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日

蓋棺懷念曹仁超

編輯來電,問我認不認識曹仁超,要求我寫一些關於他的軼事,我說可不認識他呢,編輯說,他過世了,我吃了一驚,說我是寫作打工的,你出甚麼題目,只要能力所及,我都會寫,他說,你不認識他,也就算了。聽了這個電話,我思潮起伏,想起了不少故事。以下的文字,並非為了悼念曹sir,反而只是為了記下自己的人生往事。這一年來,寫了不少往事,也許,可以出一本回憶錄了。

我是讀大學的時候開始看曹仁超的專欄。我對於經濟學向來有興趣,但是對於炒股世界,啟蒙的卻是《信報》的「投資者日記」。那時,《信報》的林行止「政經短評」和曹仁超的「投資者日記」,是我每天必讀的精神食糧。

說老實說,如果用今天的標準去看這兩個專欄,水準不外如是,但是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他們的水平卻是劃時代的,因此,兩人的成就大名,也絕不是倖致的。

畢業後,我的一位同學進入了《信報》工作,對我說,「投資者日記」的內容大部份是報館仝人的集體貢獻,只是由曹仁超本人執筆,總成其事而已。後來,林行止夫人駱友梅也撰文,證實了此事。不過,無論如何,曹仁超的專欄可讀性極強,可以說得上是生花妙筆,縱然內容不是他之所出,也是功不可沒的。

在九十年代的末期,我進入了金融界,親手在股票市場進行運作,再看曹sir的文章,開始覺得不外如是。如果要我作出評價,也許是因為他在七十年代已經離開炒股的前線工作,他對於市場的實際運作,並沒有太深的認識,他的經濟學水平也不太高,宏觀分析主要是來自外電翻譯,有時會露了餡,前後自相矛盾。不消說的,以七十年代入行的資深投資者而言,一生省吃儉用,幾十年來,累積兩億元的財富,也並非甚麼了不起的成績。

我的看法是,在股票的世界,如要發財,知識和聰明,兩者缺一不可。至於智慧,它不可以令你發達,但卻可以令你在發達之後,保存財富,不致於暴起暴跌,「羅兆輝」下場。同時,如果你有智慧,縱使知識水平和聰明程度不夠,也可以慢慢的累積財富,穩步增值,安享晚年。

所以,把曹sir評價作為有智慧的投資者,才是恰當的評價。一個人,如果不在金融市場專業地打滾,難以獲得知識,如果沒有天賦,很難可以聰明,但只要他願意去修養自己,卻可以慢慢的累積智慧。所以我認為,曹仁超所灌輸的投資智慧,恰好是普羅股民所最需要的。

我在前文說了幾個曹sir文章的不足之處,但這不足有何相干呢?科學界常常說,如果愛因斯坦在40歲後死掉,對於物理學界毫無損失。我很懷疑這說法,畢竟「EPR悖論」是在他54歲前提出的。但假設真的是他40歲前死掉對世界毫無損失,這也無損他在「愛因斯坦奇蹟年」(1905年)所作出的貢獻。我也可以說,在曹sir健筆寫「投資者日記」的三十年日子,影響了整整三代人,以一人一筆而論,他在財經界的啟蒙之功,是前無古人,也暫無來者的。

如果再要對曹sir下一個蓋棺定論,我會說,一個人平生省吃儉用,累積了一筆財富,晚年則全心全意於慈善活動,把所得的收入捐獻出來。這樣的人生,應該是無可非議之處的……永遠不能責難一個全職慈善的人,這應該是道德的最基本原則吧。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3/01/010029052.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