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香港人都在講本土電影,我也來寫一篇,寫的是就我所知的零碎想法。
第一點是,藝術片很易拍,所有的地方都有拍得很成功的藝術片,但商業片卻很難拍,從來只有幾個地方,才可以拍出其他地方也能賣座的地影,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香港是其中之一,現在則被韓國取代了。
第二點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因素﹕亞洲區最開放、經濟最發達的地方,相對來說,其他國家的電影市場全都是封閉的,受著種種的制度規限。至於經濟發達,則可令人嚮往其生活,接受其文化。但這些因素,現在都沒有了。
第三點是,其實所有的電影,都是本土電影,美國電影何嘗不是以本土為中心?所謂的國際性,不過是別人接受該地的文化罷了。我們接受美國,所以美國電影能賣到香港,內地人以前崇尚香港,所以他們接受香港本土電影,香港人和內地人現在互相排斥,所以現在大家的電影都不能在對方的市場賣座。
第四點是很多人忽略了的,就是電影的製作費用越來越高。以前的粵語長片又名「七日鮮」,意即七天便能拍完,成本當然很低。可是,現代人對於電影製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鏡頭要多拍幾個,道具要更加細膩,燈光和攝影都不比以往,一看電影的顏色已可看得出來,多拍一天就是一天的錢。
多幾分鐘航拍鏡頭,又要拍兩天。別說是港產片,看以前的占士邦,製作都很粗劣,單單找場景,要找一個富豪的家,有質感的,已經完全找不到,以前會用村屋來拍,又或者是借酒店房間扮民居……總之,以前的港產片,製作很簡陋,就只是feel取勝,但今天,這樣的製作成本已完全不能接受。
第五點承接第四點,就是當市場太小,單靠本土市場,很難生存。像在香港,很多本土電影只拍幾百萬元,怎能不將貨就價?像美國和中國、印度這些大國,本土市場大,才能夠拍大成本、大製作的電影。像新加坡,雖然富有,但因人口太小,難有輸出電影。
第六點是相比台灣,台灣電影向來以文藝片為主,從來沒拍過能賣埠的商業片。所以,它並不存在香港的問題,反而香港有著大量拍商業片的人才,當失去了亞洲市場之後,有點轉型困難。
台灣的文藝片比香港拍得好,《血觀音》和《大佛普拉斯》都受到激賞,前者拍了五千萬元台幣,後者拍了三千萬元台幣,但台灣的人工成本比香港低,如果把這兩部戲放在香港拍,成本也會高出一大截。但台灣有2,300萬人口,相比起香港只有730萬人口,台灣本土電影有著明顯的市場優勢。
總括而言,在以前,東亞各國市場封閉,香港專拍其他地方不能拍的電影,例如《古惑仔》,才可以一支獨秀,但現在,已經沒有了這項優勢。而最重要的因素,如龐大的本土市場,香港更加不及別人。我當然並不認為香港不可能重拾電影市場,但是,這牽涉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像韓國,就是用這種方法,但這顯然並不符合成本效益。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8/02/15/010083097.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