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德爾斯突然結業,欠薪近千萬元,其老闆許明順則倉猝搬離他在九龍塘喇沙利道的豪宅,這種棚尾拉箱的狼狽,相信其五百名員工的欠薪已經「凍過水」,也許要等到清盤賣光存貨之後,才有望收回部份了。
德爾斯成立於1997年,也算是經營了不短的時間,也有一定的名氣,它熬得過2003年的沙士,卻居然挺不住今時今日,現時零售業經營環境的險竣惡劣,可見一斑。
在今日香港的政治撕裂環境,任何重大的社會事件,均會被冠以截然不同的詮釋,只視乎是哪一個政治集團的立場而定。在擁護民主的黃絲帶人士看來,德爾斯的結業,自然是因為官商勾結,直接導致了地產霸權、租金高企,因而令到零售業經營困難,陷進了不景氣。但在擁護建制的藍絲帶人士的眼中,這卻是因為「佔領中環」和一連串的打擊水貨、收緊自由行等等的行為,因而導致了德爾斯的結業。
如果照我們的看法,則是兩者均有,因為一間公司的結業,可以分為遠因和近因,而這兩者是互不矛盾,可以同時存在的。在德爾斯的情況,租金高企固然造成了它的經營困難,但是地產霸權、租金上升,也已經不是今日的事了,而是在2011年開始,在2013年到達了高峰,但德爾斯依然是沒有倒下,現在反而是減租潮正在方興未艾,德爾斯反而守不住了,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是近期的零售業不景,是較大的影響因素。
另外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網購、團購、直銷等等新式銷售途徑的流行,這對於薄利多銷的公司,打擊尤其大。在一個完全競爭的經濟環境,毛利率低的公司,在經濟低潮時,必然是最遭受到打擊,所以,德爾斯作為一間平價特賣店,成為了大型連鎖店的第一滴血,也是有其內在的因素。
如果從宏觀地去看,網購的越來越流行,也必然重創了傳統的零售業務,但是反過來說,零售之失,同時也是網上業銷售之得,也有助於物流業的蓬勃發展,但這究竟能不能夠互相抵消呢?總數說來,是有賺了,還是虧了本呢?這也實在難說得很。只是說,德爾斯之亡,零售業之衰,恐怕也不止是租金高企、自由行減少的關係,而是和網上銷售的流行,恐怕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無論如何,香港零售業的陷進寒冬,已是一個必然的大趨勢,而飲食業也好不到哪裏去,而當這兩個行業不景氣,租金也只有下調的份兒,這也會影響到房地產市道,正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由於零售和飲食業,是吸納最多就業率的行業,再加上自由行的收緊,導致了旅遊業的不景氣,股市又疲不能興,看來,香港人又有漫長的一段苦日子要捱了。
--------------------------------------------------------------------------------
(全文刊於8月5日出版的 #六合投資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