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

笨蛋太多累死香港樂壇

香港樂壇曾經雄霸東亞,尤其是在華人市場,更加是橫掃四方,所向無敵。但是到了回歸前後,已經後繼無力,被周邊各地快速取代,現在已嚴重式微,半死不活了。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在1995年商業電台發起的「原創歌運動」,殺死了香港流行樂壇。

這是因為在1995年之前,香港的歌曲是由改編日文歌主導,音樂人看不順眼,商台的董事兼總裁俞琤也看不順眼,於是,便搞了這一場大龍鳳,企圖把音樂市場從創作到演唱,一條龍包辦。

這當然是非常愚蠢的決定,直接害死了香港音樂市場,這也證明了俞琤的思維水平,自然也反映了很多香港人的思維水平,格局決定了其天花板的高度。

然而,這些害死香港樂壇的人,並不承認自己身為「戰犯」的罪行。其申辯可用在網上找到的一篇由「Chiwa」在2014年9月25日發表的文章作為代表:

「放眼國際,世上並沒有一個成功/具影響力的樂壇是以改編歌為主的。承接上文,原創歌是文化產業的必備資產,且看現今非常成功的韓國流行音樂工業,仍然以原創歌為主。原創歌曲背後意味著龐大的版權收益,包括由創作時製作團隊直接收取的費用,到推出歌曲後被傳媒播放、被別人翻唱,或是在卡啦OK中被點唱所收取的版權費用,這些都是推動音樂創作的資本。

「有錢,才有創作,然後創作又會在市場上賺取利益,形成一個循環。相反,以改編歌的歌詞為例,無論歌曲如何大紅大紫,負責填上粵語歌詞的詞人除了唱片公司給予的一次性薪金以外,都不能從中獲得任何版權收益。」

以上的說法,本無錯誤。然而,它忽略了一個事實,以及一條簡單的經濟學理論。

事實是,香港是一個只有幾百萬人的城市,而我們的音樂市場是要輻射到幾億人的市場,如果連中國內地也計上,則是十幾二十億人的市場。你們以為這十幾二十億人都是笨蛋?任由香港人領先市場,不去學習、不去反擊,香港的優勢可以永遠持續下去?

這就是俞琤的格局所限,一個16歲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中五畢業後,便進入商業電台任唱片騎師的「生在女兒身的男同性戀者」,儘管在工作方面可能很能幹,在思想格局方面,難免被殖民地時代的框框所桎梏,感知事物只憑觸鬚直覺,眼界有限。

簡單的經濟學理論是:分工(division of labour)。在這世上,只有中國的14億人口,方能有完整的產業鏈。縱然如此,有很多的產業,中國也無法站在尖端,例如光刻機、晶片等等,中國的產業暫時只能做到中低端,仍在克服當中。

簡單點說,在產業鏈中,最重要的,是站在最高端、最賺錢的分工,把髒活留給別人做。例如說,中國也正在把產業鏈中的髒活分給印度、越南等地,美國則掌握了金融、高科技等等。

說回音樂市場,既然不可能壟斷上中下游,香港要想維持優勢,就是站在產業鏈中的最高端。在這市場中,最賺錢、最高端的是甚麼?答案是:歌星。

甚麼作曲、填詞等等的版權費用,怎比得上歌星的收入?音樂公司最重要的,是搞歌星的管理,整合所有資源,製造出終端產品,在當時,是唱片,在現在,是MV。

說真的,我可沒見過有甚麼生意人,要堅決把所有的生產要素,都要本地出品。就算汽車製造商,也得訂購來自很多不同地方的組件,汽車製造商只是把這些生產要素整合起來而已。

有以上想法的笨蛋很多很多,充斥在香港,也不止於俞琤一人,也不止於商台一家公司。現時大家不停在喊嚷產業多元化,也是差不多的笨蛋:香港早已站在產業鏈的最高端,要搞多元化,只有一條路,就是往下爬。這好比一個律師,要搞多元收入,於是便去餐廳兼職當侍應,差不多就是這種想法。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zhuanlan/1128639/%E3%80%9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3%80%91%E7%AC%A8%E8%9B%8B%E5%A4%AA%E5%A4%9A%E7%B4%AF%E6%AD%BB%E9%A6%99%E6%B8%AF%E6%A8%82%E5%A3%87.j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