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7日

如何解決醫生不足?

去年十月,港大肝膽胰外科臨牀副教授吳國際在瑪麗醫院進行換肝手術,中途離開手術室三小時,院方上月初公布調查報告,批評事件屬「不必要」及「可以避免」,醫管局對他的處分,是約滿後將不再與港大醫學院續約,也取消其於醫管局的榮譽委任醫生安排,未來不能在公立醫院為病人服務。

第一,醫生在手術期間離開,吳國際事件並非單一行為,而是不時發生的事件,因此,吳國際只是「唔好彩」,才會招致結果,這「處分」也並沒有解決問題。第二,「處分」對吳國際本人,也不一定是壞事,皆因香港外科手術醫生極度缺乏,不在港大和醫管局工作,私人執業,也許將來收入更多,也說不定。

歸根結蒂,問題的癥結,其實是醫生嚴重缺乏。當日林鄭月娥應對冬季流感季節,為醫管局提供額外5億元撥款,包括增聘文書職員,以減少護士兼顧的文書工作、暫停醫院認證工作以騰出更多時間,並增聘兼職人員,當時我說過,不增醫生數目,就算是撥款一千億元,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說到增加醫生數目,本地培養當然是最基本的,今日的困局,是當年醫生過剩,有幾年減少了醫學院學位,因太過短視而得出來的惡果。所以,香港的醫生比例低於其他先進國家。但另一個問題是,其他先進國家的醫生數目,是不是足夠呢?

答案是﹕也不足夠,全世界都有醫生短缺的現象。原因很簡單,現代醫學是非常困難的學科,要唸得好,就要最優秀的學生,用雙倍的時間,而且唸書的過程比唸其他學位更難幾倍,才能畢業。於是,這令到全世界醫生都缺乏,醫療費用自也急升。

當年中國曾經有效地解決這問題,就是降低醫生的要求,例如大量唸過幾個月的赤腳醫生,下鄉開診。其實大部份的疾病,都是非常容易醫治,但醫生要學原理、學很多不常見的疾病,因而需要大量的學習時間。所以,培養大批不明原理,只懂醫治幾十種常見疾病的赤腳醫生,快速地提高了中國的中均壽命。

現代社會,當然不可能使用赤腳醫生這招數,可是在互聯網世界,甚麼資訊也可以在網上查到,其實有時候,醫生診治,也要查書,才知狀況。所以,只要是受到過短時間訓練的普通人,再加上網上查資料,也可以醫治大部份的疾病。

還有另一個可能性,就是只要把診治流程嚴格制定,有甚麼癥狀、作甚麼測試,開甚麼藥,幾天治不好,才去作出更詳細的診治,這也可以有效減少醫生的需求,事實上,現在很多人都是在網上查資料,自己醫自己。

當然,外科手術不可以自治,但部分簡單手術可由專業護士代勞,可能手勢比醫生更佳,前題是第一,護士可以只專精某一項手術,例如割包皮,縫傷口,這其實只要重覆練習,只學懂相關的所有資料,並不需要花時間地學習「全科」。第二,手術必須在醫院進行,不能在私人診所,因萬一出錯,還可以馬上找到醫生執手尾。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失誤並非偶發事件,而是在全世界也是常常發生的事件,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死亡原因。所以,只要搞好管理流程,已經可以有效的增加醫療質素。有人笑說,因為飛機失事,機師也要殉葬,所以飛機很少失事,但是醫療失誤,醫生和護士的責任都很低,因此常有發生。無論如何,好的流程很重要,例如說,醫生在手術期間,不得離開手術室。

不過,要解決醫生不足,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以鄰為壑,從比自己窮的鄰近地區高價搶回來,如台灣、韓國、泰國等,但這只適用於富有的地方,幸好,香港有這個條件。但不幸的是,醫療系統已和其他專業一樣,被壟斷了,被騎劫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s://www.blogger.com/blogger.g?blogID=7798175692422452118#editor/target=post;postID=374387402344982073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