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也出米芝蓮了,不對,內地該叫「米其林」才對。想當年,我在天網打工,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每兩個星期,要去4天,管理那裏的業務,順便大吃上海菜,幾乎把整個上海有點名氣的餐廳都吃遍了。
另外一個節目,是美女美容師為我刮鬍子,厚厚的泡沬,小巧的刀子,纖纖的玉手,慢慢的輕刮,一刮便是半小時,不知人間何世。可惜,沒幾個月之後,這位美女已遭髮型師私有化了,我唯有用酒店的刀片,自己刮算了,省回幾十元。
後來,天網倒閉了,不過我也偶爾會去上海,除了探訪舊餐廳之外,還會去試試新開的餐廳。不過,如果要光顧上海的廣東菜、西餐,或日本菜,我的興趣就不大了,既然來到上海,我當然要重點攻擊本幫菜啦,畢竟,今日的本幫菜,和香港的上海菜,由於經過了幾十年的分隔,也還是有很大的分別的。
說回上海米其林,51問之中,我都去過十零間,不過照我認為,很多吃的都是環境,我真正會去吃的,還是老牌的老吉士,和阿娘麵,但是阿娘在幾年前去世之後,我再也沒吃過沒有阿娘的阿娘麵了,所以,也只有天平路的老吉士,才是我每次去上海所必去的地方。
那時,它本來叫「吉士」,是由錢瑛和小齊去搞的,後來錢瑛和小齊去了開「圓苑」,原吉士的業主繼續經營,請了一個微胖的女經理。那女經理有一個妹妹,長得也算可愛,她常常想撮合我倆,但我們沒有過電。不過那妹妹有兩個好姐妹,其中一位是一級美女,令人難忘。
後來女經理嫁了給蘇淅匯的大廚,好像還創了業,但那段時間我很少去上海,失聯了。不過,吉士的老闆好幾次邀我合作,在香港開分店,我還游說了兩位朋友打本,可是後來發現了,香港法例不把名廚當作專業人士,上海吉士的廚師來香港,頂多可留三個月,我覺得事無可為,便推卻了。
後來,吉士另找香港投資者,在銅鑼灣嘉蘭中心開了新吉士,果然不出所料,過了三個月,菜色便走樣了,越來越不像本幫菜,反而像港式上海菜,失卻了特色,過不幾年,便關門了。
本周股票貼士是,「世紀金花」(162),4.5億市值,320萬呎銷售樓面,其中有170萬呎是自置物業,祝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latest/20160925/43169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