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

要如何對待青年發展委員會

特區政府遭受到空前的挫敗,整個政府架構的檢討和重組,是必然發生的一環,青年政策更加是重中之重,首當其衝的,莫過於民政事務局的青年發展委員會。

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劉鳴煒接受某報的訪問時說,《逃犯條例》風波是源於政府和整個社會溝通不足,市民似是抗議、不滿政府態度,多於條例本身,如果單單歸咎於青年問題,是大錯特錯,「對不起有份上街的家長和長者」,如果政府只將聽不到青年意見的責任歸咎委員會,亦不公道。

劉鳴煒的說法完全正確。很明顯,政府這一次是全面潰敗,幾乎每一座城都被攻破了,當然不會是某一座特定的守城將軍的責任。再說,青年事務也分由多個部門負責,也不是由青年發展委員會獨攬大權,如果把聽不到青年意見的責任完全歸咎於委員會,這也是不公平的。

然而,從邏輯上看來,如果全線潰敗,沒有一個人有絕對的責任,這究竟是不是沒有一個人犯錯?這答案應該是反了過來:是很多人同時犯了很大的錯,才會得出一個大錯。

如果一個部門失敗了,它自承責任,自勉願意全面改過自新,倒還有可原諒之處,但如果連深切反省也沒有,把責任賴在別人的身上,賴在集體的責任身上,那麼,這個部門,這其中的領導,應該是最不可救,最應首先開刀,大力從重處的對象,殺雞儆猴,以儆效尤,才是正確的做法。

本來想寫一系列的文章,包括了事件的死因研究,和復活方案,不料踫來了劉鳴煒的訪問,唯有先寫此篇,後文再補。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9/07/16/010121495.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