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題是講一個最基本的經濟學概念,連經濟學101都不算,是中學,甚至是小學,已經需要懂得的常識,不過,我看香港這個低智當道的社會,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下,所有的行政會議成員,三司十三局的司長局長,60位立法會成員,以及其所屬政黨,甚至是所有的專家評論員,都不識得這個基本概念,所以我,周顯大師,也就忍不住撰文指導,為大家再補上一課中小學的常識課。
這個概念,比供求關係更是基本,名為「分工合作」,英文叫「division of labour」。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分工指個人、公司、國家或地區都負責自己所擅長的工作。由於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產量及產品質素也相繼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因而得以改善,分工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進步的重要里程碑。」
事實上,經濟學的存在,就是分工和交換,如果人人自給自足,沒有分工,也沒有交換,便也沒有經濟學了。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已在理論上明白分工的重要性,《孟子‧滕文公上》說﹕「一日之所需 ,百工斯為備。」阿當‧史密斯在《原富》講的工人分工製作大頭針那一段,更加是引為經典。
到了現代,分工和交換,更加是不可或缺的經濟活動,就算是受到了經濟封鎖的朝鮮,也不能完全自給自足,特朗普打的貿易戰,正是針對國際的分工和交換,其所引起的國際經濟震盪,正好說明了分工的重要性。
分工雖然可有規模效應,但也在有其規模限制,一來因為工序不可能無限細分,二來商品的總數量有限,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產品去提供分工,三來分工也要有物流等等的配套,以及大規模管理上的技術困難等等。
但以上的困難已被克服﹕商品的種類發展迅速,甚至包括了無形商品,例如服務業,單單發明了衍生工具,已經需要大量人手去運作。除此之外,運輸系統的發達,如道路、航空等等,幫助了物流暢順,電腦和大數據等等,也幫助克服管理上的困難。
現在講到,為甚麼中國的淘寶產品的售價可以做到這樣平?
中國有13億人口,是世界最大的本土市場,所以它可以享有全世界最細的分工,換言之,也可以做到世界最低的成本。在河南省的夏邑縣,只集中做打火機加工生產,可知道中國的分工到達了哪一個地步。不消說,這也得有賴於互聯網令到資訊流通,以物流基建的發達,如果沒有淘寶網編織出來的買賣信息,也不可能做到分工這樣細,價格這樣低。
講到分工的重要性,有一點要記著,就算是在分工最細的地方,大部分人所做的工作,都是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例如說,在每個城市,都有人開的士,都有廚師侍應,也有人維修公路,亦有教師官員,警察獄卒,殯儀館員,形形色色,數也數不完。這些工種,是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像夏邑的打火機生產線,製造出來的打火機,卻是行銷國內海外,和別人去作交換。但反過來說,夏邑人民也會買進外地的產品,例如名牌LV包包,便肯定是在外地買進。
換言之,一個城市只有少數人是生產用來和外地交換的產品,可是這些出口產品,卻是經濟的命脈,而其他的生產資料,則只是塘水滾塘魚,雖然是人民生活質素之所繫。
那為甚麼有的城市比較富有,有的城市比較貧窮呢?原因是,如果你生產的產品比較值錢,例如法國的名牌貨,又或者是生產力很高,雖然產品售價不貴,但卻可以用量產化的方式,把成本減到最低,去大量生產,也都可以提高利潤。這裏不提國家有天然資源的國家,例如北歐、中東,這又是另一種遊戲方式,反正中國沒有,香港也沒有這條件,所以也不用討論。
簡單點說,富有國家的生產是站在制高點,例如金融業、高科技業,所以其G.D.P.也比較高,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是,美國生產製造iPhone的知識產權,中國負責製造iPhone,所以美國賺走了大部分的利潤,中國只能賺一點點。
現在說到香港的情況,正如前文所言,香港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幹著不是交換的行業,如補習天王,警察,非遊客地區的餐廳廚師侍應等等。說到地產發展,如果主要是賣給外地人,當然算是交換,不過香港人的居住環境惡劣,還要把房子賣給外人,這好比上世紀二十年代,蘇聯把糧食賣給外國,引致了本國大饑荒,這自然划不來。反面例子則是九十年代的中國,房地產兩價制,供外資買的房子的價格遠遠高於本國人,也不失為另一種有效的方法。現時香港對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或以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物業之人士所收的15%買家印花稅,也算是某種變相的房地產兩價制,也即是經濟學上的「價格歧視」。
現時香港最大的交換經濟,當然是金融業。金融業是國際經濟交換的制高點,比高科技的利潤還要高。事實上,高科技的總利潤並不太高,它只是增長得很快,但很多高科技公司,獨角獸之類,例如大家熟悉的Tesla、小米等等,都是虧本生意,只是藉著金融財技來融資,達致高增長而已。
現在很多人都熱昏了頭,希望香港增加產業多元化,要發展高科技,我不禁要問一句﹕如果我們已經擁有了制高點,即金融業,還有沒有需要向下爬,去搞在產業鏈之中排名更低,而且虛無縹緲,往往大做虧本生意的高科技?說到底,金融業比高科技更為實質,利潤也更高!
在現代分工仔細的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完全自給自足,如果是像中國這種13億人大國,產業一定要多元化,像德國、英國、法國這些幾千萬人口的中型國家,也免不了要某程度上的多元化。香港只是個730萬人口的中型城市,根本沒有多元化的實力。像香港眾志的政綱所言,要「以農為本」,這更不啻是個笑話了,也只有小孩子,才能編寫出來。
或者有人會問,單靠金融業,未必足以養活香港,又說,金融業靠著熱錢往來,波幅很大,令到香港的經濟也大幅波動,很不安全。
有一個殘酷的事實,但沒有人說過出來,就是一個C.E.O.,薪水很高,但是一旦失業,就不容易找到新工作。但是一個鐘點女傭,洗碗阿嬸,今天失業,明天便能找到工作。國際產業分工,也是如此﹕高端的產業,永遠是大來大去,金融業的熱錢來往,還是比較好的,高科技業如摩托羅拉、諾基亞等等,一旦失利,只消幾年,便死翹翹了,快得令人難以置信。在幾十年前,汽車是高科技,工人薪水極高,美國的汽車工廠都在底特律,但現在,底特律已成了一座死城,但從當年到如今,香港的金融業依然越來越是茂盛。
就這點而論,香港眾志的「以農立港」的確有其見地﹕如果一個C.E.O像二師兄般,要不去倒屎,要不去當洗碗工人,香港甘心當個九流城市,自給自足,和大家羡慕的不丹看齊,經濟便能保持穩定了。
至於問香港究竟是不是只需要金融業,便已足夠呢?這當然不是,香港還有很多固有產業,可以發展,例如旅遊業,但這需要大量基建配套,當自己也在人擠人,基建連本地需求也不敷應用,又怎可以發展旅遊業呢?然而,這又要闖過地產霸權和環保分子這兩座大山,雖然,這兩者其實是一路的。又例如說,醫療產業,只要肯發展,再多生意都有,但現時的醫療短缺,連香港自己人也不夠用,除非大量引入英聯邦、美國、台灣醫生,否則也不可能實現。
說穿了,所有的大山都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撓,阻住了發展,吸著香港的血。至於為何香港沒有能力發展高科技,又是另一個課題,跳出了本文講分工的主旨,只有另文再談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http://www.thinkhk.com/article/2018-07/09/27931.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