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0日

簡化文字由來已久,當年曾是全民共識

簡體字和繁體字的爭論,並不是因為藝人黃秋生的「華夏文明在內地已死」的說法而產生,而是由來已久,然而在近幾年,因為中港矛盾越化激烈,香港人對於內地的事物越來越看不順眼,因而發明了「殘體字」和「正體字」的說法,而有關「簡繁之間」的爭論,亦是越來越加尖銳。
在討論簡體字和繁體字孰優孰劣之時,我們得先去理解一些基本的事實,才能夠作出客觀的分析。
字,就像有生命的事物,隨著時間,不停的轉變著。商朝的字和周朝的字並不盡相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漢字,是在秦漢之間所形成的。在這之前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字型扭來扭去,寫作極不方便,尤其在那個還沒有發明墨筆,寫字需要用刀雕刻的年代,要使用象形文字,去寫出大量的文書,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於是,秦人大量簡化漢字,成為了隸書,然後隸書再演化成為楷書,一直流傳至今,也即是今人所稱的「繁體字」。
以上的故事,說明了大量簡化現有的文字,並非是新中國的首創,而且,我們所說的「繁體字」,在本質上,也不過是古時的簡體字而已。如果一定要回復古字,那麼,要人們回復到二千五百年前寫的金文,相信是沒有人會同意的。黃秋生所說的「華夏文明」因為使用簡體字而「已死」,也絕非事實,因為在二千多年前,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但並沒有因而把華夏文明弄死了,因此,我們也可以得出推論,就是這幾十年來的漢字簡化,也不會例外。
今日中國的道德風氣不佳,文化水平低落,也不排除「華夏文明已死」這個事實。但是,如果純從邏輯去推論,同樣的結論,並不一定來自相同的原因,結論對了,並不因而可證明前題也是對的,華夏文明縱是死了,只怕也不是因為中國使用了簡體字。香港人向來都是使用繁體字,但是香港人的華夏文明知識,只會在使用簡體字的內地人之下。當然,黃秋生只是一個藝人,並非甚麼有關方面的權威,他所說的話,根本不能當成是甚麼真理,只能夠一笑置之,不應深究。
以上的歷史事實,是不是代表了,簡體字就是正確的道路呢?這又未必。因為繁體字雖是由古代的篆字簡化而成,但這種「簡化字」已經有效運作了二千年,也令到中國人大致上可以看懂這二千年來的文字,同古人溝通,這是西方語文所遠遠及不上的。換言之,中文在二千多年前曾經大變,但直至新中國出現之前的二千多年間,卻大體不變。中國的把繁轉簡,又是否合理呢?
事實是,最初使用把楷書簡化成字的,是太平天國,這是因為漢字太過難認難寫,相比之下,西方語言容易得多。因此,當時的人認為有必要把漢字簡化,以提高識字率。所以,太平天國首倡了簡體字,連國家文書也使用簡體,但由於推行的時間不長,只是使用了一百多個簡體字而已。當太平天國滅亡之後,中國回復使用繁體字,但是,有關簡體字的討論,在民間卻是越來越盛。到了民國年代,把繁轉簡的呼聲越來越高,大部份的知識分子都同意,廣泛推行簡體字,有助於提高識字率。換句話說,在當時,使用簡體字,已經逐漸變成了整個社會的共識,而在1937年,國民政府推出了《簡體字表》的第一版,收錄了1,700個簡體字,但後來因為抗日戰爭爆發了,國民政府才沒有推行簡體字政策。到了新中國成立,為了提高識字率,加緊推行簡體字政策,直至1964年,一共推出了2,236個簡體字,也即是現時的今日使用的簡體字表。這些簡體字之中,有一部份是中國民間流傳下來的俗字,另一部份則是全新創的新字。至於本來準備推行簡體字的國民黨,在轉進到台灣之後,因為以復興中華文化自居,那就不便推簡,反而標榜使用繁體字了。
繁體字的平均筆劃是16畫,簡體字則是10.3劃,而且由於簡體字用上了大量的「假借」,如「谷」物、手「表」、這「里」等等,所以可以有效的減少了需要學習的字數。我們見到的事實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文盲的確是大量減少了,但亦時按照邏輯去推論,這究竟是不是和簡體字有關,也是不能肯定的。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使用簡體字,令到新一代的中國人認識的字彙少了,對於古文的理解變得困難。而在辨識詞義方面,也有著一定的麻煩,例如說,「表面」和「錶面」這兩者,在簡體字是不可分的。簡體字之所以為人詬病,正因為此。
無論如何,從以上的歷史事實,可以看到,簡體字是當時人民的共識,新中國的推行,只是順應民意,人們之去責備這政策,實在是有點兒事後孔明。如果說這是錯誤,這只能夠說是中國人的共同錯誤罷了。
到了現在,是電腦時代,簡體和繁體的寫作麻煩程度的分別,已經減到了最低,在技術上,使用簡體字,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性。只是,文字是約定俗成的事物,如果把簡再轉為繁,未免把人民折騰得太過,還是維持現狀,不變的好。至於香港在鬧的「正體字」和「殘體字」之爭,說穿了,不過是中港矛盾的另一個具體化表現,在本質上,已經脫離了文化之爭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