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

理財的黃金定律

經濟學的術語,「儲蓄的黃金定律」(Golden Rule of savings rate)意即可以達到最大滿足感的儲蓄率,有關這種數學的基本概念,其實在二十世紀中期的數學大師馮紐曼已經提出過,後來不少經濟學家也提出過不同的應用方法,不贅。

這個「黃金定律」可以在多方面作出應用,大至在宏觀的國民經濟方面,小至個人的理財儲蓄方面,在理論上,均可以定出計算出最有效的儲蓄律。例如說,在國民收入方面,究竟國民應該把收入的多少份額來作為儲蓄,多少作為消費,才是最有效率的呢?

至於在個人的理財方面,現在不花錢,把錢留下來作為儲蓄,便可以獲得一個更美好的將來,可以享受退休的人生了。絕大部分的理財書籍,都是這樣教導的。可是,如果根據以上的黃金定律,太過多的儲蓄,反而會令到你在人生中的總滿足感減低,這好比李司棋在《溏心風暴》中飾演的凌巧其中一句金句:「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儲蓄不是愈多愈好,如果太多的儲蓄,反而令人生的滿足感降低。

簡而言之,這條黃金定律可以用另外的一條更基本的經濟學理論,去作說明:在儲蓄方面,也必須遵守邊際效用遞減定律,就是儲蓄愈多,反而更沒有效率,所以,我們雖然必須儲蓄,但儲蓄也不能太多,否則便會造成浪費。

以上的這一點,普通人也許並不容易掌握,但經濟學家想來也都耳熟能詳了。但是,另外的一點,是很多人都會忽略了的,就是在消費方面,也會產生邊際效用遞減定律,即是說,女人買第十個名牌手袋的時候,已經習慣了,其滿足感比不上初買第一個名牌袋。

所以,當我們去考慮黃金定律的時候,除了要去計算儲蓄律的效用遞減,也要去一併計算滿足感的效用遞減。不過,世事究竟是不是這麼簡單的呢?理財人生是不是只有儲蓄和消費這兩回事呢?又或者不妨問另一句:人生的滿足感,是不是只有透過消費,便可以獲得的呢?換了從儲蓄的方面去看,究竟儲蓄是不是最有效的累積財富方法呢?

人生得到滿足感的途徑有很多,很多人單單看着存摺上的數字,不停的增加,已經足夠快樂了,商人投資做生意,累積財富,李嘉誠的財富花上十世,也花不完,但他們還是努力的去工作,因為單單從投資和做生意的本身,已經可以為他們帶來快感,因為成功和社會地位,以及支配他人的權力,本身已經可以帶來極大的快感了。

另一方面,儲蓄本身,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是古時中國的農民,只要積穀,便可以防饑了,如果你是古時的遊牧民族,只要積蓄牛和羊,愈多愈好,就可以過愈來愈好的生活了。可是,在今天的世界,保存財富的方法是如此之多,你的儲蓄,如果是用現金的方式去表達,可能會被通脹所吃掉,實質購買力會愈儲愈少,如果你把錢用來買房子,結果遇上了一九九七年至二○○三年的房地產價格大跌七成,可能慘而淪為負資產,如果把錢用來買股票,買那位專門推介山埃貼士的周顯大師所推介的垃圾股票,可能輸得更快。

黃金定律,在理財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還只是一個虛幻的、學術上的概念而已?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0726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