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討論到:拆細股份可否減少股價的波動,未說完,今天再續。
證監會、交易所和一眾歧視細價股的人士認為把股票買賣差價減少,便可減低散戶在買賣時的差價損失,因此,他們常常希望用行政手段,減低股票買賣差價。但實質上,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也完全不符合市場規律:行政手段是不可能戰勝市場規律的,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市場的實質運作是:當官方以行政手段強行減低買賣差價後,市場會自行調節,就是買賣盤會騰空好幾格,或雖然沒有騰空,但卻只剩下很少買賣盤,如一格只有兩千股,十格炒埋唔夠一碟,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股價在10元左右,但市值又不高的股票當中。
在這個情況下,這反而嚇走潛在投資者,因買賣差價表面上是少了,但在實際上,由於「空了幾格」,買賣差價依然存在,股民不願吃這個眼前虧,反倒會產生遲疑,不願買進。
但如果把股票拆細,把它變成細價股,在表面上,買賣差價是高了,但在實際上,則可以造成「格格有買賣盤」的情況,這反而可以吸引到股民的買賣。
事實是,凡是炒細價股的股民都知道,股價在1仙至2仙之間的股票,雖然買賣差價高達5%至10%,是最受散戶歡迎的,因為只要贏一個價位,便有很不俗的利潤了。
以中建置地(261)為例,格格均有數以千萬股計的買賣盤,天天也有過億股,甚至是數十億股的成交,這正是因為它的仙股本質,吸引很多散戶天天在這股票中「揾食」。
所以,David Webb對KTL(442)的批評:
1.拆細反而擴大差價,他是對的。
2.拆細是可以增加流通性,所以他是錯的。
3.拆細是增加了股價的波動,在這一點,他是對的。可是,股民喜歡股價的波動,喜歡買賣這種股票。究竟市場規則應由官方權貴的喜好而去決定,還是要順應股民的喜好呢?
我當然也不否認,細價股市場的大部分莊家是壞人,但是,如果要捉賊,依法辦事,拉人封艇,便可以了,如果要禁絕損害小股東的財技操作,如大折讓供股,和關連交易,更加是無任歡近。
然而,基於對市場的無知,因而胡亂判斷,不對症的下藥,這卻是不專業的表現。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86378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