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簡單問題,但卻很少人能夠回答﹕究竟甚麼是改善居住環境呢?
在香港政府的眼中,當然是,有樓住,就是改善了居住環境了。所以,在香港政府的眼中,最重要的是「上樓」,只要沒有人居住在籠屋、沒有人居住在劏房,便叫做成功了,雖然,政府連這一點,也暫時做不到,這是貪腐的曾蔭權政府惹下來的禍根,暫且不論。
所以,在官員們的心目中,想了很多年,也想不明白,究竟為甚麼在現時的香港,有230萬個家庭,卻有270萬個住宅單位,為甚麼會有居住問題呢?這一點,也當然是因為他們太笨,和對房屋政策一無所知,才會不明所以,但今天也暫且不論。
我在前兩天說了,市民的居住環境,有一個指標,是人均居住面積,但政府卻從來忽視。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前些時,新樓的面積越割越小,三百呎一間、二百呎一間,只要再分割下去,一年推出十萬個單位,也不無可能,但如果是這樣,相信就是香港有五百萬個住宅單位,也是照樣不解決居住問題。不過,政府官員喜歡用這種統計數字,社會上也接受這種統計數字,地產評論員也接受這種騙人的統計數字,大家愚蠢鬥愚蠢,也沒有相干了。
除了面積之外,另一個指標,則是樓宇的質素。這又分幾方面,例如說,公屋的建築質素,通常比私人樓差,如果全港有270萬個私樓單位,又或者是有270萬個公屋單位,前者的總體居住環境,是比後者為優。
所以,很多人以為,公屋應該越多越好,這觀念並不全對。我們之所以要求更多的公屋,只是因為如果用相同的土地去發展的私樓,雖然樓宇質素較高,但是窮人卻難以負擔,而且,也會對私樓價格造成太大的波動。所以,大量興建公屋只是沒法子中的次佳選擇,但在土地使用而言,卻是浪費了資源。
至於樓宇質素的另一個指標,則是新樓和舊樓。大家知道,新樓的質素比較高,房子折舊了,價值便低了,不過,如果把全幢樓宇完全翻新,也可有著改善樓宇質素的同樣效果。
如果香港有270萬個住宅單位,以新樓價值50年折舊至0去計算,每年需要興建5.4萬個單位,才能夠維持現有的總房地產價值不變,如果以100年折舊至0去作計算,也要每年興建2.7萬個單位,但是在曾蔭權年代,每年新建單位不到1萬,在可見的將來,也不到2萬,所以,我也可以說,純用數學去計算,現時香港人的居住質素是越來越差,皆因新建單位數目連折舊也抵不上。
從香港的官員和從業員連房子折舊這個簡單概念也不曉得,可知他們是多麼的愚笨和多麼的無知了。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文中觀點僅屬個人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05/19/010033808.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