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輕的年代,邱德根在商場上仍然活躍,他的孤寒也是聞名社會,據說,在他掌政時候的亞洲電視,洗手間連厠紙也沒有,但當時身歷其境的員工透露,洗手間雖然不供應厠紙,但每月一號,每位員工獲派厠紙一卷,大家可以鎖在抽屜內,理論上,女性員工多半不夠用,但男員工則可能略有積蓄添。
不久前,知情人士對我說,邱德根非但不孤寒,反而,其疏爽之處,簡直是無人能及。一九五九年,荃灣商會籌辦仁濟醫院,邱德根在六二年接手籌辦,據說,他持續多年,把荔園的一半盈利,都捐了去興建醫院。但當然了,他除了荔園之外,也有其他大把生意,例如銀行、戲院、酒店、地產發展,不過他除了仁濟醫院之外,也有其他的慈善事業,例如捐建了三間中學,並且以早逝妻子裘錦秋為名。
所以,嚴格來說,邱德根並不算是孤寒,反而算是豪爽,只是堅持錢要花得其所,花在刀口上而已。當年亞視的員工,回憶起邱德根來,總是有讚無彈,認為他管理下的亞視有人情味,而事實勝於雄辯,多年來這麼多的財團經營過亞視,就只有邱德根的年代是唯一賺錢的。
我也不得不承認,每人每月派一卷厠紙,從資源運用上,的確是最有效減少浪費的安排,只是,當客人來訪時,便難免有進厠而無紙的尷尬了。
以上的故事,是企圖說明,所有的發達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密底算盤:不是不捨得花錢,而是必須花得其所,浪費的錢,是一毛錢也不會花的。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一位富豪專以高價溝女,一拋百萬金也毫不吝嗇,社會上無不稱讚他是超級大水喉。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計算十分精明,一分一毛也算得清清楚楚,別人要想在他的手上佔到一元便宜也不容易。
邱德根給人的印象是孤寒,但其實只是堅持花得其所,在有需要時可以極之豪爽。
記得以前我打工,老闆大大話話都有幾百億身家,吃飯溝女,同客應酬,都是闊佬到唔使本咁,不過,公司的C.E.O.對我說,老闆試過連公司有一個月多用了厠紙,都會發覺,由此可知他在管理賬目上的鉅細無遺。
因此,要做成功人士,第一重要是孤寒,花錢要孤寒,做生意要孤寒,甚至連做善事,也要孤寒,當年的香港慈善家鄧肇堅坐的是日本車,每天花不超過一百元;福建慈善家陳嘉庚,身家二千萬元,年支出不過數千元,當年住宅樓價不到一萬元。孤寒不難,但在孤寒的同時,懂得花錢,能夠大手把錢花在刀口上,造出最有效的成果,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也是所有成功人士所有的、而失敗人士所無的特質。
最後一記:我有幸與邱德根見過一面,四年前,我去遠東發展大廈,我和他同在電梯內,一位女人趕來,邱老比我更快一步,按了電梯的「開」掣,一點也沒有老人癡呆之龍鍾。後來,我和同在遠東發展大廈上班的達根講起此事,他打趣笑說:「老爸可能真的是老了,在年輕時,他按的是關掣!」我不禁大笑!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54849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