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

不丹的快樂秘方 (經濟日報)

大家都知道,一個地方的富有與否,與其人民快樂與否,是並不直接掛鈎的,人們最喜歡引用的例子,是以前的不丹,它早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它的國王已經提出不和其他國家一樣,追求G.N.P.,而是以「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為目標,即是要可持續發展,保存傳統價值,保存生態環境,以及良好的管治。也正因如此,在2006年,不丹人民的快樂指數在世界排名第一。
在那時的不丹,由世襲的國王去統治,全國的信仰是佛教。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不丹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種族清洗,把大約二十萬名洛沙姆帕人(Lhotshampa)驅逐出去,並且沒收財產。這些洛沙姆帕人住在南不丹,說的是尼泊爾語,是十九世紀時大量移民到不丹的。至今,不丹和尼泊爾的邊境仍然有十萬名難民,美國也收容了六萬多名。現時不丹的人口是七十萬人右,即是說,不丹驅逐了的少數民族,佔了總人口的兩成左右。
我們可以試想一想,如果有一天,香港的本土人把新移民趕回內地,並且沒收他們的財產。這也許會有一個短期效應,令到很多香港人突生了幸福感,畢竟,這等於每個人民的財富都增加了。
不丹之所以要迫害洛沙姆帕人,皆因國王要求全國不丹化,進行統一思想,連衣服也要統一,穿不丹的傳統衣服,洛沙姆帕人進行反抗,那就不得不被迫害了。當然了,不丹人全都穿傳統衣服,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促進了旅遊業﹕當遊客們去到一個國家,發現那裏居然全都穿著傳統服飾,沒有一個人穿西方的牛仔褲之類的衣著,那種感覺,是多麼的exotic,多麼leisure的一回事呢!這好比我們看到了農民住在農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連厠所也不用,就在大自然裏拉屎,與大自然溶為一體,又是多麼的有意境,而每當農村被發展,大自然景象消失的時候,我們這些現代人又是多麼的無奈,多麼的痛心,多麼的反對呢!
所以說,不丹絕對是一個旅遊-friendly的國家,因為政府禁止人民私自砍樹、打獵和採礦,甚至連塑膠袋也禁用,因為政府絕對會為了經濟發展,因而犧牲了自然環境,所以,它在2004年開始,還全面禁了煙。
這樣的一個經濟體系,究竟是怎樣去維持呢?答案是它的主要收入,是靠來自西方和印度的經濟援助,換言之,不丹好比一個被包的女人,當然用不著去顧慮收入的問題,它只需要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裝成為老闆喜歡的樣子,就可以了。
但這種政治體系,還不足夠自存,得依賴愚民政策,才可以做到。大量的寺院,自然是其中的一種方法,正如馬克思的所言﹕「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鴉片。」更加何況,這些僧人都是政府的員工,由政府發的薪水,而且還擁有政治權力,由僧人組成的寺院團,是宗教事務的最高仲裁機構。
不丹只有一個電視台,是由政府經營的,有一份公營報紙,兩份私營報紙,在教育方面,在以前,不丹的教育很差,1960年之前,它連小學也沒有,人民只有進入寺院去學習,所以它的成年人的識字率不高,但是,在現時,它的教育已經很普及了,入學率是92%。它的大學是在2003年成立的。
其實,在近年來,不丹已經迅速的現代化起來,包括了在2008年,開始實行了君主立憲制,立法機關也開始民選了。
有了民主和教育之後,很自然地,不丹人的幸福指數也急速的下降了,從2006年的世界第一,在幾年之間,變成了幾乎是包尾。另一個事實是,不丹的自殺率也不低,全世界排名第20,圭亞那是第1,韓國是第3,美國是30,中國是57。
簡單點說,要人民快樂,最有效的方法,是愚民政策,所以朝鮮的人民也很快樂,要別人覺得你的人民很快樂,最有效的方法,是管制旅遊人士,正如不丹,不但規定了每年的遊客數量,而且和朝鮮一樣,遊客也得由本地導遊全程陪同,但最重要的一點,當然還是公關,因為這需要由西方的傳媒去作出大量的吹捧,以及那些豬一般的外國人,看甚麼都會信到十足,才能夠造成了「不丹現象」。
其實,不丹和朝鮮是差不多的貨色罷了,朝鮮人民還有石屎樓住,而且不用付租金,而且,朝鮮人的穿衣自由,還比不丹人高得多,況且,朝鮮人也比較硬骨頭,窮也靠自己,不用其他國家包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