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日

「內循環」的優勢與劣勢

 周一我約略講了「內循環」和貿易的重要性,這得出了一個結論:人口愈多,意即交換愈多,對經濟的好處愈多。

現時內地有約14億人口,相對美國約3.3億,歐盟約有5.1億,加拿大有0.38億,英國約0.66億,日本約有1.2億,澳洲和新西蘭約有0.3億,也即是說,總數是10.94億人,比內地稍少,但也少不了幾多。

現在講到另一條理論:大家猜猜,美國和加拿大算是最親近的兩個國家了吧?多倫多和紐約的距離,是距溫哥華的4倍,而紐約的經濟規模,也恰好是溫哥華的4倍。

換言之,無論在距離和經濟規模,紐約均比溫哥華有4倍的優勢。可是,多倫多和溫哥華的貿易額,卻比紐約更多。為甚麼呢?

這是因為兩者同在一國,縱然是以美國和加拿大的關係之密切,過關是兩地一檢,比香港到深圳更要方便,但隔了一個關口優勢的紐約,竟然比不上同在一國卻遠了4倍的溫哥華。由此可以知道,同國優勢對貿易的重要性。

用此理論來對比中國vs美國+歐盟+日本+英國+加拿大+澳紐=10.94億人,由於內地14億人口同在一國,在交換上比起分成多國的美國集團有更大的優勢,再者,地理上也更為接近,因此,在這方面,內地是完勝對方。就算對方加上13.2億人口的印度,人口遠多於內地,恐怕也勝不了中國。

現在,到了討論另一條理論:很多年前,內地和印度的人口已是世界數一數二,均同時進行鎖國政策,但為甚麼不能發揮其人口和同國的優勢,反而愈鎖愈窮呢?

答案是:第一,這兩國當時有制度劣勢,內地是共產主義,印度是甘地教導他們的退化反智體系,兩者均不利於經濟發展。

第二,它們的科技水平遠遠及不上西方,這知識上的落後並不可以憑其經濟規模去克服。

今日的內地和西方相比,第一點是克服了,可是知識上的落後是全方位的,這幾十年來,內地只在某幾方面的知識水平追上甚至追過了西方,但是總的來說,仍然有太多技術上的落後。這就是為何14億人的「內循環」暫時還追不上西方、遇上很大程度的困境的原因。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3%80%8c%e5%85%a7%e5%be%aa%e7%92%b0%e3%80%8d%e7%9a%84%e5%84%aa%e5%8b%a2%e8%88%87%e5%8a%a3%e5%8b%a2-233294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