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8日

舊官離巢回馬槍 通貨膨脹目標制

美國的股災,不知怎的,我總從陰謀論去想,皆因時間實在太過巧合:在耶倫離任聯儲局主席的那天,開始暴跌,在鮑威爾就職的那一天,股災正式發生。

在此要補充一些背景資料:當年的聯儲局主席伏爾克離任,是功成身退,格林斯潘是榮休,伯南克向來沒錢,是到私人機構揾真銀,但是耶倫離任,卻是不被續約,不情不願,因此臨走時來一記回馬槍,也是大有可能的事。

另一則背景資料是,在這三十年來,向來是由經濟學家出任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卻是異類,是律師和投資銀行家出身,再加上特朗普一口氣換了聯儲局的5位理事,整個財金系統的「老海鮮」對這班新官上任來一個下馬威,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下馬威之餘,也順便測試一下新官們的應變能力,以及他們的政策取向,底線何在等等,這不單是為官之道,也是財金權貴的投石問路策略。

講完陰謀論,現在講加息,因為,有說美股這次的暴跌,是因加息恐懼而引發。

貨幣政策並非任意性,而是有客觀的指標。像港元,是和美元掛鈎,像歐元,其發行量由三大指標構成:通脹率、就業率、經濟增長率。

美元的政策也差不多,不過主要看的是通脹,即是所謂的「通貨膨脹目標制」,目標是維持2%的通脹率,不多也不少。

在這裏又要解說:「通貨膨脹」的英文是「inflation」,但這兩者的字面意思並不等價。中文「通貨膨脹」的「通貨」指的是「流通貨幣」,意即貨幣不值錢了,「膨脹」也有「大量發行」的意思。換言之,中文的「通脹」意味著貨幣增長。

英文的「inflation」字面只指「膨脹」,並沒指明是「貨幣」。政府的方法是計算多種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這就是通脹率了。

然而,這些年來,價格增長最快的是資產,也即是投資品,代表了消費物價的通脹率,在這一年來,則是在1.6%至2.7%之間徘徊。

換言之,聯儲局一直在努力維持2%的通脹目標。說鮑威爾是鷹派、鴿派,莫不成他會放棄了既定多年的通脹目標政策嗎?聯儲局主席究竟有多大的自主度去把自己變鷹、或變鴿呢?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88%8A%E5%AE%98%E9%9B%A2%E5%B7%A2%E5%9B%9E%E9%A6%AC%E6%A7%8D-%E9%80%9A%E8%B2%A8%E8%86%A8%E8%84%B9%E7%9B%AE%E6%A8%99%E5%88%B6-11505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