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

為什麼陳家強不適合繼續擔任局長

在4月25日星期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習近平主席的主持下,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第四十次集體學習。

習主席強調,維護金融安全,是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並且提出了6項任務﹕一是深化金融改革,二是加強金融監管,三是采取措施處置風險,四是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五是提高領導幹部金融工作能力,六是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

有關金融安全的要求,除了在國內適用之外,當然也適用於香港。不過,香港的狀況有異於國內,因為香港是個開放的經濟體系,也是外國金融大鱷虎視耽耽的對象,在回歸以後,已經遭受到過至少兩次半的外國金融勢力衝擊,一次是金融風暴,另一次是金融海嘯,半次則是在去年比較輕微的衝擊。

縱觀形勢,香港的金融布局十分安全,應該不虞有大規模倒閉的危險,可是保護不力,被其他勢力掠鯨吞蠶食了市場,又或者是被外國勢力用不當的手法「撳機」而飽食遠揚,也能構成不少的傷害,也屬於習主席所擔心的破壞國家金融安會的一部份。

要達到維護金融安全的大戰略,在香港這個特殊的地方,除了第五點,提高領導幹部金融工作能力之外,還得顧及另外一點﹕領導幹部的可信性。

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對於領導幹部的忠誠度要求,不如國內幹部之高。可是,在三司十三局體制之下,有些職位的忠誠要求並不如其他職位,例如說,環境局、食物衛生局等等,由於職務範疇局限於本地民生事務,因此並不涉及政治忠誠,然而,保安局卻是事關重大,除此之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關係金融安全,也牽涉到大量國際事務,對於其政治忠誠度,也是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

【周顯專欄】為什麼陳家強不適合繼續擔任局長
圖:AP
查現任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從來只在學界工作,在當此職前全無實戰經驗,自從2007年7月上任,經歷了一次半的金融危機,第一次的金融海嘯,雷曼債券事件,被批評監管不力,香港淪為國際笑柄,也釀成了不小的社會事件,事實上,第一次的「佔領中環」,便因此事而起。至於去年的人民幣危機,也是一籌莫展,不久前,涂謹申議員指出當日曾諫言樓市辣招可能出現的漏洞,包括了「一契多伙」,然而陳家強卻斷言不可能發生,結果卻一語成讖,由此可以見得,他對於金融方面的識見,實是大有不足。

對於香港金融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銀行反恐的監察,用了過猶不及的力度,開戶困難,金錢進出有大量不必要的麻煩,大大的損害了銀行界的利益,由於香港成為了監管最嚴的城市,令到鄰近國家如新加坡等大為得益,直至此事被市民炮轟多時,鬧上了立法會,方才敷衍了事地去處理了。

在證券監管方面,由外國勢力主導的證監會,採用了矯枉過正的監管手法,把阿里巴巴的上市推到了美國的交易所,香港白白的損失了巨額成交額。當日一票否決的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非但沒有為此問責,反而續約3年,可見得當局對於此事的肯定和支持。

記得在雷曼事件時,陳太胡翠萍是在投行摩根士丹利工作,兩者均為美國大行,現時陳太則已轉到瑞士私人銀行Julius Baer任職,而兩人的長子David陳漢唐在芝加哥大學畢業之後,現在美國投行工作。其次子也是在芝加哥大學唸書,畢業後,多半也是在美國投行工作。

如果是教育局、環境局、食物及衛生局的局長的配偶及子女,在外國投行任職,自然不涉利益衝突,可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的至親,均在外國金融機構任職,卻肯定瓜田李下,有著潛在的利益衝突。

總括而言,本人並不以為陳家強的繼續擔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可以符合習主席對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要求,因而謹寫此文,以供組班中的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參考。

本文章為作者專欄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7/04/27/010057104.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