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

人口政策雜談

話說「團結香港基金」最新的經濟研究報告指出,由於人口老化,香港要每年輸入1.5萬名新移民,才可維持勞動人口。不過,基金會研究委員會成員廖柏偉也特別指出,基金會並非建議年輸入1.5萬名新移民,只是提供多個情境分析。

有關輸入新移民來刺激經濟,一直是我十分感興趣的課題,皆因其中有很多盲點,是大部份人看不通的。

第一個盲點,是港獨分子的,就是他們常常說,要限制內地新移民的數量。我的反駁是﹕「香港夫婦的平均生育數目是1.5人,西方人不願移民來香港,亞洲人如星馬印則香港人不願他們移過來,如果不要內地新移民,香港人口面臨萎縮了。要搞港獨,要學以色列人,生多兩個仔先講啦,唔係第時香港獨立,人口萎縮,要求內地輸入移民,點算好呀?」

第二個盲點,對,人口增長是經濟增長的不二法門,人口萎縮幾乎必然引致經濟不前。因此,經濟學家通常都支持人口輕微增長,以維持經濟增長。但這是錯的。

按照邏輯推理,人口不能永遠增長下去,到了一個地步,便要回頭走,否則土地面積承受不了。像中國,8億至10億人口已是極限,現在則是太多了,尤其是,中國人口大部份在中原本部居住,在東北、在西部,人口不多,中原人口太多,生態受到不可逆轉的摧殘,黃河甚至在周朝時代已經從清河變成黃河了。

所以,用增加人口來維持經濟增長,是飲鴆止渴的做法,沒有可持續發展性。至於中國,在未來二十年,可能因一孩政策而造成比今天日本更嚴重的人口萎縮,但這是必要的痛苦,一代人的經濟調整,換來下一代的生態平衡,是值得的。

第三,很多國家,如歐洲,因人口萎縮而引入大量移民,結果反而造成種族糾紛,社會不穩。這是完全不值得的,只是為了經濟。西方人沒讀中國史,不知道當年漢朝引入大量外地移民,後來便引致五胡亂華。

西方人的問題在於太過迷信西方的民主人權理論,誰知民主人權的威力礻遠比不上民族,原因很簡單,種族歧視永遠存在,掌握國家資源的都是舊貴族,新移民又窮又被歧視,社會不可能穩定。所以,在這方面,日本是正確的,寧願經濟不景,都不讓新移民進入,至少可以保持社會穩定。至於人口萎縮,日本現時仍有1.26億人口,就算一百年後,只剩下一半,也有6千3百萬,也是一個中型大國,和韓國、英國相等,而且生態環境更好添。

第四,說到香港,現時大城市的人口是以千萬人計,香港的七百萬人口的確競爭力不足。反而,如果香港只有三百萬人口,集中金融和旅遊,放棄其他產業,好像澳門集中於賭業,則更加容易管理。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

第五,順帶一提,新加坡的經濟遠超香港,方法就是引入大量廉價勞工,但不給他們居留權,所以其人口不算入「人均收入」的分母,跟著又大量引入高科技人員,卻給他們公民身分,其收入便可計進人均收入。另一個原因,就是新加坡的人口比香港少得多,但當這幾年,它的人口快速增加,增長便難以為繼了。然而,像新加坡這樣人丁單薄的城市國家,必然要大量填海,大量增加人口,以增強實力。國家內的城市可以小,但國家則必須有一定的規模,有實力才有談判條件,這也是常識。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11/08/010044532.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