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小說很流行,有很多的小說名家,紅遍兩岸三地,愛情小說有瓊瑤,科幻小說有倪匡,歷史小說有高陽,但是最暢銷的,當然是寫武俠小說的金庸了,然而,和金庸同級的,還有比他稍早出道的梁羽生,以及晚期的古龍。然而,在幾十年後的今日,金庸小說的成就,已經遠遠的超出了其餘各位,這在經濟學上的原理,叫「贏家通吃」,這在投資世界的智慧,是為必買龍頭股。
金庸小說的成功因素,第一當然是他真的寫得很好,我便是他的忠實讀者;第二是他的態度最認真,不停地把作品修改成完美;第三是武俠小說這種小說形式,是中國人的獨有發明,發揚於民國時期,到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後,已經逐漸衰退。武俠小說恰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在七十年代之後,已經是影像文化的天下,武俠小說就像電台和電視台,雖然仍有一定的市場,但已過時了。第四是金庸本人的財力,是中國史上最富有的作家,不遺餘力地推廣其作品,例如說,有專門的經理去負責洽談版權事宜,這自然有利於銷路和形象設計。
所以,現在金庸武俠小說的影視版權,已經漲價到五百萬元一部,不管拍與不拍,有效期只有兩年,而且,最快的一部,排期已經排到了2018年,由此可知他的作品的市場需求是何等之巨大。
除此之外,要把金庸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也有苛刻的限制,例如說,作品內容只能刪減,不能增加,這自然是影響了改編和創作。畢竟,小說不同影視,要把兩者轉換,改動實在很難避免,因此,要拍金庸作品,實在是很考導演的功力。我作為金庸專家,自然知道,金庸很不喜歡人們改編他的作品,尤其是在往時,很多時把其作品改頭換面,改得面目全非,這也很難怪金庸的會不高興。
金庸對其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有苛刻的限制,內容只能刪減不可增加,若果改得面目全非,會很不高興。
很多偉大作品,都曾經被人改得面目全非,例如說,《西遊記》分別有周星馳和劉鎮偉的多個版本,又如,莎士比亞的作品,拍成現代故事也有,變成了怪雞的舞台劇也有……有時候,經典名著改頭換面的次數越多,反而代表它越受歡迎。我的看法是,金庸小說像這種市場手法,由於限制太緊,很容易便會把產品做死,這好比美國麥當勞規定在海外開分店時,只能照美國本店的餐單去做,不能自我創作新菜式,令前線管理平添不少麻煩。
究竟金庸對於其小說版權的基本目標,是要把利潤極大化,還是要保證其作品的純潔無瑕,抑或是要把其作品流傳開去,千秋萬世呢?畢竟,他的身家少說也有幾十億元,每年八位數字的版權收入,作為一位九十老人,相信也不會十分重視吧?
本文想要說的主題是,一個人如果活得太過執着,往往反而會事與願違,這是我想同讀者分享,並引以為鑑。我想,幾乎所有最經典的作品,都是沒有版權的,香港人最喜歡的周星馳電影,雖然有版權,但已被賣至七零八落,如果不是在這二十年來,翻來覆去地被不停重播,相信也不會成為今日香港人的經典。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2766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