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

變動社會的理財方式

一個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因此理財方式亦不可能脫離他的社會背景。對,理財雖然是個人的行為,但卻並非單單由個人的主觀意志所能操控,而必須放在時代的、個別社會的背景之中,才能夠定出方向,這正如一個船夫,除了掌舵之外,還必須受到水的流向、風的吹向和強弱,甚至是身處的經緯度……這些這些的影響,非但統統影響到船的去向,也影響到船夫掌舵的方式。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有幸生在福利制度優越的北歐,理財的角度可能會比較進取,因為縱然投資失敗,也有公共福利,可以維生。但如果不幸地生在社會福利保障不全的非洲大陸,年輕力壯時不去努力工作、積極儲蓄,老來便很可能生活不繼。生在北歐的人,也有可能會用很保守的理財態度,因為國家的福利制度雖然完善,但稅率也高,根本難以儲蓄累積個人財富,想進取投資也很難。

北歐的人民,可能不會太着重理財,因為他們更着重生活的質素。

當然了,北歐的人民甚至可能不會太過着重理財,因為他們着重生活質素,並不汲汲於賺取金錢,他們也比較着重個人的修養,對社會的貢獻方式也比較多元化,社會地位之高低,並不單單於取決於金錢財富的多寡,在這種客觀的社會環境之下,人們根本沒有賺取太多金錢的必要性。

反觀在香港這個社會,萬事以金錢掛帥,愈是富有的人社會地位愈高,正是萬般皆下品,唯有從商高,窮人則幾乎沒有地位可言,領取社會福利往往成為被冷嘲熱諷的對象,自然傾向於採用進取的理財方式,不發達,便成仁,這也是社會風氣所然。

一個人的理財方式,依照社會的客觀環境而塑造出來,這也是很簡單的事,表面上,也只是照辦煮碗,沒有甚麼困難的地方。問題在於,世界並非一成不變,社會環境也在不停的轉變,所以,我們的理財方式,也得依循着社會的改變,因應而作出變動,這才是難點。

如果你生在一個福利社會,例如說,日本吧。你在年輕時沒有好好的儲蓄,因為倚賴着老年時,可以有着完善的社會福利,可以保障到老年後的生活,這當然並不會活得很富裕,但至少可以做到三餐不愁吧。然而,當你到達了老年時,赫然發現了,政府已經因前人的不善理財,因而債台高築,儘管你以前付出了很多稅金,但由於政府沒錢,很可能再無法繼續支付老人福利下去。於是,作為老年的你,也很為未來的生活而發愁。

換了在中國,你在八十年代的初期,進入了國營機構工作,收入穩定,做又三十六,不做也是三十六,根本不愁將來,當然更加沒有想過,國營公司居然也有倒閉的一天。可是,在三十年後的今天,國營企業因經營不善而倒閉是比比皆是,假設你「上崗」工作時是二十歲,現在是五十四歲,還是頗為精壯的年齡,但卻下崗了,沒有工作了,縱是有一點點的積蓄,在百物騰貴的今天,當年累積下來的積蓄實在不算是甚麼。

所以,我常常說,由於社會不停的在變動,理財方式也在不停的轉變,而理財方式,也不能一本通書看到老,而要不停的在隨着社會而轉變。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931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