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4日

年輕只有一次 你怎能選擇沒活過?

我曾經是另類(weird)文青,現在是文中,快要成為文老了,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對文壇的興趣依然未減,至今仍有創作小說,也有編寫電影。此外,對於本地新晋文青,也不十分密切地注意,記得當年向西村上春樹初崛起時,我千方百計找到他,約他吃飯,渾水自然是我的好朋友、好拍擋,出版社簽的好幾位新作家,都是我推薦的。至於近日,則留意到一位產量很少的blogger:

「Carrieshen,一個剛畢業的廢青,曾主修心理學,副修新聞與傳播學。很喜歡旅行、攝影,和設計。很想融合這些興趣。由13歲開始第一次旅行,暫時踏足過23個國家。最近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

她寫的那種少女散文,靠的是feel,好或不好,只是主觀感受,沒甚麼客觀評論可言,也不符合本欄的主題「投資就是生活」。然而,她對生活的那種態度,卻不失為某一type年輕人的典型,值得拿出來討論。

話說她愛的,如《Memento》、《小王子》等,都是文青熱門,但最喜歡的電影,是《Into the Wild》,看了十六次:Christopher McCandless是優等生。畢業後,把二萬四千元存款捐給慈善機機,燒掉所有的錢,遺棄了汽車,乘便車去阿拉斯加,身上只有一把來福槍、相機、簡單的野營裝備,若干書籍,包括野外生存指南,在荒野中生存100天。路上,遇上一些人,協助並開導他。

他堅持理想,去到阿拉斯加,進行遠離俗世的野外生活體驗,這過程令他明白了世道,當他計劃回歸社會,碰上了河流漲期,無法渡河,後因誤食有毒植物而死。他在車前照相,然後躺進睡袋去世。

拋棄現實、尋求理想,再加上dying young,是令文青振奮的永恒題目,這好比轟轟烈烈的愛情,人人很想做到而無法做到,才構成了它們大受歡迎的條件。carrieshen說:「這是一部陪我走過中五、中六和大學四年的電影,也是它讓我大二的時候夠薑用一萬多港元獨自遊遍整個歐洲。很記得當時我每逢一個人坐火車、或是自己在山林裏害怕的時候,就會打開電腦看這電影。」

當她畢業後,「原本想要瀟瀟灑灑去一年Working holiday,卻因找到了一份自以為很了不起的Gallery Intern而無了期延遲,怎料那只是一個疑似機會的騙局。無人工的Intern消耗了不少錢,面對即將要還的學生貸款,我也不得不像別人一樣先找一份工作來「暫時做住先」。朝九晚六,日日逼差不多三個小時的地鐵上班下班,沒有為自己的存在而有甚麼知覺,然後我終於成為了那個當年自己最憎恨的大人。」

我是少數支持年輕人多做浪漫事的理財專家,《理財密碼》的主題,正是把人生快樂極大化,而非賺最多的錢。少年時,讀過不很有名的女詩人方娥真的一句詩:「年輕只有一次,你怎能選擇沒有活過呢?」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7569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