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公司,其名字我並不喜歡,例如有英文名而沒有中文名,簡直要謝絕強國買家;又或者是很僻的中文字,簡直是趕絕所有人;另外還有,是中英合璧,唸起來很拗口,例如「KFM金德」(3816)。
不過,我相信「KFM金德」這個「不股民friendly」的名字,很快就會改名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剛剛賣殼了,買家是一個活躍於股壇的財技高手張永東。
早在去年底,這公司已宣佈賣殼了,然而適逢交易所收緊了規定,否決了它出售本業精密金屬業務的建議,結果從停牌前的1.48元,大跌至1.07元。
本業終會出售
張永東鍥而不捨,繞了一個彎,再來收購過,這一次是連業務也一起買下來,因此,交易所再沒有理由去否決了。不過,按照買賣殼的通常安排,待得交易完成之後,新買家開始注入新項目,本業終於還是會出售的,只是遲或早的問題罷了。
收購的強制性全購要約價是1.2元,現在全購已然完成,但由於全購時收進了少量股票,大股東的持股量變成了75.09%,因而必須作出配售減持,配售價是1元,變回75%,以符合公眾持股量。
通常,買殼完成後,要不是馬上炒股票,就是兩年後才去開車,究竟它是哪一款呢?
現時它的股價低於全購價,稍高於配售價,用52周最低去看,是0.85元,和現價相差不遠,招股價是0.68元,史上最低價則是0.69元,但別忘記,當時的殼價是3億元,現時則是6.5億元,而現時它的市值,也只是6.3億元而已。
我只能夠說,雖不知它是那一款,但肯定它極乾、極平,等待的downside risk,應該是很低很低的。至於買殼後的possible upside,不用我說吧?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27/1958774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