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9日

派錢是經濟學 是另類的負所得稅

我和本報的專欄作者Henry Porter是好朋友,但政見南轅北轍,完全站在對立一方,幸好也有共通點,就是讀過書、明事理、邏輯好、懂經濟學、會分析資料,因此,討論政策、月旦人物,往往不謀而合,皆因意見大可自由,科學不容歪曲。

不過,在香港的政界,實在有太多人或事違反常識,例如有人提倡用跑步上班來解決交通擠塞問題,也有政黨的政綱是以農立港,以及設立杜賓稅(Tobin Tax)等等,但不要緊,反正今日的社會,立場分明,反正都無人看政綱啦。

說回Henry Porter,他作為前親社民連和人民力量人士,向來大力支持派錢,尤其是,正值《財政預算案》即將公布,而也預知了政府將有大量盈餘。因此,他寫了好幾篇文章去批評「反對派錢離地三政棍」,即毛孟靜、譚文豪、郭家麒。

他在文章中,首先否定了毛孟靜所說的「政府理財理念係用最少嘅錢幫到最多嘅人,而派錢並唔係咁」,因為派錢的經濟學意義是「最低行政費將最多錢平均分俾所有人」,但這牽涉到交易成本理論,以毛孟靜的資質,不一定明白。

其實,派錢的基本原理,就是佛利民所講的負所得稅,曾俊華在其行政長官競選政綱當中,也有提及。香港第一個人提出的,是二十多年前的立法局議員羅祥國,當時人們以為他是傻瓜。但在今日,不少先進國家都已或多或少的實施了變相的負所得稅了,而負所得稅的最大好處,也就是前述的「最低行政費」。

在一年半前,瑞士曾經進行公投,表決每人每月派發2,500瑞士法郎,即約一萬八千港元,推動者認為這是「讓人民活得有尊嚴的基本數目」。事實上,近年來,「無條件基本收入」正是熱門課題之一。

瑞士的這項公投結果以76.9%反對而否決了。傳媒報道只指出人民害怕因而加稅,以及削弱競爭力,但報道並沒提及,所謂的「派錢」,同時也幾乎削減了所有的其他福利,中心概念正是減低交易費用。

因此,討論派錢的本質,並不止福利,也不止是人權,而是科學、是經濟學。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4%BE%E9%8C%A2%E6%98%AF%E7%B6%93%E6%BF%9F%E5%AD%B8-%E6%98%AF%E5%8F%A6%E9%A1%9E%E7%9A%84%E8%B2%A0%E6%89%80%E5%BE%97%E7%A8%85-115328

1 則留言:

  1. 支持的一方都同意,機器賺給人吃飯。但反對方總是嘲笑哪有那麼容易自動化、那要多少成本、科技還不到那個水平,那是什麼!是AI人工智慧耶,甚至主張未來50~100年後,才有可能普及。

    其實 工業4.0技術早就成熟了,在大家沒看見的環境下,AI人工智慧確實會讓人講,哇!好高級,搖不可及啦,哪有那麼容易。

    我剛剛說了工業4.0早就成熟了,如果不講AI人工智慧,換個名詞講關燈工廠,這樣聽起來是否很貼近現實生活?

    對,關燈工廠目前在全前一座又一座的正在被複製,全球化失業潮不會是50年後,快則10慢則30年,全球90%勞工一定失業。

    面對關燈工廠的衝擊,最佳的解決辦法就是無條件基本收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