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

日本人的農民心態

我曾經在一篇文中,說過了日本人的兩個特性,第一個是好大喜功,所以才會不自量力地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先後挑釁中、蘇、美、英四國,之後又發動了一場以泡沫經濟為動力的經濟戰爭。
第二個就是死不認輸,所以他們到了戰爭的後期,還要死頂下去,不肯投降,希望能夠博到一時的反彈,好讓自己輸得不那麼慘。(按:在二戰後期,日本人已知必輸無疑,但是仍要死打下去,只因為他們希望,再打一場勝仗,才去投降,有利於爭取投降條件而已。)
其實,日本人還有第三個特性,就是孤寒。
有一個形容日本人的說法,雖然粗俗,但卻傳神,所以常常被引用,也不知道出處了:古時的日本人在急屎時,不會就地便拉,而是走回自己的農地,好讓肥「屎」不流別人田。這就是對日本人「孤寒」的民族性的最佳寫照。
其中一個有名的例子,就是當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由聯合國的名義出征,由各成員國付款籌旗。
當時,日本的國力如日中天,人口只有美國的一半,但是G.D.P.已經是美國的七成了,正在叫囂著「日本第一」。在籌旗的初期,日本答應捐出10億美元,結果舉世譁然: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日本,竟然如此孤寒!
前面說過,日本人是死要面子的國家,一直在充闊,還一心想憑著國力,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之一(現時只有中、英、美、俄、法五個戰勝國),但到了要為「公事」而付款時,竟然按著荷包,世界各國當然大吵大鬧。
結果呢?日本人從10億美元,一直追加,追加了好幾次,結果加了13倍,高達130億美元,成為了「第一大股東」,美國也只是出了75億美元而已,而總數則是611億美元。
不過,美國出錢又出力,那些捐款又買回了自己國家生產的武器,武器在戰爭中消耗了,等於是舊貨有人付錢買走了,自己又可以用這筆錢來製造新貨了,所以,它實際上是有賺的。
日本人之所以初時不情不願地,捐出少少錢,後來不停追加,其宗主國美國當然也施加了不少的壓力。
究其原因,只是因為兩個字:「孤寒」而已。這種孤寒的心態,一來是源自從古以來流傳的農民心態(獵人就比農民闊綽),二是來自島國,兩者都有一個相同的特色,就是小家子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