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1日

「供樓佔入息比率」的作用

在香港,有很多人評論房屋政策,這些人包括了政府高官和專家學者在內,很可能做過很多數據上的研究,也寫了很多微觀分析上的文章,亦就政策發表了不少言論。

  不過,我從他們的言論之中發現了,幾乎是全部人,對於房屋政策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是一無所知,所以,當我寫有關房屋政策的文章時,往往要從理論基礎著手,先搞清了ABC的基本理論,才可以繼繼討論下去。

  住宅樓宇有兩個基本的用途:第一,它是人民的居所,第二,它是大部分中產階級的儲存財富的基本方式。

  當討論到樓價時,很多經濟學家會說:「人們不一定要買樓,租樓也是可以的。」是的,香港人也許不太習慣這種想法,但是在樓價穩定的地方,例如德國,人們對於置業的興趣便興趣缺缺,反而是租務市場卻是十分暢旺。

  所以,要想分析人們的居住環境,用樓價來作指標,是非常愚蠢的方法,真正的有效指標,是人均居住面積。

  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是15方米,在台灣,人均居住面積是46方米,其中台北也有32方米。至於內地方面,上海是17.3方米,稍勝香港,北京和深圳是30方米,是香港的一倍,不過,這些中國大城市有最低居住面積規定,是5方米,所以劏房是不存在的。

  至於香港高官很喜歡用的「供樓佔入息比率」,那和居住環境並無關係。

  例如說,台北市的供樓佔入息比率是15.1,香港則是13.5,好像是台灣人供樓供得比我們更辛苦。不過,這其實是因為這個計算方法是以「樓價中位數」來作計算單位,而不是以「收入對比住宅呎價」來做計算。

  至於香港的平均新樓面積是500方呎左右,台北的平均住宅面積則是1,518方呎,換言之,台北人比香港人多付了一成的入息來作供樓,不過,他們卻可享用比香港人大上兩倍的住宅單位。

  很明顯,用以上兩者來作比較,是蚊與牛比,也許只有智障的,才會這樣做。但看來,香港人從高官到學者,都喜歡引用「供樓佔入息比率」來作評估樓價。這證明了,這些人的腦袋,和智障者並無分別。

  那麼,「供樓佔入息比率」有甚麼作用呢?說穿了,這是評估金融安全的指標,而不是用來評估市民的居住環境的統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