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土地正義聯盟」和「關注基層住屋聯盟 」發表了一篇新聞稿,題為﹕「房間十年內倍增/香港市區「酒店化」/要求城規會停止批准住宅改酒店/維護社區網絡」,這其中的有一些觀點、有一些分析,我並不同意。
我向來很少反駁他人的文章,因為覺得浪費時間,如果是把時間用來反駁很差的文章,那就更浪費時間了。換言之,我之所以要反駁以上的新聞稿的內容,並非因為它寫得差,而是因為它寫得很好,這才有反駁的價值。當然了,如果是完美的文章,要駁也無可駁之處,但是它在很好之餘,卻有著明顯的缺點,因此才值得去反駁。
上述文章,分為以下4點﹕
1.酒店房間增長是住宅增長的10倍!
2. 酒店發展集中市區 取代住宅及寫字樓。
3. 破壞社區網絡,老區人口降。
4. 1億旅客,不堪設想!
以上其中的第3點和第4點,的確是事實,我沒有可能去否定事實,我只能夠說,這些是自由行的副作用,但是它也有正面的作用,然而這些正面的作用,究竟能不能夠抵消這些副作用呢?這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你不能勸服我,我不能勸服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場,所以,我也不打算就這兩點去作出分辨。
因此,本文只是針對第1點和第2點,作出反駁。
第1點,酒店房間增長是住宅增長的10倍,在2004年,香港有38,133個酒店房間,遊客是2,181 萬人。到了2013年,酒店房間數目是69,196間,增加的數目是81%。
另一方面,在2004年,香港的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數目是由2,370,200個,到了2013年,則增加至12,662,900,這是12.3%。
對比以上的兩個數字,我們可以得出,酒店數目的增長率是住宅數目的增長率是6.586倍,雖然不是10倍,但也是驚人的比率。
然而,如果我們再比較旅客增長數字,和香港的人口增長數字,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香港的遊客數字,在2004年,是2,181 萬人,但到了2013年,遊客人數卻增至5,430萬,增加的幅度是145%。但是人口呢,在2004年,香港的人口是688萬人,在2013年增加至713萬人,增幅是3.6%。
再比較以上的兩組數字,在這10年間,人口增幅3.6%,房屋增幅卻是12.3%,情況是稍為舒緩了。但是,酒店房間增幅是81%,旅客增褔卻是145%,這即是說,酒店房間的供應量在這10年來,反而是緊張了許多。
以上還是從2004年開始算起,因為「自由行」在2003年實施,所以遊客數目是在2004年才大幅增加了,如果從2002年開始作出比較,這個差距將會更加嚴重。
第二點,有關「酒店發展集中市區,取代住宅及寫字樓」,因為酒店主要是給遊客居住,很難以不在市區的。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住宅和寫字樓可以搬往新市鎮,這也是世界很多地方的發展大趨勢,可以為市民提供更寬闊的空間。但是,旅遊景點卻是搬不了的,所以,酒店設在市區,反而比住宅和寫字樓設在市區,更為合理。
第二個原因,是如果把酒店設在郊區,將會更為增加交通的壓力。如果把住宅和寫字樓建在新市鎮,可以自成一個社區,市民在該區工作、娛樂和居住,假日時才會外出,交通壓力不大。然而,如果把酒店設在郊區,每天有大量遊客出入該區,這地方的交通負荷很可能會難以承受。
但換言之,我們的酒店數是香港的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數目則由2,370,200個,增加至2,662,900,超過了10%。這即是說,前述的香港的酒店數量的緊絀程度,遠遠超過了住宅樓宇的緊絀,這論據是有根有據的。
正是由於酒店的緊絀不足,致令到酒店的東主大發特發,這些年來,收入以倍數計。不消說的,在他們荷包腫脹的同時,同時也否認酒店數目不足,認為酒店的入住率「只不過」是九成,距飽和還有一段距離。
對於解決問題的方法,新聞稿提出了4項︰
1. 城市規劃委員會應停止批准將住宅規劃用地改為酒店,維持市區住宅供應,避免市中心社區「酒店化」。
2.為維持寫字樓供應,政府應修改城市規劃制度,防止商業大廈被自行改為酒店。
3.重做《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認真評估酒店佔用住宅及商業用地對社區民生及經濟的負面影響。
4. 制訂「永續旅遊策略」,改變毫無節制地增加遊客的產業模式,讓市民休養生息,恢復社區凝聚力。
對於以上的4項,第3點和第4點,我是完全同意的,對於第2點,由於它是涉及犯法行為,沒有人可以不同意,然而就第一點而言,我卻不敢苟同了,原因正如上述。
LAI YEE
余以為周先生比較遊客數字和酒店房間有些粗心。內地旅客逗留香港的時間通常較短,所以如用遊客逗留香港總天數更為公平。當然小弟未有查證有否該統計數字,請見諒。最後請經濟日報改正「旅客增褔」。