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

樓價跌不代表居住改善

很多人都希望,樓價快點下跌,縱使現時樓價已比高位下跌15%左右,但大家仍然認為跌得不夠,應該還要多跌一點,因為只要樓價繼續下跌,自己才有機會上車、買樓,又或者是換樓。當然,這也不排除有一些人根本是窮得不管樓價跌至多低,也無力上車的,不過,他們也希望樓價下跌,亦希望股價下跌,甚至是大量店舖結業,皆因別人窮了,自己也會覺得開心,因為這相對上顯得自己是富有了。

利益申報,我也是希望樓價下跌的那種人。我雖然手持物業,但是現時我仍有著賺錢能力,故樓價下跌,雖然我擁有的物業是貶值了,但我可以買更多的房子,總括而計,這也是對我有利的。總之,樓價下跌,可以令很多人買得起樓,改善很多人的生活環境,而政府只要把樓價打壓下來,就是成功了。

以上說法,很多人都是這麼想,包括政府官員在內,也包括很多業界人士在內,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而且還是愚蠢的,普通人這樣愚蠢,還是情有可原,但是大批大批的專業人士也如此想,包括政策制定者也如此想,那就是蠢無可逭,罪無可恕了。

這種想法的問題在於,如是微觀層次的角度看,這是對的:你手頭有一百萬元現金,本來是不足夠付首期上車的,現在樓價下跌了,你的一百萬元可以付首貸上車了,這改善了你的生活環境,有甚麼不對的?問題在於在宏觀的層次,你買的房子,是從別人的手上買下來的,不管你買下了多少間房子,這是你個人的問題,但是,在整個社會上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數據,卻是整個社會的房子、人均居住面積有沒有增加了。

假設樓價跌七成,但人均居住面積不變,這只是有些人變得窮了而已。但有些人趁樓價平而上了車,有些人因樓價跌而破了產,睡在劏房或籠屋,但總體數字則是不變的。

香港最大罪惡不是人均居住面積太低,先進城市中排行第尾,而是在這多年中從沒有改善過,以北京為例,2002年是15.4方米,2009年是29.26方米,去年則是31.69方米,14年間升一倍,但北京照樣有樓價泡沫。香港呢,在這十多年之內,大約仍然是維持15方米左右,原地踏步。所以,認為居住問題就是樓價問題的人,實在是很愚蠢的。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352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