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略論東亞和南亞的經濟

其實,亞洲的政經格局在這一千年,差不多從來沒有改變過:中國是第一大國,佔了全世界G.D.P.的最大份額,據說宋朝最高,佔了世界的六成,但我並不相信這數字,查一直至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向來是佔世界G.D.P.的兩成至三成之間,其人均收入則稍高於世界平均數,但不是高出太多,不過因為人口第一,所以永遠是第一強國。

我估計未來的中國,也會是這樣。

日本則向來是二流國家,其技術高超、製作嚴謹的職人,早已存在。很多人以為明治天皇之前的日本很窮很弱,並非如此,那時的日本只是總體國力不如中國,但人均收入其實和中國差不多。明治天皇和裕仁天皇反而是特別時期,把日本國力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所以我常常說,我覺得裕仁是日本有史以來最為才智卓絕的天皇,有人說,他很邪惡呀,我回答說,就是邪惡而強大,才特別為佩服呀,蝠蝙俠都是奸角最受歡迎啦。

所以,現在日本只是回到了一貫以來的平均值,我認為,當中國的強大底定之後,日本的下跌便會中止了。

韓國的情況,和一百年前的日本一樣,正處於國運高峰期,如果(萬一)它能夠再次統一,也會強大一陣子,但始終會爆煲,無以為繼。

印度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文化概念,英國人把它弄成了一個國家,但直至現在,都是地方割據,和以前差不了多少,算不上一個完整的國家。我常常說,也許印度需要的是一個共產黨,用強力的手段,才能把地方勢力根除。

印度向來不算窮,也不算富裕,但永遠比中國差上一點點。孟加拉本來是印度比較富裕的地區,但一旦脫離了印度文化圈,無法以更優越的文化去吸收印度大陸的養份,便淪為更窮困的國家了。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的情況也是一樣。如果它們一開始便和印度合成一國,情況會更趨近平均值。

台灣就是在清朝時期,也是相對於中國沿海地區比較貧窮的地區,但卻比中國內陸富裕。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國力,在近年來,也漸漸趨回歷史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印尼由於離開亞洲中心太遠,向來比內陸國家貧窮,現在也是一樣。

但相對最淪落的,是菲律賓。它在二戰前後,是最西化,也是最富裕的,但在近三、四十年,則淪落得最慘。究竟這和它的西化有沒有關係,還只是巧合,我說不出來。不過,在東亞,越是漢化的國家,如日本和韓國,則越是富裕,印尼和菲律賓的漢化比不上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注意,我沒有加上「因此」兩字)也比較落後。不過有人認為,這不關漢化的事,南方國家本來就比北方國家窮。但是更為漢化的日本和韓國,則向來比夾在中亞和中國之間的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富裕得多。

當然,越南本來漢化程度最高,但其財富也比不上泰國和馬來西亞,有人認為是共產主義所致,對此我抱持中立意見,不過,打了二十年的越戰,肯定也佔了很大的因素,只要對比中國的八年抗戰,就可知戰爭對於財富的蒸發效應有多巨大。

在亞洲之中,新加坡最富裕,在中國之內,則是香港稱冠,但這兩個地方都不過是城市,不是人口和面積都有一定水平的中等國家,而向來city或city-state因為規模較小,容易突圍而出,因此不足為訓。

本文的主旨,是意圖說明東亞和南亞諸國的國力和財富,近年的走勢是趨回歷史平均值。這幾百年來,西方的崛起,只是取代了中亞強國的地位,東亞和南亞在戰後得以復甦,但中亞卻一蹶不振。其實一直以來,中亞國家無論在財富上和在軟實力上,都勝過中國一籌,而且歷史比中國更悠久,只是人口沒有經過大規模同代,是多元化文明,結果在近年比更有競爭力的西方多元化文明所取代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8/12/26/010106498.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