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時證券行的經營,已經到達了水深火熱的地步,由於當局的監管愈是嚴謹,業界所需要的成本愈高,小型經紀根本不可能賺錢。
所以,現時經營股票行的人,數來數去,不過是幾種﹕第一種就是本地莊家,搞間行來「做嘢」;第二是內地大款,也是作為私人公司,不過他們有內地朋友支持,三是大把錢的老牌經紀,蝕本也要服務老顧客,四當然是大集團啦!
還有一種,是啤證券行牌,這也是大陸人居多,皆因在內地,證券牌十分值錢,他們誤以為,香港也是一樣,於是大啤特啤,自然有點中伏了。
近年港資券商收入靠借孖展賺息
查實這幾年來,港資證券行的收入,完全是靠借出孖展,賺利息收入。但是,在10月1日之後,孖展再度收緊,根本就是完全無得借,我認識的行家,都不知點算了。
那天我和幾個大牌經紀在富豪酒家食飯,講起這件事,我笑說,要想避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禁欲,要想完全沒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借錢,但這樣子,市場就沒有了,大家也沒得玩了。
其實,什麼風險與回報的計算,好比水清則無魚,當你把市場搞得絕對安全,市場也就玩完了,股市如此,把槓桿壓到最低的樓市,也是如此。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62870666722&issue=2019071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