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今年到日本的中國遊客爆增到428萬人,超過了去年排在第一位的台灣人,但由於台灣人「討厭被誤認成中國人」,因此說話時盡量降低音量。他們說,「不想要被當成中國人,不然感覺好像會被伴手禮店的店員看輕。」據報道說,以上這不是孤例,而是整團三十人的共識。
我感到有趣的是:在這之前,這些台灣人究竟是不是講話很大聲呢?如果這些台灣人本來講話是很大聲,只是現在刻意為了避免被認為是中國人,才故意小聲講話,那麼,這只是沐猴而冠的偽裝而已。如果台灣人講話從來不大聲,那又何須整團三十人刻意去要達成這個共識?反正大家都不是講話大聲的人嘛!
照我的所知,台灣人和香港人在國際旅遊界的聲名也不佳,似乎也不用特別把自己和中國人去刻意分開,因為這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例如說,香港人奄尖聲悶,小小事都要投訴,而且講嘢不算數,訂座常常甩底,似乎也好不到哪裏去,港女的旅遊質素,向來也是有口皆「悲」的了。
如果要把香港人、台灣人和內地人相比,我也會認為,香港人和台灣人的品行,雖然都是說不上很好的了,同日本人差天共地,但是和內地人相比兩害取其輕,內地人應該是更壞一點。可是,我們千萬別要忘記,內地人出手比較大方,花錢更為豪爽,如果把這個別人所無的優點加起來,優劣互減之下,說不定其他國家更加歡迎內地人,也是很有可能的。
至少,就我的所見,很多國家都有歡迎內地人的旅遊措施,但卻比較少有特別歡迎香港人和台灣人的措施。這有一句名言:「更壞的客人,只要肯花錢,就是好客人,更好的客人,只要不肯花錢,就是壞客人。」
所以,我認為,如果去旅遊,自稱為中國人,也許比自稱為香港人或台灣人,更加受到歡迎。至少,在香港,我到很多店子,對內地人的歡迎程度,都遠遠比對本地人為佳。我作為一個講廣東話的香港人,說老實話,我也是這現象的受害者,可是,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者,我去旅行時,並不抱任何政治立場,只要獲得優待,也有人相信,我自認非洲人也無所謂,事實上,我為了訂位方便,在日本吃飯時,也常常冒認日本人,有一個日本名字叫「山本先生」。要我認香港人或中國人,只有一個原則,就是哪一個給我更大的方便。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9374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