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星期六,某大報財經版一則新聞的標題是:「中港台買家力撐/東京樓價創13年新高」,其中的一段說:「截至今年3月東京首都圈的平均新樓售價,按年升2.7%至4,107萬日圓(約316萬港元),創2001年以來最高。」
不過,如果細心閱讀,可以讀到以下的一段:「日本房屋網(香港)蘇小姐稱,最值得投資的住宅是500萬日圓(約38萬港元)至1,400萬日圓(約106萬港元)的二手住宅,大部分可於東京找到,平價地區不用50萬港元就能買到一個實用面積180至200方呎的單位。高尚住宅區如港區及目黑區,同類單位樓價也只逾100萬港元,遠低於香港及倫敦市中心。」
吓,創新高的東京樓價,竟然連高尚住宅區的價錢,都不用100萬?不可能吧?
其實,以上的新聞,在事實上並無錯誤,但是卻有一個重大的關鍵,是很容易被忽略了的。這就是它的計算標準,是平均「新樓」價格,而不是「平均呎價」。東京,或者是整個日本的「新樓」,情況究竟是怎樣呢?
大家一定以為,日本人的居住環境很狹小,錯了,這只是以前的情況,在二十年前,東京的樓價位居世界榜首的時候,的確是如此。然而,在近二十年來,日本的房子的平均面積愈建愈大,而人均居住面積也愈來愈大,日本人的平均居住面積也大幅增長了,這才是這些年來,日本樓價疲不能興的真正原因:就是供應太多,至於泡沬經濟的爆破,只是次要的原因而已。(單憑泡沫經濟爆破,樓價是會跌,但不會跌這麼多,也不會跌這麼久。)
根據Demographia在不久前發表的報告指,美國新建房屋的平均面積,是2,500方呎,日本居然也有1,400方呎,請注意,加拿大也只有1,850方呎而已,比日本大不了多少。而香港,則位居包尾,是500方呎。
所以,日本新樓的價格創新高,並非因為呎價升了,只是因為總面積增大了而已。另一方面,日本樓在近1年的價格急升,只是因為日圓跌了,如果用外幣來計算,樓價根本就沒有升,而這一年很多香港人到日本買樓,結果會不會中伏呢?我不說了。
從日本的例子,大家可以知道,當一個政府決心為人民改善居住環境的時候,樓價可以跌至哪一個地步:現時東京都周邊40分鐘的車程,大約是屯門或元朗到香港島的車程,那些樓價已經降至1,000元一方呎,而大阪市中心的樓價,也不到2,000元一方呎,真的是建築成本也收不回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