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五說到做證券行,目的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外資大行的經營模式是呃客戶買有毒產品和有毒股票,中型行的經營模式是借孖展貴利給客戶,小型行是做自己私家嘢……正因為大家都志不在賺佣金,所以才導致了經紀乞米,證券行則猛開的怪現象。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生意也有很多,例如說,銀行啦!在以前,銀行的主要業務是存貸、是賺取息差,在我唸大學的時候,已覺得不妥,因為看到銀行外匯炒手(例如梁錦松啦!)的收入十分高,心想,吓!乜銀行是坐盤去賭㗎,一旦輸咗,咁點呀?
私人銀行部門最賺錢
現在,銀行更加會把客戶的錢去買債券,大賭特賭。當1999年,Glass-Steagall Act(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取消了之後,天下大亂,銀行可以亂咁sell客買有毒產品,種下了今日亂局的禍根。今天銀行的主要利潤,不是來自息差,而是來自龐大的client base,然後欺騙他們去買有毒產品,上下其手,一齊大袋佣金,銀行不見得多賺了很多錢,但是高級員工們的分紅就肥了。因此,在一家銀行之中,最賺錢的部門,就是掌握客戶資料,游說他們去買有毒產品的私人銀行部門。
還有其他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的行業,例如說,傳媒吧!在今天,搞報紙、搞電視台、搞電影,都是蝕多賺少的行業,但都有很多人投資進去,皆因傳媒就是權力,連巴菲特當年都要買傳媒集團,梗係因為有數圍啦!傳媒除了權力之外,還可以出風頭,識多好多朋友,最不濟的拍套片,捧下女朋友做明星都好吖!
總括而言,如果從一個投資者的角度,羊毛出在豬身上的股票,還是避之則吉。不過,在一個專炒垃圾股的人看來,甚麼股票都不妨買,又唔係做人世,揸一頭半個月,炒下啫!理鬼得佢基本因素!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65759980516&issue=2016061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