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產分析員,包括本人在內,在計算樓價走勢的時候,計算結果錯了,計得過份悲觀,算不出這幾個月來地產價格的急升,甚至升得快要破上一個高位了,這並非我們的錯,而是政府的錯,又或者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錯。
正如我一直所言,樓價的升跌,繫於新樓的供應量﹕只要新樓的供應量在新增購買力之上,樓價便跌,反之,供應量高於購買力,樓價便升,預測樓價便是這麼的一回事。
地產分析員所計算的,主要是這一回事。當然了,這其中還有一些因素,如利率,又或者是經濟狀況,又或者是市場的預期,但這些,歸根結柢,還是購買力的問題,如果地產分析員的計算模式有誤,也是技不如人,怨不得天。
然而,說完了購買力,現在說供應量。一般來說,政府,對,這些年來,是由曾俊華司長的屬下部門所提供的數據,供應量的單位是每年、或每伙有幾多伙,於是,分析員所計算的,便是根據這數字來作為數據基礎。
任何一個正常的地產分析員,依照以上的數據,都會算得出,在未來,還包括過去的2015年和2016年在內,由於供應量稍多於購買力,所以樓價是非跌不可的。
問題在於,樓價在跌時,比預期跌得少,在回升時,也比預期升得多,事實勝於雄辯,地產分析員是錯了,現在也只能根據趨勢,紛紛改口,改為看好了。然而,直至這一刻,相信他們仍不明白,其計算模式究竟錯在甚麼地方呢?
錯在,他們被政府,或是被曾俊華司長所領導下的政府統計部門所騙了。
騙的方法在於﹕政府所提供的供應量數據,並不包括總面積在內。
好比說,去年的供應是1萬伙,今年的供應是1.5萬伙,對呀,數字沒錯,但是只要新樓的平均面積相應地減少了,例如說,去年的平均面積是500呎,但今年的平均面積只有300呎,那麼,實質的供應量,其實是減少了。這好比以前一天吃3餐,每次三餸一湯,白飯任裝,現在一天吃5餐,但每餐只吃半個公仔麵,究竟是以前吃得多,還是今天吃得多?
因此,我們有三十幾呎的房間,六十幾呎的單位,進了去關不了門的厠所,但記者在報道這些新聞的同時,卻忘記了一併報道,原來這些劏房單位,還是計算入每年供應量之內,也算是一伙的。
因為我們被政府的數據矇騙了,所以,我們永遠計算不出新樓的真正供應量。也正是因為我們被騙得太久,所以,我本人非常反對曾俊華,因為他從曾蔭權時代開始,便一手泡製出這個騙局,去欺騙市民,去暗中幫助地產霸權,一直到今天,還沒有停止。也由於我非常反對地產霸權,不想在未來的特首任期,地產霸權會復活,因此,我也反對曾俊華去選特首。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6/10/27/010043781.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