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莫迪當上印度總理,很多人都估計/預測/希望他將會是扭轉印度經濟的大救星,但我馬上的意見是﹕不可能。
記得當時我寫的理據,是莫迪在古吉拉特邦當經濟部長時的經濟奇跡,並非因為他的經濟政策有效,只是因為他以鄰為壑,提出更優惠的條件,把大企業的總部從別的邦拉過來,如此罷了。這種做法固然有利於吉吉拉特邦,但對於印度整體,卻甚麼好處也沒有,反而,對於大企業提供了優惠條款,傷害了國家的總體經濟。
印度的問題,說穿了,就是中央政府的權力太小,地方豪強實力太強,這是因為在英國人統治之前,印度根本沒有統一過,英國人既沒有、也沒能力,在印度做過政治整合,因此,中央政府永遠壓制不了地方勢力,在這個情況之下,治安敗壞,司法制度完全發揮不了效力,也有其必然性。
莫迪所進行的經濟改革,需要很強的中央政府執行力量。圖片來源:AFP
莫迪所進行的經濟改革,需要很強的中央政府執行力量,才能夠成功達成。但第一,他根本控制不了地方諸候,大家各為其政,就像當年他管治古吉拉特邦,都是不理會其他邦的死活啦。
第二,當他當古吉拉特邦時,由於手法太過出位,已經得罪了不少鄰邦,這些人自然會反對他。
所以,當他決定放鬆勞動法,要把法例回到1976年之前的水平,馬上遭到了史無前例的1.5億人大罷工。
在這裏要解釋一下,印度雖然是個民主國家,但向來實行社會主義,是近二十年才轉為資本主義的。它的勞工法例規定了,大企業的員工超過一定人數,要裁員,得政府批准,在1975年是1,000人,1976年改為300人,現時則是100人,莫迪是要把法例回到1976年,但民眾認為他是向大企業傾斜,所以罷工抗議。
這次大罷工,有十個工會支持,包括了銀行、公共運輸、煤氣等等必需咁吕,但實質上,所有大型的群眾運動,必須有資金支持。要玩罷工,縱使工人願意,也要有錢開飯才成,工會往往要代付五折薪金,否則誰肯罷工?1.5億人,一天的薪水,也很襟計,這必須要有大款支持才成。而不消說的,支持大罷工的,就是想拉莫迪下台的人了。
印度、菲律賓這兩個民主大國(以人口論)的問題均是相同,就是從來沒有統一過便立國,在未進行政治整合之前,已先民主化了,導致地方豪強割據,中央政府根本無力控制,所以我一直不看好這兩個國家,不管人們說它們多麼有前途,我就是不看好。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9/22/010041960.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