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8日

對強積金的新建議

作為《周顯發達指南》的作者,書內有一篇在網上被廣傳的章節,名為「買基金的是豬」,由此可知我對於買基金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的反感,毫無疑問地,我和很多人一樣,都是反對強積金。

反對強積金的人,大致上有兩種,第一種,是其供款者,因為不喜歡供款,所以便討厭強積金。我雖然有供過強積金,主要是在《新報》任職時,供了大約4年左右,時間既不長,供款也不多,累積好像有十多萬元吧,我也沒有理會過,連那位負責經紀的資料也丟了。現在《新報》已經結業,要找出那份強積金,似乎有點困難。簡而言之,我並非強積金的苦主。

第二種,則是信奉自由經濟的人,他們認為,錢應該控制在自己的手裏,人類有權控制自己的人生,就是因為少年時間有儲蓄,老年因而餓死,也是活該。反過來說,政府也不應去干預人們如何去儲蓄,如何去投資。

不過,也有人認為,何必強迫市民去買基金,白讓基金經理賺錢?倒不如簡簡單單,讓他們可以自由購買「盈富基金」(2800),因為根據很多的研究指出,購買指數基金,是戰勝市場的終南捷徑,快捷方便,又不用用腦。我的意見也是和此差不多。

我記得,在加拿大的時候,那是一個重稅的國家,但是,納稅人有一個稅務優惠,就是可以在收入之中,撥出5%左右,作為儲蓄,這筆錢必須放在某個特別的戶口,只准用來投資,不能提出花用,但卻可享受免稅優惠。至於投資甚麼,政府也有規定,可以用來定期存款,也可以用來付樓價的首期。

我認為,強積金也應該有類似的做法,人們可以用來買藍籌股、盈富基金,也可以用來定期存款,或者是i-Bond,當然也可以用來作為買樓首期。但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每年最多只能轉換一次,這就可以禁絕人們拿這筆錢用作短線炒賣了。

當年,我向一位立法會議員提出了「通脹掛鈎債券」,這位議員在黨內討論了之後,由政黨正式向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建議,結果曾俊華採用了,因為我也是「i-Bond之父」,所以,我也想再接再勵,想辦法再提出以上的這個強積金的新想法,也算是做點社會公益的工作。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3/08/010029324.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