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天寫到分析員的工作,今日再補記一筆。
通常,分析員在見一個想幫襯上市的客戶,要幫手pitch(推銷)時,其職責就是把公司的估值說到有咁高得咁高,說得老闆心花怒放,決定上市,於是乎,公司的這宗生意就做成了。
更有甚者,那些本來好哋哋的公司,分析員會對他們說,你要做大盤帳,上市可以集到更多的資金。於是,老闆便㷫㷫烚烚,去把生意谷大,自然也會做少少「假帳」,粉飾一下帳目之類。
然而,醜婦終須見家翁,到了成功申請,準備上市時,分析員就要再度出動,負責定價了。這個時候,就見真章了,如果是好勁好勁的公司,例如「小米集團」之類,當然沒有問題啦,可是那些幾十億元市值、集資三五七億元的中型公司,那就「金翅大鑊鳥」。
集資額更大 需要更多錢認購
別忘記,當把本book(帳本)做得更大時,集資額更多,那就需要更多的錢去認購股票。
正是洗濕了個頭,你已經花了一億幾千萬元上市費,沒理由因為沒有人包銷,不夠配售數目,就不上市吧?一般來說,一間能夠上市集資的公司,總有一些客戶呀,老友呀之類,於是,這些客戶和老友,一人認番三幾千萬元,勉勉強強湊足了數,但說穿了,真正集到的資金,都只是億零,皆因市場的buying power(購買力),就只有這麼多而已。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61660902464&issue=20190628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