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

港樓更細 負擔比率自然跌

【明報專訊】近日Demographia發表了每年一度的報告,說香港2016年的供樓負擔比率是18.1倍,雖較2015年的19倍歷史高位稍為好轉,但已是全球「七連冠」了。

這報道被廣泛傳閱和引用,但我發現,無論是寫的記者,抑或是引用的人,都完全不知道這數據其中的含義。事實上,我告訴大家,在香港,炒樓好叻的人也許有不少,但真正明白房屋政策的人,一個也沒有,他們都是蠢得像豬,不消說的,今日房屋政策的問題,就是因為這些笨人充斥在社會之所致。

不用呎價計算 各城市無法比較

供樓負擔比率的計算方式,是以樓價的中位數,去除市民的收入,這種計算方式,有什麼問題呢?問題在於,樓價的中位數是一個絕對數值,並非呎價的中位數,因此,在其他城市,一個單位的平均面積是一千呎,在香港,一個單位的平均面積是四百呎,這兩者價格中位數,又怎可以相提並論呢?

至於為何2016年的供樓負擔比率會稍微倒跌呢?這並非因為香港市民的負擔輕了,而是因為新樓的面積減少了。在數學上,假設呎價不變,新樓面積減少,相等於樓價的中位數也減低了,因此,計算出來的供樓負擔比率也減少了。

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數學陷阱,只是用來騙騙無知的笨蛋,只是由於環顧香港,無知的笨蛋實在太多了,所以雖然有很多評論樓市的人,但卻並沒有人看得出來。

用來評估泡沬風險 非樓價水平

對,我是直指,財金官員是笨蛋,立法會議員是笨蛋,房屋政策評論員是笨蛋,我係咁寸,因為我是周顯大師,我識嘢,佢哋唔識,誤盡蒼生,我用事實證明這些人統統是笨蛋,這是有料之人取笑無料之人,我寸得起,吹咩!

最後一提,供樓負擔比率的用途,不是用來評估樓價有多高,而是評估樓市的泡沫風險,這些分析數據的基本知識,當然也是很少人會留意到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485888811143&issue=2017020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