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

賣殼不一定是壞事

【明報專訊】有一隻股票,我買過好幾次,次次贏錢,也在專欄中向讀者多次推介。事實上,在這兩年多以來,它的股價永遠是大漲小回,持續而穩定地上升,對,這就是偉祿集團(1196)了。

偉祿集團本來是一隻殼股,經由深圳地產發展商林曉輝買殼後,逐漸注入資產,慢慢轉型,現在它已經成為深港通的成分股,也已經擁有大量優質業務和資產,例如說,它在深圳龍華新區的土地,本來是工業用途,以成本價注入,但日前龍華新區的商住地剛以59.8億的天價出售,偉祿這塊地皮只要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便可以賺到數以十億元計的利潤了……

以上的實例,是企圖向大家說明,賣殼也不一定是壞事,現時香港成功的上市公司,不少是賣殼而成的,例如光大控股(0165),中信泰富(0267,現稱中信股份),都是其中的好例子,如果當年也像今天,嚴格限制買賣殼,這些股票也不會存在。

事實上,偉祿集團是在買殼兩年之後,才正式注資,而且注資的速度並不快,把資產逐步注入,完全是依足當局的法例,是個不可多得的乖孩子。然而,我也可以說,如果當局的法例寬鬆,容許大股東在買殼後快速注入資產,相信早在兩年前,偉祿集團的股價已經炒到8元以上,而不是今天的5元多了。

一隻成功殼股 可抵數間賣殼失敗個案

這就是當局的盲點,也是我常常批評的,證監會和交易所的職員完全沒有做過生意,卻要管制別人做生意。我告訴大家,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公司是失敗的,在一個交易所,必然有着大量虧本的公司,藉着集資來維持公司的運作……如果間間公司都賺大錢,快速增長,就像深圳的大疆無人機,又有何上市集資的必要呢?

一個成功的股票市場,就是有機會讓大量的小公司去參與這個遊戲,然後在十幾間、幾十間的失敗個案當中,有幾個非常成功的例子,就已經是非常輝煌的成就了。賣殼的情况,也是一樣,大部分的賣殼都是失敗的,但一間大成功的賣殼,如光大控股,200多億市值,可以抵上幾十間失敗的,如偉祿集團,幾十億市值,也可以抵上七八間失敗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8998984366&issue=20170309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