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華棋是新一代的文化人兼潮人,我和他合作寫了電影《私人會所》的劇本,那天讀到他在某財經雜誌寫的一篇文章,有如此的一段:
「在香港,叻,是和金錢直接有掛鈎的。所以每當談論到一些自己搵到錢,但家境一般的朋友,我都會很坦白地說:『他在我眼中是叻的,一年賺百多萬,未計bonus,但跟你比,就唔算叻,因為他做二十年都買不起你爸爸送給你的那層半山豪宅。』」
某本土派網媒的「前高登講故人。現為廢中」作者鵝鑾鼻燈塔也有類似的說法:「我見到某位人兄,已經好啜核咁道出咗拎諾貝爾獎既獎金,係唔夠俾錢買香港樓嘅首期嘅。一來獎金少過八千萬六合彩,二來就算你係奇才都要等三四十年臨死先拎到獎,言則係老竇老母睇唔到呢一日威威,三來呢啲小圈子外國勢力嘢,香港依家背靠祖國多年,要拎就拎一帶一路貢獻獎學金咪仲好。」
第三點不無諷刺中港關係的意味,但第一、第二點,卻的確是道出了客觀的事實。香港的家長的確是非常矛盾又非常可憐的動物,他們千方百計,要把子女送到名校就讀,強迫子女努力讀書,甚至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去為子女補習學業。然而,其子女長大成人後,如果投身學問,當個賺幾萬元的教授講師,相信不失望者幾希矣!
查實,劉項原來不讀書,馬雲也並非菁英尖子,如果想子女發達成材,學習吹牛拍馬,銷售垃圾,以及廣交人脈,應比努力讀書有用得多。
又有一個年輕朋友,名叫「渾水」,在這幾年來,文名鵲起,讀者和影響力早已在我之上了。除此之外,他炒股票也有不俗成績,單單2017年,已經進賬了八位數字。前幾天,我和他吃飯聊天,我以過來人的身份對他說:「發展寫作事業之時,可別要荒廢了炒股賺錢。你不用太過有錢,一年有幾百萬元收入,有幾千萬元資產,就足夠了。寫作文名,有如錦上添花,但如果連基本的財富也未達到,文名再大也沒有作用。」
記得我在加拿大,見到那些水喉工人、Federal Express的速遞員,也住在三千呎的獨立屋,雖然不是開名貴房子,但個個也有車代步。當然了,名貴館子吃不起,也不常乘飛機,平時是到超市大包大包的買廉價日用品。
如果平民有這種生活質素,我會提倡大家,唸想唸的書,做想做的工作。但是,在香港這個獨特環境,我會說,還是埋頭賺錢,更為重要,皆因要過簡簡單單的生活,住在太古城的三房單位,有一輛日本車,可以用來Sunday driving,已經殊不容易了。
所以我常常說:「錢是第一,興趣、滿足感、名氣等等都是零,在香港,沒有錢,就甚麼也沒有了。」一位小朋友有意投身政治,我對他說:「你最好先賺到了第一桶金,才好搞政治,1991年12月28日,劉山青以英雄式回到香港,各大電視台現場直播他過羅湖橋,如今他安在哉?王維基競選立法會失敗,如今仍然照領風騷。人是英雄錢是鋼,老話始終錯不了。」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7136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