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

林鄭月娥當選的後續

匆匆去了一趟日本,回來後,林鄭月娥無懸念地當選了行政長官,「777」成為了繼「689」的下任,從數字來看,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巧合。

作為「楊修」,這一次的行政長官選舉,我的預測幾乎全中。繼續下來,這一屆的林鄭月娥政府,我又有甚麼預測呢?

第一個預測,是政府將會換血,正如我在日前寫過,林行止先生估計的梁振英指點江山,並不可能出現。原因很簡單,不讓地方大員坐大,5年換班子一次,是中央的既定政策,對香港,也不會例外。然而,梁振英本來就班底不全,因此要換血,也用不著換幾個。

第二個預測,中央根本不信任林鄭,再說,林鄭本人在政府之外熟悉的有能之士,數目是零,林鄭本人也朋友不多,因此,她也根本湊不齊班底。所以我認為,林鄭直接任命的人選,只會是她的舊部,不會超過3個,其餘的人選,只能由中央推介給政府。

第三個預測,也正如我常常說,如果薯片(曾俊華)當選,地產霸權會復辟,這就是民主派共同編造出來的「薯片騙局」。林鄭當選,地產霸權將會繼續被削弱,但大家先別高興,這只是因為紅色資本進來,本地土豪要借歪而已。20年之後,紅色資本將會完全取代今日的地產霸權,這好比在上一個世代,本地土豪取代了英資的置地和太古(019)。

順帶一提,那幾個父親或兄弟遭到司法對待的富二代,他們連代表自己集團利益的薯片也不敢支持,居然還要走出台前,「含淚」支持林鄭,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的害怕中央。換言之,支持中央支持的人,是今日本地土豪活命和保全財富的唯一法子。

第四個預測,林鄭不會為廿三條立法,皆因經過十多年來中央法學專家們的反覆研究,把港英政府留傳下來的原有法律,改頭換面,重新立法,殺傷力會更大。

第五個預測,幾個月前,高登討論區鋪上了一篇劉仲敬寫的香港政情預測。劉氏是我最佩服的歷史學家,但鋪文的仁兄應該沒看過他的書。劉根據中共黨史來預測,中共將會大量收買、分化民主派,令到民主派分崩離析,連自己的黨友也不知道互相是人是鬼,是不是內奸……這過程在今後5年,相信會加速進行。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E%97%E9%84%AD%E6%9C%88%E5%A8%A5%E7%95%B6%E9%81%B8%E7%9A%84%E5%BE%8C%E7%BA%8C-72313

中國天然氣回落的原因

【明報專訊】有人問我,在我寫過眾多股票當中,最深刻印象的,究竟是哪一隻呢?我脫口而出:「梗係中國天然氣(0931)啦!」

記得在幾年前,我參加了一個由某份已結業的免費報的炒股比賽,就是憑着這隻股票,取得了冠軍,贏得了九十多萬元,這應該是史上炒股比賽中,贏得最高數字的紀錄了。後來小朋友梅偉琛也曾經贏得過差不多的數字,但是後話了。

中國天然氣在幾年前還是一隻不為人注意的股票,但因為我知道其大股東簡志堅非常有實力,因此對他投以信任的一票。

查實在這幾年間,這股票已經逐步變身,不停注入大型天然氣項目,也已經入了恒生增幅股指數、摩根史丹利MSCI指數、福布斯亞洲區中小型200強指數,以及滬港通和深港通等等。

樹大招風 惹「通緝犯」抽水

在去年,它的股價回落了不少,其中的一個原因,自然是大市的下跌,至於另一個原因則是……講出來很奇特,就是某一隻暴升暴跌的股票,居然放出謠言,說它是和中國天然氣同一系列,其實真正的原因,只不過是其中一名買中國天然氣贏了大錢的投資者,又把錢轉投在該隻暴升暴跌的股票之上,如此而已。

這當然是樹大招風,引人抽水,惹來的無妄之災,簡志堅把對方氣得牙癢癢的,不在話下。不過簡是基金的寵兒,鬼佬銀行家出身,專做大刁,對方是連證監也奈何不了的第一號通緝犯,一個瓷器,一個缸瓦,根本無法戰鬥。

為什麼我忽然提起中國天然氣這隻股票?皆因有一日,一位心水清的人對我說:「你一寫這股票,它就會升。」且看這預言究竟靈不靈驗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90815651760&issue=20170330

2017年3月29日

水底潛質股有得炒

去年市況並不好,因此積壓了大量未炒過、未派過的新股,貨源仍然在強者之手,市值和股價也落在非常低的價格,近日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尋找這一類潛質股份,其中之一,就是桐成控股(1611)。
桐成控股在去年11月21日上市,發行9,000萬股,招股價是1.5元,因超額認購而公開發售了30%的股份。它在第一天曇花一現見過1.72元,第二天已經跌穿了底價。跟着,它在12月6日至8日炒過3日,最高是2.1元,此外只有在2月27日和28日試過在招股價之上,最高是1.6元,然後又長期陷於水底。
簡單點說,這股票一共只炒過7天,其餘時間全都是在水底,因此有理由相信,一半以上的股票,仍然在強者之手。

查實它的市值只有4.1億元,盈利是4,000萬元,(扣除上市費用後有)11倍市盈率,有4,000萬元現金,還有一帶一路概念。我講過,它是「毫股市值,蚊股價格」,只因這錯覺令到其價格出現了不應出現的折讓。
相比起它的實質價值,其潛在升幅應有五成或以上,不消說的,它只要願意拆細,1拆5、甚至是1拆10,令到其股價/市值比合乎市場的慣例,相信其實質價值馬上從股價反映出來。不過,講到炒股票,要炒就炒,又何必講理由呢?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phemey@gmail.com
本欄逢周三刊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9/19973109

不如讓非洲和中東打生打死吧!

Edward Luttwak是美籍猶太裔學者,在美國軍方當了很多年顧問。他的著作聰明絕頂,見解獨特,不過,由於預測不時出錯,被封為「美國燈神」。

他的「名燈」包括了:在1983年,認為蘇聯侵略阿富汗將會成功,蘇聯將會和中國進行一場有限戰爭,薩達姆將會撤出科威特,沙漠風暴將是一場慘烈的戰爭,沙漠風暴之後,美國將會馬上軍事佔領伊拉克……等等等等。
對此,我作為身在地球另一方的政治預測家,我能說:分析錯誤是常事,不以成敗論英雄。再說,如果以本人為例,結論永遠出人意表,與別不同,這好比貼冷馬,就是出錯率比較高,也是可以正常的事,至少我本人會原諒自己的出錯。這好比張五常說過的:就算你認為我錯了,也不能不承認我錯得很有趣呀!

Edward Luttwak認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如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不再參與利比亞和敍利亞的渾水,打貿易戰爭、削減開支等等,都只是美國一貫的政策,沒有多大的轉變,「changes at the margin」。

對此,我加上一句:還有,加強美日聯盟,和南韓、台灣的關係,圍堵中國,其實也都是近年美國的國策,只是特朗普把它強化了而已。

他在1999年的一期《Foreign Affairs》刊登的一篇文章叫《Give War a Chance》,有精闢的見解:
在幾百年前,歐洲還是大國林立,經過了多年來的不停戰爭,終於達致了今日的和平局面。然而,在非洲(以及中東)被歐洲人殖民之前,還只是一堆部落,只有現代國家的雛形,根本沒有強大的行政機關,立國時的邊界又劃分得不合理,人民並沒有國家的認同,所以,美國人不如撤出,讓他們打生打死,自生自滅……

這一句是我加上去的:打得一百幾十年,它們自然會演化成為現代國家了。

這當然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歷史有一個大方向,全世界的所有國家都是朝著這個大方向去走,這就是歷史潮流不可抗拒了。

我在政治課中說:很多人以為歐洲的政治比中國的更先進,但說不定反了過來,中國政治才比歐洲更先進。歐洲的國家整合,中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經經歷過了,現在又輪到非洲和中東了。查實,福山和劉仲敬均有類似的說法,不過,他們也不敢深入去討論。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8D%E5%A6%82%E8%AE%93%E9%9D%9E%E6%B4%B2%E5%92%8C%E4%B8%AD%E6%9D%B1%E6%89%93%E7%94%9F%E6%89%93%E6%AD%BB%E5%90%A7%EF%BC%81-72116

地皮拆得太細 浪費土地資源

【明報專訊】日前,我寫了一篇文章,評論帝國集團主席和麗新發展(0488)的將軍澳臨海新盤藍塘傲,在日前宣布加推的61伙竟然比去年10月推出的首張價單大幅加價,加幅高達57%。

有一名高人來電表示,說這些新單位有一半屬海景戶,大部分向南,以及超過三成是首度推出的特色戶,而且單位的面積比較大,因此不能同上一批直接比較。

我說﹕「我那篇文章,只是解釋中小型地產商的售樓策略,因為存貨不多,必須要慢慢的賣,否則一下子賣光了,便後繼無樓了。我好像無講過嫌貴噃!我一直都認為,這個樓盤的銷售策略好成功𠻹!」

大型屋苑規劃較佳 更符社會利益

不過,其實我是反對把地皮拆細來賣,這雖然有利於中小型發展商的財力負擔,我認為政府應該以整個社會的最大增值為政策目標,而不應關注於中小型發展商有沒有生存的空間,更加不用考慮利益均霑的問題。

要知道,香港人最喜歡的是大型屋苑,一來是因為發展商可以就整塊土地來作佈局,規劃會好得多,二來房子的單位多,買賣會更暢旺,脫手的差價和等待的時間也會更短,好比藍籌股可以有更高的流通性。三來,大型屋苑有協同效應,管理的成本也比較低。

可惜的是,現時的土地發展不但少,而且小,割裂成為碎片,像太古城、嘉湖山莊這些大型屋苑,已經不復再了,這對於土地資源,是一種浪費。

因此,政府應以土地資源的最有效運用為先,以市民的喜好為優先,中小型發展商的商機為次。喂!中小企就話要保護啫! 中小型發展商最少都有一百幾十億身家,無得撈咪改行囉!何必要照顧他們的生意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90728033949&issue=20170329

2017年3月28日

中學設立倫理邏輯學 讓哲學畢業生任教

香港大學取消了天文學和數學/物理這兩個學系,理由是太少人報讀,也即是說,在「商業」上,不受歡迎。

我寫過好幾篇文章,指出讀書既不能發達,多加大學學位也不能幫助經濟增長,很多人認為這是邪惡的想法,但是,我反過來認為,認為讀書、增加學位、研究學術有助於經濟,才是邪惡。讀書和研究學問,為的是求知識,不是求經濟,為了錢而讀書,動機就不純正了。很多學者為了政府增加大學經費,騙說增加學位可以增加GDP,也是欺騙社會,自然也是邪惡的。

讀書變成了功利主義,固然可惜,然而港大的取消天文學和數學/物理學,一半是可惜,另一半則是死不足惜,皆因這兩科目,應該是由最聰明的學生去唸,皆因所牽涉到的,是宇宙間最為困難的學問,如果招收不到、最優秀的學生,則設來也是無用。

反而大學中最受歡迎,成績最好的學生報讀的科目,例如環球商業,工商管理,新聞系也差不多,所學的基本上只是常識,就是最愚笨的學生,也能應付自如,所以,這些優秀的學生進入了這些「神級學科」之後,往往變成了一張聰明臉孔,無懈可擊的口才,腦袋則「草化」了,好像冬蟲夏草,給植物侵蝕了腦袋,大學的三四年,是越讀越蠢了。

除了天文學,數學/物理之外,另一科需要天才級人馬去唸的,就是哲學。很多大學都有哲學系,也有收不到好學生的困難。哲學是少數令人越讀越聰明的學科,但在社會上卻並沒有甚麼實用價值,哲學系的畢業生,常常有畢業出來,找不到工作的危機,就是維根斯坦,也是富二代,曾經當過短期的園丁。

簡單點說,像哲學、天文學、數學/物理學這些科目,很多時是富二代才負擔得起的奢侈,如潘迪生,現在連富二代也墮落到去唸工商管理了,則誰人去承繼這些學問呢?窮苦學生為了追求學問,大學時唸了幾年哲學、天文學、物理學,畢業出來,又可以找到甚麼工作呢?在西方國家,老闆們深知唸哲學,甚至是歷史的訓練,足以令人變得更聰明,因此很願意聘請他們,作為員工,但是香港的老闆們,多是目不識丁的豬頭,買一個博士學位回來,以充門面,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他們喜歡聘請的,正是越讀越蠢的工管學生。

記得在我唸中學時,看《明報月刊》,當時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劉述先教授寫過一篇文章,提出政府在中學引入倫理學/邏輯推理的學科,好讓知識傳遞,也讓中學生變得更聰明,更加可以讓哲學系畢業生有固定的出路。但這個天才式的想法,當然不會被接受,皆因負責教育的人,以及批評教育的人,已經被這醬缸塑造到成為一批又一批的笨蛋,大家就只是在國民教育、通識教育等等在兜兜轉轉,無他,教育界的人都不讀書,大家都是以功利主義看教育,如此而已!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3/28/010055481.shtml

創作鐵將 縱橫的經過(上)

那時,邱福龍寫了生平的第一篇武俠漫畫,名叫《魔界轉生》,這是日本小說家山田風太郎的經典作品,由石川賢把它轉化成漫畫,邱福龍的版本便是改編自石川賢的著作。這個故事,邱福龍寫了幾十頁,只在他的友好輩傳閱,我認為,水平在當時馬榮成的《中華英雄》之上。

在這裏要解釋一點:一套精雕細琢製作出來的漫畫,和依時生產,量產出來的漫畫,質素完全不同。這好比要煮一桌好吃的私房菜,和控制一個幾十名廚師的大廚房,每日服務過百桌客人,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當年兩份漫畫報:上官小寶的《喜報》和黃玉郎的《生報》打對台,前者連載《李小龍》,後者連載《龍虎門》,質素當然是後者完勝。後來《喜報》停刊,《李小龍》獨立出版,差不多一、兩個月才出版一本,質素果然大進,那赤練羅刹和深山虎的時期,比《龍虎門》要勝出一籌。

這裏只比製作質素,不比漫畫的feel,皆因黃玉郎筆下的相頭表情生動有趣,故事也精彩得多,這是上官小寶永遠比不上的。

總之,邱福龍在當時,用了多個月的時間,畫出了幾十頁漫畫,我們一伙朋友驚為天畫。就是撇除其製作時間(之長),以及可以參考石川賢的作畫等等有利因素,也是天才級的作品。

話說邱福龍這個人,是香港漫畫界空前絕後的天才。他的哥哥是醫生,姐姐也唸香港大學,他讀書不成,13歲輟學畫漫畫,初期跟老牌漫畫家,好好先生白金龍,半年後,便轉到黃玉郎旗下,成為御林軍的一分子。祁文傑這樣向御林軍們介紹邱福龍:「給你們介紹一個天才小師弟。」

如果要比較馬榮成,馬出道時並非特別出色,因此也進不了當時最為菁英的御林軍,反而投入了地位較次的上官小寶的師門。但偏偏因為上官門下的人手不夠,反而更多發展機會。

其實,那一代大部分的主筆都是出自上官門下,例如牛佬、馮志明、邱瑞新、温日良等等,這其中最有天分的應該是温日良,入門幾個月,便得到賞識他的師兄邱瑞新向牛佬推薦,寫《我若為皇》了。但最努力的,卻是馬榮成。

馬榮成早上工作,晚上上課,學正統畫技。我常常說,十幾歲時的領悟力最高,很多大創業家,如蓋茨,在這年齡開始創業,成就也特別高。馬榮成便是有了這個先佔優勢,後來他是第一個把港漫吸收了日本畫風,用池上遼一的風格,畫出了《五兄弟》和《風流》,叫好不叫座,後來投進黃玉郎旗下,把日式畫風揉合了港漫風格,寫出了《中華英雄》,方才一遇風雲便化龍。

反觀黃玉郎的御林軍,人工高、福利好,但卻缺少了當主筆的機會。那時,邱福龍二十多歲了,每周的工作,就是畫三個封面,《龍虎門》、《醉拳》、《如來神掌》,後來為了要培養新血,他只負責起稿,上色由新同事去做,他做最後修補工作。每周工作兩個下午,薪水是……總之是家住渣甸山,開日產Fairlady啦。

邱福龍心情好的時候,會畫畫封面,寫幾頁的散稿,主要在《小強漫畫集》和《玉郎漫畫》刊登,當然很受歡迎,也有了一定的名氣,但仍然沒有獨立出書的機會。

直至後來,黃玉郎給胡仙和鄧立人逐走了,劉定堅和馮志明出版了《刀劍笑》,獨立出書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於是,我們一伙好事之徒,便攛掇他出版自己的漫畫。我們算過,只要有3萬本的銷量,已經足以年賺幾百萬元,參考《刀劍笑》賣5.5萬本,3萬本的銷量,似乎不是遙不可及,反而是大有可能。

當此「戰國群雄並起」的時候,邱福龍當然躍躍欲試,有心獨立出書。那時,他的主力是畫笑畫,以及科幻插圖,除了那幾十張從來沒有人看過的《魔界轉生》之外,沒有人知道他畫過武俠漫畫。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5%89%B5%E4%BD%9C%E9%90%B5%E5%B0%87-%E7%B8%B1%E6%A9%AB%E7%9A%84%E7%B6%93%E9%81%8E%EF%BC%88%E4%B8%8A%EF%BC%89%EF%BC%88%E5%91%A8%E9%A1%AF/

蠢人被搵笨難獲同情

【明報專訊】話說有一個上市公司老闆,同一些專業人士傾刁,這些專業人士的專業意見是「你隻股票好難搞喎!不如我幫你供股,集乾手花,然後再炒過啦!」

這名上市公司主席正義凜然地說﹕「我隻嘢,前途好好,利潤又高,好多大刁傾緊,還準備轉板,絕對不會供股,甚至連低價配售都不會。」條友天花龍鳳,講到家公司天上有、地下無,已經知他吹水唔抹嘴,結果這單刁當然談不成啦!後來,我的另一個朋友,接了這隻股票來做,聽了老闆的briefing(簡報)後,覺得大有可為,於是高價接了一批貨,磨拳擦掌,準備炒到飛天。

誰知這頭接了股票,那頭已經宣布供股,朋友損失慘重不在話下,於是決定貼佢街招,找黑社會收數,樣樣齊晒,仲話要在中環派傳單𠻹!

中環人崇尚弱肉強食

以上故事,在股票界,本屬平常之事,周不時發生,奇怪的在於前兩天,我同一名高人講起這件事,這名高人竟然說﹕「你在中環派傳單,中環個個都係精仔,知道呢條友賺了水魚的錢,可能仲讚他叻仔𠻹!」

我點頭說﹕「咁又係。中環日日都係人食人,咁蠢的刁都有人信,只能夠證明自己係蠢仔啫!中環點會有人介意叻人搵蠢人笨喎!」

高人說﹕「如果我是事主,就找人在他的店子派傳單,他的店做零售生意,肯定怕這一招。」

這令我想起當年勝哥對我說,社團向人潑米田共,有條靚仔花了兩天,才能夠蒐集到足夠的原材料,但因為已經硬化,因此還要用醋,來把它們弄得軟化,才能搬出家門,正式向對象使用。對象的後果不知,但該名靚仔的家人則逐了他出家門。

我常常用以上的故事來勉勵青少年,千萬別誤入歧途入了社團,因為條靚仔做到咁辛苦,都係得幾百蚊咋!去做麥當勞好過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90643328155&issue=20170328

2017年3月27日

汛和集團有4896人的client base

今日本欄的主角,並不是「汛和集團」(1591),它只是一個案例,以說明一個股票理論,並且可能作為《炒股密碼十周年記念版》內容的一部分。

「汛和集團」是一間本土的地基工程承包商,專注挖掘及側向承托工程、嵌岩工字椿及迷你椿工程及椿帽建設工程;換言之,這是一隻工程股。它最新公布的半年收益是1.26億元,半年利潤是503萬元,這其實是扣除了上市費用920萬元,否則它的利潤應是1,420萬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7.4%。

打開天窗說亮話,這種公司的利潤不多,殼價卻值7億元,它的上市,就是為了啤殼,不排除它在不久後將會賣殼,甚至是早已用期殼的方法賣了殼。

查實它是在去年的9月28日上市,招股價是0.13元,由於超額認購約382倍,一共有15,104人申請,book runner決定實行超額配股,把50%的股份回撥去作公開發售,而且,由2萬股至3,000萬股的申請者,中股率是由1.1%至1.61%,一共有4,896人獲得分配股份,還另加81名私人配售的承配人,可算是分得非常均勻,手花完全散晒。

當股權分散之後,第一條理論是很多人都曉得的:它在上市當日,最高只升至0.159元,收報0.144元,比招股價稍高了一成。兩天後,它跌破了底價。在這之後,它最低跌至0.1元,浮浮沉沉了半年……由於作者外遊,本文寫於上周四晚上,收市價是0.109元,低於招股價,也距離史上最底價不遠。

現在輪到講股票理論了。

一般來說,股權分散的股票不易升,也難跌,皆因這些散戶也為股票提供了「浮力」。所以,股票不一定「乾」才有好處,「濕」的股票,不會一升就是十倍,但由於client base雄厚,4,896人曾經參與過炒作,一旦炒起來,馬上吸引到大量參與者,成交量往往大得嚇人。我常常說,一隻大成交、任沽任買的股票,只要升一倍,其利潤很多時比乾升十倍的股票更高。

總括而言,「汛和集團」4.3億元市值,上市半年,有賣殼概念,跌穿了招股價……最重要的一點是,本欄近期當旺,一連多隻股票均有可觀升幅,應該會繼續好運,不會在今次斷纜吧?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1%9B%E5%92%8C%E9%9B%86%E5%9C%98%E6%9C%894896%E4%BA%BA%E7%9A%84client-base-71750

騰訊是港股最後奇蹟

【明報專訊】今天的股市第一個問題就是,已經沒有長線投資的基金,有錢佬個個都改行玩對冲基金,沒有人肯長期投資。

從宏觀角度看,在科網的世界,舊經濟正在被摧毀,新經濟興起,但新經濟太不穩定,雅虎、諾基亞這麼大型的公司,也可以短短幾年便已玩完,甚至連傳統的銀行業,也受到虛擬金融的衝擊,如果不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干預,阿里巴巴的螞蟻金服,也許已經攻陷了傳統的銀行業了。

因此,在今日的股市,長期投資者愈來愈少。就算有,也只是買那些可以急速沽出變現的大藍籌,幾百億市值以下的股票,除了很少的專業投資者之外,根本沒有人買來作為長期投資。

在以前,小型公司還需要上市集資,以壯大自己的實力,但在今天,全都流行天使基金,有前途的小型公司,根本就不愁資金,像大疆無人機,現在還未上市,像facebook,甚至是順豐速運,全都是壯大到變成了巨無霸,才去上市圈錢……傳統的一套,現在已經落後了,根本已經沒有人玩這遊戲。

所以,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唯一賣點,就是亂炒一通,因為在香港這個市場,已經沒有了長期投資者,不但散戶亂炒,甚至是對冲基金,也是追求短期投資,至於好的公司,根本用不着上市,騰訊(0700)很可能是港股的最後奇蹟。

靠長線投資者 股巿九成人沒飯開

簡單點說,現時市場上只有三種股票,才有投資者參與,一種是最大的藍籌股,作為現金的替代品,隨時沽出套現,另一種是細價股,根本就是賭博,大部分參與者都是輸錢,第三種是美圖秀秀(1357)之類的中型股票,表面上雖然有生意,但實際炒法卻和細價股無異。

至於買股收息的長期投資者,如果股票市場依賴他們來維持,最少要裁掉九成以上的從業員。市場是靠炒鬼和騙徒(有時候反會被騙)來維持,而不是靠一年買兩次股票的長期投資者。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90554845908&issue=20170327

2017年3月25日

成本-oriented的計算方式

如果你吃了一碗十分十分好吃的雲吞麵,吃得你眉飛色舞,埋單是一百元,你多半會罵店子是黑店,老闆搶錢。但如果你吃了一碗不怎麼樣的魚翅,埋單也是一百元,你多半會認為這碗魚翅太過便宜,以後要多多捧場。是的,我們對於花錢的計算,並非由它們能夠帶來的滿足感而定,而是往往是被其成本來作為第一考慮因素。因此,帶給你最大滿足感的,你不一定會花最多的錢。
最佳的例子,是假如你家中的電視機壞了。修理師傅來整電視,只花了三分鐘,略弄了一塊部件,便修回正常了,然後收費兩百元。你會心想,吓,三分鐘工作,要收兩百元,是不是太貴了?但是,如果他修了三小時,才收兩百元,你覺得他的收費很合理,畢竟,他是工作了兩小時。

用成本-oriented的計算方式去炒股,通常會計算股票的資產值等,但當股民炒細價股時,這個方法就用不着了。

然而,以上這兩者,deliver的服務是一樣的,那位三分鐘搞掂的技工,其實更勝於花三小時才修好的那位,皆因他省了你的時間,因為他在修理時,你也得自己或找人看守着他。傳統智慧的解釋是﹕知識是有價的,技工所花的時間,並非三分鐘,而是他學習和經驗所花的總時間。

這裏說的是從美食家的角度,的確,我們並不常常把錢花在最好吃、給我們最大滿足感的食物的身上,因此,最好吃的餐廳,經常也並非生意最好的……經營餐廳另有理念,這裏不贅。我要說的,其實是花錢的概念,傳統的說法是對的﹕最好的、給你最大滿足感的事物,統統是金錢買不到的,例如親情……然而,在今日的社會,新鮮的空氣、乾淨的水、大自然的風味,全是金錢,而且是很多很多的錢,才能買到。經濟學教科書中,所說的空氣和水不用花錢,是落後和錯誤的。
然而,我們往往花錢的對象,卻不花在令你得到最大快樂地方,而是花在估計對方成本很高的地方,例如說,吃飯的時候,總是找裝修最金碧輝煌的,而不是找最好吃的,因為,裝修的成本是一眼便可看出來的,但食物的成本卻是暗藏的,而人類心靈的計算方式,是成本-oriented,因此,成本甚至遠遠比帶來的滿足感更為重要,所以我們才需要包裝,用無謂和昂貴的包裝,去美化平凡的商品,是提高其價值的不二法門。
成本-oriented的思想,當然是一個盲點,但如果從生物學的角度去看,這是一個無知的人評估價格的最佳方式。因為,要評估一件商品的價格,需要很深入的知識,皆因市場的需求和供應量,需要大量的數據,才能夠分析出結果,這當然大非易事。
但是,如果單單從目測得到的成本,來評估其價格,所需要的專業知識便低得多了。因此,基因才會賦予人類成本-oriented的思想,這是快速評估價格的最佳方法,這是生物學的優勢,也是盲點。
同樣道理,炒股票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市場信息,便只有用成本-oriented的計算方式,例如計算對方的資產值、派息率等等,毫無疑問,這也是趨吉避凶的方法之一。不過,當我炒細價股時,就不看成本,只看市場了。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562

2017年3月24日

J君的公司和員工們

那天我問一位很風流的朋友J君﹕「你究竟有幾多條女?」

J君回答﹕「你得首先定義,甚麼叫做『女』先?如果你計搞過的,恐怕要拿計數機來計,也計不清噃。」

我想了一想,回答說﹕「剩係計而家出緊糧嗰D啦。」

J君說﹕「有的是領了長俸,不用上班的,計不計算在內?」

我不明白﹕「即係點解?」

J君說﹕「即係已經分了手,但仍然個個月有畀生活津貼佢的那種囉。」

我終於明白了﹕「領緊長俸,即係可以翻閹,打過第二份工,但糧照出的那種?」

J君說﹕「對,好多有了新男友,有的還已經再嫁了。」

我說﹕「你真闊佬。」

J君說﹕「不過講到薪水最高的,當然是老員工,CEO已經做了幾十年,分分鐘仲疊水過我。」

我說﹕「咁佢的工作量呢?」

J君說﹕「梗係無嘢做啦,喺我間公司,越係高層,越無嘢做,反而是新入職的員工,就成日要開工,仲時不時要出trip添。」

我問﹕「咁人工呢?」

J君說﹕「咪幾雞,最多十雞八雞,頂晒磅架啦,佢唔做,大把人猴住呢份工。」

我問﹕「咁有無housing架?」

J君說﹕「有D有,有D無啦,梗係成日有工開的員工,先至有啦,唔通一個月返一日半日,又有housing咩。喺我公司,如果做得好,好多福利,細佬妹讀書,有津貼,自己進修,又有津貼,如果做得好,又有家庭津貼,可以養佢全家。」

我問﹕「咁有無辭職唔做架?」

J君說﹕「跳槽都有既,不過好多跳完去第間,發現人哋出糧不準時,仲成日呃糧,有D仲借頭借路,請佢返咗一個月工,就炒咗佢,咪死死氣返嚟囉。我有規矩,返嚟既,人工例牌減兩成,有個走咗三次,返嚟三次,人工由十皮減到四皮。」

我嘆了口氣﹕「其實貴公司咁多員工,真係好大負擔。」

J君說﹕「弊在出糧的人多,真正做嘢既人,只有幾個咁大把呢!」

本周心水股票是﹕「汛和集團」(1591),祝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columns/%E8%82%89%E9%A3%9F%E4%B8%AD%E7%92%B0/20170324/490203

林鄭和梁振英的相異之處

很多人都說,林鄭月娥是梁振英2.0,她本人也承認了,將會繼承梁振英的政策。不過,本文卻反其道而行之,專門講她和梁振英的相異之處。
第一,她是女人,梁振英是男人。(我知這是廢話。)
第二,她是港女中的極品,即是讀名校,直入香港大學。梁振英則雖也是那名校出身,但只能入理工,進不了港大。換言之,林鄭是殖民地菁英,梁振英不是……是不是菁英,包括很多能力,例如熟書,對政策的研究等等,都同讀書能力有關。從考試成績看來,梁振英證明了沒有死讀書的天份。(按:一個人可以讀書不叻也有高能力,例如視野遠大,看大不看小,只是,死讀書能力不強的人,微觀的工作能力一定好不到那裏去。)
第三,港女極品還包括陳方安生、丁葉燕薇等,共同點是從出生以來,平步青雲,完全沒有遇過挫折,英文好過中文,對英國的認同多過對中國的認同,去泰國spa多過去深圳找盲人按摩。簡單點說,就是離地。
梁振英雖去過英國留學,也做過跨國公司,但很早已前已經認中了。但林鄭卻是「忽然認中」,近幾年,才大著旗袍,家人從英國移居內地。相比林鄭和鬍鬚曾,林鄭的「投誠」,就是早了這幾年。不過話說回來,就是早一天,也是好的。
第四,梁振英三十多歲已發財兼成名,同齡的人當中,沒有一個比他的輩份更高,相比林鄭月娥,在政界,今天為止,尚是小妹妹,是但執一件,都比她的輩份更高。可以說,有史以來的行政長官,包括了所有的候選人在內,林鄭的資歷最低。
第五,作為港女且是極品港女,林鄭當然極少朋友,親信更不多,這一點她和梁振英差不多。人緣愈好,中央愈不信任,人緣愈差,中央愈是信任,這是定律。
第六,CY和林鄭雖然同是人緣不佳,分別是:人們是討厭CY,對林鄭則是「不反感」,就這一點,林鄭勝於CY。
第七,女老闆永遠比男老闆更難應付,港女菁英素以「服從老師,揸正來做」著名,故我才說:you will miss CY。
第八,林鄭的家人應比梁氏一家企理得多,至少收埋在英國,市民接觸不到,傳媒也報道不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E%97%E9%84%AD%E5%92%8C%E6%A2%81%E6%8C%AF%E8%8B%B1%E7%9A%84%E7%9B%B8%E7%95%B0%E4%B9%8B%E8%99%95-71482

「女媧補天」人人皆知

【明報專訊】我在香港商界的唯一偶像,就是李嘉誠先生,沒有其他人了。據說,當年香港白手興家的商人中,只有李先生一個人是完全憑着正行生意發達,沒有撈過偏門……據說很多富豪靠外圍馬、賭檔等賺了第一桶金,跟着棄偏從正,變成了大商家、大富豪,但只有李先生完全沒有做過不法生意……

不過話說回來,在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之前,百花齊放,社會風氣如此,人焉能獨自清高?當時的偏門佔了經濟的很大份額,撈偏的人多得今日難以想像,在這大前提下,撈偏並非有如今人所想的邪惡。

這一次業績記者會,李先生居然講到哽咽,他在事後否認,指是傷風,不過片子我看了多遍,斷定是哽咽,儘管不懷疑他有「傷風底」。個人認為,這種發乎內心的感性表現,更加顯示出他對香港的愛心,以及其真性情盡露,更提升了他的公眾形象,似乎並沒有否認的必要。

「樓價不跌」才是超人預言

對於李嘉誠所言的,大家顧住「炒樓、賺多啲、樓起高啲」,一些傳媒指出他也是香港的最大地產發展商。在這裏,我必須指出一點,就是其他的那幾個大地產商,除了地產發展之外,其他的生意就是收租和公共事業,幾乎沒有其他了。

大家留意李先生每次公開發言,皆因他的預言奇準無比,幾乎沒有錯過,例如去年他說:「今年(2016年)香港經濟是廿年最差,零售較SARS嗰時仲差。」結果去年的零售業果然是大跌, EBITDA及EBIT分別下滑48%及68%。本港零售EBIT可以暴瀉68%,這個幅度也證明超人所言不虛。因此,星期三他說的重點應該不是「女媧補青天」、林鄭會當選,皆因這是人人皆知的事,而是「樓價不會下跌」……至少在未來的一至兩年,也沒有下跌的危機。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90293938554&issue=20170324

2017年3月23日

韓國經濟崛起的原因

對於國家經濟起飛的理論,這百多年來,西方已經出版了許多,隨便一數,便有政治穩定、資本主義制度、新教文化、民主自由的開放社會,諸如此類。我的看法是,經濟起飛就像一個人的奮鬥和發達,並非單一原因,而是打分,好比以前的中學會考只要6科加起來有20分(?)便能上大學(編按1),可不管這些分數是從那科目獲得的。

在這裏,我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人要賺錢,第一個重點是基數低﹕初出來工作,薪水是一萬元,如果倍升至兩萬元,再倍升至四萬元,這不算太難,但如果要再倍升下去,就困難得多了。畢竟,中層職位很多,高層職位卻很少。

同樣道理,一個國家要崛起,最容易的是第一步,因為基數低。中國每逢大亂之後的大治,例如漢朝初期,便吃了這個便宜。韓國在朴正熙時代,是東亞最窮的國家,「漢江奇跡」由是出現,中國在基數低的時候,增長也比今日為快,今日印度和非洲的高速增長,情況也是一樣。

一個人要發達,慳儉、再投資、努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經濟學上稱為「投入」(input),就這一點,儒家文化是優勝的。另一方面,有一點是很多人所忽略了的,就是要有一個「老闆」。

韓國的狀況,你去看看它的國家,就會知道﹕它的國民收入,和人民的生活質素,是不成正比的,反觀隔壁的日本,人民的生活質素卻高得多,皆因韓國的GDP主要來自生產和出口,日本的GDP則主要來自內需和基建,所以後者的生活水平也高得多。這好比一個人,不吃香喝辣不享受,把錢全用來投資,其發達的機會也比別人高得多。

人要發達,首先要找一個賞識你的老闆,也即是在金錢上支持你的金主,國家要發達,也要老闆。在二戰之後,全世界最大的老闆,就是美國。西歐和日本的重建,是靠著美國的借款和大量訂單,亞洲四小龍,以及當年的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美國。

中國在七十年代,一窮二白,豈不也是靠著鄧小平時代的中美聯盟,美國的大量訂單,因而工業化起來,打下了今日強國的基礎?

現在說到韓國,在這十多年來,一邊吃著美國,另一邊則吃著中國,有兩個大老闆,自然是兩面逢源,如魚得水。這當然是有著政治上的原因,但是,在當今世上,只有三個大老闆,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歐盟,其中兩國都想在政治上拉攏韓國,因而大付經濟利益,韓國想不發達都難。

另一個是人口紅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用說了﹕人口增長快的國家,經濟增長也快,這是定律。韓國是所有先進國家之中,幾乎是唯一單憑生育已經有著正增長的國家,相比起其他國家的不得不靠移民,自然是勝了一籌。

以上說的,正是韓國成為新崛起民主國家的經濟奇跡的一些原因。

編按1:目前中學公開考試制度是「中學會考文憑」(DSE),以DSE成績進入本地大學的基本要求,是中、英科成績要有3級或以上,數學及通識成績要有2級或以上,以及一科選修科的成績達2級或以上。過往曾採用的「香港中學會考」(HKCEE)制度,若要經此成績申請入本地大學,考生一般需要取得滿分30分,再經「中六生優先錄取計劃」進入大學。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3/23/010055160.shtml

行政長官選舉的8條筆記

1.我早在一個多月前,已經在他報講過:某些極為親中的線人對我說,林鄭月娥的當選,已經是篤定了,懸念只是在於班子,而非特首人選。

2.記得在1個月前,中央政府尚是殺氣騰騰,又說它是香港的持份者,有權作出傾向,又說有權拒絕任命它認為不適合的特首,現在則已「軟化」立場,統一口徑,說民主派也是建制的一部分,也已絕口不提「不任命」了。「軟化」的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林鄭已經贏梗。

3.所以,中央的立場和策略十分簡單:如果穩操勝券,就大方,如果有可能輸,就茅招盡出。相信從20年前,以至20年後,這策略均不會改變。

4.建制派選委「走數另投他人」的機會率,可以從上屆選舉中作出對照:上屆投梁振英的「走數率」,相信會和本屆差不多,這比率不可能突然大幅提升。

5.如果要我對林鄭和鬍鬚兩人作出評語,我會說:林鄭只能團結建制派,但鬍鬚執政,則誰都團結不了,因為他根本不會去做任何團結的作為,這正是民主派所想要的,就是無王管。

6.從唐英年、李澤楷、劉鳴煒、李民橋兄弟、任志剛等鐵桿唐營的歸邊支持林鄭,可以見得,這幾年的一連串大案,中央已經把香港的土豪劣紳訓練到「乖晒」,建制派已經(心裏也許很不願地)完全歸順朝廷了。

7.再要對兩人下第二個評價,我會說:林鄭是砒霜,鬍鬚則是包著糖衣的砒霜,換個說法,林鄭擺明是梁振英二世,我早在幾個月前,已經講過,you will miss CY,所以她的壞,是公開的,但是,鬍鬚也許比林鄭好一點,畢竟,糖衣毒藥總比硬食砒霜為佳,問題在於,其包裝並非毒藥,而是當作糖果賣。換言之,鬍鬚是賣假藥。

8.特首選委論壇,建制選委高達八百,出席論壇的五百多名,泛民和建制選委各佔一半,但廿一條提問,只有兩條來自建制選委,條條都衝著林鄭月娥。
這原因很簡單:建制選委分為兩方面,一是地產黨,另一則是共產黨,前者當建制派,只是為著保身家、保財產,根本就是藍皮黃心,至於後者,則視政治為上班,打工仔而已,當然只會hea做。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A1%8C%E6%94%BF%E9%95%B7%E5%AE%98%E9%81%B8%E8%88%89%E7%9A%848%E6%A2%9D%E7%AD%86%E8%A8%98-71135

股票愈波動 散戶愈愛賭

【明報專訊】那天看報道,看到有股票界的權貴公開說,假如把老千股撲滅了,股市便會欣欣向榮,這種說法,好比David Webb說的,把市場搞乾淨了,整個股市便可以因有良好的管治而產生premium(溢價)了。這種想法,只有那些身不在市場、整天在幻想的「智商天才」才能夠想出來。

在這個世界上,最大premium的金錢遊戲是什麼?是六合彩的稅率。它是收益的25%,不,足球博彩稅率更高,是毛利的50%,差不多是輸梗,但也一樣大把人去賭。不過賭波不足為訓,皆因足球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玩意,但六合彩,純粹是悶到發癲的數字攪珠波遊戲,為什麼還有大把人去賭?

事實上,講到賭博,根本就是人類的天性,我常常講,去私人大檔賭錢,不但輸梗,而且還犯法,仲要坐監𠻹!還不是有許多人去賭!

為什麼呢?皆因賭博是人類的天性。在股票而言,細價股的唯一優勢,就是大上大落,根本不講理由,因此明明其價值是負數,也有很多人去炒,我把這叫做fluctuation premium(波動溢價)﹕一隻股票愈大波動,便可吸引更多股民進場,他們為的不是投資,而是賭博。

星洲嚴打老千股 水清無魚

像David Webb那樣,以為良好管治可以提高港股的溢價,令到市盈率提升,我真的懷疑他懂不懂市場。中國股市的市盈率就高嘞,莫非中國股市的管治很好乎?港股在這幾十年來,從來就是老千股的世界,但是市場卻愈來愈興旺,新加坡捉賊捉得嚴,主力是長期投資者,結果嘛水清無魚,衰過香港多多聲囉!

簡單點說,不能以自己的投資pattern,去塑造迎合自己的市場,應該以市場利益的最大化為依歸。如果要散戶不輸錢,最有效的方法,是像以前的中國,關閉股票市場,否則,David Webb的身家從何而來?股票市場咁多高薪職員,人工又是由誰出的呢?

未講完,明天再續。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90208852697&issue=20170323

2017年3月22日

有隻股仔低調賣殼

迪臣建設(8268)是在2015年第一隻上市的創業板,是由迪臣發展(262)分拆上市,配售價是0.385元,當時的殼價只是2億元而已。
香港股市的一個常識,是分拆上市的股票特別當炒,其中的原因本欄已經講過多次,不另述了。迪臣建設也不例外,在上市後的幾個月,最高炒至1.68元,其後大市暴跌,此股也不例外,一年多後,跌至最低的0.202元,但大部份的時間,均價約在0.28元至0.3元之間。

轉捩點是在兩個多月前,它的大股東謝文盛以0.3元的股價減持股票,從原來的51.8%,減至最新的36.13%,從中央結算報告可見,結好證券的持股量,也已經從2.47%,急升至12.47%,可以見得,主力倉已經轉進這裏了。
結好老闆洪漢文駐顏有術,容貌二十年保質不變,作為賭業和金融大亨,身家過百億元,我不可能知道是他手上的哪位神秘大客戶買了這隻殼。但肯定的是,大股東喪失了控制性股權,因此我有理由相信,這公司已經賣了殼。2.5億元市值,去年單是投資股票,便賺了九千多萬元。技術上,第一個阻力位是在0.32元,第二個阻力位是在0.42元,一旦攻破,再上去便是1元,真正的萬里無雲,不消說,誰是買殼者,決定了股價可以炒到幾高!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phemey@gmail.com
本欄逢周三刊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2/19965686

老老竇竇講凱華集團收風

「凱華集團」(275)本來名叫「錦興集團」,很多人以為它的老闆是「殼王」陳國強,但實際上,現時它的真正大股東卻是陳國強多年來的好朋友、好拍檔,葉家海博士。

沒錯,這公司早在30年前,落入了陳國強的手上,這是他首次泊住李嘉誠(長和系主席)的碼頭,一登龍門,聲價十倍,發圍兼起啤的代表作。然而,在2011年,這公司的控股權已轉到了葉家海手上,並且在去年10月,連名字也改作「凱華集團」,以示從此和「錦興」切割了。

在2011年,它進行了一次「清洗太平地」,大比例、大折讓地1供8,當時我認為它已經供乾了,但我錯了。然後,在2016年,它再進行了另一次的1供8,這一次,我99.99%肯定,它是供乾了,這是錯不了的判斷。

第一,它的供股率只有51%,英皇證券包銷了餘下的股票。

第二,在供股完成之後,其股價一直在升,沒有跌過,如果不是供乾了,自然不可能企得如此堅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由於它在月前以1送1的比例,發了紅股,而它的面值則是0.2元,相比起其股價,差距只有一成。從技術上來看,這即是它的已付股本增加了一倍。法例規定了,任何公司不能以低於票面值發行新股,因此,它既不可能再次大折讓供股。

第四,根據其中期報告,它一共有99.6億元的資產,其中有33.3億元負債,即是資產淨值是66.3億元,大部分都是實在的資產,如在中國和香港的物業及9.4億元現金。現時的市值則是22.7億元,即是資產股價折讓了77%,可說是一隻性價比非常高的股票。

從股票財技的角度來看,一隻貨源歸邊、兼有龐大資產的股票,除了向上炒之外,沒有更好的賺錢方法。

老老竇竇,分析股票到了最後,都係收風啫。這一次我之所以寫「凱華集團」,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市場傳出,它將會有一場大型的推介活動,由於它剛剛改名,因而也有著注資的憧憬。

這是傳媒朋友告訴我的消息,應該有一定的準確性。正因有「風聲」配合,今天的我才會把這股票寫出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80%81%E8%80%81%E7%AB%87%E7%AB%87%E8%AC%9B%E5%87%B1%E8%8F%AF%E9%9B%86%E5%9C%98%E6%94%B6%E9%A2%A8-70943

疊碼仔炒賭股 悉先機賺到笑

【明報專訊】近來同一名不大懂得股票,但在賭界混了多年的朋友吹水,講起林積,我說﹕「以前集美會有開,我成日去打牌,周不時撞到他,但自從那位置租了給東方棕泉之後,我就沒見過他了,佢阿叔林叔就偶然會見到。」

朋友說﹕「呢幾年佢好有錢,發到巴巴聲。」

我說﹕「佢不嬲都有錢㗎啦!十幾年前,已經過百億身家,不過好多係人哋欠他的街數,做賭嘅,好多時賺埋賺埋,就係客人的account receivable(應收帳款)……其實做好多生意都係咁,尤其是做廠。」

朋友說﹕「不過他衣家是堅有錢,好多cash。」

我說﹕「唔怪得他隻集美國際(1159)炒到飛天,原來大把錢唔志在。你早響吖!等我喺低位買番啲吖嘛!」

賭業能雙位數增長 才真正爆升

查實近來賭股升了不少,很多疊碼仔炒金沙中國(1928),已經賺到盆滿砵滿。無他嘅,他們擁有第一手的市場資訊,洞悉先機,炒濠賭股又有乜辦法唔贏吖?

話說有好幾家出賭股的輪商,見到那幾家有名由疊碼仔經營的證券行,一出牌去買,即刻縮牌都縮唔切,皆因這些疊碼仔證券行,無寶不落,買親幾乎贏了九成,要知道,班疊碼仔又有錢,賭性又強,賭得好狼死,班輪商都咪話唔驚。

那名疊碼仔friend同我講﹕「衣家賭業增長尚未穩定,如果個個月都有雙位數增長,先係真正爆升期。」

姑妄錄之,給讀者參考only,至於我本人,從來只賭垃圾股,大隻的藍籌濠賭股永遠不研究,更加不會炒。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90125041971&issue=20170322

2017年3月21日

大嶼山靈隱寺的免費齋菜

大嶼山的靈隱寺,是我們周家的集體回憶,在家庭聚會、閒聊往事之時,總免不了要談及在此地留下的許多往事,永誌不忘。

據資料顯示,在1928年,也即是國民黨北伐成功、蔣介石統一中國的那一年,有一位名叫「津微」的和尚,來到了大嶼山的大澳,目睹此地山明水秀,決意在此覓地建寺,這就是今日的靈隱寺了。

但在三十多年前,我們當然不知道這麼多的往事,只是因為每逢正月十五、七月十五,靈隱寺會舉行供天大典,祖母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在這兩天,均會親自從澳門來到大嶼山,參加供天儀式。

我們通常晨早五時便出發,去到大嶼山的巴士站,大約是七時左右,車程好像是半小時吧,還要走十來分鐘的斜坡,才到達現場。

我看資料,說今日的靈隱寺的素菜午餐十分有名,80元一位。但我們當時去吃,卻是不收錢的,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特別慶典,方才免費,抑或是當年免費,今日卻要收費,我也懶得去深究了。

當然了,世上並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是有其他條件的。當日善信們到了靈隱寺,尼姑會問一句﹕「你是遊客嗎?」

如果你回答一句﹕「是。」那就錯了,因為在繁忙的當天,遊客並不受歡迎,也沒有齋菜招待。你必須回答﹕「我不是遊客,是香客。」即是「捐香油的客人」,才會得到招待,也有免費齋菜可吃。

到了吃飯的時間,按規矩,是八人一桌,七菜一湯,坐滿了八個人,菜便由人端上桌子,白飯則任裝。祖母從澳門千里迢迢的來到大嶼山,除了自帶香油錢之外,還負責把親友們的香油錢也一併帶來捐奉,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香客,我們自然也有資格去享用飯菜。

後來祖母逝世,妹妹在幾個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也來過靈隱寺好幾次,胡混了一句﹕「我是香客。」也白吃了幾頓飯。

那時,我們好像在六、七時便要出發,八、九時便到達了靈隱寺,到處遊玩一陣,總是悶得發慌。有好幾次,和幾個老婆婆在禪房裏打麻雀,老婆婆的牌章打得很爽利,有時爆發幾句粗口。不過,寺院裏的麻雀沒幾副,晚來了,就沒牌可打了。再說,麻雀牌當然是要付租金的,收錢的當然是尼姑,那時我們十歲不到,有時身上沒錢,便租不了麻雀。

有一次,我睏得要死,祖母天大的面子,給我找到了睡覺的地方。我睡在草蓆上,忽覺全身麻癢得要死,再睏也睡不著,卻原來上天有好生之德,和尚尼姑不能殺生,因此,寺院的房間滿是蚤子,不能殺,也不能驅,修道之人慣了不覺,我們這等凡俗人,則無法可以忍受。

後來我姐夫說﹕「你快點拍死蚤子,讓它們早點投胎,再世為人,這才是功德。」那時的我年紀還小,自然沒有這個智慧。

到了晚上,悶得發慌,時間好像永遠過不完。老婆婆們的牌早就打完了,要找牌搭子也找不到。睡又睡不著,唯有到處跑,跑來跑去等天亮。好不容易,等到六時多,急忙跑到巴士站,等巴士,坐船,回家,一睡十多小時。一邊埋怨後悔,明年再來。

大嶼山靈隱寺,有著太多的往事,寫也寫不完。我常常說要去舊地重遊,懷緬往事,說了十多年,始終沒有實行過。不過,我的妹妹好像在二十多歲時,去過好幾次,但近年也沒去了。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5%A4%A7%E5%B6%BC%E5%B1%B1%E9%9D%88%E9%9A%B1%E5%AF%BA%E7%9A%84%E5%85%8D%E8%B2%BB%E9%BD%8B%E8%8F%9C%EF%BC%88%E7%AC%AC116%E6%9C%9F/

民主、帝國主義、經濟發展

我常常說,韓國是當代民主國家從貧變富的唯一例子,除此之外,像德國、日本等等國家,雖然在戰後一窮二白,但其實在二戰之前,已經屬於富國,因此在戰後只是復興,而不是從貧變富。

至於新加坡,根本就是亞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獨立之後,和馬來西亞的經濟同時起飛,不過兩者之間的差距,一直沒有縮小而已。不過很多人認為,新加坡雖然有選舉,但由於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因此也不算是民主國家。

順帶一提,香港也是早在戰前,已經是非常繁榮,因此孫中山才如此的崇尚香港。人們常常因此讚揚英國的管治,這當然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讀書之過。帝國主義的管治,向來是精於城市,剝削內地,皆因其國民都是住殖民地的城市,因此殖民地大城市,主要是貿易港口,其經濟和基建狀況,往往同宗主國差不多,只是殖民地人民是二等公民而已,生活也算過得去。

然而,由於帝國主義的經濟收入,是來自剝削其內地的資源和人民,因此,帝國主義來到了之後,如印度、中國等地,人民的生活是越來越差。不少香港人往往因為自己的幸運,因而美化了「白人的負擔」,這自然是出於不讀歷史。

至於中國台灣,在兩蔣年代,經濟突飛猛進,但是一進入了全民普選的民主制度,經濟則一蟹不如一蟹,每次選舉均在歡呼民主的勝利,經濟則越來越爛。

所以說,西方的民主富國,幾乎全都是憑著帝國主義,在美洲、在非洲、在亞洲,利用大量奴隸人民,所得回來的財富,用幾百年來打下的基礎。因此,我們可以見到,近代的強國,如英美德法,經濟比較強,上代的強國,如意大利、西班牙,經濟比較弱。

要不就是一些夾在強國之間,混水摸魚的小國,例如瑞士。我寫過一篇文章,指出它在一戰之前,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中級國家,但是兩次大戰,貴族留下了大量無人認領的遺產,令到瑞士暴富起來,成為人間樂土。

再不就是地廣人稀的資源國家,如北歐,只消看看亞聯酋、汶萊這些君主制的國家,甚至是以封建著名的沙地阿拉伯,以及在美國入侵前的伊拉克,伊拉克入侵前的科威特,便可知只要有資源,用不著民主制度,就是再封建,也可發達。

如果用亞洲來作為例子,民主國家的印度和菲律賓的經濟發展長期低於平均數……因此,韓國作為最成功的民主國家發展經濟的案例,也就彌足珍貴了。

本來本文想說的是中國的韓國的經濟制裁,但一說起來,便沒完沒了,只講了一段引言,唯有過兩天再說。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3/21/010055009.shtml

私人支出掛上市公司 3類公司最常見

【明報專訊】那天同朋友吹水,他說支出很大,又要養船,又要養好多架車,又要養好多女朋友,一個女朋友代表了一個家庭,月花7位數字,生活成本好高好高。

我說:「你有一家上市公司,為什麼不把生活支出由上市公司支付呢?遊艇、車、司機、吃飯等,都可支公款,女朋友家人也可在公司工作,支薪水……很多人都是這樣做,你絕對不是第一個,也決不會是最後一個。」

他說:「我的上市公司,市盈率六、七十倍,如果把生活支出放在公司,減低了市盈率,豈非很笨?我的所有內地朋友,例如馬雲,永遠也不會將私人帳目放在公司之內。」

我點頭說:「李嘉誠先生都不會,而且只象徵式收5000元薪水。」

那麼,什麼公司才會把私人支出放在上市公司呢?第一當然是收租股,資產與股價大折讓的那幾十間,第二就是二世祖股,皆因父親剩下來的股票不能賣掉,只可以把衣食住行兼溝女,統統由公司支付。

第三就是殼股,因為殼股反正沒錢賺,沒有市盈率可言,自然也不介意多花錢。再說,殼股的大股東如果是新發財,往往有資金困難,私人欠下巨筆債務,上市公司則因集資而得來大筆現金,因此有必要在上市公司套取現金,以解決私人的「流通性陷阱」。

超人住過大屋 租金再貴都值

說起李嘉誠先生,那天深夜,同朋友到他先前居住的壽山村道大屋,去喝酒聊天,朋友(並非業主)說,這房子的租金不廉宜,1個月可要200萬元呢!不過保安十分嚴密,落地大窗是防彈玻璃,大門有兩道,前門關閉後門才能開啟,朋友補充了一句:「好像要預付兩年租金,一付就是4800萬元。」

我笑說﹕「李首富住過,premium都是加50% loading吧!如果我有錢,再貴我都想搬去住。」

朋友說﹕「據說,當這房子的住客,真的多做很多生意,再貴的租金,都值!」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90036385050&issue=20170321

2017年3月20日

太平洋酒吧的頭浸炒

上星期五,有朋友向我詢問對一隻股票的看法:「你點睇隻『太平洋酒吧』(8432)?」

我反問他:「你是收到消息的,對嗎?」

他回答:「是,有線人向我推介。」

我笑笑說:「這股票嘛,如果你馬上買入,會有70%至80%的機會贏錢。」

他追問下去:「你是不是覺得這公司的前景很好?我是不是可以長揸?」
我說:「我不明白你口中『長揸』的意思是甚麼?如果是以5年為單位,全香港除了『盈富基金』(2800)和『港交所』(388)之外,沒有一隻股票可以長揸,連『滙豐控股』(005)都有可能輸到你跳樓。」

他說:「明白,我記得你講過,炒細價股的真理在於不在乎開花結果,只要求曾經升過。」

我笑說:「聰明!」

我當然明白,他的想法是這股票的市值不低,而且股價幾蚊,實在太貴,因而產生了猶豫。不過,在股票的世界,股價並非由價值所決定,一些完全不炒的股票,資產較股價折讓可以超過九成,但偏偏唔升,吹咩!皆因大股東太過有錢,都費事去做炒股票呢種高風險活動,直接吃公司好過。

反過來說,一些完全沒有資產的公司,往往炒到飛天,當年的「蒙古能源」(276),炒到過千億元市值,現在那些新股,有主板、有創業板,幾十億元至幾百億元市值,不是十天半月,而是連續3年亢奮高企,又吹咩?

查「太平洋酒吧」的業務是經營70間酒吧,在兩個月前上市,全配售新股,翻看它的中央結算紀錄,只有三十多間股票行持有,其中超過1億股的有1間,超過1千萬股的有2間,超過1百萬股的有3間,超過10萬股的有11間,有6間是1萬股或以下……這根本是完全「密籠」,幾乎全無街貨。

要分析它,第一點是:股票是很奇怪的物體,它在上升時,有動力,才會有人去買,但偏偏在下跌時,反而沒有人買。因此,如果它要出貨,必須向上炒,才能吸引到散戶搶買。

第二點則是:它上市以來,成交一直保持穩定,從3月1日開始,成交忽然增加了50%,在3月8日開始,成交又增加了一倍,股價則稍升了幾巴仙,這明顯地指出,它正開始「趁市旺做嘢」。

第三點是:食「頭浸炒」的人,勝出率可有70%至80%,這是經驗得出的結論。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4%AA%E5%B9%B3%E6%B4%8B%E9%85%92%E5%90%A7%E7%9A%84%E9%A0%AD%E6%B5%B8%E7%82%92-70553

國泰對冲勁蝕不尋常

【明報專訊】看國泰航空(0293)的帳目,第一個疑問是﹕這公司、這股票,究竟是不是老千股?第二個疑問是為什麼這麼明顯的帳目問題,居然沒有人看得出來?

話說國泰航空剛發表了2016年的業績報告,全年虧損5.75億港元,主要的原因是燃油衍生工具投資虧損84.56億港元,和2015年相若。

根據其財務董事馬天偉(Martin Murray)的說法,燃油仍佔集團經營成本的最大部分,比例達29.6%,導致虧損的對冲合同都是在2014年簽訂的,當時倫敦布蘭特原油價格是每桶115美元,國泰表示:「我們沒有預期過燃油價格會跌到每桶60美元以下。」

完全對冲 應不會影響利潤

根據其年報,燃油支出(包括對冲虧損)在2016年是 279.53億元,在2015年則是329.68億元。這即是說,如果它並沒有作出任何的燃油對冲,它的燃油支出應該是194.97億元。

在這裏,我講一講對冲的基本原理,就是鎖死支出:當一家航空公司作出了燃油對冲後,如果是完全對冲,應該是不管油價升跌,也不會影響到它的利潤。如果是這個情况,這即是說,國泰航空經營不善,因為它把油價鎖定在115美元,它根本無法在這情况下賺錢。

油價鎖在115美元仍對冲 令人費解

然而,在大多數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很少會完全對冲油價,只會局部對冲,因為對冲也要付出成本,如果局部對冲,也輸掉這筆大數目,就很不尋常了。

所以,這盤帳的最大懸疑之處,一是它的對冲比例,即是一年用了幾多桶油,作出了多少張期油的對冲,因而付出的成本有多少?二是為什麼把油價鎖定在115美元,但還是蝕本,那為什麼要作出這個鎖定對冲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9952218862&issue=20170320

不尊重食物和專門甩底的港女

話說不久前,和一大伙朋友,去了一次東京,我當然是不失機會,訂了幾間餐廳,有的去過,有的沒去過,探索新的好地方。

由於同伴太多,東京第一流的餐廳普遍只得幾個坐位,我們往往要分開幾間餐廳去吃,增添了訂位的麻煩。

第二天的中午,訂了去吃天婦羅,兵分兩路,12:30的一批,去是山居,13:30的一批,去深町。但由於在前一晚,大家蒲得太夜,幾位港女睡過了頭,其男友當然也要陪伴,待從左右。大家知道,東京的好餐廳大多是omakase,夠鐘便開飯,遲到很難看,於是我們這些尊重餐廳的,只有勉為其難,連吃兩頓。

話說在以前,我在東京吃飯,訂位是從來不用先付賬的,但是在近年,只要留下香港人的名字,必須要先扣信用卡,不去也要付錢,才接受訂位,相信是因為訂了位而缺席的香港人實在太多,因而禍延後進。

老實說,我在日本時,往往覺得身為香港人太過可恥,會被日本人看不起,因而改了一個日本姓氏,作為餐廳訂位之用,是為「Yamamoto」,曾經有一間大阪餐廳的老闆,問我的朋友﹕「為甚麼你的朋友明明不懂日本語,卻有一個日本名字呢?」朋友的回答是﹕「哦,他是在加拿大出生的日本人。」

有趣的是,有一天,《港股策略王》的社長陳承龍來電,問我的日本姓氏,我問他為何有此一問,他說﹕「我也要到東京去,也用這個姓氏來訂位。」

然後,日前和老友洪某吹水,講飲講食,他和我的意見一樣,是山居名氣雖大,卻是垃圾。他以前必去樂亭,但自從樂亭的老闆在去年仙逝,他只能去深町了。我喜歡近藤,但他則認為近藤太過商業,我心想﹕「除了女人不能太過商業,餐廳我倒是不介意的。」

跟著講起壽司,我們的首選當然是sawada啦。我自從十年前介紹了他之後,他每個月會去一次,我則在這幾年,完全book不到桌子,去不了,他說,下個月我訂了桌子,大家一起去。我又說,其實我好幾年沒去過次郎了,但間中有去水谷,你認為,究竟是次郎難食,還是水谷更難食?

他說,當然是次郎難食,我吃到一半,便跑了。水谷我還可以勉強吃完。我說,虧得很多香港人和強國人,還在繼續當冤大頭被騙,被騙後還拍照說好呢!真是豬呢!

最後,我們講起吃飯專門甩底的港女,他說完全不能接受這種女仔,我說,我們的女人,首要條件就是懂得尊重和欣賞美食,不過,港女好像喜歡拍照多一點。

今星期的心水股票是我持有超過了兩年的「權智國際」(601)和「威鋮國際」(1002),不過這兩隻都是時間嘢,可能還要等幾個月,才會開車。祝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E6%99%82%E4%BA%8B%E7%B2%BE%E9%81%B8/20170320/488986

2017年3月18日

富二代開餐廳記

朋友J君是富二代,喜歡開餐廳,近日在永樂街開了一間日式西餐廳,名叫「Naka」,請了我去吃,試過七八道菜,覺得很不錯。外人也許不知,在我而言,「不錯」兩字已經是代表了其他人心目中的很高評價了。

那是一間小餐廳,只有幾張桌子,J君在日本有聯絡人,好不容易,請了一個日本廚師,把他帶來香港,包吃包住,同時找舖位、裝修、設計菜牌,請員工等等。可是設計菜式,搞了大半年,即是白付了大半年的成本,才能開業。J君也算是識飲識食之人,也會同我討論世界各國不同餐廳的優劣。正因他是一個對食物有要求的人,搞來搞去總是不滿意,搞了大半年,終於開張大吉。

從做生意的角度去看,幾張桌子,加一個小小的閣樓,營業額很難有爆炸力,J君的說法是:「這裏賺蝕不是問題,我希望做出了口碑,打出品牌,以後便可複製概念,大開分店,到時才是賺大錢。」

然而,我對於餐飲業也略有認識,這種小餐廳,必然是由廚師主導,不可能複製概念,因為一個廚師不能同時為兩間店做菜。最佳例子是利苑,廚房管理算是第一流的了,而且還成功的大開分店,但是,最好吃的,還是旺角洗衣街的正店,有「飲食界少林寺」之稱。

當然了,J君可以請一個更好的廚師,但這等如是再開一間新店,同樣地花成本花氣力,再也不是省力的複製概念了。如果生意紅火,廚師走了,自立門戶,另起爐灶,他也吹廚師唔脹,又掹廚師唔長。

最佳的例子是大發行商勤力德。在很多年前,蘇豪區士丹頓街有一間餐廳,叫Le Fauchon,對,就是和巴黎那間名牌食材精品店同名,其中有一個老闆,叫「肥周」,是個虔誠基督徒,不修邊幅,缺了一隻門牙,也懶得去補。

九七之前,Le Fauchon大大有名,肥彭也常去幫趁,大名不時見報。到了1998年,肥周自立門戶,在銅鑼灣耀華街開了只有三張桌子的小店,叫「Le Parisien」。由於勤力德是他的擁躉,決定資助肥周,發大來做,在禮頓道興利中心對面舖位,業主是收租大王Mr鍾,兩人合力支持肥周,開了Latata,也是好吃得要命,其門如市。

然而不過兩年,肥周自立門戶,在灣仔電器街另開了Olala。勤力德失去了主廚,繼續經營,請了幾名新廚師,後來又搬回去史丹頓街。至於肥周本人,成為了灣仔大舖王,○二年至○五年百幾萬買回來的十幾個舖位,幾千萬元賣出,賺了幾億元,現在又去屯門囤舖炒樓了。

現在香港,很多百億富豪,都會打本給子女,着他們開餐廳,這並非因為餐廳好賺,反而是因為飲食業太過難做,這正好用來磨練子女,要他們在艱苦經營中,學習管理之道。再者,飲食業,非但自己可以幫趁,而且蝕極有個譜。事實上,兩間有名的富豪飯堂,海都和富臨阿一鮑魚,都已經落入了富二代的手上了。

說回朋友J君的那間Naka,我只能說,人家蝕了開發成本來給客人去吃,作為客人,當然不會反對。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407

2017年3月17日

梁振英會當太上皇嗎?

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會議,梁振英作為唯一一名副主席候選人,以2,066票贊成,13票反對,16票棄權,即贊成票達到98.6%,獲得通過增選。

這即是說,現時香港一共有董建華和梁振英兩位政協副主席,在以前,曾經試過同時有安子介和霍英東兩位港人副主席,安子介在2000年去世,2005年董建華加入,2006年霍英東去世,又變回了一個。

我相信,董建華應不會鞠躬盡粹,死而後已,明年便會退休下台。至於梁振英本人,也不會同時兼任行政長官和政協副主席太久,6月30日後,便會甩掉特區行政長官一職。再說,記得在5年前,梁振英在3月25日當選之後,便已搶莊來做,成為了實質的行政長官,架空了上屆的特首曾蔭權,因此,我估計,在這一屆,梁振英作為行政長官的權力也快將完結了。

「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預測,假如林鄭月娥成功登位,梁振英將會做太上皇,指點江山。我可以同林先生賭1萬元,這決不會發生,如果贏了不用請吃飯、做善事,而是直接存進銀行戶口,我願意把賭注增加到一百萬元……

在此,我解釋一下中央一直以來的治港政策。

回歸以來,中央政府的基本政策,是一步一步的擴張「一國」,壓縮「兩制」。從曾蔭權時代開始,以至後來的梁振英,一直在用的一招,就是閹割行政長官的權力,把三司十四局的權力割裂,全部由中央任命,也由中央直接指揮。林鄭月娥在其公開發言中已經透露出她作為政務司長,控制不了兩司十四局的玄機。

事實上,梁振英非但控制不了曾俊華,也控制不了律政司長,行政會議成員他只能控制一半,在十四局當中,他真正的心腹也許只有陳茂波一人,還有幾個勉強可以控制,外加一個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

梁振英在當行政長官時,也還不能夠控制政府,他升上神枱,當上了政協副主席,莫非反過來居然可以當太上皇,指點江山乎?

我向來是林行止的忠實讀者,思想和文筆均得益自他的文章甚多,但我想,他雖在中共治下出生和長大,但人太乖、心術正直,但對權術的認識實在太淺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A2%81%E6%8C%AF%E8%8B%B1%E6%9C%83%E7%95%B6%E5%A4%AA%E4%B8%8A%E7%9A%87%E5%97%8E%EF%BC%9F-70339

傳統智慧看加息

【明報專訊】對於預測未來市况,我的水平十分差,皆因這需要看圖表,以及分析大量的宏觀數據,不但非常花時間,而且得出來的成績也不大好,你看看那些財演一嘴陳腔濫調,不過是囫圇吞棗地翻譯英文資料,我一聽便打呵欠了。但如果不抄英文資料,要自己很有見地的去分析出獨有的結論,則更要多花十倍時間,那就更划不來了。

所以,聰明和喜歡走捷徑的我,從來不走這路線,而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說:傳統智慧,剛開始加息時,反而是股市的高峰期,大約是加息3次之後,大市才見頂回落,逐漸變成熊市。

注意,這種說法的滑頭地方在於,我只是說傳統智慧如此,並沒有說出自己的見解,因此,如果錯了,那是傳統智慧的錯,我作為複述者,是永遠正確的。

說劉邦沒用是讀史盲點

如果要更滑頭一點,我會補加一句:由於這一次的起步點太低,息率的基數太低,因此,可能要多加兩次,加到5次息後,股市才會轉勢。

不過,也有陰謀論去解釋,就是說美國有人要炒高股市,然後來一次重重的股災,以拉特朗普下台。對於此說,我保持中立,姑且錄之。

那天看劉夢熊博士做節目的youtube,說起曾俊華辦事能力不太強,劉博士說劉邦不用自己叻,能夠用人唯才,才是成功之道。劉博士認為自己是歷史專家,不過楚漢史,我也有點認識,話說劉邦在戰場上,幾乎百戰九十九勝,就只是打不過項羽,後者是他的剋星。所以,說劉邦沒用,是讀史的一個盲點,也是常犯的錯誤,當然,如果用劉邦來比曾俊華,那就是很高的評價了,但究竟誰是好打得的韓信,好做得的蕭何呢?莫非是黎高穎怡、李淑儀,抑或是民主思路的袁彌昌,又或者是曾俊華的兒子曾雕龍?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9692841541&issue=20170317

2017年3月16日

曾俊華的稅綱和作為笨策

我在某報紙的一篇文章,強烈地批評林鄭月娥的在政綱中所提出的兩級制利得稅,即是把企業的首兩百萬元利潤,稅率由16.5%減至10%,二百萬元過後的利潤稅率則維持不變,理由是入息稅不妨累進,皆因人頭是有限的,利得稅卻必須劃一,皆因有限公司可以無限數目地開設……一間公司省13萬元稅項,商人只要多開幾間有限公司,便可以省掉很多個13萬元了。

我之所以針對林鄭,並非因為曾俊華比她高明,而只是因為她當選行政長長官的機會過出很多,而她又表明了一旦當選,馬上便會實行這政綱,因而必須即時喝止。事實上,單單就稅制而言,曾俊華的政綱也是九十九步笑百步,兩者差不了多少。

話說曾俊華的政綱之中,也有研究引入累進式利得稅,認為這制度有助減輕中小微企的稅務負擔。

從理論上,累進利得稅正正是犯上了上述的基本錯誤﹕利得稅必須劃一,入息稅才能夠累進。但從實務上,還有一些國家,其利得稅是累進的,不過,這些國家的稅制複雜,例如說,中小企和大型企業根本就是不同的商業執照,也有不同的稅制,因此才可以搞累進利得稅。

這即是說,如果香港要有效地去搞累進利得稅,就要將本來整個的簡單稅制作出大規模的改革,才能夠做到。這當然也並非對所有行業不利,例如說,陳茂波的會計界,一定會大事歡迎。

我估計,曾俊華身為財政司司長多年,一定聽過外國的稅制是有累進利得稅,但大家都知道,他做嘢向來hea做,財經知識低劣,聽嘢聽一半,應該不可能知道累進稅和劃一稅率的基本原理,以及他國採用累進利得稅的詳細做法。

然而,平心而論,曾俊華的「稅綱」比林鄭月娥稍為順眼﹕

第一,如果論到兩害取其輕的「不可行性」,林鄭的利得稅免稅額是完全不可行,曾俊華的累進利得稅雖然工程浩大,極度難搞,但畢竟有著他國的先例可援,只是愚蠢和不必要,並非全不可行。至於這究竟算不算是違反了曾本人所說的另一原則﹕維持簡單和高效率的稅制,那我就無話可說了。

第二,林鄭月娥詳細地列出了她的建議的精算,因此,我可以用簡單的數學,去證明她的不可行。可是,曾俊華卻只是hea hea地講出了大原則,沒有數率去支持,因此要想用數字精算舉例,也無從舉起。畢竟,一個人hea講,別人是很難認真地去攻擊的。

第三,由於曾俊華向來hea,我也有理由相信,他光說不練,講了不一定會實行。因此,對於林鄭的建議,我必須馬上喝止,因我不想她言出必行,但是曾俊華要推行的笨策,卻不妨來個hea評,因為並沒有present and clear danger。

總括而言,論到笨策,曾俊華稍勝林鄭,所以我才會評為九十九步笑百步。可是,林鄭作為政務司司長,曾俊華卻是作為財政司司長,居然連稅務和公共財政的基本原理也不知道,則又是罪加一等,罪無可恕了。至於曾在金融和地產方面的無知,劣跡斑斑,有機會才說了。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3/16/010054739.shtml

撕裂是常態,為何香港不?

「撕裂」是近年香港政治的熱門話題,也成為了行政長官選舉的辯論議題之一,周顯大師認為,大多數人對此的理解並不正確,因此撰文評論之。

第一點,很多人都以為,假設曾俊華當選,將可修補香港的撕裂。當然,要想徹底驗證此說法,必須他真的當上了特首,才知分曉,我們沒有水晶球,不可能預知未來。然而,根據曾俊華一貫以來的辦事作風,我的看法是:
對於撕裂,曾俊華絕對不會修補,只會明哲保身,採用放任政策,任由兩派打生打死。換言之,政府會保持中立,袖手旁觀,甚麼也不管。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林鄭月娥當選,她將會效法梁振英,加入其中一方,努力撕裂另一方。換言之,政府take side。
簡單點說,如果政府是球證,鬍鬚的做法,是完全不執法,任由兩隊互出茅招,只有在太離譜時,才會迫不得已地吹哨干預,但林鄭卻會像《少林足球》的球證,偏幫其中一方,甚至加入戰團。

第二點,說穿了,在政界,誰不想撕裂呢?拉布是在曾蔭權時代便開始了,根本大家都想完全戰勝對方,沒有人想和解……這裏必須定義甚麼是「想和解」:
如果想對方完全依照自己的藍圖去做,一步不讓,這叫做「想贏」,要對方輸,而不是「想和解」。必須要把「和解」放在第一位,自己願意作出大幅讓步,這才叫做「想和解」。在這情況下,通常要打到一方全輸,或者打得太久,雙方均已太累,不想再打下去了,才有和解的可能性。

第三點,撕裂並非香港獨有現象,而是世界性的共相。
如果認為特朗普當選總統,令到美國撕裂,你就錯了。當日特朗普以為自己輸梗,其支持者講明輸了也不認帳,可見得不管誰當選,撕裂已成必然。

台灣政黨三次輪替,依然撕裂,陳水扁坐牢後,馬英九又被控了,政治報復依然繼續。南韓朴槿惠下台,撕裂。英國因脫歐問題,撕裂。法國的針對新移民,撕裂。泰國有紅衫軍黃衫軍,撕裂。馬來西亞自從安華被迫害,早已撕裂,才會導致今日的無王管。

中國的反貪、北韓迫害親中派,如非因為專制政府,早已撕裂,由此見得,撕裂是常態,香港又怎能不撕裂呢?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2%95%E8%A3%82%E6%98%AF%E5%B8%B8%E6%85%8B%EF%BC%8C%E7%82%BA%E4%BD%95%E9%A6%99%E6%B8%AF%E4%B8%8D%EF%BC%9F-70102

創業板設IPO違初衷

【明報專訊】話說證監會發表聲明,解釋了近期針對創業板新股的監管介入行動,主要是關注其是否符合公開市場規定,還指出創業板新股設立公開發售部分,更能建立公平有序市場。

那天同朋友講起此事,我笑說﹕「早講啦!咁大家咪依規矩做事囉,家陣停埋人牌,先至講出新要求,咁咪係arbitrary(恣意的),夾硬嚟,無透明度囉!」

朋友說﹕「佢哋都唔記得咗,當初創業板要全placing(配售),理由是想保護散戶,不想他們參與,現在又要加入IPO(首次公開招股),咁豈不是違背初衷?」

我說﹕「別忘記,以後還有一個第三板,第三板又可以全配售,大家只是轉個場踢啫,咪又係換湯不換藥!」

第三板可全配售 炒家轉場玩

在特首辯論中,林鄭月娥的表現有兩個重點﹕第一是好熟書,第二是被窒時好黑面。周顯大師對此的精闢評語是﹕

第一,林鄭是名女校「番記」(聖方濟各)出身,入Kong U,講到死背書不用腦,番書仔曾俊華雖然麻省理工,但肯定拍馬也比不上。

第二,港女之名,人人皆知,那十幾間殖民地女中學的畢業生,再加上大學畢業,更加是港女中的港女,港女×10。順口溜有云﹕「庇利羅士懶高竇」,或「聖心貓兒真高竇」,幾十年前,她們算是殖民地的「準貴族」,男生溝到一個,真的是如珠如寶,十世修唔到,足以光宗耀祖。

所以被窒黑面,就梗㗎啦!其實陳方安生、劉慧卿、毛孟靜,全都是差不多的blue blood,後兩者因去外國讀書,便嫁了給外國人,更高一格,葉劉淑儀的形象則低了一格,原因是……顏值。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9603598901&issue=20170316

2017年3月15日

中資地產霸權大計

這3年來,中資發展商用了800億元,買了17幅地皮,其中包括了用168.6億元的鴨脷洲地王,業界均不明白,中資發展商打的是甚麼算盤。對於香港市場,港資地產霸權的計算肯定高於中資發展商,為甚麼地產霸權打不出的算盤,中資居然撲了進來?究竟是中資蠢,還是另有算盤?
很多人認為,樓市泡沫已經到了尾聲,如果不是,樓價還會再升,中資當然贏了;如果樓市真的下跌,而且跌得不慢,中資當然會虧本,情況又會怎樣呢?

樓市越跌,中資越買,他們在內地有現金收入,可以頂住香港的虧蝕。這時,聰明的港資當然袖手不買地了,誰願意虧本呢?然而,有project才有budget,港資兩者均無,中資則大把項目,則師、工程師、建築公司、判頭,以至在區議會、地政署的「針」,亦會逐漸落入了中資的手上。
樓市周期,廿年一次,最多跌5至7年,一升就是10多年,在未來10年,中資拼着虧本,把香港的生產資源全都買回來了,10年後樓價再飛升才是收成期,那時香港的地產發展人才和網絡都控制在他們的手上,中資就像今日的長實(1113)和新地(016),起樓快過你、成本低過你,貪圖短期利潤的港資地產霸權就此玩完了。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phemey@gmail.com
本欄逢周三刊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15/19958190

林鄭月娥的無知免稅計劃

我批評過曾俊華既不懂經濟,也不懂金融,其實林鄭月娥只有比曾更差。我隨便拿她的政綱出來,大劈兩刀,就是她說的在當選之後,即時改革兩級制利得稅,企業的首兩百萬元利潤,稅率由16.5%減至10%,二百萬元過後的利潤稅率則維持不變。

據林鄭月娥說,預料數以萬計的企業減稅四成,這可以舒緩中小企的稅務負擔,改善員工條件。

我不排除這措施是用來擦富豪的鞋,撈取選票,如果是這樣,我沒有話說。但如果說,這可以舒緩中小企的稅務負擔,改善員工條件,那就真的不知從何說起了。由於她說的是要即時執行,因此我也要即時的說出這其中的漏洞。

當然了,那些年賺幾十億元的地產發展商,專營事業,對著這種稅制安排,是沒有話說的。可是,如果我是一間中型公司,面對這種稅制安排,我會怎樣去做呢?

答案是,我會把公司的工序分拆,例如說,業務分成幾team人,讓他們每team成立一間分公司,各有各做,又或者說,把一些部門,如人事部、宣傳部等等,分別成立公司,各有獨立帳目,公司的撥款,當成了收入。

以首200萬元有6.5%稅務優惠計算,這可以省掉13萬元。不用說,成立公司,也要成本,把帳目獨立,也要成本,我的預計是,把成本扣除了,公司大約一年可以省掉5萬元,換言之,有8萬元左右是浪費了,政府既少收了,公司也沒有得益。

為甚麼入息稅是累進,而利得稅卻是劃一的呢?皆因入息稅是按人頭來計算,不管你怎樣去瞞稅,都要用上一個人頭,而人頭是有限的,所以入息稅可以累進的,但是,公司的利得稅卻是不可累進,因為這必然會造成了瞞稅,而瞞稅就是浪費的一種。但這常識,林鄭居然不懂,而她的幕僚竟然也不懂,真的是智障、是飯桶。

由於我不喜歡曾俊華,當然是很不願意地希望林鄭當選,然而,就事論事,林鄭的減稅計劃,是非常無知和非常白痴,由於她講明在當選後,立即實施,因此比她和其手下聰明一百倍的周顯大師必須用最嚴厲語言,去喝止她的莽行。

最後一提,如果要減稅,減入息稅,增免稅額,才是正路。中小企的老闆多數會發薪水給自己和家人,提高免稅額,他們也可直接受益。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E%97%E9%84%AD%E6%9C%88%E5%A8%A5%E7%9A%84%E7%84%A1%E7%9F%A5%E5%85%8D%E7%A8%85%E8%A8%88%E5%8A%83-69928

女人早叻過男人

【明報專訊】日前看到一則新聞報道,說在投資世界,還是男人天下,大部分的高職都是男人霸住,女人給壓住了。我笑說,現在女人真的是蝦到頭上了,這些女權分子,愈來愈過分,真的不去反抗都不行。其實這幾十年來,女人已經愈來愈叻,讀書女人叻過男人,獎學金她們攞晒,很多職業都已經是女人的天下,例如marketing,服務行業,甚至是管理階層,都是女人天下,男人完全無定企。在大學,女教授愈來愈多,相信在將來,女人半壟斷的情况會很大。

女權分子連投資界都不放過

查實女人做嘢向來叻過男人。在原始人的世界,女人負責所有管理,男人只負責戰爭和打獵。在成吉思汗的蒙古,也是他女兒管理國家,兒子負責戰爭。相信幾十年之後,大部分的工作都由女人管理,男人當下屬,因為女人真的叻好多。男人叻過女人的範疇,只剩下那些和數學、賭博、戰爭有關的職業。現在女人連咁都看不順眼,好啦噃,畀條生路行下都得啩?

昨天說起初會劉夢熊,那時我和傳媒界老行尊Mr鍾一起,即是作家筆華棋的爸爸。他多就無,十億八億樓身家都有嘅,算係中產階級咁話啦。當時是某位大老闆在富臨阿一鮑魚的舊舖請食飯,劉夢熊進來,當然是大拍馬屁啦,說沒有這位老闆請他寫第一篇稿,他都無今日,所以一定要為這位老闆繼續寫稿,自動請纓,拍晒心口,不在話下。

我同Mr鍾都好純情,以為劉博士真熱心呀,於是便約他寫稿,打了幾十次電話,覆了幾次,終於有一次約到了,他說哪裏我們就到哪裏,在置地廣場等了兩個鐘,他才施施然來到,見了3分鐘,他即閃。結果當然完全無這件事,他都費事回覆了。我同Mr鍾面面相對,我們都算識得人多,但從來無見過類似的人。那天同劉博士做節目,他說做人的原則之一,就是……他出口成文,我記不下來,總之就是說,不會見高就拜,見低就踩之類啦。那麼,像我和Mr鍾這種中產階級,既不高也不低,就很尷尬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9520335502&issue=20170315

2017年3月14日

張松橋不懂財技?

【明報專訊】上星期同劉夢熊博士做了1小時網上節目,他說到2001年一宗得意傑作,就是撮合了榮智健把西隧賣給張松橋,他說對方不懂這些,要由他教路。我忍不住問劉博士:吓!乜張松橋唔識玩財技?好個劉博士,不慌不忙地回答﹕那時是2001年,張松橋還不大懂得這些。我作為新聞從業員兼且是歷史學家,忍不住說:如果我沒有記錯,張松橋出生於1964年,27歲把公司上市,當時是最年輕的上市公司主席,應該是在1990年左右吧。在2001年,張應該有超過10年的上市公司經驗了,總不成不懂得財技,要你教路吧!

最大原則是沒原則

記得網台邀請我來這節目,老闆怯生生的問,因他知我很少上鏡,也很少做節目。我很鄭重的回答他:「你要記住我的原則,第一,不去主持節目,第二,如果是好朋友邀請,客串倒是不妨。」

但我並沒說出我的最大原則。我為人只有一條最大原則,就是從來沒有原則可言,因為原則永遠會因為其他原因而打破。這正如好多年前,某周刊的區嘉儀邀我做訪問,我說,我從來不做訪問,不過如果做,第一個訪問必然同你做。過了好幾年,區嘉儀找我寫專欄,我心想,寫專欄總要做點訪問宣傳吧,結果便依約,為她的雜誌做了處男訪問。這其實是我的另一項原則:客戶至上,幫趁買粒鹹脆花生都是客人。

在這節目,主持人問我拿股票貼士,我說,上這節目是免費的,我所有股票貼士,當然是留給付我稿費的傳媒啦!我還遲到𠻹!因為在這之前,我不但要和監製傾新電影的劇本,還同一個上市公司主席傾刁,不過後者好寸,話不投機半句多。其實講到寸,當日我初會劉博士,他才叫做寸……講到這裏,版位已夠,明天再續。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9430837708&issue=20170314

從美食車先導計劃看整件事的智障

大家都知道,我不喜歡曾俊華,也曾經在美食車先導計劃正式推出之前,已經批評過,這計劃不可能成功,皆因在外國,道路多而建築少,因此用美食車來作為替代性的店面,有著舒緩店面不足的作用,但在香港,道路差不多和建築物一樣的缺乏,可能尤甚,因此,單層的美食車對於空間的有效運用,根本不如建築物,由此可以見得,提出這計劃的人是如何的白痴,不經大腦。

在近日,有幾則報導,都是說有些美食車經營者,蝕晒大本,經營得苦不堪言。華星冰室甚至未戰先縮,退而不搞了。人們因此用來批評曾俊華,然而,周顯大師本著give the (lesser d)evil his due的大原則,要對此說些公道話。

有政府中人對我說過,當年唐英年推行紅酒免稅,親力親為,由頭跟到落尾,結果大為成功。今日的曾俊華提出美食車,只是講出原則,卻由下屬全權follow up……注意,到了後期,他也已經全力預備參選了。因此,也不無可能,下屬是擁林鄭派,放水亂幹,抺黑鬍鬚。因此,這不排除是不戰之罪,但卻是非戰之罪。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推行一個計劃,並非看有多少個失敗個案,因為任何計劃,失敗是必然存在的,這正如有人濫用公屋,這並不代表公屋政策的失敗,而是必然存在的副作用,除非是濫用的數字實在太過分,才值得去檢討。

說到創業做生意,誰都知道,失敗的機會很高,一個計劃能有三成的成功率,已經要開香檳慶祝了。尤其是飲食業,究竟有多難做,也不用說了。美食車作為一間新生意,業者一定要作出一輪的摸索business model,才有成功的可能。現在它推出不久,還只是摸索期,有些業者的形勢不對,有些則賺錢,這是必然的事,因此,說句公道話,這只是八圈牌打了幾舖,我作為一位預測者,說不上贏了,曾俊華作為提出者,有排都未算輸,說美食車已經失敗了,尚是言之過早的事。

所以,就這一點而言,我不得不為曾俊華平反。

第三,美食車不過是小生意,一百萬一架,加埋16架,現在只開始營運了10架,千零萬元的生意,炒埋唔夠一碟。再說,香港可供美食車停泊的地點有限,因此發大來做的前途也是有限。我們做股票的,隨便一隻垃圾股,一日都隨時幾千萬元成交,批股最少也要幾千萬,一架美食車,最多三名員工,能幫得經濟幾多?煞有介事地在《財政預算》地講出來,已經是荒天下之大謬,根本就是不務正業,反而是影響整個股市的《諮詢文件》,卻是不聞不問,這是撿芝麻而不管西瓜,算是哪門子?

不值一提的美食車,居然上了台盤,變成了被連續報導的新聞,連我周顯大師這種大思想家,也一連串寫了幾篇文章,去作出筆伐,這並非因為此事本身,而只是凸顯出此事是如何的荒謬,前財政司司長是如何的不務正業,社會傳媒的視野也是如何的狹窄而已……當然也少不得要讚揚周顯大師是多麼的英明和聰明,又是多麼的靚仔!(此事和靚仔有何關係?不明。)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3/14/010054617.shtml

我認為創作上的經典

我作為一個創作人,曾經看過三條橋段,認為是驚世之作,最為拜服的。因為沒有原著作參考,所以全憑記憶寫出來。

1970年出版,賣七千本。那個時候,賣7萬本。黃玉郎創作的《小流氓》,第79期叫作「荃灣十五狼」,大約是在1974年左右出版。話說小流氓中的四小將,光頭星、黑仔傑、四眼明和獨眼龍,以及黑仔傑的女朋友小思,獨眼龍的女朋友,也是石黑龍的妹妹小翠(後來名字無故變成了小慧),一起到荃灣的三疊潭去野餐燒嘢食。

三疊潭是野餐的好地點,但當天不是假日,所以遊人不多。有兩男兩女也是到三疊潭燒烤去,其中一女著「阿發哥」去河邊去,洗淨個煲內的紅豆,去煲糖水,誰知上游突然飛來驟雨,卻原來是一名臭飛在小便。阿發哥同臭飛理論﹕「喂,你有冇攪錯,我煲紅豆粥仲使食嘅?」誰知那名臭飛還向阿發哥的臉上吐痰,結果兩人打了上來。

接著,竄出了另外四名爛仔,阿發哥的男性朋友也加入了戰團。這時光頭星等四小將在旁觀,直至那些臭飛爛仔打倒了阿發哥兩人,開始調戲兩名女子時,四小將和小慧齊齊出手,打倒了五名臭飛爛仔。誰知這些臭飛爛仔竟然是「荃灣十五狼」的手下,帶來了帶來了黑狼十五、白狼十四和藍狼十三,來找四小將,為手下報仇,誰知打了一輪,又給四小將打退了。當四小將預備離開荃灣時,卻遇上了毒爪七和黃狼十二,一輪激戰之後,四小將和小思遭擒,石小翠逃回總部,帶來了三皇中的王小龍和石黑龍,兩人闖到荃灣十五狼的總部,和眾狼大打出手……

打完又打,打完又打之後,荃灣十五狼全軍覆沒,但荃灣十五狼中的大狼和二狼是日本羅剎教的高手,大狼王更是羅剎教主火雲邪神座下「一神二妖三煞星,四鬼五怪六騎士」中的狼煞星。他給《小流氓》中的第一男主角王小虎踢至十指盡斷,成為了殘癈之後,設計把王小虎捉到了日本,於是,一眾角色也追到日本去。

良好市民不忿而罵,結果給死飛仔打了一頓,臉腫腫離開。他們離開時,踫巧遇上了本書的配角光頭星等人,光頭星為好市民出頭,懲戒了死飛仔,但是死飛仔是荃灣十五狼的手下,結果十五狼中的幾狼出來,生擒了光頭星一伙人。結果是主角出場,打了好幾場大戰,打敗了荃灣十五狼,結果《小流氓》打到了日本,打到書名因不雅而改成了在第99期,即1975年改名為《龍虎門》,打了足足三十多年,打到566期,1987年,火雲邪神才終於死亡,但故事一直還在繼續。作者發了達,又跌倒過,又爬起來,時至今日,還未打完。就是為了三十年前一個嘍囉的一泡尿。

又是漫畫。很多年前,有一個叫「上官小威」的漫畫家,寫了一套十分拙劣的故事,叫《龍兄虎弟》。故事說到龍兄虎弟不夠壞人打,結果想到找朋友幫忙,這朋友叫「小魔棍」。於是,故事發展到他們回憶小魔棍的出身,小魔點勁點勁之類,令人拍案叫絕的橋段出場了,就是突然有一天(它是在漫畫報上連載的),它改了名字,直接變成了「小魔棍」。然後又是一天,它再來一個高潮,就是當小魔棍和壞人大打出手時,突然有一班警察走了出來,說你們私人打鬥是犯法的,全都拉回差館,就大結局了。請注意﹕如果按照故事的橋段,直至大結局為止,仍然是龍兄虎弟的回憶。

這個是近一點的,是徐克的《七劍》,據說是購買了梁羽生小說《七劍下天山》的版權改編而成。如果看過原著,應該知道小說和電影連0.001%的相同都沒有,完全是另一個故事。不單故事不同,故事的人物名字也完全不同。最絕的是連《七劍下天山》的名字也變成了《七劍》。這電影應該可以拿最佳改編獎,我想應該是空前絕後了。如果有一天,有一個導演拍《賭王》,完全原創劇本,卻要付我《賭王賭鬼賭上帝》的版權費,那就太好了。

寫到這裏,又想起了兩個故事,層次當然是比前述的三大經典次了一級,記憶也得模糊了,希望各位讀者指正。

粵語長片的《白骨陰陽劍》,這兩把劍加上了一套劍法,就可以天下無敵。結果是,兩劍合壁加上劍法,是一頭猩猩怪獸跳了出來,把壞人打死。日本片集《彩虹化身俠》(愛の戦士レインボーマン,即Rainbow Man)的奸角Mr K組成了「去死去死團」(死ね死ね団),成員來自二戰給日本侵略過的受害國,而由美國在財政上支持,因為美國不想日本太強大。其中有一集說到過,Mr K的手下有一天只殺了4個日本人,他責備手下﹕你知道日本有幾多人口嗎?像你們這速度殺,永遠殺不完。現在限你們一天要殺三十個(數目可能有誤)。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6%88%91%E8%AA%8D%E7%82%BA%E5%89%B5%E4%BD%9C%E4%B8%8A%E7%9A%84%E7%B6%93%E5%85%B8%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11/

2017年3月13日

處女並非必要條件,男人最忌大細超

討論區有一篇題目為《女朋友堅稱係處女,但又發現食避孕丸》的Post文﹕

「細侄識咗個女仔成年,大學生,好保守,身材修長,但從來唔著超短褲,講嘢斯文,都係拖下手仔,錫下面珠仔,個女仔話到明結婚前無得進一步曵曵,要留返最寶貴既畀老公,細侄本來冧到暈,哪知喺非常偶然情形,細侄發現女仔個手袋有半排避孕丸!個女仔解釋話用來舒緩經痛,因為吃一般止痛藥有敏感,細侄畀個天佢做膽都唔敢叫女友去醫生証明仲有無個處留返畀自己,問我信唔信?我都頭痕,唔識答,事實上問過藥劑師,避孕藥的確可以舒緩經痛,但唔多普遍。」

留言分為三個方向,第一是從醫學角度,去分析有沒有可能用避孕丸來減輕經痛,第二當然是相不相信他女友的說法,第三就是反問,究竟女友是處女,究竟是不是這麼重要?

第一個答案當然是有可能,不能肯定,第二個答案也答不出來,除非周顯大師可以見到該女真人,並且有一小時以上的談話,以我的經驗和知識,或許可以有一個95%準確度的答案來。第三則應該這樣回答﹕

今時今日,如果再要求女人是處女,未免太過封建,太過大男人,不合時宜。身為一個男人,炮友當然不可能是處女,如果女友也兼負炮友的職務,自然也不可以是處女,可是,如果她是結婚對象,遲早都是自己的,有沒有婚前性行為,有沒有甚麼相干呢?

問題只是在於,如果她並非處女,卻欺騙自己是,到結婚的一刻,才真相大白,問題是在甚麼地方呢?

正統的答案當然是﹕她是不是處女,並非重點,但是欺騙自己,才是死罪。然而,很多夫妻都是騙來騙去,她欺騙你,才代表愛你,很多男人出去偷食,都欺騙女人,給戳爆了,大吵一場,和好收場,還繼續美滿婚姻添。

所以,根據周顯大師的看法,the issue不是欺騙,而是大細超﹕別人可以,為甚麼我不可以呢?男人最不能忍受的,不是太太是不是處女,而是大細超,例如說,如果女友願意為前度作口舌服務,卻不肯為我做,都是會翻臉的。因為,這是尊重的問題﹕被女人大細超,即是他看不起你。

記得年前有一個廣告,女人不停去溝仔,不停被仔玩,被仔拋棄,只有一個,默默的在她身邊做兵,做了十幾年,結果到她中年變成了爛茶渣,男仔說,我們不是有過約定,你過了幾多歲,還未嫁得出,便同我結婚的嗎?

創作這廣告的人,一定是女人,她覺得這是最sweet的故事。但此廣告劣評如潮,被人大喝倒采,不在話下。

最後要說兩個故事﹕第一是武俠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武林第一美女林仙兒和所有人都可以上床,別人用上床來付賬,她用上床來付小費,但是,誰都可以,最愛她的阿飛,卻不可以,因為她對阿飛說,自己是處女。

第二個故事是蔡少芬,她當年和大劉拍拖,但之後信了基督教,以身為教徒為理由,拒絕了當時的男朋友張晉的婚前性行為。不過,她可沒有騙張晉,而在當時的環境,她應該比張晉紅得多,現在情況當然是逆轉了。

本周的心水股票是「修身堂」(8200),理由是﹕供乾、超值、PE低、高增長,祝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E8%B2%A1%E7%B6%93/20170313/486742

國投集團轉型電子商務

我在2014年的4月17日,在本欄推薦了「盈進集團」(1386),原因是聽了某位線人的線報,說某位狙擊手正準備炒它一鑊,分析是:「這股票跌了九成,股東都在高位綁住了,要向上炒高一倍以上,炒到1元,根本完全沒有沽售壓力……個大股東女人仔,盤生意唔掂,個殼又咁值錢,我硬係不信她不賣殼。」
查「盈進集團」成立於1990年,由洪文藝創立,經營的是鞋的製作和銷售旗下品牌包括「COUBER.G」、「ARTEMIS」、「FORLERIA」等等……也即是香港人熟悉的Walker Shop。它在2007年上市,招股價是3.86元,第二年,公司業績走樣,盈利大倒退,更壞的是,洪文藝突然逝世,由其遺孀陳美雙接任主席,股價跌了九成,慘不忍睹。
當時這股票的股價是0.42元,而狙擊手這次出招的結果是:在一年半後的2016年1月13日,中國消費養老控股公司的董事朱曉軍以1.233元的要約價,全面收購了這公司,狙擊手狠狠的賺進了兩倍。
朱曉軍本來是上海旭日養老服務的總經理,簡單點說,這是一間為長者提供金融服務的新經濟公司,合作伙伴就是上海虹口區政府機關。
不消說的,他在買殼後,便將公司轉型,我們見到的是,公司已改名為「國投集團」,也已經開始注入新業務,例如以1.85億元收購中國消費金融控股,約1.02億元以股票支付,每股1.45元,這公司的業務正是朱曉軍拿手的電子商務及電子支付業務。
另一方面,公司也在削減原有的虧蝕業務,但減得不夠快,相比起3年前,特許店減少了四成,但2016年上半年的虧損仍然達到1.05億元。不過,我們作為財技投資法的炒家,當然不是看這個。
我們看的,是1.233元的要約價,當日由於買得太多,不符合公眾持股量的規定,便同樣用1.233元的價格,配股給朱曉軍的哥哥持有的意大利球會AC帕維亞,再加上前述1.45元的換股收購價,相比之下,上周五的收市價不過是1.24元,和其成本價差不多。
線人引述狙擊手的意見:「莊家收購時買到一褲都係,我硬係唔信佢唔注資入去,先炒上去,再派貨!」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9C%8B%E6%8A%95%E9%9B%86%E5%9C%98%E8%BD%89%E5%9E%8B%E9%9B%BB%E5%AD%90%E5%95%86%E5%8B%99-69502

短炒看動力 長揸睇價值

【明報專訊】有朋友問我,對於修身堂(8200)的看法,因他知我研究過這隻股票。

他的說法是:這隻股票的供股價是0.1元,供股後最高炒到過0.139元,現在又回落到0.106元,究竟𠵱家你點睇呢?

我笑了笑,反問他﹕「你究竟是想短炒,定想長楂,博升一倍以上先?」

他反問:「短炒又點,長楂又點?」

我說:「如果是短炒,根本不用聽分析,總之有成交、有momentum,有波幅,就撲過去,反正你都係睇一成波幅利潤,又唔係過人世,使乜睇分析呀?」他說﹕「咁如果是中長線呢?」

我說:「如果是中長線,博升一倍,甚至是十倍,那一成幾成的波幅,根本不用理會。巴菲特買股票,從來不會關注短期的波動,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我記得,在我初寫此專欄時,第一隻強烈推薦的股票,就是英發國際(0439),即是今日的光啟科學。這股票在我推介之後的幾日,急升了一倍,後來又回復原狀。過了一年之後,它才正式開車,結果升了幾十倍,成為了當年的第一升幅,創了一個股票奇蹟。

近日我推薦了朸濬國際(1355)和高銳中國(1682),也均是在當日之後,急升了接近一倍,近日又慢慢回落,然而,前者我依然一股未沽,後者我也一直想趁低吸納,皆因看的是利潤以數倍計的長線,不會看短期的波幅。再說,連我近日最為心水的太陽文化(1383),雖然升了一倍,也都一股未沽啦!

修身堂5億幾市值 現金料有4億

說回修身堂這股票,如果是炒momentum而買入,那就什麼都不用看,只要看momentum便成了。但如果你是一個價值投資法的信徒,看的是它只有5億幾的市值,現金估計也有四五億元,9個月7000多萬元的利潤,在上海和P&G有合作的公司,業績仍然是在快速增長……等等的基本因素,那對這股票的策略,就只會是buy and hold了。我可以告訴大家,我的股票倉裏的股票,八成以上的股票,都是中線持有,70%賺錢,30%虧本,但賺的平均利潤是50%以上,平均虧蝕的不到20%,錢就是這樣贏回來的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9344894615&issue=20170313

2017年3月11日

Blame the victim的理論 苦主的對與錯

所謂Blame the victim的理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穿着性感衣服的夜歸或夜蒲的美女,遭到了強姦,究竟是誰人的責任?很多人公開強烈勸喻美女最好少穿性感衣服,或穿性感衣服時最好少去夜蒲或夜歸,但這兩者當然是不可能的事,退而求其次,則她這樣做時,最好有相熟和值得相信的友人陪同,送她回家。

有人強烈認為,這種勸喻是為罪犯開脫。但這說法顯然是犯上了邏輯上的毛病:事前是勸喻,事後就是blame了,不過,blame the victim、責任誰屬、以及為罪犯開脫,是截然不同的三回事,但腦筋不清的人會混淆了。

如果我有一個女兒,穿着性感短裙,去老蘭蒲到爛醉,結果被人撿了屍,回家哭哭啼啼,我當然會blame the victim,把她罵得狗血淋頭。但把罪犯拉上了法庭之後,我的希望是把罪犯判得越重越好,最好是判死刑,先閹割、再分屍。所以,第一點,blame the victim和為罪犯開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二點,是語意的問題:究竟甚麼是犯錯呢?我把犯錯分為兩種:第一種令到自己受害,第二種是令到別人受害。強姦、打劫、殺人、放火,是第二種,但是因為疏忽而令到自己受害,則是第一種。

帶着五百萬元現金出街,是不是錯誤?用透明膠袋盛裝着這五百萬元,是不是錯誤?還在凌晨做這種事,是不是錯誤?而且還在罪犯滿佈的三不管地帶行走,算不算錯誤?很明顯,錯的是劫匪,不是苦主。引人犯罪不管怎樣去引人,都是罪犯的錯。很可能很多人都喜歡這樣做,當他們被打劫後,也千萬別要blame the victim,不過我自己,肯定不會這樣做。

第三點是責任問題。有一次,我陪一個新牌仔試駕,開到了一個迴旋處。她進入了之後,另一台車從別的路口後發先搶,她緊踩煞車,好不容易,才避開一劫。我怪她:「對方明明已經搶了出來,你為甚麼不讓?」

她說:「明明是我對,為甚麼我要讓?」我說:「沒錯,是你對,是他錯,可是,撞了車,吃虧的是你呀!」

簡單點說,在社會上生存,誰對誰錯只是次要,縱使你有一萬個正確,對方是一萬個錯,萬死不能贖其罪,但你已經吃了虧,這始終是划不來的。因此,這是結果論:責任是次要,現實才最重要。

在投資的世界,常常遇到老千,沒多久前,才有一個前女星的金融才俊男友,穿着筆挺西裝,司機接載,向我推銷一個必賺的投資計劃,月收益有5%至15%。這位滿頭白髮的仁兄說,這是買了實金,沽出期金,賺取差價云云……朋友D君也受到了推銷,我們只有苦笑:原來我們在他的眼中,是如此愚蠢的。

結論是:被騙並非苦主的責任,但我強烈勸喻你,最好還是遠離騙子。因為,苦主永遠不會犯第二種錯,但幾乎必然是犯了第一種錯,小心駛得萬年船,事出必有因,幾乎沒有苦主不是因為犯了「疏忽的錯」而出事!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204

2017年3月10日

特首候選人逐個評

1.中央當初堅持挺梁振英連任,本意並非真的要梁連任,而是令到地產黨因而產生極大恐慌,只能提出ABC(anyone but CY)的條件。到了最後一刻,中央勉為其難地接受了ABC,已經是皇恩浩蕩,地產黨自然也不能反口。

2.梁振英不能連任的最大原因,是他在1,194名選委的眼內,人緣太差,根本不可能選到。至於葉劉淑儀的問題,是因為她的民望比梁振英更差。不久前的政協會議,在旅遊巴上,港區人大打趣要車內三十多人從梁葉兩人二中挑一,居然全都選了梁。

3.當時我猜不出anyone是誰,現在揭曉是林鄭月娥。但是,也早在半年前,我對anyone的預測就是「you will miss CY」,就像梁振英時代會懷念曾蔭權,曾蔭權時代懷念董建華,董建華時代懷念彭定康。現在這預測繼續不變。

4.中央治港之道,就是把權力切割成小片,由中央直接控制。梁振英的最大優點,是他討厭得在政界沒有朋友,這反而令中央更加相信他不會勾結本地的土豪劣紳,也不會與土共聯成一氣。林鄭雖然沒梁振英那麼討厭,但其無朋友,則一也。反觀曾俊華,人緣太好,當財政司長不妨,但卻決不可當行政長官。

5.誰是胡國興背後最大的金主,早已不是秘密了,問題只在於,這位大孖沙為何支持胡官,而胡官出選的個人目的又是為甚麼呢?由於這位大孖沙是我極為敬佩的人,我從正面地去想:他不想支持林鄭,但又不想和中央唱反調,唯有支持第三者胡官,從人格上和政治取向上,這都是完美的安排。

6.三位候選人當中,我完全同意民主派對林鄭月娥的所有攻擊。至於曾俊華,我至少不反對他是lesser evil,但卻對民主派近日對他的「造神運動」大惑不解:在兩年前,對他批評得體無完膚的,正是同一班人,為甚麼竟然患上了健忘症呢?

7.至於胡官,我與他的家人有怨,但就事論事,林鄭和鬍鬚都是壞蛋,劣跡斑斑,今日的民生凋敝,兩人難辭其咎。胡官在他的公職生涯,卻絕對稱職有餘。我並不認為他勝任特首,但他至少沒有做過壞事。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9%B9%E9%A6%96%E5%80%99%E9%81%B8%E4%BA%BA%E9%80%90%E5%80%8B%E8%A9%95-69312

新一代富豪都是新香港人

【明報專訊】那天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就是新一代最有錢的香港人是誰呢?

第一個當然是順豐的王衛啦,差點已經成為中國首富了,另外一個,則是大疆無人機的汪滔,不過後者不缺現金,又正在高速增長中,相信要等它的增長放緩了之後,才會上市。然而,當初投資進去的天使基金,已經賺了一百幾十倍,個個發大財了。

王衛在1971年出世,7歲來香港,22歲創業,初時專門為人送信件到珠三角。汪滔在1980年出世,2003年入讀香港科技大學,畢業論文就是遙控機的自動懸停技術,2006年創業,業務就是他學以致用的無人機。

如果今日大疆上市,肯定是過千億元市值的超巨IPO。這兩位白手興家的富豪,均是來自內地,然後又回內地創業,在內地發大財。

移民香港 再回內地搵銀

至於第三位新一代的超級富豪,是阿里巴巴的馬雲,是發達後才移民,拿了三粒星身分證。

至於本土生產的富豪,要數到上一代的劉鑾雄,全副身家都是在香港賺的,現在身體狀况不太好,上市公司也受到了澳門官司的困擾。

另一個上一代的富豪,則是張松橋,但他也是內地移民,1980年來香港,一半財富來自香港,另一半賺自內地。邢李㷧當然是純香港人,但身家差了一大截。

說到四大家族,李兆基、已仙逝的郭得勝及鄭裕彤,都是內地移民,不過錢都是在香港賺的。李嘉誠則在香港賺了第一桶金,現時估計大約三成的財富來自香港。再上一代的霍英東,則是靠運輸貨物到內地發達,但現時在商場已沒甚麼影響力了。

照現時的趨勢,未來在香港成為超級富豪的,還是「新香港人」,還要進軍內地,才是最大的可能。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9087632505&issue=20170310

2017年3月9日

3.3億市值卡撒天嬌玩單跳?

我找尋超值股票,找到了「卡撒天嬌」(2223)。

這公司成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火炭經營生產、設計及銷售各種床上用品,而主要品牌為「Casablanca」和「Casa Calvin」,我家住跑馬地,在電車總站便有一間店,每天回家都可見到。

它在2012年11月23日上市,發行5,000萬股新股,上市價是1.5元。查閱上市前本報專欄作家審計密探CIA的分析:「初次接觸他們的產品……第一個印象是布料質素不錯」,然而,他卻懷疑的自營專櫃數量居然比自營專門店更多,及其應收帳周轉期太長等等因素。

可惜的是,這位CIA並沒有為其分析「應否買入」的結論。結果是它的超額認購不多,很快跌穿了底價,跟著又很快回升,炒到兩個幾,跟著又徐徐下跌,史上最低是2014年7月的1.05元。

它在2015年再度重拾升浪,也是本報的專欄作家,渾水摸魚,在它2.5元時作出推介,在7.5元時再度發文「領功」了。誰知它最高竟然炒至11.74元,這當然有賴於當時的「大時代」氣氛,更大的原因卻是它公布了正在洽商賣殼,在1.5元時作出配股。

結果賣殼不成,大股東鄭斯堅家族仍然擁有控股權,而在2015年後,市況急轉直下,其股價也隨之跌了下去,現時市值是殼價折讓一半了。

它在上市後的2013年,馬上發出盈警,2016年度又轉虧為盈,講來講去,中期報告的去年上半年盈利只有690萬元,本年1月18日發出的所謂「正面盈利預告」講明了去年下半年的盈利(相比起690萬元)大幅減少,真是得啖笑。

然而,公司現金有1.99億元,借貸只0.68億元,更由大股東向中國銀行私人擔保,這至少證明了它的財政穩健、大把錢、超值。

我把所有業務價值低於殼價的公司,視為殼股,這樣的幾乎沒有盈利、盈業額只有3億多元的主板公司,當然是殼股。

看它又盈警、又盈喜的彈弓手,不排除玩「單跳」,反正3.3億元市值,historical是1.05元至11.74元,現時接近史上低位,大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士仍然持有70%,這肯定是值博的。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3-3%E5%84%84%E5%B8%82%E5%80%BC%E5%8D%A1%E6%92%92%E5%A4%A9%E5%AC%8C%E7%8E%A9%E5%96%AE%E8%B7%B3%EF%BC%9F-68965

賣殼不一定是壞事

【明報專訊】有一隻股票,我買過好幾次,次次贏錢,也在專欄中向讀者多次推介。事實上,在這兩年多以來,它的股價永遠是大漲小回,持續而穩定地上升,對,這就是偉祿集團(1196)了。

偉祿集團本來是一隻殼股,經由深圳地產發展商林曉輝買殼後,逐漸注入資產,慢慢轉型,現在它已經成為深港通的成分股,也已經擁有大量優質業務和資產,例如說,它在深圳龍華新區的土地,本來是工業用途,以成本價注入,但日前龍華新區的商住地剛以59.8億的天價出售,偉祿這塊地皮只要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便可以賺到數以十億元計的利潤了……

以上的實例,是企圖向大家說明,賣殼也不一定是壞事,現時香港成功的上市公司,不少是賣殼而成的,例如光大控股(0165),中信泰富(0267,現稱中信股份),都是其中的好例子,如果當年也像今天,嚴格限制買賣殼,這些股票也不會存在。

事實上,偉祿集團是在買殼兩年之後,才正式注資,而且注資的速度並不快,把資產逐步注入,完全是依足當局的法例,是個不可多得的乖孩子。然而,我也可以說,如果當局的法例寬鬆,容許大股東在買殼後快速注入資產,相信早在兩年前,偉祿集團的股價已經炒到8元以上,而不是今天的5元多了。

一隻成功殼股 可抵數間賣殼失敗個案

這就是當局的盲點,也是我常常批評的,證監會和交易所的職員完全沒有做過生意,卻要管制別人做生意。我告訴大家,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公司是失敗的,在一個交易所,必然有着大量虧本的公司,藉着集資來維持公司的運作……如果間間公司都賺大錢,快速增長,就像深圳的大疆無人機,又有何上市集資的必要呢?

一個成功的股票市場,就是有機會讓大量的小公司去參與這個遊戲,然後在十幾間、幾十間的失敗個案當中,有幾個非常成功的例子,就已經是非常輝煌的成就了。賣殼的情况,也是一樣,大部分的賣殼都是失敗的,但一間大成功的賣殼,如光大控股,200多億市值,可以抵上幾十間失敗的,如偉祿集團,幾十億市值,也可以抵上七八間失敗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8998984366&issue=20170309

需求管理只是鋸箭法

陳茂波的《財政預算》,我在剪貼簿記下了,今天才有空講,不過主題集中於道路交通。

基本上,房屋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千方百計,增加供應,但道路交通的問題卻是難以解決得多。事實是,在全世界的大城市,都有樓價問題,不過不一定有居住問題,香港則是兩者都有,而且比世界上的任何一處地方更為嚴重,至於塞車,則是全世界均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且,香港並不比其他大城市更嚴重,像曼谷、北京,就比香港嚴重得多。

然而,問題相對不嚴重,並非不需要解決,然而,政府對此卻一直以來,掉以輕心。

根據陳茂波的《施政報告‧163》﹕「道路交通日趨擠塞,影響及我們的經濟、環境以及市民的生活質素。為處理道路交通擠塞問題,我們決定多管齊下,並正按部就班推行交通諮詢委員會早前提出的一系列短、中、長期建議,當中包括:就於中環及其鄰近地區推行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進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在今年展開泊車位政策檢討,優先處理商用車輛的泊車需要;研究控制車輛增長;以及就三條過海隧道交通流量合理分布的整體策略展開研究,以擬備具體隧道費調整方案適時提交立法會討論等。為打擊違例泊車,除警方繼續加強針對導致交通擠塞的違規行為執法外,我們亦計劃於今年第一季內將調高與交通擠塞相關罪行定額罰款額的修例建議提交予立法會審議。」

簡單點說,政府企圖「解決」交通問題的方法,就是希望減少需求。

當然,《施政報告》並非沒有提及增加道路網,例如146和147,分別是「因應新界西北的長遠發展、加強機場的道路網,並配合大嶼山的長遠發展,我們會盡快展開十一號幹線的可行性研究。」和「政府會落實興建中九龍幹線,以連接油麻地及九龍灣以及啓德發展區。通車後,繁忙時間來往西九龍與九龍灣的車程由30分鐘減為5分鐘。」還有泰亨至和合石交匯處的一段粉嶺公路、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是一條長約9公里的雙程雙線行車道,屯門西繞道等等。

然而,在這些年來,香港的汽車/道路比率是不停的下降,換言之,汽車的增加遠比道路增加得更快。再者,大部份增加的道路,都是在車輛比較稀疏的新界地區,而不是在更為塞車市區。這當然是因為政府新市鎮的政策失敗,只把市民搬到新區居住,卻無法把車流和人流帶到新區。

但我告訴大家,需求管理思維是大錯特錯。

甚麼是需求管理呢?這就像樓價飛升,就用辣招,如果是租金飛升,就用租務管制,如果要再類比下去,就是古時的食物供應不足,政府的宣傳便是人們便要多吃素,少吃肉,不飲酒,以抑制人民對食物的需求。

需求管理並非不正確,但這只是短期措施,長期而言,畢竟還是要增加供應﹕要發展土地,要增加耕地和產出,才是正確的取向。同樣道理,道路交通單單玩需求管理,而不去增加道路供應,這政策必然大有問題,換言之,這是一種鋸箭法,只求解決塞車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沒有增加市民的福祉。

就是因為政府用鋸箭法來解決問題,市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差。也是因為人民不介意政府用鋸箭法,自己的生活水準才會王小小拜年,一年不如一年。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3/09/010054293.shtml

2017年3月8日

凱華改名正式開車

「凱華集團」(275)的現市值是24億元,在剛發表的半年業績報告,盈利已經達到了14.56億元,主要是旗下的資產重新估值。
這公司經營水務生意,但主要的價值是「磚頭」。它有99億元的資產,9.4億元現金,負債則是33.3億元,這即是說,它的資產值是60億元,與股價相比,是折讓了六成。它在2011年進行了1供8,隨後,又在2016年再進行了1供8,供股率只有51%,包銷商英皇證券上身。最新的財技活動是發行13億元的債券,以及1送1紅股。

我會判斷它已經供乾,亦不會再次供股。第一點是在供股完成之後,股價上升了幾成,可見得高位完全沒有阻力。第二點是很少人留意到的,就是它的面值是0.2元,相比起股價,差不了多少。由於法例規定,不能以低於票面值去發行新股,再者其業務比重不高,除非樓價大幅下跌,否則不可能削減面值。故此,也不可能大折讓發新股。這就是拆細和發紅股的分別。
換言之,這一次的發紅股,是自願性地自縛手腳,除了股價向上走,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再加上改名這種小動作,有點意味着是和「殼王系」的正式切割,因此我也有理由相信,這一次,凱華集團正式變身、開車、成為殼王陳國強拍擋葉家海博士的旗艦了。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phemey@gmail.com
本欄逢周三刊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8/19950826

笑傲江湖論香港政治

《笑傲江湖》的令狐沖居然成為了熱話,令我這金庸專家也心癢難搔,忍不住評論一番。

就是在金庸小說的人物中,令狐沖也是少有的出色人物,他是最好的徒弟,最好的愛人,最好的朋友,然而,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呢?

令狐沖第一次涉足政治,是為了拯救任盈盈,率領群雄,攻打少林寺。這役幸好少林派主動撤退,否則差點闖下大禍,不在話下。馬後炮地作出評論,他的最佳做法,是孤身想法子,去智救盈盈,自己條女自己救,不應涉及旁人。

定閒師太把恆山派掌門傳給令狐沖,本是一記妙著,令狐沖雖然把大量三山五嶽人馬引進恆山別院,但始終是穩住了恆山派的陣腳,不致於被滅門。

然而,令狐沖的最大問題,是他自小在華山派長大,對於岳不群有著莫名的情意結,不管沖虛道長同他講過,岳不群不是好人,他始終不肯相信。

在五嶽劍派比武奪帥之日,他本該當仁不讓,搶了盟主來當,便萬事大吉,天下太平。誰知為了兒女私情,竟然放水給岳靈珊,其實就算當時不放水,到了他和岳不群決戰,還是免不了要輸給岳不群。

其實五嶽劍派最能幹的,是左冷禪。他雖然心懷私欲,陰謀統一五派,做了無數壞事,但也只有他,才能敵得住日月神教。岳不群是個陰謀家,但卻全無才幹,五嶽劍派在他的手裏,很快便滅亡了。

日月神教來犯之日,令狐沖飲著酒等死,這應該是最沒有志氣的回應了。如果不是因為幸運,任我行猝死,恆山派早就在他的手上滅亡了。

論到五嶽劍派當中,德望和能力最高的,應是定閒師太。如果你問我,在香港政界,誰是定閒師太呢?我會回答,既然是師太,當然可能是沒有老公的啦,喪夫的也算,因為書中沒說過定閒有沒有結過婚。

政壇中的師太,包括了梁愛詩、李志喜和譚惠珠等等,其中最切合定閒的,應是陳方安生。大家也許說,周顯大師,你為何抬舉陳老太呢?答曰:我一點也不喜歡陳太,但客觀地看,就書論書,她的確是最像定閒師太。

至於葉劉淑儀呢?性如烈火,做定逸還差不多。至於一眾小輩,誰是能幹但武功不及的儀清,誰是思凡的儀琳,大家不妨自己猜想,對號入座吧。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AC%91%E5%82%B2%E6%B1%9F%E6%B9%96%E8%AB%96%E9%A6%99%E6%B8%AF%E6%94%BF%E6%B2%BB-68772

厚利少銷 谷高樓價

【明報專訊】樓市暢旺,新樓大幅加價,其中最為人注目的,就是新地(0016)前主席、帝國集團主席郭炳湘和麗新發展(0488)合作發展的將軍澳新盤藍塘傲,加推61伙,折實平均呎價20,797元,成為將軍澳最貴,同樓盤去年10月的首張價單比較,當時折實均價約13,237元,加幅達57%。

樓價狂升,原因有很多,例如鴨脷洲靚地的拍賣價創了天價,辣招減少了市場的沽盤,但最重要的,始終還是供應量太少,供不應求,價格必升,這是第一法則。另一個特別的原因,則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人們終於發明了「辣招攻略法」,用首置人頭,一張契同時購買多個單位,避開了辣招。這等於市場突然多出了大量購買力,擠升了價格。

中小型發展商惜貨策略

不過,在群「升」之中,就以藍塘傲升得最勁,升得最癲,這其中必然也有其客觀的法則。

記得我曾經講過,中小型發展商由於樓盤不多,因此必定惜貨如金,因為一旦快速售光,下一波便沒樓可賣,無以為繼了。藍塘傲的情况就是這樣﹕它根本不想賣樓,但又不能不賣,否則員工豈非無事可幹?

於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大幅加價,這叫做「皇帝女,唔想嫁」,總之慢慢的賣,厚利少銷,更符合基本原則。報載在加價後,只有幾個買家,這反而是它的策略成功了。

價格高低不只看面價

如果你問,為什麼賣價特別貴,也會有買家呢?我會回答﹕價格是高是低,除了看面價之外,還得看折扣價,以及經紀佣金等等。正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想兩年前,有人邀我推銷一個億元新盤豪宅,佣金高達15%!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8911815859&issue=20170308

2017年3月7日

港產片精於警匪黑幫、拙於科幻歷史

話說在這個網媒泛濫、紙媒沒落的時代,amazon.com大股東貝索斯卻收購了《華盛頓郵報》,理由是報紙比網媒更有公信力,因此,網媒必須要有紙媒的背書,才可以提升其公信力,反之,單單一份網媒,難免出現公信力不足的問題。

我作為《私人會所》的編劇,亦是一代炒股宗師,當撰寫到炒股劇情時,自然是一絲不苟,堪稱是香港有史以上最真實的做莊炒股場面。當開會時,副導演問了一個問題﹕「其實大部份的觀眾,都不知道莊家炒股的過程是怎樣的,有沒有必要做到這麼真實?」

在開會之前兩天,我剛在飛機上看了杜琪峯的《三人行》,便以此作為比喻﹕「《三人行》內有大量的醫學術語,其實絕大部份的觀眾都是聽不明白的,那可不可以胡吹一通,亂作一些英文字出來呢?」

港產片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有一些資料搜集會做得很足,例如說,黃、賭、毒,警匪等等,往往比真實還要真實,此外,像許鞍華拍《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等等,都是做足大量research,才去拍攝,因此,拍出來的故事,便很有質感、很真實、很好看了。

然而,有兩種片種,香港人拍起來,卻幾乎永遠不做資料搜集,亂寫一通的,一種是歷史片,另一種則是科幻片。

香港的科幻片在科學的部分,幾乎全是由文科編劇閉門造車,這些年來,已經是慣例了。至於歷史,就算是第一流的導演,如陳可辛,拍攝認真,精究細節但卻不理史實,在這方面的馬虎,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最大的例外,應該是王家衛,他拍《一代宗師》,找了張大春來當顧問。

至於荷李活,當然不是這樣的。我常常說,《侏羅紀公園》最精彩的一段之一,是解釋如何從瑪瑙之中,抽取蚊子的血液,從而複製恐龍。這一場戲,香港的電影工作者再過一百年,也拍不出來,因為他們想到的,是如何把恐龍的場面拍得更驚嚇,更好看,但永遠忽略了知識。

我記得,在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科幻小說要依據科學嗎?》,不少讀者留言,認為只要小說寫得好看就成了,不用依照科學。在這種社會思潮下,香港人拍了大量不依歷史的歷史片,也拍了大量不依科學的科幻片,其他國家當然也有,但以數量之多、比例之重,還是以香港位居第一。

最後,必須重申有趣的一點,就是香港的警匪片、黑社會片,資料搜集最為認真,一絲不苟,因此,港產片也以這些題材,最為成功,也最受歡迎。很多內地或外地朋友看這些片子看多了,以為香港黑幫遍街,治安甚差,這應算是這些優質片子的副作用了。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3/07/010054147.shtml

遊艇記 (下)

到了目的地時,大約是三時左右。船停在海上,大伙兒游到無人的沙灘去,享受藍天白雲,享受日光浴,欣賞天空與綠水混成一體。水性比較高明的,則滑水、潛水、打魚,用不著到沙灘去了。我就是在這個環境之下,學會游泳的。其實沒有人教,不用學而自懂,原來小孩子放在水中,自己自然懂得游泳,這句老話是沒錯的。在大海之中學會的泳技,和在游泳池中學習,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大海之中,波濤洶湧,渾不比泳池的平和,在那裏所能學會的泳術,根柢也紥實得多。在泳池學會的泳技,在大海中往往不管用,但是在大海游過泳的人,到哪裏都能游。

最記得的一次是踩中了海膽,腳底滿插了刺,得用指甲鉗一根刺一根刺的拔出來,疼得我呲牙裂嘴。這是我的人生第一次聽到「海膽」這個名字,也是第一次裁在它的刺裏,以後大吃特吃,算是對它們的大報復了

男人們打了大大小小的魚蝦蟹,在泥洞中,扯著龍蝦的鉗子,和它鬥力,把它硬拔出來。

回程時,女人們負責烹調,廚房功夫由她們來幹,回到避風塘時,便可以吃海鮮大餐了。富人們在避風塘吃海鮮,我們吃的海鮮,可比他們吃的更滋味呢!不過,我們可沒有興記的燒鴨河,不過那時的我當然也不知世上竟有此美味。    

大家看到這裏,可能會以為我的「姨丈、舅父和朋友們」都是富豪之流,但卻不。他們只是一班職業司機,有開的士,有開保母車,有為富人當司機,沒一個是有錢的。他們只是買了一條二手破船,窮風流而已,然而窮風流雖仍是「窮」,畢竟也是享盡了「風流」之樂,世上又有幾人,有資格當個風流人物?

有錢人要風流容易,窮人要想風流,必須很有本事才成。富豪們養一條船,得養上船夫和大偈,一大幫人在船上,不算油錢,單單人工成本,已經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可是,「姨丈、舅父和朋友們」均是周身刀之輩,人人均有船主牌和大偈牌,自己開船,自己修理,而一條小船,也用不了多少油錢。這樣子的養一條船,可花不了甚麼錢,縱是一群職業司機,也可以輕鬆負擔。

後來刮了一次十號風球,友誼號給打沉了,他們另外買了一條船,叫「嘉美號」,船雖小,卻較新。但這條新船玩了不久,姨丈和阿姨的家庭添了小成員,先是生了一個女娃,後來又添了一個男丁。大家知道,養兒育女是多大的責任和多花錢的一回事。他倆再也沒有玩船了。我的再上船,已經是成人之後,上的是老闆的七十呎長豪華遊艇了。

我永遠記得,在友誼號上的快樂日子。

小小的我有一件小小的潛水衣,穿在身上,潛在水裏,是多麼的神氣!那是長輩有一件丟棄了的,改裁而成,改得又貼身,又舒服。

我唸四年級時,在一個13度的冬天,「姨丈、舅父和朋友們」不知發了甚麼神經,要出海去,我也不知發了甚麼神經,也許是年少無知吧,又或許是小時候的娛樂不多,就只有這一項,在家裏悶得發獃,居然興興頭頭的跟了出海。

到了海中心,海風凜冽地吹,冷得令人發抖,我害怕地問﹕「這麼冷,怎下水?」

寬舅父回答說﹕「下水之後,撒一泡尿,尿給潛水衣包著,走不了,便會暖著你的皮膚。」

我聽了他的囑咐,果然是一下水,便撒一泡尿。大家一定很有興趣,想問這一泡尿究竟有沒有作用呢?

答案是沒用的。因為尿不多,只能覆蓋小部份,況且海水太冷,不一會尿也冷了。不過,只要游上幾分鐘,身體發熱,也不怎覺得冷了。這是一次很特別的經歷,但我也沒再游過冬泳了,不是因為害怕下水,而是因為害怕泳罷上水,冷風吹著濕淋淋的身體,真的受不了。

由於這件潛水衣太合身了,穿不了幾個月,便不合身了。從此我也再沒有潛過水了。

宿霧的那一次證明了,以我現時的泳技,連普通的海泳也有問題,自然更不可能玩潛泳呢!想當年,我徒手從海底摸一塊石頭上來,是易如反掌的事,但到了二十多歲,潛得稍深一點,耳膜疼痛欲穿,回到水面後,良久方止。

後來看耳鼻喉專科馮啟賓,他曾經是這個專科的主席,言行舉止是個紳士,醫術頂呱呱,我問他﹕「為何小時候耳膜沒問題,長大了後卻變薄了?」他說﹕「身體狀況是會隨著年月改變的。」我嘆氣,無奈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http://www.winmoney.hk/famous/%E3%80%90%E8%82%89%E9%A3%9F%E9%87%91%E8%9E%8D%E5%9C%88%E3%80%91%E9%81%8A%E8%89%87%E8%A8%98-%EF%BC%88%E4%B8%8B%EF%BC%89%EF%BC%88%E5%91%A8%E9%A1%AF%EF%BC%89%EF%BC%88%E7%AC%AC114%E6%9C%9F%EF%BC%89/

倘創板全IPO 勢隻隻跌穿招股價

【明報專訊】話說隻駿傑(8188)未上市時,線人同我討論過這股票,他說交易所希望如主板一般,部分公開發售,但它正和交易所談判,希望全部配售……結果是如其所願,全配售了,誰知升了5.4倍之後,卻被勒令停牌,搞出一個大頭佛。

記得當時我已經問:「點解佢唔應承做10%公開發售呢?」對曰:「因為它已經對交易所作出了多個讓步,例如自動『加監』(我忘記了禁售期是2年還是3年),覺得已經足夠,所以不想在這方面再去讓步。」

當時我心想:「唓!殼價3億多元,集資額不過幾千萬,換了是我,就不會因小失大,強硬上了才算。有公開發售,炒股票當然有困難,但價格discount三成,甚至一半,批發給莊家,一樣可以成功集資、成功上市,何必為了幾千萬元,影響了幾億元呢?」

創板新股堅持配售 此路已不通

誰知在駿傑之後,又有幾隻創業板因為不肯公開發售,因而被叫停了,有的甚至可能要從頭申請,又是夜長夢多了。所以,我實在想不明白,這些創業板新股,為何如此堅持要配售上市。我估計,在牛市時,這些全配售上市的新股,利潤大約是一倍,幾乎是全無風險可言,這固然是回報遠遠高於風險。但是,證監既已講明要大力打擊,這個business model已經是不可能的了,為何還要繼續抱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呢?

如果問我,全部創業板上市要改行全IPO,有什麼後果?我會回答:「將會隻隻跌穿上市價,股民再一次輸到脫褲子!」

廣告一則:本人的曠世巨著《易經密碼》已寫好,希望幾個月後可出版。現在我正在寫《五胡戰史》第四集,跟着同時寫《港股密碼》和《炒股密碼10周年紀念版》。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8826576186&issue=20170307

2017年3月6日

修身堂旗下的上海東紡日化

修身堂(8200)在上星期升了31%,上周五收0.134元。

單看財技,這自然是因為它在去年宣布供股,直至上個月完成,比例是1供2,供股價是0.1元,供股比率只有38.56%,股份嚴重貨源歸邊,很容易一挾就上。

基本因素方面,它轉虧為盈,9個月營業額是18億元,盈利是7,499萬元,估計全年利潤過億元,剛剛供股得到了3.6億元現金,參考其中期報告的現金,有1.36億元,估計現時現金超過5億元。現金+殼價+業務(8倍PE計算),總值超過16億元,然而其市值只有7.3億元。

據此推算,修身堂的股價應值0.34元,但炒股票的事好難說,可能股價遠比實際價值高,也要飛撲去買,也可以遠低於實際價值,但股民敬而遠之。

股價雖然難說,但業務卻是硬數據。

「修身堂」上市14年,居然還有高增長,過去9個月的營業額是18億元,上升了42%,增長主要來自內地的分公司,上海東紡日化銷售。

所謂的「日化」,即是「日用化學品」,包括了洗頭水、沐浴露、漱口水、牙膏及化妝品等等,全世界的兩大巨頭就是眾所周知的寶潔和聯合利華。

東紡就是寶潔的主要分銷商,主力在最富裕的華東地區,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河南,以及西部區域山西、四川及重慶,銷售點包括了電商、百貨商店、零售大賣場、大小型超級市場、便利店、母嬰店化妝品店等等。換言之,它控制了物流網絡。  

至於其銷售品牌,包括了香港人熟悉的大量國際名牌,如OLAY護膚品、海飛絲、沙宣、潘婷、飄柔、幫寶適、佳潔士、舒膚佳、護舒寶、碧浪、卡樂B、吉列,還有香水品牌如Gucci、Boss、登喜路及萬寶龍等等。

除了以上業務之外,手上持有大量現金的修身堂,還不忘拿現金來賺盡每一分錢,9個月的放債業務賺了395萬元,估計這業務也會快速增長。

「修身堂」肯定是高速增長中的好公司,估計在可見的將來,會轉主板或分拆上市……至於股價走勢,則非本文的主題,不贅。利申:撰寫本文時,本人持有「修身堂」,供股價是0.1元,兩年前的買入價則是0.2元。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F%AE%E8%BA%AB%E5%A0%82%E6%97%97%E4%B8%8B%E7%9A%84%E4%B8%8A%E6%B5%B7%E6%9D%B1%E7%B4%A1%E6%97%A5%E5%8C%96-68408

雲裳衣唔止靠炒作

【明報專訊】十幾天前,雲裳衣(8127)高位回落,出現了「六連陰」下跌,突然絕地反擊,急升了32%,跟着又徐徐下跌,出現了「九連陰」,周五食午飯時,有trader問我,究竟會不會故技重施,再演出一次絕地式爆升呢?

我笑笑說,升抑或不升,沒有包單,不過單從技術上來看,今天回升的機會率是很高的,皆因先前證監會公布過,它的股權集中程度高達99.9%,只有980,000股街貨,看中央結算紀錄,現今最多只沽出了一點點,街貨不會超過150萬股,可不會輕易任由其股價滑落,否則豈不是白花了一番(榨乾的)心血?

創辦人全來自利豐班底

我對雲裳衣的興趣,並非來自股價,而是來自其業務。它的創辦人全是來自利豐(0494)班底,營運總監孟毅,是個時裝狂,在國際時裝界無人不識,是個神級的人物,皆因在二十多年前,她和其團隊發明了洗水絲,這是革命性的發明,當然也令她的公司賺到了天文數字。

至於雲裳衣,2013年成立,2015年已經夠數上市,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9個月的純利由約800萬港元增至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9個月約1830萬港元,增幅約128.8%,由此可以見得,這是一間快速增長中的公司。我的看法是,如無意外,它在兩年之內,幾乎肯定可以轉為主板。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我對於這間公司如此熟悉?我會回答:因為我都是時裝界㗎囉。我甚至寫了一本書,叫《駛錢密碼》,講述我shopping的瘋狂和買衣服的心路歷程,以及對許多服裝牌子的品評。什麼?你們竟然沒買這本書?怪不得它不可以再版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8742034989&issue=20170306

2017年3月4日

賭錢和媾女 作為事業的第一步

十年前,老朋友蔡生帶來一位年輕人,廣州富二代,從外國回來,長得高大英俊,能言會道,一表人才。大伙兒都是吃喝玩樂、嫖賭飲吹,無所不好的朋友,壞人通常很快便能混熟。

這位富二代剛來香港報到,也沒有甚麼正經工作,晚上蒲蘭桂坊媾女,有時識識小明星,以他的客觀條件,當然是無往而不利。有空時,他更會去澳門,玩玩家樂仔,輸的錢還不少,到達了七位數字,以一位無所事事的富二代來說,也算是頗為沉重的負擔了。

從以上的故事,大家當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他是一位廢青,不過是富二代的廢青而已,其為廢者,一也。然而,命運的奇妙配搭,往往是教人意想不到。

去澳門賭錢,第一個階段是帶上大量現金,白撞進去,贏錢便做大爺,胡天胡帝,輸了錢嘛,惟有黯然離開啦。

到了第二個階段,就是發現白撞實在太過stupid seven,為甚麼不找疊碼仔呢?一來,可以不用帶現金,贏錢是無本生利,輸錢才要找數。二來,疊碼仔賺錢,他是客戶,吃喝嫖賭、酒店(直升)機票,全由疊碼仔支付,豈不快哉!

第三階段,發現要疊碼仔entertain自己,還是太笨,因為區區小數,能費幾何?帶一百萬元去賭,平均rolling都有八百萬,0.8%都有六萬四,與其對方請自己吃喝住宿,倒不如要他回佣給自己,更為划算。

到了這個地步,很容易便可進入第四階段﹕既然如此,倒不如帶朋友來賭錢,自己來做疊碼,反正澳門的賭廳他也已混熟了不少,「入行」是易如反掌的事。

他本身是內地富二代,在蘭桂坊的日子,也認識了大量香港富二代,一做疊碼,中港客源滾滾而來,錢財自然也是滾滾而來。再說,他在爛蒲的日子,也認識了大量美女、明星,在這個世界,有美女,就有客源,這是不變的定律。這兩者發揮了強大的synergy作用,對於他的事業,自然是相得益彰,更上層樓了。

在這個世界,有美女,還有credit line,對,疊碼正是credit line的一種,就可擁有客源,而有客源,就可擁有一切。於是,這位英俊的朋友也開始進軍股票市場了,在這幾年間,財富滾滾而來,賺到了第一桶金。

坦白說,我並不覺得他很富有,不過是住在一億多元的豪宅,月花百零萬元而已,不過,三十多歲的青年人,算是踏出了亮麗的第一步,前途是未可限量的。

本文主題,就是一個傳統社會上的廢青,居然憑着賭錢和媾女,這兩種不良嗜好,踏出了事業的第一步。我意欲說的morale,並非是世事難料,而是企圖指出,在今日的世界,舊經濟沒落,新經濟興起,這好比百多年前,歌星的戶口屬於樂籍,和妓女同級,誰知後來歌星居然搖身變成了萬人景仰的軟實力代表,我親眼目睹了漫畫家從廢青變成富豪,又打回凡間的輪迴……

如果連打機、暴食都已變成了專業,只要專精,都能賺錢,誰知以後賭錢和媾女作為事業發展的第一步,會不會成為常態呢?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006

溝女世界的貧富懸殊

我們都知道,在這十幾年來,香港的經濟停滯不前,但是,貧富懸殊卻在急劇加深,富人越來越富,中產階級越來越往下流,窮人卻是越來越多,政府有需要不停的重劃貧窮線。

無獨有偶地,在這十幾年來,男女失衡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剩女大量出現,但是,這並不代表,男人很容易溝到女,反而,溝不到女的男人越來越多,宅男、不同種類的兵種等等,都是一篇一篇溝不到女的可憐蟲的悲歌。

換個說法,在男人看來,溝女的貧富懸殊也越來越嚴重,一小撮男女對港女予取予攜,見一個殺一個,完全沒有難度,但是,窮人當然溝不到女,連中產階級,也因買不到樓、上不到車,而被大量的「Seasun」所唾棄,也淪入了溝不到女的深淵。

作為一個社會學家,我把這嚴肅的社會現象歸因於以下﹕

第一,在以前,阿叔到了五六十歲,已經不得不脫離溝女行業,只有專心政治,搞生意,或抱孫了。但是,在今日,田北俊七十歲,還好靚仔,劉德華、梁朝偉,個個五十幾勾,依然吸引死女人,更偉大的發明是偉哥,因此很多富豪到了七十幾歲,還包有十幾條女,條條正菜,反正錢帶不入棺材,幾十億身家,一條女兩百萬一年,十條都係兩三千啫。

因此,富豪阿伯加入戰團,是第一個重大因素。

第二,在以前,溝女是時間嘢,話之你係林建岳,要溝女,都要循著due process,約食飯、送禮物等等,搞成十天半月,隨時要成一兩個月,但現在,溝女的時間縮短了,因此,這有利於富二代不停換畫。

第三,七十年代同女上床,事後一定要結婚,八十年代同女上床,一定要答應對方結婚,九十年代同女上床,一定要拍好耐拖,二千年後同女上床,一定要係男朋友,到了2010年後,只要有好感就得 當大家都不介意名份時,為甚麼不揀一個富二代呢?

第四,資訊發達,交友網盛行,以前在大西北的女仔,很難認識到富二代,只有就地去找附近的男孩子,但在今日的資訊世界,富二代識女仔的spectrum好闊好闊,相對來說,連中產階級都給擠開一邊了。

最後一提,Seasun說有樓有高潮,並不全對,皆因這只是港女對窮人和中產階級的要求,但她們對富二代,卻是大減價大平賣,打包附送,不另收費。這就是今日香港社會(溝女)貧富懸殊的可悲。

利申﹕我作為一個中產階級,也是這種貧富懸殊的受害者,本文只是作為苦主階層所發出的悲鳴而已,可千萬別批評我(又)侮辱女性。

本星期的心水股票是「雲裳衣」(8127),因它連跌多日,應該會快速反彈暴升,祝大家好運!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latest/20170304/484082

2017年3月3日

香港政治的冷酷現實

耶和華從來不是仁慈的大神,洪水滅世、天火焚城,然而,猶太人對他信得死心塌地,信仰數千年不滅,為甚麼呢?兩個理由:第一,因為害怕,因此大神愈是殘忍,人民愈不敢不信。第二,耶和華是唯一的神,至少是猶太人唯一的神,他們沒有其他選擇。

現在講到共產黨了。

讀中國近代史,大家讀到共產黨擊敗了國民黨,然而,這究竟是不是代表了,共產黨更加受到當年中國人民的支持呢?在某程度上,很可能是,至少在共產黨所未曾統治的地區,如北平,對共產黨政權的確有著憧憬。可是,有一個客觀的事實,就是共產國際曾經半壁江山,在蘇聯領導之下,和美國平分秋色,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共產黨從來沒有在民主選舉中,獲得過勝利。他們的政權從來是打回來的。

是的,共產政權從來沒有sell過仁慈,就是在未奪得政權之前,也是毫不手軟。但為甚麼這麼多人信奉共產黨?原因就是一,它強大,而且殘忍,二,人民沒有其他選擇。

為甚麼共產黨在香港不受歡迎?三個原因:第一是在1967年的暴動/反英抗暴中,它打輸了給港英政府,第二是老大哥蘇聯的崩潰,打破了在七十年代共產黨戰無不勝的神話,第三是美國的撐腰,而中國明顯不是美國的對手。

現在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人為甚麼會接受中國收回香港?這並不是因為我們很喜歡中共的統治,而是因為沒有其他的選擇。記得當時還有一個說法:遇上了強姦犯,如果抵抗,反而會傷得更慘!所謂的「民主抗共」,並非香港人很想如此,而不過是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框架之下,唯一的最優方案,是沒有選擇中的選擇,所以,這命題根本是錯的。

現在講到香港的撕裂問題,我反過來認為,中央愈是軟弱,香港愈是撕裂,因為香港人從來不buy中央政府,建制派中的地產黨,從來只是害怕,根本沒真心支持過。至於民主派,從來只是不害怕而已,一旦令到他們害怕,就沒有人敢去撕裂,梁游事件是最佳例子:中央軟,他們進,中央硬,他們退。

本文的主題是說明:政治是多麼冷酷的一回事。我相信是唯一會把這現實揭露出來的人。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6%99%E6%B8%AF%E6%94%BF%E6%B2%BB%E7%9A%84%E5%86%B7%E9%85%B7%E7%8F%BE%E5%AF%A6-68221

排排坐與齊齊等

【明報專訊】有一名朋友,研究了中國農產品交易(0149),問我意見。

中國農產品在去年二供三,供股價是0.42元,由於認購不足66.38%,因此肯定是供乾了。跟着公司宣布了一單大刁,以31.16億元收購中安信邦資產管理的典當貸款業務,包括在15個省市的25間當舖,以股票支付,作價1.35元,交易完成後,中信資產管理將會變成了大股東,並且會換掉董事局。換言之,這是逆向收購。

中農擁內地市中心地皮 可升價百倍

消息刺激下,股價最高炒至1.53元,後來回落至0.49元(星期三收市價),接近一年前的供股價,現市值只有5.7億元,相信是因為太抵買,朋友才會問我的意見。

我的回答卻是:「中信的刁,我未研究清楚,它近來的股價走勢,我也摸不清,一個月前它還發出了盈警。我只能說,它在武漢、玉林、開封、洛陽、徐州、黃石、盤錦等地的市場地皮,幅幅位於市中心,最少都百幾萬呎,是地皮,不是樓面面積……這些地皮等如中環街市,做街市就唔值錢,但一變就唔得掂,利潤是以百倍計。」

朋友說﹕「咁即係點呀?」

我說﹕「老鄧揸住呢啲街市,就係諗住同佢死過,揸到賺幾百億為止,不知何年何日。如果你買這隻股票,就係有決心同老鄧綑綁命運,大家排排坐,齊齊等!」

朋友問﹕「你還未講中信用1.35元逆向收購的啟示。」

我笑說﹕「像我這些價值投資法的信徒,梗係講fundamental啦,你居然同我講財技?家陣個個都出財技書,教財技,我的2017《炒股密碼》十周年紀念版就要反其道而行,大講價值投資先得!」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8481285437&issue=20170303

2017年3月2日

林本利犯的低級錯誤

很多年前,我是無名小卒,主動挑機,和黃毓民筆戰,後來黃毓民對我說:「那時我是看得起你,才和你玩,渣的人我都費事去睬。」

同樣道理,我撰文評論、反駁或攻打的對象,肯定是一號人物。這一次,目標是林本利教授。

我向來是林教授的忠實讀者,他寫了很多有關專利事業的評論文章,擲地有聲,他的投資路線和我屬於不同門派,且不去評論。

本文是針對他對房屋政策的看法。我承認,他對細節和數字挖得很深,但一位嚴謹的學者,把大量堅實的數據建築在錯誤的理論之上,也就特別礙眼,如果是滿紙胡言,那就反而不必浪費時間了。

林教授的說法是:「明明香港有275萬個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遠多於全港250萬個住戶,梁振英及陳茂波等人卻不斷說土地及房屋供應不足,要加快發展新界東北,又違背當初收回私人土地發展的承諾,方便囤地的友好和地產商收割。近年更容讓內地發展商及洗黑錢的買家,以天價投地及認購私樓,把地價及樓價推高至完全脫離一般港人的購買力。」

第一個基本事實是,香港法例向來沒有禁止過「內地發展商及洗黑錢的買家,以天價投地及認購私樓」,因此,這並非梁振英「容許」的問題,除非他立法以後只准港商投地,至於內地買家,已經要交額外印花稅,如要完全禁止認購,只有從賣地時立下條款,否則除非政府賠錢給發展商吧。

第二個是很多人都會犯上的錯誤,但是專業人士犯此錯誤,卻是愚蠢。為甚麼香港有275萬個住宅單位,只有250萬名住戶,卻仍然有居住問題呢?當年曾蔭權政府便是這樣想,但我想不到林教授也會犯上這種低級錯誤。
原因很簡單,275萬個住宅單位當中,包括了300方呎的鞋盒公寓,失修的唐樓之類,超過一半需要「升呢」。

單單論到人均居住面積,十多年來,幾無寸進,從公屋到私樓,均需要更大的單位面積。再說,275萬個單位,以80年折舊至0計,每年也要3.4萬個,才可以維持現有的狀況不變。

第三個是土地開發的時間,需要5年至10年,才能變成房屋。從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停擺,要到2017年至2022年,土地供應才能回復正常。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E%97%E6%9C%AC%E5%88%A9%E7%8A%AF%E7%9A%84%E4%BD%8E%E7%B4%9A%E9%8C%AF%E8%AA%A4-68029

買樓要與鄰居夾

【明報專訊】對於買樓,很多人忽略了一個要點,就是鄰居的質素。

我並不是說,鄰居的質素要高,愈高愈好,而是說鄰居的質素要和你配合,同你愈夾愈好,如此而已。

假使說,你的鄰居全都是富豪,你大鑊了。例如說,半山嘉惠園要維修翻新,全都是用最貴的,夾錢都夾到你窮。但反過來,如果你的業主立案法團全都是孤寒鐸,整間大廈的大堂肯定失修,因為無人肯夾錢。

同樣道理,如果大廈住客大部分都是租客,過得20年,大廈就會失修得很嚴重,因為維修費很貴,收租很難收回成本,像九龍站、奧運站等,便很容易發生這種情况。

財力不同 維修有問題

更嚴重的,是御金國峰、凱旋門等等,幾百呎樓和幾千呎樓放在一起,如果我買豪宅,肯定不會買這裏,皆因一旦夾錢維修,大家的財力完全不同,一定出現問題。再說,細單位千幾二千萬買間白鴿籠,業主肯定不會自住,通常都是用來收租……如果你也拿來收租,當然沒什麼問題,不過更聰明的是做租客,然後買更高回報、更具升值潛質的房子來收租,作為對冲。

近來最好笑的笑話,就是小朋友渾水寫的blog﹕「我覺得Seasun真係幾勁。經歷特首選戰、黑警聚會、預算案、曾特坐監咁多驚天大新聞,條囡仲繼續有曝光,唔經唔覺都已經捱了成個禮拜,真係算勁。」

未完,麥明詩的留言是﹕「我要學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8394824641&issue=20170302

交易所教上市公司做生意

話說在這個網媒泛濫、紙媒沒落的時代,amazon.com大股東貝索斯卻收購了《華盛頓郵報》,理由是報紙比網媒更有公信力,因此,網媒必須要有紙媒的背書,才可以提升其公信力,反之,單單一份網媒,難免出現公信力不足的問題。

近日的消息則是,《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同時轉虧為盈,後者還準備增添人手。以上的好消息,究竟可以持續性發展,抑或只是曇花一現,誰也不知,我想說的是,在今天的香港,一份報紙縱是連續賺錢三年,完全符合了上市的條件,但要想在香港上市,也是不可能。

因為,交易所將會質問,在網媒的時代,一份報紙如何可以有可持續發展呢?於是,如果報紙要搞上市,就要寧願虧本,也要去搞一個網站,說將來會致力於發展網上,實體和虛擬業務將會並行,諸如此類的廢話。

實則,遇上了這種問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首先一句四字成語,招呼他的母親,才接著說﹕「你識條鐵咩!老子做生意時,你還在穿尿片!你說報業沒前途,莫非你是神仙,可以預知未來?」

事實上,在2007年,手機市場還是諾基亞的世界,十年之後,諾基亞都完蛋了,正是que sera sera,反正未來誰也不知,今日如日方中的事業,不一定挺到未來,今日的夕陽工業,誰知會不會絕地翻身呢?

另一個例子,是在1997 年由Maria Sebregondi創立的意大利高級記事簿生產商Moleskine,在2015年盈利便達1.28億歐元,較5年前激增1.5倍,其中九成收入來自紙品,皆因新一代的人雖然精通科技,但也「喜歡重新探索紙品」。

這就是我常常說的披露為本,只要符合上市要求,就可以上市,不應問長問短,問些無關痛癢的問題,日日問幾十條問題,一問就是幾個月,浪費人力物力,也提高了上市成本。說穿了,這不過是官僚主義﹕如果問題太少,任由上市,職員好像太懶,沒有工作過,因此整色整水,都要問上一大堆問題,以示隆重而已。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3/02/010053852.shtml

2017年3月1日

修身堂變身前供乾

修身堂(8200)一供二,每股供0.1元,我付了錢參與供股,明天它才公佈供股結果,不過,照它的股價長期在0.102元左右徘徊,相信參與供股的股東絕對不會多。
看它最近的業績,9個月的營業額是18億元,上升了42%,主要增長來自上海的附屬公司東紡,它是寶潔(P&G)在華東區的最大分銷商,在8個省市的超市、便利店、百貨公司、藥妝店等,銷售數十個品牌日常消費產品。

事實上,東紡應該是修身堂最大的一塊肥肉,修身堂大部份的營業額和增長都是來自這裏,如無意外,它很快就可以分拆上市了。事實上,以它的業績,根本就是主板的水平。再看修身堂的第三季業績,9個月的盈利是7,499萬元,去年同期則虧蝕203萬元,扭虧為盈,而且還是單位數字市盈率,所以有理由作出陰謀論:這次供股是故意供乾,攤薄小股東的權益,也可能是大炒的前奏。
現時其中三分之二股票是供股增發的,公司也因而多出了3.6億元現金,如果不作出這次供股,其市盈率可能是3倍以下。我認為,修身堂的真實價值是0.2元至0.3元之間,因此我不但參與了供股,還吸納了幾百萬股,我相信必然賺錢,問題只在於賺多少而已。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phemey@gmail.com
本欄逢周三刊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1/19943234

特首選舉真是暗票嗎?

上星期五同建制派的內幕消息人士在陸羽吃晚飯,問起他們對行政長官之事的看法,他們的回應是:「家下特首選舉已經唔係一個議題,我哋討論緊係管治班子,邊個做三司的人選。」

這兩條友信心十足,但在更早幾日,我分別同一位建制派的議員朋友,和一位民主派的議員朋友吃飯,他們卻認為曾俊華有機會贏,只要有第二輪投票,便是chance面了。

至於我的看法,早在去年11月4日,在本欄的一文《曾俊華已失去了特首天命》,已經第一個跳出來指出了:「大家認為的大熱門,財政司長曾俊華,我認為,他當選的機會率,是接近零……他是曾蔭權朝代的人,由他去當行政長官,豈不是曾朝復辟?……政改鬧出了雨傘運動,結果轟烈地被否決了,如果今日依然是由曾俊華當特首,這和通過政改又有何分別呢?所以,曾俊華一定不能當選,否則中央政府咪好無面?」
   
所以,論到「揣摩上意」,在香港島中,周顯大師認了第二,應該沒有人能認第一了,皆因我熟讀共產黨史,是中央肚裏的蛔蟲,常常被取笑為「楊修」。

有人又問我﹕那林鄭是不是贏梗呢?我回答說,選舉呢家嘢,未到開盅,都未知邊個贏,當日陳水扁都在中槍後才逆轉勝啦。

該人醒目地說:「對,或者林鄭有急病呢?」我說:「你以為中央流嘅?林鄭選之前,肯定詳細驗過身,絕對沒有任何暗病,否則絕對不會讓她出選。」不過我又補了一句:「意外就唔敢包。」

說到暗票,在今日的高科技之下,我當然絕對不相信有暗票這回事啦,我覺得民主派簡直是自相矛盾:你哋都講到中央無惡不作咁滯,咁又會相信兼且大事宣傳,中央會不出茅招、會真心實行暗票?

有朋友冷冷說﹕「第一,現在已經沒有了電視直播公開唱票,第二,選委是依次序,一個一個排隊去投票,你倒說說,有沒有可能是暗票了。」

如果要我說,我會認為,民主派的有識之士,當然不會相信暗票這回事,不過也不妨大事宣傳,皆因建制派中,也有很多討厭林鄭的,不排除他們天真無邪,相信了「暗票迷思」,偷偷的投了鬍鬚一票……反正遭殃和被秋後算帳的又不是民主派,關人個關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9%B9%E9%A6%96%E9%81%B8%E8%88%89%E7%9C%9F%E6%98%AF%E6%9A%97%E7%A5%A8%E5%97%8E%EF%BC%9F-67859

供合拆配 垃圾股宿命

【明報專訊】那天同朋友講起意科控股(0943),我的結論是﹕「這是一隻不折不扣的垃圾股。」隨即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我常常在這垃圾股中贏錢,皆因本人正是一個垃圾佬。」

不消說,作為一隻垃圾股,它必然是供合拆配,長揸之下,蝕到渣到無剩的那一種,這些是垃圾股中的慣例,也不消提了。

它居然有一盤生意,但年年蝕大錢,2015年蝕了接近5000萬元,因此也不乏理由年年集資,先前搞過煤礦,好像蝕了幾億元。

炒仙股成本低 吸引散戶

查實它是一家高負債的公司,長期欠債幾億元。我記得,在我第一次評論這隻股票時,殼價是3億元左右,其負債已經超過了殼價,因此算是負資產,市值只有幾千萬元,在主板之中,也算是奇葩了。

然而,就是那一次,在我評論後的幾天之內,其股價爆升了差不多兩倍。升得這麼快,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細細粒容易食,市值小,少少成本已經可以打至很高,仙股當炒,很多散戶湧入,就是這麼簡單。

現時它的殼價7億元,它的市值是1.5億,可知其聲譽和帳目差到了哪個地步。不過,它在去年以0.083元配售了股票,一直沒有沽過,股價在0.1元以上,從市值和往績,加上今年開始復蘇的市况,我認為,它遲早會大炒幾日,沽番三幾千萬元股票,跟着又回到供合拆配的歷史循環,這是此股票的宿命。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8308554648&issue=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