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

民主、帝國主義、經濟發展

我常常說,韓國是當代民主國家從貧變富的唯一例子,除此之外,像德國、日本等等國家,雖然在戰後一窮二白,但其實在二戰之前,已經屬於富國,因此在戰後只是復興,而不是從貧變富。

至於新加坡,根本就是亞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獨立之後,和馬來西亞的經濟同時起飛,不過兩者之間的差距,一直沒有縮小而已。不過很多人認為,新加坡雖然有選舉,但由於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因此也不算是民主國家。

順帶一提,香港也是早在戰前,已經是非常繁榮,因此孫中山才如此的崇尚香港。人們常常因此讚揚英國的管治,這當然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讀書之過。帝國主義的管治,向來是精於城市,剝削內地,皆因其國民都是住殖民地的城市,因此殖民地大城市,主要是貿易港口,其經濟和基建狀況,往往同宗主國差不多,只是殖民地人民是二等公民而已,生活也算過得去。

然而,由於帝國主義的經濟收入,是來自剝削其內地的資源和人民,因此,帝國主義來到了之後,如印度、中國等地,人民的生活是越來越差。不少香港人往往因為自己的幸運,因而美化了「白人的負擔」,這自然是出於不讀歷史。

至於中國台灣,在兩蔣年代,經濟突飛猛進,但是一進入了全民普選的民主制度,經濟則一蟹不如一蟹,每次選舉均在歡呼民主的勝利,經濟則越來越爛。

所以說,西方的民主富國,幾乎全都是憑著帝國主義,在美洲、在非洲、在亞洲,利用大量奴隸人民,所得回來的財富,用幾百年來打下的基礎。因此,我們可以見到,近代的強國,如英美德法,經濟比較強,上代的強國,如意大利、西班牙,經濟比較弱。

要不就是一些夾在強國之間,混水摸魚的小國,例如瑞士。我寫過一篇文章,指出它在一戰之前,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中級國家,但是兩次大戰,貴族留下了大量無人認領的遺產,令到瑞士暴富起來,成為人間樂土。

再不就是地廣人稀的資源國家,如北歐,只消看看亞聯酋、汶萊這些君主制的國家,甚至是以封建著名的沙地阿拉伯,以及在美國入侵前的伊拉克,伊拉克入侵前的科威特,便可知只要有資源,用不著民主制度,就是再封建,也可發達。

如果用亞洲來作為例子,民主國家的印度和菲律賓的經濟發展長期低於平均數……因此,韓國作為最成功的民主國家發展經濟的案例,也就彌足珍貴了。

本來本文想說的是中國的韓國的經濟制裁,但一說起來,便沒完沒了,只講了一段引言,唯有過兩天再說。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3/21/010055009.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