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

「一樂燒鵝」的前世今生

 五十年代,朱燕森和太太李招娣在中環開設雜貨店,名為「新生活」,1957年轉戰到新界的粉嶺,經營「一樂冰室」,賣奶茶、咖啡、多士。後來有一次,他去了英國,發現洋人對燒鵝的興趣很大,覺得有商機,回港後,潛心鑽研。

從美食的角度看,燒鵝和雞翼一樣,屬於「無得輸」的美食,皆因無論是廚師的技術如何拙劣,燒鵝、雞翼,永不會難吃。正因此,在七十年代,快餐店開始流行時,燒臘店開始出售碟頭飯,八十年代,快餐店也出售燒味飯了,九十年代,陳永安創辦「太興燒味」,「發明」了以燒味為主打的快餐店,大行其道,並在2019年上市。

我的朋友馬世華是創始股東,上市前以低價賣掉了股份,卻恰好逃過了從黑暴到疫情的飲食業低潮。

云云燒味當中,味道以燒鵝居首。論到在「燒鵝界」的名氣,當然是老字號「鏞記」居首。鏞記是大集團,創立於1942年,自置物業,資產超過10億元。近年其家族成員又分拆出「甘牌燒鵝」,員工又開了「甘棠燒鵝」,又有人開了「棋哥燒鵝」,後者的味道普通,特色是吃到燒木的風味,因此我也偶然去吃。

燒鵝茶餐廳的流行,再一次證明了它好比漢堡包、麻辣火鍋、披薩等,是永遠好吃的垃圾食物。我反而覺得,香港人發現這秘密,是發現得太慢了。

朱家夫婦生了七個孩子,李招娣有腦瘤,也遺傳了給五個孩子。因李和么女病發,朱為籌措醫藥費,賣掉了「一樂冰室」。後來在1976年復業,改為燒臘飯店,出售燒味。他每天早上6時工作到晚上11時,前舖後居,把業務經營得蒸蒸日上,成為了大埔名店。二千年後,我去過好幾次,除了燒臘外,還有小菜供應。

1984年,朱燕森買進了大埔總店的物業,1,400方呎,作價140萬元。朱燕森的七名子女中,身體最好的是老大朱建華,和老四朱健輝。

四弟朱健輝在被傳媒訪問時,說:「年青時,我覺得這樣賺錢太慢了,當時我常想如何一夜發達。」有紋身的他,入過勞教中心,在澳門經營地下賭檔、高利貸、色情事業,曾經月入逾百萬。後來,輸光了幾百萬身家,他說由於「賭錢,欠下巨債,我知道在外面再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在這段荒唐日子,他唯一做對了的事,就是1991年娶了太太孫長瑜,1994年生了第一個孩子時,都沒有改變。於是,他返回大埔,投奔老父,每早8時,回店子一樂學習製作燒鵝。

2000年,也是為了家人的病情,朱家以1,050萬元出售了店面物業。朱健輝分到了100萬元,在中環士丹利街開設「一樂燒鵝」,約有30個座位,算是大埔「一樂」的分店,也可算是朱家的「反攻中環戰」。

朱健輝完全依照父親的配方:用東莞約5斤重的博士鵝,取其肉嫩、少脂肪,也夠肉味。醃料同樣用陳皮、花椒、八角、甘草、五香、芫荽等,比例相同。上皮水、風乾、燒鵝的時間及步驟,也相同,但燒出來的鵝,就是比不上爸爸和哥。燒鵝賣不完,要拿去熬例湯。

哥哥朱建華一星期有幾天,在大埔下班後,便乘車到中環,在餐廳後面的工場,教導弟弟。經過了數年的操練,朱健輝漸漸掌握到最關鍵的訣竅:火候。

一隻鵝要燒1小時10分鐘,初段要用小火,中段用大火,最後的10分鐘的火候控制,「定你的燒鵝皮脆不脆、醃料的味道進不進得了肉的味道中,攸關成敗。」這技巧絕對是秘密,朱健輝唯一透露的,是燒爐的上、中、下方都有窗戶,「你就是靠把這些窗戶開開合合,控制當中的火候。」

太太孫長瑜不離不棄,早餐時段做三文治、即食麵,幫補收入,也有做她湖南家鄉的餃子,味道也不錯。

為了生意,區區13元送到國金的外賣,她都接下來。每晚為了省下回大埔的車費,他們在店裏睡覺。

我是在2006年開始光顧中環的「一樂燒鵝」,那時它還未成名,我憑舌頭直覺,判斷出它的水平比「鏞記」高出不止一籌,從此,成為了它的常客,也和朱健輝和孫長瑜成為了朋友,算是看著他的兒子長大。不過,他們有兩個兒子,可分不出誰打誰。2009年,《米芝蓮指南》初推出「香港澳門指南」,2011年首次把「一樂燒鵝」列入「必比登推介」,2016年升級為「一星」,從此成為香港燒鵝界的一哥,名廚如Anthony Bourdain來拍片,店子生意最好的日子,一天能賣出 160 隻燒鵝。

「一樂」爆紅後,我少去了,皆因人氣太旺,位子難求。疫情來了,內地遊客少了,非繁忙時間,或可擠身進內,來一碟鵝胸拼雞腿,齋瀨粉,另加一小碗鵝汁,大快食慾。

至於他的爸爸朱燕森,於2014離世。哥哥朱建華在2003年,舖價最低時,斥資買回舖位,2018年,決定把大埔舖位賣出,退休去了。現時只剩下中環店,不過,照我的專業意見,今日朱健輝的燒鵝功力,已在哥哥之上,我想,這也許因是他的江湖經歷,見識較廣,因而對品質的要求也更嚴格。

日前和老闆朱健輝聊天,他說大兒子朱浩良現年27歲,大學畢業後,在銀行工作了幾年,已辭了工,在「一樂」工作了3年,打算子承父業:「你食緊的燒鵝,正是他燒的!」在一則訪問中,他說兒子「有我五成功力。」

22 歲的次子朱瑞麟則在學習執碼、打荷。朱健輝直指他仍然年輕,「要先學做人。」我笑說﹕「早該這樣做!現在身為米芝連廚師的社會地位,遠比當銀行家高得多!」

以「一樂燒鵝」為例子,搞米芝連餐廳,就是高增值的一種,它所能提供的國際形象,可比搞甚麼高科技更有用得多。老實說,我怎也算是一個博聞多學的人,但對於其他國家的米芝連餐廳的認識,肯定遠在該國的高科技之上。

現時的旅遊業,往往不是由景點帶動,而是由美食帶動,多少人拿著一本《米芝連指南》,去旅遊覓食?與其空中樓閣,搞高科技,倒不如老老實實,搞好餐飲業,更為實際。但以香港高官們的智力和對產業的知識,永不會懂得這簡單的原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zhuanlan/1126991/%E3%80%9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3%80%91%E3%80%8C%E4%B8%80%E6%A8%82%E7%87%92%E9%B5%9D%E3%80%8D%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j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