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前同朋友Simon吹水,他說有兩部電影,談好了卡士,也有了部分投資budget,億幾銀一部,然而近日中國政策改變,兩部電影都泡了湯,因而十分惆悵。
我說,中國電影和合拍片暫時的確是低潮,但是港產片卻大有可為,皆因市場供應太少,根本不夠片上,因此反而會求你拍片上映。如果拍1000萬以下的低成本電影,發行商夾幾成,自己找幾個投資者,一人百零萬元,好容易拍成一部片。一部執番幾十萬元製作費,都叫做有工開,頂過低潮先啦!
他大喜,馬上找到了一名朋友,可以出三成錢,條件是必須是由她當女主角,兼要是cult片。我說,嗱!我再找一個股票friend,出三成錢,不過他只會投資拍股票戲。如果我幫襯冼國林在佛山的片場拍一半戲,用他旗下兩個演員,他又會出兩成錢,現在只欠兩三成,找兩個friends,一人出百零萬,畀他們出下風頭,讓他們的女友做幾個三線角色,咪搞掂囉!
說到底,現時電影的世界,只有最大的片,和最小的片,才能生存。這好比在股票的世界,本來是只有藍籌股或者是超大市值的股票,以及細價股,才能生存得最好,溢價也最高,中型股票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賺錢的多半要私有化。只是不知如何,證監要打壓溢價最高的細價股而已。
在國際政治,只有大國,如美國、中國、印度等,又或者是新加坡的city state,才增長得最好,幾千萬人口的中型國家,既不能大致上自給自足,也無法專精一瓣,就很難經營了。社會上只剩下富豪和窮人生活得最好,後者永遠不愁沒工開,也可以住公屋,領福利,但中產階級就難捱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58897783459&issue=2019052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