃飯等等。

Jamie Oliver是很值得尊重的人,看著他出道,cute cute的鄰家男孩,到他成名,長老長胖,做了不少善事,例如為學生設計便當等等。可是,撇除這些,由他第一天投資餐廳,我便不看好,可以說,他的生意倒閉,其來有自。

1975年出生的Jamie Oliver,父母都是廚師,在老家開了一間酒吧/餐廳。他跟隨過大師級餐飲界名人Antonio Carluccio,也在一間米芝連一星級餐廳當過二廚。但他在24歲時已開始做電視節目,2年後憑著BBC節目《The Naked Chef》少年成名,烹飪書也大賣,從此踏上了青雲路。

這樣的出身,有甚麼不妥呢?答案是,他從來未曾經營過一間成功的餐廳,他的成名,只是靠著做節目。可以說,他的核心技術,是做節目,而不是經營餐廳。這有點像另一位「名廚」Anthony Bourdain,成名之作是出版了幾本暢銷的烹飪書,我也從來不以為他會懂得經營餐廳。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很少人明白:一個人懂得做一道菜,懂得整個製作過程,和他把這道菜做得好吃,是完全兩回事。像我媽,就是懂得做很多很多的菜色,過程完全沒錯,但她弄出來的食物,水平屬於中下,就算是她親手教出來的傭人,都做得比她要好吃得多。

同樣道理,一個人做菜好吃,和他能經營餐廳,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但很多人也把這混淆了。話說李家鼎搞鼎爺廚房,很多朋友去了吃……評論不述。

在鼎爺廚房開張之前,我的評語是:李家鼎小時候家裏開的是平民酒家,因此他懂得做很多不同的菜色,製作過程完全沒問題。但他卻沒有在高級餐廳工作過,相信也不會花錢去吃一流粵菜,我有理由懷疑他對高級菜色的要求和品味。

本文的第一個結論是:最重要的是「標準」,但能吃得出標準的人很少,很少人能分辨出80分和95分的食物的分別。第二個結論是:餐廳食物好吃和它賺錢與否,也是兩回事。有機會再同大家討論。

第三個結論是:我最喜歡的飲食節目主持人,是Gordon Ramsay,皆因他是開設米芝連三星級餐廳成名後,才開始做節目。他在68 Hospital Road的餐廳,是倫敦的第一間三星級餐廳。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4/07/010145367.shtml

陳姓女星被財務公司追債

有一位姓「陳」的女星,今年五十幾歲,同朋友呻,現在窮到連一皮嘢交租都無,不知而家點算好。朋友都算是有錢人,十零廿億身家點都有,很是同情她的遭遇,和她談了很久,但當然,無畀錢啦。

我問個friend,她點解會無晒錢嘅?friend說,咪因為炒股票囉!唉,股票害人,可見一斑。

這位陳姓女星,當年都算是靚絕一時,就算是在十幾年前,四十幾勾,都仍然嗒得杯落。

話說十幾年前,她說有病,要朋友開架波子去接她去養和醫院看醫生,朋友車到去,一看,竟然早有記者捕住,馬上閃人,叫了另一個朋友,開另一架波子,去接力,接她離開醫院回診所。

這當然是局,叫記者來拍照,出下風頭,但朋友好像不明白這潛規則。不過朋友都自算聰明,叫人來接她走,把整件事溝淡了。其實好多女星都會咁做,那些觀音兵被過了一楝,但他們往往懵然不知。反而,如果是真命天子,則往往要到生米煮成熟飯,先至會公開。

回說陳姓女星,以前有人磅水給她,用了財務公司去借,當然不用還錢啦。點知後來朋友破產,公司被接管,包括財務公司在內,於是追她舊債連利息,你話死唔死!

本週心水股票﹕不想你們輸死,所以暫時別買了。

https://hk.nextmgz.com/article/2_734885_0

現在最多人關心的問題是:疫情甚麼時候才完結呢?

這個問題,我早在2個月前,已給出了答案:疫情不會完結,也許在有生之年,都不會完結,現在開始有不少有識之士,例如鍾南山,開始把這觀點表達出來了。

現時的疫情大概是這樣:美國還在摸頂,未知頂部為何,但看它近日的措施,應該可把疫情控制,高點相信會在本月出現,當高點出現後,大約兩個月左右,感染人數會回復到可以接受的數字。

香港和台灣的控制良好的關鍵在於不相信中國,因此有力地擋住了第一關,如今出現了第二波爆發,則因太過相信西方,被西方引入了。所以,這都是因為政治蒙蔽,太過愚蠢。

也可以說,第一波的有效阻擋,並非智力,只是碰巧而已。但由於我們始終經歷過沙士,因此在戴口罩等等防禦措施,還是遠遠高於西方。

講到歐洲,最大鑊的,是那些小國,聖馬力諾大約只有二百人染上,但已佔了其3萬幾人口的零點幾巴仙,梵蒂岡只有幾個人染上,但佔了人口的1%。

但為甚麼小國的感染率特高呢?我的估算是,因為小國人口少,因此容易全民測試。整個歐洲,都是富國感染率高,窮國感染率低,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測試不足,沒驗出來而已。

這現象在南亞洲和非洲更加嚴重,它們的感染率越低,我認為情況越是可怕。以印度和菲律賓為例子,均有大量貧民區,這些人沒有隔日糧,不工作,便餓死,因此任何強烈的防疫措施,都可能引發暴動,因此菲國總統杜特爾特才會講出要開槍射殺不聽話的群眾,這種狠話。

我認為,就算發明了疫苗,由於RNA病毒很容易基因變異,因此也會像感冒疫苗般,年年接種好幾種不同的,而窮國根本沒錢也不會去接種。這從幾位諾貝爾經濟得主做的實地研究可以得知,就是免費打,窮國村民也不想去接種疫苗。

由於南亞和非洲的病毒不可撲滅,我相信,就算在文明社會大致撲滅了病毒之後,也會有零星的疫情出現,大家要年年接種疫苗,一兩年會有一次全面封城,這是未來最有可能發生的沙盤推演。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f%be%e5%9c%a8%e6%9c%80%e5%a4%9a%e4%ba%ba%e9%97%9c%e5%bf%83%e7%9a%84%e5%95%8f%e9%a1%8c%e6%98%af%ef%bc%9a%e7%96%ab%e6%83%85%e7%94%9a%e9%ba%bc%e6%99%82%e5%80%99%e6%89%8d%e5%ae%8c%e7%b5%90%e5%91%a2%ef%bc%9f-214338

上市公司通告 好睇過八卦雜誌

【明報專訊】幾日前,好幾個股壇中人都發給我同一宗通告,圈住的中文標題是「唔還錢就斬你老母,英文點講?」剪貼的是交易所通告﹕「someone will chop him and his mother」以及「dozen of fierce-looking man」。

這其實是去年底的事了,發出通告的是譽滿國際(8212),故事的事主是吳國榮(Michael Ng),我與他好像碰到過好幾次吧!不算認識,他的前拍檔AL君就同我頗有來往。反而,我和他的幾個金主就都幾熟,不過相信這些金主不會是動武的那些,皆因他們個個幾百億身家,不會做這種事。

以上通告也有中文版,說吳國榮「在公共場所被一名不認識的男性野蠻襲擊,導致吳先生嚴重受傷。遇襲後不久,吳先生之子接到一個電話,威脅他,若吳先生不還債,有人會砍殺吳先生之子及其母親。」「十多名面相兇惡的男性」,原文究竟是否「斬你老母」,就不可知了。

高層甫升職即跳槽 舊公司公告「贈慶」
至於另一宗有娛樂性也廣為人知的通告,則是中國天然氣(0931)在3月9日為其3月6日更換執行董事和公司秘書的補充通告「林雨洋先生停止在本公司工作是因為他找到了一份薪金更高的工作」。

據知,董事局發出這份「不禮貌」的通告原因,是涉事人物剛剛加薪兼升職,1個多月後,便以此作為跳板,辭職走人,而且是補錢,完全沒有通知時間,搞到公司踢晒腳。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6200155943&issue=20200407

2020年4月6日

政府救市後半年資本市場會爆發

在上周五,我講了一個投資的基本理論,就是在正常狀況,經濟會先復甦,然後才輪到資本市場,當股樓大炒特炒時,經濟已是到了頂點,快將爆破了。但反過來,當政府投入資金,去挽救市場,則會是資本市場首先上升,然後才輪到實際經濟。

證諸金融海嘯後的美國和中國,都是先大炒股票,中國還包括了房地產,然後再慢慢憑著舊經濟快速向新經濟轉移的大趨勢,達到了經濟復甦。不過,中國的經濟轉型更明顯,花錢更多,借貸更高,因此其彈也急,其垮也快,美國穩紮穩打,打到幾個月前,屢創新高,不過就算沒有瘟疫,也是泡沫經濟的最後一浸了。

現在講到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究竟政府的救市活動,何時才會見功?

根據外國人做了好多次的實證研究,在政府救市後的半年,股市才會發生反應,大家只要看看金融風暴後的科網熱,以及金融海嘯後的香港股市,就可以見到了。

一般來說,政府救市,會有滯後反應,這好比人類吃藥之後,不會即刻生效。那我們會怎樣做呢?答案是:會吃更多的藥,吃到有反應為止。

當有反應時,往往已經是吃藥太多,所以,當政府救市,往往救到將來會發生資本市場的泡沫,而這幾乎是必然的。

本來,發生這些疫情,在世界經濟而論,就是一個大洗牌的機會,因為部分窮人會慘不堪言,中產階級會破產,但也有大量有錢人,尤其是在先前日子賺錢最多的暴發戶,會先垮下來。

當復甦後,則有大量有能力的年輕中產階級首先崛起。這有效減低了貧富懸殊和加強社會流動性,也是一件好事。

但當政府救市,結果是把本來會發生的階級流動急速拉停了,本來會被洗走的大部分上流人士會留在原地,於是,富者恆富,貧者恆貧的現象,永遠也不能消除。

所以我會說,攬炒在社會上,的確有其好處,因為這有助於有能力而沒公權的年輕人抓到機會,問題是人們願不願意付出這代價而已。最可笑的,反而是那些本來支持攬炒的人,忽然發現原來自己也是攬炒的一部分,忽然怕疼了,這就是愚蠢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4%bf%e5%ba%9c%e6%95%91%e5%b8%82%e5%be%8c%e5%8d%8a%e5%b9%b4%e8%b3%87%e6%9c%ac%e5%b8%82%e5%a0%b4%e6%9c%83%e7%88%86%e7%99%bc-214175

監管當局只會搗亂

【明報專訊】政府宣布不准4人以上的聚會,有上市公司董事問我,如果要開股東會,咁點算好?我答不出來,相信交易所也沒有任何準備,大家都是大安旨意地想,咁當14日完結後,咪可以開番囉。

但是,假如14日後,疫情更嚴重了,又或者是有其他的變化,又怎樣呢?

一個好的管理階層,在這個非常時期,應該要準備好大批的應變策略:假如發生了A狀况,應當如何處理,發生了B狀况,又如何處理,C狀况又當如何……然後公告整個社會,好讓市民有所準備,如果預先公布了也沒準備,又或者是你估錯了疫情發展,也是打死無怨。

政府防疫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可是,現在的狀况,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根本沒有任何的事先準備,也沒有任何計劃,這自然是整個政府的完全失敗。

交易所等監管當局,也是完全沒有任何應變措施,最多只是針對證券商作出了三項不痛不癢的寬,可是照樣把不合資格的公司除牌,完全是麻木不仁,殘酷無情。好些證券界人士的私人群組甚至把他們形容為漢奸了。

知情人士都知道,在疫情過後,證監會和交易所非得好好整頓不可,因為他們完全不為香港的金融做事,只是在搗亂,破壞金融市場,既不愛國,也不愛港,只是現在還未是動手的時機而已。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6112505513&issue=20200406

2020年4月3日

資本市場將比實質經濟更快復甦

新冠肺炎究竟幾時完結,經濟究竟幾時復甦?我沒有水晶球,不可能預測得到。不過,微觀研究雖然不懂,但宏觀理論,我卻是專家中的專家,可以從這方面著手,去同讀者分析。

通常,在社會的經濟起飛時,實質經濟會先行,然後才到資本運作。記得當年張化橋寫過文章,講在2001年至2005年間,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企業盈利也在高速增加,貨幣數量也增長得很快,但是股市卻不上升,不知原因為何。

我在《炒股密碼》中對此現象給了解釋,就是在經濟初起,由於做生意的利潤太高,沒有人去炒股票,炒房地產,就是賺了錢,也會用來再投資,寧願租樓住,皆因資金用來做生意,遠比投資於資本市場,前者利潤高得多。反而,當大家紛紛把錢拿來投資時,正是企業的高速盈利期到達高點,當盈利沒有增長,或只有緩速增長時,企業家便把錢拿出來,買樓,買股票,開始不務正業了。

這在中國有個名詞,叫「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問題在於,當A市場的投資回報減少時,往往也是B市場的投資回報減少。這好比說,當製衣廠生意不佳,零售、廣告生意也不佳,紡織廠生意也不佳,漂染廠的生意也不佳,這更加令到例如棉花之類的種植業,製造染料的化工廠也不景……

其實,整個社會的經濟一環扣一環,只要幾家不好,其他的都不會好到哪裏去。但你睇我好,我睇你好,化工廠可能買廣告公司的股票,種植業可能買零售連鎖店的股票……幾個月後,當大家都買光了手頭現金,再沒新錢流入時,泡沫破滅,熊市便來臨了。

然而,當經濟陷入衰退,但並沒等到它自然調節,而是政府注資,來把經濟重新打火,結果就恰恰倒轉過來。

這時,由於實質經濟並沒改善,但資金卻源源湧進,資本家不敢再把錢投進本業,於是,他們會更傾向於投資在快進快出的資本市場,這也是另一種「生意淡薄」,不如賭博。

所以,在政府救市時,資本市場的復甦,例如房地產和股票,會比實質經濟來得快,這就是理論。至於這時間將會幾時來臨,下期再講。

https://www.blogger.com/blogger.g?blogID=7798175692422452118#editor/target=post;postID=9208706411548771025

事業成功 不再蹚政治渾水

【明報專訊】有一些年輕人,是睇住他大,睇住他壞,也有一些年輕人,是睇住他大,睇住他好的,任亮憲就是後者。

我都識得他十幾年了,在炒股上,他不是我那派別的,不過我們的關係很好,倒是事實,好到他的護照上寫的緊急聯絡人,不是別人,就是我。真正的原因是,這位緊急聯絡人,必須是「從來不與你一起外遊」的,實在不易找。順帶一提,我的緊急聯絡人,是司機。

任亮憲不再搞政治 還買了豪宅
我和任有很多共同朋友,有些人會八八卦卦,問他會不會再搞政治,或者參選之類,我的答案是﹕「你估馬仔(任的外號)還是十幾年前的馬仔咩,現在的他,事業成功,前途無限,鬼得閒去蹚那些政治渾水!」

我當然知道他剛買了豪宅,不過講出來,別人還是半信半疑。不過,也還有一些其他的客觀證據。

在3月20日,未來發展(1259)出了一個通告,說用4200萬元收購了一家公司的60%股份,即是說,這家公司的總估值是7000萬元。公司的創辦人究竟是誰呢?正是任亮憲!

在這個時勢,還能即收4000多萬現金的人,相信香港也沒有幾多個。任亮憲本來同我有一個YouTube節目,叫「任周敢噏」,因為要搞手續close deal,也暫停了。

根據通告,這單交易將在4月17日完成,到時一定要他請食餐勁的,大事慶祝不可!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5857469937&issue=20200403

金融機構輸大錢在所多有

在商業的世界,打工仔為老闆闖禍的事情並非罕見,尤其是大型公司。例如說,在美國的麥當勞,一位老太太接過了一杯咖啡,失手傾倒了,因咖啡太燙而燙傷了,結果賠償了天文數字。而在香港,連鎖餐廳因員工清潔不力,甚至是有蟑螂在食物中,結果倒霉的也是僱主。

但是論到因為員工出錯,而導致公司蒙受莫大的損失,莫過於金融機構。在上星期,瑞銀在英國的交易員阿多博里因為未經授權而交易,造成了該行的二十億美元損失,只是云云個案中的其中一個而已。在1995年霸菱銀行的李臣和大和銀行的井口俊英,2008年的法興銀行,都是「血腥斑斑」的例子。

金融世界是很脆弱的。以香港的證券界為例子,如果有一名普通的交易員忽然發了神經,把鍵盤亂按,或者不是亂按,而是按錯了股票號碼,仙股按成了數十元的股票,又或是按錯了數額,一部前台機已可令公司蒙受以千萬計的損失。

而這種負責操縱前台的交易員足足有數千人之多。客人打電話來買賣,經紀聽錯了,因而下錯了盤,公司也得賠償。更莫說在電腦控制的世界,一旦電腦出現故障,前台的終端機可以亂來買賣,證券行完全束手無策,幾年前,新鴻基證券發生的451億元錯盤事件,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以上例子是企圖說明,在金融的世界,如果是以現在的科技來說,根本不可能完全防備出錯。固然這些交易員都是違規交易,可是縱使他是違規,牽涉到這麼大的資金,是否單憑一個交易員就可以決定呢?打個比方,如果銀行有一個職員決定違規貸款給一個客戶,貸款額是一百億元,是否他只需要偽造一些文件,就可以做到呢?答案是不可以的,因為一宗涉及一百億元的貸款,是經由很多人經手,需要知會很多高層,才能批核,所以這根本無法作假。

但是一宗龐大的外匯交易只需交易員本人,以及他的上司的核准,就可以成立。這中間的可以弄虛作假的機會自然很大。

在以前,金融機構的規模通常不大,據說恒生銀行的創辦人何善衡也有親自坐盤,在市場操作。但是在今天,金融機構大得不能倒,它只能授權給員工去負責。在貨幣的世界,數額龐大而利潤微薄,一天升跌1%已經是了不得的大事。

所以一個普通的交易員每天處理的金錢都是天文數字,遠遠高出於他的薪水。更有甚者,交易員通常薪水很高,而且是完全憑藉炒作成績去決定花紅。這種薪酬架構,對於心術不正者是一個莫大的引誘。

在以前,金融機構最重要的是信用,人們用很多年的時間去建立信用,因為信任才是最有效的防止作弊辦法。那時的少年十幾歲便入行,老闆會觀察他多時,對他的人格有了信心,才會承擔以更重要的工作。但是現在,凡事都看數據,金融機構聘請一個員工,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學歷,而在觀察清楚他的人格之前,已經賦予重大的任務,這自然增加了因誠信出錯而生的風險。

總括而言,金融風險是永遠皆有的,問題只是在於金融機構的規模膨脹得太快,所以蒙受損失的數字也在迅速提升而已。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0-04-03/50706715

2020年4月2日

登陸火星的可能性

上期本欄提過登陸火星,要我評說,我只能說,在可見的情況之下,絕不可能。至於馬斯克說的,移民第二個星球,以免人類滅亡,不是沒有作用,但作用也不大。

首先,在上火星之前,再上一次月球先至講啦!

當年的阿波羅計劃的真實性,從1969年至1972年,共41個月,登陸了6次之後,便從來沒有去過,連以前的圖紙也已失去了。

50年過去了,一次也沒有再去過,官方說,月球沒有研究的價值,真的是嗎?那為甚麼大家仍然搶著去?現在只不過是換了派機械車去探索,如果沒有研究的價值,為麼要派機械車?

在科學上,如果一個實驗不可以repeatable,便不可信,這應是基本常識吧?

單單從軍事去看,在月球設基地,比人造衛星更加厲害無數倍,這其中的分別,好比有一個海島,和航空母艦的分別。誰人首先能在月球設立基地,就可得到制高點,攻擊地球任何一點,以及任何衛星,都易如反掌。

如果當年能上月球,今天不能上,現在的官方說法,是上月球太貴了,划不來。另外一個弦下之意,就是這幾十年來,火箭的能力進步不大。這並非完全不可能發生,事實上,汽車工業在這三、四十年,進步也不大,核武器的進步也不大,建築工程的進步也不大,皆因老舊的科技,已發展到頂峰,進步增速便會減慢,反而是新發明,例如互聯網,進步會比較快。

不過,不管上月球多麼貴,總比上火星容易得多,也便宜得多,這該是常識吧?在上火星之前,不再上月球一次,試試看,也是說不通的。

如果以火星探測飛船的速度來看,幾十年前,要二百多天去到,後來減少到一百多天,現在又變回二百多天,皆因攜帶了登陸機械車,重量多了不少。將來可能要用核能來作增速,不過太空船的體積這麼小,太空人頂不頂得順這輻射,就很難說了。

火星比月球究竟遠多少呢?不多,幾百倍左右,不到一千倍。現在的火星探測船,大約要二百多日,才能去到火星,但這是不載人的。如果要載兩個人,還要來回,就要帶四、五百天的食物,食水可以用尿來循環再造,不成大問題,這還要加上回程的發射裝置,這才是最重的。

如果講到逃逸速度,火星是地球的一半,每秒要達到5千米,月球是火星的一半。不過月球比較簡單,因為沒有大氣層阻力,但火星卻有著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層。大家都知道,空氣有阻力,有大氣層要達到逃逸速度,又需要更多的能量。

如果用更高的速度才能逃逸出火星,太空船將會用更高的速度,回到地球。這代表了和空氣磨擦的力量會更大。我想,在真正飛行之前,一定要以同樣速度,模擬回到地球,方知道物料能不能支持外層的高溫度。

就我的所知,要登陸火星,再回來,首先要派大量機械人,在當地建築無人基地,並且吸收和儲存太陽能,把回程的基建先搞好了,令到去程的太空船的重量減少了大約一半,才有登陸的可能性。

也是那句話,你發射一架無人太空船過去,再把無人船再送回來,先至講登陸啦!無人都未搞掂,就去講登陸,發夢都無咁早!

最後講的是,火星的表面面積只有地球的三成,所以根本不應抱太大的幻想,它不會令到人類增值太多,人類要想做到馬斯克所講的,移民第二個星球,真正要有價值,還要去到第二個星系,才算成功。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4/02/010144844.shtml

大紅人冼師傅 進軍虛擬貨幣市場!

昨天講到,我的好朋友冼國林擁有的「國藝娛樂」(8228),非但有歐洲私募基金以溢價入股,還可能涉及2年後被全面收購,然後又改名為「國藝集團控股」,有意進軍虛擬銀行業務。

跟著,該公司宣布和「康宏環球」(1019)換股10%,換的是對方的舊股。由於「康宏環球」大股東是台灣第一金融家族,身家同香港的四大家族同級,以幾千億元計算,所以,冼生應該已搭上了一個擁有強而有力的臂彎的合作夥伴。

好了,現在解釋,為甚麼「國藝娛樂」說要進軍虛擬銀行業務呢?

查早在2018年,「康宏環球」已宣布收購英國的虛擬銀行Tandem Bank。Tandem Bank創立於2013年,是英國主要的challenger bank。所謂的「challenger bank」,即是新成立的小型銀行,專門提供「滙豐控股」(005)、巴克萊、萊斯、蘇格蘭皇家這4間傳統大型銀行所忽略了的業務。

現時Tandem Bank有約30萬名客戶,客戶可透過其手機應用程式,使用其零售銀行服務,包括存款、按揭、貸款及信用卡。根據交易所通告,預期將成為英國收入最高的虛擬銀行。

此外,「康宏環球」也宣布入股在英格蘭及威爾斯註冊的Nutmeg。Nutmeg提供網上獨立理財顧問業務、借貸業務、自營投資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企業融資業務及證券交易業務等等,由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規管……重點是,高盛證券也是其策略性投資者。

由於以上的事實,我有理由相信,「國藝娛樂」指的進軍虛擬銀行業務,指的就是「康宏環球」的這兩宗投資。冼國林本身亦是銀行家出身,想來「康宏環球」正要借助他的專業知識,去拓展這方面的業務。

冼師傅在去年,簡直是人生最黑暗的一年,每樣最黑仔的事都一起到來,想不到一年之後,竟然好運齊來,事業得意,又成了政治紅人,YouTube channel有幾十萬個like,可說是否極泰來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4%a7%e7%b4%85%e4%ba%ba%e5%86%bc%e5%b8%ab%e5%82%85-%e9%80%b2%e8%bb%8d%e8%99%9b%e6%93%ac%e8%b2%a8%e5%b9%a3%e5%b8%82%e5%a0%b4%ef%bc%81-213779

想捐酒店捐醫院也不易

【明報專訊】日前同朋友食飯,有人說,橫掂現在酒店都無生意,他不介意把自己在新界的酒店捐出來,借給市民作為隔離,就只怕手續太過麻煩,不知點搞法。

要知道,如果要把酒店用作隔離營,首先要同政府交接交收,酒店的人撤出,政府人員進駐,一旦整壞了什麼東西,交還時點計賠償,真的是麻煩到了極點。然後有人說,是兩個星期前,才最缺隔離營,現在最缺的是醫院病牀。講到醫院,其實現在也有好幾個富豪擁有醫院,想來都不介意把醫院借給政府使用……by the way,人的年紀愈大,愈有心做善事,這是定律,至於理論為何,太過複雜,暫且不論。

然而,要把醫院借給政府使用,同樣有很大的交接麻煩,想想也覺頭疼。估計把一切條件談妥,很可能疫情高峰期已過了。

跟着我們又講到很多人由英國回流香港,我說:「搭飛機比留英更危險,換了是我,寧願留在英國,可能更安全。」然後,知情人士說:「乜你唔知咩,現時英國回來的人,非但要戴N95口罩,還要穿紙尿片,十多小時的飛機機程,不吃也不喝,簡直是非常痛苦,人間地獄。」

我說:「你哋就最聰明,20日前已乘坐私人飛機回來,真的是早着先機。」又有人指現時私人飛機已經book到月底,供不應求,我說:「出租私人飛機,咪發過豬頭?」他說:「問題是,食完現在這一浸,不知幾時先至可以有客人會再飛?」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5771929791&issue=20200402

2020年4月1日

冼國林與國藝集團的大變身

冼國林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在我加入股壇之前,在他創業之前,在他拍電影成為娛樂大亨之前,在他成為上市公司主席之前,我們已經互相欣賞,雖不能說是識於微時,但也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

他所擁有的「國藝娛樂」(8228),先前在債務重組,表面上在財務上好像很唔掂,但是市值還企硬在接近十億元,正是「阿婆跑得快,必定有古怪」,這究竟有何玄機呢?

人們問我究竟是甚麼原因,我的回答是:「第一,阿冼是我多年好朋友,我對他的能力有絕對的信心。第二,有內線人士同我講過,這公司的影城的磚頭價值,是3億美元。」

果然,不久之後,它的債務重組以大比數通過,這是意料中事。意料不到的是:

它在3月13日,宣布向盧森堡組建的歐洲私募股權基金GEM Global Yield LLC SCS授出3年期購股權及認股證,注資最多共24.38億元。完成後,GEM有機會成為國藝大股東,持股超過51%。

這故事的juicy之處,第一是以溢價24.32%出售股票,可能最終賣了殼。第二是,究竟這基金的背後,有沒有哪位超級富豪在支持呢?

第三,通告使人納罕的是,還有「國藝取得新資金後,擬多元拓展虛擬銀行等新業務,減低原有從事電影及酒店業務的風險。」

怎麼會無端端跑出了「虛擬銀行」呢?

不但如此,它在3月23日,還發出通告說公司為了「精確地反映公司業務多元化以達致減低單一業務之風險的目標」,改名為「國藝集團控股」。

阿婆跑得愈來愈快,究竟有甚麼玄機呢?哦,在3月26日,即上周四,它公布了和「康宏環球」(1019)換股,收購對方的部分股東超過10%的股份。這「部分股東」究竟是誰呢?

這又牽涉到「康宏環球」的股份官司。由於深圳幫那邊的股份尚在打官司中,那麼,只能夠是台灣幫那邊出售。說到台灣幫那邊,蔡家是台灣的首富家族,是和李嘉誠同級、但源遠更加流長得多的老牌世家,實力可就是驚天地泣鬼神了。

故事太長,明天再續。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6%bc%e5%9c%8b%e6%9e%97%e8%88%87%e5%9c%8b%e8%97%9d%e9%9b%86%e5%9c%98%e7%9a%84%e5%a4%a7%e8%ae%8a%e8%ba%ab-213620

經濟崩潰往往「戰」後才出現

【明報專訊】歐洲的幾個大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情况為什麼這樣惡劣?其實早在10年前,金融海嘯後,這些國家已崩潰了,只不過維持着一口氣,暫時不死而已,新冠肺炎一爆發,就連最後這一口氣也沒有了。

金融海嘯 世界經濟轉捩點
金融海嘯是世界經濟的轉捩點,此前,由美國和西方領導的世界經濟一直享受着冷戰勝利後的戰後紅利,但這有一個問題,就是它們的擴張也已經到了盡頭:已統治了全世界,還有繼續擴張下去的可能和餘地嗎?於是,在下一步,只有收縮一途了。

在金融海嘯後,美國已經爆倉,維持生存的方法,是以前用錢來維繫感情的西方手足們,變成吸他們的血,所以美國復蘇了,歐洲卻愈來愈衰。另一方面,就是有錢人去吸窮人的血,所以股市一邊不停破頂,美國的貧富懸殊也愈來愈嚴重。其實香港的情况也差不多,總之,在賺不到街外錢的時候,只有塘水滾塘魚,有錢人賺窮人錢,中國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如今這次新冠肺炎,本質上,等於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現在問題在於,如何在戰爭中動員全國的實力,包括工業實力,國民的遵從國家指示,以及金融配合戰時所需,還有緊急時的科技研發。當疫情告一段落時,就要研究,在戰後如何復元?很多國家的經濟,例如一戰後的德國,二戰後國民黨領導的中國,是在戰後,才經濟崩潰的,戰時反倒沒事。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85681944994&issue=20200401

呂麗君的partner?

周一,林鄭月娥禁聚令第二日,和朋友飯敍,難免講八卦嘢,例如傳聞呂麗君買內房債券輸了20億元。

某專業人士認為,女人仔,無論幾勇,照計都不會用20億元買內房債,就算百億身家的富豪,都不大可能,至少有返一千幾百億,先會咁做。照常理推斷,她應該另有partner。

我則說,要打靶幾十億元的債券,不易有人接貨,照正常程序,多半是找到了買家,才去沽貨。上周四同某兩位專炒債券的基金經理午飯,他們說,在該批債券打靶後,價格已回升了一成多,買家即賺。跟着又講到疫情,特朗普說估計美國在4月12日到達高峯,到了6月,死亡人數才開始下降。我則比較樂觀,過去幾天確診率都是2萬人左右,如果未來幾天維持大約數字,則可望在復活節時,開始逐步下跌。

問題在於南亞和非洲,現在才開始爆發,城市還可以控制,但鄉村恐怕就……別忘記,印度人用手來吃飯!我估計,這將會是持久戰,富國可控制,但零星確診會不斷,皆因窮國會蔓延!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mailto:phemey@gmail.com
本欄逢周三刊出

https://hk.appledaily.com/finance/20200401/SAIVQK73A3DM5CCWMC6ROQBP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